《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1《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1《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环滁.(chú) 岩穴.(xué) 琅琊..(lángyá)B. 林霏.(fēi) 晦.明(mèi) 山肴.(yáo)C. 野蔌.(sù) 弈.者胜(yì) 阴翳.(yì)D. 翼.然(yì) 酒洌.(liè) 饮少辄.醉(zhé)【答案】B【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B“晦”应读“huì”。

2.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 翼然临.于泉上(居高面下,由上看下)B.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C. 野芳.发而幽香(花)D. 佳木秀.而繁阴(秀美)【答案】D【解析】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D项的解释有误,“秀”的意思是“枝叶长得茂盛”。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醉能/同其乐。

B.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答案】A【解析】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A项的停顿有误,应为:醉/能同其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太守与客来饮于.此B. 作亭者.谁/水落而石出者.C. 山之.僧曰智仙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 而.年又最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答案】A【解析】A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项,“于”均为介词,“在”。

B项,第一个“者”为“……的人”;第二个“者”表判断,不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醉翁亭记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chú)琅琊..(lánɡ)(yá)饮少辄.醉(zhé) 林霏.开(fēi)岩穴暝.(míng) 晦.明(huì)伛偻..提携(yǔ)(lǚ) 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yáo)(sù) 弈.者胜(yì)觥.筹交错(gōng) 树林阴翳.(yì)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3)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4)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5)野芳.发而幽香芳:花(6)伛偻..提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7)泉香而酒洌.洌:清(8)山肴野蔌.蔌:菜蔬(9)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10)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11)弈.者胜弈:下棋(12)觥.筹交错觥:酒杯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1)秀佳木秀.而繁阴(茂盛)云归.而岩穴暝(聚拢)(2)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微斯人,吾谁与归.(投靠,依附)山水之乐.(乐趣)(3)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乐)太守自谓.也(命名)(4)谓太守谓.谁(为,是)山之.僧曰智仙也(结构助词,的)(5)之名之.者谁(代词,代指醉翁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2)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3)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4)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名,称呼)5.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连词,表并列)(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连词,表顺承)(3)临溪而.渔(连词,表修饰)(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6.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12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环滁( ) 岩穴暝( ) 伛偻( ) 酒洌( )野蔌( ) 阴翳( ) 饮少辄( ) 醉觥( )筹交错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3)野芳发而幽香芳:(4)饮少辄醉辄:(5)往来而不绝者绝:(6)泉香而酒洌洌:(7)杂然而前陈者陈:(8)太守谓谁谓:3.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蔚然而深秀B.溪深而鱼肥C.泉香而酒洌D.而不知人之乐4.下列各句中“也”字表示的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夏时节的大洪山“ ,”,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欧阳修《醉翁亭记》)(2)《醉翁亭记》中,凝练传神地写出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其中写晨景的语句是“ ”。

(3)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7. 下列对课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 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归而宾客从”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 文章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 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二、综合性学习8. 学完《醉翁亭记》以后,九年级(1)班拟组织“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环滁(chú)林壑(hè)蔚然(wèi)琅琊(yá)B. 翼然(yì)野蔌(shù)弈者(yì)繁阴(fán)C. 酒洌(liè)辄醉(zhé)伛偻(yǐ)觥筹(gōng)D. 颓然(tún)苍颜(cāng)提携(xié)喧哗(xuān)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C. 野芳发而幽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太丘舍去3.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A. 禽鸟知山林之乐B. 名之者谁C. 四时之景不同D. 醉翁之意不在酒4.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5.下列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四处散开,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字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C.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D.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有所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6.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许多联语佳句。

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小华查阅资料得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还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

