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生活》习作指导课设计及评析

合集下载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话的基本结构,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对话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对话,学会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对话的基本结构,了解对话的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学习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对话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3. 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 布置作文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篇以对话为主的习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话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2. 讲解: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对话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3. 练习: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表达方式。

4.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篇以对话为主的习作。

四、作业布置:1. 完成对话练习,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准备作文素材,为创作对话作文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 在对话练习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3.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5.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在对话练习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2. 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评价他们运用对话表达人物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对话在作文中的运用。

2. 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取素材,进行创作。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习作《生活万花筒》指导课和讲评课(教案)

习作《生活万花筒》指导课和讲评课(教案)
习作《生活万花筒》指导课和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习作《生元习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回顾本单元学习的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对比描写、动态描写等。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进行生活场景的描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创新性地进行生活场景描绘,提升写作水平。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通过习作讲评,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生对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通过更多实例分析和练习,帮助他们熟练运用到写作中。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瞬间,提升写作的感染力。
3.加强对学生写作结构的指导,帮助他们构建清晰、有条理的文章框架。
4.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描绘生活场景时,描写方法运用不够恰当,导致文章表现力不足;有些学生在文章结构安排上显得混乱,缺乏条理性。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今天的课堂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积极投入,展示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活动组织和时间安排上还需进一步优化,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并得到锻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生活作文》教案

《生活作文》教案

《生活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3. 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5. 生活作文的实践训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生活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作文的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借鉴、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生活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 准备作文评价标准和方法,用于评价学生的作文。

3. 准备作文练习素材,供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第二课时:讲解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3. 第三课时:讲解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 第四课时:分析优秀的生活作文案例5. 第五课时:生活作文实践训练和评价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文作品: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学生互评和自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2. 开设写作社团:成立写作社团,为学生提供更多写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3. 邀请作家讲座:邀请著名作家或专业人士来校讲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2. 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反思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心灵美感。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如亲情、友情、师生情等。

2. 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美好瞬间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3. 通过作文讲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美好瞬间,互相启发。

3. 写作法: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美好瞬间用文字表达出来,进行习作训练。

4. 讲评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的生活感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发学生对美好瞬间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记录下来。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美好瞬间,互相启发。

4.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美好瞬间用文字表达出来,进行习作训练。

5. 学生完成习作后,进行作文讲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作文的质量,如内容是否真实、感人,文字是否通顺、有条理。

3. 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作文讲评是否真正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写作优点和不足?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生活感悟?这些问题都值得在教学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教学拓展1. 邀请生活中的普通人来分享他们的美好瞬间,让学生了解到美好不仅存在于大事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在大自然中体验美好,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记录生活”习作指导课堂实录与评析

“记录生活”习作指导课堂实录与评析

“记录生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教学内容。

执教老师通过课前谈话、激趣导入、写法探究、拓展迁移等环节,运用可视化思维导图、例文引路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选择材料和探究写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习作“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一、课前谈话,打开思路师:大家好,我姓谭,大家可以叫我——生:(齐)谭老师。

师:你们知道谭老师来自哪里吗?生:广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指着多媒体屏幕上出示的中国地图中广东、广西这部分地图)看地图。

师:真会观察。

我来自广西,一条珠江把两广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可谓“我住珠江头,君住珠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珠江水”。

这不,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广州。

师:同学们,我们见面不过几分钟,谭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1:我觉得你很帅!师:哈哈,谢谢你的夸赞!我觉得你帅得很有特点。

生2:我觉得你的嘴能说会道。

师:我在广州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自己潜在的优点,谢谢你!说起我这张嘴啊,其实它还有一个很大的爱好,知道是什么吗?生3:是不是吃?师:你真懂我!咱们握个手。

我还真的是一枚“吃货”!听听看,我都爱吃什么——白切鸡手撕鸡酱油鸡德州扒鸡新疆大盘鸡,老友粉螺蛳粉生料粉鲜虾肠粉生炒牛河粉。

你们爱不爱吃呀?生:爱!师:来,说说看,你们都爱吃什么?生1:我老家在陕西,爱吃羊肉泡馍。

师:你说的是一道非常著名的西安小吃,看得出来,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还有谁想说?生2:我爱吃水晶虾饺,它是广州著名的茶点。

