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环境
2.3 大气环境(受热过程)--习题+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课时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时作业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
完成1~2题。
1.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2.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A.逐渐下降B.逐渐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60~20℃4.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5.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较强,但气温较低,其原因是()A.地形平坦,冬季风影响大B.湖泊多,调节气温能力强C.降水少,植被稀疏D.海拔高,空气稀薄下图甲为“某地短时间内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图乙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题。
6.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小,是因为与晴天相比()A.②较大,④较小B.②较大,④较大C.③较大,⑥较小D.③较大,⑥较大读图,完成7~8题。
7.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8.该层大气()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某学生2017年暑假去西藏旅游,发现许多有趣的、能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的地理现象。
2-3大气环境
(4)大气温室效应: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 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 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 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地面白天温度不 会过高,而大气的保温作用又保证了地面夜间温度不会过低, 减小了地面的昼夜温差。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吸收 反射 弱作用的三种形式 散射 “3”指 太阳暖大地 大气对地面保温作 用的三个物理过程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第二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6)大气保温和玻璃温室保温的原理是否相同? 同是保温作用,但原理并不相同。大气保温作用主要依 赖大气逆辐射把地面辐射的热量还给地面;而温室的玻璃却 通过阻止空气在室内、外对流而起到保温的作用。
第二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特别提醒:(1)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2)我国新疆地区流行这样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我国新疆 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晴天多,降水较少。白天太阳辐射强, 地面获得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到了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 因而地面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
第二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地理 ·湘教版 · 必修1
知识点 3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1)地面辐射: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 时又持续向外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它是对流层大气增 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2)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 射能量,即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少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 绝大部分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2.3 大气环境 第1课时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地
面 吸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地面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阅读课本P45“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 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太阳高度对地面辐射有何影响?为什么?
第三节
大气环境(一)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氮、氧、氩: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 微量气体:二氧化碳、氪氖、氨、甲烷、氢、一 氧化碳、氙、臭氧、氡。 水 汽 固体杂质 大气中悬浮着的尘埃、孢子、花粉等固态微粒。
活动:
读图2-23,完成活动
高层大气特点: 气温先随高度递减后增加
。 。
晴朗的夜晚,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少,大气透明度 好,因此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使大气温度降幅大。
2、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1、从臭氧、二氧 化碳和水汽的吸收 作用,可知大气吸 收具有什么特性? 选择性 氧原子吸收波长小于 2、为什么大气直 0.175微米的紫外线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波长小 大气对太阳辐射 于0.175微米的紫外线 中能量最强的可 见光吸收得很少,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大部分 可见光能 红外线 够透过大气到地 面 面
√
√
√
√
√
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D
昼 陆地
夜
昼 陆地
夜
昼 海洋
夜
昼
2.3第三节大气环境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4
等压面
3
2 1
B
地
A
面
C
若地面受热均匀时,即A、B、C三地气温相等, 则等压面平行于地面。
低
高
低
(高) 冷 B 却
受热 (低)
地
A
面
(高) 冷 C却
当A地热较多时,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形成 低 气压,其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 高 气压。同 时B、C两地受热较小,空气冷却下降,在高空 形成 低 气压,在近地面形成 高 气压。等压面 出现 弯曲 。
1000
2 地转偏向力
背风而立,左低压, 右高压。
背风而立,左前低 压,右后高压。
活学活用 一、等压面及其判读
3.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没有月球大?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纬度越低,年均正午太阳度角 越 ,太阳辐射越强, 则地面辐射 越强 ;反之亦然。大 2.下垫面因素 下垫面反射率越强,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 越弱 , 地面辐射就 越弱 ;反之亦然。 3.气象因素 晴天太阳辐射强,则地面辐射 强 ;反之亦然。 4.海拔因素 海拔越高,太阳辐射 越强 ,则地面辐射 越强 ;反 之亦然。
何为气压?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 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单位Pa.