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醉翁亭记》,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2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苍.颜(cāng) 野蔌.(shù) 蔚.然(wèi) 繁.阴(fán)B.伛楼.(lǚ) 辄.醉(zhé) 翼.然(yì) 林壑.(hè)C.酒洌.(liè) 酿.泉(niàng) 觥.筹(gōng) 琅琊.(yá)D.弈.者(yì) 提携.(xié) 喧.哗(xuān) 颓.然(tú)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蔚.然(茂盛)饮少辄.醉(就)B.林霏.(弥漫的云气)醉翁之意.(意趣,情趣)C.晦.明(暗)岩穴暝.(昏暗)D.负.者歌于途(失败)苍颜..白发(苍老的容颜)3.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连词,表递进)B.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顺承)C.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4.下列“也”字表达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C.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名联佳句。

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小华查阅资料得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还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

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醉翁亭记》的文意,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

应被筛出的一副对联是()A.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B.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C.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填空题6.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是______代______家,字______,自号_______,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12课 醉翁亭记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环滁(chú) 林壑(hè) 蔚然(wèi) 琅琊(yá)B.翼然(yì) 辄醉(zhé) 酿泉(niàng) 晦明(huì)C.酒洌(liè) 野蔌(shù) 伛偻(yǔ)觥筹(gōng)D.颓然(tuí) 苍颜(cāng) 提携(xié) 阴翳(yì)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环滁皆山也 环: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 (3)太守自谓也谓: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 (5)野芳发而幽香芳: (6)佳木秀而繁阴秀: (7)杂然而前陈者陈: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 B.野芳发而幽香C.射者中,弈者胜D.行者休于树4.下列与“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中的“而”作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朝而往,暮而归B.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C.佳木秀而繁阴D.日出而林霏开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也”表达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环滁皆山也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B.“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C.我国常用“丝竹”指代乐器和音乐。

丝,管乐器。

竹,弦乐器。

D.“号”,是名与字之外的称号,一般用于自称,以表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7. 对下列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判断句)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倒装句)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判断句)D.至于负者歌于途 (倒装句) 8. 下列对文中相关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第12课 《醉翁亭记》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2课 《醉翁亭记》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部编语文九上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已而/夕阳在山B.择其善/者而从之C.今齐地/方千里D.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谊)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醒能述以.文者(介词,用)D.以.其境过清(介词,因为)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

B.选文第三段按由到内的顺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

C.选文表面上在写“乐”,实际上是在写“醉”,写“乐”是为了写“醉”。

D.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日出而.林霏开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醉能同其.乐其.真无马耶(韩愈《马说》)C.山间之.四时也戴朱缨宝饰之.帽(宋濂《送东阳马生序》)D.醒能述以.文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往来而不绝.者天柱折,地维绝.D.醒能述以.文者皆以.美于徐公者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名:命名B.得之心而寓.之酒寓:寄托C.佳木秀.而繁阴秀:繁茂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快乐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四时之.景不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行者休于.树其一犬坐于.前C.而.不知人之乐温故而.知新D.醉能同其.乐安陵君其.许寡人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题一.注音。

环滁()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饮少辄()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伛偻()提携()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弈()者胜觥筹()树林阴翳()二.释义。

(一)重点字词。

1、环滁..()皆山也2、林壑.()尤美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4、渐闻水声潺潺..()5、峰回路转....()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7、作.()亭者谁8、名.()之者谁9、饮少辄.()醉10、醉翁之意.()不在酒1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2、云归.而岩穴暝.()13、晦.明变化者()14、风霜高洁....()15、行者休于树...()16、伛偻提携....()17、临.()溪而渔18、泉香而酒冽.()19、山肴野蔌.()20、杂然而前陈.()者21、非丝.()非竹.()22、觥.()筹.()交错23、苍颜..()白发24、颓然..()乎其间者25、树林阴翳.()2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7、太守谓.()谁(二)一词多义。

