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学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谌) 2015.10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doc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答案请做在答题卷上)一、(40分,每小题2分,共20 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挥斥方遒qiú青荇xíng 踟蹰chíchú纤绳qiànB. 氓之蚩蚩máng 机杼zhù侘傺chàchì油腻nìC. 羽扇纶巾guān商贾jiǎ箜篌kōnghóu李煜yùD. 雕栏玉砌qì羁鸟jī玳瑁dàimào 公姥mǔ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骄美的容光。
C.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海的船只就会被覆亡。
D.因为那个隐密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3、选出下列各组加点词中意思不同的一项:A.春花秋月何时了小乔初嫁了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C.千古风流人物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
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作者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梁小斌写的。
C.《山民》借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了“人”不安分于“山”,总向往着海。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5.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实,明崇祯皇帝勤于政事,可谓夙兴夜寐,亡于闯王乃大势所趋,实不得已。
B.她们两人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却同床异梦,变化真快。
C.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钟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D.作诗需要技巧,但技巧不等于矫揉造作,扭扭捏捏,也不等于堆砌词藻。
6.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李煜、苏轼、姜夔、辛弃疾C.苏轼、秦观、温庭筠、李煜D.柳永、李清照、李煜、辛弃疾7. 选出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A、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B、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C、不如/多/扔些/破铜/烂D、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浸渍(zì) 殒身不恤(xù) 确凿(zuó) 蛊(gǔ)惑B.口讷(nèi) 同仇敌忾(kài) 赧(hǎo)然酒肆(sì)C.镌(juān)刻惩一儆(jǐng)百偌(ruò)大呆(dāi)板D.菜畦(xí)蓄意炮(páo)制脑髓(suǐ) 自诩(xǔ)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毕竟脍炙人口冥玩不灵卓尔不群B.摧毁慰藉共商国是珊珊可爱C.渲泄拾掇源远流长诒笑大方D.渡假村标新立异闻过饰非原气大伤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2)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法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此后的是人们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4)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A.防止以至/保证奥秘移植B.防范以致/保障奥妙移植C.防范以致/保证奥妙种植D.防止以至/保障奥秘种植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读完克林顿自传《我的生活》之后的第一反应时,做美国总统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既要和可能受反对党控制的国会斗,又要无时无刻回应充满敌意的媒体。
B.在孟加拉国中部的纳拉扬甘杰地区,常常是数十人挤在一条小船上,横渡梅格纳河的一条支流,由于这种小船渡费低廉,许多当地村民选择他来往于河的两岸,渡船上人员严重超载现象屡见不鲜。
C.君不见,很多教师总是耳提面命的宣扬专家、学者、大师们是如何焚膏继晷、无所不为的,却很少真实地介绍谈们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D.叔叔看着宝钢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适,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其他来,你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人教版高二年级的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标准答案.doc
人教版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语文试卷(时间: 150 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泱泱( yàng)不乐 .翘(qiáo)首泅qiú水睥pì睨B.垂涎 yán 三尺喧阗tián迤逦yǐlǐ央浼měiC 得鱼忘筌quán憎zèng恶熨yùn帖杀手锏jiǒnD 鲜 xiǎn 为人知窸窣xīsū馄饨húntún阈值yù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是( )A 因地治宜别出心裁富丽堂皇瞻养父母B 脏款臭名昭著感恩戴德微言大义C宣泄怨天尤人幅圆辽阔变换莫测D 林阴路见风驶舵大器晚成长年累月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小说家应尽肯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全像是说话。
-------- 讲故事或作报告; ----------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 不写稿子; ----- 应像篇文章。
A 虽然而却即使也B 尽管可是而虽然但C 尽管而却虽然但D 虽然相反可即使也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当年穷山沟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经是跨国集团董事长;今昔之比;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B刘敬宣缺乏根底;想造反只能是因人成事。
当时各路人马都已被灭;除非和司马氏联手。
C为了救活这个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啊!D我是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责无旁贷的重任;不管他是不是罪犯;我都要先救活他!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
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
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
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
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丝绸之路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
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都与丝路密不可分。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
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
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
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英国山水画大家康斯保罗的杰作《绿野长桥》洒脱出尘,一如江南的旖旎风光;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
