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框架设计与政策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的开题报告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的开题报告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加强排放控制工作对于全球减排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市场对于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整体方案和关键问题的解决思路。

通过本研究,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提高我国的环保意识和减排水平2.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3.推动绿色经济发展4.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5.建立碳交易市场对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事业具有积极作用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经验和发展现状,分析和比较不同碳交易市场的特点、运营模式、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和优缺点,从而总结出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研究内容1.碳交易市场的概念和运作方式2.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和经验借鉴3.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必要性和意义4.碳交易市场的运营模式和法律体系5.建立碳交易市场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五、研究成果和预期目标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系统了解碳交易市场的概念和运作方式,把握不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和运营模式,探讨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必要性和意义,总结建立碳交易市场面临的核心问题和解决方案。

最终实现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环保意识以及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事业的目标。

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必要性及制度框架研究综述

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必要性及制度框架研究综述
研 究综 述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5 01 期
内 C M项 目合作 ,从而可 以加强对 国外先进技 D 术和管理模式的吸收和利用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 转型 ;4有利于 省内企业获取效益信息 、 () 拓宽交 易渠道 , 并参与相关标准 的制定 , 争取碳交易的定 价权 ,从而改变在碳交易微笑 曲线 的位置 ;5有 () 利于省内金融业通过碳交易获得新 的发展机遇 , 可通过金融产品的设计与环境问题 的有机结合在 碳金融衍生品方面进行创新 。周艳 、 韩文龙认为 , 建立和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 的重要意义 :1有利 () 于提高我国碳交易竞争力 ,维护碳交易利益 ;2 () 有助于培育低碳经济意识 ;3有利于利用金融危 () 机之契机 , 发展新兴“ 产品” 交易市场 , 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 ; ) ( 完善碳交易市场 , 4 发展低碳经济是 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 。⑤ 杨涛认为 , 碳交易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机遇 。 《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 了三个补充性的市场机制 , 来降低各国实现减排 目标的成本。这三种机制包 括: 国际排放权交 易( T 、 I )联合实施机制 ( ) E J 和 I 清洁发展机制( D 。“ D C M) C M项 目往往需要两个
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不仅必要 , 而且可行。 白 洋撰文指出 :、 1我国碳交易市场 已初见雏形。 中国 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 国,虽然没有减排约 束, 但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 的减排市场。 国 家发改委 C M项 目管理 中心最新统计显示 : D 戳 止 20 09年 1 月 1 1 3日, 中国已批准 的 C M项 目 D 达到 2 7 个 , 中 63 已在联合 国 C M执行 29 其 6个 D 理事会成功注册 ,注册数量和年减排量均居世界 第一 。我 国已经建立了一批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机 构 , 20 年 8 5日同时在北京和上海挂牌的 如 08 月 北京环境交易所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08 9 20 年 月2 5日由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产权交易 中心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三方出资设立的天津排 放权交易所 。从总的形势来看 ,市场基础 已经形 成, 只要 国家引入相关 的碳交易政策机制 , 很快就 能激活当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2相关政策和制 、 度基础 已经具备 。 0 8 1 月中国政府发布《 20 年 0 中 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白皮书, 作为未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具体指导 。在具体碳排 放权交易活动上 , 我国依 据《 京都议定书》 要求 , 国 家发改委为我 国国家清洁发展机制主管机构 , 并 依据 2 0 年颁布的《 05 清洁生产机制项 目 运行管理 办法》 及一系列相关细则进行碳排放交易的管理 。 此外 ,大气污染防治法》 《 《 及 水污染防治法》 等法 规 中对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制度 、排污 许可证制度的规定也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立 提供 了重要的法律参考。喇 楠认为 , 我国建立碳 交易市场有一些 内部优势。 中国具有巨大的、 潜在 的减排空间。发达国家履行其减排义务需要建立 “ 在较高成本基础上 ,而中国可 以用低得多的成本 完成减排 ,完全 能够利用 C M机制将其在国内 D 的环保义务转化为融资 和交易产品。” ⑩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自2011年起,我国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深圳等地先后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为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积累了经验。

2017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标志着我国碳交易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逐渐呈现出新的面貌。

