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合集下载

部编必修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部编必修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大陆西岸
900 冰原气候
内陆
冰原带
大陆东岸 900
苔原气候
苔原带
70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700
6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400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 带
温 带
温 带
草荒草
原漠原
温带季风气候 500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350
硬叶林带
带带带
因为自然带是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
④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

共同作用形
异规律。
10 温带落叶阔叶林
带,而是
带。
下面是四座相同高度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带谱分布图,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的是( )
不能。
观变化——
分异规律。
判读南北半球:自然带数量,一般阳坡多于阴坡;
3.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
30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20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稀树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
00
自然带与气候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模式图
正确解释某一区域水平、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不能。
水平自然带一致;
种草的主张比较合理。
自然带
热带雨 林带
苔原带
气候
植被 土壤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砖红壤
苔原 气候 苔原 沼泽土
⑶.为什么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纬度地带性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北回归线 热带沙漠气 热带荒漠带 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赤道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它 体现了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 在空间上的规律性,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 分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 异规律。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1) 概念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 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 (2)形成的主要原因:水分条件、热量状 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 海拔高度变化,水热状况不同
•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 度及相对高度有关。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 越丰富。 • 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更明显 • 乞力马扎罗山 (海拔5895米,3 °S) • 问:假设乞力马扎罗山山麓的温度是30度,求乞 力马扎罗山顶的温度 • 5900×0.6=35.4 • 30-35.4= -5.4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概念
水平地域分异指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 的地域分异。
分类
从赤道到两极 水平地域分异 从沿海到内陆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沿经线(南 北)方向更 替 • 自然带与纬 线基本平行
赤道
• A.产生原因 • 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 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 • B.热量带的形成 • 受热量的控制,形成了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 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热带、温带、寒 带。 • C.热量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也有重要影响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 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 气温较高; 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 阳高度角小,气温较低.
此影响下,看到窗外的自然 景观(植被)有何变化?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课时课件PPT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课时课件PPT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森林常绿,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与热带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 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
探究地点4 1.指出该地的植被类型,描述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特征。 情境思考:

③ ②

亚寒带针叶林:这里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
长、寒冷,发育了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 树叶缩小为针状。
资料1:景观图

③ ②①ABCD探究活动一:
沿图中线路(东线)迁徙的候鸟在南北方向穿越亚欧大陆时,在图中①、 ②、 ③、 ④四个地点会依次看到哪些陆地自然植被(结合景观图)? 形成沿途景观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活动要求:请在学案的表格中,将3种资料与四个地区进行匹配选择,并说说你的理由。
资料2:气候图
练一练:
能熟记理想大陆的气候分布图,并在右侧画出对应的自然带图。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高纬度地区
66°34N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
温带 季风气候
大陆性
气候 地中海
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 候
热带雨林气候
中纬度地区
23°26N
低纬度地区
温带落叶 温 阔叶林带 带 温 带
草荒 漠 亚热带常 原 带 绿硬叶林 带 带
热带荒漠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课后思考与预习: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

热带草原带 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D
读图思考:
非洲大陆 自然带分 布有什么 规律呢?
C
B A
B
C
B
D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1、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 2、陆地自然带的形成(概念) 3、陆地主要的自然带类型 4、陆地主要的自然带的分布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C、H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40°
温带季风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 30° D
的是 温带海洋性 气候。
A B E F
70°
50°
H G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自然带的 气候类型相同,这两个字母是E、F, 0°

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
3)、自然带D的名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自然带G的气候 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活动:对照39页和91页两图完成下列空白,并讨论气候
和自然带西从岸 分布中位部置和名东称岸 上有什么关西系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高纬度地区
冰原带
苔原带
组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6°34N 亚寒带针叶林带
第 二 组
温带海 温带 温带季
洋性气 候
大陆 风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性气 候
亚热带 季风气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4、陆地主要的自然带的分布 91页5.6图
世界气候的分布
39页2.16图
K
DE C
B
NH G MF
A
A
C
KL G F
A B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是学习地球和人类相互关系的学科,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石,因为地球的自然界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学生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点之一,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环境因素、地貌类型、气候条件、生态系统四个方面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进行讲解。

一、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地球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大气、水界、陆地和人类等四个方面。

环境因素是自然界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

环境因素对于地球的不同环境要素影响强弱程度不同,进而造就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比如,北极地带整个气候环境都是冰雪天气,大多数生物都需要耐受低温环境的严寒条件,因此北极地带的环境因素产生了极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貌类型地貌类型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形类型,是由环境因素作用于地球地表形态下的表现。

