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中行事”看《枕草子》的审美特征
浅析《枕草子》中的美学理念
![浅析《枕草子》中的美学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08e53c9b87c24028905fc307.png)
60浅析《枕草子》中的美学理念吴俊博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摘要:《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随笔集,在日本古典文学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的出现为日本中世时期散文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本文拟通过对《枕草子》的文本进行分析,对比作品中的两种美学理念“をかし”和“あわれ”,并且结合作者清少纳言的人生经历来分析《枕草子》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枕草子;随笔;美学理念;审美情趣;《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随笔集,在日本古典文学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的出现为日本中世时期散文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作者清少纳言在作品中记录了自己出任中宫定子的伴读女官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
作品的文字清新、质朴、充满意趣,自成书的平安时代以来便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
本文拟通过对《枕草子》的文本进行分析,对比作品中的两种美学理念“をかし”和“あわれ”来分析《枕草子》的审美情趣。
一、作者清少纳言简介《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随笔集,它成书于11世纪初,作者是清少纳言,是平安时代与紫式部齐名的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的皇后定子的伴读女官。
历史上关于清少纳言的记述资料非常少,我们仅能通过作者本人以及与其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的日记来寻找一些线索。
清少纳言名字中的“清”是取自其父家的姓氏—“清源”,少纳言则是官职名。
在平安时代,人们通常会以女性父亲、兄长、丈夫的官职来称呼她们,但据考证,清少纳言的近亲中并无人出任“少纳言”这样的官职。
因此有学者认为,“少纳言”是其所侍奉的中宫定子赐予她的官位。
清少纳言出生于一个和歌世家。
她的曾祖父和父亲都是歌人。
父亲清源元辅是著名的“梨壶五人”之一,曾奉命负责编纂《后撰和歌集》,并曾参与《万叶集》的训点。
受到父亲的影响,清少纳言自幼便努力学习汉学典籍和歌创作的技巧。
因其天资聪颖,加之后天的勤奋与努力,很快便在贵族女性中脱颖而出。
在经历了第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清少纳言收到一条天皇的皇后中宫定子的招募,入宫做了定子的女官。
细微的景物和细腻的感觉--清少纳言《枕草子》赏析
![细微的景物和细腻的感觉--清少纳言《枕草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74b23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7.png)
细微的景物和细腻的感觉--清少纳言《枕草子》赏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刘贞福日本平安时代(相当于中国由唐至宋的年代)诞生了两位杰出的女作家,一位是创作《源氏物语》的紫式部,一位是创作《枕草子》的清少纳言。
《枕草子》是日本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是作者在皇宫中担任官职时写成的许多片段见闻、感想,共三百篇。
其内容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是用当时流行的"物尽"(一种用列举的方式描写事物的古旧文体,)写成的类纂性文字(如"山""树木的花""可爱的东西""可憎的事");二是"女人独居的地方"之类随笔;三是"初晋宫时"之类回忆录。
正如她在书中最后一段所说:"这本随笔本来只是在家闲居无聊的时候,把自己眼里看到、心里想到的事情记录下来的,并没有打算给什么人去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真实性、随意性以及片段性的特点。
这里的两篇随笔即选取于《枕草子》的"物尽"一类。
作者凭着敏锐而纤细的贵族化、女性化的感觉,捕捉眼前掠过的一些美好的形象(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生活的),构造了一个清纯优美的诗意世界。
这些形象都是细细的,小小的,丝丝缕缕,星星点点,片片束束,映入眼帘,留到心头;这种感觉是细腻的,微妙的,来无踪,去无影,轻如涟漪,淡如微云。
第一篇《四时的情趣》写了四季的"最好"的景象和赏景的感觉。
作者对四时好景作了经典式的列举: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
夏天是夜里最好。
秋天是傍晚最好。
冬天是早晨最好。
大自然留在人们心底的四时美象大概也就是这几个时辰,古往今来诗家文人写四时美景大都也是按这几个时辰来的,正所谓古今诗文所见略同。
不过能通过个人直觉沟通人类普遍同感,并不是显出清少纳言的卓越;最显清少纳言特异的,或最显她清少纳言式感觉和描写特征的,是捕捉并描写一些细小的、微量的、清淡的景象,都是淡淡的几笔,像一帧帧速写简笔画,表达一种优雅、微妙的情怀。
试论《枕草子》中以小见大的美意识—以其对色彩的描写为例
![试论《枕草子》中以小见大的美意识—以其对色彩的描写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07273e453610661ed9f433.png)
学评论家李敬泽曾评价说 , 清少纳言 的文章真是好 , 是那种素面
朝天 的明净妩媚。 朝政变乱 、 命运升沉这样的大事 , 她并不留意。
她留意一朵花 , 一种表情 , 衣裳的颜色 , 深夜 的鸟鸣。菊花沾雨 、 柳 芽初生等都是常见之景 , 可是我们没有发 现它们是“ 有意思 ” 的, 直 到经 清少 纳言巧笔一提 , 心里才马上共 鸣起来 , 觉 得身边 的生活细节原来也是很有意思 的。 她没有过多地借景抒情 , 只是
原原本本地描写 自然以及 自然在心 中引起的感受 ,不对 自然进 行夸 张 , 甚至对 自然 的感受也尽量简约 , 以防破坏 自然 的本来面 貌。正是这种对细节的真实描写使读者能够突破时 间与空间 的 阻隔 , 即使历经 千年 , 即使不 是 日本本国读者 , 也能够在这 部作 品中获得美 的感受和美 的升华 。 日本作为一个 四面环海 的岛 国, 气候温和 、 四季分明 。这一 特殊 的 自然环境培养 了清少纳言 以小见大的美意识 ,她把 自然
落, 内容涉及山川草木 、 人物 活动及 四季变化。《 枕 草子》 的作者
