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 (新版)沪科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一、单选题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 将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蜡烛、透镜位置保持不变D.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透镜位置保持不变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 cm)、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 D. 潜望镜3、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 )A. 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在她移动位置后,应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在她移动位置后,应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4、投影仪是平面镜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个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置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一名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5、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6、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A.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B.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C.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D.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7、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A. 无像B.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成正立、放大的实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已知蜡烛位于凸透镜的左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cmB.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 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二、填空题9. 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当物距为30 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10、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_____(填“远离”或“靠近”)荷花.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F点为凸透镜的焦点,当把蜡烛放在图中_____点时,从光屏这边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时,看到了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三、解答题12、某次实验时,在暗室中需要用平行光照亮一个物体。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试题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作业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试题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作业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1.(宜昌中考(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常言道:水火不相容。

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2.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选项是()3.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此时假设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那么()A.光屏上不能成像B.能成像,像是原来的一半C.光屏上仍成完整的像,像比原来的暗D.只有把光屏移动到适宜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4.(昆明中考)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5.(荆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像,假设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如下图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

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

7.(海南中考)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下图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8.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30cm时成像的特点是。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9.(3分)(遵义中考)如下图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0.(3分)(资阳中考)如下图,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凹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1.(6分)(2021·哈尔滨中考)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

2021年物理八年级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练习含解析 沪科版

2021年物理八年级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练习含解析 沪科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一、单选题1.将物体分别放在甲凸透镜(f甲=10cm)、乙凸透镜(f乙=5cm)前,使物距相同。

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都能成像,一个缩小,一个放大。

则()A.缩小的像是实像,放大的像是虚像B.甲凸透镜成的是缩小的像C.物距可能是15cmD.物距可能是20cm【答案】C【解析】A.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都能成像,光屏能够承接的都是实像,故A错误;BCD.假设甲成的缩小的实像,乙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与它们焦距的关系有u>2f甲=20cm5cm=f乙<u<2f乙=10cm物距相同,不符合题意;假设甲成的是放大的实像,乙成的是缩小的实像,则物距与它们焦距的关系有10cm=f甲<u<2f甲=20cm,u>2f乙=10cm物距相同,则有10cm <u<20cm故甲成的是放大实像,乙成的是缩小的实像,物距可能为15cm。

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答案】C【解析】由图知,甲照片的像比乙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甲图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像距小.拍摄乙照片时物距小,像距大.故C选项符合题意.3.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情况知道,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的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的这种成像情况制成的,故选B。

4.疫情发生后,为了防止接触传染,许多单位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

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的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进行人脸识别。

2021年物理八年级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透镜练习含解析 沪科版

2021年物理八年级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透镜练习含解析 沪科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透镜一、单选题1.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

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A.平面镜B.三棱镜C.凸透镜D.凹透镜【答案】C【解析】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由于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点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2.关于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能成实像,凹透镜只能成虚像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放大镜是凹透镜【答案】A【解析】A.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故A正确;B.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虚像,物距大于1倍焦距成实像;实际凹透镜也可能成实像,不过成像方法有些特殊,先得用其他透镜产生一个虚像,则虚像(即虚光源)在凹透镜下可以呈现出一个实像,故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故C错误;D.放大镜是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的透镜中最适合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是()A.B.C.D.【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BC都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都是凹透镜;只有D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做放大镜使用,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最适合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是D。

故选D。

4.如图所示,对光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有()A.①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D.②④⑥【答案】A【解析】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凹透镜;由图可知,①③⑤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答案】D【解析】A.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不一定会聚到焦点或一点,故A错误;B.凸透镜对所有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会发散,不会经过焦点,故C错误;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D正确。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案 (新版)沪科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预习案】【学习目标】了解凸透镜的制作原理及形状特点。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道凸透镜的焦点,了解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距。

知道应从像的放大或者缩小、倒正、虚实三个方面描述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学习重点】掌握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的焦点、主光轴、光心和焦距,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难点】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决定因素。

【新课案】知识点一:凸透镜的特点及成像规律(一)凸透镜凸透镜外形特征: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外形特征: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1.讨论交流凸透镜的形状是中央较、边缘较,凸透镜的镜面,有的个面是球面,有的个面是球面。

