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新人教版
2020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点新人教版
太古的传说一、课标要求第二课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认识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第三课二、知识点第四课(一)炎黄结盟第五课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结盟期间。
当时有炎帝、黄帝、蚩尤等几大部落。
阪泉大战:黄帝结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大战,炎帝失败,炎黄结盟。
第六课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大战,蚩尤失败。
第七课结果:这一部落结盟此后渐渐形成华夏族。
因今后代尊敬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国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后代”自称。
第八课(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第九课 1. 传说第十课炎帝教民开垦耕作,制作生产工具,栽种五谷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
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拥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第十一课黄帝已能建筑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发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了然弓箭和指南车。
第十二课黄帝期间,仓颉发了然文字,伶伦制作乐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老婆嫘祖善于纺织,并会缫丝。
第十三课 2. 考古发现第十四课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旧址发现的大批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足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第十五课发掘出土距今8000-6000 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丝织品等,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第十六课(三)尧舜禹的禅让第十七课禅让制:将结盟领袖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第十八课尧:鼓舞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合时耕作。
第十九课舜:拟订刑法,完美制度,稳固形势。
第二十课禹:治理黄河水灾,三过家门而不入。
1、炎黄结盟: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活动的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之间睁开攻伐,又不停会并,逐渐形成华夏族。
因今后代尊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国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后代”自称。
2、尧舜禹的禅让:尧舜禹期间,部落结盟领袖民主传位的方式叫“禅让制”。
标准:品学兼优2、大禹治水的故事表现的精神:创新精神、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二、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传说,其中虽有不少夸张,但有的传说也生动反映了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吧。
【内容探究】一、炎黄联盟师:阅读课本第14页炎黄联盟一目中第一段内容,并回答[导入新课]中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生:“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炎帝、黄帝。
师:阅读课本第14页炎黄联盟一目中第二段内容问:距今五六千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哪些著名的部落?生:主要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
师:随着部落逐步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与财富,各部落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战争有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那你们知道“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吗?生:从征战双方、征战过程、征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回答。
师: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只不过是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中的其中一个。
那么,这些战争对原始社会后期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生: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的战争打破了氏族界限,促进了部落间的交流和融合,尤其是涿鹿一战,促使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师: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的关系——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人教部编版(共45张PPT)
炎黄时期
传说中的 部落首领们
尧舜禹时期
大约四、五千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 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东方,蚩(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炎帝部落
神农尝百草图
原来生活在陕西歧山东面, 后向东发展,到达今河南山 东一带。
炎帝
黄帝部落
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 东迁徙。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著名的 部落首领,被后人尊为华夏族 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黄帝
炎黄 联盟
阪泉之战 炎帝部落和黄 帝部落进行的 战争。
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后 来发展到山东、河南、安徽一 带,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部落。 蚩 尤
九黎部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九黎即九夷,还传说它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全是猛 兽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他们还制造刀戟弓弩各种各 样的兵器,常常侵掠别的部落。
伶伦制作音律
隶首发明算盘
人文初祖-黄帝
你对上述黄帝的贡献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 神话色彩?怎样看更科学?
传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等等,这 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 了。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 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 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 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 属了。
涿鹿大战
距今约5000余年前, 炎黄部落联盟和北方蚩 尤部族为了争夺适于牧 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在 逐鹿发生的一场大战。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多媒体展示陕西黄帝陵图片)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熟悉内容。
教师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活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他们因为血缘关系而组成一个个的集团,我们称之为“部落”。
你知道都有哪些部落吗?学生回答: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教师讲解:这些部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了争夺适宜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战争不断,在战争中不断地合并,形成部落联盟。
炎帝和黄帝部落就因一次战争而结成部落联盟,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阪泉之战)教师过渡:阪泉之战中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可是黄帝的地位还没有稳固,黄帝地位的确立也经历了一场战争,你知道是哪场战争吗?(涿鹿之战)下面有请我们的评书大家为我们讲述涿鹿之战。