师:很有广东特色。

你们还知道别的茶点吗?生3:干蒸烧卖,里面有虾和猪肉。

生4:牛肉肠粉、马蹄糕、艇仔粥、榴莲酥……师:广州真是美食天堂!说到吃,大家都滔滔不绝,看来,美食是我们共同的爱好。

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有更多的共鸣。

大家准备好了吗?上课!【评析】在课前谈话环节,执教老师抓住“共饮珠江水”的情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话题自然就容易打开。

生活化作文教学设计与评析

生活化作文教学设计与评析

生活化作文教学设计与评析作者:咸高军张飞兰来源:《教育》2014年第12期在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春天的一处景物》时,该课设计的教学目标为:教会学生抓住春天事物的特点,有序观察事物;教会学生动静结合,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春天的一处景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增强他们表达和写作的欲望。

其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谈话导入,歌曲揭题老师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们齐声回答:“春季。

”“对,美丽的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啦!今天就让我们张开双臂,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好吗?首先请大家美美地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会唱的一起唱,不会的打打节拍。

”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老师接着说:“听完了歌曲,你觉得春天怎么样呢?你是从哪句歌词里感受到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和讨论。

老师说:“你们真是善于倾听和思考的孩子。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春天,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去描绘美丽的春天。

”板书课题:春天的一处景物。

【评析】教者用歌曲导入新课,起到了营造气氛、烘托氛围的作用。

孩子们边唱边赏春天,在歌词中找春天的典型景物及其特征,为下一步作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指导观察,典型引路第一步:引出课题。

老师说:“课前,老师已经告诉大家利用双休日到郊外去找春天,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欣赏到春天什么美景,谁来说说?”学生图片展示和汇报他们游玩的美景。

第二步:个案点睛。

老师说:“庄馨妍同学,你到什么地方找春天的,观赏到了春天哪些景物,你来说说。

”庄馨妍汇报。

【评析】这一环节,教者重点引导学生明晰“哪一处春天”“春天有哪些景物”“景物哪些典型特点”……让学生明确作文中心和写作的重点。

同时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

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作文教学“言之有物”的问题。

第三步:“双休日,张老师也到郊外找春天啦!这不,这是我在寻找桃花岛拍摄的一组图片,来,我们一起好好欣赏欣赏。

”第四步:指导观察,进行“说的训练”。

先提出问题:“这组图片美吗?你们应该如何观察?”请学生汇报。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话的基本结构,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互动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在日常交往中能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进行沟通。

3. 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学会用真诚、友善的态度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1. 学会对话的基本结构。

2.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交流,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和评价表。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互动游戏,引出本课的主题——学写对话。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对话的基本结构,如问候、介绍、询问、回答等。

3.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话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4. 实践练习:教师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注意语言的文明、礼貌。

5. 互动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强调对话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话实践中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互动交流能力,使他们在日常交往中更加自信。

3.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话。

4. 教师要关注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对话知识。

2. 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进行交流。

3. 举办对话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对话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对话知识,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短文。

2. 设计一个有趣的对话场景,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互动交流。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文字活动,培养语言文字素养的有效方法。

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

生活化教学是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把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点带面,达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微写作的机会,如写一条便利贴、写一张明信片、写一片读书笔记、写一封感谢信等等。

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把这些机会利用好,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写作。

生活化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尝试着去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文章,如写一篇日记、写一篇寓言故事、写一篇议论文等等。

通过这些实践性的活动,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思维、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

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把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这既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更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

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实现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是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教学,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小狗的文章、写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等等。

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互相阅读、点评、交流写作成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也能够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开拓自己的思路。

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通过写作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观察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式。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一、微写作的生活化教学价值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微写作是以生活为题材的,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获取灵感,进行简短的写作。

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让学生觉得写作并非艰难,而是一种愉悦的表达方式。

生活化的微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

2.拓展学生的写作话题微写作以生活为素材,内容丰富多样,既可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琐事,也可以是校园里的趣事,或者是家庭的变化等等。

这样的写作话题能够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意潜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更广泛的锻炼。

3.增进学生的情感交流生活化的微写作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会,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拓展和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快乐、烦恼、感动等,通过交流与分享,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班级的融洽氛围。

4.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微写作要求学生简明扼要,言之有物,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

