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3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课件

合集下载

《大高考》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大高考》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命题趋势规律基础巧学妙记易错防范策略要点突破方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话题拓展型
该题型常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试题提供 的具体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表意前后一 致,语言形式前后一致,使前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典例1】 (高考真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 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 的劳苦与屈辱, 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 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命题趋势规律基础巧学妙记易错防范策略要点突破方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话题拓展四步走 方向:确定扩展方向。 层次:确定语段层次。合理安排段落层次,与原句原段衔接自 然。 组织:组织语言作答。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借助事例、对比 手法、因果关系等来增强语言表现力。 话题:答案要突出话题(或中心)。
【典例2】 (2013·四川卷)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 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 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 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 (2016·成都高三模拟)请根据《涉江采芙蓉》的诗 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 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4分)
给力 雷人 粉丝 妙趣横生 山重水复 美不胜收 怡 然自得
命题趋势规律基础巧学妙记易错防范策略要点突破方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 本题为扩展语句的新题型,涉及语言表达简明、连 贯、得体。解答时要利用所给词语。语言要求流畅、富有文采。 注意字数要求。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2压缩语段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2压缩语段课件

5.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 超过 25 字。
森林防火重于泰山。3 月 31 日至 4 月 6 日,黄山市开 展了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的森林防火宣传周 活动。中心城区重要地段电子显示屏上每日不间断进行清 明森林防火宣传;每日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提示短信 72 万条;各地在各高速路口、交通沿线和村口路边新增清明 防火内容的宣传横幅各 1000 余条;发放各种宣传单和卡片 近 10 万份;各地还组织了森林防火宣讲队或志愿者服务队
答案 (示例)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
解析 “拟写一句话新闻”是一种新闻类语段压缩 题,供压缩的语段多是消息。在提取新闻要素时,首先要 弄清楚语段介绍的主要对象,然后要把最吸引人、最有新 闻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最后按要求加以概括。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不超过 15 个字) 中新社报道:2015 年 12 月 14 日下午,世界最大货运 飞机安-225 运载约 180 吨设备第 8 次平稳降落石家庄机 场。此次运输为德国某汽车公司用于整车生产的模具,飞 行路线为由德国莱比锡启运,途经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 坦进行技术经停后运抵石家庄机场,再通过陆路运往北京。 安-225 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其最大起飞重量 640 吨。 长度为 84 米,高度为 19 米,相当于六层楼高。该运输机 可以运送超大型货物,机舱的载重量可达到 250 吨,机身
3.拟写新闻导语 标准的新闻导语一般包括: 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 ④主体和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 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 内容可舍去;④⑤两条可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要用句子 完成,如果字数要求极严格,可以用主体事件名称带出过 程。

高考复习语言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ppt优秀课件

高考复习语言运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ppt优秀课件
语言运用: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
一、考点解说: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言成分、丰 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压缩语段主要考 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 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 “扩展语句”要求考生对题目 给出的语言材料合理地进行补 充、展开,把内容、语意、结 构、表达、描述均比较简单的 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 形象。
参考答案: 心系社区,保洁保安出成果;德 被邻里,关怀帮助暖人心 解析:要求用赞扬的语言来概括 董劲松的主要事迹,将这则推荐 材料补充完整,不超过25个字。
20.有人说:“有时候拥有善 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请根 据这句话的意思,续写一段文 字。 要求:续写的话与引文衔接自 然,语言通顺。字数在70至90 之间。(6分)
二、题型示例:
19.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 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 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 字数在50~60之间。(4分)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 余条 “我运动,我快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参考答案: 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 一个月里受到应征口号千余条, 稿件来源广,参与人数多,经 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 运动,我快乐”。
三、解题指津
(一)“扩展语句”考查的是 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 考查的基本方式有:
1.情景型扩展 除了给定一个句子或几个关键词 语外,它对扩句有相应的情景性要求, 扩句要与题干的要求相吻合并有所侧 重,使得句子的表达丰富具体。
2.修辞性扩展 修辞性扩展就是要求扩展的 句子运用某些修辞使得描写对象 生动形象,表述内容丰富具体。 这种题型与近几年的仿句题相类 似,但限制较少,利于联想想象。
23、阳光社区准备推荐董劲松为市报“十大公德 人物”候选人,拟写了下面的推荐材料,请在横线 处用赞扬的语言概括董劲松的事迹,将这则推荐材 料补充完整。不超过25个字。(5分) 董劲松,男,阳光社区保洁员。由于他的辛勤工 作,我社区连续5年获得区级“卫生先进单位”的 称号。他主动帮助居民解决遇到的困难,长年义 务照料3位孤寡老人。他还担任业余治安巡逻员, 多次勇敢地与歹徒搏斗,5次负伤,为保护社区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巨大贡献。董劲松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因此我们认为,“十大公德人物“这一称号,他 应是当之无愧的。