答案:高二语文(谌晗)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案1.(6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3分)D (“外观上砖瓦的灰色调烘托出宫殿、坛庙、皇家园林和寺观等的恢宏气势”,仅色调是不能烘托建筑物的恢弘气势的。
原文是“这种灰色调的外观和相对较为低矮的建筑尺度从一个侧面烘托出了整个城内~~等的恢宏气势和特殊地位。
”)3.(3分)C(“可以说元代大都城内的院落是北京四合院的肇始了”与文意不符,原文是“可以说元代大都城内的院落是目前已知北京四合院的肇始了。
”)4.(3分)C (“四面方正围合表示规矩守礼而自我封闭”于文无据)5.B(水落石出:比喻经过调查、研究、对证,终使真相大白。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东窗事发:比喻阴谋败露。
被检举,被揭发,被调查,被缉拿,都算。
)6. D(A搭配不当,“各种顽疾和陋习”“整治”可以,“引导”不当。
B叙述对象偷换了,什么“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不明确了。
C语序不当,对应关系错乱。
“前者”“后者”异位。
)7.A(“不传达上级指示”这种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在前,“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具体实施操作的工作在后;前面的“引句”正是这样。
后面两句则有因果关系,正是因为“环保工作没人管”才最终导致了“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8. C.(C.①爽:败、伤,此指口发干。
②恨:遗憾。
③患:祸患。
A. ②被:遭受。
③非:不对的,错误的。
B. ①住持:指担任住持。
②疾:痛心。
D. ①勖:勉励。
②数:计算)9. B. (“小子”是贱称,“贱妾”是谦称。
)10、B11、C 论:判处12、B 朱弘昭没有站出来为刘赞说话,而是主张刘赞应按从犯处死。
13、(1)译文:刘赞开始读书时,穿的是青布衣衫,每次吃饭时刘玭自己吃肉,而另外让刘赞在床下吃蔬菜。
评分点:就学:读书或上学1分;衣:穿(动词1分);肉食:吃肉(宾语前置,食肉1分);食赞于床下:让刘赞在床下吃蔬菜(状语后置,于床下食赞1分);句子大意1分。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查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安徽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查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 (A.命途多舛.chuǎn;B.拱券.xu..à.n.;D.毗.邻pí)2.C (A.唉声叹气;B.迄今;D.得鱼忘筌)3.B(A.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这里应为“不温不火”,意为“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
”B.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那里。
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C.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
D.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4.C(A.句式杂糅,去掉“也有同样功效”。
B.语序不当,应将“一系列”放在“促进”的前面。
D.搭配不当,“提高”与“措施”不搭配,应改为“强化预防和打击措施”。
)5.C (“巴尔扎克”错,应为“莫泊桑”。
)6.C (“断桥”“幽径”“渔村”“孤烟”这些意象,渲染出荒凉寂寥、凄清冷落的气氛。
)7.D (“情感表达得非常含蓄蕴藉……的空间”错。
)8.①知来者之可追②觉今是而昨非③云无心以出岫④曷不委心任去留⑤烟光凝而暮山紫⑥青雀黄龙之舳⑦落霞与孤鹜齐飞⑧声断衡阳之浦⑨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⑩是以区区不能废远9.B (彩:指日光。
)10.C (见:放在动词前,表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可译为“我”。
)11.A(A.连词,表示转折;B.前一个“以”:连词,表示修饰;后一个“以”:介词,因为;C.前一个“之”:动词,到;后一个“之”:代词,此,这;D.前一个“其”:代词,它的;后一个“其”:连词,表示选择,是……还是。
)12.B(A.前一个“焉”:代词,什么;后一个“焉”:语气词。
B.词尾,“……的样子”;C.前一个“于”:介词,在;后一个“于”:介词,比;D.前一个“且”:连词,表示转折;后一个“且”:连词,表示递进。
)13.D(A.日:每天,名词作状语;襟:以……为襟,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
B.合;使动用法;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形容词作名词;C.棹:用桨划,名词作动词;窜:使动用法;D.怪:怪异的事物;幼:指家中孩子。
高二语文2015期中卷
沔城高中2015年秋季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
高二语文期中带答案doc
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汉语文期中试卷(满分:120分)试卷Ⅰ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中,无错别字且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3分)A、歼.灭(qiān)寒噤.(jìn)烧灼.(zhuó)揣.测(chuǎi)B、恍.惚(huǎng)震悚.(sǒng)踌.躇(chóu)愧怍.(zuò)C、荒谬.(miào)镂.空(lòu)轩.榭(xuān)湛.蓝(zhàn)D、帷.幕(wéi)连翘.(qiáo)繁衍.(yǎn)遗骸.(hái)2. 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震憾费尽心机按捺不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抉择历历在目妄自菲薄百尺杆头,更进一步C.萦绕至高无尚恪尽职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D.急躁汗流浃背废寝忘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经费近百万元。
③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增殖节余甚至B.增殖结余尤其C.增值结余甚至D.增值节余尤其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朝张嘉贞说,远望这座桥远望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B、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C、小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小张进了技术学校,读机械专业;我在汽车公司上班;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D、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山茶、墨兰……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5、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B、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高中_高二语文期中试卷语文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
江塘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Ⅰ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将以下句子写在田字格中。
〔要求:书写正确、标准、美观〕〔2分〕 只要心中有爱,我们的心灵就永远会有阳光照耀。
