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轮回与再生
建筑二十四节气设计理念
建筑二十四节气设计理念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为建筑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引入二十四节气的理念,不仅可以丰富建筑的表现形式,还可以使建筑更加贴近自然、人文和生活。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节奏。
二十四节气则更加细致地划分了四季的变化,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小满、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等等。
这些节气不仅反映了气候、物候的变化,更蕴含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的感悟和生活的体验。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借鉴二十四节气的理念,将其融入建筑的形式、结构、功能和装饰中。
比如,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色彩和纹理,来表现不同节气的气象变化和自然景观。
在建筑的布局和功能设置上,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气特点,合理安排建筑的采光、通风、遮阳等要素,使建筑能够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
在建筑的装饰和细部处理上,可以运用节气相关的图案、雕刻、壁画等元素,来表现节气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除了在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设计中运用二十四节气的理念外,还可以在建筑的功能和使用上体现节气的特点。
比如,在建筑的功能规划中,可以考虑将不同节气的活动和仪式纳入建筑的使用场景之中,如春分时举行祭祖仪式、冬至时举办年终晚会等。
在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中,也可以根据不同节气的气候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建筑二十四节气设计理念的提出,为建筑设计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意义,使建筑不再只是冰冷的建筑物,而是有着丰富内涵和生活情感的文化载体。
希望未来的建筑设计能够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舒适、有意义的建筑环境。
轮回建筑设计说明
轮回建筑设计说明
轮回观念比较多地是出现于佛教经典中,佛教认为轮回即轮转、流转、生死轮回,循环不已。
古埃及社会也崇尚轮回观念,认为人死之后作为灵魂的“卡”并未随之消亡,而是依附于尸体等待轮回,但这一神圣时刻实现的前提是作为灵魂寄托的尸体不可以腐烂,所以古埃及法老们便命人苦心钻研可以存放尸体木乃伊的最佳场所,于是马斯塔巴和金字塔便随之出现。
古埃及人崇信多神崇拜,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具体由人的肉身、拔和卡三部分构成。
金字塔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也深受埃及宗教轮回观念的影响。
既然生命可以轮回,那么对尸体存放的场所要求也就相当之高,所以贵族们对修建墓葬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建造世俗住房的关切程度,他们寻找能工巧匠以使其墓葬设施臻于完善。
“埃及人主要关怀的是死亡,他们相信死者的灵魂要进入阴间,在那里,奥西里斯要根据他们在地上的生活方式来审判他们。
”因此在发现的金字塔中,都保留着一个能够让卡跑出金字塔的小洞。
金字塔等墓葬的建造体现了古埃及人对轮回观念的崇拜,他们相信只要墓葬安全,就可以顺利的等待来世。
上至法老,下至王公大臣都在竭力建造属于自己的轮回转世场所,他们坚信在生前对墓葬的重视一定会得到神灵的青睐,重新回到世间。
为了使死者在来世的生活更加舒适,古埃及人将金字塔等墓葬修建得愈加奢华,内部设施及功能也逐渐复杂和多样,来祭祀的亲人们不只是在节日里为死者们提供祭品,还要在平时举行各种丧葬仪式以确保
他们轮回转世之后能够像今生一样衣食无忧、飞黄腾达。
建筑中的可持续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与再生
建筑中的可持续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与再生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普及,建筑行业对于可持续建筑材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传统的建筑材料往往具有一次性使用且资源浪费的特点,导致环境负担加重。
因此,建筑中的可持续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与再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迅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常规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砖块等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而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与再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可持续建筑材料是指在其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较小、资源利用高效的材料。
根据材料的循环利用方式,可将其分为再生材料和可循环利用材料两类。
1. 再生材料再生材料是指通过回收废弃建筑材料、再加工制造而成的新材料。
例如,废弃的钢材可经过回收再生产成为新的钢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
2. 可循环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多次回收利用的材料。
例如,木材、塑料等材料都可以通过回收、再加工来生产新的建筑材料。
三、可持续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的优势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与再生有诸多优势。
1. 节约资源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
废弃的建筑材料经过处理后可以再次用于新的建筑,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2. 减少能源消耗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过程消耗大量的能源,而可持续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和再生过程中能源消耗较低,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
3. 缓解环境压力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可以减少废弃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排放物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四、可持续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的挑战虽然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能够为建筑业带来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技术难题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例如,废弃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再加工过程需要成熟的技术支持,但目前相关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
水御堂的材料分析
融合东方哲学精神,制作 精细,处理出细腻的质感和柔 和的色彩。
每块故意留下六个锚固遗 留的d=45mm的小圆孔。减少 混凝土的单调冰冷感,使之更 人性化。
水御堂的象征分析
诞生和再生
卵形水池
佛、清净
莲花
圆形大殿
循环不息的轮回
水御堂的总体分析
建筑地上部分长长的 片墙、弧墙与圆形的莲花 池同时构成了景观要素, 改善并丰富了山顶的面貌。 片墙的延伸突显了山丘的 坡度,强调了山顶的高度, 衬托了草木的丰茂;莲花 池水以其宁静与清透柔化 了山的刚毅,莲花则以其 生生不息的力量呼应着整 个场所的深层精神, 水 与花的灵动生机点化了整 座山丘。
蓝色黑色红色白色死亡重生复苏顿悟净化空灵白色的通道逐渐加深的黑色强烈的红色水御堂的象征分析诞生和再生卵形水池水御堂的象征分析佛清净莲花圆形大殿循环丌息的轮回建筑地上部分长长的片墙弧墙与圆形的莲花池同时构成了景观要素改善并丰富了山顶的面貌
目录
1.