等审美情趣 以及令人喜爱的感觉 , 反而让人觉得讨厌 。颜色 清少纳言是 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性和歌诗人 。当时 的王朝贵 趣 ” 族, 大多沉湎于欣赏飞花落 叶的感伤情调里 , 崇 尚物哀之美 。清 对审美趣味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
作为平安时期唯一 的随笔文学 , 《 枕草子》的出现为 日本古 典文学开辟 了一个新领域 。 这部作品约于西历一千年完成 , 长短 文共 约= 三 百二十七章。 大致可 以分为三种形式 : 一是 以类聚形式 思考 ; 二是 日记 回忆形式 的段落 , 叙述宫廷生活及清少纳言做 中 宫定子女 官时的所见所闻 ,类似宫仕 日记 ;三是随笔形式的段
日本唯美经典《枕草子》
![日本唯美经典《枕草子》](https://img.taocdn.com/s3/m/b38308ed9e31433238689308.png)
《枕草子》其书
• 被后世誉为“日本散文鼻祖”的《枕草子》是清少纳 言一生除却和歌以外传世的唯一作品,在这部几乎可 以说是凡事必录,被作者戏言为“笔也写秃了”的作 品中充溢着作者本人所感受到的四季变化的微妙之美, 以及属于平安时代的班驳的风俗世相、复杂的人情世 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的瞬间之美。 • 《枕草子》执笔于在宫中供职的时候,成书于离开宫 廷之后。作品记叙她在宫廷里的所见所闻,内容分为3 部分: (1)描写四季、山川、鱼、鸟等自然景象与动物; (2)叙述在宫廷的见闻和皇后定子一族的荣衰; (3)抒发作者对人生和现实的感慨。
四时的情趣
——清少纳言《枕草子》
清少纳言生平
• (约966~约1025)是平安时 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 三十六歌仙”之一,曾任一条 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之女官, 其真实姓名不明,只知其原姓 清原,因而姓氏用一清字,大 约宗族中曾有人(据推测可能 是其叔父)曾经出任“少纳言” 一职,因此,以“少纳言”为 其名。而她的本名,虽然《枕 草子抄》中有提到其小名为 “诺子”,但这一点却不甚可 信。因此,应该可以认为,她 的本名,早已不幸湮没在浩浩 的历史洪流中了。
编辑的话:日本格调
• 这本书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短句是“这是很有意思 的”,编辑过程中,我们看到这么多重复的“这是很有意 思的”,忍不住笑了起来,忍不住学说,说多了,繁重的 工作仿佛轻松起来,枯燥的工作好像变成了娱乐。这真是 很有意思的。
•
本书的作者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一个宫女, 在她的眼里,许多事情“都是很有意思的”,她觉得“很 有意思”的事和物,都存在于我们身边,可是,我们都没 发觉很有意思,经清少纳言轻轻一说,心里马上共鸣起来。
清少纳言的恋爱与婚姻
• 清少纳言一生婚姻不幸,曾经两度出嫁。十六岁 时嫁陆奥守橘则光,并于次年生下一子则长,但 因为性格不和,后离异,以兄妹相称。 • 出宫之后,嫁给和自己年龄差距有如父女的摄津 守藤原栋世,生有一女,称“小马命妇”。然而 清少纳言第二次婚后不久藤原栋世旋即病故,从 此清少纳言再未出嫁,而是选择了独自终老,并 最终走向了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的寂寞。
枕草子的文学理念
![枕草子的文学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8d26244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9.png)
枕草子的文学理念
《枕草子》作为一部不仅充满模糊意象的文学作品,也具有鲜明的文学理念。
可以通过这
部作品中夫婦相敬如宾的关系,意念戏谑的语言,形象的描写,生活的的提示等多种方式,揭示出其作者小泉八雲的美学思想。
一方面,小泉八雲对态度的提示是他文学理念最体现--行善如《枕草子》中“堂上欣喜”、“施恩济苦”所描绘的态度原则,更超越了古代儒家道德观念:施恩济贫之心,拔其草鞋,
挥恩赐福。
一句谚语:“善恶有报”道出他坚定的以善行者自醒,以恶者自败的精神。
另一方面,小泉八雲对文字的使用也充分体现了他美学思想--用简洁而有诗意的文字描写,表达深刻的思想,尽可能传授给读者深沉而哲思的智慧。
尤其是在表现人物情感时,诗句相绚缀,抒发情怀。
最后,小泉八雲对短句地提示生活也很重要--既要活在和谐与安宁中,又要发奋地追求
自由、高贵的价值,以示高尚的家风。
《枕草子》大量使用禅宗所钦定的佛家教义,把当时的社会风俗纳入精神之中,留给后人更隽永的精神宝藏。
总之,《枕草子》的文学理念以其独特的美学思想激发了古今中外的无数读者,是小泉八雲作为一个崇尚善行,主张追求自由的文人的政治和美学思想的完美结晶。
清少纳言《枕草子》
![清少纳言《枕草子》](https://img.taocdn.com/s3/m/f4c22d2c02020740bf1e9b0b.png)
• 二、点到为止的抒情风格——“有意思”
• 《枕草子》中写到爱情: • “秘密去会见情人的时候,夏天是特别有情趣。非常短的 夜间,真是一下子就亮了,连一睡也没有睡。无论什么地 方,白天里都开放着,就是睡着也很风凉地看得见四面。 话也还是有想说的,彼此说着话儿,就这么坐着,只听见 前面有乌鸦高声叫着飞了过去,觉得自己还是清清楚楚地 给看了去了,这很有意思。还有,在冬天很冷的夜里, 同情人深深缩在被窝里,听撞钟声,仿佛是从什么东西底 下传来的响声似的,觉得很有趣。鸡声叫了起来,起初 也是把嘴藏在羽毛中间啼的,所以声音闷着,像是很深远 的样子,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啼叫,便似乎近起来了,这也 是很有意思的。”“在月光非常明亮的晚上,极其鲜明 的红色的纸上面,只写道‘并无别事’,叫使者送来,放 在廊下,映着月光看时,实在觉得很有趣味。”
一条天皇定子皇后的悲情人生
• • • • 中之关白藤原道隆 伊周 隆家 定子 藤原道兼 七日关白 藤原道长(继承关白之位) 彰子 一帝二后,分立中宫与皇后 ,彰子为中宫, 而定子只是皇后。 • 定子连遭打击,精神抑郁,于次年十二月 十六日产下第二个女儿之后含恨去世, 去 世时仅25岁。
• 定子皇后的去世对于清少纳言打击极大。 在其去世后,清少纳言拒绝了彰子中宫的 邀请,并于长保三年(公元1001年)出宫 还家。后因为家境贫困,生计艰难,曾经 在其兄长家过过一段寄食的生活,晚景孤 独,但仍然凭借记忆补完了《枕草子》全 书。最后削发为尼,不知所终 。
•
如果有读者仿照本书中随处可见的短句“这 是很有意思的”说出十个、八个“这是很有意思 的”,那真是很有意思的。记住,用心地模仿, 也是一种修行。我们设想有一天,或走在市井乡 陌,或在办公室里,或与朋友闲聊,能时时听到 这句话——“这是很有意思的”,那的确是一件很 有意思的事。
《枕草子》有感
![《枕草子》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5c62adf80eb6294dd886ce5.png)
《枕草子》有感初读《枕草子》给我的感受是:这是一本关乎心情的读物。
因为心情好或坏时读《枕草子》感受是不一样的。
然而《枕草子》全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动就是总会在不经意间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感的惊喜,而这种感觉很可能是平时不十分注意的。
这是《枕草子》的第一篇,个人认为周作人先生译本的名字更为准确(这里忽略译本所选取的参照本不同的情况)。
