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喜字
民间剪纸囍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民间剪纸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剪出喜字图纹,美化生活。
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折叠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剪纸方法与涵。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
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难点: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特点,主要采用“欣赏——分析—一实践法”。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双喜纹样范品、彩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1、周末同学们有没有和父母去参加亲戚的婚礼呢?场面热闹吧?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每一样嫁妆上面都贴有一个什么字?2、师简介当地结婚贴对联、贴“双喜”的习俗:婚嫁时贴“喜”字在我们土家族、苗族地区是必不可少且颇有讲究的,嫁女的一方一般贴“禧”字(课件展示“禧”),是表示一种喜庆、吉祥。
而娶媳妇的一方则要贴“囍”字(课件展示“囍”),意思是喜上加喜。
因为嫁妆是要运到男方家,所以上面一般也贴双喜字。
二、欣赏讨论1、展示“囍”字剪品,分析其结构特点。
(1)比较“喜”字与双喜字的异同。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小结:这个“囍”字,是我们民间的老百姓集体创造的字,它不是简单地将两个单喜字连在一起。
它还根据剪纸作品讲求虚实对比恰当,图文简洁且相互连接不断开的特点,把断开的笔画进行了连接,有些重复的笔画进行了简省。
不仅如此,我们看,这个囍字在结构上还具有什么特点?2.探究双喜字的剪制方法。
(课件展示囍字结构分析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中国电影歌曲精选100首歌
中国电影歌曲精选100首歌下面是中国电影歌曲精选100首歌,一起欣赏一下吧!1、《大路歌》2、《渔光曲》3、《义勇军进行曲》4、《天伦歌》5、《秋水伊人》6、《四季歌》7、《天涯歌女》8、《春天里》9、《夜半歌声》10、《热血》1、《在太行山上》12、《月圆花好》13、《拷红》14、《香格里拉》15、《剪喜字》16、《敖包相会》17、《缅桂花开十里香》18、《我的祖国》19、《让我们荡起双桨》20、《驼铃》21、《英雄赞歌》22、《红星照我去战斗》23、《九九艳阳天》24、《映山红》25、《夜空中最亮的星》26、《岁月神偷》27、《匆匆那年》28、《小幸运》29、《遥远的她》30、《成全》31、《爱情转移》32、《开路先锋》33、《大路歌》34、《毕业歌》35、《渔光曲》36、《铁蹄下的歌女》37、《桂花开十里香》38、《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39、《小燕子》40、《婚誓》41、《芦笙恋歌》42、《草原晨曲》43、《蝴蝶泉边》44、《只有山歌敬亲人》45、《娘子军连歌》46、《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47、《小扁担,三尺三》48、《花儿为什么这样红》49、《怀念战友》50、《谁不说俺家乡好》51、《共产党来了苦变甜》52、《送别》53、《人说山西好风光》54、《马铃儿响来玉鸟唱》55、《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56、《地道战》57、《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58、《边疆的泉水清又纯》59、《雁南飞》60、《我爱你,中国》61、《心中的玫瑰》62、《我们的明天比蜜甜》63、《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64、《妹妹找哥泪花流》65、《绒花》66、《梦驼铃》67、《牡丹之歌》68、《迎宾曲》69、《妈妈留给我一首歌》70、《船工号子》71、《知音》72、《大海啊,故乡》73、《妹妹曲》74、《不见不散》75、《劳动最光荣》76、《草原赞歌》77、《啊哈!黑猫警长》78、《草原之夜》79、《祖国颂》80、《边疆处处赛江南》81、《翻身农奴把歌唱》82、《谁说女儿不如儿男》83、《洪湖水,浪打浪》84、《珊瑚颂》85、《赞歌》86、《情深谊长》87、《红梅赞》88、《夜上海》89、《男儿当自强》90、《卖汤圆》91、《少林寺》92、《牧羊曲》93、《阿里山的姑娘》94、《在水一方》95、《橄榄树》96、《小城故事》97、《请跟我来》98、《是否》99、《一样的月光》100、《鲁冰花》。
描写《剪纸》作文6篇
描写《剪纸》作文6篇中国传统剪纸主题作文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
舅妈会剪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羡慕,于是缠着舅妈教我剪一些简单又漂亮的窗花。
那天,舅妈拿出两把剪刀和两张白纸,要教我剪一个“喜”字。
舅妈让我把纸对折,再写上半个“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来。
一开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一个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
