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

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第五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铁人”王进喜1、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十年(1956年—1966年)1956年9月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良好开端。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十年: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渴望繁荣富强的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意气风发地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众多先进代表。

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3、石油大会战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继发现大庆油田之后,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在东北大地展开。

石油会战的成功,打破了“中国贫油”的悲观论调,中国石油终于能够基本自给。

4、王进喜的主要事迹王进喜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

5、王进喜主要事迹的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工人。

6、王进喜的名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两弹元勋”邓稼先1、我国为什么研制原子弹和氢弹?1959年6月,为了增强国防实力,打破国际上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在苏联政府中止合作协议的情况下,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制造原子弹。

2、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两弹成功爆炸的意两弹成功的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4、邓稼先的主要事迹作为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o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启。

o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抗美援朝o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o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土地改革o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o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一五计划o1953年底,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o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三大改造o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o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o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动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作者收集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您,欢迎鉴戒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遭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酷爱之情。

认识到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社会保证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产生的庞大变化;掌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产生的变化及社会保证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的情形;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视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程与方法运用漫画、地图、实物引发学生学习的爱好;采取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拓展知识,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公道方案。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庞大变化。

组织学生分四个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换中感受变化。

2.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进程导入新课教师讲授:过去男女谈婚论嫁,常以“四大件”作为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早就被“新四大件”所取代,(课件展现新旧“四大件”图片)。

“四大件”的演变,足以说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庞大变化,为何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衣食住行的变迁(一)衣饰看变迁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存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样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样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

(2020·山西) 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 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 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 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 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C )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 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政协会议在应征的数千件国旗图案中,对上海的曾
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进行修改,然后将它确定
为国旗图案。五星红旗象征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
下的大团结。
国徽图案因应征的方案不够理想,便邀请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另行设计。1950年6月,国徽审查小组确定了著名
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设计的国徽方案。国
新中国成立前,新政协筹备会向国内外发出了征集国歌词谱、国旗和国徽图案 的启事,得到热烈响应。著名画家徐悲鸿推荐以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曲《义 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这首歌的歌词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 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 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进!”有人提出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否过 时,周恩来认为这首歌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但今后 还可能有战争,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因此还要居安思危,还是用原词。这样, 政协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之前,将这首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 式将它定为国歌。
课本P4——相关史事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举行第一次全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一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成立1949.10.11、筹备:第xx届中国人民政协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2)时间:1950.10——1953.7(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4)意义: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3、土地改革(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意义(祥见课本13页)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②巩固人民政权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成功的探索1、“一五计划”(1953——1957)(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梳理框架

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梳理框架

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梳理框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1.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2.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程和经验教训。

3.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和内涵。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4.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实践。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践,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5.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国国防建设的历程和现状。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成就。

国际组织和外交事件的相关知识。

6.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重要成果。

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通过这个框架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目录第一章古代中国的疆域变化- 1.1 礼乐之邦乐山- 1.2 中华文明腾飞的周代- 1.3 各国纷争中的春秋战国- 1.4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第二章两河流域的文明- 2.1 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2.2 神秘的美索不达米亚河流域- 2.3 迷人的埃及文明- 2.4 古印度的两大流域文明第三章古希腊的奇迹- 3.1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3.2 神话和哲学的博大精深- 3.3 古希腊的政治发展- 3.4 荣耀与传说的伦巴底文明第四章古罗马的奇迹- 4.1 古罗马的城市- 4.2 古罗马的政治体制- 4.3 奇迹的道路——古罗马的交通- 4.4 永存的传奇——古罗马的法律第五章伊斯兰的传播- 5.1 的形成- 5.2 的发展- 5.3 伊斯兰帝国的兴亡- 5.4 伊斯兰文化的繁荣第六章政治制度改革与宗教革命- 6.1 自古以来的封建制度- 6.2 民主政治在现代的形成- 6.3 宗教改革与多元化- 6.4 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成就第七章东方与西方的交往- 7.1 丝绸之路的开辟- 7.2 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7.3 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7.4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冲击第八章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8.1 18世纪欧洲的农业革命- 8.2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8.3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8.4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较量第九章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9.1 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9.2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者- 9.3 科学技术创新引发的新思维- 9.4 科学技术成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第十章古代东亚文明的交流- 10.1 古代东亚邻国的交流- 10.2 地理因素对文明交流的影响- 10.3 东亚文明交往的成果- 10.4 古代东亚文明交往的历史启示第十一章欧洲文化的传播- 11.1 文化的全球化- 11.2 封建主义下的教育- 11.3 文化的表达与传播- 11.4 文化的激荡与多样性第十二章近代中国的变革- 12.1 近代欧洲的新思潮- 12.2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 12.3 中国的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业- 12.4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启示第十三章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的爆发- 13.1 二战后的世界- 13.2 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建- 13.3 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 13.4 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形成第十四章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 14.1 近期中国的社会状况- 14.2 危机与突破的前夕- 14.3 人民大众的觉醒与行动- 14.4 新时期的中国发展第十五章当代世界的变化与趋势- 15.1 全球化的现实与挑战- 15.2 信息技术对世界的影响- 15.3 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5.4 建设和谐世界的未来思考。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一、战国时期
1、战国时期的时间: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2、中国历史上有六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

