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法(课件)
所得税课件(1)
![所得税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733ae0c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7.png)
(四)其他资产,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同,企业持有的 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税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
【例】A公司于20×6年1月1日将其某自用房屋用于对外 出出租,该房屋的成本为7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 。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之前,已使用4年,企业按照年限平 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后,能够持续可靠取得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A公 司采用公允价值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假定税 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同时,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 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确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的金额。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6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 值为900万元。
海公司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500万元,其中 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 条件的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 的支出280万元,假定大海公司当期摊销无形资 产10万元。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计税 基础为( )万元。
A.0 B.270 C.135 D.405
【答案】D
所得税课件(1)
2023年5月6日星期六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本章内容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及与时间性差异的关系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三、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 四、列报和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会计与税收的关系
通俗地说,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将来收回资产时可以 抵税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企业所得税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企业所得税课件(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8894a0af45b307e9719767.png)
总额
纳税调整项 目金额
2020/3/22
28
Part 4 收入总额
一 收入总额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为收入总额。
2020/3/22
29
Part 4 收入总额
一 收入总额
1、销售货物收入
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 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 收入的实现。
2020/3/22
37
Part 4 收入总额
一 收入总额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
★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 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 入的实现。
【答案】AB
2020/3/22
23
Part 4 收入总额
2020/3/22
24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
2020/3/22
25
•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 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答案】AD
2020/3/22
17
Part 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2020/3/22
18
Part 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一 基本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
2020/3/22
19
Part 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二 低税率与优惠税率
企业所得税PPT课件
![企业所得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5200b22e3f5727a4e96267.png)
企业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核算会计利润 ,根据税法规定作相应的调整后,才能作为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一、收入总额
(一)收入确定的基本规定 (二)收入确定的特殊规定
(一)收入确定的基本规定
生产、经营收入 财产转让收入 利息收入 租赁收入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股息收入 其他收入:如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款项
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应相应 调整帐户,所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可以计提折 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二)收入确定的特殊规定
3、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接受捐赠时 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出售该资产 或进行清算时,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4、折扣销售 5、包装物押金 6、企业出售住房的净收入,上级主管部门下
查出的事实(1)
1.该行信用卡部发行的“金穗卡”分为 公司卡和个人卡两种,截至1997年12月 底用户账面透支金额合计为869.26万元 ,其中1996年以前(含1996年)透支金额 647.21万元,1997年透支金额222.05 万元,透支金额利率为每日5‰。该行按 照收付实现制对上述透支款项没有提取 应收利息,只是在持卡人(户)与银行最 终清算时,才将利息计入收入中。
【例】
某国有企业8年间经税务机关审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年度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ppt课件全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d26138c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5.png)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 额。具体有: 1.销售货物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 4.股息收入。 5.利息收人。 6.租赁收入。 7.特许权使用费收人。 8.接受捐赠收入。 9.其他收人。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收入总额的确定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四、准予扣除项目
(二)扣除项目的标准 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 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 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小提示: 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 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广告是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已 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 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六、亏损弥补
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暂行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 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税法规定, 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 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而且,企业在汇总 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 利。 小提示:
企业所得税培训学习ppt课件
![企业所得税培训学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6e242b5fbfc77da369b168.png)
5、租金收入—条例19条,按合同日期确认;
准则:经营租赁按直线法确认损益;
精选ppt
27
年度纳税申报
5、租金收入—条例19条,按合同日期确认;
跨年度\一次性取得\按比原则确认\国 税函[2010]79号文
准则:经营租赁按直线法确认损益;
精选ppt
28
年度纳税申报
权益法下对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 益—税收对初始投资成本确认,以公允价和相关 税费为基础;
入、收入和成本能合理计量; 会计与税收因目的不同,产生差异。 除视同销售外,按会计核算结果填报。
精选ppt
11
年度纳税申报
附表一—工商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1、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对应主表相应行次; 2、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按会计核算项目填报; 3、视同销售:按税收口径填报;目的—基数 4、销售(营业)收入—主要用于计算广告业务宣
精选ppt
14
年度纳税申报
视同销售—国税函828号—处置资产处理
不改变权属—可不视同销售,计税基础延续计算 情形—改变结构、性能、用途、总分机构转移等 改变权属—作视同销售 情形—交际、奖励、福利、股息分配、捐赠等 关注:不以销售为目的、具有费用替代性质、当期
处置
精选ppt
15
年度纳税申报
精选ppt
2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企业所得税申报概述
申报组成—按税款分:预缴申报、年度申报、核 定申报、扣缴报告、清算申报
—按类别分:居民、非居民
—按重要性分:财产损失、弥补亏损、境
外所得、关联企业、附列资料等
精选ppt
3
年度纳税申报
概述
申报依据—税法、条例、会计核算准则、制度
《企业所得税法 》课件
![《企业所得税法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4b62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8.png)
04
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与监管
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方式
