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5.5科学探究: 摩擦力》说课及教学设计
【精品】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摩擦力1、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和滚动时,都会产生摩擦。
⑵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摩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⑶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的存在。
⑷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对摩擦的利弊分析,使学生对事物的两重性有具体的认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2、内容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生活中的摩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了解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力之一。
滑动摩擦力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平衡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首先展示彩图,指出这些现象都跟摩擦有关,引出摩擦的概念。
然后通过生活中的两个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紧接着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最后又指出,摩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在生活中有些摩擦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指出在一些生活事例中,哪些地方是为了增大摩擦,哪些地方是为了减小摩擦,并总结出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与传统教材相比,该节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教材先结合生活中的两个现象,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再让学生用手掌在桌面上摩擦,体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提供依据。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两个环节,教材并没把现成的方案和具体的实验步骤详尽地写出来,而是指引思路,通过“金钥匙”教给方法,利用简捷明了的图片提示实验方法步骤,通过“想一想”引导学生解决实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初中物理沪科摩擦力说课稿
初中物理沪科摩擦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摩擦力。
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种类和影响因素,学会如何测量摩擦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摩擦力的知识。
具体来说,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摩擦力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掌握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区别;学会使用弹簧秤测量摩擦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摩擦力的概念:介绍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种类: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3.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探讨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4. 摩擦力的测量: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摩擦力。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摩擦力的基本认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亲身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理解其影响因素。
3.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自主探究摩擦力的性质和应用。
4.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拖动行李箱、汽车刹车等,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 提问学生对摩擦力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新知- 详细解释摩擦力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 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不同类型的摩擦力,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WORD教案4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一)教学建议:课标的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括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以及增大和减小的方法等,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不高,基本上属于“知道”层次。
对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了解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等,都不困难。
但本节教材将摩擦力安排为一次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就赋予了它新的教育意义。
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中,本节主要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在“制定计划”环节中认识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建议:1.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各种摩擦现象引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很自然的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然后,就发动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关于该问题的“猜想和假使”。
课本上给出了几个主要的猜想,但不要用这几个猜想去限制学生的猜想,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甚至荒诞(比如“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推力拉力有关”、“是否和运动方式有关”等),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
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其猜想的结果进行假使和预测,比如说猜想与“压力有关”,在预测一下有什么样的关系,正比?反比?平方正比或其他关系。
在各种猜想均列出之后,然后确定两个猜想让大家在课堂内进行实验探讨。
对此,可以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并非看起来那样简单,其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之中。
在初中阶段,我们只对课本上安排的两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索。
接着,进入“科学探究”的“制定计划”阶段。
在制定探究计划时,可引导学生注意到摩擦力发生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面上,并结合学生提出的猜想指出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接触面之间的运动快慢、运动的方向等一系列因素。
沪科版55科学探究 摩擦力说课及教学设计.doc
111 心 / •WK* .线1X,5k沪科版《5. 5科学探究:摩擦力》说课及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能够对问题提出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能设计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能搜集数据和证据,并验证自己的猜想.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4、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方法.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5、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过程,能用学过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教具】多媒体计算机、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秩码、沙纸、轴承、铅笔、泥酬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小动物,长得虽然不好看但却很有趣一泥鳏。