在这一篇中,作者都选取了四个季节典型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季节的情趣,简单、明朗的文字将四时最具特色最有“情趣”的场景展现出来,极具画面感,让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心中也涌起感动:春天的一切都是明快、充满生机的,早晨起来看到太阳初升,山顶随着光影的变化逐渐变白、有光亮,天际紫黄交接的云霞,让人心情也明朗起来。
经过一天的炎热,夏天的夜晚吹来徐徐凉风,仰头看看藏蓝深远的夜空,如果是晴好的夜里,繁星点点,周身萤火微光,更是与星空相得益彰,谁能说这样的夜不是惬意的?(去年暑假我在乡下姥姥家有过这样的体验,因为夜里凉爽,大家都会吹来乘凉,铺着凉席躺在上面仰望星空,旁边是老太太家长里短,说着我听不大懂的方言,就这样我也有一句每一句的听着,想些什么或什么都不想。
那样的体验在我之前的人生里是唯一的,那种闲适、自在的氛围让人身心舒畅,虽然是很生活的场景,可在我看来,自己那时候的心境是风雅——听着风吹过河边芦苇、路边杂草的声音、蝉鸣、偶尔的狗吠……甚至觉得自己可以闻见空气的味道。
秋天这一段对傍晚的描写让我不自觉想到《武藏野》的封面图片,夕阳映照下,天空、大地乃至人、归鸟的剪影都染上了夕阳的颜色,深深浅浅的黄色调拼凑出特属于秋日傍晚的颜色。
冬天最惊喜的莫过于一觉醒来发现下了一夜的雪在院中积厚,古时候的人围着炭火的景象今人难以体验,但出门后听到走路时脚踩在积雪上发出的“嘎吱嘎吱”声的那一刻,心里涌起的莫大的欢喜是难以言喻的。
或许还会有这样的感受:积了一地均匀的雪实在是不忍心破坏,但又很想踩出只属于自己的足迹,有时候走过一片已经被破坏的雪地,会有所意识的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不忍破坏其他完整的地方,当看见别人完全不在意的走过那片完整的雪地时,心下不满,非把那人腹诽数遍不可。
枕草子读后感
![枕草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4f00a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a.png)
枕草子读后感《枕草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随笔类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以自然界的景物为背景,以作者的心灵感悟为主线,通过对人生、情感、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阅读《枕草子》,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更能够从中领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在《枕草子》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自己喜欢独处,喜欢在自然中感受宁静和安逸,这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作者在书中写道,“独坐青山,静对白云,翠微之间,点点飞鸟,随风轻响,心境自然安宁。
”这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逸,也让人思考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而《枕草子》正是在提醒人们,要学会超脱尘世,要学会在自然中感受宁静和安逸。
除了超脱尘世的心境,作者在《枕草子》中还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在书中,作者多次提到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豁达。
作者写道,“名利虽好,不可久恋,恶名虽恶,不可久恶。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追求名利,而忽略了内心的安宁和平和。
而《枕草子》正是在提醒人们,要学会淡泊名利,要学会对人生保持一种豁达的态度。
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拥有真正的内心宁静和平和,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枕草子》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自然界的景物为背景,以作者的心灵感悟为主线,通过对人生、情感、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阅读《枕草子》,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更能够从中领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枕草子》,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的审美构建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的审美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44cd0293551810a6f4248639.png)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的审美构建陈永岐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清少纳言,平安时代有名的才女,家学渊源,精通和歌又熟谙汉学。
其随笔集《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大约成书于1000年,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齐名,并称为平安文学的双壁。
本稿通过分析《枕草子》的文本,探讨了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一书中构建的“自然美”、“理智美”、“审美新发现”,这些审美构建滋养了日本国民的审美情趣,代代相传。
关键词:《枕草子》;清少纳言;审美构建;自然美;理智美作者简介:陈永岐(1964-),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教育学硕士,东北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日本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106-02引言: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才女,家学渊源,精通和歌又熟谙汉学。
《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是清少纳言创作的随笔集。
大约成书于1000年,被誉为日本随笔文学的鼻祖。
《枕草子》与同时代的另一部日本文学经典《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平安文学的双璧。
同时,与后来出现的鸭长明的《方丈记》(1212年)以及吉田兼好的《徒然草》(1331年),并称为日本的三大随笔。
全书共有305段,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