影响气压 的因素 1.海拔高度(气压垂直递减) 2.大气密度(密度越大,气压越大) 3.大气温度(热低压、冷高压)
等压线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数值相 等压线与 等的点连成的 线 ;等压面是在垂直 等压面 方向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成的 面 。 等压线反映的是气压的水平 变化, 等压面反映的是气压的 垂直 变化。
第三节 大气环境
2.3 大气环境 第2课时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低 高 低
高
要点: 要点:
低
A 受热
高
C 冷却
B 冷却
等压线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等压线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同一高度上,高压的气压值大于低压的气压值。 同一高度上,高压的气压值大于低压的气压值。但不同高度上的 气压大小,遵循在同一垂直线上海拔越低气压值越大( 气压大小,遵循在同一垂直线上海拔越低气压值越大(由地面向 高空递减)。 高空递减)。 就近地面而言,热的地方形成低压(热低压),冷的地方形成 就近地面而言,热的地方形成低压(热低压),冷的地方形成 ), 高压(冷高压)。 高压(冷高压)。
陆地升温快 热源) (热源) 陆地
海风
海洋升温慢 冷源) (冷源) 海洋
海陆风
陆地降温快 冷源) (冷源) 陆地
陆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晚上为陆风 晚上为陆风
海洋降温慢 热源) (热源) 海洋
你能找出图中的错误在哪里吗? 你能找出图中的错误在哪里吗?
陆地 海洋
1、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将“夜间” 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 夜间” 换成“冬季” 海陆风具体情况会怎样? 换成“冬季”,海陆风具体情况会怎样? 白天(夏季):海风;夜间(冬季): ):海风 ):陆风 白天(夏季):海风;夜间(冬季):陆风 2、请问:此图反映的是夏季还是冬季? 、请问:此图反映的是夏季还是冬季?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
3、在高空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在 近地面呢?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 原动力
垂直等压线, 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3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课件
90 ° 60 ° 30 ° 0° ° 30 ° 60 ° 90 °
咆哮西风带
南纬40~60°常年吹 南纬 ~ ° 刮偏西风, 刮偏西风,且风速很 大,给过往船只带来 很多威胁和险象。 很多威胁和险象。
咆哮西风带常年有风 “马纬度”经常无风 马纬度”
2、三圈环流的形成 (考虑地球自转) 考虑地球自转)
B.乙点位于30°N .乙点位于 ° D.②盛行西南风 .
例3: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 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C )
A.a .
B.b .
C.c .
D.d .
风带 极地东风带
分布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属性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属性 冷、干 冷、干 温、湿 温、湿 热、干 凉、干 热、湿 凉、干 热、干 温、湿 温、湿 冷、干 冷、干
0° °
即只考虑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低 极地空气 冷却下沉
90° °
高
极地空气 冷却下沉
单圈环流
北极
赤道空气 受热上升
赤道
赤道
南极
这种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 这种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
“马纬度”问题 马纬度” 马纬度 南北纬30° 南北纬 °附近风不会 轻易来这儿作客, 轻易来这儿作客,在古 代人们把这个恼人的无 风带戏称为“马纬度” 风带戏称为“马纬度”
深入研究 形成体系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2.3 大气环境(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309
·
1000
D A
·
请比较ABCD的气压高低: A>B>C>D
高
B
·
1014
·
3
1 4 2
等压面
2000米
A
受热
B
冷却
地面
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 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A、B 哪受热,哪冷却?
1、3、 4、2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受热不均,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气压- 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百帕)
通常高压和低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高低状况
等压面 -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各点连成的面
1、气温、气压、气流的关系 气温-气压: (近地面)气温高→ 气压低
气压-气流:
气温低→ 气压高 高气压→低气压
1010
等压线愈密集,表示 气压梯度愈大。这和 地形分布图上地形等 高线的疏密分布表示 坡度的平陡也有相似 之处。
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处 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越强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偏向力
方向:垂直于风向 N:右 S:左 地转偏向力 大小:赤道为0,纬度越高 地转偏向力越大 特点:只改变方向,不改 变速度大小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二力作用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N背风而立,低压在左, 风向与气压分布的关系 风压定律 高压在右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大气环境-气候》教案.doc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一:2.3 大气环境-气候(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地区和形成原因。
2、会根据气候资料描述气候特征。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本节内容的第五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对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初步具备了学习气候类型及分析气候特征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
【重点和难点】
1、气候的成因
2、气候特征的描述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气候类型,之前我们学过的气压带、风带为气候的形成作铺垫,大家一起来回忆下,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结合导学案及视频讲解以下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气候特征:
域,南美
赤道低压、信
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俄罗斯
°大陆西岸
南北半球极地附二、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三、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结论
1
温带。
2.3大气环境3
3.关于中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30°纬度附近形成上升气流 B.60°纬度附近形成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西风带 D.高空中形成西风带
自主学习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 的影。
阅读教材P52-53相应的文字和图2-34,思考: (时间8分钟) 1.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月份,大陆和海洋上形 成了哪些大气活动中心 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7月份,大陆和海洋上形 成了哪些大气活动中心 3.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4.通过对图2-34的分析,你能描述出季风环流的 产生过程吗?