2.规律总结(1)凸透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的中央较、边缘较。

(3)凸透镜镜面的个表面或至少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3.知识拓展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1.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凸透镜对平行光有什么作用?实验探究: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怎样?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于一点。

2.规律总结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3.知识拓展凸透镜凹透镜A B C D E F GG(1)凸透镜不光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对所有光都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三)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1.实验探究仍做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的实验,白纸上出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称为什么?最小、最亮的光斑称为凸透镜的。

2.规律总结(1)通过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光轴。

(2)凸透镜的称为光心,用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

(3)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的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凸透镜的两侧有一个焦点。

(4)焦距:到的距离称为焦距,用f表示。

3.知识拓展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实焦点。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成像练习题及答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成像练习题及答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成像练习题及答案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_____。

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透过凸透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3.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将蜡烛从远处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__。

二、选择题5.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要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是()A.u<10cm B.10cm<u<20cm C.u>10cm D.u>20cm6.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

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7.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15cm C.10cm D.5cm8.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5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三、实验题9.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潜望镜、远视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2.目前,移动支付已被大家广泛使用,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按照相关步骤操作即可完成付款。

关于手机扫码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是光源B.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C.若手机远离二维码,手机屏幕上的二维码图像会变大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3.关于如下左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光路图说明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的方向一定改变B.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C.图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为u>2f(f为焦距)D.从不同方向能看清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4.如上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此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实验现象能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B.光屏上接收到的是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C.将蜡烛向左移,光屏应向右移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若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5.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归纳正确的是()A.成虚像的是②③④B.成实像的是①④⑤C.成倒立像的是③④⑤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6.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7.在太阳光底下可以点燃火柴的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8.如图所示,最近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题)(9题)(10题)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为了使身后的人能全部被摄入镜头,应将自拍杆拉长C.手机镜头上的灰尘会被拍摄在照片上D.利用自拍杆可以减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围9.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06个火星日,如图所示是导航地形照相机拍摄到火星车在火星巡视的图片。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一课一练4.5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一课一练4.5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版,含答案解析)

4.5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

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A. 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B. 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C. 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D. 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2. 一滴水滴在水平放着的玻璃板上,人看到压在玻璃板下的字是A. 等大的虚像B. 等大的实像C. 缩小的实像D. 放大的虚像3. 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C.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白纸板D.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只需将蜡烛远离凸透镜4. 下列关于几种光学仪器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 放大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5. 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眼睛能看见的像是实像B. 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C. 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D. 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是实像6.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C. 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D. 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7. 下列光学仪器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A. 平面镜B. 潜望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8. 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在太阳光下,出现一大块光斑的透镜是凸透镜B. 用透镜观察景物,放大的透镜是凹透镜C. 用手摸形状,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D. 以上说法都对9. 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A. 放大镜B. 照相机C. 幻灯机D. 平面镜10. 如图所示为小刚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每课一测卷】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每课一测卷】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作图中,不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若在虚线框中放入甲透镜,则光线会集中到c点;若在虚线框中放入乙透镜,则光线会集中到a点,关于两个透镜及其对光线的作用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甲是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乙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乙是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防控疫情是保护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如图所示,市民用手机扫码过程中()A.手机镜头成像相当于放大镜原理B.手机镜头与二维码的距离大于镜片的二倍焦距C.二维码经过手机镜头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二维码经过手机镜头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4.如图所示漫画中,小松鼠在树上玩得正欢,见小狐狸急匆匆从树下跑过,小松鼠感到奇怪。

关于小狐狸是否撒谎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狐狸撒谎,矿泉水瓶不可能引起火灾B.透明矿泉水瓶中有水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可以使附近的草木着火,引发火灾,故小狐狸没有撒谎C.透明矿泉水瓶中有水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使附近的草木着火,引发火灾,故小狐狸没有撒谎D.无法判断小狐狸是否在撒谎5.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在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C.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并且像与物的大小相等D.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虚像6.如图所示,装满水的杯子类似一个透镜,在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进行观察,看到“泥娃”变细了,可以判断泥娃处于()A.焦点以内B.焦点上C.焦点和二倍焦距点之间D.二倍焦距点以外7.用放大镜观察近处的物体,若适当缩小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增大B.缩小C.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共5小题)8.夏天的清晨,花草的叶子上有很多晶莹的露珠,非常漂亮。