1.【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何陋之有()③山之僧智仙也()④名之者谁()⑤耕之垄上()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⑦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者】①作亭者谁()②晦明变化者()③中轩敞者为舱()5.【临】①有亭临于泉上()②临溪而渔()7.【而】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③朝而往,暮而归()2.【穷】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之于水()4.【于】①行者休于树()②泻出于两峰之间()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④坠于山谷()6.【名】①名之者谁()②不能名其一处()③卷卷宗有爷名()④有仙则名()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8.【乐】①禽鸟知山林乐()②而不知人之乐()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⑤醉能同其乐( )⑥山水之乐( )9.【乎】①在乎山水之间()②得无异乎()③颓然乎其间()10.【霏】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②若夫淫雨霏霏()11.【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12.【归】①云归而岩穴瞑()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③微斯人,吾谁与归()13.【号】①故自号曰醉翁也()②阴风怒号()③号令召三老()14.【负】①负势竞上()②负者歌于途()15.【景】①至若春和景明()②四时之景不同()16.【间】①遂与外人间隔()②山间之之四时也()③又何间焉()17.【绝】①天下独绝()②往来而不绝者()18.【明】①晦明变化者()②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③明察秋毫()19.【朝】①朝而往,暮而归()②于是入朝见威王()20.本文“也”字有很多,试根据要求给下列句子分类:①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带答案)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带答案)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带答案),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带答案)篇一:醉翁亭记练习题(有答案)八年级下《醉翁亭记》小测练习题班级____姓名_____(答案)一,完成填空1,本文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旷达情怀。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名之者谁(命名)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6.临溪而渔(到)(捕鱼)....⑦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⑧树林阴翳(遮蔽)...⑨觥筹交错。

(交相错杂)⑩已而夕阳在山(不久)....11.林壑尤美(特别)12.泉香而酒冽。

(清)..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14、得之心而寓之酒。

(寄托)....15、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繁茂)16、伛偻提携。

(驼背这里指代老人搀扶指小孩).....17、杂然而前陈者。

(杂乱的样子)(在面前)(摆开)18、宴酣之乐。

(尽兴地喝酒).....19、苍颜白发。

(脸色苍白)20、颓然乎其间者。

(醉醺醺的样子)(在).....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而岩穴暝。

(凝聚)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若夫霪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吾谁与归。

(归依)临溪而渔(到)..④把酒临风。

(面对).③(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太守谓谁(是)颓然乎其间(在)..其乐(乐趣、以为乐、快乐...(快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语气词..吧)泻出于(表修饰).朝而往(表修饰)⑧泄出于两峰之间者(从)..泉香而.酒冽(表并列)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禽鸟乐(表顺承).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转折)佳木秀(茂盛)..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⑨蔚然而深秀者(秀丽)..得之心而寓之酒(表并列).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一)环滁皆山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1《醉翁亭记》同步训练一(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1《醉翁亭记》同步训练一(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一(学生版)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琅.琊(láng)环滁.(chú) 提携.(xié) 觥.筹交错(gōng)B.酿.泉(niàng) 颓.然(tuí) 林霏.(fēi) 伛.偻提携(yǔ)C.山肴.(xiáo) 野蔌.(shù) 蔚.然(wèi) 晦.明变化(huì)D.阴翳.(yì) 林壑.(hè) 宴酣.(hān) 水声潺.潺(chá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D.太守谓.谁(对……说)3.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环.滁皆山也环:环绕B.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霏:雾气C. 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D. 至于负.者歌于途负:担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C.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至于负者歌于.途果得于.数里外B.醉能同其.乐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山之.僧智仙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而.年又最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6.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句是()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 名之者谁C. 醒能述以文者D.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7.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而/乐亦无穷也C.至于/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D.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9. 对下列句式判断有误的一句是()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判断句B. 微斯人,吾谁与归?——倒装句C.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状语后置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带答案)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带答案)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带答案)八年级下《醉翁亭记》小测练习题班级____ 姓名_____(答案)一,完成填空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旷达情怀。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名之者谁(命名)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 6.临溪而渔(到)(捕鱼)....⑦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⑧树林阴翳(遮蔽)...⑨觥筹交错。