项目
7月 1月 (夏季代表) (冬季代表)
高 低 低 高 低 高 高 低
气温 陆地 (比热容小) 气压
海洋 (比容量大) 气压 气温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60N
大 西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太 平
副
亚洲(印度)低压 热 带 高 气 压
洋
带
洋 夏威夷
高压
30°N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大
副
极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 布、移动及其对气候的 影响
学习目标:
1、能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能熟练的记住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3、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原因和移动范围; 4、熟记常见的大气活动中心; 5、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热力环流的成因、气压 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季风环流的影响。
地
低
气
压
带
太
平 洋
阿留申 低压
60N
西 洋
亚 欧 大 陆
30°N
北太平洋 七月 夏威夷高压 一月 阿留申低压
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与反思
2.3大气环境—热力环流教案一、课程标准解读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分析:由于高中开始阶段学生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所以对该节知识理解有难度。
教材分析:《大气环境》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旨在借用或绘制原理示意图,如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并养成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2、绘制热力环流图,训练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提高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热力环流问题。
提高对实际生活中地理事物的观测判断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四、教学难点高低压的判断,等压面的绘制五、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合作探究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P=ρgh密度-密度越大,气压越高。
那什么因素会影响密度呢?海拔-海拔越高,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比如我们现在在的四楼就比一楼气压低一些。
那还有什么会影响密度呢?温度-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气压降低。
(PPT 展示书本A B 问:哪里的重量大些——垂直方向上,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所以在喜马拉雅山上煮饭得用高压锅来增加压力。
)那高低压如何比较呢?不同海拔高度的无需比较,海拔高的气压低。
高压、低压:同一高度上(水平方向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注意:高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假设地面受热均匀,空气只受重力的作用,则形成的等压面是水平的。
并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所示a=b>A=B,那假设A地热B地冷,A与B地还会不会相同呢?四、(探究活动二、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原理)师:大家都非常的棒,现在我要考考大家到底有没有学明白了。
hj2.3-2008
hj2.3-2008
HJ2.3-2008是中国环境标准中的一个编号,它属于《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系列中的一部分。
该标准主要涉及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
和评价,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HJ2.3-2008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该标准规定了大气环
境质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监测点的设置、监测设备的选
择和校准、样品采集和分析等方面,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比性。
2.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该标准规定了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
放限值,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
这些排放限值是根据国内外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的,旨在控制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3.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
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污染物浓度限值、评价等级等。
这些评价标准可以用于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4. 大气环境质量目标,该标准规定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根据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大气环境质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作为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大气污染的依据。
总的来说,HJ2.3-2008标准是中国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它对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排放控制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大气环境(1)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电 离 层
电离层能发射无 线电波,利于通 信.但会受到太 阳活动影响.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本层中臭氧多, 下冷上热,水平 运动,天气好, 利于高空飞行
因热源是地面, 下热上冷, 高度增加,温度降低, 对流旺盛 天气复杂多变. 纬度不同,厚度不同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地
(选择性) 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0.175 2、为什么说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 (大气对太阳辐射 中能量最强的可见 光吸收得很少,大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部分可见光能够透 红外光 过大气到地面)
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1、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阻止 地面热量散失。 2、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
面,补偿热量损失。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 温又比晴天高? (白天云层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夜间云层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 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多.)
3、晴朗的白天与多云的白天相比,什么情况下气温 较高? (阴天气温低, 阴天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地
面 地面反射 吸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收
大气” “大地暖大气”
(2)大气保温作用的成因(表现)
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 从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
2.3 大气环境2
自主学习二
自学P49阅读材料 1、什么是风?有哪两个要素? 2、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的性质。 3、高空风受哪些力的影响以及的风向? 4、近地面风受哪些力的影响以及风向? 5、影响风向和风力的力有哪些?
