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几点研究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选题。
18979105625
econ_zzf@
二胎政策的制度变迁
“小产权房”的制度变迁
土地信托流转——草尾模式
“全民医保”,福兮?祸兮?
为何中国星巴克的咖啡会比国外贵?
为何中国的豪华轿车会比国外贵?
鲍赣峰
13979113570
baoganfeng@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防范研究初探。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反垄断研究。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初探。
土地所有制改革与房地产危机防范之研究。
破产保险制度完善与我国经济质量提高之关系研究。
王宇锋
15079171515
sard_wyf@
电子商务提供商与商场关系研究
中国货币量的内生机制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来自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万 春
13979164716
angchung00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解决之路——基于XX地区的分析
后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抉择
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
农业产业化研究——基于XX地区的样本
城镇化道路研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淘宝电子商务中价格歧视问题研究
淘宝电子商务中的信誉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促销行为研究——经济学的视角
实体店与电子商务企业间关系研究
黄文华
13970943538
huangwhjxcd@
民间借贷的风险及其控制
小产权房的流通制度设计
江西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
南昌房地产市场状况分析
从劳动力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看物价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关于当今我国面临的国际战略严峻的几点思考
一、当今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当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大背景下,各种国际战略挑战层出不穷,对我国国际战略提出了新的考验。
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大国力量对立格局的加剧,中东、南海等地区冲突的加剧,以及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关注。
我国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国际战略挑战层出不穷。
三、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也给我国国际战略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我国面临着更多的国际竞争。
全球产业链分工发生调整,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增加,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变动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国际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国际安全形势也给我国国际战略带来了新的考验。
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依然威胁稳定和安全,国际社会还存在冲突和动荡。
南海、东海等地区的海上权益争端也给我国的国际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我国国际战略应对之策面对当今严峻的国际战略形势,我国应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多边合作。
要增强自身综合国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还要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我国国际战略应对之路径在国际战略应对之路径上,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自由贸易体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主动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还应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增进国际互信,维护国际关系公平正义。
七、结语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我国国际战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
只有在充分认识国际形势的复杂和严峻性的基础上,我国才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主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摘要:本文阐述了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原因,并论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及特点,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最后就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问题建议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生产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应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原因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进一步对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总体部署。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困难,在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与出口明显乏力,而内需不足在短时间内又无法获得快速提振。
在投资、消费结构已经接近“临界点”的情况下,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调整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而传统城镇化模式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这正是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宏观经济背景。
二、欧美等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及阶段性特征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城镇化走在了全球前列。
十七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城镇化即伴随工业化快速发展,至上世纪六、七年代已基本完成。
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欧洲城镇化水平达72.6%。
其中西欧和北欧地区超过了85%。
近年来,欧洲努力探索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建设和治理理念较为成熟先进。
美国是当今世界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十九世纪末,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和对西部地区的开发,美国城镇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950年城镇化率达到6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之路的几点思考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
而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超越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跨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活动高度相关,世界经济整体化和一体化空前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正面影响1.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OECD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0年里,中国共吸引3000多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