(交相错杂)⑩已而夕阳在山(不久)....11.林壑尤美(特别)12.泉香而酒冽。

(清)..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 14、得之心而寓之酒。

(寄托)....15、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繁茂) 16、伛偻提携。

(驼背这里指代老人搀扶指小孩).....17、杂然而前陈者。

(杂乱的样子)(在面前)(摆开)18、宴酣之乐。

(尽兴地喝酒).....19、苍颜白发。

(脸色苍白)20、颓然乎其间者。

(醉醺醺的样子)(在).....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而岩穴暝。

(凝聚)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若夫霪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吾谁与归。

(归依)临溪而渔(到)..④把酒临风。

(面对).③(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太守谓谁(是)颓然乎其间(在)..其乐(乐趣、以?为乐、快乐...(快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语气词..吧)泻出于(表修饰).朝而往(表修饰)⑧泄出于两峰之间者(从)..泉香而.酒冽(表并列)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禽鸟乐(表顺承).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转折)佳木秀(茂盛)..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⑨蔚然而深秀者(秀丽)..得之心而寓之酒(表并列).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一)环滁皆山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11醉翁亭记欧阳修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环滁.(chú)翼.然(yì)林霏.(fēi)岩穴.(xué) huì(晦)明酒洌.(liè)山肴.(yáo) 野sù(蔌) 阴翳.(yì)yì(弈)者胜饮少辄.醉(zhé)宴hān(酣)之乐gōngchóu(觥筹)交错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名.之者谁名:命名(3)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散开(6)野芳发..而幽香芳:花发:开放(7)佳木秀.而繁阴秀:茂盛(8)伛偻提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9)临溪而渔.渔:捕鱼(10)泉香而酒洌.洌:清(11)苍颜..白发苍颜:容颜苍老(12)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13)已而..夕阳在山已而:不久(14)树林阴翳.翳:遮盖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

(1)归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吾谁与归凝聚、聚拢回去归依(2)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淫雨霏霏弥漫的云气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3)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称呼为是(4)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把酒临风居高面下到面对(5)乐山水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趣快乐以 为乐(6)于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从在(7)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秀丽茂盛4.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杂然/而前陈者B.负者/歌于途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解析】C项,正确的停顿应为“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5.翻译下列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醉翁亭记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chú)琅琊..(lánɡ)(yá)饮少辄.醉(zhé) 林霏.开(fēi)岩穴暝.(míng) 晦.明(huì)伛偻..提携(yǔ)(lǚ) 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yáo)(sù) 弈.者胜(yì)觥.筹交错(gōng) 树林阴翳.(yì)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3)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4)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5)野芳.发而幽香芳:花(6)伛偻..提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7)泉香而酒洌.洌:清(8)山肴野蔌.蔌:菜蔬(9)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10)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11)弈.者胜弈:下棋(12)觥.筹交错觥:酒杯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1)秀佳木秀.而繁阴(茂盛)云归.而岩穴暝(聚拢)(2)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微斯人,吾谁与归.(投靠,依附)山水之乐.(乐趣)(3)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乐)太守自谓.也(命名)(4)谓太守谓.谁(为,是)山之.僧曰智仙也(结构助词,的)(5)之名之.者谁(代词,代指醉翁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2)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3)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4)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名,称呼)5.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连词,表并列)(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连词,表顺承)(3)临溪而.渔(连词,表修饰)(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6.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

2020-2021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1《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醉翁亭记【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环滁.(chú)岩穴.(xuè)琅琊..(lángyá)林壑.(hè)B.林霏.(fēi)晦.明(huǐ)山肴.(yáo)伛偻..(yǔlǚ)C.野蔌.(shù)弈.者胜(yì)阴翳.(yì)觥.筹(gōng)D.翼.然(yì)酒洌.(liè)饮少辄.醉(zhé)颓.然(tu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5)云归.而岩穴暝.(6)野芳.发而幽香(7)杂然..而前陈.者(8)宴酣.之乐(9)觥.筹交错(10)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行者休于.树B.作亭者.谁水落而石出者.C.山之.僧智仙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泉香而.酒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醉翁之意不在/酒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5.用课文原句填空。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感。