下面那个同学能帮我抓出几条泥酬?(学生十分好奇,交头接耳的议论,气氛非常活跃)2、出示课件: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问:如果老师要参加一百米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我要去溜冰你又会帮我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了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看一看:你观察到了什么?(配合课件做一个小演示实验:让毛刷在平面上刷过)做一做:从这个现象中你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毛刷向右刷过刷毛则向左倾斜,从而说明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课件板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一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1、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一猜: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系?生活中你有这方面的经验支持吗?r压力的大小压力的作用点接触面的面积I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运动方向I运动速度....(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不同猜想,并加以鼓励、赞许、引导)做一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加油站)教师示范并用媒体播放: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小组讨论: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些因素的关系?(学生提出在实验中应使用控制变量法)小组交流:(1)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2)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比一比:看谁的实验做的好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议一议: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各组实验数据表格实物投影.想想如何分析实验数据表?分析实验数据看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是什么关系.(教师对照各组实验的结论,问最初提出这一猜想的结论和他的猜想是否一致,是否接受现在得出的实验结论,为什么?)★争论:一位学生在讨论至于提出,他感觉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
物理:5.5《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
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沪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
2.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并能自主探究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摩擦有所认识,这一节知识更容易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并且,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容易进行。
其次,由于本节实验不难,要重视设计实验的教学。
设计实验用到控制变量法,分析与论证用到比较法,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重视交给学生方法。
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是迷你实验室中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很有好处,也应作为正式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以加强对摩擦力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带钩的正方体木块、带钩的长方体木块、毛巾、小车、钩码、光滑的长木板。
学生准备带盖子的玻璃瓶、肥皂水、油、毛巾、餐巾纸。
教学过程滑动摩擦力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假如没有摩擦力课堂小结:什么叫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1、写一篇小短文: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2、课本P.95:1、2题教学探讨与反思初二的学生物理学习刚刚入门,在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上的能力有所欠缺,较多的学生对方案设计难以形成愉快体验。
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把丰富多彩的实际情境、亲身经历的操作过程与方案设计结合起来,必定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自信心和更多的成功感。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说课稿 (1)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包括三方面内容,对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因此教材直接提出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随后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控制变量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及学习的一种方法。
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素材,课本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来突出这一新课程理念。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摩擦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继重力、弹力等内容的延伸,是力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它为今后的学习作好知识铺垫,也是学习运动和力、二力平衡、压强、浮力等内容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具有好奇心,乐于动手,表现的欲望强。
2、通过这几个月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同时学生已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3、但是学生的自信心不足,不善于分析思考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及表达纳总结等综合能力都比较差。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应该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所以本课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摩擦力及其相关内容,更重视如何通过实验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根据要研究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索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因此我确立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初步体会如何合理的进行科学猜想,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归纳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力的利与弊的分析,养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习惯。
《科学探究:摩擦力》说课稿
摩擦力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目标确定、学法指导、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摩擦力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的第三种常见的力,通过让学生经历感知、描述、测量、分析等认识力的过程来达成学习目标。
本节知识也为力的概念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必做实验。
物理课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所以本课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亲身体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通过科学探究过程,来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
通过自主学习,分组汇报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发现总结的能力。
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及教法学法的确定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摩擦现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
本节再通过一些小实验感知摩擦力的概念存在方向和影响因素。
知识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会用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了解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因素的过程中,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
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交流合作精神。
教材的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问题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实验数据表格设计,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科学探究:摩擦力-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
