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学案2(无答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551b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d.png)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和播放相关资源。同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投影屏幕上的内容。
2.对于难点内容,可以通过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记忆亚洲和欧洲的国家、首都、人口等信息。同时,可以通过练习、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这些信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中包含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国家、首都等详细内容,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主要资源。
-鼓励学生撰写关于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研究报告或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课堂
1.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以考察学生对亚洲和欧洲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观察: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观察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注意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地图和图表等。
-组织学生进行亚洲和欧洲的地理考察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和欧洲的一些current events,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这些事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组织学生进行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知识竞赛或辩论赛,激发学生学习亚洲和欧洲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教案2 湘教版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教案2 湘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21bf8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a.png)
(3)设问:为什么亚洲的气温差别会这样大呢?(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跨纬度广)
(4)展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西亚的无流国资料,说明亚洲的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显著
(5)讨论:为什么亚洲的降水差异会那么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2、引导学生读图1-10,比较纬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谁的气温低?夏季谁的气温高?谁的年温差大?由此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过渡)为什么欧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呢?
3、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4,教师结合欧洲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说明。
4、引导学生在“亚欧气候分布图”上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并提问: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各有什么气候特点?
2、大陆性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
五、欧洲的气候特征
1、以带气候为主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典型
偏南
湿热多雨
带来大量降水
4、设问:亚洲之所以会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和亚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开呢?
(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分析了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
二、欧洲的气候特征
1、引导学生阅读P7图1-7,回答: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吗?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
(二)大陆性强
(6)展示同纬度的亚洲某某与欧洲巴黎的降水资料,并分析;同纬度的巴黎和某某相比,冬季谁最冷?夏季谁最热?谁的气温年较差大?这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6.1 亚洲及欧洲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2)
![6.1 亚洲及欧洲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2)](https://img.taocdn.com/s3/m/ccfae966a98271fe910ef9fa.png)
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学习目标】:1、了解亚洲的地形特点,记住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知道亚洲的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4、简要了结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学习重难点】:1、亚洲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亚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方法】自主导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1、了解亚洲的地形特点,记住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知道亚洲的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4、简要了结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二、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P4-P6(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
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米,是除南极洲外海拔的大洲。
二是地面,。
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三是地势,。
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平原多分布在(3)教师纠错,总结三、自学指导二(1)阅读课本P4-P6(2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了结亚洲的气候特点1、亚洲气候。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了气候外,世界上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亚洲气候的性显著。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悬殊。
3、亚洲气候显著。
亚洲地处东部,濒临,差异明显。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最强盛,最典型,影响也最广。
(3)教师纠错,总结【课堂作业】1.有关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地形以平原为主C.平均海拔最高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欧洲地形以()为主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山地3.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的是()A.死海B.艾尔湖C.吐鲁番盆地D.地中海4.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影响()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5、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高原:C D平原:E F(2)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①②③(3)亚洲世界之最众多,请你至少列举三项:6、读“亚洲气候图”,回答:(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气候;④气候;⑤气候;⑥气候;⑦气候;⑧气候(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 ____ 气候;降水最多的是 ________ 气候。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案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案 湘教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e4b88d5e65ce0508773213af.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亚洲和欧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的计算能力。
