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模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创新教程(新课标)2016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必修2

创新教程(新课标)2016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应学生用书课时冲关(十六)第245页1.(2015·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月考,34)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D.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解析: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B 错误;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着丝点的分裂伴随相同基因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才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除了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还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以使得配子具有多样性,D正确。

答案:D2.(2015·泰安高三期末)某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2,该细胞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两极C.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并缢裂解析: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两极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染色体中DNA数比例为1∶1。

答案: B3.(2015·长春调研)下列对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b、c细胞均含有两个四分体B.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C.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D.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中等。

通过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和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可判定a、b、c、d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c细胞中都没有四分体;a细胞含8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b细胞含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b、c、d细胞可共存于生殖器官中;c、d细胞染色体数均为4条,染色体组数均为2个。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大大增加了有性生殖的 变异 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
选择中 进化 。 一分一合,维持了有性生殖生物前后代 染色体 数 目的恒定。 1. 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均等, DNA 不均等(母方略多些) 。 2. 父母双方在产生配子时,因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导 致配子具有多样性 随机 的 3. 父母双方的不同配子之间的受精结合是 以上三原因,导致有性生殖子代的变异性大大增加。
有丝与减数分裂的区别(以二倍体为例分析)




若为前期,若染色体有联会,则为 减一前 ;若染色 体未联会,但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则为 有丝前 ; 若未联会而细胞已无同源,则为减二前 若为中期,若有四分体排于赤道板,则为 减一中 ; 若无四分体,但有同源染色体排于赤道板,则为有 丝中;若无四分体又无同源,则为 减二中 。 若为后期,若有双线分离,则为 减一后 ;若为单线 分离,同一极有同源,则为 有丝后 ;若为单线分离, 但同一极无同源,则为减二后。 三看法:一看奇偶;二看同源,三看 特殊现象 。

减一后期是双线分离,减二后期单线分离 减一后期是同源分,减二后期是姐妹分
有性生殖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1.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分离或组合 2.交叉互换:非姐妹染色单体偶尔交换片段
虽然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
精子中只有2种或4种,但一种具有N对同源 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理论上能产生 的精子种类是 2N 种,如果再考虑交叉互换 的话,精子种类就更多,这是有性生殖的后代 多样性的最重要原因。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就是这个原因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是精子与卵子 相互识别 、融合为受 精卵的过程。 通常是精子的 头部 进入卵细胞,而 尾部 留下 外面。 卵细胞膜会发生 阻止多精入卵 的生理反应。 最后,精卵 核融合 的完成才是受精作用的 实质完成。 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到与体细胞相同,其中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后限时自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后限时自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1课后限时自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间:60分 满分:100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263页)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下图是精原细胞的增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①④过程均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B .图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共有两种类型C .图中①②过程细胞均会适度生长D .图中①③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解析] ①表示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③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②过程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图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有三种类型(1个、2个、4个染色体组);③过程能发生基因重组,①过程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 C2.(2014·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测试)关于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图与b 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2B .b 图和c 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C .c 图和d 图所示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和不同的染色体组数D .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解析] 由图可知四种细胞分裂图像分别是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和减Ⅱ后期;a 图与b 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 a 图无染色单体数;b 图和c 图无四分体;c 图和d 图所示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图中所示的细胞为体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和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答案]D3.如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到一定阶段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的示意图,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 。

以下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 .此细胞中染色体数比体细胞的减少一半B .此细胞中基因a 是基因A 突变的结果C .此细胞继续分裂能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D .该动物正常成熟体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解析] 该动物正常成熟体细胞中应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 D4.(2015·石家庄一模)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通过相同的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品 新人教必修2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品 新人教必修2

相同点 核膜的消失与重现过程
③都有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现象
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图像鉴别 (1)前期
(2)中期
(3)后期
2.分裂图像判定的“两看”分辨法
细胞 分裂 图像 分析
先看有无 ―同―源―染――色―体→
有同 源染 色体
再看同源 染―色―体――行→为
2.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区别[判断正误]
(1)卵细胞形成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开的。
(×)
(2)卵细胞一经形成,不需要变形。
(√)
(3)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能
形成4个精子细胞。
(√)
三、受精作用[判断正误]
1.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融合,关键是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的
融合。
(√)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A.甲图中 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
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时期和E时间点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卵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
④卵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人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出现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 同型的性染色体的可能性有44+XX或44+YY两种情况。前 者可以出现在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也可以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后者只能出现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卵细胞 染色体组成为22+X。 答案:C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