类聚是受唐朝李义山《杂篡》的影响,罗列生活中不同性质与类别的事物,如“山”、“海”、“扫兴的事”、“高雅的东西”,涉及地理风貌、草木花鸟、内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丰富地体现出作者清少纳言细腻的观察和审美趣味。
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宫中的生活,其中有反映她与皇后藤原定子感情甚笃的经历,以及她在宫中生活的片断,可从中了解日本平安时代皇室贵族的生活状态和品味素养。
随想则是对自然与人生的随感,尤其可见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态度。
《枕草子》是日本随笔文学的源头,也是一座高峰。
开创了「をかし」(明快)的美学理念。
欲了解日本文学的细腻、美感,以及日本文化中的审美趣味,《枕草子》都是一部不可越过的作品。
《枕草子》语言审美特征浅析
![《枕草子》语言审美特征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eec0f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7.png)
《枕草子》语言审美特征浅析《枕草子》大约成书于1001年,开日本随笔文学之先河。
全书共有305段,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
罗列了生活中不同性质与类别的事物,如“山”、“海”、“扫兴的事”、“高雅的东西”,涉及地理风貌、草木花鸟、内心情感、生活情趣等,非常丰富地体现出作者清少纳言细腻的观察和审美趣味。
作者以超然的态度和细腻的笔法进行创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严重存在的不平等和自身对时代的忧虑,但更多的还是对皇后定子的赞美和对日本贵族社会的肯定。
在根本上,清少纳言还是企图永远追求那种以宫廷为中心的都市生活的享乐主义的快活。
《枕草子》可以说是清少纳言一生最详实的记录,生活中的小事、琐事、俗事均被清少纳言取来入书,与当时较为流行的“物哀”之美相异,《枕草子》对生活的感悟是一种明快之美,与之同时代的《源氏物语》描写中体现了女性的悲哀、盛世的糜烂,然而在《枕草子》中却看不到如此消极、悲哀的思想,例如,记录中宫与东宫女御跟家人团聚场景的《登华殿的团聚》,其描写是以洗脸、吃饭、闲谈之类的琐事构成,其间还讲述作者偷看被发现、父亲夸赞女儿漂亮等趣事,如此的描写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看不到一丝悲哀之情。
诸如此类的生活琐事在《枕草子》中处处可见,如《正月元旦》一文所记录的宫廷之中的玩笑,《高雅的东西》、《可爱的东西》等对各式各样事物的描写,都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景物描写《枕草子》中可以看到由贵族的敏锐感受所构成的美的世界。
它在描写自然与人物时印象的鲜明性,具有别的作品所不可企及的、独自的异采。
这全靠的是作者强烈的、富有个性的主观精神。
清少纳言不像紫式部那样通过内省去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描绘人生的历程;恰恰相反,她捕捉事物刹那间的美,以精确简洁的笔致描绘了人生的剖面。
散文格式散文随笔是《枕草子》独创的新颖体裁形式,为后世日本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散文最大的特点即形散而神不散,笔调灵活自如,情感饱满丰盈。
枕草子读后感
![枕草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ae3d2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c.png)
枕草子读后感《枕草子》以一种随笔式的手法,自由联想地记录了清少纳言所见所思的种种琐碎。
她以描写自然景色、季节变化、衣物、美食、人物等细枝末节为主线,将个人的心情、思考和感受融入其中。
整篇书写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有时流水账般地列举事物,有时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人物之间的交流,有时又以叙事、议论的方式呈现。
这种写作手法带给读者一种闲适自由的感觉,仿佛融入了清少纳言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
在创作上,《枕草子》呈现了清少纳言对自然环境的独特感受。
她对不同季节的景色和气候变化进行了详细描绘,展示了她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热爱。
清少纳言深情地描绘了春天的花开草长、夏天的蝉鸣荷塘、秋天的落叶飘零、冬天的雪景寒风等,把自然景观与自己的细腻情感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了她在每个季节中的欢喜、感动和思考。
除了自然环境,清少纳言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也十分独特。
她以各式各样的人物为题材,描绘了他们的外貌、举止、言谈、心理等方方面面。
她既着眼于人物的各种缺点和欠缺,又对其个别的独特之处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通过这些人物描写,清少纳言展示了自己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思考,从而使读者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状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枕草子》中注重对自己的思考和感受的描写。
清少纳言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各种琐事和细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在她看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通过对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她通过自省与反思,把自己的思考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对人生的真谛进行了探索。
清少纳言的文字有一种细腻、温婉的风格,她擅长以一种细微入微的笔触描绘事物的细节,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她所描述的景象。
她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创造了一个朦胧而浪漫的图景,带给人一种优雅的阅读体验。
通过阅读《枕草子》,我深深被清少纳言的文字所打动。
她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锋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对当时社会的独到见解。
她的文字充满了温情和感动,引发了我的共鸣和思考。
日本枕草子读后感
![日本枕草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3afb3a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0.png)