透过这些露珠,叶子的叶脉可以看得非常清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题附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题附答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O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4.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故宫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D.等于50mm5.如图所示,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A.A的左侧B.AB之间C.BC之间D.C的右侧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厘米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厘米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A.8cmB.10cmC.11cmD.14cm7.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根据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平面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放大镜9.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逐渐变大B.始终是缩小的C.始终是放大的D.逐渐变小,然后再变大10.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5小题,要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哦~~)。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知识点1 凸透镜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材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下面的()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2.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A.aB.b、dC.cD.a、b、c、d3.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4.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

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透镜,眼镜乙是透镜。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5.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移动时,则下列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变大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大后变小D.像先变小后变大6.小夏用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2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图1图27.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5是她做水球透镜实验时的情景,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有关像的判断及成像规律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凸面镜B.虚像放大镜C.实像照相机D.实像投影仪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的实像。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 m。

综合训练9.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

精品解析2021-2021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1-2021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解析版)

2018-2019 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 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 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 焦距变小,像距变大【答案】B【解析】当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人的位置不变,又拍了一张全身照,即该过程中的像是变小的,所以应增大物距;即保持了相机和人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物距,所以只能使透镜的焦距变小,同时还要减小像距。

故B 正确为答案。

2.如图所示,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可知,该凸透镜的应用是放大镜,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A.【点睛】凸透镜成像时,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3.下面光学仪器中,能成放大实像的是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潜望镜D. 放大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潜望镜中有两块平面镜组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A、照相机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B、投影仪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符合题意.C、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潜望镜、汽车观后镜工作原理.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A. 大于20cmB. 等于20cmC. 大于10cm 且小于20cmD. 小于10cm【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物体应放在二倍焦距以外,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以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大于20cm,故应选A。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一、夯实基础1.下列关于透镜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B.透镜只能用透明玻璃制造C.王红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D.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2.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3.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透镜的焦距是()A.5cm B.10cm C.15cm D.30cm4.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A.过L2的二倍焦距点 B.过L2的焦点C.平行于L2的主光轴 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二、能力提升5. 如图所示,遮光板A与光屏B平行放置且相距为d.在A的中央挖一直径为d1的圆孔,并在孔内嵌入与孔等大的薄透镜L.现有一束平行光束垂直照射遮光板,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直径为d2的圆形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大小可能为()A.d1d2 /d1+d2 B.d2d /d1+d2 C.d1d /d1−d2 D.d1d2 /d2−−d16.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A.0.1m B.0.2m C.0.3m D.0.5m7.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 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人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8.下图所示光路图中,正确的是()三、课外拓展9. 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10. 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C.蜡烛向右移动 D.透镜向右移动四、中考链接11、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A B.B C.C D.D12、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参考答案一、夯实基础1、【答案】D【解析】A、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可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是看中间比边缘厚或是薄,并不是看整个镜片有多厚或是多薄,故A错误.B、透明物质都要可以做透镜,如冰,故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故C错误.D、凸透镜表面越凸,折射能力越强,折射光线就会在距离光心较近的地方相交,所以焦距越短.故D正确.故选D.2、【答案】A【解析】老花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因此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同时也可以用来当放大镜使用,故ABC正确;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因此爷爷是个远视眼,故D错误.故选D.3、【答案】D【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形成的光斑是焦距一半,即焦距是2×15cm=30cm.故选D.4、【答案】A【解析】过主光轴上的一点A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主光轴上一点B,并且A、B 两点到光心的距离相等,可知:AO1和O1B为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因为两个透镜完全相同,且AO1=O1B=BO2,所以BO2也是凸透镜L2的二倍焦距,所以光线再经L2折射后仍过L2的二倍焦距点.故选A.二、能力提升5、【答案】D【解析】A、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可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是看中间比边缘厚或是薄,并不是看整个镜片有多厚或是多薄,故A错误.B、透明物质都要可以做透镜,如冰,故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故C错误.D、凸透镜表面越凸,折射能力越强,折射光线就会在距离光心较近的地方相交,所以焦距越短.故D正确.故选D.6、【答案】A【解析】因为像点M到镜面的距离为0.2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发光点S(如图所示)离镜面的距离也为0.2m.因为一束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要会聚在焦点上,所以点S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点S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由图象分析可知:焦距为0.3m-0.2m=0.1m.故选A.7、【答案】C【解析】:①当在P处嵌入一个凹透镜时,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要比圆孔P 大.②当在P处嵌入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时,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线在PM之间会聚,所以光斑要比圆孔P大.③当在P处嵌入一个时平板玻璃时,因为平板玻璃对光线即没有会聚也没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与圆孔P一样大.因此嵌人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故选C.8、【答案】【解析】由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A正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焦点,而B中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了,所以B错误.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透镜后应更加发散,而C中凸透镜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了,所以C错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而D中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了,所以D错误.故选A..三、课外拓展9、【答案】(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向焦点F;(2)射向焦点F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为F,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再次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10、【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物距等于10cm;AB、因为焦距为15cm,而物距等于10cm,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无论向哪里移动光屏也看不到蜡烛的像,故AB错误;C、当蜡烛向右移动时,物距仍然小于焦距,仍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C错误;D、透镜向右移动,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光屏能够承接,故D正确.故选D.四、中考链接11、【答案】B【解析】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12、【答案】A【解析】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新泸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精选练习)(原卷版)