(3)运用地图,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的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的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比较、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习趣味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积极探究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教学难点】亚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比较、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哪一个?它包括哪些大洲?(学生回答)明确: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它包括亚洲和欧洲.(过渡)这节课我们开始认识大洲,首先从亚洲和欧洲开始。
二、新课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亚洲与欧洲名称的由来讲解:亚洲: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把居住地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bfd83a1ed9ad51f01df2e3.png)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分析亚洲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提示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②影响气候的因素③气候的主要特征,分析气候要通过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分析气温,根据所在的维度位置说明所处的温度带,分析降水,根据纬度、海陆位置1、亚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之间,跨三带,亚洲有、、气候②海陆位置:靠近海洋,距海近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距海远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③地形因素:地形复杂,起伏大,同一纬度不同海拔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综上,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在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2、季风①含义:随季节不同而风向的风,是由差异造成的②简述亚洲季风的成因③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读图1-8 1-9,思考季风风向的成因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3、欧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以气候类型为主②海陆位置:距海,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③和典型,这两种气候均在欧洲分部最广二、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1、亚洲的河流①读图1-1,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注入太平洋的:、、、、注入印度洋的:、、注入北冰洋的:、、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第一,大和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地势呈向四周奔流入海成因:亚洲的地势第二,内流区面积广大成因:亚洲低于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喝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③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世界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的河流,发源于,在我国称为2、亚洲的湖泊读图1-1,找出亚洲具有特色的湖泊的位置,记住它的独特之处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3、欧洲的河流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③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部分是(内、外流河)④读图1-13,分析多瑙河流经、、、、⑤多瑙河—莱茵河运河在内河航运中的价值:将南北向的莱茵河与东西向的多瑙河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航运大动脉【巩固练习】1、亚洲与欧洲相比,气候最显著的差异是A 年降水量大B 年平均气温高C 大陆性显著D 年温差较小2、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A 多瑙河B 莱茵河C 第聂伯河D 伏尔加河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同为亚欧大陆,在西岸主要分布着气候和气候两种,而东岸则相对复杂,自北向南依次为A B C D而广大的内陆为气候②说说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4、对比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气温气温年较差降水成因冬季夏季大陆性海洋性5、简述欧洲的河流特征。
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fbb6c865ce050877321304.png)
亚洲及欧洲
1在地图上找到并填写以下地理事物的相应位置: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乌拉尔山脉、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2、读图观察亚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探讨分析亚洲所属的半球。
3、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并共同探讨亚洲
的海陆位置。
4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5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你认为分析一个地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6现在你能全面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吗?
7 谈谈你的收获
〔检查反馈〕
1下列不属于亚洲濒临大洋的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2 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与北美洲相连 B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
C 是世界上第二大洲
D 西南与非洲相邻
反
思
栏
…….。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2d4108680203d8cf2f2449.png)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重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古代,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以西的地方称为“”,后来,亚细亚成为的名字,欧罗巴成为的名字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这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陆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它同时跨四个半球3、读图1-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相邻,东隔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4、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的位置①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是②欧洲全部在,主要在③欧洲北临,西临,南临,东临,西南隔海峡与相望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1、读图1-1,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①结合图1-5 图1-6,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②结合图1-5,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的,由北向南依是、、、,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2、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③地势高,低④以地貌为特色【巩固练习】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2、下列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A 西欧平原B 波德平原C 东欧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东非大裂谷C 安第斯山脉D 落基山脉4、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最高的山峰海拔为米,陆地最低处的海拔为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说明了亚洲的地面起伏,高低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中,、的面积广大,地势高,低③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连接了海与海【课堂小结】1、读图1-1,找到下列地形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2、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陆地最低点: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e1a51dd5bbfd0a78567300.png)