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我国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从而加快我国的发展。
2.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技术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以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科技全球化为背景。
经济全球化将使科技人才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使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科技活动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不断深入。
经济全球化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
经济调研分析报告
经济调研分析报告经济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并分析其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经济调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调研报告将围绕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进行预测。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查阅、统计数据分析和专家访谈。
在文献查阅过程中,我们广泛阅读了相关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著作,以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大量的经济统计数据,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消费指数等,以便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
此外,我们还对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进行了访谈,以获取更多的专业意见和观点。
三、分析结果与讨论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
首先,国际贸易摩擦和经济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全球贸易环境变得复杂。
其次,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增加,特别是因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不稳定和货币政策紧缩而引起的风险。
此外,全球资源供应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然而,尽管面临挑战,全球经济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预计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并且在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有望出现更高的增长。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于国内经济来说,虽然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的GDP增速为6.6%,居于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就业率也在逐步提高,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这些积极的变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和展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展望:1.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
2.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稳定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
3.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几点辩证思考
为 目的的非接触 、 非线性作战, 接触作战、 线性作战将彻底退 出历史舞 台。因此 , 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 理性审视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本质定位 , 准确把握其 特点规律, 澄清模糊认识 , 对于深化一体化联合作战理论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一
体 化联 合作 战是 指 多个 军种 按 照总 的企 图 和统 一计 划 , 联合 指挥 机 构 统一 在
指挥下 , 以各作战单元 、 作战要素高度融合的作战体系为主体 , 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
能, 在多维作战空间共 同实施的作战。一体化联合作 战是我军为应对信息化战争而 确立的基本作战形式。然而 , 当前人们对其认识还存在“ 简单化” 绝对化” ‘ ‘ 等错误倾 向, 具体表现为 : 一是认为一体化联合作战各层级都将实现“ 一体 化”并且各个层级 ,
子” ,以期 满 足联 合 作 战力 量一 体 化 融合 需 要 , 最 终实 现 网络 化 的作 战效 能 聚合 。
价直接达成作战的全局或局部 目的。把一体化 联合作 战确 立为信 息化条件下 的基本 作 战形
式 ,是 战争 指 导者 追求 作 战效 能最 大化 的必 然 化联 合 作 战 推 崇体 系破击 。 并不能排 斥对敌 某一局 但 部的歼灭战
升 ,使各 作 战单 元 、作 战要素 融 合一 体 成 为 可 能 ;二是 实 施一 体 化联 合 作 战可 以保 证 在 多 维 作 战 空 间高 度一 致 地联 合 行动 ,从 而 以最小 代
成” 原理 , 发挥信息 系统 的“ 接” “ 链 与 融合 ” 功 能 ,对大量现有 的合成作战力量进行信息化 、 系统化改造 ,在合成作战编组 中注人 “ 信息因
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研究
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评述,本文将分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的认识,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内容上,本文将首先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背景和必要性,接着探讨当前动力转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本文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
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这意味着需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构建以创新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这包括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多元化、高质量的产业体系。
绿色发展: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意味着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放合作:高质量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
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工 业化 的 主要原 因。 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济 体制 需 要新 型 的户 籍制 度 与 之 相适 应 。户籍 制 度必 须通 过 改革 还其 本 来 面 目,
、
弱化户籍制度 的附加 内容 ,使户籍制度成为一个单 纯 的人 口登记 制 度 ,使城 乡 居 民具有 平 等 的社会 权 利。具体来说应该把握两点 : ( 1 )实行统一 的户 口 ,取 消 城 乡 的户 口差别 ,取消 户籍 的区域 歧视 , 解决 “ 人户分离”的问题 。 ( 2 )户籍和社会待遇 脱钩。只有打破旧有 的城乡二元结构 的束缚 ,并在 城乡之间采取统一 的经济社会政策 ,使包括劳动力 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才 能为 城 乡一体 化发 展铺 平道 路 。 二 、统 一 城 乡公 共产 品投 入 制度 ,促 进 公共 资 源均 衡 配置 长 期 以来 ,我 国城 乡 分割 的二元 结构 决 定 了公 共 产 品 的供 给 城乡 有别 。城市 公共 产 品供 给 由政 府 手 包 办 ,农 村 公 共产 品则 由政府 主 导 、农 民 “ 埋 单 ” ,导致农 村 公 共产 品供 给 严重 不 足 ,农村 社 会 事 业发 展 滞后 。近 年来 随着 政府 投 入 持续 加 大 ,农 村公共产 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改善 ,但城乡间 供 给水 平仍 存在 巨大差距 。 ( 一 )农村 公 共产 品供 给现状 1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农村普遍存 在公 共 基 础设 施 建设 不 能适 应农 村 经 济发 展 和农 民 生 产生 活 的需 要 ,主要表 现 为 :农 业水 利 设施 老 化 失修 ,抗灾能力弱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农村交通 不便 、电网老 旧、电价昂贵 ;新兴 、现代公共产品 发展缓慢 ,农村供气 、供热 、供水等建设几乎 尚未 起 步 … …同 时 ,科 、教 、文 、卫 等农 村亟 需 的公共
