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存储设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合集下载

加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手册

加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手册

加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手册一存储设备说明注册后的专用存储设备分为保密区、交换区、启动区。

启动区:该分区空间固定为9.96M,内置U盘启动程序、用户使用说明和动态链文件;启动区在未注册计算机上可读写,但插回装有客户端的计算机时,会自动清空启动程序以外的文件。

交换区:负责在已注册与未注册计算机间拷贝数据, 交换区通过用户密码认证后在内外网计算机均可使用。

保密区:只能在已注册的计算机上使用,在外网无法使用。

二 U盘登录说明该U盘在登录使用时分3种情况:(1)在已注册计算机上登录在已注册计算机上登录(即安装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的客户端机器上)使用时, 插入U 盘,将自动弹出登录窗口:用户选择“交换区”,输入密码后单击“登录”按钮;打开“我的电脑”,将看到新盘符:“交换区”。

选择“保密区”,输入密码后登录保密区, 将看到新盘符:“保密区”。

通过登录界面,用户可以看到目前已经登录的分区。

登录后,单击“隐藏”按钮,登录窗口最小化到右下角托盘。

(2)在未注册计算机上登录安全策略Ⅱ专用存储设备在未注册计算机上只能凭密码使用交换区,无法使用保密区。

在未注册计算机上将不会自动弹出登录窗口,需要进入“我的电脑”的“启动区”,执行EdpEDisk.exe程序即可出现登录窗口。

用户输入密码后单击“登录”按钮, 打开“我的电脑”,将看到新盘符:“交换区”。

(3) 在瘦客户端上登录在瘦客户端上登录(公司上外网的机器)使用时,单击屏幕右下角的U盘加载程序图标(红线内的图标),弹出窗口,选择启动区,然后点击加载U盘,会弹出窗口,用户输入密码即可正常使用。