政策法规方面,我国制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等相关法规,为碳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了保障。

交易制度方面,我国采取了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制度,即由政府确定碳排放总额,企业根据配额进行碳排放权的买卖。

市场规模方面,我国碳交易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21年底,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5亿吨,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市场覆盖面较窄,尚未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市场。

其次,缺乏完善的碳交易制度和监管体系,市场波动较大。

此外,我国碳交易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展望未来,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支持方面,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碳交易政策体系,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政策红利。

市场规模方面,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有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参与碳交易。

市场流动性方面,我国碳交易市场在国际合作和投资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将会有更多的国内外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和参与我国碳市场,从而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碳减排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大国,中国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不仅是实现自身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支持。

因此,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在政策支持、市场规模扩大、市场流动性提高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碳交易市场将会逐渐走向成熟,为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28•【字号】陕政办发[2012]48号•【施行日期】2012.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12〕48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并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陕西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0〕1587号)将我省列为国家低碳试点省。

为了认真搞好试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基础条件(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我省矿产资源富集,生物资源繁多,文化资源丰富,科教基础较好。

近年来,全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由西部欠发达省向中等发达地区迈进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发展处于稳步上升阶段。

一是经济总量接近全国中等水平。

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10123.48亿元,居全国第17位。

二是工业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我省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工业产值多年占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份额。

2010年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6%;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9.8∶538∶36.4,第二产业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三是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

全省城镇化率由“十一五”初期的37.2%提高到2010年的46.5%,预计“十二五”末达到57%。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与优化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与优化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与优化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碳排放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降低碳排放,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碳排放交易市场,从而促进了碳减排。

本文将围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与优化展开探讨。

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以碳排放权为交易标的物的市场,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碳减排工具。

通常包括政府管理机构、交易平台、注册机构、交易主体、审核机构等多个参与者。

在此基础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常由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构建和管理。

1.政策法规的制定政策法规的制定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的关键,可以是国家层面的或地区层面的,由政府机构进行制定和监管。

政策法规包括了市场规则、证券发行、交易策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目的在于保证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防止市场过度波动和操纵,以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准确性。

2.证券发行和注册管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证券发行和注册管理是市场中的重要环节。

这一部分通常由注册机构承担,负责进行碳排放权证券的登记注册和交易确认。

这些证券通常由政府机构授权发行,以监管垂直一体化的制度。

3.交易平台和技术支持交易平台和技术支持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其具有自动化处理和监管等特质。

这些平台需要满足交易、结算、清除等多个方面的功能,以确保市场稳定,提高交易效率和可靠性。

通常涉及到的技术支持包括,IT、数据管理、市场监管等。

4.交易主体和贸易策略交易主体和贸易策略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核心因素。

通常包括工业和商业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绿色资产管理机构等多个主体。

在不同的贸易策略下,各主体将会以不同的角色和目的参与碳排放权的交易,通常包括交易持仓和套利等多个方面的策略。

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优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优化是指由市场本身自主进行的,在碳减排效应和市场健康性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系列行动,其目的在于使市场发挥最大效益。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基本框架

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基本框架

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基本框架
碳交易市场是指政府或机构将排放限制措施下发给企业,企业通过降低排放量来获得碳排放配额,然后在交易市场上进行碳排放配额交易,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碳交易市场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
政府或机构应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排放情况,制定合理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确保企业能够公平地获得碳排放配额。

该机制应该详细说明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标准、分配周期和分配方式等。

2. 碳交易市场监管机制
政府或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碳交易市场监管机制,确保碳交易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该机制应该包括碳交易市场的运作规则、碳交易市场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措施等。

3. 碳排放配额交易机制
碳交易市场应该采用公开竞价交易机制,以确保碳排放配额的交易价格公正合理。

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机制应该详细说明交易方式、交易时间、交易价格和交易规则等。

4. 碳排放配额监测和核查机制
政府或机构应该建立碳排放配额的监测和核查机制,以确保企业实际排放量与获得的碳排放配额相符。

该机制应该包括监测方法、监测频率、核查方式和核查机构等。

以上是碳交易市场的基本框架,各个方面的具体细节需要根据国
家或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

