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蒹葭
第24课 蒹葭 (共25张PPT)最佳课件设计
![第24课 蒹葭 (共25张PPT)最佳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8fcda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a.png)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 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 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 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 都已经具备了。
(chí)。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我逆那流苦而苦上追去求追的寻人她, ,就道在路河险水阻对迂岸回一难头走。。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sì)。 溯洄从之,道阻
且右;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沚(zhǐ)。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长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你 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 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 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 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 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 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 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 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 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美的诗篇,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
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 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 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
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 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最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课件(共29张PPT)
![【最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457d3a2f60ddccda38a028.png)
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第二三章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以缠绵悱恻(内心痛苦无 法排遣)之情,道出男子追求 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之苦。 日思夜想,不能须臾忘怀。白 天里食不知味,无心做事,而 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床上翻来 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这 种“为爱而不得其爱,又不忘 其爱”的无限情思。
第一章
关关雎鸠,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
在河之洲。 (由关雎和鸣起兴,渲染气氛)
窈窕淑女,
(触景生情,由景到人) 君子好逑。 概括内容: 发现心仪的姑娘。 文中的这位男子,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 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 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 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内容小结
这是一首爱情恋歌。 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 暮想的执着追求。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 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 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 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 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 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背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二三章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思考
1、概括内容 男子对女子执着追求和极度思念 2、为什么要写采摘荇菜的情景? 借此来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 追求。 3、君子的痴情是如何表现? “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语文:6.24《蒹葭》课件(2)(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6.24《蒹葭》课件(2)(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cd306fcfe4733687f21aa85.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蒹葭 (共13张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蒹葭 (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9ace0b6edb6f1aff001fc7.png)
《诗经.秦风》
朗读
1、给生字注音
2、注意诗歌的节奏
如轻重、缓急、抑扬
3、注意诗歌的情感
为下列划线字注音:
(1)溯洄( sù huí )从之
(2)道阻且跻(
jī
)
(3)宛在水中坻( chí ) (4)宛在水中沚( zhǐ )
每章前两句,语速应缓慢,读出苍凉味。 ”溯洄“、”溯游“两句,动作焦急急迫, 语速应较急促。 ”道阻且长“等句,语速应慢,体现险阻 重重。 ”宛在“三句,应读出失望、怅惘之情。
苍苍
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 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的越来越浓,烘 托出主人公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 心境十分寂寞
凄凄
采采
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 为霜 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时间的发 展轨迹,等人不见,寻人不着, 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让人 未晞 深刻的感受到了男子的执着追求。
未已
在水一方
把伊人在彼岸等待和主人公的 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 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拓 宽了诗意境。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道路 长
方位 央
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 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 重,想见心上人心情急 切的情景
跻
坻
右
沚
拓展练习
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你头脑中的展现的 画面。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解读《蒹葭》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蒹葭_图文_图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蒹葭_图文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c4949cf705cc175527097d.png)
学习目标
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2、美读全诗,重在鉴赏; 3、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4、延伸拓展,开阔视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 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 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 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 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 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 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 ,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 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 ,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含蓄美、意境美、 朦胧美。
3.具体赏析诗歌的美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
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 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 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 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 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蒹葭萋萋,
•萋萋:茂盛的样子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 接的地方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游从之,
•坻:水中小洲
宛 在 水 中 坻 。ch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zhĬ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 逆着曲水去找她, 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直水去找她, 绕来绕去道儿长。 一片芦花照眼明, 逆着直水去找她, 太阳不出露水新。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心上人儿她在哪, 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那人正在隔水滩。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PPT课件-蒹葭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PPT课件-蒹葭](https://img.taocdn.com/s3/m/c0e0f01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e.png)
蒹葭苍苍,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整体感知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 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用反复咏叹方法, 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反复咏叹,表现了 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每节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 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疑难解析
1、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 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2、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 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 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 写,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 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 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 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课堂练习