新泸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4.5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精选练习)(原卷版)

沪科版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2019•怀化)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

下列器材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平面镜2.(2019春•房山区期末)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3.(2019•烟台)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一次实验操作情景,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将烛焰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2019•邵阳)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A.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5.(2019•深圳)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二.填空题6.(2019春•渭滨区校级月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像最小(2)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像最大。

(3)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不成像。

7.(2019春•渭滨区校级月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刷脸”的时代到来了,如图所示“刷脸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其成像原理是当人站在它的二倍焦距以外,能成一个(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当人远离“刷脸机”时,这个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2019春•渭滨区校级月考)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一圈约1.5小时,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做实验。

如图所示,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选填“实像”、“虚像”),水球相当于(选填“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王亚平与她的像是在水球的(选填“同侧”、“异侧”)。

9.(2019春•琼中县期中)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照相机”或“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案设计1(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案设计1(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班级: 姓名: 组号:第二课时(一)情景体验 体验 凸透镜成像活动1:用放大镜靠近课本看上面的字。

活动2:用放大镜远离课本一定距离上看面的字。

(1)活动1中,观察到的字较 (选填“大”或“小”)。

(2)活动2中,看到的字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二)教材助读1.课前实验:观察近视眼镜,它有什么特点?移动近视眼镜与书面的距离,透过近视眼镜(有一定距离),观察书上的字上怎么变化的?(注意:改变眼镜和书本、眼睛和眼镜之间的距离)2.阅读课本71页,思考下列问题:(1)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器材 (3)物距是指 像距是指 (4)实验的方案:(课本中画出)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猜想与假设:完成情况一、自主预习•探究新知 二、课堂探究•快乐学习结合“体验”中的活动和日常生活经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与有关。

2.实验设计(1)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凸透镜、(2)实验思路①实验时应让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这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

②要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的关系,一般应固定位置不动,改变,观察,测量。

实验序号凸透镜焦距f/cm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正、倒像的虚、实像放大或缩小1 102 103 104 105 10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的实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时,不能成像。

4.交流与评估:(1)如何粗测凸透镜的焦距?(2)实验时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基础过关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测试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测试新版沪科版

4.5 科学研究:凸面镜成像一、单项选择题1. 将一个凸面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面镜20cm处获取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 处,则可在凸面镜的另一侧获取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减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2.物体放在焦距为 16 厘米的凸面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获取一个减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 10 厘米B. 20厘米 C. 30 厘米 D. 40 厘米3. 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体现一个清楚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体现一个清晰减小的像,调理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挪动,光屏远离透镜挪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挪动,光屏凑近透镜挪动C.透镜不动,蜡烛凑近透镜挪动,光屏远离透镜挪动D.透镜不动,蜡烛凑近透镜挪动,光屏凑近透镜挪动4.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面镜的距离u 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 v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则凸面镜的焦距为()A. 60 cmB. 40cm C. 20cm D. 10 cm5. 无穷远处的太阳光正比较射到凸面镜上,则经过透镜后形成的亮点与透镜光心的距离()A. 小于 fB. 等于f C. 大于f D. 小于 2f6.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面镜放在如下图的地点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面镜用眼直接察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类成像原理能够制成()A.平面镜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7. 如下图,投影仪是教课中常用的设施。