日本枕草子读后感清少纳言可真是个细致入微的人呐。
她写东西就像在拿着一个超级放大镜看世界。
那些宫廷里的事儿,什么天皇的言行啦,女官们之间的小互动啦,在她笔下都鲜活极了。
比如说她描写那些宫廷宴会,我感觉自己都能看到桌上摆满了精致的食物,听到那些优雅的乐声,闻到空气中淡淡的熏香味道。
而且她描写人物的时候特别逗,有时候就是轻轻几笔,就能把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给勾勒出来。
就像那个谁谁谁,她就用几句简单的话,写出这个人的小气或者大方,那种爱计较或者大度的模样就好像在我眼前晃悠。
书里写自然景色的部分也超美。
她看四季就像看四个性格迥异的好朋友。
春天的时候,那些花儿开得热热闹闹的,她写樱花飘落,感觉就像一场粉色的雪,美得让人想把那画面定格。
夏天呢,写夜晚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就像星星掉到草丛里了。
秋天的红叶,那就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红得耀眼。
冬天的雪景也被她写得妙极了,感觉自己跟着她的文字,就能在那雪地里踩出一个个脚印。
不过呢,这宫廷生活也不是全是美好的。
从她的文字里也能嗅出一点女官们的心酸和无奈。
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还得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里周旋。
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事就得争个高下,就像一群小麻雀抢食儿一样。
但是清少纳言也没有一直抱怨,还是能在这些琐事里找到乐趣,这种心态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而且她写东西特别随性,想到啥就写啥。
有时候一段文字就像是她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小念头,就像我们平常突然在脑子里闪过的一个想法,然后她就赶紧把这个想法记下来变成文字。
这种风格让我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就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在跟我唠家常,一会儿说这个好玩儿,一会儿说那个讨厌。
日本枕草子读后感
![日本枕草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d202c4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a.png)
日本枕草子读后感
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清少纳言真的是个超级细心的人。
她能把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写得那么鲜活。
就像她写春天破晓时分,那慢慢变亮的天色,读着就仿佛我自己也站在那宫廷的庭院里,看着天空一点点从黑暗中苏醒过来。
还有她描写那些宫廷里的女官们,谁和谁之间的小摩擦、小玩笑,就像我们现在看办公室里同事之间的相处一样。
感觉不管过了多少年,人类在人际关系里那些微妙的东西都没怎么变呢。
清少纳言还特别会“吐槽”。
她对一些人的评价可真是毫不留情啊。
有时候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笑出声来,想着这姑娘可真敢说。
不过她的吐槽也不是那种恶意的,更多的是一种带着诙谐的调侃。
就像她形容一个人穿着不得体的样子,那描述简直像一幅搞笑的漫画在我眼前展开。
而且书里充满了各种对比。
她一会儿说这个东西好,紧接着又会说另一个东西也有它独特的妙处。
就像她在说四季的时候,每个季节都有让她喜爱的理由,春天有樱花的美,夏天有清凉的风和热闹的虫鸣,秋天有红叶,冬天有雪景。
她让我看到了生活不是只有一种好,而是各种各样的好交织在一起。
读这本书也有点小“痛苦”。
因为它是那种很古典的日本文学作品,有些地方的表达和文化背景我不是很能理解透彻。
有时候要停下来琢磨半天,那些宫廷里的礼仪、特定的称谓之类的。
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就像解谜一样,一点点去探寻那个古老的日本宫廷世界。
《枕草子》读后感
![《枕草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7df86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4.png)
《枕草子》是一部独特而迷人的作品,作为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集,它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被书中对日常事物的细致描绘所吸引。
清少纳言以独特的视角,用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她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述了四季的变换、山川的壮丽、草木的生机,以及宫廷生活的琐碎细节。
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在她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其次,我对书中对女性主题和情感的深入探讨感到震撼。
清少纳言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描绘了女性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命运,以及她们对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渴望和追求。
她以真实而坦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情感的独特见解,让我感受到了女性的智慧和力量。
此外,我对书中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所感动。
清少纳言以敬畏的心态,描绘了自然和宇宙的壮丽与神秘。
她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宇宙星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我被清少纳言的文学才华所折服。
她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她的笔触细腻而敏锐,能够捕捉到生活中最微小的细节和情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平安时代,亲身经历了那些故事。
总的来说,《枕草子》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作品。
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我对女性和自然有了更多的敬畏和欣赏。
同时,清少纳言的文学才华也让我对这位作家充满了敬意。
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枕草子假的鸡叫文章分析