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
中国气象 局 国家 气 候 中心 。主 要 开 展气 候 变 化及 其
及 三项 欧盟 委员会 规 章组成 的法 律体 系 。
24 分阶段建立碳交易管理体制 .
碳交 易管 理体 制 的建立 是一 项长 期 的系统 工 程 , 着 随 经济 、 会 、 社 环境 条件 的变化不 断进 行 调整 和完 善 。 因此 ,
担任 组长 , 交部 、 外 国家 发展 改革 委 、 技 部 、 政部 、 境 科 财 环 保护部 等 2 个部 门 的部长 为 成 员。2 1 0 00年 , 国 家应 对 在 气候变 化领 导小 组框架 内设 立协 调联络 办公 室 , 强部 门 加 间协调 配合 ; 整并 充 实 了 国家 气候 变 化 专 家 委员 会 , 调 提
张 帆等 : 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
省市 ,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各地方推行碳交易试
点, 需要 结合 各地 区 的具 体 实 际开展碳 排放 权 交易 试 点管 理 办法 制定 、 本地 区碳 排 放 总 量 控 制 目标 确 定 、 排 放 指 碳
标 分配 方案 设计 、 地 区碳排 放权 交易 监管 体 系和 登记 注 本 册 系统 建立 等一 系列 工作 , 这些 都需 要通 过 建立 碳交 易 而
归 口管 理 。
规范交易秩序、 明确法律责任等, 从而保障碳交易市场的
有 序运行 。如欧 盟形 成的 主要 以三项 欧盟 指令 、 两项 计 划
环 保部 中 国环境 与 发 展 国家 合 作 委员 会 。 中 国环境
与发 展 国家合作 委员 会 ( 国合会 ) 一个 由 中外 环 发 领域 是 高 层人 士与 专 家 组 成 的 、 营利 性 的 国 际性 高级 咨询 机 非 构, 由国务 院副 总理李 克强担 任 主席 。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设计研究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设计研究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设计研究第一章绪论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

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 40 个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运作,其中欧洲碳排放交易市场是最大的一个,其占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比例已超过 70%。

随着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渐成熟,其政策设计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本文将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设计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设计原则、政策框架、配额分配和交易机制等方面,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第二章碳排放交易市场设计原则碳排放交易市场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这些原则包括:合理定价、公平公正、透明度、灵活性、可操作性等等。

1. 合理定价对于碳排放交易市场来说,确定碳排放的价格非常重要。

合理的定价可以激发企业减少碳排放的积极性,降低碳排放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碳价格波动对企业业务的不良影响。

确定碳价格的关键是要权衡碳排放污染的外部成本和公司减排造成的成本。

2. 公平公正碳排放交易市场需要确保配额分配的公平性和分配的透明度。

只有确保企业能得到公平的配额,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和可持续性。

同时,监督权力的透明化,排放和交易的审计必不可少。

3. 透明度碳交易市场需要确保交易和信息公开透明,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参与方了解碳的真实价值。

透明化还能降低碳交易市场的操纵风险和其他风险,更好地保护市场和投资者的利益。

4. 灵活性为了使碳排放交易市场契合企业实际力活动情况,市场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包括可调整的设置和设置时间表的灵活性、交易数量调整,能够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的灵活性。

5. 可操作性碳交易市场的政策设计需要可操作性,包括能够实现的制度设置、技术设施和可操作的管理控制等。

第三章碳排放市场政策框架1. 合法政策框架碳排放交易市场必须适应现行法律的要求,包括在制度上的合法性、信息披露要求、治理、市场交易的机制、决策和执行的透明度等。

2. 碳排放目标确定国家和地区减排的目标是碳排放交易市场制定政策和实施的基础。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立法和政策框架: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基础,需要明确的法律和政策来规定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和监管等规则。

2. 碳排放配额分配制度: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核心,需要公平、透明的方式分配碳排放配额。

3. 碳排放报告和核查制度:企业需要定期报告其碳排放情况,并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核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碳排放交易平台:这是一个为买卖碳排放权提供便利的场所,需要有完善的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

5. 碳排放减少项目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碳排放减少项目来获取额外的碳排放权,这既可以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也可以增加碳排放权的交易活动。

