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研究
李伟;刘任功;张之农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的变化。

方法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并且测量体重、血压、臀围以及腰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臀比(WHR)的数值。

结果观察组皮质醇昼夜节律紊乱发生率53.33%高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高皮质醇发生率55.56%高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0点、8点皮质醇及日平均值皮质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ACTH昼夜节律紊乱发生率54.44%高于对照组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点ACTH及日平均值ACT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日平均值皮质醇水平与WHR、FPG、HbA1c、HOMA-IR、甘油三酯(TG)的数值呈正相关,且与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 HDL-C)呈负相关。

观察组的日平均值ACTH与FPG、WHR、HbA1c、HOMA-IR呈正相关。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与HPA轴的功能紊乱具有一定关系,尤其是皮质醇、ACTH昼夜节律紊乱以及皮质醇活性亢进。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5(000)017
【总页数】3页(P62-64)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血浆皮质醇
【作者】李伟;刘任功;张之农
【作者单位】161000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161000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161000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糖尿病的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的, 它的发病
机制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都有关。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最主要类型, 占
糖尿病的95%, 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包括两者的相互作用)。

最近几年有学者提出了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存在HPA轴功能的变化, 再加上糖皮质激素具有促进糖原分解并且抑制肝糖原
的合成、诱导糖异生的功能, 另外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的升高, 糖尿病患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住便可导致HPA轴功能的紊乱, 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导致糖尿病患
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1]。

为此对近年来在本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从而探讨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HPA轴功能的变化情况。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采用两组对照的方法, 观察组:90例均为2012年1月以来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患者男
54例, 女36例,年龄32~71岁, 病程10 d~12年。

对照组:45例均为健康体检者, 随机选取本院自愿的医护人员, 男17例, 女28例, 年龄25~61岁。

入选标准:心、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在近3个月之内无外伤、感染、手术、发热等应激因素干扰, 也无肾上腺、垂体疾病史以及胰岛素、糖皮质激素使用史。

1.2 方法所有患者及体检者均测量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身高、
腰围以及臀围指标, 并且计算他们的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以及腰臀比(WHR)=腰围/臀围;在禁食过夜10~12 h之后, 次日早晨8点进行采集静
脉血, 并进行测定FINS、FPG、HbA1c、血脂(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皮质醇和ACTH的抽血时间分别是8时、16时及午夜0时, 对照组体检者选择同一天时间于早晨8点、16点及午夜0时来本院抽血, 并测定血浆ACTH。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用发光免疫法测定FINS, 用免疫凝集法测定HbA1c,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脂, 采用发光免疫法测定皮质醇,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CTH, 胰岛素抵抗(IR)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 稳态模型胰岛素的抵抗指数(HOMA-IR)=FINS×FPG/22.5[1]。

血液标本送往检验科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 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各项指标水平的比较:观察组的HbA1c、SBP、FPG、WHR、HOMA-IR 要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FINS、TG要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相对对照组要低很多,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BMI、DBP、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观察皮质醇昼夜节律紊乱的发生率显示:观察组5
3.33%(48/90), 对照组
26.67%(12/45), 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皮质醇的发生率为:观察组55.56% (50/90), 对照组22.22%(10/45),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午夜0点、早晨8点及日平均皮质醇值均比对照组高,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16点皮质醇值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观察ACTH昼夜节律紊乱的发生率显示:观察组54.44%(49/90), 对照组37.78%(17/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高ACTH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
3.33%(30/90), 对照组为17.78%(8/4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8
点、16点的ACTH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午夜0点的ACTH及日平均ACTH值比对照组要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4 线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日平均皮质醇值水平与FPG(r=0.341, P=0.0073)、WHR(r=0.283, P=0.037)、TG(r=0.257, P=0.0255)、HbA1c(r=0.445,
P=0.0016)、HOMA-IR(r=0.323, P=0.0153)呈正相关, 日平均皮质醇值与HDL-C 呈负相关(r=-0.354, P=0.0158), 与BMI、DBP、TC、LDL-C不具有相关性(P>0.05)。

观察组日平均ACTH值与FPG(r=0.316, P=0.0478)、HbA1c(r=0.423, P=0.0277)、WHR(r=0.246, P=0.0158)、HOMAIR(r=0.436, P=0.0162)呈正相关, 与FINS、TC、TG、BMI、SBP、DBP、HDL-C、LDL-C不具有相关性(P>0.05)。

糖尿病的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的, 它的发病机制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2-4]。

目前认为,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包括两者的相互作用)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HPA轴共同构成了一种级别的反馈调节系统, 下丘脑以上结构参与了该调节系统, 特别是海马部分, 调节着HPA轴的平衡, 基础分泌和应激分泌是HPA轴的分泌模式, 但除此以外, HPA轴分泌还有昼夜节律性, 显示出“V”字型进行分泌, 清晨的皮质醇含量较高, 在下午其含量维持在了较低的水平, 而夜间的水平是最低的, 皮质醇的分泌还受ACTH的调控而改变。

因此衡量HPA轴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观察ACTH、皮质醇的基础分泌和昼夜节律。

本次探讨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皮质醇以及ACTH的昼夜节律紊乱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午夜0点、8点、日平均值皮质醇、16点 ACTH以及日平均值ACTH均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HPA轴功能的异常。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日平均皮质醇值、日平均ACTH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比, 且还与WHR值呈正比, 中心型肥胖的形成与WHR有关, 并且中心型肥胖与胰
岛素抵抗的形成有密切关联, 所以表明HPA轴功能亢进与胰岛素抵抗可能具有一定关联。

观察组的皮质醇值与FPG、HbA1c值呈正比, 因此可以考虑将皮质醇水平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好坏的评价指标。

此外, 观察组皮质醇昼夜节律紊乱发生率较高, 在午夜0点、8点为皮质醇分泌高峰期, 与糖尿病黎明现象的发生时间相符, 因此可以证明皮质醇可能参与了黎明现象。

综上所述, HPA轴功能的紊乱存在于2型糖尿病患者之中, 其主要表现是皮质醇和ACTH昼夜节律紊乱以及皮质醇活性的亢进。

临床中如果能减弱HPA轴功能亢进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甚至若能遏制其影响, 将会对临床诊断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文献】
[1]林东源, 刘志梅, 李剑军, 等.2型糖尿病60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内科, 2009, 4(2):235-237.
[2]胡绍文, 赵德化, 郭瑞林, 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217. [3]胡景胜, 耿纪录, 吕朝晖.内分泌科疾病分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415.
[4]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87-7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