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堂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高层建筑满堂脚手架搭设工程,工程地点位于XX市XX区,建筑总面积约为XX平方米,建筑高度约为XX米。

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根据施工要求,需在建筑物外侧搭设满堂脚手架,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便捷。

二、施工准备工作及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一)、技术准备工作
1. 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结构及施工要求,明确脚手架搭设的位置、高度、范围等参数。

2. 参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制满堂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

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 准备脚手架搭设施工图,明确脚手架的搭设顺序、构造要求及节点处理。

(二)、物资准备工作
1. 根据施工图纸及满堂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主要材料需用量,如下:
(1)钢管:XX吨
(2)扣件:XX万套
(3)脚手板:XX平方米
(4)安全网:XX平方米
(5)其他材料:如连接件、紧固件等。

2. 对主要材料进行采购,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具备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3. 对采购的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数量充足。

4. 对脚手架材料进行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方便施工过程中取用。

5. 准备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如电动扳手、手拉葫芦、测量仪器等,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一般规定
1. 本工程满堂脚手架搭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

2. 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方案、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3.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脚手架结构安全可靠。

4. 脚手架搭设应按照施工图纸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不得擅自更改结构设计和搭设要求。

5. 脚手架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材料应分类堆放,标识清楚,便于管理和使用。

6. 脚手架搭设作业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和安全管理。

7. 脚手架搭设作业期间,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8.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严禁超载使用。

应按照设计荷载要求进行搭设,并定期检查荷载情况。

9. 脚手架搭设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0. 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1. 脚手架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12. 脚手架拆除作业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遵守拆除顺序和程序,确保安全。

13. 遇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应暂停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14.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建筑物和周边设施,避免因施工造成损坏。

15.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脚手架施工档案,记录脚手架搭设、使用、检查、维护、拆除等各环节的情况,以备查证。

四、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搭设标准
(一)、脚手架材质
1. 钢管: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φ48.3×3.6mm焊接钢管,材质应为Q235A 级钢,钢管表面应光洁,无裂纹、焊缝均匀,不得有严重锈蚀。

2. 扣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扣件,扣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不得有裂痕、变形。

3. 脚手板: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木质或钢质脚手板,板面应平整、无腐朽、无裂缝,钢质脚手板应采用防滑处理。

4. 安全网: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密目式安全网,网目密度不得小于2000目/100cm²,安全网应具有阻燃性能。

(二)、脚手架的基底
1. 脚手架基底应平整坚实,承载力应满足脚手架搭设要求。

2. 基底处理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3. 脚手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底座与垫板应平整,且与立杆连接牢固。

(三)、脚手架的扫地杆
1. 扫地杆应采用与立杆相同的钢管,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200mm。

2. 扫地杆应与立杆连接牢固,扫地杆的水平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四)、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
1. 脚手架应与建筑物采用刚性拉结,拉结点应均匀布置,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2. 拉结点应采用预埋件或穿墙螺栓,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3. 拉结件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五)、脚手架板的铺设
1. 脚手板应满铺,板与板之间应紧密连接,不得有间隙。

2. 脚手板应固定牢固,防止滑动,两端应露出支承杆件100mm以上。

3. 钢质脚手板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木质脚手板应采用铁钉固定。

(六)、立杆的纵距、横距、步距
1. 立杆的纵距(垂直于建筑物墙面)不应大于1.5m,横距(平行于建筑物墙面)不应大于1.05m。

2. 步距(相邻两层脚手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8m。

3. 立杆、横杆的设置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七)、外脚手架的防护
1. 脚手架外侧应设置连续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应为1.2m,底部设置踢脚板,踢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2. 防护栏杆立柱间距不应大于2m,底部应设置不小于100mm的挡脚板。

3. 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和水平撑,以增强整体稳定性,剪刀撑与水平撑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 脚手架外侧应挂设密目安全网,安全网应自上而下封闭,并与脚手架连接牢固,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

(八)、支撑体系
1. 脚手架支撑体系应包括立杆、横杆、斜撑、剪刀撑等,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支撑体系应与脚手架主体结构连接牢固,斜撑和剪刀撑的设置应均匀,角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 支撑体系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九)、杆件搭设构造要求
1. 钢管与扣件的连接应牢固,扣件螺栓拧紧力矩应符合规范要求。

2. 立杆、横杆、斜杆等杆件的搭设应符合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确保节点连接
可靠。

3. 节点处应设置防滑、防锈措施,提高杆件连接的耐久性。

(十)、荷载
1. 脚手架的荷载应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控制,严禁超载使用。

2. 脚手架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荷载情况,确保荷载不超过设计值。

3. 对于特殊荷载部位,应进行加强处理,以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十一)、特殊部位处理
1. 对于建筑物转角、门窗洞口等特殊部位,脚手架搭设应采取特殊措施,确保搭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特殊部位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应加强,必要时设置额外的支撑和拉结点。

3.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考虑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设备的安装和运行,避免相互干扰。

(十二)、搭设和拆除顺序
1. 脚手架搭设应按照从下至上、从里至外的顺序进行,确保搭设过程中的稳定性。

2. 脚手架拆除顺序应与搭设顺序相反,即从上至下、从外至里进行,避免因拆除顺序不当导致的结构失稳。

3. 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五、各项技术管理措施
(一)、脚手架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 材料采购时应选择具备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质量。

2. 进场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应进行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力学性能检
测,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3. 建立材料验收制度,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拒收,并要求供应商及时更换或退货。

4. 材料堆放时应做好防潮、防锈措施,避免材料因受潮、锈蚀影响使用性能。

(二)、保证施工质量措施
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对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保证安全施工措施
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 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脚手架结构安全可靠。

4. 施工人员应配备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5. 遇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应暂停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四)、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1. 施工现场应遵循环境保护原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

2.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保持现场卫生,及时清理施工垃圾。

3.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如对裸露土方进行覆盖,定期洒水降尘。

4.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文明施工。

5. 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居民区进行走访,了解居民需求,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四、吊篮的安装、移位和拆除方案
(由于题目要求只编写“五、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中的内容,故“四、吊篮的安装、移位和拆除方案”部分在此不展开编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