三设备退出登录当U盘使用完毕退出时,请保存所有文档后选择桌面右下角托盘图标,单击鼠标右键,选择“退出”,再点击删除硬件。

*注:请按照正常程序退出专用存储设备,如非法拔出,再次插入计算机时,可能会出现登录错误,重启计算机后即可。

四密码修改交换区、保密区登录初始密码:0000aaaa。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SGCC-USB1.0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管理员手册国网电力信息通信公司2008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国家电网公司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SGCC-USB V1.0以下简称SGCC-USB V1.0是根据国网网络应用特点而设计的一套移动存储管理方案,目的在于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内网移动存储介质日常安全管理;SGCC-USB V1.0综合应用底层驱动、扇区加密、进程守护等多种安全防护技术,磁盘文件底层驱动技术对普通移动存储设备主要USB类型作唯一性标签处理, AES128位高强度算法对磁盘进行数据区划分并作加密处理,标签移动存储介质结合受控客户端主机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作匹配授权,确保标签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的安全性与合法性;SGCC-USB V1.0系统通过集中的注册管理平台对 USB存储设备作严格的设备介质身份认证、数据信息重构、数据加密等一系列安全防护操作,针对办公网内计算机USB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建立了完整的防范解决体系,系统采用C/S和B/S混合式架构,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构成;SGCC-USB V1.0客户端主机通过移动存储介质的产品唯一生命特征识别码和硬盘唯一码结合进行识别,当主机数据库和移动存储介质中的认证信息相同时,接受其入网使用;未经注册的移动存储设备将会自动被系统强制卸载,实现单位U盘外出使用需要到单位保密或网络管理员处登记,否则在外部无法打开;SGCC-USB V1.0在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兼顾工作的实际,力求使用的方便、简洁与高效;1-1 系统组成◆系统服务器端:SGCC-USB V1.0系统管理中心,自动发现网络中的终端计算机,并检测终端计算机是否安装系统客户端程序,管理中心内置移动存储管理策略中心和报警中心,提供对网络终端的分组管理设置;SGCC-USB V1.0系统服务器端由4个组件构成: SQL Server管理信息库安装包:环境初始化程序、Web中央管理配置平台安装包:网页管理平台、区域管理器安装包:Region Manage,原区域扫描器已作为模块集成到区域管理器、WinPcap程序;环境初始化程序:SQL Server管理信息库,建立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的初始化数据库;包括:客户端主机设备属性信息、区域管理器信息、设备扫描器信息、区域管理范围信息、注册未注册机器信息、设备属性变化信息、报警信息等;扫描器将设备最新状态信息同数据库中原有信息进行遍历搜索对比,根据审计要求在管理平台上报警;Web管理平台:Web中央管理配置平台,本系统的管理配置中心;包括区域管理器、扫描器、注册客户端的功能参数设定,网络设备信息发现、系统应用策略制订、报警信息显示、定义任务功能制订、系统用户维护等配置操作;Region Manage:区域管理器,系统数据处理中心;与管理信息数据库通讯,接收注册程序提供的用户信息,将用户信息用户填写的物理信息和系统自动采集的硬件信息并行存入数据库;接受来自控制台的命令操作,发送到客户端、扫描器执行;对于存在多级管理要求的广域网,网络中可以存在多个区域管理器,系统数据提供逐级上报转发模式;区域管理器内置网络扫描器,扫描器将设备最新状态信息报送至区域管理器;扫描器配合区域管理器进行工作,可以在分级模式下使用,扫描器只依据Web管理平台中配置的工作范围进行扫描,超越其范围,将不负责执行;WinPcap程序:嗅探驱动软件,配合区域管理器工作;◆专用认证工具:SGCC-USB V1.0移动存储设备认证程序,用于管理员对网络中移动存储介质进行集中注册和授权管理,对普通移动存储设备加载认证标签,同时划分数据区交换区、保密区、启动区,将使用人、使用人部门、设备编号等信息写入移动存储设备,完成普通移动存储设备到专用移动存储设备安全U盘、安全移动硬盘的技术处理;专用认证工具还用于专用专用移动存储设备密码遗忘后的密码还原操作;认证工具程序可以在网管员主机上或任意主机,但必须由管理员控制使用,使用时必须能够同系统服务器连接,方可对移动存储设备进行认证管理工作;◆系统客户端注册程序Agent:安装在终端计算机,接受系统管理中心分发的策略,根据接受策略实时监控接入终端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的操作行为和状态,并进行管理或者控制;系统客户端注册程序Agent作用:用户填写本机信息,填写必要信息后上报区域管理器;注册程序自动探测系统硬件信息,连同用户填写的信息一同上报区域管理器;用户将本机注册信息发送到区域管理器后,区域管理器自动将客户端驻留程序应用策略发送给用户,并自动更新;客户端驻留程序功能:1、进行本机IP/MAC、资产等信息采集;2、本机移动存储设备使用状况监测;3、接受Web管理平台的管理策略命令,并执行;4、报送本机移动存储设备审计信息到控制台;5、阻断本机联网行为;注:区域管理器Region Manage、区域扫描器模块Region scan、注册程序系统的参数配置集中体现在网页管理平台操作上,上述三部分功能参数值统一在网页管理平台中进行配置;区域管理器Region Manage、扫描器模块Regionscan部分参数在自身组件中配置;1-2 系统构架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SGCC-USB V1.0应用于局域网、广域网构架,支持跨网段、跨地域的内网客户端移动存储设备介质的管理和审计,系统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构架:基本构架:对于一般网络例如1个C类地址或若干个C类地址的局域网范围,可使用一套本系统软件,集中管理所属区域内的所有设备;扩展构架:对于大规模的多个局域网或者跨地域广域网包括基于国家、省、市、县等多级管理模式的网络结构,可使用本系统提供的多区域集中管理构架,即一个或多个网段各拥有一套独立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的同时,将本级所有设备信息再转发给上级管理数据库,使得上一级管理人员对整个网络的移动存储设备使用状况也能够完全掌握;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SGCC-USB V1.0应用拓扑第二章系统安装2-1 安装环境要求条件一:硬件环境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安装SGCC-USB V1.0系统管理信息数据库;PC 服务器或更高档服务器, PentiumⅣ 2.4C 以上CPU,512M以上内存;区域管理器:用于安装区域管理器程序;百兆或千兆网卡,PC服务器或更高档服务器, PentiumⅣ 2.4C 以上CPU,512M以上内存;扫描器模块:配置同区域管理器;如单独安装扫描器模块,比较高档的PC计算机即可;本系统各程序可安装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也可在不同机器上安装SQL数据库、IIS服务器、区域管理器、扫描器模块等,此时推荐该计算机内存为1G以上;建议将区域管理器、扫描器、网页管理平台安装在同一台机器上,作为管理服务器;条件二:提供数据库、IIS服务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Windows 2003企业版操作系统;SQL Server2000软件:配备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用于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建立管理信息库数据库列表项;IIS服务:配备IIS服务器提供Web服务,用于安装Web网页管理配置平台;如所装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企业版,则需要按照安装光盘中的Windows 2003的IIS配置说明进行IIS配置;条件三:为本系统提供相应端口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SGCC-USB V1.0区域管理器将占用操作系统88端口,必须确保安装区域管理器的机器该端口不被占用;区域内的防火墙应打开如下端口:80,88, 161,137,22105,2388,2399以及ICMP协议端口,同时本机不启用DNS 服务;2-2 安装注意事项软件安装时,推荐将区域管理器、扫描器、数据库安装在同一台机器上以下称为管理服务器,建议按照下面要求进行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服务器部署、软件安装、客户端注册;2-2-1 服务器部署1、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服务器在网络中位置⏹确保该服务器能够ping通所有被管理网络中任意一台客户端机器,同时被管理客户端可以正常连接服务器的TCP的80,88两个端口;不⏹服务器给客户端下达策略的端口为:TCP端口22105;⏹服务器扫描发现客户端利用以下协议及端口:⏹ICMP协议发现IP地址存在的其中一种方式;◆NETBIOS协议,UDP端口137为了发现机器名和MAC地址;◆SNMP协议,TCP端口161为了发现智能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在本地网络中若划分了VLAN,或本地网络存在防火墙,请注意上述问题;2、存在网中子网如经过地址转换的网络布置点对于网络中存在网中网现象,如采用NAT地址转化或者代理方式在10.. . 网络中接入192.. . 网段,这些子网用户的管理方式如下:情况一:子网有专人管理,并且有独立机房,则应在该子网中安装一套完整的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情况二:子网无专人管理,或无独立机房,可采用以下3种方式之一处理1)机器数量少的建议统一更改IP为10.. . 