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安班幼儿园第五章
安班幼儿园第五章:学习与发展一、引言学习与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园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安班幼儿园的第五章中,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经验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将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学习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安班幼儿园的学习与发展章节中,我们将主要依据以下理论来指导实践: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游戏教育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
1.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强调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幼儿应该在一个自由和激发兴趣的环境中学习。
安班幼儿园将提供各种教育材料和活动,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在安全、亲密和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全面发展。
因此,安班幼儿园将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包容和尊重的氛围,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情感能力和社交技能。
3.游戏教育理论游戏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最佳方式。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索世界,发展自己的身体、认知和社交能力。
在安班幼儿园,我们将提供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幼儿通过主动参与和实践来建构自己的知识。
安班幼儿园将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在安班幼儿园的第五章,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包括: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艺术、音乐、手工等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艺术和创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交流能力。
《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目录结构: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3)前言 (3)一、目标模式 (3)(一)代表人物 (3)(二)哲学基础 (3)(三)方法论 (3)(四)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3)(五)评价 (3)二、过程模式 (3)(一)代表人物 (3)(二)哲学基础 (4)(三)方法论 (4)(四)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4)(五)评价 (4)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 (5)前言 (5)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其表述 (5)(一)行为目标 (5)1.含义 (5)2.代表人物 (5)3.特点 (5)4.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5)5.实例 (5)(二)生成性目标 (5)1.含义 (5)2.代表人物 (6)3.特点 (6)4.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6)5.实例 (6)(三)表现性目标 (6)二、课程的各种目标取向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互补 (6)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7)前言 (7)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7)(一)课程内容即教材 (7)(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7)(三)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8)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8)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8)(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9)1.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9)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9)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10)(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10)1.学科中心课程 (10)2.儿童中心课程 (10)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11)前言 (11)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11)(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11)(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人员 (11)(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12)1.教师对儿童活动的安排 (12)2.教师行为 (12)3.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12)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 (13)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 (13)(一)目标评价模式 (13)(二)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14)(三)外观评价模式 (14)(四)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16)(五)差距评价模式 (16)(六)课程评价模式的选用 (16)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 (17)1.确定目的 (17)2.搜集信息 (17)3.组织材料 (17)4.分析材料 (17)5.报告结果 (17)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前言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ppt课件
案例二:数学领域的PPT课件
课件名称:动物王国的数字之旅
课件设计:通过动画形式展示数字王国的各种动物,并引导幼儿用手指模仿动物的行动轨迹, 从而感知数字的数量和顺序。
课件效果:幼儿们非常喜欢这个课件,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课件评价:该课件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
03
幼儿园课程PPT课件制 作
PPT课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幼儿园课程PPT课件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PPT课件的制作 流程
幼儿园课程PPT课件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PPT课件的应用 价值
幼儿园课程PPT课件的设计原则
内容简洁明了
色彩搭配协调
图片和文字清 晰易读
注重整体美观 和视觉效果
幼儿园课程PPT课件的制作技巧
多元化:结合多种教育理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个性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交互性:增强师幼互动,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推 荐
社区化:加强家园合作,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国际化: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经验,推动本土化课程改革
布局合理: 合理布局 课件页面, 使内容连 贯、有序。
04
幼儿园课程PPT课件案 例分析
案例一:语言领域的PPT课件
设计思路:根据知识点设计 课件,注重幼儿的语言发展
制作过程:使用PPT软件制 作,添加图片、动画等元素
选取内容:选取语言领域相 关的知识点
案例分析:分析课件的优点 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和重要性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学习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课程标准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幼儿园课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课程编号:17001357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幼儿教师岗位需求能力为导向,以活动设计能力和指导策略的运用为目标,以真实幼儿园情境为载体。
培养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实际工作能力,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提升保教质量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培养的目标。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及指导策略,设计与开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活动类型,对幼儿活动水平给予有效支持。
