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
考
摘要: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前提下,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注重民主和合作。
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重管理轻
服务、工作队伍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新媒体的出现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等问题。
为
适应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应从围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基
本要求,构建更加科学健全的学生工作评价体系;立足专业化专家化队伍建设目标,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发展;着眼新媒体渠道建设,搭建学生工作交流新
平台等几个方面着力。
关键词:高质量;内涵式;高校;学生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即从以
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
的内涵式发展。
[1]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的基本保障,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当前高校办学
中的基本追求。
发展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从教育的外延角度来说,包括办
学条件、基本设施等物质方面在内的一切因素,从教育的内涵角度来说,学校学
生工作质量、学生满意度、凝聚形成的校风学风等都是发展的基本要义。
做好学
生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责之一,同时做好学生工作反过来也是保障教育
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因此,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
养靠得住、用得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工作的重
要性,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工作的育人作用,以管理服务
为途径,以文化育人为浸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以高质量内涵式发
展为导向,通过科学谋划、系统协同、搭建平台等途径,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发展。
一、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按照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学生工作的重要目的在于促进
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和认知能力上的提升,还应包括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非智力性因素的提升。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体现。
(二)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
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学生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一
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秉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的态度,在管理
的同时关切学生的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特需求,关
切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协调包括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家校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各种校内校外资源,形成
正向的教育合力,从细微处着力,推进人性化服务,及时为学生提供切合需求的
服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困难等,实现管理和服务并重。
(三)注重民主和合作
学生工作不单单是通过权威的形式,依靠制度和外在力量来强制学生,就可
以让学生朝着我们设想的方向发展,情感性因素、学生自身的动机兴趣等内在性
因素也是学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民主和合作是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的基本前提。
师生之间共商共建共治,通过民主和合作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的重要途径,通过师生之间的平
等对话、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制度的制定和事务的管理,这样的管理才有针对性和
说服力,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进而自觉内化为具体的行动。
二、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工作重管理轻服务
学生工作既是一个管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服务过程。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托一定规章制度,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文化宣
传栏、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媒介,以言传身教和强制性的手段来实现教育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只是将学生工作看作是一个管理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工作同时也是一个服务的过程。
学生工作是一个有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学生工作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任何的学生工作的开展都不能脱离学生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求而实施。
由于忽视学生工作的服务性,致使在学生工作中存在部分管理难以契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的认可度不高;很少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二)学生工作队伍薄弱、综合素质不高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主要由学生工作处专门人员以及下属的专职辅导员、各学院选派的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等构成,但主力仍是专职辅导员。
目前,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管理队伍薄弱问题日益凸显。
同时,辅导员在招聘过程中往往是专业不限,这就导致队伍中存在大量无教育学、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人员,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不高,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三)新媒体的出现对学生工作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近年来,微信、微博、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在网络中,信息来源广、内容杂,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辨能力,很容易被网络中夹杂的不良信息和内容侵蚀,部分学生沉溺网络无心学习,这些都对我们正常的学生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下高校学生工作的路径思考
(一)围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基本要求,构建更加科学健全的学生工作评价体系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的价值判断。
通过评价一方面可以为我们的工作确定一个明确科学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对于工作的实际成
效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进而达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
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注
重从学生的本质属性着手,强调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高校要树立科学成才
观念,从智力和非智力性因素综合入手,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既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又要关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改革
学生工作的评价体系,使之更加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实现“规范人格”向“释放生命”转变[2]。
(二)立足专业化专家化队伍建设目标,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发展
学生工作队伍与学生工作质量和效果之间息息相关,学生工作是一项专业化
专门化的工作,要想把学生工作做好,是需要在工作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
不断发展的,因此必须要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发展。
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培
训体系,扩充队伍对学生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设计专业系
统的合作交流互动,以学习交流、观摩提升、思想碰撞等形式来促进队伍的专业
化建设;借助新媒体平台和网络便捷优势,有针对性开设政治理论学习定期化、
业务交流常态化、新媒体和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培养等针对性课程,进一步提升
队伍日常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强化队伍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发挥“组团式”研究优势,通过专题课题研究、学生工作案例征集等途径,实现队伍
内部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共进。
(三)着眼新媒体渠道建设,搭建学生工作交流新平台
当前,网络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兴起,在逐渐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
活和学习方式,给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风险和挑战。
正确认识网络和新媒体带来
的正向作用和负向影响,挖掘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影响,对学生工作意义重大。
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要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中走出来,重视通过新媒体渠道来开展
学生工作的必要性,从思想认识、网络素养、新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提升,
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理性发声,积极引导;利用QQ、微信等即时
交流软件,善用学生易接受的网言网语,增强学生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易接
受性;通过大数据分析,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工作的精准性,做到精准服务,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秉林.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17-19.
【2】陈捷.核心素养:高校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应然路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