6. 监管和执法机制:需要有强有力的监管和执法机制,以确保所有参与者遵守规定,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7. 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公众有权了解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事务,政府和企业需要公开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9.27•【字号】市政办函〔2024〕77号•【施行日期】2024.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9月27日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为推进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综合函〔2023〕234号)和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关于印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任务清单的函》(综合函〔2024〕18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及国家中心城市特点,结合西安市用能结构、产业结构、减排空间,综合考虑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地形气象条件不利等问题,以新能源应用示范为主线,在能源、交通、工业、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

探索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的协同创新路径,促进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建设“美丽西安”奠定基础,为全国同类型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模式”。

(一)基本原则——全面统筹,协同增效。

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推动能源、交通、工业、环境治理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碳达峰行动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以环境治理助推高质量达峰。

2023年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市场需求分析一、经济增长背景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保的新型经济形态。

近年来,陕西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积极构建低碳经济体系,多措并举促进低碳经济市场需求。

从发展形势来看,陕西省经济发展总体向好。

2019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4%,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居中西部省份前列,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低碳经济市场需求分析1. 节能环保市场当前,节能环保市场是低碳经济市场需求的主要方向。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经济节能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也是促进绿色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陕西省在推进节能环保方面也已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全省已经有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3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等生态保护区的经济开发区,497个自然保护区以及4个世界遗产地等生态旅游目的地。

陕西省还积极开展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煤改气工程、能源互联网、光伏等领域的工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市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2. 海洋经济市场海洋经济是生物经济、能源经济等一系列领域的综合体,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海洋经济涉及的领域包括航运、造船、港口、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

陕西省积极探索海洋经济的发展,本着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促进海洋经济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陕西省已经启动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点打造弹箭发射基地、陆上大通道适航区、生态旅游区、军民融合发展区等4个子区域,规划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

同时,陕西省还大力推进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开展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领域的开发工作,为海洋经济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低碳交通市场低碳交通作为低碳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推进低碳经济、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3年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陕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强,低碳经济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推动陕西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政府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的现状1.能源行业:陕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但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排放问题。

近年来,陕西省开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交通运输行业:陕西省的交通运输行业是低碳经济转型的一个关键领域。

陕西省的交通运输主要依赖于汽车和航空运输,这些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陕西省政府鼓励推广电动汽车、推动公共交通发展以及提高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比重,以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3.工业行业:陕西省的工业行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传统工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陕西省政府通过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广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以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二、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1.发展机遇:陕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同时,全球对低碳经济的需求不断增加,陕西省企业在低碳技术和服务领域具有发展潜力。

此外,陕西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措施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发展挑战: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陕西省的经济结构仍然以传统工业为主,转型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入。

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三、陕西省低碳经济行业的发展策略1.政府引导和支持:陕西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投入。

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

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

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张帆;李佐军【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2(022)009【摘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当前我国推进碳交易试点、规范碳交易秩序等均需要完善的碳交易管理体制支撑.结合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建立碳交易管理体制的经验和启示,立足我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构建国务院、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交易所、中介机构、专家组织组成的六位一体的协调分工管理体制.由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碳排放权管理,环保部承担注册、登记、核查、监测等职能,其他相关部委积极配合并提供相关支持.在地方层面设立对应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机构,积极推进碳交易试点,进行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的探索和实践.中介机构的培育包括四类: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金融机构、信息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专家组织展面则依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等开展各种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前瞻性、战略性、预警性的政策建议.考虑到碳交易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提出了三阶段的推进措施.【总页数】6页(P20-25)【作者】张帆;李佐军【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96【相关文献】1.积极开展碳减排提高企业碳交易能力——中国水泥行业碳交易能力建设启动会在京举行 [J], 田悦2.中国碳交易的立法思路:基于欧美碳交易的立法检讨及其启示 [J], 张磊;王燕;杨解君3.我国碳交易试点省市框架设计对比研究 [J], 孙栓柱;程明;代家元4.对中国碳减排交易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实证分析——以中国“碳交易第一案”为例 [J], 刘雪莲;刘晶5.碳交易价格的驱动因素与结构性断点——基于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的实证研究[J], 陈欣;刘明;刘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市场交易体系如何构建