1.生活化题材选择在小学微写作教学中,要选择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题材,这样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可以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2.情境化写作引导在微写作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化的写作引导,让学生通过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写作。

比如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趣事,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再现现场,加深写作的生活化。

3.交流分享与展示写作完成后,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分享,让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借鉴,产生思想碰撞,提高写作水平。

也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积极性,树立学习榜样。

4.指导与激励在微写作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激励,帮助他们发现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改进的方向。

也要对学生的优秀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发他们继续发扬优点,不断提高。

小学微写作的生活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进学生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畅玩微写作点亮微生活

畅玩微写作点亮微生活

畅玩微写作点亮微生活——中职语文微写作教学初探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沈兆钧摘要:微写作正在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当前微写作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下。

本文以如何有效开展微写作教学为切入点,以创设微写作生活化情境为主要手段,从融入生活、分类指导、专题训练、输出生活四个方面入手探究提升中职学生微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为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微写作教学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微写作融入生活情境体验当前,微写作正在成为备受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

一方面,网络时代,让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手机,贴吧、QQ、微信、微博等互动交流平台让微写作应运而生,实时互动,及时分享,微写作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生活革命,成为我们重要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微写作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考试。

2014年,微写作试题首次进入高考试卷,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考点。

高职考中的语言运用题作为微写作在高职单考单招语文考试中的延伸,成为每年的必考题目。

2017年,微写作正式进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语文考试大纲》,成为高职考的必考题目。

微写作已经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微写作“微写作”最早诞生于“微博”,指利用微博写作微型文学作品。

现在泛指一种篇目短小、内容集中、形式自由、能迅速反应生活的写作样式。

微写作包括:微小说、微诗歌、微故事、微剧本等,要求语言精练、合乎情理。

微写作的代表作如网络作家蔡春猪的微博书《爸爸爱喜禾》。

微写作在其诞生之初虽然备受关注,大批“草根写手”揭竿而起,渐成一种新兴写作势力。

但是,和许多在网络上诞生的新兴事物一样,微写作也受到主流媒体质疑。

认为,如今的微写作乱贴文学标签,如果这种影响反作用于传统文学,我们的文学会不会被矮化、零散化,乃至使文学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一个“微”时代。

但是,借助贴吧、QQ、微信、微博等网络互动平台,让微写作“实时互动、及时分享”的特点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社会大众最常见的阅读和写作内容。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摘要】小学微写作是一种生活化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悟融入写作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从微写作在小学生活化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实践案例和有效开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微写作的研究,发现微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

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模式,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活化教学、微写作、写作能力、优势、实践案例、有效开展、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概述微写作是指在微型空间内进行短文写作活动,其特点是篇幅短小,表达简洁明了,具有一定即时性和互动性。

在小学教学中,微写作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以日常生活、观察、感悟等为素材进行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强调将写作活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写作实践,从而更好地适应写作任务,提升写作技能。

通过微写作,学生可以将日常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今信息化社会中,小学生微写作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将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带来更多的教学成果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小学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自主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如何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提炼生活中的细节,使其写作更加具体、生动,已成为教师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摘要】小学微写作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通过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探讨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微写作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首先介绍了小学微写作的概述,然后重点探讨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微写作中的应用,并设计了生活化教学案例。

接着分析了生活化教学案例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总结了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和局限性。

最后结论认为,生活化教学是小学微写作教学的重要方法,结合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微写作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教学重要性、教学方法、案例设计、效果评估、优势、局限性、提高写作水平、研究方向、建议。

1. 引言1.1 小学微写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微写作不仅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微写作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还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微写作,学生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综合素质。

小学微写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写作这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2 生活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生活化教学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更有趣味和意义,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所学内容,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加知识的实际运用性和可持续性。

生活化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微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学习效果。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1. 引言1.1 微写作教学的意义微写作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培养写作能力,提高语文水平。

通过微写作,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丰富词汇量,提高语法运用能力,增强写作逻辑思维能力。

微写作也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作潜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思维,使其更具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微写作也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微写作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微写作,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写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微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微写作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微型写作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和理解。

在微写作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写出简洁、准确、生动、有趣的文字,展现他们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通过这种形式化的写作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规律,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微写作生活化教学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让他们将身边的点滴所见、所感呈现在文字中,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微写作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注重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提升写作技巧,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2 微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与技巧1.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话题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让他们乐在写作之中。