网段;2)由管理员监督子网中所有机器进行注册并保证不得遗漏;3)在该网络中指定一台工作站专门安装区域管理器软件和区域扫描模块,并将区域管理器配置中SQL服务器地址指向服务器;2-2-2 安装和应用1、必须按照软件安装步骤进行安装1确认本机IIS服务正常;2确认本机SQL已正常安装并能正常使用以本地系统账户方式安装;3确认目标安装盘剩余空间不小于10G;4请务必按照指定顺序安装各个模块;5请在区域扫描模块所在计算机中安装SNMP服务;6安装完所有系统模块后,请一定按照说明文档进行客户端程序的配置及分发安装;2、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服务器的安全性问题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带IIS、MS SQL Server2000数据库后,一定要确保对Windows2000、SQL和IE进行重要安全补丁修补,规范操作系统、数据库的口令和密码设置,保证SQL、IIS的正常启动运行;确保本服务器无病毒,同时可配置本服务器网络通讯端口仅打开:80,88,22105;3、保护机制的应用对大多数交换机、路由器、非Windows设备,需要将其设置为保护状态避免被阻断导致网络不通,其它如有系统无法识别的重要设备,请在网页管理平台设备信息查询中手动将其设置为保护状态;2-3 系统组件安装SGCC-USB V1.0安装顺序依次为:安装 SQL Server数据库;安装WinPcap驱动程序;安装并运行环境初始化程序,初始化数据库;安装网页平台并进行划分区域,配置区域IP范围、区域管理器参数、设备扫描器参数等推荐安装在默认路径下;安装区域管理器推荐安装在默认路径下;通知所有用户下载并运行注册客户端代理探头程序;2-3-1 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略,见附录一;2-3-2 安装WinPcap驱动模块在安装页面中选择“安装WinPcap驱动模块”按钮,单击“下一步”安装在区域管理器所在计算机上;2-3-3 初始化数据库初始化数据库是在SQL数据库中初始化建立VRVEIS数据库并生成系统必需的相关数据表格,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本地数据或者调用远程SQL数据库,用户需要根据实际安装情况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操作:本地SQL数据库服务器环境初始化1、环境初始化,建立初始数据库在SQL服务器地址栏中添加本地机器IP地址、SQL用户名、及SQL用户密码;SQL数据库服务器环境初始化根据数据库认证方式,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或者sql身份认证建议选用后者;2、检查数据库初始化是否成功:检查数据库初始化当有如图“初始化数据库结构成功”提示框弹出时,说明已成功创建初始化数据库;否则会出现如下图所示提示信息:初始化数据库失败提示信息如果出现如上图所示提示信息,用户需要检查所填入的SQL数据库IP地址、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重新初始化数据库;⏹远程SQL数据库服务器环境初始化建议非特殊情况不采用远程方式1、输入远程数据库信息,配置SQL客户端:安装远程数据库需要首先输入远程数据库IP地址、用户名称、用户密码,然后点击“配置SQL客户端”,出现如下界面:配置SQL客户端2、在通用栏中,启用TCP/IP协议:在通用栏中,选用TCP/IP协议,并启用,然后单击别名,进行别名添加设置;启用所选协议3、进行客户端别名的添加:单击上图中所圈中的别名,出现如下所示:对客户端别名的添加4、进行网络协议的选择和服务器别名的添加:此时用户需要首先选择网络协议,选定为TCP/IP,服务器别名根据用户需要自由添加,点击确定后完成数据库初始化;2-3-4 安装Web中央管理平台⏹安装Web管理平台此部分程序要求安装在默认路径下,安装过程中请确保信息填写正确,否则,Web服务器可能不能正确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Web中央管理平台访问Web管理平台安装以后在IIS目录上以虚拟目录的形式存在,虚拟目录名称为VRVEIS,用户在安装完成以后,用http://Web服务器域名IP/VRVEIS的形式访问Web管理平台主页面;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123456;以下的都是用admin登陆进行说明的审计用户名为audit,默认密码为123456;如果http://Web服务器域名IP/VRVEIS访问无效,则以http://Web服务器域名IP/VRVEIS/INDEX.ASP方式登录;2-3-5 安装区域管理器Region Manage在Web中央管理平台中划分区域及指定区域管理器后参见Web中央管理平台配置安装区域管理器组件;安装后进行以下两项配置:⏹SQL客户端配置如果“区域管理器”没有同SQL装在同一台服务器上,需要在如下图所示窗口中将默认网络库选择为“TCP/IP”,使客户端能够远程访问数据库;在“区域管理器”中选择“配置”->“系统配置”,配置SQL客户端,也可以通过Alt+S热键,进入配置;SQL常规配置上述配置完毕以后,需要重新启动“区域管理器”,使系统生效;⏹区域管理器系统配置SQL服务器配置:进入“系统配置”,逐步输入SQL服务器IP地址、用户名称及密码、数据库名称默认为VRVEIS,单击“确定”完成SQL服务器配置;区域管理器中SQL配置2-3-6 配置设备扫描器模块Region scan在配置好Web防护系统区域及其区域管理器后做以下步骤:在配置管理里,点击“扫描器配置”可以添加扫描器,配置扫描范围;区域扫描器配置填写相关信息之后重新启动区域管理器,程序会自动缩小到系统托盘,表示数据库连接成功,程序运行正常,此时通过上图中“扫描器配置”项来查看扫描器相关运行信息;2-3-7 客户端注册一客户端注册流程及注册程序配置⏹客户端注册流程执行注册程序,根据要求填入指定信息,系统自动将所添加信息和系统自动采集获得的设备信息发送到区域管理器,由区域管理器将注册信息处理后存储到SQL数据库,在Web管理平台中设置的客户端参数策略将由区域扫描器扫描客户端后,发送给客户端驻留程序保存执行;该客户端驻留程序驻留在系统内部,以服务和进程的方式实时运行,一旦非法移动存储设备非法接入注册计算机,客户端驻留程序立即向web管理平台发送报警数据,同时本机将显示报警信息;⏹修改客户端注册程序配置文件在web平台中配置管理->注册程序配置;注册程序使用前需要网管人员的配置,主要是设置区域管理器IP地址注册时客户端信息发向该IP地址所在的区域管理器,如区域管理器为10.1.32.249,配置如下图所示:注册程序配置在这里,可以对注册时需要填加的单位、注册密码进行编辑;如下图所示:单位和部门添加删除二客户端注册方法客户端注册方法包括网页静态注册、网页动态注册、手动注册、网关重定向强制注册等;网页静态注册:静态注册比较简单,客户端只需要将配置好的注册文件上传到公共主页上即可,做一个链接,访问主页后手动下载注册;主要讲述动态注册,这种方法适用于网络用户较多的情况,客户端只要访问网络内公共网站,网页将自动对客户端进行探测,弹出提示窗口,提示用户进行注册;网页动态注册:利用网络中已经构建好的内部网站,一方面网络客户端可以通过手动获得注册程序,也可以通过在主网页上加载弹出页面的方式进行提示性注册;本手册将主要介绍后一种方式;当网络中客户端计算机访问本网络内部网站时,在该主页代码中加入一段代码如下;本代码作用在于首先获得该客户端计算机的IP地址,再读取数据库里面相关IP地址的注册和其它相关信息,如果该IP地址的设备存在,系统会根据其是否完成“注册”、“信任”、“保护”三项操作进行判断,只要满足其中任意一条件,都不会提示注册,否则会弹出窗口提示注册;网页加载弹出程序方法如下:编辑已有主页的源程序,在需要加载弹出窗口主页的源代码<body>中放入以下代码:<iframe src="http://192.168.0. 253/vrveis/quest.asp"frameborder="0" style="width:0px;height:0px"></iframe>注意:需要将其中的http:// 192.168.0.253/vrveis/quest.asp换成http:// 网页平台计算机IP/vrveis/quest.asp即可,此时当网络中计算机访问该内部主页时,会自动弹出如下提示页面:网页动态注册使用网页动态注册时,请管理员通知注册人,在访问本网站时,暂时关闭网页弹出拦截程序或将本网站添加到不拦截列表中;手动注册:除了自动注册设备外,遇到需要手工注册新增设备时,也可通过WEB管理平台中数据查询,设备信息查询中的手动添加设备功能,将新增设备的具体信息详细登记填写至数据库中,并将其置为保护设备;注意:1.多级级联注册:如果系统为多级级联方式,必须在区域管理器的高级配置中的“系统配置”、“策略配置”选项中的级联选项选中,并正确添加上级管理器的IP地址,各级区域会将自己所管辖的区域管理IP段上报到上级数据库中存储;此时,当网络中任意一台下级区域客户端计算机访问主网站的同时,会根据最上级区域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级上报IP段信息,自动将该客户端注册程序文件下载路径指向为自己所处IP段的本级区域注册器上,做到各个区域的客户端计算机在访问同一网站进行注册程序下载时,所下载的客户端程序均为自己所在区域的专用注册程序;如果网络中内部网站,网络管理员可以通知网络内计算机在本系统Web管理平台的登录页面中点击下载注册程序完成系统注册,或者在此页面下按上面的步骤做好弹出提示窗口方式注册;注册程序界面如下:客户端注册信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在注册成功以后,注册程序除了将主动添加的信息自动上报以外,还会自动收集其它和系统相关的信息进行上报;客户端和区域管理器连接通讯不正常的情况下,将提示用户“缺省注册成功”,表示客户端探头已经注册完毕,但还没有与区域管理器通讯;当区域扫描器扫到该计算机的IP地址时,才会将添加的信息及系统采集信息上报到区域管理器,存储在数据库当中;2.本系统使用初期,若要求对下属网络中的计算机信息进行统计、注册、入库,必须在Web管理平台中管理器设置项内选中“允许客户端注册”,如注册时需要密码,也需要在WEB管理平台中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允许客户端注册第三章系统组件配置3-1-1 区域划分在网页平台安装完毕之后,访问http://Web服务器域名IP/VRVEIS访问WEB 管理平台登录界面;如下所示:Web管理登录界面系统默认用户为admin,密码为123456,登录后建议管理员修改管理员密码;成功登录后,进入系统的主界面;在所处的IP地址段内,进行区域划分操作首先进行区域添加和划分操作;区域划分:单击配置管理里的“区域划分与配置”,对网络中的客户端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按照提示依次添加区域、增加区域IP管理范围、分配区域管理器、,并完成系统组件运行参数配置;具体步骤:区域描述配置栏中填写好一些必要的与区域相关的信息,如区域机构代码、区域名称、负责人姓名等;其他信息可以酌情依照实际用途填写;本区域IP划分: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在下图所示的文本框中填入需要管辖的IP地址;其中保留IP段为该网段目前没有网络设备存在的网段,如有设备存在,则会产生报警信息;区域划分与配置下级区域划分:在已有区域页面中点击“增加下级区域”按钮进行下级区域添加,如集团总部下属总裁办、行政部、财务部等;3-1-2 区域管理器配置区域管理器:区域管理器为系统策略控制及数据接收处理中心,具有控制完成系统相关的动作行为处理功能;同时与本级数据库系统连接,统一接收注册程序提供的信息,将用户信息填写的计算机使用人姓名、联系电话、E-mail等,计算机IP、MAC地址、硬盘、CPU、内存等其它硬件信息均为自动采集存入数据库;根据本区域客户端IP管理情况确定对IP地址的管理方式,若选择IP、MAC 地址绑定,需要在静态IP环境下进行设置;允许客户端控头升级:设置本区域管理器管理范围内的客户端的升级操作;设置vpn网络虚拟管理器IP:添加VPN虚拟服务器的IP地址;管理器标识:管理器的标记,当服务器迁移时需要设置与之相同的管理器标识;允许客户端注册:任意一台在区域范围内的客户端都可以在服务器上注册;管理器配置同步:当选中“下级区域”时下级区域的配置应该和上级区域管理器的配置相同,当选中“全部区域”时是指下面的任意级联区域都要和区域管理器的配置同步;区域管理器参数设置区域管理器系统配置:设置完当前页面时可以配置管理器,在桌面双击“区域管理器”快捷方式弹出如下界面:区域管理器系统配置进行SQL服务器配置:进入“系统配置”,逐步输入SQL服务器IP地址、用户名称及密码、数据库名称默认为VRVEIS,单击“确定”完成SQL服务器配置;SQL服务器配置管理器配置:本软件默认机器操作系统88端口,若其它应用程序占用该端口,将自动更改为188;如果区域管理器应用于多级管理每级都有独立的SQL server和相应的系统的级联构架体系,其上级还有区域管理器的情况下,当前区域管理器需要将所有信息上报到上级管理器;区域管理器支持多级级联,如国家、省、市、县多级规模网络管理构架,下属区域管理器将其所有计算机报警信息转报到上级数据库;注:需要把“上报给上级管理器”√上,输入上级管理器地址;升级配置:用于配置区域管理器的自动升级,升级服务器地址为上级区域管理器IP;区域管理器配置-高级设置系统配置:锁定下级策略是指下级不能够更改策略信息;上报给上级区域管理器是指下级的策略,阻断,违规信息上报给上级区域管。