碳市场交易体系如何构建

碳市场:交易体系如何构建?来源:民营经济报发表时间:2011—08-23 16:54:55碳市场:交易体系如何构建?———“渐进原则"成主流上周末在北京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碳金融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再次表示,正考虑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试行碳排放总量的控制,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区域性碳排放交易体系,为最终建立全国性碳排放交易系统创造条件。

对此,有关专家提出了审慎看法,认为必须遵循符合碳交易的原则来推进这项工作。

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我国将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逐步建立起碳排放交易体系,但目前仍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和第三方认证机构及企业减排动力不足等困难。

记者邱登科通讯员闫岩碳交易并非一般商品交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李佐军研究员认为,与一般性商品市场不同,碳市场是外部性产品市场,需要更严格的环境条件:通过总量控制形成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将碳排放权合理地分配到各交易主体;建立交易价格体系;形成较完善的统计、监测、核查体系和监管制度等。

同时,所在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要能基本符合总量控制的条件。

李佐军指出,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走过了碳排放强度的高峰,但还没有走过碳排放总量的高峰。

因此,中国建立碳市场,一方面要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积极筹划,另一方面又不能操之过急。

排放总量不应按外国要求设定李佐军认为,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京都议定书》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总量绝对减排的责任,即没有强制性减排义务。

根据这一原则,我国建设碳市场遵循国家自愿原则。

我国向国际上自愿作出关于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承诺,将尽最大努力来履行承诺,但我国碳市场上的国家排放额度总量不应由外国要求设定。

我国国内的企业或地区可采取自愿减排行动,自愿减排既可以以企业为联盟来组织,也可以以若干地区为联盟来组织。

森林碳汇交易模式的构建以陕西省为例

森林碳汇交易模式的构建以陕西省为例

收 稿 日 期 :20180722 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19.01.15 基 金 项 目 :陕 西 省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13D193) 作 者 简 介 :王 华 (1976- ),男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副 教 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生 态 经 济 和 区 域 经 济 。 通讯作者
现有研究充分肯定了碳交易市场对减排的成 效,对我国建立全 国 系 统 的 碳 交 易 市 场 给 予 良 好 期 待。但尚未有关于怎样建立体系化森林碳汇交易市 场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现 状 和 市 场 发 展 水 平 ,继 而 以 陕 西 省 为 例 ,构 建 体 系 化 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模式。
第19卷第1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9 No.1
2019 年1 月
JournalofNorthwestA&F 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Jan.2019
森林碳汇交易模式的构建
———以陕西省为例
王 华1,唐 敏1,王 石2 ,王奕人3
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模式,并指出碳汇交易市场 的 构 建 应 秉 承 可 持 续 发 展 原 则、准
入标准化原则பைடு நூலகம்交易信息透明原则,并不断完善 市 场 要 素。 同 时,在 供 求 机 制、价 格 机 制、风 险 机 制 及 融 资 机 制 的
共同调节下,建立多项市场保障制度,使碳汇交易市场从制度、经济、生态及文化 四 方 面 充 分 得 到 保 障,从 而 使 整 个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西安市低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西安市低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西安市低碳发展工作
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8.01
•【字号】市政办发[2011]122号
•【施行日期】2011.08.01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西安市低碳发展工作领导小
组的通知
(市政办发〔2011〕12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快推进我市低碳城市建设,市政府决定成立西安市低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岳华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王德安市政府副秘书长
雷英杰市发改委主任
成员:胡建新市国资委副主任
贾双社市工信委副主任
吕恒军市商务局副局长
师胜友市财政局副局长
强盛市外办副主任
王文权市统计局副局长
王建东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王桢市规划局总工程师
侯钢平市建委副巡视员
耿涛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
强院省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梁朝市环保局总工程师
翟金海市房管局副局长
陈宪章市市容园林局副局长
路中朝市水务局副巡视员
周新民市农委总农艺师
袁治平市林业局副局长
高继平市科技局副局长
李顺德市卫生局副局长
罗慧市气象局副局长
何葆全西安供电局副局长
郭民权市发改委副巡视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发改委主任雷英杰同志兼任。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一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导报2014年第14期西安市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框架设计与政策研究张美丽杨健全(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陕西西安710018)摘要:本文从西安市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陕西省具体情况分析西安市构建碳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并从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未尽事宜及时跟踪研究,完善碳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碳交易监管及实施机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点关注高耗能企业参与碳交易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西安市;碳交易市场;框架设计;政策研究作者简介:张美丽(1979-),女,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基金项目:2014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西安市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框架设计与交易模式研究》(编号14J131)。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能源需求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

