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8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编自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提示: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 益。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 因。 提示: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福利开支大,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口增加;社会不满。
核心归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科学技术的新发 展需要巨额的资金,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 的承受能力。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 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4)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5)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吸收借鉴。
消费需求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效果 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2.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 (1)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 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 维护经济秩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公共支出总额 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 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 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20世纪80年代 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 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齐世荣总主编,黄安年主编 《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2分册 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民权运动取得了什么成就。 提示:成就: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歧视政策,黑人获得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
课堂·重难突破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 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 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 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 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学以致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
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
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据此可知,福利政策( )
A.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B.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C.扩大贫富差距
D.改变社会制度
答案:B
解析:科尔认为福利国家“太贵了”,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换言 之,普遍的社会福利政策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因此需要 削减福利,B项正确;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A项; 福利政策照顾了社会弱势群体,一定程度上能缓和贫富差距, 排除C项;福利政策并不能导致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因为其并 未改变所有制属性,是国家对税收的再分配,排除D项。
(2)表现。
微思考3美国1964年民权法规定:任何人均有权在公共场所 或地方享有自由,不得因种族、肤色、宗教或出身国籍受到 任何形式的歧视或隔离,即便这类歧视或隔离是由或声称是 由法律、法令、布告、规则、命令或一州或其任何机构或政 治组织所要求的。
美国1965年选举权法规定:为保证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因 种族和肤色而被否认和剥夺,在任何联邦、州或地方选举中, 任何公民的选举权都不得由于未能符合州内的测试或其他要 求而被否认。
核心归纳 多角度认识“福利国家” 1.概念:“福利国家”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 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 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2.形成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 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 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在战后国际经济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哪个国家?国际 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战后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提示:国家:美国。趋势: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原因 表现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 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2)
(3)调整。 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 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 ②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 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 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 (1)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加强国家 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 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日本 50.7% 7.2% 22.2% 33.6% 26.6% 59.2%
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就业人口分布发生的新 变化。
提示:新变化:农业人口比重大幅下降,工业人口比重出现下 降趋势,服务业人口比重大幅上升。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含义: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 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收归国有的有铁路、公路、内河和航 空运输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体 现,A项正确;英国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题干材料 没有体现福利制度,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混合经济”, 排除D项。
二 全面认识福利制度
微思考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 分布的变化
经济部门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年份 1950 年 1990 年 1950 年 1990 年 1950 年 1990 年
美国 12.2% 2.8% 34.7% 25.8% 48.9% 71.4%
联邦德国 23.2% 5.1% 42.2% 40.5% 32.4% 54.4%
学以致用 1.1947年8月,艾德礼工党政府通过了国内运输法,收归国有 的有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业,包括车站、码头、机 场、港口、内河、铁路附属旅馆和大汽车站。1948年8月,又 通过了煤气法,煤气厂和煤气管道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这说 明当时英国( ) A.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B.致力于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运用社会保障政策以促进“福利国家”的建立 D.探索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答案:A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 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全面分析当代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 3.掌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背景,分析其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出现新变化的关系
——摘编自余伟民《世界当代史》
问题探究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美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的策略。 提示:策略: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拓展国内市场;通过国 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
素养阐释 提取关键信息是解读材料的关键。材料“美国政府对一些 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 资金”“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说明美国利用政府的 力量扩大国内外市场。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材料一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四口之家) 50
儿童津贴13.0其他来自贴50.05纳税
0
国民保险
-4.5
实际收入
108.55
80 13.0 30.1 -7.88 -7.2 108.02
200 13.0 0 -43.83 -18.0 151.17
——摘编自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3.形成过程: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 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 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5.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 社会化的反映。 6.影响:“福利国家”的政策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 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 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 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素养阐释 材料一说明不同收入的家庭的实际收入差别不大,这说明福 利政策救济了低收入者,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材料一中 “儿童津贴”的数据说明儿童所享有的津贴是完全一致的,这 说明福利政策较好地保障了儿童的利益。材料二说明西欧各 国福利制度造成政府财政开支过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劳 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社会的不满。考查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素养。
知识概览
课前·基础认知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干预的强化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
主义的弊病
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
主义的冲击与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
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
措施
微思考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战后协调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华盛顿。成 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 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 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这两个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 于成员国的认缴,美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投票权。 1976年,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从1948年开始临时运行,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