(hPa) 1010
1020
A 1030
同一水平面上,常常存在着气压差异, 于是产生水平气梯度力,导致空气运动。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原动力
(hPa)
地转风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 垂直风向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高空风向: 平行于等压线
(hPa) 1000 1005
1010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 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常 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3、掌握风的概念,以及它的要素,以 及影响因素。
自主学习一
阅读P47---48,了解以下内容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大气 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大气运动按方向划分有哪些类型? 4、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 5、举例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各纬度获得太阳辐射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温
度有差异,从而导致气压差异,产生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按方向划分有哪些类型?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C 冷却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2.3 大气环境--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教学
2.3 大气环境教案信阳市五高时信军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重要天气系统”奠定知识基础,也是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所要依据的重要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
能力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实际应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
难点:风的形成过程及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别。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的教法指导思想是: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情境教学法:5、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Flash动画,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三、教学过程:解决步骤:1、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播放Flash课件中插入的台风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大气运动的真实情况,并提出如下问题:大气为什么会运动?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大气是怎样运动的?从而导入新的课题。
(板书课题:大气运动)2、知识准备:(1)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演示:在空地上烧废纸,让学生注意观察灰烬的运动情况,并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发生?(2)一般情况下,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空气密度大,气压高,反之小。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2.3 大气环境 世界气候类型判读 课件
地形影响: 海拔高,气温低; 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减少
③
③
③ ③
3、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
来自海洋的信风; 地形阻挡,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暖流影响。
4、日本亚热 带季风气候延 伸至约40 °N
海洋影响大 日本暖流
6、南美西岸 热带沙漠气候 逼近赤道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不同点: (1)最冷月均温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 (2)雨季长短不同3.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不同点: (1)最冷月均温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温带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02021/11/102021/11/102021/11/10
4、几种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
⑦
①
④
②
③
③
③
⑥ ③
⑤
⑦
①
④
②
③
③
③
⑥ ③
⑤
1、高山气候 2、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
热带草原气候
大陆性气候在0℃以下。 (2)降水季节分配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
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982年4月6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布 1982年8月1日实施)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规定,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订。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1 、标准的分级和限值1.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127 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任何一次”为任何一次采样测定不许超过的浓度限值。
不同污染物“任何一次”采样时间见有关规定。
***“年日平均”为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均值不许超过的限值。
1.2.1总悬浮微粒(T.S.P),系指100微米以下微粒。
1.2.2飘尘,系指空气动力学粒径10微米以下的微粒,该项为参考标准。
1.2.3光化学氧化剂(O3),1小时均值每月不得超过一次以上。
2大气环境质量区的划分及其执行标准的级别2.1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确定大气环境质量分为三类: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
2.2一类区由国家确定,二、三类区以及适用区域的地带范围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
2.3各类大气环境质量区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一类区一般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一般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一般执行三级标准2.4凡位于二类区内的工业企业,应执行二级标准;凡位于三类区内的非规划的居民区,应执行三级标准。
3监测方法3.13.2大气监测中的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按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试行)》的有关规定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关于气旋与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CD ) A气旋中心是低压,反气旋中心是高压 B气旋四周气流逆时针流动、反气旋呈顺时针流动 C气旋中心气流被迫上升、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 D气旋过境时多云雨、反气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5、运动着的气流偏转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漩涡, 这是下列那一种运动形式(AD)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二、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有选择性
臭氧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有选择性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越强。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地面获得热量不同, 地面辐射强弱不同。
一方面: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热量多 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热量少 另一方面: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光穿过大气层路程越短, 太阳辐射受到的削弱越少,地面获得热量越多;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光穿过大气层路程越长, 太阳辐射受到的削弱越多,地面获得热量越少。
高空
近地面空气膨 胀上升,在高 空聚积,空气 密度增大,形 成高压 高空空气冷却 收缩下沉,密 度减小,形成 低压
高空空气扩散方向
空气向上流出, 使近地面形成 低压
近地面空气扩散方向 近地面 冷却
空气的收缩下 沉造成近地面 气压增大
受热
小结: 太 阳 发 射 对 地 面 加 热 不 均 对 流 层 大 气 垂 直 运 动
(三)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 (1)气压带的成因 热力原因——热低压——赤道低压 冷高压——极地高压 动力原因——冷低压——副极地低压 热高压——副热带高压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90N 60N
30N
0
(3)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低
低
低
台风涡漩图
气压
Hpa 1020
1010
1000
1
3
5
7
日期(天)
2。高压(反气旋)系统(北半球)
高
高
高
Hpa 1020
气压
1010
1000
1
3
5
7
日期(天)
比较二
项
目
气 旋
低气压
反气旋
高气压
气压分布状况 水平气 北半球 流状况 南半球 垂直中心气流 状况 天气情况 举例
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 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
锋 锋
暖 暖
锋 锋
冷气团主动移动 被迫上升 锋后降水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晴朗 阴天、降水、 刮风、降温 气压 温度 湿度 天气晴朗
暖气团主动移动
徐徐爬升 锋前降水 单一冷气团控制 晴朗 连续性降水 气温 气压 天气转晴
冷锋与暖锋的区分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北半球)
读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思考
问题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冬夏季风风向如何变化? 问题二: 亚洲冬、夏季风的性质有何差异?