(3)根据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判断
3.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问题分析 (1)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
(2)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 ①基因突变:任何方式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受生物体内或体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都可导致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差 错,从而发生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发生于减Ⅰ四分体时期和减Ⅰ后期,即同源染色体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二、配子的形成 1.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同 (1)卵细胞的形成经历了两次细胞质 不均等 分裂。 (2) 卵细胞 一经形成,不需要变形。 (3)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 1 个卵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能够产生 __4__个精子。
2.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同 (1)卵细胞的形成经历了两次细胞质 不均等 分裂。 (2) 卵细胞 一经形成,不需要变形。 (3)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 1 个卵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能够产生 __4__个精子。
四、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 染色体 的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
地发生变化,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 低倍镜观察找到各期的细胞→ 高倍镜 仔细观察各期细胞中染色 体的特点→ 绘图 。
1.判断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叙述的正误。 (1)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目 相 同 , 染 色 体 行 为 和 DNA 分 子 数 目 不 同 (2013 年 高 考 新 课 标 全 国 卷 Ⅰ)( × ) (2) 联 会 的 同 源 染 色 体 在 后 续 的 分 裂 过 程 中 会 相 互 分 离 (2013 年 高 考江苏卷√)( ) (3)观察2n=6的某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看到移向每一 极的染色体有4条,其合理解释是凑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 相互分离(2012年高考江苏卷改编)(√ ) (4)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2012年高考 江苏卷)( × )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模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模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2 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2014·东莞高三上学期末调研)(双选)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初级卵母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B.乙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C.丙表示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丙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有关图象的识别及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图象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甲中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体单体;乙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含有同源染色体,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2013·中山一模)下图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2和4是同源染色体B.此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C.1和3组成一个染色体组D.该细胞分裂可能产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答案】 A【解析】1、3是同源染色体,2、4也是同源染色体。

3.(2014·深圳二模)(双选)下表为雌性果蝇(2N=8)不同时期细胞的比较结果。

正确的是( )选项比较项目有丝分裂间期有丝分裂末期减数分裂第Ⅰ次分裂末期减数分裂第Ⅱ次分裂末期A 同源染色体 4 8 4 0(对)B 核DNA(个) 8 16 8 8C 染色体组(个) 2 4 2 2D 核膜、核仁无有有有【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比较能力,难度中等。

雌性果蝇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由于末期细胞没有一分为二,所以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为8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同源染色体4对,由于在减数第Ⅰ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Ⅱ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教师版(40分钟100分)一、基础全面练(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卵细胞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①形成的生殖细胞数目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和变形形成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②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分裂除外);③精细胞成为精子必须经过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不经变形阶段。

2.下列关于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进行受精作用时,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细胞中都有N条染色体,故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为2N条。

3.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核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A.卵原细胞和第一极体B.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C.精原细胞和精细胞D.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解析】选B。

人体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6条,核内DNA是92个,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3条或46条,核DNA是46个,所以选项B正确。

4.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B.该动物为雌性,②和③是次级卵母细胞C.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②细胞中D.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细胞【解析】选D。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1)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1)

【高效导学】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解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大小、形状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做联会,因此B、C、D正确。

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一分为二后,叫相同的染色体。

答案: A2.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等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相等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两条子染色体,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答案: B3.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A.①②B.①④C.①③ D.②④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或恰好“互补”。

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①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③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由此可判断出①③与图甲精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答案: C4.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如下图甲、乙、丙所示。

图中的①~④均涉及DNA分子减半,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①减半的原因仅是着丝点分裂;②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且细胞一分为二;③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④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一分为二。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决胜2013】(某某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多选)( ) A.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和神经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解析:选ABD。

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数目是在体细胞DNA数目的基础上复制再减半,又与体细胞核中的DNA数目相同了。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在体细胞数目减半的基础上增倍。