安藤忠雄的简介
2.
安藤忠雄的设计特色
3.
水御堂分析
4.
水之教堂分析
水御堂的区位分析
“本福寺”是真言 宗(日本北岭佛教 的一个分支)在兵 库县淡路岛上的一 座分支寺院,座西 面东,西靠一座小 山丘,东临大阪海 湾。“水御堂”是 其扩建工程,坐落 于本福寺西面的小 山丘上。全部工程 由安藤忠雄主持设 计,于1991 年竣工。
水御堂的空间分析
水御堂的空间 开合关系:
建筑与设计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
建筑与设计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建筑与设计: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在当今世界上,建筑和设计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追求美观与功能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建筑设计成为了业内研究和创新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以期为未来的建筑和设计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1. 选择可再生材料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一个核心原则是使用可再生和环保材料。
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和钢铁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负担。
而使用可再生材料如竹木纤维和再生纸浆等,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还能节约资源。
创新的思路是开发新型可再生材料,如利用植物纤维制作建筑材料,以替代传统的高耗能材料。
2. 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建筑设计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例如,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电能的使用。
另外,还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建筑的自给自足。
创新的思路是开发便捷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收集和利用系统,以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3. 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资源是可持续建筑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使用低流量水龙头、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系统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建筑设计还可以考虑使用低水耗设备,如节水型洗衣机和厕所,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创新的思路是探索新型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技术,以满足建筑和设计行业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
4. 促进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度可持续建筑设计不仅要关注对环境的保护,还应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例如,在建筑中使用环保的涂料和材料,以减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以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
此外,还可以采用节能且环保的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以提高室内舒适度,并降低能源消耗。
创新的思路是发展智能化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以提高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循环利用原则
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循环利用原则随着全球资源紧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建筑设计与循环利用原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建筑设计中,循环利用原则旨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建筑设计中循环利用原则的应用,包括材料的选择、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
一、材料的选择在可持续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是实现循环利用原则的关键。
循环利用材料可分为两类:原生材料和再生材料。
原生材料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未经加工或加工有限的材料;再生材料是指通过回收、再加工废弃物制成的材料。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其环保性能、资源消耗、可再生性等因素,以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
二、建筑物的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循环利用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使建筑物具有较高的可拆卸性和可重组性,便于维修、更新和废弃部件的回收利用。
2.适应性设计:建筑物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变化。
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循环利用程度。
3.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关注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等措施,实现建筑物的循环利用。
三、施工与运营在施工、运营阶段,循环利用原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管理:通过精细化施工、废弃物分类回收等措施,降低建筑垃圾产生,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比例。
2.建筑物的运维管理:通过智能化系统监测建筑物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降低能耗,确保建筑物的高效稳定运行。
3.定期评估与更新:对建筑物进行定期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循环利用效果。
总之,在可持续建筑设计中,循环利用原则是关键要素。
通过材料选择、建筑设计、施工与运营等方面的措施,实现建筑物的绿色、低碳、高效循环利用,有助于缓解全球资源与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再生循环与利用
等材料为代表的建筑材料制造业体系,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 视角下,牢牢把握“走出去”战略,落实资源整合,逐步刺激 形成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落实“四节 一环保”,对于建筑材料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能结构,打造 绿色产品,并且重新构建产业结构链,颠覆传统的产业模式。