在地球上,地貌类型丰富多彩,包括高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河谷、沙漠、森林等。

每种地貌类型各自独特的地形特征,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最为直接的因素之一,还常常成为影响人类住所、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气候可以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能源的分配、地理环境的结构及人类的行为习惯等要素,从而塑造自然地理环境中特有的地理特征和地球表面的演化过程。

四、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要素包括土壤、岩石、水、空气、植物和动物等,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的自然秩序。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表现各不相同的生境环境和地球表面特征,例如,草原与沙漠相比,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构成了不同的地球表面。

综上所述,地理学就是通过分析、研究和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这些差异性,来深化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从而适应自然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育是培养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方面的必修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地球自然环境,在自己的角色里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

(三)、垂直分异规律
海拔高度变化,水热状况不同 0.6°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_____ C 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更明显
如:乞力马94米,63°N)
前者 垂直分带现象更明显
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
冰雪带 5500m 高山草甸 4000m 针叶林 3000m 针、阔混交林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 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 分异规律 地带分异) 地域分 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热量条件) 自 然 带 与 纬 线 平 行
沿 经 线 ( 南 北 ) 方 向 线 更 替
东 西 两 侧 反 映 出 非 地 带 性 特 点
70 60
E
40 30
f g
h
D50 C
35
三、主要陆 地自然带
B
25
10 10
A
理 想 大 陆 自 然 带 分 布
•;
/ 琅琊榜娱乐 琅琊榜娱乐注册
txd73tzu
•圆桌边上没有挪动的意思。耿老爹对小青说:“青丫头啊,来陪你姆妈说会儿话吧,耿伯伯要带你弟弟妹妹们到码头上去了。”小青 说:“去吧耿伯伯,有我陪着姆妈呢!”耿老爹、耿正和耿直都站起来准备走了。耿英过来攥攥乔氏的手,轻轻地说:“娘娘,那我 们去码头了啊!”乔氏终于说话了,但声音很沙哑,很吃力的样子:“早点儿回来啊!”耿英忍着眼泪,尽量平静地“唔”了一声, 就赶快跟在爹的身后出屋去了。父子四人进了东屋。耿老爹低声对耿英说:“多带点儿银子吧,我们回来时顺便买些东西。”耿正说: “我想带上二胡。咱们要走了,我想给远在天国的白幺爹再拉一段儿曲儿。”耿老爹说:“带上吧。今儿个,咱们每人都给他拉一段 儿。唉,他生前我们没有来得及这样做啊!”耿英小声儿说:“娘娘她实在太可怜了!我心里很难过呢!”耿直也说:“我也是。如 果能把我分开两半,我真想留一半给娘娘,做她的半个伢子!”看着自己这三个善良懂事的孩子,耿老爹的心里也酸酸的。他拍拍耿 直的肩膀,轻轻地说:“小直子,你现在已经是娘娘的半个伢子了呀!”听着耿家父子四人出东屋,开院门,又轻轻地掩上院门,脚 步声渐渐远去了,依然还坐在西屋圆桌边上的乔氏对坐在身边的小青说:“丫头啊,我们一会儿也得上街去。你耿伯伯他们要走了, 我想今儿个中午再给娃娃们做一次武昌鱼吃。还有啊,听你爹说过,北方人临离开家的最后一顿饭都习惯吃饺子。他们在咱家住了有 半年多了吧,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临时的‘家’了呢。你爹过世的那阵子,还有起这五间新屋,他们爷儿几个前前后后的为咱们帮了 不少的忙呢。明儿个早饭,咱们也包饺子为他们送行吧!”小青说:“行啊姆妈,都依你就是了。说实话,我真不想让他们走呢。但 看起来耿伯伯是去意已决了,咱们就是想拦也拦不住啊!”乔氏摇摇头,轻轻地说:“这一回不拦了,拦不住的唉,你爹‘百日’那 天”乔氏将船老大有意撮合自己和耿老爹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小青。“唉—”乔氏长叹一声继续说:“大家都认为你耿伯伯是举 家外出闯荡了。有谁会想到,他竟然能舍得下贤妻幼女,自己带着三个大一点儿的孩子,十年八载地千里迢迢在外,这样辛辛苦苦地 赚家业呢?真是一个奇人啊!”小青睁大泪眼问道:“姆妈,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啊?”乔氏苦笑一下,半晌才将那天她和耿老爹 因为是否动用抚恤金开店意见不一,后来自己悲哭不止,耿老爹过来劝解等等事情讲了出来。直到此时,小青才如梦方醒!她呆呆地 愣了一楞,随即就悔恨不已地扑在乔氏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姆妈啊,对不起!我当时只想着自己和耿正的事情,还以为是耿伯伯 不同意我和耿正的事儿,让你伤心流泪了呢。于是,就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差异性对土地利 用的影响。例如,在干旱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应注重节水灌 溉和水资源保护;在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应注重水土保持和 生态修复。
自然保护区设计
自然保护区设计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另一重要应用。通过合理设计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维 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以上三个尺度的地理环境差异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为人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理 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03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纬度地带性
总结词
纬度地带性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分布不均,从而形成不同纬度带的气候、 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究,提高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02
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分析和模拟,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03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地理环境差异性数据进行深
度挖掘和学习,提高研究效率和精度。
地理环境差异性研究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资源可持续利用
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详细描述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特征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 高,气候逐渐变冷,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垂直地带性在地球表 面的高山、高原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04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践 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质课件(共33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质课件(共33张PPT)