(2)《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态可掬的句子是:,,。

(3)《醉翁亭记》中,作者用“,”写出了琅琊山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

(4)《醉翁亭记》中,作者用“,,,”精练传神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之美。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阅读理解】◆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1段由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

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解析版)

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解析版)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8题;共21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峰(zhū)蔚然而深秀(wèi)苍颜(cāng)饮少辄醉(zhé)B. 颓然(tuí)觥筹交错(gōng)酒洌(liè)树林阴翳(yì)C. 宴酣(hān)伛偻提携(yǔlǚ)弈者(yì)起坐而喧哗(huá)D. 散乱(sǎn)晦明变化(huì)山肴(yáo)风霜高洁(suāng)2.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D.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太守与客来饮于此B. 作亭者谁/水落而石出者C. 山之僧曰智仙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 而年又最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蔚然而深秀B. 溪深而鱼肥C. 泉香而酒洌D. 而不知人之乐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C.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D.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课文第二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化之美。

B. 课文包含了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C.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沉的表现。

D. 课文第二、三、四段每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7.对《醉翁亭记》主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描述醉翁亭周围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歌颂祖国山河之美。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预习学案A组:1.为加点字注音环滁.()蔚.然()琅琊..()()水声潺.潺()酿.泉()晦.明()伛偻..()()提携.()弈.者()山肴.()觥筹..()()喧哗.()2.根据拼音写汉字林hè()饮少zhé醉()岩xué()野sù()酒liè()宴hān() tuí然()阴yì()3.熟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

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

朗读时注意结合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

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也”字表判断,语气更加肯定。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⑴本文选自《》。

作者是,字,自号,晚年又号。

(朝代)文学家,“”之一。

⑵“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B组:1.文言归类:(1)古今异义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②野芳发.而幽香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2)一词多义①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②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③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④归: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词类活用①名.之者谁: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③山.行六七里:④杂然而前.陈者:⑤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整体感知:全文以字为线索,通过描写之乐、、、,重点突出。

醉翁亭记练习

醉翁亭记练习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一)一、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

(含“亭”即可,加油啊!)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环滁()琅()琊()饮少辄()醉林霏()岩穴()山肴()野蔌()弈()者胜阴翳()翼()然酒洌()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相信你!没错的!)林hè_____wèi_____然水声chánchán_____ tuí_____然岩穴mínɡ_____huì_____明变化yǔ_____lǚ_____提携ɡōnɡ_____chóu_____交错宴hān_____之乐四、解释加点字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2、翼然临于泉上3、醉翁之意4、佳木秀秀5、颓然6、阴翳7、饮少辄醉8、伛偻提携9、觥筹交错 10、乐其乐(乐其乐:) 11、非丝非竹(丝:竹:)五、翻译!(请准确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有予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予也。

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六、回答语段后的问题!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28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狠抓基础1.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

(含“亭”即可)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琅()琊()饮少辄()醉林霏()岩穴()山肴()野蔌()弈()者胜阴翳()翼()然酒洌()3.根据拼音写汉字。

林hè_____ wèi_____然水声chánchán_____tuí_____然岩穴mínɡ_____huì_____明变化yǔ_____lǚ_____提携ɡōnɡ_____chóu_____交错宴hān_____之乐4.解释下列加点字(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4)名之者谁(5)饮少辄醉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怎样理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作者为什么既写自己与宾客们的欢游、宴饮,又写滁人的出游?文章写禽鸟之乐和宾客之乐有何作用?8.第二段中,作者在写朝暮与四季景色时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二、强攻阅读(一)课内精段阅读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 ___,__ ___,___ __,___ __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子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

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3.两段文字均选自《醉翁亭记》,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林壑(hè)蔚然(wèi)晦明(huì)B.潺潺(chán)宴酣(hān)觥筹(gōng)C.伛偻(lǔ)提携(xié)野蔌(shù)D.颓然(tuí)辄醉(zhé)环滁(chú)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杂然/而前陈者。