QSAN XCubeSAN快速安装手册说明书

QSAN XCubeSAN快速安装手册说明书

感谢您购买QSAN XCubeSAN 存储系统设备。

此安装手册将会指引您快速上手并适用于以下型号:XS5224 XS5216 XS5212 XS5226 XS3224 XS3216 XS3212 XS3226 XS1224 XS1216 XS1212 XS1226此手册之其他语言版本可至QSAN 网站下载:https:///m5jzpd打开磁盘托盘的手柄- 打开LFF 磁盘托盘手柄:将托盘手柄按钮由右向左移动; 托盘手柄将会自动弹出。

- 打开SFF 磁盘托盘手柄:将托盘手柄按钮由上往下移动; 托盘手柄将会自动弹出。

XCubeSAN 快速安装手册1 开始之前内容物QSAN XCubeSAN 机型包括:可选配件:- 4端口16Gb/8Gb 光纤信道子卡SFP+(型号:HQ-16F4S2)- 2端口16Gb/8Gb 光纤信道子卡SFP+(型号:HQ-16F2S2)- 4端口10GbE iSCSI 子卡SFP+(型号:HQ-10G4S2)- 2端口10GbE iSCSI 子卡RJ45(型号:HQ-10G2T )- 4端口1GBASE-T iSCSI 子卡RJ45(型号:HQ-01G4T )- BBU+Flash 模块: - 电池备份模块 + 闪存模块(型号:C2F-BM128G ) - 超级电容模块 + 闪存模块(型号:C2F-SP128G )- 滑轨套件(型号:SLR-RM3640)- USB 液晶屏显示模块(型号: LCM-U162)准备安装在安装您的存储系统之前,强烈建议您参照我们的准备工作表。

您可以在以下QSAN 的网页下载此工作表: https:///zk6ucs纪录系统信息在配置工作表上- 系统名称- 管理员密码- NTP 服务器地址- 控制器1的管理IP 地址- DNS 服务器地址其它的信息如下有关其它硬件手册、软件手册或兼容性列表(包括HDD 、SSD 、HBA 和交换机要求),请参阅QSAN 下载中心: https:///download1LFF : Large Form Factor / 3.5” 磁盘 2 SFF : Small Form Factor / 2.5” 磁盘2 安装磁盘解锁磁盘托盘- 磁盘托盘基本上是上锁的,以防止运输过程中损坏。

三星移动硬盘M3中文版使用手册(2)CHS_Samsung Drive Manager User's Manual Ver 2.7 (1)

三星移动硬盘M3中文版使用手册(2)CHS_Samsung Drive Manager User's Manual Ver 2.7 (1)

Samsung Drive Manager常见问题安装问题:我已连接 Samsung 外接硬盘,但系统没有任何反应。

回答:检查 USB 缆线连接。

如果已正确连接 Samsung 外接硬盘,其 LED 应会点亮。

回答:如果硬盘发出滴答声,表明电力不足。

如果当前USB 端口无法识别硬盘,请尝试将它连接到其他 USB 端口。

问题:我无法安装 Samsung Drive Manager。

回答:请检查使用Samsung 外接硬盘的最低系统要求。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用户手册第 1 章中的“系统规格”。

问题:我在Windows Vista 上执行Samsung Drive Manager 时,“用户帐户控制”窗口始终显示。

如何才能让“用户帐户控制”窗口不显示?回答:需要提升权限才能使用Samsung Drive Manager 直接或间接访问外接硬盘。

如果未获得“用户帐户控制”访问权限,则会限制使用Samsung Drive Manager。

要让“用户帐户控制”窗口不显示,请选择“控制面板”上的“用户帐户”,然后设置“关闭用户帐户控制”。

Samsung AutoBackup问题:我应该备份哪些东西?回答:一般来说,应该备份使用其他软件生成的数据文件。

不建议备份程序文件,因为如果计算机出现问题,您必须重新安装这些程序。

建议您备份可以恢复的数据文件。

问题:我应该多长时间备份一次数据?回答:如果您没有定期备份,建议您备份重要的文件、个人数据(如照片)以及无法重新创建或难于创建的文件。

问题:某些文件已更改,但系统未执行实时备份。

回答:如果更改的文件未设置为备份源,则Samsung AutoBackup 无法执行实时备份。

请确保已将希望实时备份的文件类型设置为实时备份。

回答:另一个原因是,OS 系统文件或文件夹包含在备份源中。

Samsung AutoBackup 无法备份此类由系统使用的文件。

请确保 OS 系统文件夹或文件未包含在备份源中。

NetApp操作手册

NetApp操作手册

NetApp FAS系列存储器操作手册目录App存储系统 (3)2.系统基本维护指南 (5)2.1.进入管理界面 (5)2.2.系统基本信息 (6)2.3.系统LOG信息 (7)2.4.配置Autosupport (8)2.5.设置时区、时间和日期 (8)2.6.杂项设置 (9)2.7.停机及重新启动 (10)2.8.管理及创建卷 (11)2.9.管理及创建Qtree (12)2.10.磁盘配额 (13)2.11.SnapShot的配置和管理 (15)2.12.CIFS的相关信息 (17)2.13.CIFS共享 (19)2.14.启用home directory功能 (20)2.15.ISCSI连接Windows (21)2.16.网络端口的管理 (33)2.16.1.VIF Multiple方式绑定,对应Cisco 交换机端配置命令 (34)2.17.其他网络参数 (35)2.18.更改root用户密码 (36)2.19.系统实时状态监控 (37)附录一:磁盘更换步骤 (39)附录二:时间同步服务器的设置 (40)App存储系统NetApp 系统为各种不同平台上的用户提供了对全部企业数据的无缝访问。

NetApp全系列光纤网络存储系统在文件访问方面支持NFS 和CIFS,在块存储访问方面支持FCP 和iSCSI,确保您可以非常方便地将NetApp 存储系统集成到NAS 或SAN 环境中,并且保护原来的信息。

NetApp 的设计为专用访问环境中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服务器集群以及多用户环境中的用户提供了经过优化和整合的高性能数据访问方式。

NetApp 存储系统提供了经过实践考验的、超过99.998% 的数据可用性,减少了代价高昂的停机时间(无论是计划内的还是计划外的),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对关键数据的访问。

它们在一个简单、易用的环境中实现了数据的可管理性、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和可用性,从而降低了您的总拥有成本,加强了竞争优势。