2、选出以下注音全对的一组〔 〕〔2分〕A 、滑稽.〔j Œ〕 冗.长(r •ng ) 执著.(zhu Ž) 苦心孤诣.(y Œ) B 、戏谑.(xu ˆ) 伶仃.(d ‰ng ) 揶揄.(y ..’.). 含心茹.苦(r’) C 、寂寥.(li‚o ) 虐.杀(nuˆ) 憧憬.(j‹ng ) 趾.高气扬(zh‹) D 、嘈.杂(c ‚o ) 炫.耀(xu…n ) 黄晕.(y ‘n ) 煞.费苦心(sh…) 3、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 、澄清 嘹亮 落寞 销声匿迹 B 、绚丽 酝酿 慰勉 崭露头角 C 、无垠 浩瀚 消遣 名正言顺D 、蹒跚 劳禄 悬念 唯富不仁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安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 、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 、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承受义务教育的权利5、以下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不能自已.〔已经〕 诲.人不倦〔诱导、教诲〕B 、不辍.劳作〔停〕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符合〕C 、幸.尚宽〔幸而、恰巧〕 默而识.之〔认识〕D 、安.能辨我是雄雌〔哪里、怎么〕 学而不厌.〔厌倦、讨厌〕 6、填空题〔10分〕⑴根据上下句来填写〔6分〕①“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 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 海内存知己, 。
⑤ ,杨花愁杀渡江人。
⑥ 怀旧空吟闻笛赋, 。
⑵提示性默写〔4分〕① 现在人们常常引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诗“ , 。
2015至2016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2015至2016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5.11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14分)1.下列词语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茶峒(tòng)央浼(měi)轻飏(yáng)窈窕(yǎo)B.酒馔(zhuàn)庇佑(bì)绣闼(tà)遄飞(chuán)C.睨视(nì)怂恿(cǒng)逋慢(bū)壶觞(shāng)D.憎恶(zèng)迤逦(yǐ)晦朔(sù)捧袂(mè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嗤笑棕榈仓廒兴高彩烈B.泅水搓合噩梦哀声叹气C.沽酒赉发踹水舐犊情深D.蘸酒搠倒祈祷筋疲力尽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A.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B.有些传统产业真是到了日薄西山的景况,很难维持下去。
C.最近老李的女儿考上了公务员,儿子考上了大学,下岗的妻子也找到了工作。
老李乐得合不拢嘴:这真是大快人心啊。
D.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B.止咳祛痰片是我厂的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C.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D.李国民是河北省1.5万名驻村帮扶干部中的一员,他说:“农民从观望到向我们吐露心声,他们的话对我们这些干部很有感触。
”5.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但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命题教师:十二厂中学童永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36分)一、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沾(diàn)辱迤逦(yǐ)天理昭(zhāo)然安然无恙(yàng)B、讥诮(qiào)憎恶(wù)一蹴(cù)而就酪酊(dīng)大醉C、蠕(rú)动辗轧(yà)窸窸窣窣(sū)模棱(léng)两可D、睇眄(miǎo)付梓(zǐ)锱(zī)铢必较逸兴湍(chuán)飞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湖光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B、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焊,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与年轻人相比毫不逊色。
C、虽然中国足球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C、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D、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唐代诗人。
B、钱钟书,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管锥编》等。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MicrosoftWord文档资料
台前一高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请认真书写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魅力之谜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那些具有超凡魅力的人拥有异常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他人。
这项研究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理冯•威斯曼教授领导的,他是第一个考察情绪感染力和公共领域内的魅力问题的科学家。
“魅力是一个难以确切定义的东西,对于某个人是否拥有魅力,我们大家都会有感觉,但是却很难解释出他为什么有魅力。
”他说,“研究成果表明,情绪感染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项针对200多名参加以发现科学新人为目的的“名望实验室”比赛参赛者的研究证明,那些被认为具有非凡魅力的人,在测评情绪感染力的问卷中都得到了很高的分数,这表明这些人具备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的能力。
为了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使得某个人变得很有魅力,研究者要求所有参加“名望实验室”比赛的选手填写一张有13个问题的情感交流测试表,该表用来确定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
该表包含了这样一些问题:当你与别人交谈时,你能否打动他们?你喜欢成为被人注意的中心吗?当你听到优美的舞蹈音乐时,你仍然能不为所动吗?在魅力等级和问题表得分之间显示出了清楚的关系。
这表明,那些具有很强魅力的人能够轻易地和不知不觉地将他们自己的情绪状态传递给周围的人。
有趣的是,那些在魅力程度和情绪感染测试表上得分高的人,也就是那些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人。
因此,魅力显然是科学沟通方面的一个主要因素。
那么,某些人是如何成功地做到用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别人的呢?研究者认为,有魅力的人擅长使别人能够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感觉,他们能够建立一种情绪气氛,并且多半让人印象深刻,而测试表能帮助人们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那么不妨尝试一下这些方法:使用开放式的身体姿势——不要让胳膊或腿相互交叉,让你的手远离你的脸,当你说话时,让你的手分开,并且将手掌向上或向前;让人们知道他们很重要,以一种诚恳微笑的思考表情,表现出你喜欢他们身上的某种东西;当你与人谈话时,要不时地点头,拍两下那个人的上臂;不断地改变你说话的语调和语速;要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情绪;当你需要制造紧张气氛或强调某个问题时,应该缓慢地放低你的声音。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拗开(ǎo) 坳堂(ào) 澄澈(chéng) 黄澄澄(dēngdēng)B.根茎(jìng) 泾渭分明(jīng) 偏裨将校(pí) 裨益(bì)C.囊箧(qiè) 惬意(qiè) 揣测(chuǎi) 逸兴遄飞(chuán)D.神祇(qí) 沏茶(qī) 云销雨霁(jì) 时运不济(jì)2.下列各组词中全对的一项是( )A.盘碟光碟谍报通牒喋喋不休B.磕巴干燥躁热凉飕飕冷嗖嗖C.涵养决窍诡秘纨绔渔舟唱晚D.犄角充牣谛听脉搏俊采星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模特、代言人、形象大使纷纷出炉,她们的的一颦一笑往往都有着无穷的魔力,让消费者们纷纷掏出钱包,趋之若鹜。