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
构建我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和教育也日益重要。
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大多基于西方理论,缺乏自主的知识体系。
为了构建我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几点思考。
一、对我国经济特点的深入研究要构建我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首先需要对我国经济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必须充分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程度、市场体系特点等方面的特点。
只有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借鉴西方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不能完全脱离西方理论体系,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要审时度势,结合我国的特点进行理论的补充和修正,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经济学人才要构建我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经济学人才。
他们应当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同时要能够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勇于创新,形成属于我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为此,我们需要加大对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他们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四、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我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我们需要更多地与国际上的优秀学者进行交流,借鉴其宝贵经验,同时也需要与国内的其他学术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学的发展。
只有不断地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才能够形成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学术氛围,促进我国经济学的进步与发展。
构建我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经济学不仅仅要关注理论研究,更要注重其与实践的结合。
只有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才能够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定义和内涵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定量分析和模型构建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文章力求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依据。
文章总结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成果和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逐步认识到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功能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开始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历史上,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起步、加速到质量提升的不同阶段。
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加速阶段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比例大幅提升。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国家资源问题研究2) 国家工业化研究3)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4) 国家经济战略、规划和布局研究5) 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6) 宏观管理体制研究7) 人口问题研究8)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9) 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10)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11)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研究13)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4) 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15) 管理变革与管理进程16) 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原因分析17)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18) 奥运经济“惠及”哪些行业19) 中国保健品行业之病理分析20) 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21) 信息化与信息源22) 论电子商务革命及其战略管理23) 论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24)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若干问题25) 知识管理的运作26) 跨国公司与国家经济发展27)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问题及对策28) 试论发展消费信贷扩大国内需求29) 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目标与内容30) 我国国有经济合理布局的原则3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及其改革策略研究32) 西部大开发观念更新是先导1、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2、论民族品牌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3、论大学生网络营销策略4、企业绿色营销探析5、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6、论推销中的沟通技巧7、谈谈绿色经营与企业发展8、对连锁经营模式的实证研究9、论新形势下销售渠道的有效调整10、对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思考11、对企业创新管理工作的思考12、谈谈心理因素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13、中小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14、“差异化策略”在中小企业营销中的运用15、零售企业的品牌战略16、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17、试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18、我国居民消费心理分析20、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现状的思考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良性发展问题的研究22、论我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3、企业投资对策研究24、对消费信贷的再思考25、谈顾客忠诚度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26、优化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措施27、谈我国城乡市场协调发展28、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策略29、在网络经济中如何巧妙运用价格歧视30、企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研究31、新时期企业文化的新特点32、新时期激励艺术研究33、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4、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35、企业社会责任新探讨36、关于商标保护的几点思考37、浅谈如何打造企业品牌38、小议品牌资产的保护39、品牌、诚信与企业核心竞争力40、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41、对发展﹡﹡省旅游经济的思考42、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 