舅妈不但会剪“喜”字,还会剪“凤凰”、“喜雀”、“蝴蝶”、“小鱼”、“小鹿”……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妈妈还特意让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剪纸的资料。
原来剪纸艺术是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
有些人,还能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剪成一张张“花草树木”、“山山水水”、“活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了我的想象力,设计出一张张美丽的剪纸。
有关剪纸的作文400字在我们期待已久的秋游中,我和我的组员开始了岭南印象园中寻找剪纸。
我在一个小卖部门前找到了一个漂亮的龙剪纸,那个龙剪纸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我和我的组员都惊呆了,我急忙拿出相机,朝这个龙剪纸猛拍了几张完美的照片。
我们又在一家店里找到了许多精美的剪纸,有的是龙凤成翔,只见一只美丽的凤凰在翩翩起舞,只见一只帅气的龙在与凤凰在跳舞。
有的是刻着一帆风顺的字样的剪纸,字刻的非常精细,还刻了许多花纹,还有的是双龙戏珠,把翔龙玩珠子的调皮的样子刻了出来,所有的剪纸都非常精美。
我拿着一张剪纸久久不舍得放开,觉得很漂亮,我又很喜欢,我只好买下了这张精美的剪纸。
随后,我们又在岭南印象园中的剪纸艺术馆中找到了剪纸文化: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
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剪喜字》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
《剪喜字》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喜字的意义和用途,知道剪喜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手工剪纸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喜字的剪纸。
难点:让幼儿理解喜字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剪刀、红纸、彩笔、示范作品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手工活动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喜字的意义和用途,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让幼儿了解剪纸的过程。
3. 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剪刀和红纸,尝试剪出喜字。
4. 创意发挥:幼儿在剪出喜字后,可以使用彩笔对喜字进行装饰,增加作品的丰富性。
5. 作品展示: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作品展示区,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剪纸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手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中的剪纸展览,让幼儿深入了解剪纸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幼儿反馈:了解幼儿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收集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八、教学拓展:1. 相似活动:组织幼儿参加其他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窗花、折纸等,让幼儿充分发挥创造力。
2. 文化传承:向幼儿介绍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让幼儿了解剪纸在民间习俗中的作用,传承中华文化。
三年级下第三单元过程作文剪喜字350字
三年级剪纸的作文篇1在中国的民间,有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剪纸。
今天来到竹君园,当听说要剪“囍”字时,我的心里真是又忐忑又兴奋!心想:终于能够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剪纸了!心中不由得多了些期待!剪纸终于开始啦!老师首先拿来了一张红色的纸,让我们对折再对折,我学着老师的样子,认认真真地折着。
然后老师又向我们展示了几张“囍”字的图案,让我们模仿着画下来,没等老师说完,我早已迫不及待地照葫芦画瓢,一边画,一边不安地想:我能画好吗?但我仍然专心致志地画着。
终于画好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但是还要将阴影部分剪下来呀!我可不能得意忘形了呀!于是我拿起纸,心中似乎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步一步地剪着意外的是,仿佛每剪一次心中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突然,“咔嚓”一声,我一不小心剪到了阴影部分以外的地方。
这怎么办呐?会不会影响最后的美观呢?会不会……此刻的我心可真是乱如麻。
这时我脑子里飞快地转出一个念头:只要把它扩大一下不就可以了吗?心里豁然开朗起来,我继续小心翼翼地剪着,不一会儿就剪好了。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龟缩在桌子底下,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展开了!乍一看,真的就是一个大大的囍字,我迫不及待地给老师看。