![枕草子假的鸡叫文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fe646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3.png)
枕草子假的鸡叫文章分析《枕草子》是一篇发表于清代的讽刺小说。
《枕草子》写了一个在古代是一个有名的笑话,由于它是在白天用手去敲打木头,所以在白天是很好地讽刺了当时那些丑陋现象,在这种讽刺下他给了别人一个错误。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人性的批判极其尖锐和深刻。
这是一篇讽刺小说,从这里你可以看出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自我批判。
作者通过自己对人性的深刻批判来说明人为什么应该对别人宽容和忍耐,以及为什么别人需要宽容和忍耐。
一、故事简介作者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人们当人遇到事情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他的故事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文中有一个人住在他周围的邻居家,这个人做生意有一套非常好的规则。
每次邻居家做生意时都会遵守他们的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就会受到惩罚,有时甚至被罚当街鞭打!每次邻居家做生意都会遵守规则!这位邻居打得更惨了:这是个可怜人;由于他没有遵守规则所以他被罚当街鞭打;最后他被罚当街鞭打……这就是所谓“假的鸡叫”!二、主要内容《枕草子》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一天早晨醒来时发现木头的样子变得很奇怪。
木头的样子很奇怪,当他看到自己的手拿着木头的时候,他被吓了一跳,因为他发现这是一只假鸡!作者在这里用手敲打木头来说明很多事情,如“木头是由木头制成的”“木头一天只能敲打几次”等。
而作者只用手敲打木头来说明一些事情——他用手里的木棍来敲木头,这是真的吗?因为他只是敲木头的手而不是真正的用手敲打木头,这是他给了木匠一个错误的暗示。
作者所做的事情只是说明一些事情,让人们知道人不应该因为他敲木头而惩罚别人或惩罚自己。
三、对小说人物的分析作者采用幽默的手法来讽刺当时的官场和社会。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讽刺当时的社会风气。
在讽刺的同时也可以揭露当时的社会现状。
因此作者在这个时候采用这种方式来讽刺当时社会的丑陋现象,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手法。
试论《枕草子》的审美意识与白诗流行的内在关系
![试论《枕草子》的审美意识与白诗流行的内在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371683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4.png)
试论《枕草子》的审美意识与白诗流行的内在关系李传坤(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6)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23-0064-02摘要《枕草子》是清少纳言根据自己在宫中的供职经历而创作的随笔作品。
代表着平安王朝传统审美意识的“をかし(趣味)”和“あはれ(情趣)”等词语在作品中随处所见,并成为该作品重要的关键词。
清少纳言根据自己的审美基准将白居易的诗文寓于作品中,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枕草子》中的所谓“审美意识”与白诗之间似乎存在着某些内在关联,通过这些关联或许可以找到白居易作品流行于平安王朝的原因。
关键词枕草子白居易诗歌审美意识内在关联An Analysis of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Aesthetic Con鄄sciousness in"Makuranososhi"and the Prevalence of Bai's Poems//Li Chuankun Abstract"Makuranososhi"is a causerie that Seishonagon creat-ed in terms of her own experience of service in palace.The terms such as"をかし"(meaning interest and fun)and"あはれ" (meaning taste and mood),which stand for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Ping'an Dynasty,can be seen throughout this work and therefore become the key words of the book.Seis-honagon,according to her own aesthetic standard,quotes Bai's poems in this work so as to express her insight into life.Betwee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in the book and Bai's poems there may be certain internal relation,by which some interpretation will be given for the reason why Bai's poems were popular in Ping'an Dynasty.Key words"Makuranososhi";Bai's poems;aesthetic conscious-ness;internal relation1绪论平安时代是日本文学史上女流文学盛行的时期,《源氏物语》、《蜻蛉日记》、《枕草子》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基于景色描写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以《枕草子》为例
![基于景色描写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以《枕草子》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bb8d2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8.png)
基于景色描写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以《枕草子》为例
陈绘琳
【期刊名称】《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年(卷),期】2017(000)035
【摘要】提起《枕草子》这部著作,对于日本文学有研究的人大都了解。
《枕草子》是日本著名女性文学家清少纳言的著作,也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女性著作之一。