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亚洲及欧洲章节与课题亚洲及欧洲课时4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根据亚洲地形图分析亚洲地形特征。
3.分析亚洲气候及分布特征。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1.亚洲位置和地形特点。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教学资源的使用多媒体学习过程自学准备:看右图,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1、 2、3、 4、5、 6、7、A、 B、C、 D、努力完成下列表格:亚洲欧洲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圈,南部延伸到以南纬度范围:10°S~ N之间经度范围: 25°E~ W之间纬度范围:经度范围:半球位置部分既位于又位于完全处于,大部分海陆位置东临洋,北临,南临西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海峡于洲相接,西南隔运河与洲为邻.东隔海峡与洲相望,东南与洲隔海相望。
西临洋,北临洋,南临海。
东接洲,南隔海和海峡与洲为邻。
地形地势地面起伏,最高 ,号称地球之巅,最低点。
地势中部,高原有四周。
平原有地面起伏 ,地势南北,中部。
地形以、为主,占全洲平均海拔米,南极洲之外的最高洲。
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米,是海拔最的大洲。
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98ba75f524ccbff0218451.png)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2、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
【学习重点】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和复杂多样的气候【学习难点】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从而在阅读资料和图的基础上,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欧洲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和海洋性特征显著的气候。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自主学习1在地图册中,找出下列地形单元: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天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2、根据下表中各地的海拔高度计算出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相对高度,并从中归纳亚洲地形的特征。
合作探究1读P6的“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及“亚洲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图,归纳出亚洲地形特征之一。
2、读P2图1-1,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亚洲的地势有河特点?归纳: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一H. -三-是。
学法小结:地形特征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海拔和相对高度;(2 )主要地形类型;(3)地形分布;(4 )地势起伏状况。
学法迁移:欧洲的地形特征1根据P2图1-1和P6图1-5、1-6,完成下表2、欧洲地形主要以那种地形为主?欧洲地形有何特征?3、欧洲北部和南部的广大山区,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 地形。
知识点二: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自主学习:读P7图1-7,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有几种气候类型?找出亚洲没有的是哪些气候类型。
2、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哪种?说出它的分布范围。
3、图中亚洲有哪几种季风气候?4、看看30° N附近地区的气候,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复杂多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分布广、___________ 气候显著。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湘教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1fdde390168884868662d6ab.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学习任务单(2)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thewholecontent of this article,Gorky said:"th ebookis theladder ofhumanprogress." Ihope yo ucanmake progresswiththe help of this ladder.Material lifeisextremelyrich,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ll of whichgradually changethe way of people's study and leisure.Many people areno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ment,but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such asmall persistence, youwill continue togrow and progress.When the complexworld leads usto chase out, reading anarticle ordoing a problem makes uscalm down and return to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 canactivate 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 our pure spiritualworld and resist the attackof the external world.。
推荐学习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推荐学习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c3d9f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e.png)
推荐学习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推荐学习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初中K12学习材料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学目标]一、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学习,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教学重点】1、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时区的换算。
[教学内容]任务一:阅读p2内容和图1-1,说明亚欧两洲的位置。
1.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西半球和西半球、东大洋、北大洋、南大洋、西半球和西半球。
该大陆西南部与非洲相连,最东端以北美洲为边界。
2、亚洲面积约_______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___大洲。
3.在整个欧洲半球,主要是在欧洲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海岸线蜿蜒曲折。
任务二:阅读p3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完成1、“地方时”是指什么?2.世界被划分为___;时区,以0°经度为中心,以7.5°西经和7.5°东经为中心。
时区从东到西每15°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从东到西的12个时区合并为一个时区。
3.为了避免日期混淆,国际规则大致以经度为基础,如“__”和“_”这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探究延伸】时区和区时:(1)当地时间是另一个时间。
(2)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
(3)区域时间:每个时区的时间是整个时区的区域时间。
(4)数字轴寻时法(见右图):记录东部时区值为正数,西部时区值为负数,时区0为原点。
概括为“事物”。
(5)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指国际上规定大致以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
实际上,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与经线重合。
8月8日10:00,它从东12区穿过日线,到达西12区。