而从建筑物拆除的角度讲,在建筑物解体的时候,需要在 周围设立围挡,从上到下逐一进行解体作业。需要注意的是,对 建筑物进行解体时,需要大量场地来堆放拆解下来的建筑材料, 而且由于从上到下解体施工,需要将很多建筑材料从高处运输到 地面,导致施工的时间长,而且工作量大,还存在安全隐患。同 时,还需要考虑到噪音和粉尘问题,不能对周围居民产生太大干 扰。因此,虽然设置了围挡进行密闭施工,但是并不能完全有效 控制问题。因此,提出了在解体建筑物顶部设置开闭屋顶,在上 边设置解体施工的机械设备,在设备下端安装防尘与放声的遮挡 装置。所以,可以依据这种方法,构建解体作业的基本场地。
2 相关策略
对建筑材料进行再生循环与再利用,投入到建筑工程当 中,这就需要注意材料构件设计的相关工作。从施工角度讲, 一般现场安装是主要方式,在工厂提前生产相应的预制构件, 然后在施工现场对这些构件进行安装施工。基于建筑材料的再 利用,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将来将成为给建筑行业发展的一 大方向。不仅如此,在此基础上还会衍生出一系列相关产业, 从而形成一个纵向的、一体化的完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要基 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导向,立足自主创新,积极构建节约型经 济与循环经济,以资源、能源为核心,实现节约和循环利用, 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目前,逐渐构成以家具、水泥、混凝土
建筑材料
Construction &展及再生循环与利用
建筑设计中的材料回收与可再利用
建筑设计中的材料回收与可再利用在建筑设计领域,材料回收与可再利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开始关注如何在建筑项目中实现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担。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材料回收与可再利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相关的实践案例。
材料回收与可再利用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材料回收能够减少资源的消耗。
建筑所使用的材料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来生产,例如木材、石材和钢材等。
如果这些材料可以被回收和再利用,就能够减少新材料的需求,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其次,材料回收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在建筑施工和装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例如砖块、混凝土和金属等。
如果这些废弃物能够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就能够减少对垃圾填埋场的负荷,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此外,材料回收还可以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材料,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同时,材料回收也可以降低建筑项目的碳排放量,对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减少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有许多具体的实践案例可以证明材料回收与可再利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潜力。
例如,一些建筑师选择使用可再生材料,例如竹子和再生木材,来代替传统的建筑材料。
这不仅减少了对原材料的需求,还提供了一种更为可持续的替代方案。
此外,一些建筑项目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
他们选择使用模块化的建筑系统,使得建筑物的组装和拆卸变得更加容易。
这种方式可以使建筑物的材料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实践中,建筑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建筑物的可拆卸组件,实现高效的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这些组件可以被轻松拆卸并重复使用,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此外,一些创新的建筑材料也可以实现可回收和再利用的目标,例如可降解塑料和循环纤维材料等。
然而,尽管材料回收与可再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建筑设计中的材料回收与再利用
建筑设计中的材料回收与再利用在当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建筑设计中对于材料回收与再利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材料回收与再利用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材料回收与再利用的重要性材料回收与再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回收利用材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现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如混凝土、钢铁等,都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进行生产。
而通过回收利用废弃材料,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从而降低环境负担。
其次,材料回收与再利用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
在建筑工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材料,如砖石碎料、木材等。
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废弃材料会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
而通过回收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降低废物处理的成本。
最后,材料回收与再利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建筑设计的目标。
可持续建筑设计旨在建造能够满足当前需求,又不会对未来世代造成负面影响的建筑。
而材料的回收利用正是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最大化地利用废弃材料,可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担,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材料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1. 废物分类与分拣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废物分类与分拣。
将废弃材料按照种类、质量进行分类,有利于后续的回收利用。
例如,将废弃的砖石碎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用于再生骨料的生产,用于混凝土的配制。
2. 原材料替代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尝试使用可再生材料或者替代材料。
例如,利用再生木材替代实木材料,使用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材料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还能降低环境污染。
3. 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某些废弃材料可以通过再生技术进行处理,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材料。
例如,通过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处理,可以生产再生骨料,用于新的建筑工程。