高考语文一专项轮复习ppt课件-语言文字运用(压缩语段)

高考语文一专项轮复习ppt课件-语言文字运用(压缩语段)

考点五
③微纪录片这一新型纪录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个人的身边,
记录典型人物,宣传地方风物,传承文化记忆,聚焦特别主题,定格了多彩中


功能1
功能2
功能3
功能4
功能5
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用镜头把各地的亮色呈现给相对固定在一地的受众,以
小角度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为时代画像。(总结段) “小角度”体现“微”的特点,“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是对作用的总结
压缩语段
考点五
年份、卷别
题干表述
命题特点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 ①属于高频考点,也是传统考点,从
2021· 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 全国卷看最近几年新闻类压缩考得
考 全国乙卷 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 多。

流畅,不超过65个字 ②这个考点考查方式多样:或写结论,
或提炼寓意,或概括新闻,或提取关


2019—
考点五
微纪录片这一新型纪录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个人 的身边,记录典型人物,宣传地方风物,传承文化记忆,聚焦特别主题,定格 了多彩中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用镜头把各地的亮色呈现给相对固定在一 地的受众,以小角度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为时代画像。
(1)请圈画出文中重要词句。
考点五
[答案] ①近年来,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从养胃的美食到养眼的
考点五
[答案]
整个文段共三段。第一段,主要是说长期使用手机带来的生理 分层 健康问题;第二段,主要介绍“手机病”带来的心理层面的问 第一步 概括 题;第三段,强调学会“下”网,不能做“低头族”,要有健康
合理的生活方式 把握语 第一段高频词语有“手机病”,结合“骨科”“眼科”可概括 段中心 出“损害身体”;第二段,结合“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并最终 第二步 ,注意 成瘾”“……无法自拔”等句可提炼出关键词“心理依赖”; 高频词 第三段,结合“要有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可提炼出关键词 语 “健康合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
第八页,共53页。
命题法 2 情景描绘型 情景描绘型题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题中给定的一个具体“话题”或“句子”,利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 想象,或描绘自己记忆、憧憬的某个情境,或通过想象构建一个场景,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典例 2 从下面两种情景中任选一种,以“河水”为中心,扩写一段话,不少于 35 字。 情景一:夏天大雨过后 河水 情景二:冬天中午阳光下 河水
第十七页,共53页。
[解析] 解答本题,第一步,理解原诗的意境:清新宁静。第二步,抓住诗句中的意象“明 月”“松”“清泉”“石”进行描绘,赋予动词“照”“流”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出“明月”的特征和 “水流”的形态与声响。秋天的晚上本来就是安静的,明月照松间是静景,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以动衬 静,更能突出环境之清新宁静。第三步,在描绘的过程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写 “月光”时,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明月照松间和流水之声时,可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第十一页,共53页。
命题法 3 续写补写型 典例 4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 30 字。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 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_(_示__例__)_没__经__验__时__,__容_易__在__难__处__出__错__;__有__经__验__了__,__往__往__在__易__处__出__错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联系上下文语境。首先要理解,师父的回答是针对徒弟的提问 “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其次是分析,问题暗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即第一次没经验时高处小心和第二次有经验时低处小心。最后是概括,概括时要结合上述两层内容, 准确揭示表象背后的意义。考生可以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答案。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语言文字运用11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课件.pptx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语言文字运用11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课件.pptx
第一步 找出段落的陈述对象“谁”——(对学生的)调查。 第二步 从“干什么”的角度概括事件主体——学生与父母有代沟。 第三步 组合语段要点,用一句话工整准确书写。
答案: (示例)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 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类型(3) 拟写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用简短的语言介绍 主要内容,揭示新闻主题;或采取其他生动形式引起读者的阅 读兴趣。新闻写作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这就需要用简短 的语言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首 先告诉读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语虽短,但新闻的要 素齐全,因而读者可从导语中获取整个新闻的总印象。
知识 精讲
新闻导语拟写公式
标准的新闻导语拟写公式: 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 和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 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内容可 舍去;④⑤两条可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要用句子完成,如果字 数要求极严格,可以用主体事件名称带出过程。 试题若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应仔细阅读主体部 分,从中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恰当的修辞手法。如:中国经济一直在“升温”(比喻)。