课程内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本章教学主要内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类型、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课程的类型、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幼儿园课程的结构化程度、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知识拓展要求: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实际过程教学重点:目标模式教学难点与关键:目标模式知识拓展要求:掌握目标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知识拓展要求:知道如何建构幼儿园课程目标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概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知识拓展要求:掌握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方法第五章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本章教学主要内容:课程实施的概述、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与常见问题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知识拓展要求: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评价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及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及过程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及过程知识拓展要求: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第七章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概述、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学重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知识拓展要求:知道如何组织幼儿园主题活动第八章西当代早期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本章教学主要内容: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教学重点: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教学难点与关键: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知识拓展要求:掌握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特点第九章我国幼儿园课程方案及课程改革动向本章教学主要内容: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教学重点: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教学难点与关键: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知识拓展要求:了解并识记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教学要求:一、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1、要在课前下功夫认真备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学前教育-朱宗顺)
⑴领域目标
• ④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 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 ⑤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 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⑴领域目标
• 艺术领域教育目标: • ①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 ②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 ③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㈡实施幼儿园教育目的要注意的问题
• 1.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分解要全面系统 • ⑴目的分解要全面 • ⑵目的分解要系统
2.幼儿园教育目的的理解与执行要正确
• ⑴正确理解教育目的 • ⑵正确执行教育目的 • 正确执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 ①教师自身因素 • ②家庭与社会因素影响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内容
⑵主题活动目标
• 主题即根据教育目标及相关教育内容的特点,把 某一组目标及相关的内容有机组织起来,围绕一个核 心话题而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
• 通过主题,各领域目标的任务得以综合性落实 • 它一般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去表述
⑶具体活动目标
• 是指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所 引起的幼儿身心素质变化的具体要求。它是主题单元 目标的具体化,是对具体的课时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 的描述,它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⑶社会文化教育 • ①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
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 • ②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 文化
㈢社会
• ⒉指导要点 • ⑴社会领域教育需要潜移默化,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 ⑵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目的
• 一、幼儿园教育目的概述 • ㈡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功能 • 1.定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
我们的小菜园幼儿园教案(通用
我们的小菜园幼儿园教案(通用优化后的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我们的小菜园幼儿园教案主要针对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生活与健康》第五章“我们的小菜园”。
本章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蔬菜的生长过程,以及如何照顾蔬菜。
具体内容包括:蔬菜的种类、蔬菜的生长过程、蔬菜的种植方法、蔬菜的照顾和采摘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蔬菜种类,知道它们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引导幼儿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3. 教育幼儿学会种植蔬菜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蔬菜的种植方法和照顾蔬菜的细节。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种植蔬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蔬菜图片、蔬菜生长过程图、种植工具模型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小花盆、蔬菜种子、水壶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菜园,引导他们发现蔬菜的生长过程。
2. 讲解:教师通过蔬菜图片和生长过程图,向幼儿介绍蔬菜的种类和生长过程。
3. 实践:教师示范种植蔬菜的方法,然后让每个幼儿动手种植自己的蔬菜。
4. 照顾:教师教导幼儿如何照顾蔬菜,包括浇水、除草、施肥等。
5. 采摘:当蔬菜成熟时,教师带领幼儿采摘,让他们体验收获的喜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小菜园2. 板书内容:蔬菜的种类、蔬菜的生长过程、蔬菜的种植方法、蔬菜的照顾和采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小菜园2. 作业要求:让幼儿画出自己种植的蔬菜,并写上蔬菜的名称。
3. 答案:幼儿完成自己的小菜园绘画,并正确书写蔬菜的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是否让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是否对幼儿的提问进行了充分的引导等。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蔬菜种植基地,让他们亲身体验蔬菜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中班教案《让纸站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让纸站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案主要针对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手工制作》单元,具体章节为第五章《让纸站起来》。
本节课主要教授孩子们如何运用想象力,通过手工制作,让纸张站起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纸站起来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工纸、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制作工具。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手工纸、一把剪刀、一瓶胶水、一支彩笔。
五、教学过程2.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并示范如何将手工纸折叠成站起来形状。
3. 动手操作:孩子们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制作纸站起来作品。
4. 创意发挥:教师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在纸站起来作品上进行装饰和绘画。
5. 团队合作:孩子们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纸站起来作品。
6. 分享展示: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图片形式展示纸站起来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技巧。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利用废旧纸张,制作一个纸站起来作品,明天带来分享。
答案: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各种有趣的纸站起来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对手工制作充满了兴趣,大多数孩子能够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并且在纸站起来作品上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
但在团队合作方面,部分孩子还需要加强,下次课可以在这方面多做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一次家庭手工制作比赛,让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制作纸站起来作品,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课程《手工制作》单元,旨在通过让纸站起来这一手工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原创版)
目录
1.探究循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2.教师在探究循环中的角色和作用
3.探究循环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4.运用探究循环的挑战与对策
正文