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需要足够的环境容量资源,更需要通过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和发展模式,保障经济持续增长,开展碳交易,无疑为中国实现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2010年,我国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省区和城市要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试点省区和城市低碳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积极探索低碳绿色发展模式。

西安作为陕西省的政治经济中心,中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正在积极响应低碳号召,以区域为单元进行碳交易市场试点研究,优化碳交易市场构建路径。

一、西安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陕西省多年来能源消费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陕西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

按照陕西煤炭工业规划,2020年陕西生产原煤将超过5亿吨,其中煤化工用煤超过2亿吨,如果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全部上马,预计年排二氧化碳至少达到4亿吨。

目前,陕西矿产资源的回收率仅为30%,而国外先进水平为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33.3%,而德国建筑废物回收率可达到90%,经济增长主要通过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

陕西省三产产业结构比例是11:54:35,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

陕西省“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5%,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继续坚持之前有效的政策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碳交易市场,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二、西安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2010年6月5日,陕西环境权交易成立于陕西省西安市,是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批准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与环境有关的现代化电子交易服务的专业化交易所,经营范围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转让,碳排放权、水权、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环境排放权与节能交易服务,CDM 信息服务与生态补偿促进服务等。

挂牌项目有碳自愿减排、节能减排、污水处理、排污权竞买交易和节能环保技术转让等。

环境权交易所致力于排污权益交易的规范化、透明化、公开化、专业化建设,努力打造西部最有活力的排污权益交易平台,为西安乃至全省环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其建立以来发展缓慢,结合环境权交易所具体情况,西安市建立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项目发展单一,成交数量较少。

虽然陕西环境权交易所经营范围比较广泛,但从2010年建立以来,成交的案例仅限于排污权竞买交易,其他项目还未得到有效开展。

(二)企业认可度较差,接受政策需要时间。

碳交易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国内企业来说更是第一次接触。

由于试点工作推进速度过快,且相关主体间协商工作较为欠缺,部分企业还未完全理解此政策的意义,如何开展具体工作就被纳入其中并被要求履行控制排放的义务。

很多企业存在一定的不理解和排斥,参与碳交易不够活跃。

(三)法律约束力较弱,建设缺乏战略规划。

碳交易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是要有好的法律保障。

如果没有法律约束或者惩罚力度较弱,碳交易的效果就难以得到保障。

陕西环境权交易所成立之初交易少,很多项目没有开展很大程度归结为碳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釆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吸引大型工业企业积极参与。

尚未进行总量控制,各企业温室气体在线监测也未普及,缺乏配额分配的基础性数据,相关机制、设备、人才、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完善尚需时间。

三、西安碳交易市场构建的政策建议(一)试点过程中的未尽事应及时跟踪研究。

在市域内探索碳交易的决策研究并提出实施方案,在国内尚无成功先例可借鉴,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及时跟踪研究。

在区域碳交易市场建立过程中,应确保碳交易各个环节的周密部署和严格实施,保证涉及个体的相关政策、常识等信息的推广,确保信息、数据等来源准确,使碳交易市场能够平稳健康的发展。

要特别关注西安市碳交易市场与陕西省环境权交易所现有项目的衔接。

与环境权交易所现有项目有效衔接,不仅可以借鉴已经相106号,并做好记录。

(七)电能表编程器管理制度。

对于电能表的编程软件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设计密码应有效防止失密、丢失或遗忘的安全保存措施。