手持移动数据终端 用户手册说明书

手持移动数据终端 用户手册说明书

手持移动数据终端用户手册(V1.00)目录第一章产品介绍 (4)1.1 产品技术参数 (4)1.2 外部结构 (7)1.3 键盘说明 (9)1.4 随机配件 (10)1.5 可选配件 (10)第二章使用入门 (12)2.1更换电池 (12)2.2安装TF卡 (13)2.3安装SIM卡 (14)2.4 手柄拆装 (15)2.4 电池充电 (15)2.5 TF卡使用 (16)2.6 休眠与唤醒 (16)2.7 任务栏 (17)2.8桌面 (18)2.9 设备复位 (19)第三章系统设置 (20)3.1Internet选项 (22)3.2PC连接 (24)3.3存储管理器 (25)3.4电源管理设置 (25)3.5键盘属性 (26)3.6区域设置 (27)3.7日期和时间设置 (28)3.8删除程序 (29)3.9输入面板 (30)3.10鼠标 (30)3.11所有者(设备使用者私人信息) (31)3.12网络连接和拨号 (32)3.13系统信息设置 (33)3.14显示及背光设置 (34)3.15音量和声音 (36)3.16拨号设置 (37)3.17证书管理 (37)3.18笔针 (38)3.20 蓝牙管理器 (39)3.21 USB同步修复 (39)3.22 HMS模块电源管理 (40)第四章键盘及输入法 (41)4.1软件盘的使用 (41)4.2输入法 (42)第五章网络连接 (43)5.1WIFI网络连接 (43)5.2GPRS拨号连接 (45)5.2.1 GPRS配置说明 (45)5.2.2 GPRS拨号操作 (50)第六章手持移动数据终端与电脑同步连接 (52)6.1 同步软件安装说明 (52)第七章功能使用 (57)7.1 扫描器的使用 (57)7.2 RFID的使用 (58)7.3 GPS (60)7.4拍照 (60)7.5蓝牙 (61)第八章故障排除 (62)8.1 设备及系统故障 (62)8.2扫描故障 (62)8.3RFID故障 (63)8.4 网络及通讯故障 (63)8.5 WIFI连接故障 (63)8.6 其它故障 (64)第九章保养维护 (64)第一章产品介绍本设备将“ALL IN ONE”的设计理念贯穿其中,它将图像获取、无线通讯、条码扫描、RFID读写器等功能集成一身。

mdc810 使用手册

mdc810 使用手册

mdc810 使用手册欢迎使用MDC810!本使用手册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MDC810,以便充分发挥其功能。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MDC810 简介MDC810是一款高性能、智能化的多功能设备。

通过其强大的处理器和丰富的功能,您可以实现各种需求,如数据管理、连接设备等。

2. 基本操作2.1 开机和关机在MDC810上方找到电源按钮,长按数秒将启动设备。

同样地,长按电源按钮数秒即可关机。

2.2 屏幕操作MDC810配备了触摸屏,您可以通过手指滑动、点击等方式来导航设备页面。

触摸屏反应灵敏且易于操作。

3. 连接网络MDC810支持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

按照设备提供的网络设置向导,您可以轻松地连接到您的家庭网络或公共无线网络。

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后,您可以享受更多在线功能。

4. 数据管理4.1 存储空间管理MDC810附带大容量存储空间,您可以使用其内部存储或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和管理您的数据。

在MDC810设置中,您可以查看存储空间使用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如移动和删除文件。

4.2 数据备份和恢复MDC810提供了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防止数据丢失。

您可以通过设置中的备份选项将重要数据备份到云端或其他外部设备,并在需要时恢复。

5. 应用程序管理MDC810支持多种应用程序,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和管理应用程序。

应用商店中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包括娱乐、教育、工作等。

6. 设置和个性化MDC810提供了各种设置选项,您可以根据个人偏好进行个性化设置。

例如,您可以更改显示语言、调整屏幕亮度、设置铃声等。

7. 附录7.1 故障排除如果在使用MDC810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参考附录中的故障排除指南。

这些指南将帮助您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7.2 常见问题解答在附录中,您还可以找到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

这些解答将为您提供操作、配置和故障排除方面的帮助。

感谢您选择MDC810!本使用手册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使用和了解设备。

移动平台操作规程

移动平台操作规程

移动平台操作规程移动平台是指各种移动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及相应的软件应用程序,如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系统。

在使用移动平台时,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稳定和高效的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移动平台操作规程。

基本操作开机与关机•开机:长按电源键,待屏幕亮起后松开电源键。

•关机:长按电源键,直到出现关机选项,选择关机即可。

屏幕解锁在设备锁定状态下,需要进行解锁操作才可进入主界面操作。

常见的解锁方式有:图案解锁、密码解锁、指纹解锁、面容解锁等。

具体的解锁操作可以参考手机厂商提供的用户手册。

基本操作手势•上滑:屏幕向上滑动•下滑:屏幕向下滑动•左滑:屏幕向左滑动•右滑:屏幕向右滑动•点击:轻触屏幕•双击:快速连续地轻触屏幕两次•捏合:双指同时在屏幕上画圆心后放大或缩小两指的距离以上手势操作均可在应用程序中灵活应用,提高使用效率。

应用程序管理在移动平台上,应用程序是实现各种功能的主要手段。

为了方便查找、管理应用程序,需要学会应用程序管理的相关操作。

•安装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应用商店或直接下载APK文件进行安装。

•卸载应用程序:长按桌面图标,拖动到卸载区域即可卸载。

•恢复应用程序:可以在应用商店或备份文件中找到该应用程序,进行恢复操作。

•更新应用程序:在应用商店中找到该应用程序,点击更新,即可进行更新操作。

•应用程序分类:将应用程序按照类别进行分类,方便查找和管理。

网络连接在移动平台上,网络是重要的应用资源和信息获取途径,需要学会连接网络的基本操作。

•WIFI连接:在设置中选择WIFI,输入密码后连接即可。

•移动数据连接:在设置中打开移动数据和数据漫游后即可连接移动数据网络。

•VPN连接:在设置中选择VPN连接,输入对应信息后连接即可。

安全管理移动设备管理安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不下载、安装来历不明、来源不清的应用程序。

•安装应用程序时,需要阅读应用权限,尽量避免给予过多的权限。

UD Link 用户手册说明书

UD Link 用户手册说明书

UD Link 用户手册2021.06.171.UD Link 应用使用方法1)UD Link 简介①“UD Link”包括一系列基本功能,可以浏览、复制和播放连接到Android 和运行Fire 操作系统的设备的存储设备(包括云、CD/DVD)中的文件,进行音频播放,音频CD 提取,数据备份,音频CD 制作等。

此应用允许您使用这些扩展功能。

②要使用UD Link 应用的CD/DVD 功能,您需要将支持的DVD 驱动器连接到Android 设备。

即使没有DVD 驱动器,仍然可以使用基本功能。

2)安装应用“UD Link 应用”可以通过Google Play 商店免费安装。

①进入Android 设备的主屏幕。

②在应用列表中启动“Google Play 商店”。

③在Google Play 商店中搜索“UD Link”,然后安装。

④要使用Fire OS,客户可以通过Amazon App 商店搜索并安装。

3)使用功能启动应用①在Android 设备主屏幕APP 列表中选择并运行安装的“UD Link”。

②UD Link 应用的大部分功能不需要独特的环境。

③然而,建议与支持谷歌云和UD Link 的CD/DVD 驱动器一起使用,这样可以发挥全部功能。

④如果支持谷歌云,连接设备帐户就会更方便。

⑤用附带的USB 数据线连接CD/DVD 驱动器和Android 设备。

⑥在“执行”选择对话框中选择“UD Link”或在Android 设备主屏幕的应用列表中选择安装的“UD Link”即可运行。

⑦显示UD Link 启动屏幕。

⑧如果您首次运行应用,系统将显示一个屏幕,简要介绍UD Link 应用。

⑨之后,系统将发出应用权限设置请求并且需要获得许可。

⑩App 运行的第一个屏幕是“盘资源管理器”。

谷歌云登录(Android)从左侧功能菜单中选择云(Cloud) 或使用浏览器底部的云登录功能登录谷歌云。

如果使用的是Android 设备,则无需额外注册过程,您就会登录到设备的谷歌云并使用云存储。

uwp d21使用手册

uwp d21使用手册

uwp d21使用手册一、简介uwpd21是一款高性能的移动设备,具有出色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本手册旨在帮助用户了解和使用uwpd21的各种功能和应用程序。