4. 建筑拆除与重新利用在建筑拆除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以保持原有材料的完整性,降低材料的损坏程度。
拆除后的材料如砖石、木材等可以进行清洗、修复和再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建筑生命周期
建筑生命周期建筑生命周期是指一个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到废弃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仅涵盖了建筑物本身的建设和运用,还包括了与建筑物相关的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方面。
建筑生命周期的研究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与设计阶段建筑的生命周期从规划与设计开始。
在这个阶段,建筑师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项目的要求以及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来设计合适的建筑方案。
规划阶段涉及到建筑的用途、规模、功能区划等方面,而设计阶段则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建筑材料、能源利用等方面。
一个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阶段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能够减少后续的改建和维修工作。
二、施工与装修阶段施工与装修是建筑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建筑物的结构将被实际建造出来。
施工阶段需要进行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等工作,而装修阶段则涉及到墙面涂装、地面铺设、设备安装等工作。
这个阶段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后续的运营阶段将直接依赖于施工质量。
三、运营与维护阶段建筑物完工后进入运营与维护阶段。
在这个阶段,建筑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运营阶段需要进行建筑设备的检修、保养,管理人员需要进行日常的设施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
同时,建筑物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改造,以保证其功能和性能的有效发挥。
四、建筑废弃与再利用建筑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建筑废弃与再利用。
一个建筑物的寿命一旦到期,就需要进行拆除或者改造。
建筑废弃阶段需要进行废弃物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建筑再利用的方式非常多样化,可以通过改建、翻新、扩建等方式重新利用已有的建筑资源,减少新建建筑对资源的需求。
在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建筑师、工程师、负责投资的人员、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物运营者等都需要共同努力,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在建筑领域的政策和监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建筑标准和规范,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建筑退化与再生设计策略
建筑退化与再生设计策略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建筑退化问题愈发突出。
建筑退化指的是建筑物老化,功能下降,外观破旧等现象。
然而,建筑退化也给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和再生设计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建筑退化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再生设计策略。
一、建筑退化的原因建筑退化有多种原因,其中环境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建筑物受到严重的风化和腐蚀。
此外,不良的维护和管理也是建筑退化的原因之一。
在许多地方,建筑物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修复,导致其逐渐失去功能和价值。
二、建筑退化的影响建筑物的退化对城市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建筑退化破坏了城市的形象和风貌。
破旧的建筑物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其次,建筑物的退化导致资源的浪费。
如果不及时修复或再利用,大量的资金和能源将被浪费。
此外,建筑物的退化也会对居民的生活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严重的退化问题可能导致建筑物不适合居住,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再生设计策略面对建筑退化问题,再生设计策略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以下是几个可行的再生设计策略。
1. 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
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不仅可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还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
通过利用传统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修复破损的部分,并进行合理的改造,可以延长历史建筑的使用寿命。
2. 能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退化带来的浪费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益来解决。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如太阳能电池板和绿色屋顶,可以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此外,利用再生材料和循环设计原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创新的功能转化。
面对功能下降的建筑物,可以通过创新的功能转化来实现再生。
将废弃工业厂房转化为艺术工作室,将老旧的仓库改造为创意咖啡馆等,不仅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基于“新旧共生”理念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立面设计
166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6industry; building regeneration; facade design自2001年国家推出“退二进三”政策以来,旧工业建筑的更新利用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
旧工业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印记,还是城市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的象征。
例如天津金茂汇项目,原为1937年建立的天津第一热电厂,曾因其标志性的高大烟囱而闻名,经过精心的修复和再生,将昔日的红砖、厂房、煤斗、烟囱转化为一个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展现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无限可能。