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注重儿童的兴趣和思维发展。
在《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规划幼儿园课程》的第五章中,作者阐述了如何通过探究循环来实现这一目标。
探究循环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它强调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来设计课程,让儿童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他们需要观察儿童在探究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方向,以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探究循环对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探究,儿童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
此外,探究循环还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实际运用探究循环的过程中,教师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在保证探究质量的同时,确保课程的进度和目标的实现;如何平衡儿童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性,避免过度自由或过度干预;如何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等。
针对这些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
总之,《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运用探究循环规划幼儿园课程》第五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了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以及探究循环对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贴画》
幼儿园中班教案《树叶贴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界的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学习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创作;通过贴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培养学生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创作的技能。
3. 通过树叶贴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创作的基本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以及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创作的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树叶、剪刀、胶水、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片树叶、剪刀、胶水、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学生户外散步,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讲解:教师讲解树叶的基本特征,示范如何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创作。
3. 创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选择一片树叶,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创作。
4. 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树叶贴画创作步骤1. 观察树叶形状、颜色和纹理2. 选择合适的树叶3. 使用剪刀剪下树叶4. 使用胶水粘贴树叶5. 使用画笔、彩色笔进行修饰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找寻更多的树叶,重复课堂上的树叶贴画创作活动,并将作品展示给家人,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答案:无固定答案,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课堂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树叶贴画创作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树叶分类、制作树叶标本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树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
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教案: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第五章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声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探索不同材质的罐子产生的声音,让幼儿体验和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对声音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到不同材质的罐子产生的声音不同,培养他们的听觉辨识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培养他们的科学认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不同材质的罐子产生的声音。
难点:让幼儿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塑料罐、金属罐、纸盒、木块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罐子,以及一些小物品,如小石子、水、纸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罐子,轻轻摇晃,产生声音。
引导幼儿注意听,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2. 分组探索: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罐子和一些小物品。
让幼儿自己尝试将小物品放入罐子中,摇晃罐子,观察和听不同物品产生的声音。
3. 分享与讨论: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发现,并讨论不同物品产生的声音是否相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声音。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一个罐子的图标。
2. 在罐子旁边写上“声音的产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个空的罐子,放入不同的物品,摇晃罐子,记录下每个物品产生的声音。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记录下不同物品产生的声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可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的参与度是否高,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概念。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如树林、海边等,听一听周围的声音,并尝试解释这些声音的产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不同材质的罐子产生的声音。
中班教案《树木我们的好朋友》
中班教案《树木我们的好朋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中班》第五章“大自然的朋友”,具体到树木这一节。
本节课将引导幼儿认识树木,了解树木的生长特点以及树木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树木的基本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升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树木的基本特点和生长过程。
难点:让幼儿理解树木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树木模型、画纸、画笔、彩泥等。
学具:幼儿自带的植物种子、水壶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树木,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树木的基本特点、生长过程以及树木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树木模型制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4. 创意表达:引导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树木,并鼓励幼儿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树木的特点、生长过程、树木的重要性。
板书形式:图片、文字、图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周围的树木,记录下树木的特点和生长情况,并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树木。
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树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明白了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树木模型的制作表现出抵触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木的种类、功能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引导幼儿关注树木的保护和环境的变化。
同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植树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树木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细节补充1. 树木的基本概念:介绍树木的定义,即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等特征。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 •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力图促进幼儿 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即对幼儿 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它是 幼儿教育目标(保教目标)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 幼儿园课程目标按纵向层次(结构)分为总 目标、年龄段目标、学期目标、月、周或 (几周)计划(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和教 育活动目标。(填空)
请问:从哪个角度表述呢?