网络经济下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研究——以**行业为例3 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以动漫产业为例4 我国工业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以**地区为例5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理论及其应用6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绩效管理7 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8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以**企业(行业)为例9 农民合作社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研究——基于**合作社的案例分析10 中小企业商业信用的发展及其管理11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施12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13 大型企业管理层员工激励机制研究14 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研究15 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16 危机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讨1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18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路径分析19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研究20 我国“民工荒”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21 新农村建设吸引人才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22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23 当前我国企业新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4 中国医疗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5 我国城镇失业成因与对策研究26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27 家族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提升28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分析29 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30 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产品为例31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渠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32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途径分析——以**行业企业为例3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34 中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以**地区为例35 国有商业银行行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与实施36 提高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对策研究37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以**地区为例38 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的有序发展研究——以**市为例3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研究40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方法及其应用41 中国西部中小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研究42 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及其应用43 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44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45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46 职业教育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47 农民工工资权益保障研究48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49 我国劳动力就业出路与对策研究50 我国农村金融脆弱性及风险防范51 我国农村能源问题研究52 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量质量的分析53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54 我国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55 我国农村金融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56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及政策建议57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58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59 企业薪酬激励功能的实现及其提升60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研究61 我国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与对策研究62 企业利润的造假及识别的分析63 中国西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64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65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66 国家公务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现状及其改进67 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分析6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69 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研究7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7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72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73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74 中国农民收入情况调查及增收对策研究——以**地区为例75 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影响研究76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的问题及其对策77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78 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研究79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80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81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途径及其效应分析82 