B. 他一家十口人,在战乱时期劳燕分飞,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C. 张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D.为了将晚会办得轻松活泼一些,他在一旁及时地插科打诨,惹得大家笑个不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一个厂长,你把工人提出来的建议应该认真考虑一遍,怎能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阁呢B.今年2月26日,阿富汗塔里班的最高领袖下令销毁全国范围内所有"非伊斯兰"的古文化遗产,其中包括矗立于巴米扬的世界最高(大约58米)的立式佛像。
C.机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机构和人数的减少,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领导经济工作。
D.小李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可算是首屈一指,他和我相比真是望尘莫及。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B.“本镇的二、三产业要同步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松宜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如是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庇.祐/孤僻.笨拙./罢黜.彤.云/茶峒.B.云岫./良莠.笑靥./俨.然坍.缩/耽.误C.垂涎./荒诞.梵.文/樊.篱颦.蹙/濒.临D.轻飏./佯.装雨霁./悸.动埋.怨/蛮.横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玷辱流敝心无旁鹜不即不离B.幅射概括食不裹腹一蹴而就C.萧瑟毗邻言简意赅富丽堂皇D.泻漏膨涨臭名昭著钟鸣鼎食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②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通过“木叶”来写出人口的名句。
③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
A.降服流传传诵 B.制服留传传颂C.降服留传传颂 D. 制服流传传诵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景.翳翳以将入(同“影”,日光)曷不委.心任去留(随从、顺从)B.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窜.梁鸿于海曲(使……逃窜)C.北海虽赊.,扶摇可接(遥远)而后乃今培.风(凭借)D.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阻)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严重)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什么《水浒传》里血腥场面那么多,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快意呢?那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里都有压抑,通过这种场面使内心的压抑都释放出来了。
B.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空前的关注和对沙皇制度的专横和虚伪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他的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影响。
C.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D.钱钟书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都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入。
—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出题人:佐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刘巽达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
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
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
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
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
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
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
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
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
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
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审题人: 谌晗校对:齐敏、刘静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共63分;第二部分本学期知识考查共87分;全卷共计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凡选择题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才有效,主观题必须写在答题卷有效区间内才有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座位号、页码顺序收回。
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修建军“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
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
“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
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
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
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家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
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
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
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传,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
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
后来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
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
“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
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和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
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诸如,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一些糟粕成分;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能全盘西化等等。
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原载2011.12.30《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
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
B.“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C.“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的要求统一。
2.下列不属于“和而不同”文化现象的一项是( )(3分)A.孔子复周礼,并不是一味的照搬“周礼”,而是对“礼”的内涵不断的充实发展。