初中微作文写作教案

初中微作文写作教案

初中微作文写作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微作文的写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微作文。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微作文的定义与特点2. 微作文的写作技巧3. 实例分析与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微作文的定义与特点,引发学生对微作文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微作文和常规作文有什么区别呢?二、讲解微作文写作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微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题、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

2. 强调微作文要注重情感真挚、观点明确、结构紧凑、语言简洁。

三、实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微作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微作文的写作要点。

四、学生练习与指导(15分钟)1. 学生现场进行微作文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微作文的写作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微作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练习:评估学生的作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判断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微作文写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更多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话的特点和结构。

2. 引导学生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素材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 对话的特点和结构2. 对话的创作方法和技巧3. 对话练习和修改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的特点和结构。

2. 讲解:讲解对话的特点和结构,让学生明白对话的基本构成和表达方式。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一篇对话,展示创作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素材,创作对话并进行小组交流。

5. 修改: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话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话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程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日常生活素材的运用不够灵活,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修改环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缺乏批判性思维,需要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对话作品,让学生了解对话的特点和结构。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素材中提炼对话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库:收集各类对话作品,用于教学分析和示范。

2. 日常生活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对话创作素材。

3. 评价量表:制定对话作品评价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并进行改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的特点和结构。

2. 讲解:讲解对话的特点和结构,让学生明白对话的基本构成和表达方式。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一篇对话,展示创作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素材,创作对话并进行小组交流。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话的基本结构,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对话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2. 培养学生运用日常词汇进行创造性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作文过程的反思能力,培养其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

三、教学内容:1. 对话的基本结构2. 对话中人物性格的刻画3. 对话中情景的设置4. 作文的修改与润色5. 作文评价标准四、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对话文章,分析其结构特点,总结对话的基本结构。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写作对话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教师展示优秀对话作文,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和情景设置。

4. 学生进行对话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5.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

6. 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主要问题,给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 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3.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修改和润色,提高其写作水平。

4.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5. 探索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作文来评价学生对话写作的能力,关注其对话结构、人物性格刻画和情景设置等方面的运用。

2. 通过学生互评和自评,了解学生对作文修改和润色能力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评价其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优秀对话作文示例。

2. 作文评价标准指南。

3. 课堂讨论和反馈表格。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问,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反馈,及时指出其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其进行修改。

3. 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多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资深编辑进行讲座,分享对话写作的经验和技巧。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

浅析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天真可爱,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渴望。

通过微写作的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书写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微写作的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

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促进情感交流通过微写作的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力,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二、小学微写作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1.调动学生的情感2.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型的写作活动,如写作比赛、互评、作品展示等,来促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

3.注重写作技巧在进行微写作的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如何表达情感、如何选择素材等,让学生对写作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写作质量。

1.学生写作能力参差不齐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导致写作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写作水平较低。

教师在进行微写作的生活化教学时,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教师写作任务设计难度把握教师在设计微写作任务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写作能力来合理地设置写作任务的难度,不能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来合理安排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3.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微写作的生活化教学中,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学生的写作成绩反映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教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师生互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公正和客观的评价环境,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活动。

“写好身边的‘微人’小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写好身边的‘微人’小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写好身边的‘微人’小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微人”概念,明白“微人”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感知身边发生的“微人”小事,并把这些小事写成文章。

3. 学生能够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微人”概念,并与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对“微人”的理解和感受。

2. 写作技巧讲解(10分钟)向学生讲解如何写好身边的“微人”小事,包括观察力的培养、细节的描写、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技巧。

3. 示例展示(10分钟)给学生展示一两个优秀的“微人”小事作品,并对其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

4. 实践活动(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员的经历或者一个身边的“微人”小事,用自己所学的写作技巧写成一篇短文。

鼓励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观察和感知,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细节,并表达个人情感。

5. 互评与分享(10分钟)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篇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

通过互动与交流,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进步。

6. 教师点评和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并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导入、写作技巧讲解、示例展示、实践活动、互评与分享等环节来培养学生写好身边的“微人”小事的能力。

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供了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写作,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和感知能力的提升。

通过示范和讲解,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微人”小事,并能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和感知这些小事。