B.负者/歌于途。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太守与客来饮于此B.作亭者谁水落而石出者C.山之僧智仙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而年又最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朝而往,暮而归B.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C.山水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四时之景不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5.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6.下列句子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7.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联语佳句。

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小华查阅资料得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还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

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醉翁亭记》的文意,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

应被筛出的一副对联是()A.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B.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C.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译文: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发现了野花,有一股清淡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水美景中。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9.下列对《醉翁亭记》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二、填空题10.用现代汉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情景默写11.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填空。

(1)与全文脉络联系最为紧密的文眼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琅玡山朝暮之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琅玡山春夏之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四、语言表达12.全篇共21个“也”字,所表述的语气有三种:A.陈述(用于描写景物);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也”字各表现了哪种语气。

(1)环滁皆山也。

(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五、综合性学习13.范仲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欧阳修也在《醉翁亭记》一文中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根据两篇课文的内容拟写一副对联。

六、对比阅读【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吾故人黎錞①,字希声。

治《春秋》有家法,欧阳文忠公喜之。

然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檬子②”,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

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③之者,大笑,几落马。

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实累累。

然二君皆入鬼录,坐念故友之风味,岂复可见!刘固不泯于世者,黎亦能文守道,不苟随者也。

(选自苏轼《黎檬子》)【注释】①黎錞(chún):北宋著名经学家。

②黎檬子:水果名。

③鬻(yù):卖。

14.解释下列句中文中加点字的词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2)治《春秋》有家法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闻市人有唱是果鬻之者,大笑,几落马。

16.【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的作品。

请结合两文内容,简析他们在生活态度方面的相同之处。

以前欢聚的时光,这样美好的时光,哪能再有呢?刘贡父真是一个不入俗世的人,而黎錞也是一个能够研习文字,遵循自然之道且从不苟且随俗的人啊!七、作文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写作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想。

欧阳修的好朋友智仙和尚在山间盖了一座亭子。

亭子建成了,欧阳修前去祝贺,写下了《醉翁亭记》。

有位樵夫看后说开头太啰唆,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去看山。

欧阳修一看,恍然大悟,便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等文字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 醉翁亭记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林壑(hè)蔚然(wèi)晦明(huì)B.潺潺(chán)宴酣(hān)觥筹(gōng)C.伛偻(lǔ)提携(xié)野蔌(shù)D.颓然(tuí)辄醉(zhé)环滁(chú)【答案】C【解析】C.伛偻(lǚ),野蔌(sù);故选C。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杂然/而前陈者。

B.负者/歌于途。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答案】C【解析】C项句子朗读停顿有误。

正确停顿应为“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此题要把相关的两件事情划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太守与客来饮于此B.作亭者谁水落而石出者C.山之僧智仙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而年又最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答案】A【解析】A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项,“于”均为介词,“在”。

B 项,第一个“者”为“……的人”;第二个“者”表判断,不译。

C项,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为代词,代后面的琅琊,即琅琊山。

D项,第一个“而”表递进,第二个“而”表顺承。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朝而往,暮而归B.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C.山水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四时之景不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答案】D【解析】A.而: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B.谓:动词,命名/动词,是;C.乐:名词,乐趣/形容词,欢乐;D.之:都是结构助词,的;故选D。

5.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答案】C【解析】C项中的“也”表陈述,其他三项中的“也”表判断。

故选C。

6.下列句子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答案】D【解析】D.“水声潺潺”属于定语后置,应为“潺潺水声”,“泻出于两峰之间”属于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要将后置的“于两峰之间”调到“泻出”的前面。

故选D。

7.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联语佳句。

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小华查阅资料得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还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

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醉翁亭记》的文意,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

应被筛出的一副对联是()A.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B.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C.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对联句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根据《醉翁亭记》原文内容,找出合适的对联。

D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写梅花的名句,与《醉翁亭记》内容无关。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译文: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