B.战国中后期以来的儒家学说存在着“驳杂不纯”的特征,时隐时现的有着其他诸子学说的影子。
C.中国的“儒道”文化之外,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形成三教鼎立乃至融合的局面。
D.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交锋中实现交融,内容更加丰富。
3.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同时它又不排斥其他学说的存在,形成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B.“和而不同”既表现在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上,也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
C.在全球化时代,“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对如何既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让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全球的发展与文明之中很重要。
D.“和而不同”就是既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又要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自我。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
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
五年,改礼科给事中。
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
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
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
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
诸疏皆下部议行。
寻转工科。
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
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
既,又言:“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
官吏或折外重徵耗银,或先已征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
请敕漕臣密察严劾。
”上并采纳。
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
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
康熙五年,起补户科给事中。
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带食俸任事。
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
留任自文然始。
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号“姚魏”。
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系例。
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
”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部侍郎。
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
京口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柯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按,永蓁坐罢。
迁左都御史。
十三年,疏言:“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皆叛应吴三桂,中间阻隔,赖有广东。
精忠将士旧驻其地,熟习山川形势,倘与延龄合谋相犄角,则广东势危。
江西境与福建、广东接,倘侵据赣州南安,驿道中断,饷阻邮梗,宜驻重兵通声援。
”上嘉纳之。
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
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
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
十五年,授刑部尚书。
时方更定条例,文然曰:“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乃推明律意,钩稽揅讨,必剂於宽平,决狱有所平反,归辄色喜。
尝疑狱有枉,争之不得,退,长跪自责。
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
十七年,卒,赐祭葬,谥端恪。
(选自《清史稿》)4.下列对原文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然言河南近陕西/ 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 宜令力疾/ 视事上为留凤彩B.文然言河南近陕西/ 流言方甚/ 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C.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 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 上为留凤彩D.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 上为留凤彩5.下列对加点实词和原文有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理刑狱.狱:监狱B.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负:享有C.“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级考试。
D.“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姚文然直言敢谏。
他上疏请求朝廷清理刑狱,请求重定会试时落第举人的选用标准,用六个等次考核各省巡抚,大臣获罪不应用枷锁等,多被皇帝采纳。
B.姚文然关爱百姓。
江南、浙江遭遇水灾时,他请求根据灾情的轻重将漕米赋税削减并折换成银两,以减轻灾区负担。
审查案件有所平反,他就面带喜色;如果有冤案,他就争辩,不得时就很自责。
C.姚文然重视法律。
当朝廷要更定条例时,他认为条例能杀人,万世应慎而又慎,务求刑律宽平,以明末酷刑为戒,上奏废除廷杖。
D.姚文然通晓军务,在任兵部督捕侍郎期间,查究柯永蓁徇私纵恣案件,上奏耿精忠和孙延龄合谋,将危及广东,应在江西驻扎重兵对广东予以声援。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
(5分))(2)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谪岭南道中①【唐】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②,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①这首诗大约是李德裕在唐宣宗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
李德裕为政敌所排挤,被贬为以太子少保身份留守东都洛阳,不久再贬潮州司马。
②畲田:用火烧掉田地里的草木,然后耕田种植。
火米:指赤谷米。
8. 颔联写诗人害怕担忧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9.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有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联系诗歌背景谈谈诗人在尾联中写到“越鸟”的用意是什么?(5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是相同的,都是表达勇于超越的思想的至理名言。
(2)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还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3)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王勃《滕王阁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一条鱼的狂奔周海亮①他的手里提一个沉甸甸的冲击钻,腰间别一个丑陋并陈旧的卷尺。
不远处的长椅上,坐着几个等车的人。
那里还有一个空位。
他需要一个位子,可是他不敢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