下边对于投影仪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流传方向B.屏幕表面粗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若使屏幕上清楚的像变大,只要使镜头凑近投电影8.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切近物理课本,透过玻璃杯察看书上的小丑图片(圆圈中的小丑图片与课本中的小丑图片实质大小相等),如下图,他所看到的虚像是图中的()A. B.C. D.二、填空题9. 凸面镜有 ________个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_.同一个凸面镜双侧的焦距________,焦距短的凸面镜对光的汇聚作用________(选填“强”或“弱”).10. 一束平行光芒经过凸面镜折射后的流传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面镜左边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面镜右边经过透镜能够看到一个________ 放大的 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11. 如下图,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滴水珠(直径为5mm),双手平拿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填“虚”或“实”),小水珠相当于________ 镜.12. 小明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面镜的焦距是10cm.(1)他将蜡烛、凸面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挨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不论怎样挪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由可能是 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面镜的距离为36cm 时,可在光屏上获取倒立、 ________ 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面镜凑近一些,要获取清楚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 (选填“凑近”或“远离”)凸面镜.三、解答题13.如下图,一田户在塑料薄膜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柴,夏季大雨以后,正当中午,阳光分外激烈,干柴竟然冒烟,差点着火。

八年级物理全册4多彩的光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4多彩的光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新版沪科版