初级精母细胞中的DNA数目增倍了,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增倍。

染色体的数目判断依据是着丝点的多少,所以染色体的数目与着丝点的数目相同。

2.(2012·西城区高三抽样)右图为动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某个阶段的模式图,此时细胞内( )A.已经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已交叉互换发生了基因重组C.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细胞中央D.正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解析:选B。

由图可知,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即将分离,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在此之前的前期联会时,已经发生了交叉互换。

交叉互换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属于基因重组的X畴。

3.如图表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产生的子细胞中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解析:选D。

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此细胞分裂将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4.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联会发生在细胞B中,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中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解析:选C。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随堂反馈+高考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随堂反馈+高考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决胜2013】(广东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随堂反馈+高考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图中①和②表示某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C.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解析:选C。

由题知,①和②所表示的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它们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结合图可判断出它们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③和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开最终分配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中。

2.(2010·高考江苏卷改编题)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解析:选AC。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即为92条,A项正确;在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B项错误;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时期,C项正确;每一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都会产生四个精子,在不发生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等异常情况下两两相同,因此D项错误。

3.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D.此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解析:选B。

a~c阶段(不含a、c两点)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

A错误,bc段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C错误,a~c阶段,着丝点没有分裂,含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一直是1∶2;D错误,此期的染色体行为决定的是基因重组,而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三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细胞的种类可能有( ) A.2种 B.4种C.2种或4种 D.2种或4种或8种2.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的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分子数(无阴影)和染色体数(阴影) 在1、2、3、4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

假如没有发生变异,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A.1 B.2 C.3 D.43.(2011年江苏)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4.(2011年长沙调研)雄果蝇的一个体细胞经正常的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和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5.(2011年山东)基因型为AaX n Y的小鼠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

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乙可能都在进行减数分裂B.细胞甲、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C.细胞甲、乙分别在进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细胞甲、乙分别在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7.(2011年深圳联考)下图表示某雄性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①和⑤上,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①②③④为一组C.该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D.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8.(2011年浙江联考)下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且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简图。

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选B。根据题干可知,染色体两两配对说明此细胞处于减数 第一次分裂,正在联会,发生的场所应为生殖器官,A错误;联会时 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有染色单体,B正确;减数第 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DNA分 子数是体细胞中DNA分子数的2倍,C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而 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D错误。
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含有X染色体1条或
2条(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卵细胞或第二极体中X染色
体只有1条。
7.关于某同学在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时的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先用低倍镜找出各时期的细胞 B.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C.能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 D.能观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 【解析】选D。蝗虫是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得到的次级精母细胞 中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观察不到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
时期
图像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主要特点 _着__丝__点__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_着__丝__点__分裂,_姐__妹__染__色__单__体__ 分离并移向两极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
复制
四分体
着丝点 姐妹染色单体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场所 细胞质分裂方式
2.易错诊断: (1)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为5对。 ( × )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子细胞中 没有成对的染色体。 (2)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存在四分体。 ( × ) 【分析】联会形成四分体结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的现象,也是 判断该时期的重要依据,交叉互换发生在这个时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1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一、选择题1.(2015·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正常情况下次级卵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答案 B解析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再现,A错误;减Ⅰ前期和后期分别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这两种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中会出现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不是同源染色体,此时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由于减Ⅰ后期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此时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

2.(2015·唐山质检)某动物的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该种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A.①② B.②③C.④② D.③④答案 C解析该种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数目不变,仍为2N,但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故为图④所示。

该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2N,染色单体消失,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故为图②所示。

3.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核DNA含量变化、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图中①和②属于DNA含量变化曲线图,而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中DNA数会减半,故②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①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中③和④为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会出现加倍,即变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故④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③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2014·东莞高三上学期末调研)(双选)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初级卵母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
B .乙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
C .丙表示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丙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有关图象的识别及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图象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甲中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体单体;乙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含有同源染色体,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2013·中山一模)下图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2和4是同源染色体
B .此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
C .1和3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D .该细胞分裂可能产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
【答案】 A
【解析】 1、3是同源染色体,2、4也是同源染色体。