编程只能在实验室完成,现场不准编程,严禁现场调整误差。

编程软件和编程器应妥善保管,防止流失。

结语:随着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增强,负荷管理系统日趋完善。

在电能供应中,反窃电已列为供电管理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电能计量装置的合理配置在增加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安全性的同时,也杜绝了用户窃电行为,增加了售电量,大大地降低了线损率,为电力系统减少经济损失和实现电力市场化运营提供了技术保证。

度,是影响农户是否入社的重要因素。

同时,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和经验表明,对合作社领导人及其成员进行培训是必须长期加以重视的环节,这也许是株洲市目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最迫切的事情。

因此,株洲市政府要建立培训基地,对各级农业部门主管干部、合作组织的负责人以及社员骨干,分期分批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工作纳入政府预算,成为一项有要求、有经费、有考核的日常工作。

在培养合作社带头人方面其他兄弟省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株洲市可以作为借鉴。

例如河南省鹤壁市每年至少举办1次合作社负责人培训班,同时,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上,向合作社社员倾斜。

五、提高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一)提高品牌认识树立品牌观念。

株洲市县(区)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板报等大力宣传品牌战略。

深入乡镇、专业合作社宣传、引导、指导,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创立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性,培育合作社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商品意识。

(二)提升品质,奠定品牌基础。

一是指导专业合作社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向环保型、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转换。

实施科学种植、养殖方法,从种、养、管理、收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都分别做好记录,认真总结,研究分析,不断改进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品质的目的。

二是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请专业技术人员、请专家指导,尽量少走弯路。

三是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申报产品质量认证,获得产品认证证书。

(三)强化带动促进发展。

一是抓住重点。

将生产经营积极性高,规模较大,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品牌建设工作的重点,进行重点指导、引导,帮助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攻克难关,协助搞好品牌建设长远规划,推荐申报市、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荐项目申报、资金扶持,使其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实力增强。

二是强化带动。

首先是通过宣传,大造声势,让其他专合组织主动学习;其次是组织召开现场会交流带动;三是通过推荐申报市、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荐项目申报、资金扶持,让政策激励机制带动。

参考文献:[1]王素琴.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J].甘肃金融, 2011,(3):11-14.[2]张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学术交流,2011,(11):101-106.对成熟的项目的发展经验,而且可以通过使用同样的交易流程、交易通道、监管机构等达到降低建立成本的目的。

(二)完善碳交易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交易健康发展。

西安市应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间关于气候变化或碳交易立法的相关会议,与试点省市就碳交易实施方案或管理办法进行经验交流,对进行碳交易企业及减排技术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着手进行西安市相关政策和立法研究。

在出台政策和立法流程上,可以基于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西安市自愿减排交易的相关规定。

在自愿减排交易发展相对成熟时,应考虑开展强制性配额交易,出台强制性配额交易的相关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在配额交易完善成型时,启动碳交易相关立法,提交至西安市人大或市政府进行审议。

(三)扎实推进,建立碳交易监管及实施机构。

当前条件下,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碳交易所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主要包括:①碳交易办公室。

②碳交易中心。

③碳交易认证监测中心。

④核证机构。

(四)加大政府扶持,重点关注高耗能企业。

西安市要认真落实国家对碳交易扶持的相关优惠政策,对高耗能企业在项目审批、投融资、税收等方面创设绿色通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动企业发展碳交易的积极性。

火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与交易空间。

将火电行业作为突破开展二氧化碳交易,将是推进区域碳交易体系建设的有效方式。

结论:碳交易制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政策体系,国外碳交易市场从酝酿到最终出台都要经过数年的计划讨论。

碳交易市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度建设是前提,能力建设是基础,体制改革是保障,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方向,先建设地方或行业市场后建设全国市场是路径。

在进行碳交易试点时,需要政府部门和市场机构的协同配合,在政策的规范指导下,通过虚拟交易步骤全面论证测试后,推行碳交易试点,在工业领域率先推开,稳步形成碳交易市场。

通过不断完善碳交易模式以及相关配套体系,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及运行机制,进而建设成为覆盖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参考文献:[1]陈向阳、张其现.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J],系统科学学报,2013(8)[2]杨花、杜斌等.山西省碳排放权交易基础分析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4(3)(上接第105页)(上接第128页)西安市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框架设计与政策研究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