二、设备概述1.屏幕:uwpd21配备了一块高分辨率的触控屏幕,为用户提供了出色的视觉体验。

2.处理器:uwpd21采用了最先进的处理器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极速的性能和响应能力。

3.内存和存储:uwpd21配备了足够的内存和存储空间,可以满足用户日常使用需求。

4.电池:uwpd21配备了大容量电池,可以长时间使用,无需频繁充电。

三、基本操作1.开关机:按下电源按钮即可开机或关机。

2.屏幕锁定:长按电源按钮可锁定屏幕,防止误操作。

3.返回键和主页键:返回键用于返回上一级菜单或页面,主页键用于快速进入主屏幕。

4.多任务:按下多任务键可查看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列表,进行切换。

四、应用程序管理1.下载和安装: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并安装应用程序。

2.卸载:在应用管理中找到想要卸载的应用程序,点击卸载即可。

3.更新:检查已安装的应用程序是否有更新,及时更新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功能。

五、系统设置1.网络设置:设置网络连接,包括Wi-Fi、移动数据等。

2.声音设置:调节音量大小,选择铃声和通知方式。

3.显示设置:调整屏幕亮度、分辨率等。

4.其他设置:根据需要设置其他选项,如锁屏时间、自动旋转等。

六、使用技巧1.快速搜索:在屏幕上滑动手势可快速搜索应用程序、文件和信息。

2.多任务切换:快速切换应用程序,提高效率。

3.截屏:按下电源和音量下键可进行截屏,方便分享或保存。

4.下载管理:通过应用商店管理下载列表,快速安装或删除应用程序。

七、常见问题解答1.电池寿命短怎么办?答:尝试关闭不需要的应用程序和后台运行程序,或使用省电模式。

2.网络连接不稳定怎么办?答:检查Wi-Fi或移动数据网络是否正常,或尝试切换到另一个网络连接。

3.应用程序无法安装或更新?答:可能是由于存储空间不足或权限问题,请尝试清理存储空间或重新获取权限。

Sun StorEdge SAM-FS 存储和存档管理指南说明书

Sun StorEdge SAM-FS 存储和存档管理指南说明书

版权所有 2004 Sun Microsystems, Inc., 4150 Network Circle, Santa Clara, California 95054, U.S.A. 保留所有权利。 Sun Microsystems, Inc. 对此文档中所述的相关技术拥有知识产权。在特殊且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这些知识产权可能包 括 /patents 上列出的一个或多个美国专利,以及美国和其它国家 (地区)的一个或多个其 它专利或待决的专利申请。 此文档及其所属产品按照限制其使用、复制、分发和反编译的许可证进行分发。未经 Sun 及其许可证颁发机构的书面 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形式复制本产品或本文档的任何部分。 第三方软件,包括字体技术,均已从 Sun 供应商处获得版权和使用许可。 本产品的某些部分从 Berkeley BSD 系统派生而来,经加利福尼亚大学许可授权。 UNIX 是在美国和其它国家 (地区) 注册的商标,经 X/Open Company, Ltd. 独家许可授权。 Sun、Sun Microsystems、 Sun 徽标、AnswerBook2、 、 Solaris 和 StorEdge 是 Sun Microsystems, Inc. 在美国 和其它国家 (地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所有的 SPARC 商标均按许可证使用,是 SPARC International, Inc. 在美国和其它国家 (地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带 有 SPARC 商标的产品均基于由 Sun Microsystems, Inc. 开发的体系结构。 Mozilla 是 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在美国和其它国家 (地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OPEN LOOK 和 Sun™ 图形用户界面是 Sun Microsystems, Inc. 为其用户和许可证持有人开发的。 Sun 承认 Xerox 在为计 算机行业研究和开发可视或图形用户界面方面所作出的先行努力。 Sun 以非独占方式从 Xerox 获得 Xerox 图形用户界 面的许可证,该许可证涵盖实施 OPEN LOOK GUI 且遵守 Sun 书面许可证协议的 Sun 的许可证持有人。 本资料按 “现有形式”提供,不承担明确或隐含的条件、陈述和保证,包括对特定目的的商业活动和适用性或非侵害 性的任何隐含保证,除非这种不承担责任的声明是不合法的。

极空间存储使用手册

极空间存储使用手册

极空间存储使用手册一、简介极空间是一款集数据存储、管理和共享为一体的网络存储设备。

通过极空间,您可以轻松备份手机、电脑中的重要数据,随时随地访问和共享文件,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高效利用。

二、设备连接与设置1.设备连接:将极空间存储设备与路由器连接,确保设备与网络的正常连接。

2.设备设置: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访问极空间管理界面,进行设备的初始化设置,包括设备名称、管理员密码等。

三、数据存储与备份1.数据存储:极空间支持存储各种类型的文件,包括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

您可以通过客户端或Web端将文件上传到极空间进行存储。

2.数据备份:极空间提供自动备份功能,可设置定期备份手机、电脑中的重要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

四、文件管理与共享1.文件管理:您可以在极空间管理界面中创建文件夹、移动文件、重命名文件、删除文件等操作,方便对存储的文件进行整理和管理。

2.文件共享:极空间支持文件共享功能,您可以将存储在极空间中的文件共享给其他人,方便团队协作和文件分享。

五、客户端使用1.手机客户端:下载并安装极空间手机客户端,登录后即可访问和管理存储在极空间中的文件。

手机客户端支持文件上传、下载、预览、分享等功能。

2.电脑客户端:下载并安装极空间电脑客户端,登录后即可在电脑端访问和管理存储在极空间中的文件。

电脑客户端支持拖拽上传、批量下载、文件夹同步等功能。

六、Web端使用通过浏览器访问极空间Web端,登录后即可在网页上访问和管理存储在极空间中的文件。

Web端支持文件上传、下载、预览、分享等功能,方便在不同设备上进行操作。

七、安全设置1.管理员密码:设置复杂且不易被猜测的管理员密码,确保设备的安全访问。

2.访问权限:设置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3.定期更新:及时更新极空间的固件和软件版本,以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八、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无法访问极空间:检查设备与网络的连接是否正常,确保输入正确的IP地址和管理员密码。

NetApp存储系统操作手册

NetApp存储系统操作手册

NetApp存储系统C-mode操作手册2016.3.23目录1.基本配置 (3)1.1.聚合配置 (4)1.2.网络配置 (5)1.3.日期和许可配置 (11)2.SVM管理及配置 (14)3.SVM的卷管理 (18)3.1.创建卷 (18)3.2.编辑卷 (19)4.命名空间管理 (25)5.导出策略配置 (26)6.协议配置 (28)Data Ontap 8.3版本后,不再需要安装system manager管理软件,8.3 版本内嵌system manager管理软件,在浏览器输入集群的管理地址即可实现对存储系统的图形化管理。

1.基本配置打开浏览器,输入集群的管理地址。

出现登录界面。

输入集群的用户名和密码。

点击“登录”按钮。

在该页面可以查看集群的基本信息,如集群名称、Data Ontap版本、警报、容量等。

单击“集群性能”选项卡,可查看系统性能。

1.1.聚合配置在左侧单击“存储”>"聚合",进入聚合配置页面。

一般情况下,聚合会由NetApp工程师在初始安装完成创建,不需要用户自行创建。

在该页面下,可对聚合进行编辑、扩容、增加缓存、镜像等操作。

单击“磁盘”选项卡,在该页面可以查看磁盘的基本信息,单击“清单”选项卡,可以查看每一块物理硬盘的信息。

1.2.网络配置单击“配置”>“网络”进入网络配置页面。

在网络配置中,可创建端口聚合,VLAN,配置端口lif等。

每个SVM都必须创建端口lif,才能进行数据访问。

单击“以太网端口”选项卡。

这里会显示系统中的所有以太网口,包括每个节点的以太网口,因此在配置上,要注意,不要选错了节点。

单击“创建端口组”选项卡1.编辑端口组名称。

默认为a0a。

2.选择节点。

每个节点就是存储的一个控制器。

3.选择模式。

有single、multipath、Lacp三种模式。

4.选择负载均衡策略。

单击“创建”选项卡,完成配置。

完成接口组创建口,在以太网端口下会显示刚创建的以太网接口组。

LanSecS USB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7.0用户手册120410

LanSecS USB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7.0用户手册120410

LanSecS USB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版本:7.0)用户手册北京圣博润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 SB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特别声明本手册为《LanSecS USB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7.0》产品用户手册,其内容将随着圣博润LanSecS软件的不断升级而改变(以光盘中电子版发行时为最新版),恕不另行通知。