在旧工业建筑再生的立面设计上,处理好“新旧”共生问题尤为重要,立面设计不仅能展现建筑艺术的造型和风格,还能体现改造后的功能和意义。
1 相关理论基础1.1 “新旧共生”理念的概述在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领域中,“新旧共生”这一理念强调在再利用的过程中,旧建筑的历史形态和特质与新的设计元素和性质之间进行相互转化和融合。
在建筑改造过程中,不仅要对旧建筑的物理性质进行延伸,还要提炼和升华旧建筑的精神、内涵和特性。
“新旧共生”的概念在建筑学领域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的著作《共生思想》,其强调在对立与矛盾中寻找创造性的关系。
在中国,相关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符合国情的城市更新理念,“新旧共生”理念应运而生并开始应用,特别是在旧工业建筑的再生利用领域[1]。
在具体的建筑改造实践中,“新旧共生”理念促使设计者寻找新旧元素之间的平衡点。
建筑设计师在保留旧建摘要 旧工业建筑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与文化。
然而,旧工业建筑不应仅仅成为历史的展品,而应活跃在当下、服务于现代社会。
在建筑再生利用的过程中,传统的“修旧如旧”设计往往过于保守,导致许多改造后的建筑立面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风貌,既缺乏现代气息,也未能充分体现其更新后的功能。
“新旧”共生理念提倡寻求历史与现代性之间的平衡,秉承“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实现了对旧工业建筑的有效再利用与创新性转化。
现代建筑中的设计趋势
现代建筑中的设计趋势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建筑设计趋势的变化也日新月异。
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到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促进,建筑师们的设计理念已经从单一的“美学设计”转变为满足人类需求的“人本设计”。
一、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严重影响,建筑师不仅关注建筑的美学设计,还要考虑它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此时,建筑物的位置、材料、采光、通风、水利、能源等都成为了建筑师必须注意的方面。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设备技术的不断提高,更多的现代建筑将会成为未来低碳环保的代表。
二、智能化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生活与工作与大数据密不可分。
在建筑设计中,智能化建筑也是当前的一个趋势。
例如,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室内的温度、电梯、空调等设施,同时它对建筑物的安防和收集数据也显得至关重要。
设施智能化不仅方便业主管理,还能大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三、自然美学在设计中,建筑师们越来越重视自我审美和自然审美,弱化了“铁打的硬汉”风格的形式和较强的科技氛围。
自然美学的设计趋势逐渐被认为是更自然的和更具人类温暖感的。
例如,让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建筑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颜色和材质,使建筑外观更具动态和活力,并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四、互动 & 社交社交和互交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而建筑师们也将“社交”和“互动”两种设计模式融入到建构设计中。
在设计中,建筑师研究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将建筑元素与叙述与观众交流的空间相机结合起来。
并在现代建筑中加入大量互动模式,以吸引访客互动体验,这样可以很好地塑造城市形象。
五、人文化建筑师的本质前提是更加人性化和人与其他人因素的整合。
在设计方面,建筑师强调“人”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细致地照顾到人们的需求,将更多的社交、可持续等理念引入建筑设计之中,使得建筑有了更多的人文气息。
在这方面,包括文化、历史、实用和艺术等一系列因素,都成为了建筑师必须重视的方面。
东方人对植物木材料的特殊认识 和在建筑中寓意生命的生死循环的认知
东方人对植物木材料的特殊认识和在建筑中寓意生命的生死循环的认知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东方文化中,植物木材料一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东方人对木材的认识和对其应用的方式与西方有所不同,反映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东方人对植物木材料的特殊认识,并着重研究其在建筑中寓意生命的生死循环的认知。
植物木材作为一种可塑性材料,在东方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东方人相信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生命和灵魂,植物木材作为自然界的瑰宝,被视为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中,木材被视为具有吉祥和神秘力量的象征,常被用于制作神龛、佛像等宗教用品,以及古建筑、家具等日常生活物件。
此外,植物木材在艺术和工艺中的应用也是东方人独特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木雕、木刻等技法,东方艺术家将木材的质感和纹理赋予作品生命力,传递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理解和敬畏之情。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东方人对植物木材的特殊认识和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中,植物木材具备了一种独特的象征意义。
东方建筑中常常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材,而且它不仅是一种结构材料,更是一种具有生命的存在。
木材的生命循环,从生长、伐木到建成建筑,再到经历风雨风霜的风化和最终腐朽,形成了一种生死循环的象征。
通过使用木材来建造房屋和其他建筑,东方人将生命的起源和结束融入了建筑之中,使建筑本身成为生命的象征和延续。
本文将通过对东方人对植物木材特殊认识和建筑中寓意生命的生死循环的认知的研究,探讨植物木材在东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东方人对木材的独特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东方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同时,对建筑中生死循环的象征意义的探讨也有助于我们对建筑艺术和文化的深入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重点提到东方人对植物木材料的特殊认识以及在建筑中寓意生命的生死循环的认知这两个主要内容。
安徽马鞍山人体博物馆建筑介绍
安徽马鞍山人体博物馆建筑介绍
安徽马鞍山人体博物馆是一座以人体为主题的博物馆,旨在普及人体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健康和生命的认识。
博物馆建筑独具特色,融合了现代科技与艺术元素,成为马鞍山的地标性建筑。
建筑外观设计独特,呈弧形状,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延续。
外墙采用玻璃幕墙,使建筑呈现出一种轻盈、透明的感觉,寓意着人体的通透与美好。
建筑内部设有多个展区,包括人体结构、功能、胚胎发育、疾病与健康等主题展区,通过丰富的实物、模型、互动体验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人体科学的奥秘。
一层大厅为接待区和多功能厅,用于举办各类讲座、活动及临时展览。