经度变 经线方向 水分 化方向 (南北延伸)
海陆 分布
中纬 地区
(东西更替)
积雪冰川
从山麓到山顶的 变化类似于从赤 道向两极的变化
高寒荒漠 高寒草甸
[活动]图中从山麓到山顶景 观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变化?
落叶阔叶林 高 常绿阔叶林 度
增 热带草原加
水热 状况
差异 大
山地 垂直 地域 分异
2.山地自然带谱(即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多少)
山体纬度越低,海拔(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丰富
例:下列高山,垂直自然带发育程度最好的是( B )
A.珠穆朗玛峰
B.乞力马扎罗山
B.C.阿尔卑斯山
D.落基山
3.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 ①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基带
②同一自然带,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 →判断南北半球或南北方位
55° 温带落 温
温带季风 气候
叶阔叶 带 温带
40°林带
亚热带常绿
草 原
荒漠 带
亚热带季风 35°30°硬叶林带 带
55°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35°
亚热带常绿
热带沙漠气候
20°
热带季
25° 热带荒漠带
20°
阔叶林带 25°
热带季雨
热带草原气候 风气候 1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带 10°10° 热带雨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2) 草原自然带
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 干旱的内陆地区,降水
温带落叶 阔叶 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落叶 阔叶 林带
量较少(250~450毫米/ 年),且集中于夏季。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材剖析本节课是高中天文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布置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天文知识的总结、归结和融合。

教材从自然带的散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天文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要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要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侧重剖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教学目的【知识与才干目的】1.看法地域差异;2.了解天文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3.了解发生各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要素。

【进程与方法目的】1.掌握区域剖析与比拟的天文研讨的方法,了解自然天文环境的差异性。

2.培育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置各种信息的才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了解人们怎样应用地域分异规律,构成对自然天文环境的态度和责任感。

激起探求天文效果的兴味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迷信态度,提洼天文审美情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自然天文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前预备1、多媒体课件;2、先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进程导入新课以两幅不同的自然景观图片惹起先生思索自然天文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 差异性【设计意图】在笼统感知与意境的体验上为本节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探求的情境,激起先生的学习动机。

讲授新课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展现世界热带雨林、热带沙漠、亚热带针叶林景观图思索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设计意图】培育先生观察才干及自主学习的才干。

地球表层自然天文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差异。

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活动探求:展现世界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变化的景观图,思索:1、请说出每一自然带的延伸方向。

2、请说出从A到F的更替方向,并说出影响其更替的主要要素。

【设计意图】把先生的探求行为与所授知识相结合,给先生提供表现的时机,培育先生读图才干及提取信息加工的才干。

高一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一课件:3.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一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一课件:3.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积雪冰

川带


高寒荒

பைடு நூலகம்
漠带

高山草甸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草原林带
热带雨林带
活动: 1、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的原因。
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海拔高
2、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自然带类型及其 分布的差异,分析原因。
纬度;相对高度;基带海拔;降水多少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3时48分21.11.1815:48November 18, 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3时48分49秒15: 48:4918 November 2021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 寒带苔原气候 带 寒带冰原气候
高原和高山气候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寒带冰原带
山地垂直带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鲁教版

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鲁教版

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鲁教版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鲁教版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鲁教版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的人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为什么在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呢?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

因为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显然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

2、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3、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有些自然带和气候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区是对应一个自然带的,但有两个是特殊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而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不同(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全球的自然带分布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重点)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a、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

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 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 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三章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 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 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的分布、形成、影响因素和非地带性影响因素和分布。

(重点掌握)3、 运用景观图片和地理分布图等,学会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

【课前准备】1、 世界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2、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课堂实施】【情境1】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 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 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 显体验到各地在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为什么不同地 区自然景观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呢?一、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 及其上的差异2. 自然带的形成:纬度位置差异水热组合代表性植被自然带 海陆位置差异土壤3. 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情境2】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 天,从第一句到第四句诗,整体上反映的是什么规律 ?二、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形成基础影响因素 表现 分布 例子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沿方向延伸,沿方向更替在和 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东经20度南北方向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沿方向延伸,沿方向更替地带性规律水平地带性在表现明显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垂直地域分异沿与平行的方向伸展,沿垂直方向更替的高山地区喜马拉雅山地自然带非地带性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海陆分布地形洋流自然带的分布不呈带状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的地区沙漠中的南半球缺失【问题探究1】1、不同地区自然景观为什么会产生差异?【知识总结1】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鲁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理解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和分步规律。