需要者请从圣博润公司网站下载本手册的最新电子版或者直接联系圣博润公司索取。

本操作手册为《LanSecS USB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7.0》通用说明书。

若您独立购买《LanSecS USB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7.0》其他特殊版本或者特殊功能模块,请您在使用过程中选择性阅读相应章节。

感谢您购买北京圣博润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内网安全管理系列软件。

请在使用本软件之前认真阅读本操作手册,当您开始使用该软件时,圣博润公司认为您已经阅读了本操作手册。

目录目录 (3)一、产品概述 (1)1、系统概述 (1)1.1产品简介 (1)1.2产品标准 (1)1.3产品架构 (1)1.4产品功能 (2)二、安装手册 (3)2、软件安装环境 (3)3、数据库安装 (5)3.1MYSQL数据库安装 (5)3.2SQL S ERVER数据库安装 (9)4、产品安装 (11)4.1总控中心安装 (11)4.2管理控制台安装 (14)4.3代理程序安装 (15)三、控制台操作手册 (17)5、系统基础设置 (17)5.1基础信息设置 (17)5.2单位管理 (17)5.3部门管理 (18)5.4用户管理 (20)5.5员工管理 (22)5.6主机管理 (23)5.7部署管理 (27)5.8帐户管理 (35)5.9运维管理 (36)6、策略管理 (39)6.1策略分类 (40)6.2策略安全性 (40)6.3策略设置 (41)7、移动存储介质管理 (45)7.1注册查询 (45)7.2注册统计 (45)7.3维修管理 (45)8、审计管理 (46)8.1信息查询 (46)8.2信息统计 (48)8.3事件管理 (51)8.4态势分析 (53)8.5安全评估 (56)8.6操作日志 (56)8.7审计报表 (56)8.8备份管理 (57)四、代理托盘操作手册 (60)9、托盘模块 (60)9.1设置 (60)9.2系统诊断 (60)9.3系统摘要 (61)9.4资产管理 (62)9.5安全代理状态 (63)五、产品工具软件手册 (68)10、工具软件概述 (68)11、实时报警管理工具 (69)11.1过滤设置 (69)11.2系统 (69)12、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工具 (71)12.1注册管理工具 (71)12.2多分区U盘日志查询工具 (73)一、产品概述1、系统概述LanSecS USB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是一款定位于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集中的USB 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及终端综合安全管理的桌面管理产品。

可移动介质管理操作手册

可移动介质管理操作手册

可移动介质管理注册操作手册一、登记U盘设备信息
点击磁盘驱动器,找到U盘设备,在右方的框中点击右键,复制device ID。

复制后的信息如下所示:
device ID:USBSTOR\DISK&VEN_RICOH&PROD_R5U880FLASHMEDIA&REV_0000\R5U880-00003&0
二、添加U盘的设备ID信息
将收集到的设备ID添加,注意设备名称的命名规范。

三、创建供电局的移动存储介质控制策略
添加禁止的设备类别,如添加disk drives,将禁用属于这一类别的全部设备。

添加完成设备类别后,开始添加设备ID信息
选中登记的U盘设备信息,对其进行注册
四、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策略分配首先添加移动存储介质被禁止后的提示信息
点击“确定”后,会提示你分配该策略给某个客户端组
分配成功策略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看该组的策略
至此,可移动存储设备注册完成。

RAMS用户使用手册_N2

RAMS用户使用手册_N2

考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Rev: N2 1.0目录软件安装说明 (4)第一章系统功能特性 (5)第二章系统要求 (6)2.1.硬件要求 (6)2.2.运行环境 (6)第三章软件的安装 (7)3.1.软件安装 (7)3.2.软件初次使用 (8)第四章软件功能说明 (13)4.1.人员管理 (13)4.1.1人员管理 (13)4.1.2人员信息同步 (28)4.1.3U盘人员管理 (30)4.2.考勤管理 (33)4.2.1.补签到 (34)4.2.2.请假登记 (36)4.2.3.考勤制度管理 (37)4.2.4.考勤报表 (43)4.2.5.人员排班 (53)4.3.设备管理 (56)4.3.1.连接设备 (57)4.3.2.设备数据下载 (72)4.4.系统维护 (73)4.3.3.系统维护详细项设置 (74)4.3.4.数据备份 (82)4.3.5.数据还原 (82)4.3.6.系统更新 (83)第五章SQL版本操作 (84)5.1.安装配置SQL数据库环境 (84)5.2.SQL数据库配置 (85)5.3.SQL数据库备份 (88)5.4.SQL数据库还原 (89)第六章常见问题解答 (90)1.无法与电脑通讯 (90)2.无法安装软件 (90)3.运行软件时弹出“应用程序末能启动”的对话框 (91)4.考勤管理系统软件应该怎样进行智能排班呢 (91)5.统计异常原因 (92)6.如何重新设定管理员密码 (92)7.如何清空软件的所有数据 (92)软件安装说明1)如果你的系统是Windows XP,系统必须安装有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

运行安装光盘内Framework 文件夹下面的Check.exe,可自动检查系统是否安装Framework。

2)如果在安装过程中提示缺少“Microsoft Windows Installer 3.1”请在文件夹Windows Installer中找到对应系统的更新补丁,安装后再重试。

SC7020 和 SC7020F 存储系统 用户手册说明书

SC7020 和 SC7020F 存储系统 用户手册说明书

SC7020 和 SC7020F 存储系统用户手册注意、小心和警告:“注意”表示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产品的重要信息。

:“小心”表示可能会损坏硬件或导致数据丢失,并告诉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警告”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 2016 – 2021 Dell Inc. 或其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Dell、EMC 和其他商标是 Dell Inc. 或其附属机构的商标。

其他商标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关于本手册 (4)修订历史记录 (4)读者对象 (4)联系 Dell (4)章 1: SC7020 Series Storage System硬件 (5)SC7020 Series Storage System前面板视图 (5)SC7020 Series Storage System驱动器 (6)SC7020 Series Storage System驱动器编号 (6)SC7020 Series Storage System背面板视图 (7)电源设备和冷却风扇模块 (7)SC7020 SeriesStorage Controller功能部件和指示灯 (8)章 2: 装回Storage System组件 (10)安全防范措施 (10)电气安全防范措施 (10)静电放电防范措施 (11)一般安全防范措施 (11)挡板 (11)卸下前挡板 (11)安装前挡板 (12)硬盘驱动器 (12)识别故障驱动器 (13)卸下故障驱动器 (13)安装更换的驱动器 (13)电源设备和冷却风扇模块 (13)识别故障电源设备 (14)识别故障冷却风扇 (14)更换电源设备和冷却风扇模块 (14)机架导轨 (16)卸下机架导轨 (16)安装机架导轨 (16)启动 Storage Center 硬件 (17)章 3: SC7020 Series Storage System技术规格 (18)技术规格 (18)目录3本手册介绍了SC7020 series storage system的功能和技术规格。