二层为人体结构展区,展示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模型,让参观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
三层为功能展区,通过高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让参观者深入了解人体各项功能及生理过程。
四层为胚胎发育展区,呈现了生命的诞生与成长过程。
此外,博物馆还设有儿童科普展区,专为小朋友们提供有趣的科普教育。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宽敞、明亮,采用温馨的色彩搭配,使参观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人体的神奇。
同时,博物馆注重绿色环保,选用环保材料,采用节能技术,为打造一座健康、环保的博物馆典范。
马鞍山人体博物馆不仅是普及人体科学知识的场所,更是人们了解生命、关爱健康的重要窗口。
参观者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身体的神奇,更加珍惜生命,关注健康。
这座独具特色的建筑,已
成为马鞍山一张崭新的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人们探索人体奥秘的绝佳之地。
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
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是一种融合传统文化、现代理念和环境友好的建筑设计风格。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的核心思想是“四水归堂”,即将四方水源汇聚于一处,象征着万物归一、和谐共生的意义。
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源自中国传统的建筑理论,其中的“四水”指东边的鱼池水、西边的梅洲水、南边的竹泉水和北边的柳渚水。
这四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四季和谐。
将这四水融入建筑设计中,不仅可以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还可以赋予建筑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会考虑建筑所处的环境,保留自然环境的特色,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建筑的设计也会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美感,还可以创造更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
除了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还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使建筑更具有历史性和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还可以提升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传统文化的融入还可以传递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珍惜,引导人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也注重现代理念的融入。
在设计中融入现代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可以使建筑更加科学、实用和便捷。
现代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和舒适度,使建筑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现代建筑理念的融入还可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创新和进步。
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是一种兼具传统文化、现代理念和环境友好的建筑设计风格。
这种设计理念将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需求的建筑作品。
通过四水归堂建筑设计概念的传播和推广,可以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健康的生活空间。
郭培轮回设计过程
郭培轮回设计过程第一步:明确目标和需求在开始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
设计的目标可能是解决具体问题、满足特定的需求或实现特定的功能。
设计师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空间要求、功能要求、审美要求等。
第二步:制定初步概念设计在明确目标和需求之后,设计师需要制定初步的概念设计。
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进行一些研究和调研,了解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潮流。
然后,设计师可以生成几个不同的概念设计,并评估每个设计的优缺点。
第三步:评估和优化概念设计在制定初步概念设计之后,设计师需要评估每个设计的优缺点。
设计师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然后,设计师可以通过修改和优化设计来改进每个概念。
第四步:制定详细设计在评估和优化概念设计之后,设计师需要制定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包括具体的材料、尺寸、形状和结构等。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第五步:验证和测试设计在制定详细设计之后,设计师需要对设计进行验证和测试。
这包括对设计做出一些模拟和测试,以确保设计满足需求和目标。
如果设计不满足要求,设计师需要返回到前几个阶段进行修正和优化。
第六步:最终完善设计在验证和测试设计之后,设计师需要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最终的完善。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最终,设计师需要对设计进行最后的审查和确认,以确保设计满足所有的目标和要求。
通过上述的设计过程,设计师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种迭代的设计方法可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可行性,并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郭培轮回设计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系统设计等领域,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法论。
城市更新与重建年建筑行业的城市规划与再生实践总结
城市更新与重建年建筑行业的城市规划与再生实践总结城市更新与重建是指对城市既有的建筑、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进行改造和升级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更新与重建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再生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总结和分析建筑行业在城市规划与再生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一、城市规划是城市更新与重建的基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和交通等方面的综合规划。
在城市更新与重建中,良好的城市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为城市更新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确保城市的功能合理布局,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同时,城市规划还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如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建筑行业在城市更新与重建中的作用建筑行业是城市更新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提供了更新的建筑物和设施。