(2)根据图形完整的掌握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掌握陆地地域差异的表现——自然带及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南北山坡差异的原因。

(3)能过联系和运用地理感性知识,逐渐培养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带,探究气候与自然带的相关性。

(2)观察主要自然带景观图,熟悉其特征。

(3)分析热量、水分和高度的变化所引起的自然带的分异和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

(2)增强因地制宜的观念。

【重点难点】
1、陆地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3、山脉不同坡间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讲授过程】
情景创设
如果你有机会从海南岛到黑龙江,或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做一次长途旅行,便会强烈感受到各地在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由图3-1-1中四幅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的主要特点,让学生感受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并尝试说出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一)地域差异的定义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然后说明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相同的区域,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

由以下概括得出自然带的定义
纬度位置热量植被
地理位置自然带
海陆位置水分土壤
自然带的定义有三部分组成
a: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是自然带的形成因素
b:组成要素为气候、植被、土壤
c:成带状分布是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总结: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因此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带的名称命名
承转: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活动:
1、引导学生读图3-1-2,观察后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然后启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或者引导学生从热带、亚热带等热量带对应的植被类型中得到启示。

2、对照下图表引导学生对比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可以发现大
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不同是形成各个不同自然带的基础。

当然还可以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并不完全吻合?
承转:从表可看出地理环境要素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体现了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环境要
素在空间上的规律性,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分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a 定义: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南
北方向更替的现象。

b 形成原因:以热量为基础,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c 举例:读图3-1-2中,由赤道到两极过渡,自然带的更替大致为 热带雨林带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d 表现最明显的地区:低纬地区(展示热带雨林景观)和高纬地区(展示苔原景观),并能
说出这种分异明显的原因
e 试让学生说出七大洲中,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表现最明显的是哪个大洲?并试着说明
原因。

(然后展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原因。


f 阅读知识窗,了解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的规律性。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a 定义: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b 形成原因:以水分为基础。

c 举例:我国北方地区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过渡依次为 ——
森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世界气候类型
陆地自然带 冰原气候
寒带冰原带 苔原气候
亚寒带苔原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极圈…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洋性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或 温带荒漠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沙漠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
道… 热带雨林带
d表现最明显的地区
中纬地区(展示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和(展示温带荒漠景观),试让学生说出表现明显的原因。

总结:
展示中国政区图回答:从海南岛到哈尔滨属哪种地域分异?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属哪种地域分异?并说出原因。

2、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读P62第一自然段)
总结:
a定义:在山区地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组合。

地表景观随高度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b形成原因: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

c表现明显的地区:纬度越低,山体越高的地区自然带越明显。

d活动:以珠穆朗玛峰垂直带的分析使学生加深对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的理解。

试让学生从南坡、北坡的植被的种类上、分布上差异上、形成原因上分析垂直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性。

总结表格如下:
3、非地带性现象
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海陆分布请学生在教材图3-1-2中,找出亚寒带针叶林带,可发现在北半球地带性规律很明显,而南半球相应的纬度缺失。

地形起伏新疆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该地区按地带性规律应是温带荒漠景观)
洋流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带就是受到寒流的影响。

它不符合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总结全课:列表说明如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
境的地
域差异
地域差异:由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形成了地理环境上的
地域差异
自然带: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
地理环
境地理
分异规

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基

分异的规律影响因素分布地区
水平
地域
分异
从赤道到
两极的地
域分异
热量
地表景观沿纬度变
化的方向作有规律
的更替
太阳辐射在地表不

低纬地区和
北半球高纬
地区从沿海到
内陆的地
域分异
水分
自然景观由沿海向
内陆的有规律的更

海陆分布使水分递

中纬度地区垂直地域分异水热
自然带随高度变化
有规律更替
海拔高度、坡度、
坡向、纬度
海拔较高的

非地带
性现象
成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影响
现象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
活动建议:
1、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顶到山底的自然带的名称和非洲大陆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变化的异同。

并让学生试着说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丰富多彩的原因
2、启发学生思考地域分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主应用。

出示“中国农牧区分布图”让学生总结。

课后练习:
1、右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
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
它们都是由于()形成的。

(3)从D C B A的更替体现了
陆地自然带()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4)从D E 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
然带的()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5)在图中的各个字母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字母)是(),缺失的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