学生讲述:传说距今约4 600余年,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神农氏、黄帝无力征讨。
阪泉之战后,黄帝势力大增,蚩尤仍继续作乱,不肯听命。
黄帝征集各部落、联盟兵众,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展开激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材分析】《远古的传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中的第3课。
这一单元是中国历史的开篇,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主要是通过考古成就来反映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生活的历史。
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是从传说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印证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与特点,同时通过中华人文始祖、禅让和大禹治水的传说,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同时,让学生从传说中提取历史信息,认识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较浓。
教学内容中所涉及到的传说故事,学生或多或少都听过,有些甚至很熟悉,这有利于教学。
同时,也由于是初一学生,历史素养总体比较欠缺,大多数不具备分析历史的能力。
对于传说故事只限于“知道”而已,对传说中所蕴藏的历史信息、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等问题,他们很少去思考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说出炎黄联盟的形成、涿鹿之战,简述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2、了解黄帝、炎帝的发明,简述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理解“禅让”的含义,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结合传话游戏,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一、重点:1、炎黄联盟2、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二、难点:禅让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黄帝颂》,出示图片。
首先,看这幅图,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张图讲的是什么?在举行祭祀黄帝盛大的仪式。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炎黄联盟、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三者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的先后关系。
通过这三部分内容的介绍,使中华远古文明的内容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补充。
这三部分内容围绕历史传说主线,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大量历史传说又进一步揭示了主题——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2.学情分析: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发言踊跃。
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
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已具备一定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自控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掌握课堂。
3.核心素养: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第一,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过程:【教师导语】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
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学习目标】1.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涿鹿之战,以及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的相关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涿鹿之战
征战蚩尤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造成对黄炎联盟威胁。公元前26世纪,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黄炎联盟得到更大发展,黄帝的地位更加提高。
尧舜禅位图
“禅让”是怎么回事?读教材进行说明。
“禅让”的含义— 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禅让”制的特点: 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 2、首领没有特权
“禅让”
传位
传位
大禹治水
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jí 杀死)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乃……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
大禹治水
方法: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 水入海。
精神: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 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解 除了水患。
尊称: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 称为“大禹”。
神农尝百草图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原来生活在陕西歧山东面,后向东发展,到达今河南山东一带。
九黎部落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蚩 尤
九黎族的首领。传说他铜头铁额,打仗非常厉害。
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后来发展到山东、河南、安徽一带,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部落。
3.炎黄联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阪泉之战
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1.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2.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教学重点】炎帝、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的原因。
【教学难点】传说、神话与历史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这段话中所说的“轩辕”指的是谁呢?“中华开国五千年”又是从何时算起的呢?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一定会发现答案的。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炎黄部落联盟是怎样形成的?2.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各有哪些发明?3.有哪些考古遗迹印证了远古传说?4.尧舜禹是如何依次禅让的?5.大禹有哪些历史功绩?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炎黄联盟1.指导学生在《距今四五千年时中原地区部落分布图》上找到黄帝、炎帝、蚩尤部落的活动区域。
2.阅读课本第12页讲述“涿鹿之战”是怎么一回事?(对征战的双方、征战的过程、征战的结果作出解答)3.引导学生对炎黄战蚩尤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经过涿鹿之战以后,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我们世代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4.组织学生讨论。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学生看课本第13页内容,复述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2.问题思考: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炎帝和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后人把这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炎帝和黄帝名下,认为他们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这些有关他们品行、才能、功绩的传说,反映了后人对他们的尊敬。
至今,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仍旧到炎帝陵、黄帝陵祭拜、凭吊,足见他们在中华民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
1.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分别种植什么农作物? 2.传说时代炎帝和黄帝有哪些创造?他们被后人尊称为何?