首先,建筑行业通过修复和改造老旧建筑,使其符合现代标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其次,建筑行业推动了新建筑的兴建,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比如,新的商业中心、居民区和交通枢纽的建设,为城市更新增添了新的景观和活力。
三、城市规划与建筑行业的挑战与问题在城市规划与再生实践中,城市规划与建筑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政府管理和规划的不完善,导致城市更新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
其次,城市更新中,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考虑不足,导致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被拆除或改建,失去了文化遗产的独特性。
此外,城市更新过程中,由于财政和资源的限制,一些地区的更新进展缓慢,造成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不平衡。
四、城市规划与建筑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为了解决城市规划与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创新与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力度,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城市更新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其次,应注重历史建筑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历史建筑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的效能和可持续性。
建筑循环再利用方案
建筑循环再利用方案建筑循环再利用是指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建筑材料和结构进行再利用的过程。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建筑拆除与重建等。
通过循环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建筑循环再利用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可拆卸性和可调整性。
传统建筑设计通常以固定的结构和布局为主,难以进行改变和重组。
而将可拆卸和可调整的设计理念融入建筑中,可以使建筑更加灵活,在不同的使用需求下进行调整和改变。
例如,可拆卸的隔板和隔墙可以随着空间的需要进行拆卸和重组,减少了建筑改造时的工程量和材料浪费。
其次,建筑循环再利用需要选择可再利用的材料。
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可再利用的材料,如可回收利用的钢材、木材、玻璃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
例如,在选用木材时,可以选择来自可持续林业管理的木材,避免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在选用钢材时,可以选择回收再利用的钢材,减少对原始矿石的开采和能源消耗。
另外,建筑循环再利用还需要进行建筑拆除和再建的合理规划。
在建筑拆除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损坏。
可以采用拆除材料的分拣和分类处理,将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回收。
同时,也要将拆除材料的再利用作为建筑设计的参考。
例如,可以使用废弃的建筑材料进行装修和装饰,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
在建筑再建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对建筑进行加固和改造,使旧建筑焕发新的活力。
此外,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是推动建筑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鼓励建筑师和开发商在设计中考虑循环再利用的原则,提供相应的激励和支持。
同时,也可以投入资金和资源,推动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建筑循环再利用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合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建筑循环再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
通过在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和建筑拆除重建中的循环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要有时代性, 挣脱传统审美观念与建 是站在世界的角度, 它是时代的, 在材料
造结构的束缚。在当代建筑文明中形成 和形式的运用上都留下了不可掩饰的时
年轻的, 蕴含多元文化的建筑轮回再生 代浓墨。
体。但是真正能够在设计中做到轮回再
我们在苏州博物馆建筑中能够体会
生却很少。
到 建 筑 那 融 汇 中 西 、贯 通 古 今 的 妙 处 。贝
IN T ELLIGEN C E 建筑工程
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轮回与再生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税 渝
摘 要: 在各国的宗教文化中, 轮回的观念都已深入人心, 不同年代, 不同地域的圣者几乎都揭示了生
死 轮 回 的 存 在 。生 死 轮 回 中 的“ 永 生 ”源 于 基 督 教 的“ 身 体 永 生 真 道 ”从 而 得 到 上 帝 所 赐“ 永 生 之 福 ”。而 轮 回
国古代建筑中的优秀传统经过理性的筛 石材的使用。当时有人提议既然是坡屋
顶, 那么延用苏州传统建筑的屋面材 料— ——小青瓦。但是经过研究, 建筑师发 现瓦片作坊式加工方法不能满足设计要 求 。况 且 青 瓦 易 碎 易 漏 。因 此 还 是 决 定 用 国产石材。在建筑师的精心挑选下 , 最终 选择了产自山西于内蒙古交界地带的花 岗石“中国黑”石片, 还被加工成菱形, 有 着近似于青瓦的层次。在江南烟雨中呈 现出粉墙黛瓦的意境。[ 8] 在建筑结构上 也没用传统的木料, 而是以钢材和玻璃 相 替 代 。博 物 馆 里 到 处 可 见 三 角 形 、菱 形 和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案, 还有无数并 列的直线条营造出的韵律。在博物馆的 顶棚和山墙上大量运用了玻璃, 这不仅 使得展区更加明亮, 而且也使博物馆显 得 通 透 。博 物 馆 的 建 筑 和 园 艺 古 意 盎 然 , 但是那简洁的直线条又散发着现代气 息, 在贝聿铭手中, 国际理念和中国品味 水乳交融。这正是贝聿铭从一个延续传 统的过程转向现代轮回再生的理念。他 是现代的, 世界的, 同时也是有故事的。 这是现代建筑在地域文化中轮回再生的 真实表达。
依存地理环境, 凭借科学技术, 利用物质 种僵化的一元论设计思想模式的反映。
条件建造的一个满足人类生存、活动和 [ 6]
发展的空间环境。它的形式自然会受到
著名的苏州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
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从哲学的 于 2007 年 为 家 乡 良 身 定 做 的 苏 州 博 物
角 度 , 它 反 映 了“ 天 ”、“ 地 ”、“ 人 ”三 者 之 馆, 就打破了一元论设计思想。在设计中
特式、巴洛克式就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西 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