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83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84 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研究8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分析86 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8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研究88 对我国农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89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90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91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耕地抛荒问题探析92 我国农业科技投资问题分析93 我国发展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9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95 农村劳动力转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96 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研究97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研究98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影响及对策99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100 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01 人民币区域国际货币化的道路研究102 知识经济条件下营销管理的变革及创新103 当代大学生创业及其风险分析104 外贸出口对我国经济拉动的作用分析10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提升106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107 “十一五”期间中美贸易摩擦研究108 我国对高新科技企业的政策扶持研究109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以**专业为例110 中国性别比例的现状及其改善研究。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来说既是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
那么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以期保持经济长远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并浅析了经济转型困难的原因,最后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转型对策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从经济发展的源泉来看,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量的变化,而且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增加转向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学派强调资本积累、增加储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默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所创立的内生增长理论将技术内生,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Chow1993年的研究表明1952-1980年间中国的TFP保持不变,1978年之后大约以每年2.7%的速度增长,其中1978-1998年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8%。
而国内学者王小鲁、樊纲、刘鹏通过考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现TFP的来源在发生变化,技术进步和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正在替代劳动力数量简单扩张的作用。
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日益严重。
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注重资源的有效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这已经造成了中国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一些必需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的短缺程度越来越严重。
水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二)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腐败现象在逐步蔓延,这已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一体化 调研报告
一体化调研报告
《一体化调研报告》
一体化是指将各个资源、部门或者系统整合起来,使其运作更加协调和高效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信息技术、商业流程和组织变革等方面的整合。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
为了深入了解一体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通过对多个行业的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和信息。
以下是我们调研报告的主要结论:
首先,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通过整合信息系统和流程,企业可以更快速地获取和处理数据,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一体化还可以消除部门间的信息孤岛,促进内部沟通和协作。
其次,一体化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
通过优化各个环节的运作流程,企业可以减少重复性劳动和资源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一体化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风险,提高经营的稳定性。
最后,一体化可以提升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在市场变化频繁的环境下,企业需要能够快速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
一体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更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
综上所述,一体化对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积极地推进一体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希望我们的调研报告可以为企业在一体化方面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对我国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几点研究
关 键词 : 济一体 化 ; 经 内涵; 措施
Ke y wor :Ec no cI tg ain o n tto ;me s r s ds o mi ne rto ;c n o ain au e
中 图分 类 号 :2 7 F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0 0)3 0 1- 1 10 — 3 12 1 0 — 0 5 0
p o l m i h rc s fI tg ain n C i a h o 【 h r s n u h k n fsrn p o i ,i c ia isss o h c n mi I tgain h rb e n t e p o e s o ne rt .I h n ,a h u h te e i o s c id o t g o p st f h n n i n te E o o c ne t ,te o g o e t r o