3、战国时期的重要文学:《论语》、《墨子》、《孟子》等。

4、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
子等。

二、秦朝建立
1、秦朝的开国皇帝:嬴政。

2、秦朝的政治改革:采取统一政策,实行一统天下,统一诸侯,兴
修郡县,注重修筑陆地和水利工程,建立了汉制、秤称、钱称,建立了历法、度量衡制度等。

3、秦朝的统一造诣:设置九郡十六地,设立国家机构,设置国家机关,建立中央集权政府,统一流通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衡度,统一法律,统一称谓,统一礼制等。

三、汉代
1、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2、汉朝的政治改革:恢复百家争鸣,实行分封制,统一货币,改革
户口制度,实行把握地方的制度,统一流通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衡度,
统一法律,统一称谓,统一礼制等。

3、汉朝的文化贡献:演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
著作,李斯的《孝经》、佚名的《仪礼》等儒家思想作品,班固的《汉书》等等。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作用。

2. 土地改革:介绍了土地改革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抗美援朝:介绍了抗美援朝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抗美援朝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4. 三大改造:介绍了三大改造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三大改造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 文化大革命: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以及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6. 改革开放:介绍了改革开放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7. 中国古代史: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中国古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中国近代史:简要介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中国近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9. 中国现代史:简要介绍了中国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中国现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以上是初二历史下册的一些知识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掌握。

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总结了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研究和备考。

第一章:两弹一星和人民生活变迁
- 两弹一星的研制和意义
- 人民生活变迁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第二章:中国都城的选择
- 全国解放后选定中国都城的原因和过程
- 北京的建设和变迁
第三章:我国的宪法和基本法
- 我国的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和宪法地位
第四章: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革命
-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通信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第五章: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目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点和实践
第六章:全球化与中国
- 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发展和应对策略
第七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 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措施
第八章:历史文化名城
- 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和特点
-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保护和利用
以上是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学生和教师有所帮助。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74页 0138页 0182页 0267页 0292页 0342页 0359页 0421页 0500页 0574页 0646页 0676页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2课 抗美援朝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5课 三大改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和巩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2课 抗美援朝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3课 土地改革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最新人教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本文档旨在归纳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的重点知识。

下面将介绍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要点。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成长
- 介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 讲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和特点
- 着重介绍西周的分封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
- 介绍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 追溯奴隶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夏、商、西周的奴隶制度- 讲述奴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
- 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 重点讲述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
- 探讨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商业和手工业
- 介绍中国古代商业和手工业的定义和特点
- 着重讲述东汉时期的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和繁荣
- 探讨商业和手工业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五单元:中国古代各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
- 介绍中国古代各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的背景和意义
- 探讨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影响
- 着重介绍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成果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战争与统一
- 介绍中国古代战争与统一的背景和意义
- 讲述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和秦国的统一
- 着重介绍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统一成果
以上是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的重点知识归纳。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历史八下人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八下人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

