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笛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认识笛子
一、认识笛子
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笛。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

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

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或其他各种形式。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被称作“民乐之王“。

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有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

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制作成本较低。

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那时先辈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绕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欢腾歌舞,并且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吹之(用其声音诱捕猎物和传递信号),也就诞生了出土于我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

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
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中国笛,如果以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标本作为源头的话,那么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8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笛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展、衍变至今天的相对完善与相对定形,其间已融人了无数人的心血和劳动。

咫尺竹管,无数的演奏者、作曲家、乐器制作家,在它上面精雕细刻、苦心孤诣,使中国的笛艺术以极其鲜明而光彩的个性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咫尺竹管,上面有中国各民族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历史传说,更有中国各民族人民由衷的追求和希望;咫尺竹管,更以它流动出的充满凝聚力和振奋力的乐波,抚养着亿万中国人,从原始丛林中走出来,走过了农耕的原野,历尽了战乱和灾荒的苦难,满怀信心地走向团结、繁荣的21世纪。

中国笛它从古至今流动出的乐波,曾把千千万万庶民百姓的耳朵,规范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审美习惯之内。

它从原始时代就开始吹响,一直吹到了今天,它其中苍凉的音调,永远在促使每一个中国人客观而清醒地认识自身。

或许,笛子自诞生之日开始,就已悄然熔铸进华夏民族的悠远绵长的艺术血液和至真至纯的民族情怀之中,最终璀璨于世界艺术之林。

——该内容选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及有关媒体提供的学习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