没有损害到 日本经济 的根本。迄今 日本人均 G P仍然 高达 3 6万 D . 7 1 经 济 一体 化 的 内涵 位 其 例 光相 关技 西 方 经 济 学 家对 经 济 一 体 化 有 多 角度 的 定 义 :经 济 一体 化 是 美元 , 居全球第二 , 制造 业也涌现 了 , 如液晶显示 、 “ 0 1年度 增长达 2 %以上 的行业 ,并且 在超 精 0 使二个或二个 以上国家更密切的一整套协调行动 ”西歇 尔 ; f 埃克斯 术产品等一系列在 2 0 中国经过 2 O余年 的改革开放 , 目 坦 )“ :经济一体 化就是将 有关 障碍经济最有 效运行的人为 因素加 以 密技术产业方面仍居于全球领先。 D 尽管 目前 东盟成 立 已有 3 0多 消 除 ,通 过 相 互 协 调 和 统 一 ,创 造 最 适 宜 的 国 际经 济 结 构 ” 丁 伯 前从 G P而言位居世界第七 。另外 , ( 根 )“ ;经济一体 化是指产 品和 生产 要素 的流 动不受到政府的任何 限 年 , 由于 这个一体化组 织的十个成 员整体 实力比较弱 , 但 产业结 构 制 ” 贝 拉 萨 ) 经 济 一 体 化 就 是 生 产 要 素 价 格 均 等 化 ” 金 德 尔 伯 方 面 又 存 在 着 很 大 的 雷 同 , ( “ ( 因此 , 在 看 来 , 一 组 织 的经 济 实 力还 现 这 格 )“ ;经济 一体 化 就 是 指 各 单 位 在 特 殊 的经 济 立 法及 政 治 基 础 上 视 不是太强。这样看来 , 亚洲特别 是东亚的一体化应该 由中 臼来充 当 为一 个 整 体 ” 卡 默 尔 ) ( ;经 济 一 体 化 是 同一 类型 社 会 经 济 制 度 的 国 核心 了。但是 , 由于 日本 国内某 些势 力对二战 中侵 略亚洲 国家的历 家形 成 的 国际 经 济 综 合体 “ 苏 辛格 ) ( 。 史 一 直 没 有 彻 底 悔 过 ,这 使 得 亚 洲 国 家对 日本 还 存 有 很 大 戒 心 , 这 综上所 述 , 经济 一体化应包含 以下内容 : ①经济 一体 化是 两个 对 东 亚 的 一 体 化 十 分 不 利 。 或两个以上国家在经济 上的联合。② 经济一体化有 不同程度 和范 现 在 要 培 育 中 日核 心 , 以从 两 方面 着 手 。 一 , 靠 日本 国 内 可 第 依 围。 ③经济~体 化是不断发展 的, 它是一个过程 , 同水平的一体化 各 界 , 促 其 政 府 对 侵 略 问题 彻 底 反 省 , 快 融 入 东 亚 经 济 一 体 化 不 敦 尽 但 如 这 只是整个一体化过程 中的一个 阶段。 ④经济一体化需要 国家对经济 的 进 程 中 。 笔 者 估 计 , 果 没 有 其 他 外 力 的推 动 , 一 进程 将 十 分 的联合调节。 ⑤经 济一体化 会对成员 国产生有利结果并产生新的经 缓 慢。 第二 , 中国和其他东亚 国家 同时应增强 自身实力 , 迫使 日本就 济 机 制 。⑥ 经济 一体 化 是 一 个 综 合 系统 , 能 对 国 家 间 的政 治 上 的 范 。具 体 来 说 , 方 面 中 国应 加 强 与 东盟 的合 作 。另 一 方 面 , 国 与 可 一 中 联合产生影响。 韩国应加强一体 化的进程 。如果中国和东盟 、 韩国 的经济一体化进 经 济 一体 化 从 内容 上 来 看 , 贸 易 一体 化 , 币 一体 化 , 济 政 程 加快 , 有 货 经 各方 收益都明显增加 时 , 会迫使 日本加 入到东亚 经济一 将 策 一体 化 , 济 计 划 一体 化 等 。 经 体 化 中。 经 济 一 体 化 从 形 式 上 来 看 , 发 达 国 家经 济 一 体 化 , 有 发展 中 国 22对 内来说 , . 中国应推进内部的经济一体化 , 不断加强 自身经 家 经济 一体 化 , 美 经济 一体 化 , 平 洋 经 济 圈 等 。 拉 太 济 实力。要 真正成 为经济 一体 化组织中的核 心成 员, 自身的经济实 经 济 一 体 化 从 发 展 水 平 上 来 看 , 四种 类 型 :1 自 由 贸 易 区 。 力要强于非核 心成 员。目前 , 有 () 中国总量与 日本相 比还有相 当差距 , 从 这 是 经 济 一 体 化 水 平 最 低 的 一 种 类 型 。 它涉 及 的 只 是 商 品 交 换 领 人均经济指标看 , 不仅 比日本差 , 而且 与亚洲四小相 比也逊色 不少 。 域。 一体 化成 员 国 之 间取 消 关税 和 限额 , 是各 自保 持对 成 员 国 以外 因此 , 但 中国应在积极推 动对外经济 一体 化进程 中 , 通过 内部 的一体 国家的独立的关税壁垒。对内对外的经济政策是独立 的, 没有超国家 化 , 断 增 强 自身 实 力 。具 体 来 说 , 以从 下 面 两 个 方 面 着 手 。 不 可 的权力。2 关税同盟。 () 它除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外 , 还规定 了共 同的 第 一 , 极推 进 两 岸 四 地 的 经济 一体 化 。 国 大 陆 、 港 、 门 、 积 中 香 澳 关税率和外贸政策。关税同盟具 有超 国家调节的 因素。( ) 同市 台湾 同 是 一 个 国 家 , 化 接 近 , 言 一 致 , 3共 文 语 由于 历 史 原 因 , 直 没 有 一 场。 这种形式既包含 了关税 同盟 的内容 , 又要求资本、 劳动力能在共 实 行 实 质 的 经 济 一 体 化 。 由于 香 港 、 门 都 已经 回 归祖 国 , 此 , 澳 因 现 同体 内 自由 活 动 。 4) 济 同盟 。 是 经 济 一体 化发 达 形 式 。不 但 商 在不少贸易障碍 已经减少。 ( 经 这 对于台湾 , 两岸首先应该 “ 三通” 然后在 , 品 、 本 和 劳 动 力 的 流 动 是 自 由的 , 且 成 员 国 的 国 内 经 济 政 策 , 资 而 包 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经济的一体 化。由于台湾问题比较棘 手 , 因此 , 应 括货币 , 财政政策以及社 会政 策都 要求相互协调 。 因此 , 国家的经 通 过各种途径 努力扩大 两岸 的贸 易 资 , 超 投 使得 双方经济 关联性 不 济 调 节 超 出 了 商 品流 通 领 域 而 达 到 生 产 领 域 和 整 个 国 民经 济 。 断 增 强 , 此 基 础 上 , 过 台湾
海关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职能和地位问题研究
海关在区域经济⼀体化进程中的职能和地位问题研究#海关实务#海关在区域经济⼀体化进程中的职能和地位问题研究范筱静赵世璐*摘要:近年来,区域经济⼀体化与全球经济⼀体化成为当下国际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两⼤趋势,在区域经济⼀体化协议中都有海关程序的相关规定,且绝⼤多数区域经济⼀体化组织内都设有专门的海关事务⼯作部门,海关在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体化进程中具有举⾜轻重的地位。
本⽂将海关放在区域经济⼀体化的背景中,通过分析区域经济⼀体化发展趋势对海关的影响,结合中国海关参与区域经济⼀体化的实践,提出中国海关在区域经济⼀体化进程中的⾓⾊定位和职能界定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体化区域贸易协定⾃由贸易区海关职能⼀、区域经济⼀体化的发展趋势对海关的影响(⼀)区域经济⼀体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区域经济⼀体化与全球经济⼀体化成为当下国际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两⼤趋势,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区域经济⼀体化进程⽇渐加快,⽬前世界上⼏乎所有的国家都是⼀个或⼏个贸易集团的成员。
按照WTO官⽅⽹站公布数据,截⾄2008年12⽉,向WTO 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达421项,已经⽣效的达230项。
预计到2010年,付诸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将达400项。
1区域经济⼀体化晚近发展趋势呈现如下⼏⽅⾯的特点:1、区域经济⼀体化程度加深随着更多的议题被纳⼊管辖范围,并且就这些议题达成了区域协调和趋同,以及更多的权⼒被授予给区域政治机构,区域⼀体化的程度正在⽇益加深。
o正在形成由低级到⾼级的阶梯式体系,即从⾃由贸易区,依次向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政治同盟发展,越向后合作的层次越深、范围越⼴、数量也就越少。
⽬前,区域⼀体化的最典型代表)))欧盟,便集⾃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同盟于⼀⾝?。
2、内容更加丰富⼴泛区域贸易协定涵盖范围更加⼴泛。
早期的区域贸易协定限于货物贸易领域,⽽且主要是⼯业消费品贸易。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协议涉及的内容则扩展到服务、投资、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壁垒、争端解决、超国家的制度安排等诸多新领域。
经济学家年会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经济学的未来发展。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经济,是世界的脉搏,是时代的印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学家们肩负着为国家、为企业、为民生出谋划策的重要使命。
今天,我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一成就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经济学家们辛勤付出的回报。
在此,我想回顾一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1. 改革开放: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此,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经济学家们为这一伟大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2. 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经济学家们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3. 金融体制改革: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经济学家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展望未来,共谋发展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经济学家们肩负着新的使命。