5.注意字数 拟写新闻标题的题目大都有字数限制——不超过××字。超过字数一般
限制 要扣1分。
典例 精析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 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 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 习再无别的话题。 根据段落的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扩展语句课件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扩展语句课件
、状语、补语等,从数量、范围、程度、状态、性质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形容、修饰
、限制、补充,也可以增加时间、地点、人物等,使事件完整化。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九分。
【即学即练】
1.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晨光”“露珠”“消散”“遗憾” 这4个词语,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表达某种哲思,不超过120字。(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九分。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明确“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词呈现出的具体意境。残 月将落,东方吐白,河岸边朦朦胧胧的柳枝在瑟瑟的寒风中闪动着柔美的身姿,这大致就是 这两句词所呈现出的一种美好而朦胧的意境,在表达时要将这种意境突出,注意语言 表达要通顺、具体,要有文采。 答案(示例):一夜漂流后,词人来到异乡,拂晓风起,残月将落,东方即将吐白, 河流两岸朦 朦胧胧的杨柳树在瑟瑟秋风中摇曳着,形单影只的词人望着残月,感受着秋风。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三十九分。
方法指导
第一步:分析词语,激发想象。要抓住所给词语的特点,根据所给的几个词语,想象可 以组合成什么样的画面、情景或故事,并看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第二步:明确思路,初联成句。构思时看哪些可作为背景,哪个可作为重点描写的对象,初
步联词成句。
第三步:添枝加叶,丰富内容。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连缀所给的词语。可以增加定语
应围绕“秋天像画家”展开。秋天像画家,那么秋天的景色应像一幅画一样美丽,色彩应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 第3讲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 第1节扩展语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 第3讲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  第1节扩展语句
充分考虑语境对陈述对象、语意语气、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制 约,明确语句明示或暗示的具有可能性的扩展方向。
5
• 3.展开联想、想象,适当添枝加叶 • 明确了扩展方向之后,要运用再现想象,复现原句所创设的
情景,运用创造想象,进行合理扩展。或列法,来描述 事物。 • 4.情感色彩一致,语境统一 • 扩展语句后内容更丰富,表情达意更具体、真切,但必须注 意情感色彩的统一,否则就会背离原句的主旨。
• 【答案】 (示例)(执着,是一条小溪,)为了奔向大海,不恋 芳草,不惧荆棘,走沟壑,转山麓,涉旷野,永不停息地流 淌着。
4
• 1.仔细研读原句,把握扩展的基点 • 扩展基点即这句话中说得比较含蓄、概括而有待“丰富”的
内容。 • 2.明确答题要求,把握扩展方向 • 扩展语句要仔细阅读题干的提示和要求,领会扩展的目的,
• 执着,是一条小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 【解析】 本题为丰富句意型扩写。扩展时要注意扩展的基 点,这个句子中首先应抓住“执着”这个内容;而不要抓住 “小溪”这个比喻,以“小溪”来喻人,以其流动彰显人的 执着精神。
13
考 点 三 连缀词语型
• 该题型往往是提供几个词语,要求考生发挥合理想象或联想, 揣摩词语间的联系,连缀成一段话,来表达某个特定的意思 或阐发一种哲理。
•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 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 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现实的痛苦转换为精神 的快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 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是都没有改 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从扩展语句的角度考查。本题用一首小诗设置了一 个情境,要求按此情境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一个不少于 100 字的 场景,并且要有人物“他”的心理描写。小诗中提到的场景要素: 小路、十八台阶、月光、蚂蚁;人物是“我”,但在描写场景的时 候需要转换成“他”;人物的活动是:坐在台阶上数蚂蚁;人物的 心理主要是“数回一个童年”。从人物的心理可以推断出人物此时 有些迷惘等。结合以上几点,写成一段连贯的话即可。
3.考查方向 “扩展语句”与仿写、修辞、连贯、得体等考点结合起来的综 合性命题形式会继续增加。“压缩语段”与“续写”结合起来,既 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又考查连贯、衔接能力。 4.备考建议 (1)多读勤练,掌握方法。平时复习中应以阅读为基础,关注社 会现实,增加材料储备,同时勤于练习,总结并掌握各种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的方法,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所有压缩类题目均可以 先给文本分层,然后分别概括各层大意,再把各层大意概括为一句 话(或几个句子)。而提取关键词的题目不过是多了一个环节,即把句 子主干提炼出来。该语段一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的 大意是“引力波是什么”,第二层的大意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 波”,第三层的大意是“引力波的发现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概括起来就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它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 这两个句子的主干为:主语——美国、引力波,谓语中心词——发 现、产生,宾语中心词——引力波、影响。分析提炼后可得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语段 考法1 新闻压缩类(重点)
1.拟写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单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多行标题包括
解析
首先,细读题目要求, 挖掘有效信息。如画线 句是观点句,续写的应 是阐述句和结论句。其 次,分析画线句的特点, 寻找突破口。画线句是 文段的中心,强调名著 中蕴含的尚和精神,因 此答题时要结合《论语》 或《三国演义》中关于 “和”方面的做事原则、 社会规范、理想追求等 内容。再次,展开合理 联想,运用排比、呼应 等手法组织答案。