第五节科学研究:凸面镜成像第1课时凸面镜1知识管理1.凸面镜.形状特色:其形状是中央,边沿,两个表面或起码一个表面是的一部分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望远镜等.对光的作用:凸面镜对光有作用,故又叫汇聚透镜.2.认识凸面镜主轴:经过两个球面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又叫主轴.光心:凸面镜的W .焦点: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凸面镜汇聚的点. 凸面镜两头各有一个焦点 .说明:凸面镜双侧的焦点是实质光芒汇聚而成的,故称为实焦点;凹面镜双侧的焦点是折射光芒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不是实质光芒,故称为虚焦点.焦距:焦点到的距离 .3. 凸面镜的三条特别光芒过光心的光芒:经凸面镜折射后,其流传方向W .过焦点的光芒:经凸面镜折射后,折射光芒平行于W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凸面镜折射后,折射光芒经过W .4. 凹面镜形状特色:中央比边沿的透镜 .对光芒的作用:凹面镜对光芒有作用 .凹面镜的三条特别光芒:( 1)过光心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其流传方向W. ( 2)入射光芒延伸过焦点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折射光芒平行于W . (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凹面镜发散后,折射光芒的反向延伸线汇聚于.2基础题 )1.(贵宾中考)以下透镜中,属于凹面镜的是()2. (南宁中考)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经过透镜聚光以后再发电. 此透镜是一个()A.凸面镜,对光芒拥有汇聚作用B.凸面镜,对光芒拥有发散作用C.凹面镜,对光芒拥有汇聚作用D.凹面镜,对光芒拥有发散作用3.学完透镜后,小明同学对透镜的知识点作了以下记录,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凸面镜对光芒起发散作用B.凹面镜对光芒起汇聚作用C.经过凸面镜射出的光芒流传方向都会发生变化D.若使凸面镜产平生行光,应将光源放在凸面镜的焦点上4.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电筒射出一束平行光,以下图,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汇聚,应在杯底搁置的器械是()A. 平板玻璃B.凸面镜C. 凹面镜D.平面镜5. 以下图均为凸面镜的是.6. 把一个透明且平均的玻璃球切成a、 b、 c、d、 e 五块,其截面以下图,此中为凸面镜的是,为凹透镜的是.7. (贵宾中考)做出图中入射光芒经过凸面镜后的折射光芒.3中档题8.夏季的正午,不宜往阳光下的花木上洒水 . 假如这时候洒水,待水蒸发后,本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伤斑点,其原由是()A. 水滴蒸发,带走叶片的热量B.透明的水滴更简单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C.水滴在骄阳照耀下,温度升得很高,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烧焦D.水滴恰似凸面镜,使阳光汇聚,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9.如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过两个不一样凸面镜后汇聚成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凸面镜表面越凸,焦距越长B.凸面镜焦距长短与表面突出的程度没关C.凸面镜对光的汇聚作用与表面的凸出发度没关D.凸面镜表面越凸,对光的汇聚作用就越显然10.如图, F 是透镜的焦点,此中正确的光路图是()11.(曲靖中考)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以下图的“爱车小贴士”,这是由于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镜,使太阳光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致使车漆失掉光彩爱车小贴士骄阳下洗车须实时擦干,不然会致使车漆失掉光彩.12. (重庆中考)如图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合的透镜.13. (聊城中考)以下图,a、b 分别为一束入射光芒和一束出射光芒. 请画出 a 经过凹面镜后的折射光芒和与b 对应的入射光芒.4拓展题14.在利用太阳光丈量凸面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面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面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 . 他想进一步研究不一样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成效有什么不一样,和同学们议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 1:凹面镜也能点燃火柴;猜想 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面镜的焦距大小相关;猜想 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面镜的直径大小相关.(1)依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议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以为他们判断的依照是W .( 2)为了考证猜想2能否正确,他们采用直径同样而焦距不等的凸面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真相等 . 这说明猜想 2 是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考证猜想 3 能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2 课时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1知识管理凸面镜成像的规律规律:( 1)当 u> 2f 时,此时 f < v< 2f ,成、倒立的实像;( 2)当 u= 2f 时,此时v= 2f ,成、倒立的实像;(3)当f<u<2f时,此时 v> 2f ,成、的实像;(4)当u=f时,不可以成像;(5)当0<u<f时,此时v>u,成、正立的像 .简记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注意:在做凸面镜成像实验时,使烛焰、凸面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是为了让烛焰的像映在光屏中央 .2基础题1.(贵阳中考) 2013 年 6 月 20 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异的太空课 . 以下图,是她在展现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依据这张图片上的情形能够判断,这个水球()A.相当于一个凸面镜B.相当于一个凹面镜C.相当于一个平面镜D.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2. (贵港中考)某同学做“研究凸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面镜的焦距为 f ,保持凸面镜地点不变,以下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 b, c, 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地点,对于a,b, c, d 四点的成像状况,他概括出以下说法,此中错误的选项是()A. 烛焰位于 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烛焰位于 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 烛焰位于 b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 烛焰位于 d 点时,屏上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3.(济南中考)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 10 cm 的凸面镜前 16 cm 处,在凸面镜的另一侧调理光屏的地点可找到一个清楚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4. (临沂中考)一凸面镜的焦距为 6 cm,若将物体放在凸面镜前15 cm 处,可获得()A. 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减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5. (昆明中考)一个凸面镜的焦距是10 cm,当把物体放在凸面镜前28 cm 的地点时,在凸面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的实像 .6. (临沂中考)江涛想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 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面镜,焦距分别为10 cm 和 20 cm.( 1)江涛将此中一凸透放在光具座上,当焰、透及光屏的地点如所示,恰能在光屏上获得一个清楚的像,他的凸透的焦距cm;( 2)江涛将蜡和光屏的地点,在光屏上还能成一清楚的像,此像的性是倒立、的像;( 3)( 2)中,不改各元件的地点,江涛了另一凸透,光屏的地点,此或“不可以”)在光屏上找到焰的像,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3中档7. (河南中考)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做“凸透成像” ,在光屏上获得了清楚的像,如所示(填“能” .他向水凸透内灌水,使水凸透的焦距小,假如不改蜡和凸透的地点,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楚的像()A.光屏向左移,成小的像B.光屏向右移,成放大的像C.光屏向左移,成放大的像D.光屏向右移,成小的像8. (南京中考)将一个凸透正太阳,在距凸透透前 40 cm ,可在凸透的另一获得一个()A. 倒立、放大的像B. 倒立、小的像C. 倒立、等大的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9. 某班同学在“研究凸透成像律”的中,20 cm 获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将一个物体放在此并制了物体到凸透的距离跟像到凸透的距离之关系的像,如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凸透的焦距是10 cmB. 当物体到光屏的距离恒40 cm ,移凸透,能够在光屏上成两次像C. 当 u= 25 cm 成放大的像D. 把物体从距凸透15 cm 移到25 cm 的程中,像逐大10. (昆明中考)在“研究凸透成像律”的中,三班学生在老的要求下,全班分红焦距都是10 cm 的凸透做. 最后,老将各的果画在了中. 中 1 和 1′、 2 和表示各的物和像的地点. 你依据的要乞降中的信息,回答以下:7 个小,使用2′⋯7和 7′分( 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搁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面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当处于( 2)从两组能够看出,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立的、W .的实像 .( 3)从 6、 7 两组能够看出,凸面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侧,且像是立的.( 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远离凸面镜,则像(填“远离”或“凑近”)凸面镜,且像的大小变(填“大”或“小”).04拓展题11. (包头中考)以下图,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面镜前如图甲所示的地点,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当是图乙中的()12.(安徽中考)如图, L 表示凹面镜, MN 为主光轴, O点为光心, F 为焦点 . 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面镜的两条特别光路,请运用凹面镜的特别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 经过凹面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 .第五节科学研究:凸面镜成像第1课时凸面镜知识管理1.厚薄4.薄发散球面汇聚不改变2. 球心主光轴中心焦点平行光心 3. 不改变主光轴焦点基础题1. D 2. A 3. D 4. B 5. A、 B、C 6. a、c、 d、 e b 7.中档题8. D9. D10. C11. 凸透汇聚12.13.拓展题14. (1) 凹面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不可以点燃火柴(2) 错误点燃的时间 ( 只需提到“不一样直径”和“丈量时间”等重点词就算正确想正确,反之则错误(3))用直径不等的凸面镜做实验,丈量火柴被假如各次实验丈量的点燃时间不等,则猜第 2课时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管理1. (1)减小(2)等大(3) 放大倒立(5) 放大虚基础题1. A 2. C 3. B 4. B 5. 减小 6. (1)10(2) 放大(3) 不可以物距小于焦距 ( 或蜡烛在凸面镜的焦距之内、u<f )中档题7. A8. C9. A10. (1) 同一高度(2)1 、2 倒放大(3) 同正 (4)凑近小拓展题11. B 12.。