我还强调了写作技巧的讲解和示范,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从写作细节、语言表达、情感表达等方面不断尝试和改进。

本次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实践活动环节,由于时间有限,每个小组只能选择一篇作品进行分享。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评讲指导课教案——习作《生活小事》讲评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评讲指导课教案——习作《生活小事》讲评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讲评指导课火眼金睛妙笔生花——习作《生活小事》讲评教学意图:生活中有很多小事能给我们带来启发或道理,是我们身边历久弥新的话题,它包涵了人间最真挚的情感。

如何才能让学生记住这些道理或启发以促使成长呢?引导学生把此类事情写下来是个极佳的途径,因此我进行了一次题为《生活小事》的习作随堂训练。

通过本次习作,我发现学生们确实对某件事情有感触,也能写出道理、启发,然普遍不足的现象是重点不突出,道理有生搬硬套之感,缺少说服力。

细分析原因,在于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把握不准,更是缺少细节描写,致使习作没有说服力。

学生习作能力不仅是“习作”的能力,还包括“修改”的能力。

“改”是为了更好的“作”。

因此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习作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学会修改,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为此,特设计本次习作讲评。

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课堂习作《生活小事》情况进行讲评。

教学目的:1、进一步提高学生准确审题、恰当选择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训练学生抓住细节来突出重点能力,引导学生更理性看待生活小事。

2、训练学生评析、修改自己习作的技能。

3、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抓住细节着力描写以达到突出重点、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读后感的初稿。

教师阅读全班同学完成的初稿,分析、提炼出共性的优点与不足,选择部分学生的初稿或初稿片段当作例文,制作幻灯片(ppt)。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认同课堂1.(出示课件)同学们,看看能不能在上面找到你的名字?对了,这些同学就是在前几天习作中表现突出和有进步的。

老师在批阅同学们初稿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同学们能够在老师没有做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地完成习作,其中不乏有一些非常精彩的、令老师深受感动的文章,这节课我们就对本次习作的内容进行讲评。

2.出示几句关于修改的名言,齐读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话”生活》习作指导课设计及评析
一、导入,打开话题
1.同学们看大屏幕,(映示古体字“微”)你认识这个字吗?这个字是“微”。

中间这个部分,表示一个长发的老人,年纪大了,背有点驼了。

右边的部分表示老人手里的拐杖。

左边这个双人旁,一般表示走路、行走。

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老人走路一定很慢,走得很艰难。

“微”这个字最早就是这么造出来的,谁用“微”字来组个词?
2.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微”了,“微”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微信、微博、微课、微视频、微报告……
3.微信、微博有哪些特点呢?
二、欣赏,习得方法
1.欣赏丰子恺的两张漫画。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日长耕作罢,闲步晚风前。

牛背安眠好,春郊草味鲜。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有画面、有文字,就像我们今天发在朋友圈里的微信一样,有图片、有文字。

2.欣赏丰子恺先生的另一幅漫画《瞻瞻的脚踏车》,映示文字:
段落一:瞻瞻在屋里没事,就带着一把蒲扇出门玩去了。

正巧一辆脚踏车驶过,他看看脚踏车,再看看手里的蒲扇,连忙奔进屋子,又找了一把蒲扇。

瞻瞻把两把扇子放在裤裆,一前一后拼接起来,一边学着骑车人的样子,一边开心地说:“我有脚踏车了!我有脚踏车了!”
讨论:你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怎样?(生自由发言)
3.写这段话的小朋友把文字和漫画放到微信里,发到朋友圈,结果,朋友圈里的好友都为他点赞,还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评论。

4.不同的人看了《瞻瞻的脚踏车》这一幅漫画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很多小朋友为这幅画配了文字,发在朋友圈里。

(映示另外三段
话)说说这几段话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段落二:扇子怎么那么圆呢,真像车轮啊。

咦!有办法了,我灵机一动,找来两把蒲扇。

一把扇子当前轮,一把扇子当后轮,小心翼翼地坐在自制的“脚踏车”上。

咚咚咚,开车,出发喽!
段落三:你瞧,这个孩子,将扇子当作了脚踏车。

虽然只是用扇子做的,但“骑”在上面他还是那么快乐。

快乐是会“传染”的,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们怎么会不快乐呢?
段落四:你见过这样的脚踏车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做过这样的尝试吗?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奇特的脚踏车,多么有创意的奇思妙想!为瞻瞻点赞,为创意点赞,为童真点赞!
5.从以上几段文字中,总结出“微习作”的方法:
(1)短小精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内容上:记录生活和自己的感受等。