科学探究:摩擦力-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测量摩擦力的方法;3.理解摩擦系数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4.进一步认识摩擦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和计算摩擦系数的公式;2.难点: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举例。
要求学生自己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摩擦力有所认识,并能在课堂上举一些例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利用物理或生活中的场景来引入摩擦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在天气寒冷的日子里,有些人会在路上散步,当时滑溜滑溜的路面就是因为有了摩擦力,才能够避免行人摔倒。
2. 理论讲解在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或者黑板演示的形式,讲解摩擦力的物理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3. 实验环节老师可以设计几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因素。
比如:利用不同的材料和表面结构分别将物体放在斜面上,测量其滑动距离,从而探究材料和表面结构对于摩擦力的影响。
4. 计算环节在了解摩擦力的原理和方法后,老师可以通过公式的运用,让学生计算出实验中所测得的摩擦系数。
并让学生探究材料、物体质量等因素对于摩擦力的影响。
5. 应用环节最后,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汽车刹车时为什么会有摩擦力?做饭时为什么不可以用铁锅?等等。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并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反思摩擦力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物理概念,通过实验和互动讲解等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并激发他们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能对于摩擦力会有不同的理解,需要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沪科版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
沪科版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山东鲁绪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4.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与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于探索如何利用和防止摩擦力为人类生活服务。
2.乐于探索并利用摩擦力的知识改变工作条件。
【教学重点】1.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2.学会猜想与假设,认识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1.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2.认识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毛巾、玻璃、长木板钩码、三只圆柱形铅笔、肥皂水。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筷子提米的实验:在一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插入一支筷子并压紧大米,向上提起筷子会很容易的将筷子拔出;重新将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少量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玻璃杯提起。
请学生分析讨论并举出身边的摩擦现象从而引出新课。
(二)进行新课一、滑动摩擦力小实验:让学生用手压在桌面上拖动,感受一下拖动时桌面作用在手上的阻力(摩擦力)。
手对桌面压得越紧(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越大),手拖动就越困难(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然后在桌面上铺上毛巾(毛巾要固定在桌面上)手再压在毛巾上拖动,就比手在平滑的桌面上拖动更难一些(说明手所受的摩擦力较大)。
师:手压在桌面上拖动你有什么感受?生甲:手在桌面上滑动时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作用。
师:这摩擦力起到什么作用?生甲:阻碍手运动的作用。
师:手对桌面压得越紧,有什么感受?说明了什么?生乙:手对桌面压得越紧,拖动越困难,说明所受摩擦阻力越大。
师:在桌面上铺上毛巾,手再压在毛巾上拖动,有什么感受?说明了什么?生丙:手压在毛巾上拖动比手压在光滑的桌面上拖动更困难,说明受到的摩擦阻力更大。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六章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
《沪科版第五章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教学课型】新授◆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滑动摩擦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⑵.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⑶.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能力目标:经过探究过程,尝试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探究的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和假设,认识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重点:突出“猜想与假设”。
2.难点:“制定计划”环节中的“控制变量法”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工具】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毛巾、凡士林、玻璃瓶、细麻绳、一双旱冰鞋、抹布。
◆教学情景导入【教师活动1】提问:(1)重力的定义(2)重力的大小计算(3)重力方向与作用点【学生活动1】回忆、回答师的问题。
【教师活动2】组织实验:(1)找两位同学、一根钢管(一端做的粗糙,另一端做的光滑)(2)让两位同学分别拉两端,进行拔河比赛。
根据现象采访提问:(1)拉光滑一端的同学,为何抓不住,容易脱手呢?(2)拉粗糙一端的同学,为何那么轻易的把钢管拉过来?师述: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很容易看出,导致此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手和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不同所致。
本节课就来一起探究此问题。
板书课题:科学探究:摩擦力【学生活动2】配合老师做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师的问题并做回答。
根据教师的引导进入新课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一)、从生活到物理(准备一个盖子盖紧且抹上一些凡士林,很光滑的玻璃瓶,一块抹布;一条拔河用的细麻绳,一双旱冰鞋)师:(展示材料)这节课我想先与同学们一道玩几个游戏。
哪位同学来帮我把玻璃瓶的盖子打开?(几个男同学上来,却拧不开瓶盖,后有甲生用了抹布,终于拧开了瓶盖)师:(赠送瓶中的小礼物)谢谢!这小礼物归你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打不开,你却能拧开了?甲生:原来瓶子太滑了,擦干净后就不滑了。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设计(沪科版初二)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设计(沪科版初二)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白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2.明白产生摩擦的缘故。
3.明白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4.明白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阻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摩擦力。