【推荐精选】2017秋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习题 (新版)沪科版

【推荐精选】2017秋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习题 (新版)沪科版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透镜01知识管理1.凸透镜形状特点:其形状是中央________,边缘________.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故又叫会聚透镜.2.认识凸透镜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________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又叫光轴.光心:凸透镜的________.焦点:________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的点.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说明:凸透镜两侧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故称为实焦点;凹透镜两侧的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实际光线,故称为虚焦点.焦距:焦点到________的距离.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________.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__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经过________.4.凹透镜形状特点:中央比边缘________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________.(2)入射光线延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________.(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________.02基础题1.(来宾中考)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2.(南宁中考)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3.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4.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5.(岳阳中考)在森林中旅游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下雨瓶内灌了水,透明圆形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________透镜,烈日出来后,可能引起森林大火.6.如图所示,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来回移动另一侧的纸片,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纸片距离凸透镜中心10 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接着将纸片远离凸透镜移动,纸片上的光斑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怀化中考)如图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________透镜,乙透镜应是________透镜.(填“凹”或“凸”)8.(东营中考)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03中档题9.(济南中考)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下列各图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是()10.如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两个不同凸透镜后会聚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长B.凸透镜焦距长短与表面凸起的程度无关C.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与表面的凸起程度无关D.凸透镜表面越凸,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明显1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2.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为凸透镜的是________,为凹透镜的是________.13.如图是小明自制的游戏打桩机的示意图,它利用光学元件改变太阳光的传播方向,从而烧断细线,使重锤下落打在桩上.图中元件Q为________镜,元件P为________镜,元件P对光________(填“有”或“没有”)会聚作用.14.(聊城中考)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15.画出入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04拓展题16.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他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________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________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01知识管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规律:(1)当u>2f时,此时f<v<2f,成________、倒立的实像,应用:________;(2)当u=2f时,此时v=2f,成________、倒立的实像;(3)当f<u<2f时,此时v>2f,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应用:________;(4)当u=f时,不能成像;(5)当0<u<f时,此时v>u,成________、正立的________像,应用:________.简记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在其焦点以外)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注意: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是为了让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02基础题1.(贵阳中考)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幻的太空课.如图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这个水球()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相当于一个平面镜D.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2.(贵港中考)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3.(济南中考)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4.(大连中考)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5.(重庆中考)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6.(聊城中考)小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7.(临沂中考)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 cm和20 cm.(1)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3)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3中档题8.(宜昌中考)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9.(河南中考)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A.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B.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B.当物体到光屏的距离恒为40 cm时,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成两次像C.当u=25 cm时成放大的像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25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11.(海南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 cm,则人应在________(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12.(阜新中考)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__(填符号).04拓展题13.(武汉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 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4.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CD是主光轴,MN是AB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并确定一个焦点的位置.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透镜知识管理1.厚薄会聚 2.球心中心平行光心 3.不改变主光轴焦点 4.薄发散不改变主光轴焦点基础题1.D 2.A 3.D 4.C 5.凸 6.10 变大7.凹凸8.中档题9.C 10.D 11.A 12.a、c、d、e b 13.凸透平面没有14.15.拓展题16.凸凹先变细再变粗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管理(1)缩小照相机(2)等大(3)放大倒立投影仪(5)放大虚放大镜基础题1.A 2.C 3.B 4.A 5.10.0 放大 6.缩小照相机7.(1)10 (2)放大(3)不能物距小于焦距(或蜡烛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u<f)中档题8.D 9.A 10.A 11.缩小光屏12.(1)同一(2)缩小照相机(3)变大(4)上(5)B拓展题13.A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知识点1 凸透镜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材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下面的()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2.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A.aB.b、dC.cD.a、b、c、d3.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4.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