01
02
03
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企业所得税由税务部门负 责征收,企业需按照规定 申报、缴纳税款。
税务部门监督检查
税务部门负责对企业的纳 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 保企业依法纳税。
税务部门提供服务
税务部门应为企业提供纳 税咨询、辅导等服务,帮 助企业正确理解税收政策 。
企业所得税法与个人所得税法的关系
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都是国家税收 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征收对象不 同。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而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所得征收。
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相互影响。例如 ,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可能会受到个人所
得税相关政策的影响,反之亦然。
两者在税务管理方面也需要相互协调, 例如在税务登记、税务审计等方面需要
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国家重点扶 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等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税率优惠、减免税、抵免等,具体政策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
扣除与抵免
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等,具体扣除标准由国家税务总局 制定。
抵免项目
企业所得税的抵免项目包括境外已纳所得税抵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具体抵 免政策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企业所得税法的监管措施
建立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税务部门应建立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对企业所得税征收进行全面 管理。
强化税务稽查
税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税务稽查,对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进行 严厉打击。
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税务部门应与企业征信机构合作,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对企业的纳 税信用进行评价。
企业所得税PPT课件
![企业所得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46d7a8964bcf84b9d57bbe.png)
6
(二)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演进
➢ 直至2007年我国一直实行内外双轨的企业所得税课征体 制。
➢ 2007年3月16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自2008年1月1日施行, 终结了我国企业所得税课税内外有别的历史。
累进税率征收(5%--30%); 1958年工商税制改革,(工商所得税),个体经济实行14级
全额累进税率(7%--62%);合作商店实行9级超额累进税 率(7%--60%);手工业和交通运输合作社实行8级超额累 进税率(7%--55%)。
3
(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基金; ➢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14
3.免税收入的确定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 (一)国债利息收入; ➢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
性投资收益; ➢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
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 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纳税义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 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 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 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 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 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 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10
(二) 税率
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适用税率为25%。
《税法》第八版教学课件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
![《税法》第八版教学课件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https://img.taocdn.com/s3/m/da0c9247284ac850ac0242b4.png)
➢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1.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两大类 在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税制中,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两类。居民企 业对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所得负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仅以中国境内的所得缴 纳企业所得税。 2.征税以量能负税为原则,税负公平 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征税对象是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即所得多,多纳税;所 得少,少纳税;而无所得的不纳税。充分贯彻量能负税,体现了税收公平的原则。 3.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是应纳税所得额,即企业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 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4.实行按年征收、分期预缴的征收管理方法 企业所得税以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计税依据,分季或分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 退少补。 【小思考】所得税与货物劳务税的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04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 收入总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 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 收入总额
【即学即用】企业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收入形式包括( )。 A.债务的豁免 B.股权投资 C.劳务 D.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答案】BCD
➢ 收入总额
1.一般收入的确认 (1)销售货物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 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2)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 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 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 的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 产取得的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6源泉扣缴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6源泉扣缴](https://img.taocdn.com/s3/m/0463ba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e.png)
人的实际税务状况。
3
惩罚措施
对于违反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纳税人, 税务机关将依法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源泉扣缴的违法和处罚
刑事处罚
行政处罚
经济处罚
严重违法行为将可能被判处刑罚, 包括拘留、有期徒刑等。
轻微违法行为将被处以行政处罚, 包括罚款、暂扣许可证等。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纳税人需要 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包括罚款、 违约金等。
1 大数据技术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高源泉扣缴政策的适应性和效率。
2 云计算应用
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源泉扣缴流程的全流程数字化和移动化,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效 率。
3 智能终端开发
通过智能终端的开发和应用,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纳税体验。
源泉扣缴的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经济发展
良好的源泉扣缴政策有助于促进 经济发展,营造公平透明的税务 环境。
法律法规解析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企业所得税 法、个人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和 政策。
常见问题解答
通过案例分析,解答纳税人常见 的疑问和问题,提高纳税人对源 泉扣缴的理解和掌握。
源泉扣缴的改革和发展
1
税收改革
随着税收征管技术的不断提高,源泉扣缴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
2
数字化升级
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源泉扣缴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免税政策
某些收入可以免征税款,例 如农业专项补贴、固定资产 出售的收入等。
减税政策
某些收入可以适用税收优惠 政策,例如小微企业的减半 征收等。
优惠政策
某些纳税人可以参照相关政 策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源泉扣缴的税务检查和稽查
1
税务检查
企业所得税课件
![企业所得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d5e80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c.png)
企业所得税汇算的32个问题一、收入确认问题1、企业取得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是否为应税收入?答: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应相应调减当期留抵税额。