54门礼炮齐鸣28响。

(54代表当时全国54个民族,28代表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取得胜利。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概况: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最可爱的人(一)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原因:①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②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邱少云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二)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一)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背景: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 主要方式:进行公私合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这就像一个超级大派对的开始,新中国这个新生儿诞生啦。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可大了,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2.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就像一个离家很久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怀抱。

这一事件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 土地改革- 1950 - 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

以前呢,很多农民没地种,被地主剥削得很惨。

土地改革就像一场公平的大分配,它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样一来,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 1957年)- 这就像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发展小目标。

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一五计划期间,像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三大改造(1953 - 1956年)- 三大改造就像给中国的经济来个大变身。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和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过呢,在改造过程中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汇编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汇编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汇编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人们对过去的时间、事物、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而历史知识点则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汇编。

一、中国近代史(1840年至1949年)1. 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以及中国对外关系的深刻影响;2. 义和团运动:发生的时间、背景、目的和影响;3. 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及背景、主要领导人物、斗争的过程和结果;4.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领导人物、运动内容和影响;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间、地点、创建者和宣言。

二、世界两次大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以及对全世界的影响;2. 战争期间英美法的对华政策变化:从殖民地扩张到协助抗日;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时间、参战国家、主战场以及结果;4. 日本入侵中国:时间、地点、原因、结果;5. 联合国的组建:时间、地点、目的及组织方式。

三、中国古代史1. 秦朝:统一六国、焚书坑儒、长城修筑、两千年未解之谜“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2. 汉朝:制定武则天为女皇、铁骨柔情的唐朝女皇武则天;3. 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水浒英雄等文化达到巅峰;4. 唐宋元明清:唐朝盛唐文化、宋朝科技文化、元朝东西方文化交流、明朝家风清新、清朝科举制度。

四、世界思想文化1.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影响及体现在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2. 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领导人、结果以及对欧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 近代科技革命: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以及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五、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1.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领导人、运动内容以及结果;2.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3. 孙中山、蒋介石、宋庆龄等人:现代中国先后的国父、领袖和代表人物。

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目录

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目录

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目录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 人类的起源和活动2. 古代文明的诞生3. 文明传播与交往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帝国的兴衰1. 秦朝的统一与秦始皇2. 西汉的兴亡与东汉的王莽3. 三国的分裂与统一第三单元:世界古代帝国的兴衰1. 近东古代帝国: 古埃及帝国和巴比伦帝国2. 印度古代帝国: 楼兰文明与3. 希腊古代帝国: 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帝第四单元:世界中古帝国的兴衰1.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2. 拜占庭帝国的延续3. 西方封建社会的兴起与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第五单元:我国古代帝国的辉煌1. 北朝民族的团结与初建的南北朝2.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3. 唐朝的盛世与唐诗第六单元:世界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争夺1. 荷兰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2. 英法对美洲与印度的殖民统治3. 俄国和清朝的争夺:尼布楚条约第七单元:中国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抗1.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2.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3. 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第八单元:近代世界的两次经济大危机1. 1929年的华尔街股市大崩盘2.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经济的影响3. 世界大萧条和经济保护主义第九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的重建与调整1. 纳粹德国的兴起与侵略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影响3. 联合国的成立与新国际秩序的建立第十单元: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1. 中国的建立与土地革命2. 抗日战争与政治形势的变化3.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第十一单元:中国的建设与发展1. 社会主义改造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 人民公社与3. 文化大革命与四人帮的垮台第十二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基本经验2.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3. 现代化建设与全面小康的目标第十三单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启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国际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争议第十四单元:当代世界的政治与经济1.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趋势3.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 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等)•东南沿海地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2.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文官与武将、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宋朝政治制度的优点与局限性•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行省制度、蒙古贵族的统治、分封制度)•元朝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古代的交通与贸易•古代交通的发展(陆路交通与海上交通)•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与重要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航海技术、商业城市等)•古代交通与贸易的影响4. 文化交流与变迁•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文化对外影响)•古代文化的变迁(科技发展、宗教变迁、思想观念等)•古代文化交流与变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 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的背景与目的(唐朝的新政、宋朝的新法、元朝的政策)•政治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农民起义、封建制度、社会阶层变化)•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局限性与启示6.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古代科技的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古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启示7. 古代王朝的兴衰周期•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政治腐败、民族侵袭、自然灾害等)•古代王朝兴衰的周期(建立、壮大、衰落、灭亡等)•古代王朝兴衰的启示8. 古代社会的平等观念与封建等级制度•古代社会的平等观念(儒家思想、佛教影响等)•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封建等级的来源与特点)•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与问题9.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联系•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等)•中国文化受到的世界文化影响(外来文化的接受与融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联系的启示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历史知识的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民族团结中宁二中王绍燕第11课民族团结.ppt教材分析:《民族团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描述,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及突破: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教学难点及突破: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资料,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入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讲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教学方法:1、对比法本节讲各民族共同发展时,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藏族生活的图片,进行对比,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体会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2、列举法通过列举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使学生体会党和政府对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视。