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透镜,眼镜乙是透镜。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5.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移动时,则下列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变大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大后变小D.像先变小后变大6.小夏用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2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图1图27.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5是她做水球透镜实验时的情景,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有关像的判断及成像规律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凸面镜B.虚像放大镜C.实像照相机D.实像投影仪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的实像。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m。

综合训练9.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

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1.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12.如图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移动。

A.A′OB.A'FC.水平向右D.水平向左13.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

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________、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_______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此时水面相当于________镜。

14.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光源照射鼠标垫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接收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来处理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光源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反射;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凸透镜到鼠标垫的距离为7mm,光学感应器距凸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像.15.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此光学元件是_____透镜,第二次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_(填“放大”、“等于”或“缩小”)、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16.如图,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17.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

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

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

这说明猜想2是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如何判断:。

18.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4)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经典考题19.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0.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1.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2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的,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方;图I 图2(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用L0、L表示)。

参考答案1.C 解析: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材可以取火,说明这个光学器件对光有会聚作用,所给光学元件中,凸透镜具有这个光学性质。

2.C 解析:每一条光线通过透镜之后总是向较厚端偏折,据此可知a、b、d是凹透镜,c是凸透镜。

3.D 解析:会聚有两种形式,一是光线向主光轴偏折,一是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本题是会聚的第二种表现形式。

4.凸凹解析: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说明对光产生了会聚,应为凸透镜;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说明对光发生了发散,应为凹透镜。

5.A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变大。

6.A 解析:当u>2f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像距范围是f<v<2f,当u=2f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像,像距范围是v=2f,当f<u<2f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像距范围是v>2f;当u<f 时在光屏上不成像。

根据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A图中物距为15cm,像距为30cm,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f<u<2f时v>2f,据此判断A正确。

7.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8.缩小 29.C 解析: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cm处,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10.A 解析:由“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减小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小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向右远离透镜移动,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CD错误.11.B 解析:对于甲凸透镜,有u>2f甲,即12cm>2f甲,f甲<6cm;对于乙凸透镜,就有u <f乙,即f乙>12cm;对于丙凸透镜,就有f丙<u<2f丙,即f丙<12cm<2f丙,解得6cm<f丙<12cm。

比较可知,乙凸透镜的焦距最大,丙次之,甲最小。

12.B 解析:物体AB沿着主光轴远离透镜,A点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路径不变,仍终过焦点,而通过光心的光线角度发生变化,这两条光线的交点就是A',所以像点A'会沿着A'F移动。

13.倒立凸透镜虚平面解析: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后面的人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水珠在水面成像时,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4.漫倒立、缩小的实解析:鼠标垫的表面是粗糙的,所以发生的是漫反射;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15.凸缩小倒立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