《枕草子》中有大量的景色描写,通过这些景色描写不仅可以了解到作者清少纳言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故此,笔者而在本次研究中尝试对《枕草子》进行研究,并基于景色描写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枕草子》以及其作者清少纳言,随后,文章分析了《枕草子》的更改以及其中的艺术特色。
再之后,文章深入探讨了《枕草子》,并且试图从书中的景色描写来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总页数】2页(P40-40,42)
【作者】陈绘琳
【作者单位】[1]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14级外语系日语2班,辽宁沈阳11016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13.06
【相关文献】
1.《枕草子》里自然风物描写的横向现实性特征——以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比较为中心 [J], 孟庆利
2.从“年中行事”看《枕草子》的审美特征 [J], 李传坤
3.试论《枕草子》的审美意识与白诗流行的内在关系 [J], 李传坤
4.试论《枕草子》的审美意识之清趣“をかし” [J], 何力立;
5.浅论《枕草子》中的审美意识 [J], 黎宏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枕草子读后感
![枕草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28cf7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9.png)
枕草子读后感《枕草子》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随笔体作品,由帝京大学教授清少纳言(清少纳言是笔名)所著。
它是日本中古时代最早的随笔之一,分为五卷,记录了大约一年的时间。
读完《枕草子》,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深深的触动。
书中的笔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描绘了平安时代女性的生活、社会风貌和心情变化,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书中的内容虽然看似琐碎,但却是对生活细节的真实记录,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枕草子》以描写女性的视角为主,通过女性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况,展现了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情感的思考。
不论是对社交场合的描写,还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书中都透露出作者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中短暂幸福的珍视。
例如在书中有一段描写作者在春天见到桃花盛开的场景,作者不停地用细腻的文字描绘花样、花香和花影,流露出一种对美丽事物的倾慕之情。
另外,书中也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生命的思考。
在书的结尾部分,作者描绘了自己的病症和生活的困顿,透露出一种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这种对时光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使得《枕草子》不仅仅是一本描述生活琐事的书籍,更是一部抒发内心感受的作品。
通过阅读《枕草子》,我对古代日本的生活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风俗习惯和社会氛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现代社会相比,古代日本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社交活动和文化娱乐也较为丰富多样。
但同时,书中也有一些描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一些弊端,例如对女性地位的限制和对丧葬的繁文缛节。
这些描写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时代都有其光明和阴暗之处,人们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和前行。
总的来说,《枕草子》是一本充满生活智慧的随笔集。
它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生活,开始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细节,并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
同时,也不忘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时间的珍贵,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每一个当下。
枕草子评价
![枕草子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24566c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c.png)
枕草子评价
《枕草子》是一部日本中古时期的随笔体小说,作者是女性文学家清少纳言。
这部作品由55篇短篇组成,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社交礼仪、人生哲理等方方面面。
首先,从文学价值来看,《枕草子》是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
它在日本中古时期的文学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社会生活的记录。
作者通过详细描写日常中的琐事和自己的感受,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其次,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枕草子》写作手法别具一格。
它采用了随笔体的写作方式,不拘泥于固定的文体和结构,而是通过自由联想、自由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自由地表达出来。
这种写作风格在当时的文学界中是十分先进的。
最后,从思想内涵来看,《枕草子》强调了生活的美好和瞬息即逝的时光。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点滴的细致描写,强调了人生中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细节和瞬间的美好,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中的美好与珍贵。