因此,企业收到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款,账务上冲减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影响企业利润总额,因此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2、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增值税规定,当期可加计抵扣进项税额的部分,如何所得税处理?答: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时,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一一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因此,该部分应当计入当期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3、符合增值税免征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的增值税如何所得税处理?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文件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
因此,该部分免征的增值税应计入企业当期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组织取得的培训服务收入,是否免征企业所得税?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一)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二)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三)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四)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第14章 企业所得税法(PPT 102页)
![第14章 企业所得税法(PPT 102页)](https://img.taocdn.com/s3/m/ab4f8489e009581b6bd9eb69.png)
• (1)年应纳税所得额≤3(含3万元):18%
• (2) 3万元硬商品年买卖在应阿里纳巴巴税软商所品交得易在阿额里巧≤巧 10万元:27%
• 如果企业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可用当年应税
所得予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在补亏期
内),按补亏后的应税所得额选择适用税率。
举例说明如下:
• 例:某企业20就01年看度某发年生度亏的损5应万纳元,2002 年度盈利8万元,税该所企业得2额002是年多度少应纳,企业所
企业所有者权
• (2)具体内容
益的“利
•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得》”规。定,中国境内
的企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应就
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硬商品买卖在阿里巴巴 软商品交易在阿里巧巧
二、税率
• 企业所得税实行单一比例税率,其法定税率
为33 %。考虑到一些盈利水平较低企业的税
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溢余收入。
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债务重组收
益等。这部分收入是企业记账时最易忽略、不进行
处理的,对此要特别关注。
硬商品买卖在阿里巴巴 软商品交易在阿里巧巧
2、收入确定的特殊规定
• (1)减免或返还流转税的税务处理
• 企业减税或退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 征后退),一般情况下都应并入企业利润, 照章征收企业所得软税件、。集对成直电接路减产免品和、用即于征研即 退的,应并入企业究当、扩年大利再润生计产征(所专得门用税途;)对, 先征税后返还和先记征入:后补退贴的收,入应,并不入征所企得业税实。 际收到退税或退还税款年度的企业利润计征 所得税(收付实现制)。
1、收入确定的基本规定
• (1)生产、经营收入;
生产经营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ppt课件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5679b028ea81c759f5783d.png)
业
有实际联系的
未在我国境内设立机 构场所,却有来源于 我国的所得。
①居民企业 基本税率 ②非居民企业 25%
在华机构的生 产经营所得和 其他所得
来源于我国的 所得
低税率 20% (实 际减按 10%的税 率征收)
企业所得税
二、税基
(一)税基的基本规定但不排除对收付实 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是企现业的制应原纳则税的所运得用额。
业所得税的收入含义是广义收入。 • 2.销售的含义不同 • 税收上除包括直接对外销售外,
还包括会计上未作销售处理的事 项。如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以非 货币性资产用于交际应酬等。
企业所得税
会计与税收在收入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以下方面:
• 3.收入的确认原则不同 • 企业会计准则遵循“实质重于
形式”和“谨慎性”的原则, 侧重于收入实质性的实现,而 不是按其法律形式确认收入的 实现。税收虽然也强调“实质 重于形式”,但更侧重于税收 的刚性和公平性。 • 4.收入的计量方法不同 • 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同
• 比如:预提费用的问题;减值 准备的问题等
企业所得税
2.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 公式一(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公式二(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
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 整减少额
企业所得税
(二)收入总额的确定 收入总额是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
企业纳税人
居民企业 非居民企业
企业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取得的各项应税所
得。
销售货物所得
提供劳务所得
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
应税所得包括 等权益性投资所得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PPT课件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527135960590c69fc3760d.png)
.
10
四、计税基础
(一)资产计税基础及其确定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 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 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 ● 资产的计税基础 = 资产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
扣除的金额
19.04.2020
.
11
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 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 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19.04.2020
.
7
3.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 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特殊 情况外,分别确定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 扣暂时性差异。
19.04.2020
.
8
4.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确定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 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 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 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即递延所 得税)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作为构成利润表中 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
—→未来纳税义务增加——应确认为负债
(2)如果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 万元。
—→ 未来纳税义务减少——应确认为资产
19.04.2020
.
5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确认时点:
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会 计处理。 发生特殊交易或事项时,如企业合并等,在确认 因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资产、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 的所得税影响。
《企业所得税法》PPT课件
![《企业所得税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ab0b1458f5f61fb6366611.png)
内资企业实际税负:22%-25%;
外资企业实际税负:11%-13%。
具体而言,全国企业所得税平均实际税负为 23.16%,
其中,内资企业为25.47%
外资企业为15.4a3%
11
❖ 这一问题在我国未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由于 外资企业尚受到其他相关法律的限制、内外 资企业 竞争并不激烈,因此并未突现。
第十二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基本原理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第三节 税率★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五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六节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处理 第七节 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第八节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第九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十节 税收优惠★ 第十一节 源泉扣缴 第十二节 特别纳税调整 第十三节 征收管理
a
2
本章新增内容
❖ 1.新增非营利组织免税的具体收入项目。 ❖ 2.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用,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 3.新增关联企业利息费用的扣除。 ❖ 4.明确企业业务招待费计算扣除最高限额的依据中,包括视同销售(营业)收入额。 ❖ 5.提高对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行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
规定。 ❖ 13.新增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税款的处理。 ❖ 14.补充了税收优惠中的一些具体条件:如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税收优惠、安置残疾
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的具体规定、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有关具体规定。 ❖ 15.补充了对非居民企业境内所得源泉扣缴的内容。 ❖ 16.大篇幅补充了 第十二节 “特别纳税调整”的内容。 ❖ 17.新增企业清算的所得税处理。
❖ (二)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1979年以 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