• 1.行为目标 •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 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 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 (1)核心行为:陈述的时候经常使用“说 出”“比较”、“区分”等行为动词。 • (2)行为产生的条件:如“在集体面前表达自 己的观点”。 • (3)行为表现的标准:如“能够在团体面前声 音洪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行为目标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有学者提出:目的性、基础性、发展适宜性、 生活化、 兴趣性、逻辑性、兼顾“均衡”与“优 先”的原则) • 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 域的教育作用。 •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定应能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 的发展需要,包括身体、知识、语言、社会性、 情感、创造诸方面,并使几方面得到发展。 • 在选择和确定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各领域对幼儿 某方面发展的特殊教育作用及其对其他方面的作 用。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 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 •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 及身心达到的水平和学习的需要等。 • 3. 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帮助幼儿学 习、理解和应用。 • 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 具有挑战性。 •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 需要,又要能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后面的 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PPT课件
在课程中,目标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是 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既是 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 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因此, 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 步,就是确定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来源和依据
儿童发展、社会要求以及人类知识是制 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 的“来源”。因此,要科学地制定幼儿 园的课程目标,就必须研究儿童发展、 社会要求以及人类知识,从这三个方面 的研究信息中寻求支持。
行为目标的问题:
误解学校教育功能,忽视表现性目标, 问题解决目标,忽视情意领域目标和其 他领域的高层次目标
(2)生成性目标
是以过程为中心,以儿童的表现为基础 展开,强调儿童、教师与教育情景交互 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目标。
如:”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培养思维的 灵活性”
“让儿童理解他人的情感,与人合作”
好处:
比较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 可以用来表述难以用具体行为来表述的
情感态度类的目标 非特定性,保证课程活动的弹性,为幼
儿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3)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多被运用于艺术领域中,它强调的 是个性化,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 "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及反应的多元性
幼儿园课程目标确定过程示意 图
社会 儿童 学习内容
可能性目标
教育哲学 学习心理学
适当性目标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和 结构
层次:幼儿园教育总目标(课程总目标)
课程领域目标
年龄阶段(学年)目标
单元目标(时间单元或内容单元)
教育活动目标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和 结构
幼儿园第五章
幼儿园第五章【原创实用版】目录1.幼儿园的概述2.幼儿园的教育内容3.幼儿园的教育方式4.幼儿园的管理5.幼儿园的发展趋势正文第五章幼儿园幼儿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章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的概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管理以及发展趋势。
一、幼儿园的概述幼儿园,又称幼儿教育机构,主要招收 3-6 岁的幼儿,对其进行早期教育。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健康体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
这些领域相互渗透,旨在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1.健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2.语言: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3.社会: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与人相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科学: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5.艺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作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生活。
三、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以游戏为主,注重实践与体验。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四、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的管理包括园所管理、班级管理以及教师管理等方面。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质量。
1.园所管理:加强园所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2.班级管理: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3.教师管理:选拔和培训合格的幼儿教师,提高教育水平。
五、幼儿园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正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普及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幼儿入园率。
2.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3.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4.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
光影游戏幼儿园课程设计
光影游戏幼儿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光影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影的形成原理。
2. 学生能了解不同物体的光影变化特点,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光影游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光影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光影游戏的制作。
3. 学生能通过参与光影游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光影现象产生兴趣,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2. 学生在合作完成光影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感受光影艺术,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以探索光影现象为主题,注重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
学生特点:幼儿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应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光影基本概念:介绍光和影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光和影的关系,认识光源、物体、影子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材章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三单元“光与影”第一章“光和影的奥秘”。
2. 光影的形成原理:讲解光直线传播、物体遮挡光线形成影子的原理,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光影形成的规律。
教材章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三单元“光与影”第二章“光影的奥秘”。
3. 光影变化特点:分析不同物体在光影作用下产生的变化,如大小、形状、颜色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教材章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三单元“光与影”第三章“光影的变化”。
中班教案符号会说话
中班教案符号会说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第五章“身边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符号会说话”。
本节课将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并能够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如交通标志、日常用品标志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符号的组合和运用,提高幼儿的思维活跃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并能够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