总之,《枕草子》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对人性的尊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价值。
- 1 -。
浅析《枕草子》清新明快的写作风格
![浅析《枕草子》清新明快的写作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626807f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8.png)
浅析《枕草子》清新明快的写作风格
尚学艳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5(0)9X
【摘要】日本平安时代作为繁荣昌盛的时代,其文学在兴盛的同时也开始发生转变,唐风去,和风来,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便诞生于这个昌盛的时期,清少纳言作为一位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敏感与多情,将日本平安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形成清新明快的文学风格,《枕草子》从意象、色彩、修辞到写作样式都带有特有的清新格调,本文即围绕《枕草子》的此种特点展开分析。
【总页数】2页(P41-42)
【关键词】清少纳言;《枕草子》;写作风格
【作者】尚学艳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13.076
【相关文献】
1.简洁而缜密明快而清新——郑子瑜散文语言艺术探析 [J], 李少丹
2.论随笔写作——读《枕草子》有感 [J], 夏婷
3.清新明快情真意挚——莫友芝《影山词·采桑子(本意九首有序)》鉴赏 [J], 石尚彬
4.清澈明快的风格、清新爽朗的听感,一切源自北欧的舒适悠闲的生活文化Dail(达尼)lkon系列家庭影院音箱系统 [J],
5.简洁而缜密明快而清新--郑子瑜散文语言艺术探析 [J], 李少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 中行 事 ” 诠 释 了 日本 平 安 王 朝 的传 统 审 美 意 识 , 我 们 根 据“ 年 中行 事 ” 的一些特征 , 可从 一定 程 度 上 了解 清少 纳 言 对 季 节 的重 视 程 度 与审 美 取 向。也 就 是 说 , 清 少 纳 言 并 没有 被 平 安 王 朝传 统 的 审 美 意 识 的 条 框 所 束 缚 . 而 是 根 据 自 己
形 的; 与此相 反 , 八、 九、 十月这三个月 份 , 虽然是 秋高气爽 的时节 , 适宜举办各种活动 , 但“ 年中行事 ” 的描写次数却是
最 少的。我们 据此 可以认为 , 在《 枕草子》 中出现次数相对较 多的“ 年 中行事 ” , 毫无疑 问受 到清少纳言 的无 比关 心 ; 而举 办这些 “ 年 中行事 ” 的季节或月份也相应 地得到她 的强烈关
李传坤
( 桂 林旅 游 高等 专科图分类号 : 1 1 0 2 文献标识码 : A
5 4 1 0 0 4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4) 1 8 - 0 2 2 7 — 0 2
摘
要
清少 纳言在随笔作 品 《 枕 草子》 中通过一 系列的
总第 2 8 2 期 2 0 1 4 年6 月m
敏 c ‘ T h e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A r t i c l e C o l l e c t s J u n e 2 0 1 4 ( C )
从“ 年中行事” 看《 枕草子》 的审美特征
查 和统计 , 得知每个 月份都有不 同内涵的“ 年 中行事” 。不仅
如此, 作品 中所提 及 的“ 年 中行事 ” 在数量上 也存在 很大差
别: 一月份最冷 , 又恰 逢“ 正月 ” ( 过年 ) , 所 以各地 都举办很
多的“ 年 中行事 ” , 而且 出现的次数也是一年之 中最 多的 ; 其 次 是五月份 ,这个月份基本上都是 描写有关端午节活动情
时凭 借 自 己的 感 觉 去 挖 掘 “ 美” , 进 而 将 这 些 所 谓 的“ 美” 充 分 融 入 作 品之 中。 关键 词 枕草子 年 中行 事 审 美 意 识 审 美 特 征
On t h e Ae s t h e t i c Fe a t u r e s o f” Th e P i l l o w Bo o k” f r o m ” An n u a l Ev e n t s ”/ / L i Ch u a n k u n
p e i r o d i n h e r e s s a y” T h e P i l t o w B o o k ” .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 i t h s o me f e a t u r e s o f” a n n u l a e v e n t s ” . we c a n l e a r n S e i S h 5 n a g o n ’ S e m— p h a s i s o n s e a s o n s a n d h e r a e s t h e t i c o ie r n mt i o n , t o a c e r t a i n e x -
的价值 和重要 的地位 。
3《 枕 草子》 季节描 写中体现 的 审美 意识
上 文提到 , 在《 枕草子 》 中, 一 月份 和五月份 是举办 “ 年
中行事” 最 多的月份 , 下面我们就 以五月份 中的例行活动为
n o me n a a r o u n d f r o m a d i f e r e n t p e r s p e c t i v e b a s e d o n t h e n e e d o f
注。这也说 明有关 自然风物 的描写在 《 枕草子 》 中具有独特
审美理念 的需要 , 从 不 同视 角 去 观 察 周 围 的 事 物 和 现 象 , 同
中行事 ” 很是盛行 , 其举办 的规模 和盛况 在许多作 品中都有 记 载。尤其是在《 枕 草子 》 这部作 品里 , 描写宫 中或 民间“ 年
中行事” 的场景 随处 可见 , 其 中的“ 葵祭” 、 “ 贺茂祭 ” 等“ 年中 行事 ” 世人皆知。 每当季 节时令变换 , 各 地都会举办一些相应 的“ 年 中行 事” 。我们通过对《 枕草子》 中记叙 “ 年中行 事” 的情况进行调
A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a s e ie r s o f ” a n n u a l e v e n t s " , S e i S h 5 n a g o n i n — t e r p r e t e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e s t h e t i c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d u in r g t h e He i a n
t e n t . I n o t h e r w o r d s , f r e e f r o m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l a a e s t h e t i c c o n s c i o u s — n e s s o f t h a t d y n a s  ̄,S e i S h 5 n a g o n o b s e r v e d t h i n g s a n d p h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