希捷 移动硬盘 安卓 用户手册说明书

希捷 移动硬盘 安卓 用户手册说明书

安卓用户手册欢迎使用此媒体应用程序可帮助您管理复制到兼容的无线和网络连接存储设备的媒体及文档。

它可作为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序使用,或在 Web 浏览器中使用。

在家中或外出时,您随时都可使用此媒体应用程序欣赏音乐、电影和照片或查看重要的文档。

此媒体应用程序可支持各种类型的存储设备。

但是,您的存储设备可能不支持“帮助”系统中记载的所有功能。

大多数存储设备会在您第一次打开此媒体应用程序时显示“入门”教程。

我们建议您遍历此功能教程以了解如何访问和使用您内容的有益提示。

最新功能Seagate Media 版本 2.9 提供自动上载和共享功能。

有关软件更新、常见问题、指导视频和支持信息的信息,请访问支持。

单击这里以访问本文档的最新在线版本。

您还将找到最新的内容,以及可扩展的说明、更轻松的导航和搜索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ntents1将移动和存储设备连接到 Wi-Fi 网络将您的移动设备连接到您的无线存储设备将您的无线存储设备连接到 Wi-Fi 网络2上载、下载和共享文件将内容从移动设备上载到存储设备将内容从存储设备下载到移动设备共享内容监视文件传输3查看媒体库返回到主页4欣赏媒体播放视频查看照片欣赏音乐查看文档查看最近查看过的项目投放您的媒体5使用 Seagate Media 控制项媒体应用程序视图媒体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观看视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单张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观看幻灯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创建并保存幻灯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播放歌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连续播放多个音乐曲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创建音乐播放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文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命名文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管理多个文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hromecast 或 Roku 使用入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G 电视使用入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连接性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库视图5557778810111313131313141415151515161616161717171819191920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排序、查看和过滤内容排序视图过滤7管理存储设备上的内容复制内容剪切并粘贴内容重命名内容删除内容8自定义存储设备更多设置9延长电池寿命电源设置电源设置选项电池性能10更新 Seagate Media 应用程序和存储设备更新此媒体应用程序检查此媒体应用程序的当前版本更新存储设备检查存储设备固件的当前版本。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使用手册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量不断增加,移动存储介质已成为数据存储和传输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方便快捷的同时,移动存储介质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管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推出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功能及注意事项。

二、系统概述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是一套集数据加密、权限管理、安全审计于一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该系统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全面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三、功能特点1、数据加密:系统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2、权限管理:系统可以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细粒度的权限管理,设置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防止数据泄露。

3、安全审计:系统具备完整的安全审计功能,可以记录用户的操作行为,为事后追溯提供依据。

4、集中管理:系统支持对多台移动存储介质进行集中管理,方便管理员进行统一配置和维护。

5、易于使用: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即使是非专业用户也能轻松上手。

四、使用步骤1、设备安装:将移动存储介质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2、系统配置:打开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进行必要的系统配置。

3、数据传输:在系统中选择需要传输的数据,点击“传输”按钮,数据将自动加密并传输到移动存储介质。

4、数据读取:在目标计算机上插入移动存储介质,系统将自动解密并读取数据。

5、权限管理:在系统中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6、安全审计:在系统中查看用户的操作记录,以便于事后追溯和分析。

7、集中管理:在系统中对多台移动存储介质进行集中管理,方便统一配置和维护。

五、注意事项1、请确保移动存储介质插入到安全的计算机上,避免病毒或恶意软件的入侵。

2、在进行数据传输前,请确认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

3、在进行权限管理时,请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设置合理的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multifwn使用手册

multifwn使用手册

multifwn使用手册Multifwn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具有多种用途和功能。

以下是关于Multifwn的使用手册:1. 安装和设置,首先,你需要从官方网站或其他可信渠道下载Multifwn软件。

安装完成后,根据软件提供的指引进行设置,包括语言选择、用户权限设置等。

2. 基本功能,Multifwn提供了多种基本功能,包括文件管理、数据备份、系统优化等。

你可以通过软件界面上的菜单或按钮来访问这些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操作。

3. 文件管理,Multifwn可以帮助你管理设备上的文件,包括查看、复制、移动、删除文件等操作。

你可以通过软件提供的文件管理功能来快速定位和处理你的文件。

4. 数据备份,软件还提供了数据备份功能,可以帮助你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外部存储设备或云端,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5. 系统优化,Multifwn还提供了一些系统优化工具,可以帮助你清理设备上的垃圾文件、优化内存、加速手机运行速度等。

6. 安全保护,软件还提供了一些安全保护功能,包括隐私保护、应用程序锁定等,可以帮助你保护个人隐私和设备安全。

7. 更新和支持,为了保持软件的正常运行,你需要定期检查软件是否有更新版本,并及时进行更新。

此外,如果在使用软件过程中遇到问题,你可以查阅软件提供的帮助文档或寻求官方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Multifwn是一款功能丰富的软件,可以帮助你管理设备、保护数据和优化系统。

通过合理使用软件提供的功能,你可以更好地管理你的设备并提升使用体验。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使用Multifw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一、简介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移动存储设备的工具,旨在提供用户方便、安全的数据存储和传输解决方案。

本使用手册将详细介绍系统的使用方法与功能特点,使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并正确地使用该系统。

二、系统安装与设置
1. 硬件要求
- 电脑主机×1
- 移动存储设备×1
- 数据线×1
2. 系统安装
要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管理系统,首先需要将系统安装到电脑主机上。

具体步骤如下:
- 将移动存储设备插入电脑主机的USB接口。

- 打开系统安装程序并按照提示完成安装过程。

- 安装完成后,系统将自动运行。

3. 系统设置
在系统启动后,用户需要进行一些设置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以下是相关设置的说明:
- 选择语言: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系统语言。

- 设定密码:设置一个强密码以保护你的数据安全。

- 自动备份:设置系统是否自动备份数据。

三、系统功能
1. 文件管理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系统提供了便捷的文件管理功能,帮助用户快速查找和管理存储设备中的文件。

以下是常用的文件管理功能: - 创建文件夹: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界面创建新的文件夹,并将文件整理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 复制、剪切、粘贴: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操作将文件从一个位置复制或剪切到另一个位置,并粘贴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 文件搜索:用户可以根据文件名进行搜索,快速找到目标文件。

- 文件排序:用户可以按名称、大小、修改日期等条件对文件进行排序,便于浏览和管理文件。

2. 数据备份与恢复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移动存储设备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执行这些操作:
- 数据备份:用户可以选择需要备份的文件或文件夹,并将其备份到指定的位置。

- 数据恢复:用户可以从备份文件中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并将其还原到原始位置。

3. 安全保护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系统致力于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提供以下安全保护功能:
- 密码保护:用户可以设置密码来限制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文件的访问。

只有输入正确密码后,才能查看和编辑文件。

- 文件加密:用户可以选择对敏感文件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文件内容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查看。

四、常见问题解答
1. 为什么打开系统后无法找到移动存储设备?
答:请确保移动存储设备已正确连接到电脑主机,并检查设备是否已正确安装驱动程序。

2. 如何解决文件无法复制或剪切的问题?
答:请检查文件是否正在被其他程序使用,或者是否具有只读属性。

如果是,请关闭相关程序或取消只读属性后再进行操作。

3. 怎样能够更好地保护我的数据安全?
答:建议设置一个强密码,并定期备份数据到安全的位置。

此外,避免将存储设备暴露在湿度和高温的环境中,以免造成数据损坏。

五、结语
通过本使用手册,您已经了解了移动存储设备管理系统的安装和设
置步骤,以及系统的功能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
助您更好地使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并保护您的数据安全。

如有更
多疑问,请参考系统提供的帮助文档或联系客服人员。

祝您使用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