(注:先判断行程方向,然后按“加西减东”,一般只更改日期,时间不变。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初中K12学习材料【限时作业】得分率:1.从海洋和陆地位置来看,亚洲毗邻东_____________;洋、南___;洋、北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导学案(答案不全)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导学案(答案不全)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3004c833687e21ae45a90a.png)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学习目标】1. 阅读P2图6-1“亚欧大陆轮廓”,说出亚洲和欧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阅读P4图6-3“亚洲和欧洲地形分布”,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 阅读P7图6-9“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类型分布”,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4.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 用学习亚洲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方法,分析欧洲及其它大洲的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描述某大洲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的方法。
【学习方法】分析对比法、读图分析法、资料分析法、小组交流法等。
第1课时自主预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洋,南临______洋,北临_______洋;西与______相连。
二、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1.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三带,且地形复杂,除以外,其它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2.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年降水量差异显著。
既有降水丰沛的世界“雨极”,也有终年少雨的干旱地带。
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特征显著。
3. 位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的季风气候有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季风气候。
四、大河众多的亚洲1.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
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2. 亚洲的水系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水系结构呈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二是面积广大。
五、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的大洲。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
六、欧洲的地理概况1. 欧洲北邻,西邻,南邻,西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相邻,东面大陆部分与相连。
2. 欧洲的地形以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势起伏小,山脉多分布在在。
3. 欧洲的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七年级地理下册6_1亚洲及欧洲教案2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_1亚洲及欧洲教案2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9e9f586529647d26285262.png)
亚洲和欧洲课题亚洲和欧洲主备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初一地理组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2.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2课时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
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
板书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讲述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
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板书 2.时区及换算讲述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
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识记理解阅读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学生小组讨论: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3.什么是“区时”?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点拨:某地时区数=经度/15某地时间=已知时间(区时)±1小时×时区差注:已知西面区,求东面区用“﹢”号;反之,用“-”号。
时区差:若a、b在中时区同侧,则:a-b。
若a、b在中时区两侧,则:a﹢b。
结果处理:若在0--24间,则为当天时间;若大于24,则减去24,日期加一天,余数为次日时间;若为负数,则加24,日期减一天,余数为前一天时间。
例:北京为20点(东8区)求纽约(西5区)几点?20-1×(8+5)=7点拓展训练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答案:4月30日6点板书 3.北京时间讲述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亚洲及欧洲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地理知识。
3.学会分析大洲一般方法。
重、难点:
1.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1.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分为哪些大洲?说说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3.在图上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按面积大小顺序填出来。
【自主学习】
1.结合亚洲地图,说说亚洲的位置有何特点
提示:所跨的经纬度范围,在哪个半球?属于五带中的哪个带?海陆位置如何?
【学习过程】
(一)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①纬度___________;经度_______________
②半球:主要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
③地跨__、__、__三带,大部分位于____带
(2)①东临____洋、北临____洋、南临____洋。
②____大陆____部,____西岸;西与____洲相连,西南与__洲为邻,东隔____海峡与____相望。
【小结】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________位置、______位置、________位置
【自主学习】
1、亚洲地形的特点?
2、亚洲的地形以____为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部,其中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就分布在这里。
3、从地形分布的特点可以看出亚洲地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部众多高大的山脉是以_____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在地图中找出山脉。
5、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7、此外,在大陆的_______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在地图上找出这些有哪些?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这些岛弧形成的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
(二)亚洲的地形
1、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2、地面起伏____、高低悬殊;
3、地势____高、____低
2.、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____________;
最高的山峰(地球之巅)——______________;
陆地表面的最低处——____________;
低平的大平原——______________;
3.地形特征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完成下表
亚洲
平均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地形分布特点
【温故知新】
1、亚洲的纬度范围如何?亚洲地跨哪几个带?
2、亚洲的地形特征如何?对亚洲气温、降水会有什么影响?
3、亚洲的海陆位置如何?对亚洲气温、降水会有什么影响?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哪些?
【达标测试】
1、欧洲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西风和洋流
C、纬度因素
D、季风因素
2、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是:
A、莱茵河
B、伏尔加河
C、多瑙河
D、易北河
3、下列关于欧洲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一个洲。
B、欧洲人口总数居世界第四位
C、欧洲面临主要入口问题是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D、欧洲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达到1亿以上
4、欧洲西部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5、下列国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丹麦和冰岛
B、冰岛和德国
C、芬兰和挪威
D、法国和意大地
6、亚欧大陆上,下列河流汇入内陆湖的是:
A、鄂毕河
B、伏尔加河
C、多瑙河
D、幼发拉底河
五、我的疑惑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_ ____ __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