难点:符号的组合和运用,以及通过符号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交通标志牌、日常用品标志牌、符号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符号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引导幼儿发现和认识教室中的符号,如门牌号、水龙头标志等。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如交通标志、日常用品标志等,并讲解符号的含义和作用。
3.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交通标志牌和日常用品标志牌,向幼儿讲解符号的运用,如如何通过交通标志牌指示行动方向,如何通过日常用品标志牌了解物品的使用方法等。
4. 随堂练习:发放符号卡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表达,如将符号卡片组合成不同的场景,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场景的意义。
5. 课堂互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见到的符号,并相互交流符号的含义和作用。
6. 作业布置: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符号,并尝试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含课程“符号会说话”以及课程重点内容,如交通标志、日常用品标志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符号,并尝试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
2. 请幼儿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符号,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符号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成性目标取向可以追溯到杜威,他明确反对把 外在目的强加给儿童,认为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 内在地决定的,是教育经验的结果。 斯坦豪斯的过程模式给予生成性目标另一种意义。 他认为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和引导。”他 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使人类更自由,更富有创造性, 因而教育的本质是引导。 生成性目标取向在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罗杰斯)中 发展到了极点。
(二)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 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 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 操作性。 行为目标在课程领域中的确立开始于博比特,泰 勒在1949年发表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 书中系统发展了博比特等人的行为目标理念。
幼儿园课程编制中,课程编制者通常根据自己对 于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理解而将课程划分若干个领 域,然后在每一个方面再逐级地罗列出详细的可 操作的行为目标。
各种课程目标取向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其短处。 在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中,应兼容并蓄各种课程 目标取向,以每种课程目标取向的长处,弥补 他种课程目标取向的短处,为达成学前教育的 目的服务。
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一)对幼儿的研究 明确幼儿的“理想发展”和“现实发展”。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一方面考虑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同时也要关 注社会生活对幼儿的实际影响和有可能造成的影 响。 (三)对科学知识的研究 知识有两种价值:学术价值和一般价值,幼儿的 年龄特点决定了应该关注知识的一般价值。 例如:《纲要》中各领域的目标
例如:美术欣赏为例,行为目标有: (1)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 和样式;(2)儿童能够指出他/她自己认为重要的特征; (3)儿童能够对某些自己所画或所做的东西表达喜爱之 情;(4)儿童能够对于观看和讨论他们所认识的艺术家 创作的作品表现出兴趣;(5)儿童能够评价自己的绘画 和手工作品;(6)儿童能够认识和比较不同艺术家的风 格等;
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美国早期教育 方案等都是典型的以生成性目标为取向的课 程。
评价:该目标关注了儿童的活动和活动的过程,追 去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与教育 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目标。持该目标的 人坚持“过程”一些模糊的术语,而不采用比较 可操作的方式界定目标。有人批评说该课程从理 论上比较诱人,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过于理想, 对教师有相当高的要求,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 (一)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表述的幼儿园 课程目标体系(P46) (二)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表述的幼 儿园课程目标体系(P47)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 布卢姆:认知领域、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三维目标:(查阅资料)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P50) 1、幼儿园课程总目标 2、年龄阶段目标 3、单元目标 4、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评价: 行为目标克服了普遍性目标的模糊性, 对于儿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数量掌握,对 于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达成是有 益的,但是行为目标越来越细化,也容易 出现偏差,有些教师只见目标不见幼儿。
(三)生成性目标 也可以叫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它 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 然生成的课程目标。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 果,生成性目标关注的是过程,反映的是 教育过程过程中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反 映的是儿童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结果,生成 性目标的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2、一般性目标 一般性目标是一种非特定的、较广泛的目标,它 描述的是幼儿身心的一般变化。如“知道水的用途 和重要性,能节约用水”;“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 活,情绪稳定、愉快”等。一般性目标比较适合表 述中远期目标,也可以表述难以用具体行为来表述 的那些情感态度类的目标。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 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它是幼儿 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普遍目标 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 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 范或总结性指导的目标。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 般的教育宗旨或原则与课程目标等同能够起来, 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对所有 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P61) (一)确定表述的角度 1、教师角度
2、幼儿角度
(二)确定表述的性质 1、行为目标 所谓行为目标,是指用一种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 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每一项行为目标应该包括三 个构成要素:核心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和行为标准。 核心的行为往往要用一个操作性动词表示,如“说出”、 “指出”、“区分”等; 行为产生的条件是指明这种核心行为发生的特定情境或方式, 如“不需提醒,能饭后漱口”,“能模仿榜样连贯地完成体 操动作”等; 行为表现标准则是对学习结果的叙述,如“会唱3/4拍的歌 曲”,“能分辨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对与错”等。有关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标,采用行为目标比较有效,而情感 态度之类的目标则难以用行为目标表述。
(四)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 他认为艺术领域里预定的目标是不适用的, 从而提出了表现性目标作为补充,表现性 目标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 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 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五)课程的各种目标取向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互补
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对于一些非高智 能性的认知活动、文化传递性质的活动以及养成 性的习惯,采用行为目标取向编制课程效果较好。 斯坦豪斯创导的生成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创造 者并不主张完全取消行为目标,两者都主张以人 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取向的根 本,但是也有一定的取别,前者的本质是对“实 践理性”的追求,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 师幼互动的过程,后者的本质是对“解放理性” 的追取,把课程看作是儿童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 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