〔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咨询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咨询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缘故,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教材第一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讲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尽管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讲明实际现象,学会依照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阻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明白得,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阻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法建议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现象.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会,就忽视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专门清晰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分析、判定、归纳〕,必须尽量做好.专门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演示分析讲解,如此就能及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爱好.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在研究阻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表达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咨询题的研究方法,即当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纳操纵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关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是十分有益的.3、可采纳学生讨论自学的方式教学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都不难明白得,关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进行实验研究、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此有助于提高学习爱好,培养自学能力.关于基础不行或组织纪律较差的学生可采取部分内容教师引导,部分内容学生讨论的形式教学.4、适当补充静摩擦的知识.在摩擦现象中涉及静摩擦力的事例专门多,教学中不可幸免的会遇到,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静摩擦的知识,使学生明白即可.。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沪科版初二) (4)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沪科版初二)(4)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咨询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3、明白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小实验:让学生用手压在桌面上拖动,感受一下拖动时桌面作用在手上的阻力〔摩擦力〕。
手对桌面压得越紧〔接触面之间的压越大〕,手拖动就越困难〔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然后在桌面上铺上手巾〔手巾固定在桌面上〕,手在压在毛巾拖动,就比手在光滑的桌面上拖动更难一些〔讲明手所受的摩擦力较大〕。
学生分析缘故:手在桌面上滑动时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作用。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时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简单补充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咨询题师:对滑动摩擦力你们想提出什么咨询题?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生:滑动摩擦力产生的缘故?……师:你们提出的咨询题提得专门好,摩擦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其产生气理和制约因素都专门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咨询题至今仍在探究中。
我们这节课先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那个咨询题。
2、猜想或假设师:你们的猜想一下,阻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生:压力的大小。
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生:速度大小;接触面的大不;推力大小……3、设计实验师:滑动摩擦力是产生在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面上,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大小有关,对这些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我们只能一个一个的单独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如何样阻碍摩擦力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否那么,你就无法明白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是由哪些个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这确实是在研究多因素咨询题时,必须注意的〝变量操纵〞方法。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6章第5节《科学探究:摩擦力》说课稿
说课稿各位老师们大家好,我叫**,今天我说课的课题选自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分析一下教材,第五章共分为5节,从内容上看,这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力,侧重于对三大基础力的探究,而摩擦力是这三大基础力之一,对后面学习力与运动的关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高中会对摩擦力展开定量的研究,那么本节课的知识构建就变得尤为重要,另外,摩擦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是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切入点,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研读了一下课标,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摩擦力。
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了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等,都不困难,但是本节课被安排为一次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就给课标的这5个字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
据此,我确定了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再上升一个阶段。
通过分析教材和目标,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有所了解,懂得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与摩擦力有关的事物,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这节课的强大基础,但是初中物理实验中每个实验都有自己侧重的对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培养。
本节课侧重的就是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生活经验确实丰富,感性认识确实浓厚,但是科学的猜想和随口瞎说却是有很大差别的。
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定为:1.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合理科学的猜想;2.控制变量法的正确使用。
根据重难点,下面我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说一下对摩擦力概念的一个分析,摩擦力是在日常现象和物理学中立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出来的概念,我们看到它有两个分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对于右边这条分之——静摩擦力,初中范围只做了解,不做很深的要求,但是为了便于学生对它和滑动摩擦力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区分,我录制了一个微视频,简单讲解了静摩擦的概念。
八年级物理下册 5.5《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案 沪科版
沪科版《5.5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案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叫摩擦力心脏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通过摩擦利弊的学习,认识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培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心脏常用的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学习重、难点]1、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2、知道常用的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复习铺垫]1、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二力平衡的条件?[新课导学]1.摩擦力演示1:用水平力推桌子,但桌子没动。
说明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
演示2:用水平力推桌子,使桌子运动起来,有一个力在阻碍桌子运动。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互相挤压;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探究) :演示3:课本P92图5-30实验生总结:(1)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大,摩擦力大(2)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分析课本P93-95的图。