(3)方法上:写得有意思,写出自己的特点。

三、练笔,交流点评
1.照片定格瞬间,记录生活。

师:同学们,欣赏完这一幅漫画,读完这四段话,咱们再来看看自己带来的照片,根据照片想一想,当时是怎样一个情景,也可以发表你的感受,就像刚才读的四段话一样,我们今天的作文叫“微习作”,文字长短不限,内容也不限,不过,要写得有意思,还要写得有特点。

2.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写一两段话。

(学生当堂习作,教师巡视)
3.交流。

你想为谁的文字和照片点赞?说出你的理由。

(请几位学生带着照片和完成的“微习作”上台展示、交流、评点)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他的“微习作”是否写得有意思、有特点?
4.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借助一张照片写“微习作”,回去以后,你可以把自己的照片放到微信朋友圈里,如果你自己没有微信,可以让爸爸妈妈放到朋友圈里。

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文字,让更多的人来为你的文字点赞。

用“微习作”的方式记录生活,这就叫——“微话”生活。

所谓
“微习作”,即篇幅不长、用时不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片段,
也是学生练笔,打基础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微习作”能更紧密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抒写自己的感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好“大习作”积累写作素材。

下面,结合《“微话”生活》一课的教学设计,谈谈对“微习作”的理解和
具体的实施:
一、连接生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对习作缺乏兴趣,是习作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习作训练成了“为考而写”“不考不写”。

《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中指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微话”生活》一课的教学
紧密联系生活,把习作置于“写微信、发微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将微信应用到习作指导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叶圣陶先生一直主张“我手写我心”。

写作的外延是生活,通过
写微信这一新颖、独特的形式,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和生活紧密
相连,让学生为兴趣和真情而写作,使习作从“苦差事”的泥潭里走出来,用文字记录生活,抒写最真实的情感,在主动和快乐中习作。

二、观察生活,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如果没有词汇的积累,是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多了,说话写作也就能出口成章了。

《“微话”生活》从指导学生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和文字入手,这些漫画无不记录了真实的生活场景,是那个年代的记忆,同时告诉学生,类似于这样的画面配上文字就像现在的微信。

尤其是《瞻瞻的脚踏车》这一幅漫画,执教者用微信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了四段“微习作”,引导学生明确“微习作”的内容来自日常的生活,可以记录事件、场景,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照片,写一两段微习作。

照片是瞬间的定格,学生“微话”的是照片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这是学会观察、学会积累的很重要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与内容中指明“观察
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第三学段也讲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借助“微话”,打通生活和习作的壁障,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可写,事事可记,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社区,一场电影、一个场景、一次旅游、一项活动,都是习作中值得撷取的好素材。

三、学会分享,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微信是交互性很强的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对任何一篇“微习作”进行点赞,发表自己的评论,小作者和评论者还可以互动交流,这样新颖的形式,切中了当前时代的特征,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互相点评、欣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了别人的优点,提升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习作水平。

限于课堂的环境,本课尽管不能做到很直观地点赞、点评,但在习作的展示和交流环节,執教者设计了“你想为谁的文字和照片点赞,说出你的理由”这一教学环节,其目的就在于此。

将“微习作”引入到习作教学中,有助于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真正让学生在分享中增强读者意识。

四、自由表达,彰显学生的习作个性
从本质上说,习作是作者抒发真情实感的需要,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技能。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微话”生活》一课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照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事件,提出“写得有意思”和“写得有特点”这两个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不拘内容,关于照片的故事、场景都可以写,也可以记叙你当时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情感,习作的要求也是比较宽泛的,选有意思的内容,用有意思的文字来写,写出自己的特点。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语文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
文字,自由表达,在表达中找到自我。

总之,《“微话”生活》习作指导课是传统习作指导的补充和拓展,希冀借助“微习作”训练,让习作和生活亲密接触,为小学习作教学注入新的时代特征,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使学生尽情地说,自由地写,有创意地表达,享受习作的乐趣,以接近“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语)这一目标。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