问题三: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气团: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 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 空气。
暖气团 冷气团
锋面雨
同 一 水 平 面 上 气 压 差 异
空 气 的 水 平 运 动
热 力 环 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特别提醒:
由热力环流图可总结规律如下: (1)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在水平面上,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等压面向下凹; (3)近地面与对应高空的气压状况与水平气流方向相反; (4)近地面因受热气流上升而形成低压,多阴雨;近地面因受 冷气流下沉而形成高压,天气晴朗。
1、冷锋天气系统
冷锋系统与天气
冷锋过境前 市区的天气?
暖气团控制,气 温高、气压低、晴 朗
冷气团
暖气团
市区
冷锋系统与天气
冷锋过境时市 区的天气?
冷气团控制, 阴雨、大风、降 温
冷气团
暖气团
市区
冷锋系统与天气
冷锋过境后市 区的天气?
冷气团控制, 气压上升、气温 下降
冷气团
暖气团
市区
Hpa 1020
地面摩擦力
(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
特别提醒: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 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用 来表示气压梯度力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300~450角,画出实线箭头, 即过该点的风向。
陆地和海洋上的气压中心的位置、强度一旦 异常,就会造成全球天气、气候异常。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 高压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季风的成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季风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南亚季风
1005
1010
(北半球)
地面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小结:
空气产生水平
大 气 做 水 平 运 动 所 受 作 用 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运动的原动力
二力平 衡,风向 平行于 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
三种力 共同作 用下,风 向斜穿 等压线
气压
气温
00C
30
1010 20
1000
气压
10
1
3
5
7
日期(天)
2、暖锋天气系统
Hpa 1020
气压
气温
0C
30 气压 1010 20
1000
10
1
3
5
7
日期(天)
暖锋系统与天气
暖锋过境前、 后市区的天气?
暖气团
冷气团
市区
比较一
冷 冷
概念 暖气团上 升状况 雨 区 天 气 特 征 过 境 前 过 境 中 过 境 后
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 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 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百帕) 1000 1005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1010
2.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高层大气 1、有电离层存在 平流层 1、气温岁高度增加而迅速增温——臭氧强烈吸收紫 外线。 2、以水平运动为主——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运 动。 3、大气能见度好,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的主要 热源。 2、对流运动显著——上冷下热。 3、天气复杂多变——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水汽, 大气垂直运动引起水相变化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2、下垫面因素 下垫面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和反射率不同, 地面获得热量不同; ——*热容量不同, 3、气象因素 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地面获 得太阳辐射少
(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P4 6阅读)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2 1
4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4)考虑----高低纬间质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P52活动) 分布
00—300 300—600
成因 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 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
风带 信风
影响 干燥 温湿 冷干
600—900 极地东风
分布 00附近 300附近 600附近 900附近
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成因 热力低压
气流 上升
影响 湿热
动力暖高压 下沉 动力冷低压 上升
干热 温湿
冷干
极地高压带
热力高压
下沉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亚洲(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1、一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有阿留申低压; 北大西洋上有冰岛低压。 2、七月副热带高压带北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有夏威夷高压, 北大西洋上有亚速尔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