方现代国际式和后现代主义建筑。
面 的 束 缚 。 菱 形 、海 棠 形 、八 边 形 的 漏 窗
这些倾向丝毫没有反对在当代建筑 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所处的这个城
中表现传统的意愿。而相反的希望把中 市。在整个设计中, 唯一的争议来自屋面
于地域文化, 同时也要走向世界。这是建 死板的依附于当代建筑之壳上。传统建
筑设计在对历史文化的阐述中自我蜕变 筑精髓固然重要, 但是决不是拿来主义,
与轮回再生的过程。
把传统原封不动的摘取其中某些元素,
建筑不仅仅只是一座房子。他在一 一层不变的标贴在当代建筑的各个部位
定 生 产 力 发 展 阶 段 和 社 会 历 史 条 件 下 , 上的刻板手法。从哲学分析, 这实际是一
出自佛教,
强调一种生命继起的动力,
西方世界的延续永恒和东方世界的无余涅
, 般
木
即如
现
代
的建筑设计
理念将从延续性的永恒转向轮回式的再生。[ 1]
关键字: 轮回再生 建筑设计 地域文化 市场经济 怀旧与创新
Retur ns and r ebir th in the contempor ar y building design
间的矛盾。[ 5]
阐 述 了 他 的 设 计 理 念 :“ 中 而 新 , 苏 而
“天”即地球上部的天文气象和气候 新 ”。 这 个 作 品 展 现 给 大 家 的 既 是 苏 州
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的生命行程和事物发 的, 也是世界的; 既是传统的, 又是现代
展的内在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建筑奇葩。这是贝聿铭在设计中对苏
去 建 筑 风 格 、优 点 、流 派 、风 格 的 多 元 化 ,
多学科的交融化, 能够勇敢的将建筑置
身于整个环境, 形成具有历史文化、政治
影 响 、宗 教 信 仰 、社 会 愿 望 的 新 式 建 筑 思
维模式。
二 、当 代 建 筑 设 计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基于好的设计
理念的指导, 而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对建
中国建筑师作为建筑地域文化的表 现者, 要在文化断裂的零开端开始语言 的建设; 作为现代知识是分子, 应该在政 治、文化演化中精确的定位建筑设计的 理念。
( 二) 适应市场经济的建筑设计 在我国, 建筑市场的兴起只是近几 年来的产物。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改 革 开 放 、逐 步 参 与 国 际 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建筑市场的蓬勃 兴起, 将极大地推动我们的工程建设的 步伐。 建筑业要与国际接轨, 实现全面产 业化, 实现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把造价理念以经济效益的形式, 贯 穿 于 管 理 、技 术 创 新 、设 计 施 工 等 等 基 本建设的全过程, 力求实现效益与质量、 环境与效益的辩证统一。[ 9]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不 应该只是站在自我创作的立场上。而应 该具有满足市场需求, 实现效益最大化, 土 地 利 用 集 约 化 、立 体 化 、产 品 结 构 合 理
“地”即地球表层的地区性存在的规律和 州博物馆新馆的定位。[ 7] 在设计中贝聿
土地生养万物的内在运行规律。它也不 铭尊重了苏州建筑园林的历史文脉, 更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重要的是在设计中它勇于在传统中创
因此建筑设计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 新, 虽然他强调博物馆只属于苏州, 强调
观规律 , 这是体现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同 的是它和苏州的关系, 和藏品的关系。但
Abstr act:In various countries' religious culture, The samsara idea has been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In different age and different regions, saint has nearly all promulgated the existence of life and death samsara. "The eternal life" of the samsara has been sourced from Christianly "bodily eternal really life "and obtained "the best luck of eternal life" from God. But the samsara stems from buddhism .It emphasized one kind of life’s continues power. The western world’s continuous eternity and the east- ern world’s regeneration namely like that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idea will change the continuous eternity to samsara- like’s regeneration.
Keywor ds: life and death samsara architecture design regions culture market economy remember past times and innovation
一栋建筑的变迁反映的是一个时代 的变迁, 一栋建筑的历史折射的是一座 城市的历史。[ 2]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代 又一代建筑设计理念的生死轮回形成了 今天的城市面貌。它既有趋于和谐统一 的一面, 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我们怎样 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 站在建筑地域文 化的角度, 站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角度正 确理解分析建筑设计的轮回再生, 将在 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重要的作用。
一 、轮 回 再 生 的 概 念 “ 轮 回 再 生 ”是 指“ 人 存 在 于 死 亡 之 中”绝不是仅仅指人的存在是一种走向 终结的存在, 而是指人就展开和维持着 死亡这种可能性, 或者说把死亡当作自 己的可能性来展开和维持, 并且从这种 可能性来理解自己的存在。
生 死 轮 回 中 的“ 永 生 ”源 于 基 督 教 的 “ 身 体 永 生 真 道 ”从 而 得 到 上 帝 所 赐“ 永
的永恒延续, 却忽略了昨天是今天的传 的写照, 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
统, 今天的创新将是明天的传统, 是不断 为相似, 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
发展的一个轮回再生过程。如果传统固 有致的江南特色。几何形坡屋顶既继承
定不变, 停滞不前, 则欧洲文艺复兴的哥 了苏州古建筑综合交错的斜坡屋顶, 又
60
IN T ELLIGEN C E 建筑工程
化、多方案比较优质化的适应社会生产 力的经济产品。[ 10]
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我们要大 胆 运 用 新 材 料 、新 结 构 、新 技 术 、新 工 艺 , 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品质具 有更大的灵活性, 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 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 新功能孕 育了新的建筑类型, 科学技术带来的变 化, 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经济型新时 代。
生之福”。而“轮回”出自佛教, 强调一种
生命继起的动力, 西方世界的延续永恒
和
东
方
世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