第1页
一、炎黄联盟 自读书本,找出炎黄联盟形成过程中两次战役和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1.背景: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形成过程 (1)阪泉之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炎黄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 蚩尤 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影响:经长久发展形成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 黄帝 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海内 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
黄帝
并创造弓箭和指南车。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 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创造算盘。黄帝妻子嫘
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史实是真实可靠,而传说难免夸大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 反应了人类历史,包含极有价值内容
第8页
第2页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创造 自读书本,找出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创造。
1.炎帝创造 (1)农业: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手工业:制作陶器,创造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 (3)科学:含有最早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轩辕)时期创造 (1)黄帝创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创造弓箭 和 指南车 。 (2)黄帝下属:仓颉创造 文字 ,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创造算盘。 (3)黄帝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孙中山 【第二组:名人遗址】
第5页
【第三组:情感体验】 近年来,伴随祭奠炎帝、黄帝活动规模和层次不停提升,影响和吸引海内外各界参 加人员也越来越广泛。炎帝陵、黄帝陵每年清明、重阳节举行公祭、民祭活动,都 吸引着海内外成千上万各行各业人前来祭拜。 课堂展示:(1)材料中“轩辕”指是谁?“平定蚩尤乱”最具决定性意义战役叫什么? 除了“创造指南车”外,他还有什么贡献? 合作交流:(2)说出图示陵墓中人物主要事迹。 师生互动:(3)炎帝、黄帝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何主要地位?你认为炎帝陵、黄帝 陵每年清明、重阳节举行公祭、民祭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中小学资料】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
水的启示”,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并做出自己的概括
要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讲故事
学习,并结合现实,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学生联系、
到陕西祭
.除了理解和接受教科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禹建立了夏朝
设计一下,拿出本组的方案,你们将通过什么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点新人教版
远古的传说一、课标要求第二课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第三课二、知识点第四课(一)炎黄联盟第五课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当时有炎帝、黄帝、蚩尤等几大部落。
阪泉大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大战,炎帝失败,炎黄联盟。
第六课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大战,蚩尤失败。
第七课结果: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
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八课(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第九课 1.传说第十课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第十一课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第十二课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第十三课 2.考古发现第十四课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第十五课发掘出土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丝织品等,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第十六课(三)尧舜禹的禅让第十七课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第十八课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第十九课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
第二十课禹: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1、炎黄联盟: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活动的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会并,逐渐形成华夏族。
因此后人尊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尧舜禹的禅让: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民主传位的方式叫“禅让制”。
标准:德才兼备2、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的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中小学资料】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
第3课远古的传说【自主学习】一、炎黄联盟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时期。
2.在阪泉,与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
最后炎帝失败,炎帝、黄帝两大部落结成。
3.琢鹿之战:炎黄部落最终打败东方的。
4. 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
海内外的华人以“”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教民,种植和;还制作生产工具,发明,学会,教人们。
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知识。
2.黄帝:姓,名。
制作,挖掘,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和。
相传在黄帝时期,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发明算盘,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1.、和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2.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的人,实行。
3.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他继位之后,扩大了的势力和影响。
【合作探究】1.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达标检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
他由南方走到北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跑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不顾风吹雨打,不怕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
经过13年,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洪水由高处流入低处……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杨思华、陈鲁编著《画说中国历史》请回答(1)上述史料讲述的“他”是谁?(2)材料中描写了“他”的哪一事迹?从“他”的故事中,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优秀品质?(3)“他”后来通过哪一制度成为部落联盟首领?2. 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D.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3.下列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古的传说》
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远古的传说》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3课。
这一主题是中国历史的开篇,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上承原始农耕文明的肇兴,下启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
本课主要是从传说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印证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与特点,同时通过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炎帝的传说,激发学生探索中华文明之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黄帝和炎帝的贡献
【教学难点】
禅让制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首先,通过播放歌曲“中华好儿孙”,让学生找出歌词中的神话传说,由此导入新课,引入神话传说。
同时上课之初,给出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三个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讲授新课
(一)炎黄时期的部落首领们
1、大约四、五千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东方,蚩(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分别介绍三位部落首领。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地图,学生能够增强史料实证意识,锻炼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时空观念;由学生总结炎帝、皇帝和蚩尤的基本概况,锻炼总结概括的能力。
2、炎帝和黄帝在中原扩张的过程,发生了阪泉之战,黄帝胜利,形成黄炎联盟。
炎黄部落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与北方的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发生冲突,引发了涿鹿之战,炎黄联盟胜利,还有一些其他的部落也逐渐融合到炎黄联盟中来,发展成为华夏族,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展示炎帝和皇帝扩张以及炎黄部落与蚩尤发生冲突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阪泉之战和逐鹿之战。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锻炼构建知识基础框架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这又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具体了解黄帝和炎帝的生平及其发明。
4、用文献材料介绍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
【设计意图】以材料来展开炎帝和皇帝的发明创造,提高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5、炎黄之后,黄河流域遭遇了危机,具体是什么危机呢?引出此时的部落联盟首领选举方式,引出禅让制。
(二)尧舜禹时期
1、禅让制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逻辑图来介绍禅让制,有助于学生清晰理解,方便记忆。
2、展示材料,分析尧能当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原因;
3、展示材料,分析舜能当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原因;
4、展示材料,分析禹能当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原因;
【设计意图】以材料分析尧舜禹当选部落联盟的原因,学生能够增强史料实证意识,锻炼历史思维能力,提高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5、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6、本课的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总结升华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以活动探讨的形式来延伸学习内容,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本课涉及史料解读,对语言功底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较难,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课堂中对于学生比较擅长炎黄故事,可请学生上台展示,满足初一学生爱展示自己的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