老师仔细端详了一下,忽然笑着说:“你剪错了!……”顿时,我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没劲了!满心的期待仿佛一下子落空了!不过这时我心中又有一个声音响起:即使剪错了,也不要灰心!是啊,虽然我剪错了,但我感受到了剪纸的乐趣,这不就是这次剪纸课的意义吗?我不禁感叹:一把剪刀和一张纸,经过一双灵巧的手,却可以变成美丽的“囍”字。
剪纸艺术,真不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呀!三年级剪纸的作文篇2我今天在美术课上看了很多哥哥姐姐们剪的大船,看了以后觉得他们真的很厉害。
过了一会,我又看到大人剪的纸,那些比哥哥姐姐们的还要漂亮。
我很想剪那种东西,可是现在我还不会。
等到我二年级的时候,我再学习那种高难度的.剪法。
美术老师带我们去美术专用教室,美术老师给我们每人一张彩色的纸。
田老师的草坪婚礼
田老师的草坪婚礼作者:***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20年第09期南京市鶴琴幼儿园的一则课程故事“田老师的草坪婚礼”曾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触动那么多人的心,点燃幼教人的工作热情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幼儿的天真烂漫,也看到了教师的课程意识。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透过这个故事来领略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活教育文化,体验教师教育生活的美好和职业幸福感。
“结婚”是一个充满幸福的词语。
陪伴新人结婚的通常是家人和朋友,而在我们鹤琴幼儿园里,田老师班里的孩子要为他们最爱的田老师筹办婚礼。
从偶然得知田老师要结婚,到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结婚”是什么、讨论结婚需要准备的物品、布置婚礼现场,到最终送田老师出嫁,孩子们的这些温暖而大胆的念头是怎么来的?教师和孩子是怎么一步步推进“婚礼”主题活动开展的?孩子在其中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一、活动起源(一)田老师去拍婚纱照了2019年5月5日,小三班的田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来上班,有孩子问我田老师去哪里了,我告诉他们:“今天田老师请假,去拍婚纱照了。
”于是,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聊起来:“什么是婚纱照?”“是去拍照片了吗?”“我见过新娘子穿婚纱,田老师是新娘子吗?”……我静静地听着孩子们讨论,在微信上把孩子们的话传给了田老师。
很快,田老师给我发来一张自拍照。
照片中田老师穿着婚纱、戴着皇冠,旁边是穿着西装的新郎。
这是小三班孩子第一次见到穿着婚纱的田老师。
“我觉得田老师就像公主一样美,因为她穿着白色的裙子,还戴着皇冠。
”女孩子讨论的话题集中在婚纱上。
而男孩子则关注到田老师身边的人:“这个男的是谁?他穿的衣服是西装,我爸爸也有。
”“田老师要和这个男生结婚吗?”“他们已经结婚了吗?在哪里结婚的?”……就这样,“结婚”成了小三班孩子常常聊起的话题,这促使我和田老师思考:这是课程生成的契机吗?小班孩子对“结婚”能理解多少?在一番讨论之后,我和田老师达成了共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教师和孩子共同建构的,真实的生活更能给孩子提供真实的教育情境。
《剪喜字》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
《剪喜字》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学习剪喜字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让幼儿掌握剪喜字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喜字剪纸作品,了解喜字的意义和特点。
2. 学习剪喜字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
3. 创作属于自己的喜字剪纸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剪喜字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幼儿在折叠、剪切、刻画等过程中如何把握形状和比例。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喜字剪纸作品、剪刀、彩纸、双面胶等。
2. 环境布置:在教室墙上挂一些喜字剪纸作品,营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喜字剪纸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讲述喜字的意义和特点。
2. 基本技巧学习:教师演示剪喜字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讲解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喜字剪纸作品。
4.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喜字剪纸的作品或相关资料,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喜字剪纸展览”,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师生参观,提高幼儿的成就感。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幼儿的剪纸作品是否具有喜字的特点,剪工是否精细,创意是否独特。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给予个别指导。