3 讨论法对民族区域制度进行讨论,加深对其内容和意义的认识。

4.提问探究法。

5、材料归纳法。

6、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1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自制多媒体课件,包括《中国民族分布图》,部分图片,歌曲《爱我中华》、《大中国》,视频资料《那达慕大会》等。

2 学生自己找一些外出旅游的照片3 请同学们收集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高阅读分析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课前导学:1.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

请同学们动手收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我们在课堂上将要开展一个民族知识竞赛。

2.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请同学们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

3.我国在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你知道实施西部大开发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吗?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工程进展如何?4.孔繁森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请同学们收集整理他的先进事迹在课堂上讲一讲。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民族知识小竞赛。

(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片,思考回答)看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知识了解的还真不少。

那我再给大家出一道题,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政策呢?讲授新课:板书: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是大杂居。

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

(举班级的例子。

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这种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

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吸引,互相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6。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你能举出历史上一些关于少数民族英雄的故事和少数民族人民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所作的贡献么? 成吉思汗、忽必烈、努尔哈赤、左宝贵等。

南北朝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敕勒歌》和《木兰辞》等小结: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少数民族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学生列举一些我国历史上民族问题处理得当,民族大团结和大融合的故事;再举一些关于我国或他国历史上由于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而出现分裂或动乱的例子。

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出现了国泰民安、民族团结的局面;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激起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小结:因此,解决好民族问题至关重要。

阅读教材,找出教材是如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出表述的?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教师强调: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特点: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做主。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下,我国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几个?它们的名称叫什么?学生根据地图指出并给学生1分钟时间记忆这五个省级自治区。

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实行这种制度,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如何体现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学生回答:这在我国的宪法中可以体现。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我国的1954年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由此可见。

(P57)师: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既有利于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的结合,又有助于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感情的结合。

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就因为如此,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我国各民族关系融洽,在向共同发展的道路上迈进。

下面我们来学习,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下,我国如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板书: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因此建国后我国首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问:青藏、川藏、新藏等公路是什么时期修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学生观看川藏公路图片)看这条川藏公路,蜿蜒于群山之间,人民解放军在修筑这条公路时,克服了高原冻土、泥石流、雪害、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使这条公路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它们为西藏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民主改革西藏前实行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毫无人身自由,可以被农奴主买卖、或赠送给别人,他们的后代仍是农奴);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如鄂仑春族)。

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一下跨越了几个社会历史阶段。

(播放《西藏民主改革》的影片。

1961年改革完成,百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主要是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如毛纺、皮革制造等等。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传统产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展示“蒙牛”产品的商标)提问:这是哪个企业产品的商标?蒙牛乳业集团在哪个省?蒙牛乳业集团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超速发展的神话。

从1999年创立到现在,仅仅5年,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

2004年12月3日,蒙牛又做出一项惊人之举──花2亿元在呼和浩特建起了一个蒙牛澳亚示范牧场。

这个牧场将欧洲式、美洲式、澳洲式、亚洲式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集于一体,简直就是个“牧场联合国”。

目的就是要使中国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快速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百年经验技术的接轨!这是推动中国乳业发展的大事。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少数民族地区也紧跟开放的步伐,广西的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和浩特、银川、西宁、贵阳被国家列为内陆开放城市。

在这些地区国家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提问: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什么发展机遇?(国家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提问:西部大开发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为什么实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市、自治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广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