考法点拨
(1)审清题目要求,挖掘其中的有效信息。
(2)仔细分析题目中提供的短语或句子的特点,以此为扩写源头,寻找丰富句子的突破 口,弄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情境、色彩等。
(3)就材料进行合理的推导与想象,或发散思维,多方联想,或利用生活经验展 开联想、想象,搜寻自己记忆中的相关情境,把它描绘出来。
例题3 续写补写型
解析
首先根据诗句确 定要描写的景 物——夜空、星 月、池塘;然后 抓住景物的特 点——天晴、星 月同辉、池清, 展开联想和想象, 运用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将其 意境描绘出来。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压缩语段
考法1 新闻类压缩 考法2 概括内容 考法3 下定义 考法4 提炼要点(提取关键词)
( 2)探究清楚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些寻找解题的突破点 即扩展点),进而组织答案。
(3)从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两方面检查答案。“显性要求”指题干中明确限制扩展时 必须满足的要求,如以什么为重点,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补充什么内容,多 少字以内等;“隐性要求”指题干中没有明确指出、隐含在所提供的具体语境中的要求, 如体现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表现什么样的情、景、理等。后者最容易被忽视,要格外注 意。
考法4 情景描绘型
此类扩展一般选用古诗文名句或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语句,要求考生按 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根据要求对相关语句展现或提示的情景加以描绘。
考法点拨
(1)画面展示。读透所提供的古诗文名句或其他语句,体会其中的意蕴美,并将一字一 词转化为一幅幅画面,有动态感更好。
(2)巧用修辞。情景描绘要想生动、形象,就要充分使用修辞手法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 染,以增强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3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专题3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700分综合 考法解析
综合考法1 扩展语句的原则 综合考法2 扩展语句常用的方法 综合考法3 压缩语段的技巧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扩展语句
考法1 词语连缀型 考法2 主题阐发型 考法3 续写补写型 考法4 情景描绘类
考法2 主题阐发型
此类扩展即提供主题、话题或对象,规定某种情境,进行扩展。
考法点拨
(1)明确话题或对象,确定扩展方向。 (2)理清扩展思路,确定语段层次。可以采用总分式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按类比、递进 等逻辑关系来写。 (3)把握明暗要求,通顺流畅表达。
例题2 主题阐发型
[广东2012·2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题1 词语连缀型
[浙江2012·6]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 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 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 骤雨 凋零
答案
【示例】曾经在春夏时节欢唱,而今,
摇曳的银杏树经初冬疾风骤雨的侵袭,叶 子凋零,如同失魂落魄的老人。
解析
首先,审清题干要求,即串联4 个词语,写一段运用比喻、拟 人两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性文字。 其次,注意词语特点,探究其 间关系。“初冬”是时间, “疾风骤雨”是环境,“银杏 树”是物象,“凋零”是现象。 由此可以确定扩展对象是“银 杏树”,再把其他三个词糅进 以银杏树为描写对象的句子中 即可。再次,组织并检查答案, 注意是否按要求运用了描写的 表达方式和比喻、拟人的修辞 手法。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 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 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 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 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 号)。
答案
【示例】如果说植物是人类生活的伙伴,
花卉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群。在这个光、 影和色彩汇集的花园里,我们将观赏到桃 花的娇艳、荷花的清纯、菊花的高洁、梅 花的坚韧,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四川2014·20]
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 《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 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 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答案
【示例】《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
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 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 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例题3 续写补写型
[河北唐山2015一模·17]
请根据白居易的诗句“晴空星月 落池塘”写一个场景。要求:① 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 过70字。
答案
【示例】晴朗的夜空中,繁星璀璨,新
月如钩,就像深色的锦缎上点缀着珍珠与 美玉。夜空下的池塘,澄澈如镜,把满天 星斗揽入怀中,又像把珍珠撒在了水面上。
扩展语句 考法1 词语连缀型
此类扩展即提供几个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 含在内。有的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写一段语意完整的话;有的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 手法,在想象、联想的基础上扩展成一段意蕴丰富的话。
考法点拨
(1)审清题目,抓住其中明确、具体的要求(多是得分点,也常是答题时的易漏点)。
解析
先把握话题,抓住关键 词“四季花卉”“摄影 作品展”“前言”,明 确中心。然后理清思路, 即由“花卉”引出“摄 影作品”,既而介绍作 品展的功能、目的或意 义等。注意鲜明、生动、 连贯的表达要求和两种 修辞手法的运用。
考法3 续写补写型
此类扩展即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 境进行续写或补写。续写或补写的句子必须与原句文意相通、中心一致、 语境和谐、句式相似,甚至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也应和原句保持一致。当 然,关键是必须符合题干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