3.(2014·深圳二模)(双选)下表为雌性果蝇(2N =8)不同时期细胞的比较结果。

正确的是( )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比较能力,难度中等。

雌性果蝇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由于末期细胞没有一分为二,所以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为8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同源染色体4对,由于在减数第Ⅰ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Ⅱ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间期核DNA为8~16个,在有丝分裂末期核DNA为16个,而在减数第Ⅰ次分裂末期,染色体复制导致核DNA为16个,在减数第Ⅱ次分裂末期核DNA为8个。

有丝分裂间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末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而在减数第Ⅰ次分裂末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减数第Ⅱ次分裂末期,由于着丝点分裂而细胞未分裂成两个,故含有2个染色体组。

有丝分裂间期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

4.(2013·云浮联考)(双选)右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密切的激素是雄性激素
B.该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C.若①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b是基因突变
导致的
D.该细胞一旦分裂结束即能参与受精过程
【答案】AB
【解析】若①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b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产生的;该细胞分裂结束后需经过变形成为精子才能参与受精过程。

5.(2013·兴宁统考)下图1表示某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细胞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细胞Ⅱ的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上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2)图2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_ (填“①”、“②”或“③”),由卵原细胞Ⅰ到细胞Ⅱ的变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核中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________%,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果蝇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占________。

(1)次级卵母细胞 1 4
(2)③联会、分离
(3)100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4)1/32
1.(2013·新课标全国Ⅰ理综,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 C
【解析】设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2N,则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N、2N、4N、2N,减数第一次分裂相应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N、2N、2N、N;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DNA分子数目分别是4N、4N、4N、2N,减数第一次分裂相应时期的DNA分子数目分别是4N、4N、4N、2N;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依次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变化,有丝分裂则没有这些特有变化。

2.(2013·安徽理综)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B.①⑤
C.③④D.④⑤
【答案】 C
【解析】人类的47,XYY综合征患者是由含有YY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含有YY的异常精子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造
成的,与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关,①不符合题意;由酵母菌线粒体内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变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联会行为无关;三倍体西瓜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同源染色体在联会时会发生紊乱,导致其很难形成正常的配子,故其高度不育,③符合题意;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确保产生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接着雄雌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可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④符合题意;卵裂期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故而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导致的变异与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关,⑤不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C正确。

3.(2013·广东卷)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一对夫妇生有一位重型β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分析发现,患儿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突变(C→T)。

用PCR扩增包含该位点的一段DNA片段l,突变序列的扩增片段可用一种限制酶酶切为大小不同的两个片段m和s;但正常序列的扩增片段不能被该酶酶切,如图(a)。

目前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并接受了产前基因诊断。

家庭成员及胎儿的PCR扩增产物酶切电泳带型示意图见图(b)。

(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
(1)在获得单链模板的方式上,PCR扩增与体内DNA复制不同,前者通过__________解开双链,后者通过________解开双链。

(2)据图分析,胎儿的基因型是________(基因用A、a表示)。

患儿患病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________过程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患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另一种贫血症的一位患者β链基因中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该突变导致β链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苏氨酸。

如果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证明该突变位点就是这种贫血症的致病位点提供了一个有力证据。

【答案】(1)高温解旋酶
(2)Aa 母亲减数分裂突变后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翻译提前终止形成异常蛋白
(3)该病可遗传给后代患者的β链不能被限制性酶切割
【解析】(1)PCR是体外扩增DNA的方式,通过高温使双链解开,体内DNA的复制则是通过解旋酶使DNA双链解开。

(2)由题意可知重度β地中海贫血是隐性遗传病,突变后的序列可以被剪切成m和s的两个片段,而正常序列无法被剪切,因此母亲、父亲、患儿和胎儿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aa和Aa,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为AA和Aa,生下患儿可能是因此母亲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由图可知,其突变为由模板链的CTC突变成ATC,mRNA
上由GAG变成UAG,因此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使翻译提前终止。

如果这种贫血病可以遗传给后代,而又能证实不是重型地中海贫血,即β链不能被限制性酶切割,则为证明该突变位点就是这种贫血病的致病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