以下是我对我国经济学发展的几点思考: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经济学家们应关注以下方面:(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动能;(3)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2. 推动经济全球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学家们应关注以下方面:(1)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增长;(2)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国际竞争力;(3)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国家利益。
3.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对我国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几点研究
对我国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几点研究摘要:近来,随着反对噪声的加大,对一体化的阻碍也在加剧。
因此,如何对付反对意见,是当前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问题。
在国内,尽管还没有这种强烈的反对之音,但中国只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一体化,对此问题未雨绸缪进行前瞻性思考同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经济一体化内涵出发,探讨了我国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加深经济一体化力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内涵;措施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15-011 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一体化有多角度的定义:“经济一体化是使二个或二个以上国家更密切的一整套协调行动”(西歇尔;埃克斯坦);“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丁伯根);“经济一体化是指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受到政府的任何限制”(贝拉萨);“经济一体化就是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金德尔伯格);“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各单位在特殊的经济立法及政治基础上视为一个整体”(卡默尔);经济一体化是同一类型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形成的国际经济综合体“(苏辛格)。
综上所述,经济一体化应包含以下内容:①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经济上的联合。
②经济一体化有不同程度和范围。
③经济一体化是不断发展的,它是一个过程,不同水平的一体化只是整个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④经济一体化需要国家对经济的联合调节。
⑤经济一体化会对成员国产生有利结果并产生新的经济机制。
⑥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可能对国家间的政治上的联合产生影响。
经济一体化从内容上来看,有贸易一体化,货币一体化,经济政策一体化,经济计划一体化等。
经济一体化从形式上来看,有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拉美经济一体化,太平洋经济圈等。
经济一体化从发展水平上来看,有四种类型:(1)自由贸易区。
这是经济一体化水平最低的一种类型。
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由21个经济体组成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89年。
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是该组织一项重要的使命,通过开展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整个亚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一、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APEC经济体覆盖面积广,V字形分布,跨越4大洲。
该区域总人口约为24亿,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
APEC总面积为116,368.7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4.9%。
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是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深度推进经济连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目前,APEC经济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贸易和投资往来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之间。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
此外,APEC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还存在的一些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等,限制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要达到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需要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和合作。
二、APEC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措施APEC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实现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APEC的最终目标之一。
目前,APEC组织已开展了镇江、福州、济南、青岛、三亚等多个经济体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APEC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和路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优化投资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APEC将继续推动投资自由化,去除投资壁垒,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跨境投资合作。
3、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服务贸易是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业的不断壮大,服务贸易的比重也将越来越高。
为推动服务贸易发展,APEC将改善服务贸易政策环境,加强多边和双边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和实施。
4、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是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APEC将加强交通、通信和能源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促进经济体之间的连接。
5、提高能力建设APEC将加强成员经济体的能力建设,增强各成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参与度和协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几点研究
作者:孟凡志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03期
摘要:近来,随着反对噪声的加大,对一体化的阻碍也在加剧。
因此,如何对付反对意见,是当前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问题。
在国内,尽管还没有这种强烈的反对之音,但中国只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一体化,对此问题未雨绸缪进行前瞻性思考同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经济一体化内涵出发,探讨了我国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加深经济一体化力度的相关问题。