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粗糙些;③用滑动代替滚动6.减小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大压力;②使接触面光滑些;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等[典例精析]例自行车刹车时,为什么手捏闸越紧,停止越快?[随堂练评]1、摩擦力是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______或_________的力;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摩擦,转笔刀与铅笔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1500牛顿,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牛顿、方向是____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
5.5 科学探究 摩擦力 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doc
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摩擦力。
(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法建议1、现象教学,以实验为主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现象.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必须尽量做好.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演示分析讲解,这样就能及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当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用控制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益的.3、可采用学生讨论自学的方式教学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都不难理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进行实验研究、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于基础不好或组织纪律较差的学生可采取部分内容教师引导,部分内容学生讨论的形式教学.4、适当补充静摩擦的知识.在摩擦现象中涉及静摩擦力的事例很多,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静摩擦的知识,使学生知道即可.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科学探究-摩擦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说课稿
科学探究:摩擦力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说课稿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说课稿“科学探究:摩擦力”
艾伦
一、教材的特点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
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其中还编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WORD教案2
八年级物理教案容光中学——张珊宝教学内容: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目的:1、通过对摩擦力的探究,掌握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了解增大有益摩擦与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结论的能力教学重点: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2、怎样增大与减小摩擦力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准备:摩擦力演示器,弹簧测力计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假如你所在的地面像玻璃一样,非常光滑,你能在上面跑吗?2、让学生把手放在桌面上滑动,说出自己的感觉。
(好像有一种力在阻碍我向前滑动);你只把手话桌子上不动,感觉一下还有没有那种阻碍的力。
(没有,没有运动)。
我们就把你们刚才做实验时感觉的那种阻力叫做摩擦力,(板书:摩擦力)二、新课教学1、摩擦力(1)提问:刚才大家在做实验时,在哪种情况下才产生阻碍手运动的力呢?(手在滑动时);(2)当你的手没有运动时,有没有阻碍手运动的力?(没有);(3)现在大家再来做一做:你的手放在桌面上,没有运动,但你用力在向前滑动,但不要让手运动,有什么感觉?还有没有阻碍手运动的力(有);(4)你们在做实验时,你感觉产生阻碍手运动的力在哪个地方产生的(手与桌子的接触面上);学生总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正在运动或将要运动的物体。
总结什么叫做摩擦力: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或将要滑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我们就把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又叫摩擦力。
(板书)2、影响摩擦力产生的因素路上倒上了机油,我们在上面往往站不住,容易摔倒,但如果路上没有机油的话,我们却不容易摔倒,这是为什么呢?到底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有哪些因素,你猜猜看。
演示:安装调试好摩擦力演示器,开启电源,让皮带匀速转动,让学生触摸长方体木块的两个面,说出两个面的不同(一个面光滑,一个面粗糙),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把木块光滑的那一面放在演示器皮带上,这时,接触面比较光滑,在弹簧测力计上会有一个数据,说明:这个数据就是当前木块所爱到的摩擦力,记下这时数据;把木块换一个面,让接触面变粗糙,按上面的方法做实验,记下接触面粗糙时弹簧测力计的数据;把表面光滑的那一面与皮带接触,再在上面放一个圆柱体,这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数据,用同样的方法做两次以上的实验;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分析表格数据,学生比较实验1、2、3、4总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1)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讲解:在木块上放一个圆柱体时,它的重力增大,木块对皮带的压力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5.5科学探究:摩擦力》说课及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能够对问题提出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能设计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能搜集数据和证据,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4、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方法.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5、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过程,能用学过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教具】
多媒体计算机、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砝码、沙纸、轴承、铅笔、泥鳅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小动物,长得虽然不好看但却很有趣——泥鳅。
下面那个同学能帮
我抓出几条泥鳅?
(学生十分好奇,交头接耳的议论,气氛非常活跃)
2、出示课件: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
问:如果老师要参加一百米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我要去溜冰你又会帮我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了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看一看:你观察到了什么? (配合课件做一个小演示实验:让毛刷在平面上刷过)
做一做:从这个现象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毛刷向右刷过刷毛则向左倾斜,从而说明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课件板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
1、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一猜: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系?生活中你有这方面的经验支持吗?
压力的大小
压力的作用点
接触面的面积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运动方向
运动速度……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不同猜想,并加以鼓励、赞许、引导)
做一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加油站)
教师示范并用媒体播放: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小组讨论:
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些因素的关系?
(学生提出在实验中应使用控制变量法)
小组交流:
(1)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
(2)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
比一比:看谁的实验做的好
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议一议: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各组实验数据表格实物投影.想想如何分析实验数据表?分析实验数据看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照各组实验的结论,问最初提出这一猜想的结论和他的猜想是否一致,是否接受现在得出的实验结论,为什么?)