1、仿句练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
,
而是
。
范例:①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 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
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 就站在那里,我却永远追寻不到你。
3、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 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 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苍 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 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 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 执著追求融为一体。
语文:6.24《蒹葭》课件(2)(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6.24《蒹葭》课件(2)(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888e7e941ea76e58fa04f2.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4428cbda38376baf1fae29.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4《诗经》两首_蒹葭PPT课件1.rar24《诗经》两首_关雎PPT课件2.rar24《诗经》两首_关雎PPT课件1.rar24 《诗经》两首_蒹葭 PPT课件.rar23 愚公移山PPT课件3.rar23 愚公移山PPT课件2.rar23 愚公移山PPT课件1.rar22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2.rar22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1.rar22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3.rar21 曹刿论战PPT课件3.rar21 曹刿论战PPT课件2.rar21 曹刿论战PPT课件1.rar20 惠子相梁PPT课件2.rar20 惠子相梁PPT课件1.rar20 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rar2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PPT课件2.rar2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3.rar2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PPT课件1.rar19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3.rar19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2.rar19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1.rar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2.rar 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PPT课件1.rar 1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课件.rar18 孟子二章PPT课件.rar17 公输PPT课件3.rar17 公输PPT课件2.rar17 公输PPT课件1.rar16 音乐之声PPT课件3.rar16 音乐之声PPT课件2.rar16 音乐之声PPT课件1.rar15 枣儿PPT课件3.rar15 枣儿PPT课件2.rar15 枣儿PPT课件1.rar14 变脸PPT课件3.rar14 变脸PPT课件2.rar14 变脸PPT课件1.rar13 威尼斯商人PPT课件3.rar13 威尼斯商人PPT课件2.rar13 威尼斯商人PPT课件1.rar12 人生PPT课件3.rar12 人生PPT课件2.rar12 人生PPT课件1.rar11 地下森林断想PPT课件3.rar 11 地下森林断想PPT课件2.rar 11 地下森林断想PPT课件1.rar 10 那树PPT课件3.rar10 那树PPT课件2.rar10 那树PPT课件1.rar9 谈生命PPT课件3.rar9 谈生命PPT课件2.rar9 谈生命PPT课件1.rar8 热爱生命PPT课件2.rar8 热爱生命PPT课件2(1).rar8 热爱生命PPT课件1.rar7 变色龙PPT课件3.rar7 变色龙PPT课件2.rar7 变色龙PPT课件1.rar6 蒲柳人家PPT课件3.rar6 蒲柳人家PPT课件2.rar6 蒲柳人家PPT课件1.rar5 孔乙己PPT课件3.rar5 孔乙己PPT课件2.rar5 孔乙己PPT课件1.rar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PPT3.rar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PPT2.rar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PPT1.rar 2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rar 2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2.rar 2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1.rar 1.2 乡愁PPT课件3.rar1.2 乡愁PPT课件2.rar1.2 乡愁PPT课件1.rar1.1 我爱这土地PPT课件3.rar 1.1 我爱这土地PPT课件2.rar 1.1 我爱这土地PPT课件1.rar。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蒹葭》课件 新人教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蒹葭》课件 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6f62a7f131b765ce050814fe.png)
yǐ
sì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zhǐ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五、深思蒹葭, 领悟伊人意 韵
遥望那些追寻的身影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 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 其何所指也。
——朱熹
四、古墨流芳,让诗情在你的 笔下流淌
刻画诗歌描绘的画面 若你就是诗中的主人公,书写你追寻的感受
蒹葭苍苍,白露为蒹霜。所葭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xī
méi
蒹溯葭 洄萋 从萋 之,,白道露阻未且晞 跻。 。jī所 溯谓 游伊 从人 之, ,在宛水在之水湄中。坻ch。í
yǐ
sì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二、邂逅《蒹葭》,感受意境 之美
1、绘蒹葭美景。
2、感蒹葭美情。
所溯谓游伊从人之央,,。在宛水在一水方中。
三、品味《蒹葭》,领略朦胧之 美
• 伊人何人? • 伊人何处?
蒹 在水一葭方
一、初遇《蒹葭》,一唱三叹。
蒹葭苍苍,白露为蒹霜。所葭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xī
méi
蒹溯葭 洄萋 从萋 之,,白道露阻未且晞 跻。 。jī所 溯谓 游伊 从人 之, ,在宛水在之水湄中。坻ch。í
yǐ
sì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zhǐ
语文:6.24《蒹葭》课件(2)(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6.24《蒹葭》课件(2)(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056976aa00b52acec7ca79.png)
24.蒹葭课件
![24.蒹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82b1a2a26925c52dc5bf18.png)
本文着力写主人公的远望。
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 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 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 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 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
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
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 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 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 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好, 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 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 满了喜悦。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沚。
展开联想,再现诗歌 意境
试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在你头脑中的展 现的画面。
24.蒹葭课件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顺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顺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顺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 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 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皆生于水边。
蒹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坻。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 他在水的中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 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 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 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 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 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蒹葭》结构内容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 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 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 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 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写人。
写景: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 接的地方 •跻:高
•坻:水中高地
蒹 所 溯 溯
葭 谓 洄 游
采 伊 从 从
采 人 之 之
, , , ,
白 在 道 宛
露 水 阻 在
未 之 且 水
已 涘 右 中
。 。 。 沚 。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已:停止
蒹 葭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
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生于水边。
赏析全文。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 且 长 仅是一个美丽的女 子吗?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 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 可望不可即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 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 无止境的追求。
秦风· 蒹葭 闻一多: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 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
诗的主 人公是怎样 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上下求索,不怕艰 难险阻,矢志不渝的 青年。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
起兴手法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 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 白 所 在 溯 道 溯 宛
葭 露 谓 水 洄 阻 游 在
萋 未 伊 之 从 且 从 水
萋 晞 人 湄 之 跻 之 中
, 。 , 。 , 。 , 坻 。
•萋萋:茂盛的样子
试译全文。
《蒹葭》参考译文 那人正在隔水滩。 芦花一片白苍苍, 逆着曲水去找她, 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曲水去找她, 一片芦花照眼明, 绕来绕去道儿长。 太阳不出露水新。 逆着直水去找她, 心上人儿她在哪,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