Abstract: As the voice increased, the prevention to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ensified. Therefore, how to deal with the opposite suggestions is a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In China, although there is no such kind of strong opposite, if china insists on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problem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rom the aspect of connotat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deepen Economic Integration outside and inside in our country are discussed.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内涵;措施
Key words: Economic Integration; connot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15-01
1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一体化有多角度的定义:“经济一体化是使二个或二个以上国家更密切的一整套协调行动”(西歇尔;埃克斯坦);“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丁伯根);“经济一体化是指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受到政府的任何限制”(贝拉萨);“经济一体化就是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金德尔伯格);“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各单位在特殊的经济立法及政治基础上视为一个整体”(卡默尔);经济一体化是同一类型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形成的国际经济综合体“(苏辛格)。
综上所述,经济一体化应包含以下内容:①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经济上的联合。
②经济一体化有不同程度和范围。
③经济一体化是不断发展的,它是一个过程,不同水平的一体化只是整个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④经济一体化需要国家对经济的联合调节。
⑤经济一体化会对成员国产生有利结果并产生新的经济机制。
⑥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可能对国家间的政治上的联合产生影响。
经济一体化从内容上来看,有贸易一体化,货币一体化,经济政策一体化,经济计划一体化等。
经济一体化从形式上来看,有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拉美经济一体化,太平洋经济圈等。
经济一体化从发展水平上来看,有四种类型:(1)自由贸易区。
这是经济一体化水平最低的一种类型。
它涉及的只是商品交换领域。
一体化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限额,但是各自保持对成员国以外国家的独立的关税壁垒。
对内对外的经济政策是独立的,没有超国家的权力。
(2)关税同盟。
它除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外,还规定了共同的关税率和外贸政策。
关税同盟具有超国家调节的因素。
(3)共同市场。
这种形式既包含了关税同盟的内容,又要求资本、劳动力能在共同体内自由活动。
(4)经济同盟。
这是经济一体化发达形式。
不但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是自由的,而且成员国的国内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政策以及社会政策都要求相互协调。
因此,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超出了商品流通领域而达到生产领域和整个国民经济。
2中国需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加深经济一体化的力度
2.1 对外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加快以中日为主的东亚经济一体化。
亚洲经济一体化之所以发展速度不快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这一地区缺乏强劲的推动者,这使得区域竞争和区域融合不尽同步。
欧盟中存在德法核心,美洲存在美加核心,但亚洲缺乏促成区域化的“凝聚核”。
从经济实力而言,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处于领先水平。
尽管日本经济已在呆滞的泥潭中挣扎了十余年,日本国民财富也在迅速缩水,但此类缩水主要是不动产和股票市值蒸发引起的,例如2000年土地资产缩水了76万亿日元,股票市值缩水了88万亿日元,这并没有损害到日本经济的根本。
迄今日本人均GDP仍然高达3.76万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其制造业也涌现了,例如液晶显示、光相关技术产品等一系列在2001年度增长达20%以上的行业,并且在超精密技术产业方面仍居于全球领先。
中国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从GDP而言位居世界第七。
另外,尽管目前东盟成立已有30多年,但由于这个一体化组织的十个成员整体实力比较弱,产业结构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雷同,因此,现在看来,这一组织的经济实力还不是太强。
这样看来,亚洲特别是东亚的一体化应该由中日来充当核心了。
但是,由于日本国内某些势力对二战中侵略亚洲国家的历史一直没有彻底悔过,这使得亚洲国家对日本还存有很大戒心,这对东亚的一体化十分不利。
现在要培育中日核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依靠日本国内各界,敦促其政府对侵略问题彻底反省,尽快融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但笔者估计,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推动,这一进程将十分缓慢。
第二,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同时应增强自身实力,迫使日本就范。
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国应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另一方面,中国与韩国应加强一体化的进程。
如果中国和东盟、韩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各方收益都明显增加时,将会迫使日本加入到东亚经济一体化中。
2.2 对内来说,中国应推进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实力。
要真正成为经济一体化组织中的核心成员,自身的经济实力要强于非核心成员。
目前,中国总量与日本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从人均经济指标看,不仅比日本差,而且与亚洲四小相比也逊色不少。
因此,中国应在积极推动对外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内部的一体化,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积极推进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同是一个国家,文化接近,语言一致,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实行实质的经济一体化。
由于香港、澳门都已经回归祖国,因此,现在不少贸易障碍已经减少。
对于台湾,两岸首先应该“三通”,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经济的一体化。
由于台湾问题比较棘手,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扩大两岸的贸易、投资,使得双方经济关联性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通过台湾民间力量给台湾当局施加压力,从而推进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
第二,大陆应实现此区域的经济一体化。
目前,大陆的地区差距比较大,这对实现东亚的一体化是不利的。
从欧盟的实践看,由于一些成员国贫困地区比较多,因此,共同的财政预算给这些国家的份额比较大,这引起了其他成员国的不满,不利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因此,缩小国内地区差,减少地方保护主义,首先实现大陆自身的一体化十分必要。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如出现“马太效应”,穷国愈穷,富国越富,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在扩大。
在当前的一些有关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世界性会议上,出现了不少反对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呼声,这是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不和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