★争论:一位学生在讨论至于提出,他感觉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
举例:用手在摸狗尾巴草时,如果向上摸时感觉比较滑顺,而当向下摸时就会感到摩擦很大。
问题一提出,引起广泛同学的争论,有的同意有的反对,学习小组讨论后,经过6位学生代表发言辩论,最终大家意见达成一致——用手摸狗尾巴草这个例子除了运动方向不同外,向上和向下摸时的粗糙程度也不同,那摩擦力的大小感觉不一样也就不能说明是否是运动方向不同所引起的了。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无关.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想一想:在探究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
2.讨论生活中的摩擦。
辩一辩:摩擦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学生自由辨论,两分钟时间,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发言: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对于有益摩擦,要想方设法增大它,对于有害摩擦,要想方设法减少它.)
谈一谈: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一、增大有益摩擦
教师: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请大家说说摩擦力的有益之处.(学生回答)
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我们拿起一个茶杯,靠的就是手和杯子之间的摩擦力.缝纫机的大轮带动小轮转动,那是皮带和轮子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
凡是摩擦有益的场合,我们应该设法增大摩擦,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道理,请大家举例说明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学生举例并分析)(多媒体演示.)
大家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思维在这里被有效激活)
二、减小有害摩擦
教师:摩擦力并不是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大家想想,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
机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仅浪费动力,而且造成机件的摩损,影响机器的寿命.
据统计全世界的动力系统中有一半以上的能量是在克服摩擦中损耗的,例如汽车内燃机百分之十的能量消耗在摩擦上.
由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减小有害摩擦,应该使物体表面更光滑.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还不能使摩擦力减小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试一试: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现在,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在木块和木板之间放一排圆铅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学生操作)
结果如何?为什么?
由实验可知: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这就是所有的车辆都安上轮子的道理.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装有很多光滑的钢球或钢柱(展示轴承),这样,转动时的滚动摩擦非常小.(多媒体演示.)
找一找:你在生活中见到那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实例?就以自行车为例.请举例说明.
多媒体课件展示自行车各部分的分解图:学生一一分析个部件的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还有一种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加润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动,减小了摩擦.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可以使摩擦变得更小.气垫轴承、气垫船就是利用气垫来减小摩擦的.(多媒体演示.)
开眼界:生活中的摩擦(播放媒体)
计算机显示工业、科研、国防等各种情况下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上海已经投入运行的磁悬浮列车、气垫导轨、气垫轴承、气垫船、滚动轴承等)
通过“开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热情.
点评: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探究式教学,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教学过程,纵观整节课教师的组织和学生的反应,可以概括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情境创设以巧取胜,问题提出循循善诱。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对教学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学生善于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需要充分的创设问题情境,从课堂的一开始,教师给学生拿出了与物理课似乎毫不相关的小动物——泥鳅,这完全出乎学生意料,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他们似乎都在想老师拿泥鳅干什么用?这也正是教师抛给学生的一个问题,当学生们极其费力的去抓泥鳅的时候,“摩擦力”这个词已经开始闪耀在他们的大脑中了。
随后按老师的要求叙述生活中所见的其他的摩擦现象,在他们的说、听、比较中,逐渐发现摩擦力的大小跟某些因素存在着关系,这一问题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猜想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学生能够顺利的提出问题与老师巧妙的创设情境、循循善诱的引导很有关系。
二、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思想自由的驰骋提供了舞台。
学生的猜想非常丰富,有六个之多,教师的点评更多的是鼓励、赞许、引导,即使那些明显不合理的猜想也没有武断的否定,这就很好的保护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所以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也能充分的发挥不拘一格,尤其是探究的最后出现了关于“狗尾巴草”的争论,这一问题的争论促使学生发现了暗含的变量,深入了对控制变量的理解,课堂效果的好坏,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体现,学生思想的活跃,讨论的深入,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一个开放的课堂,自由的空间。
三、民主的教学教会学生懂得倾听和坚持。
学生的猜想是丰富的,有的猜想得到了验证,而有的猜想证明是错误的,最初提出这个错误猜想的学生他是否能接受这个结论?此时教师没有忽视这一现实,而是主动的去了解询问,这是教师民主意识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探究,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用心思考,既懂得倾听别人的意见,又懂得坚持自己的意见。
李继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