2.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九、安全事项1. 使用剪刀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剪刀伤人。
喜字剪纸
双喜字的剪制1、最简便的一种剪法将用来剪双喜的纸对边竖折两次。
将折成长条的纸横折在三等份。
将任意一头的一份对折两次。
将已折好的现有总长度再对折。
按图示意的样子剪两条口即成。
2、竖折两次后按七等份剪制将纸竖折两次成条状。
再竖折一条中线,然打开。
将长分七等份。
按图样剪好即成。
3、分两段折剪将纸竖折两次成条状将折成条状的纸按三等份横折两等份对折按图剪出两个“口”字和“口”字之间的“十”字;将另一份对折2次按图剪出上部的“士”。
4、阴阳结合的剪法将纸竖折两次成条状将折成条状的纸按三等份横折两等份对折按图剪出两个“口”字和“口”字之间的“十”字上部适当距离处剪出最上部分,将两者之间距离对折剪出个间隔。
喜字剪纸、喜花是以双喜字为主体的剪纸图案。
办喜事必帖,连帝王也不能例外。
北京故宫中的坤宁宫,是清代皇帝的洞房。
那里的墙壁和顶棚上,就贴着满族风格的龙凤喜花纹样。
关于双喜字的由来,说法很多,最流行的说法是由宋代大文豪王安石所创。
相传王安石进京赶考巧遇征联,无意中成就了他人生中的两件大事,科举高中,金榜提名,又当上了某员外的成龙快婿。
王安石喜上加喜,趁兴挥毫,书两个并排的大喜字贴于门上,流传至今。
将双喜纹与古代文人联系在一起,纯属附会。
双喜纹形成,有现实的依据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它是原始的“葫芦生殖”崇拜与葫芦外形不断美化和升华的产物。
1、准备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将纸横向对折,再对折,成四等份长条状。
绘制喜字剪纸图样,剪去多余的部分。
喜字剪纸完成。
喜字喜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变形,制作道理同上。
总结:双喜是把两个喜字结合在一起,但不是两个喜字相加,结合以后实际是一个新的固定的符号。
双喜也有行草、黑体及简体几种“字体”。
行草体是把两个喜字的横都连起来,将下面一横上的四点简化为两点。
黑体与行草体的不同就是将两点改成两竖,面简体则将上部两个“吉”字的竖与“口”字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线线相连的整体,双稀有方向的,长方形的,圆形的,还有上下连接的“喜上加喜”双喜字构成的特点:1、喜全有直线构成。
剪一段时光温暖,你中心主旨概括
剪一段时光温暖,你中心主旨概括时光会苍老,生活则会继续。
每段时光都会演绎不一样的悲喜人生,匆匆逝去的是无情光阴,而沉淀下来的却是温暖记忆。
儿时最大的乐趣,就是依偎在奶奶怀里,看奶奶剪窗花。
奶奶最擅长剪纸,那时村里谁家有了喜事,总要找奶奶剪大红喜字或者并蒂莲花等图案,贴在窗户上增添喜庆气氛。
剪喜字是有讲究的,若是人家想要红双喜,那么奶奶剪的时候就要下功夫,一张红纸对折,一把剪刀细细地揣摩着,剪刀一路下去蜿蜒曲折。
再把红纸打开时,一幅漂亮的红双喜字就剪出来了。
对于剪窗花,奶奶一直情有独钟。
当年爷爷和奶奶从关里来到关外,一路走来缺衣少吃,奶奶就用自己的双手,走一路剪一路,用漂亮窗花换来一些食物。
后来,日子虽然贫穷但总算安稳下来,奶奶还是喜欢剪窗花。
儿时,和奶奶去田野里打柴草,奶奶挥舞着镰刀在前面割,我在后面帮着往一起摞。
累了,我和奶奶坐在草丛里休息。
奶奶从不抱怨累,反而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周围的野花,花儿五颜六色,一朵一朵娇艳欲滴。
奶奶在心里记下花儿的模样,几天后,就能剪出一幅漂亮的窗花。
每到春节,是奶奶最劳累的时候,左邻右舍都来找奶奶剪窗花。
他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闲聊,而奶奶的双手则要不停地剪着,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看着村里人拿着窗花笑眯眯地离去,奶奶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有一年春节,奶奶剪出一幅大红的“年年有余”,我开心地准备贴出去,奶奶却领着我来到村东头。
那里新搬来一户人家,生活很贫穷,窗户上糊着黑乎乎的窗纸。
奶奶把大红窗花贴在窗纸上,在雪花的映衬下,整个院子都亮丽起来了,女主人拉着奶奶的手,眼泪不停地流着。
那时在农村,一般人家都是住草房。
有一年,因为烟囱冒火,结果火烧连营,前村有一半人家烧得片甲不留,奶奶就把一些村民让到家里居住。
每天,奶奶都要用白面掺些玉米面蒸一大锅馒头,还把家里储存的腊肉拿出来,做菜给他们吃。
但他们还是愁眉苦脸的,毕竟没有了家。
奶奶开始为他们剪窗花,一边剪一边安慰着:“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人平安就好,勤快点将来什么都会有的,这就像剪窗花,把那苦日子剪掉,留下的就是让你看着开心的窗花,慢慢过,好日子在后头呢。
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
民间艺术教学案例西苑小学剪纸教学案例一、课题的选择与背景: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手工制作中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
运用于教学中,其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
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所以我校一直把手工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它包括折纸、剪纸、泥工等,剪纸从中年级开始学习,这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及制作。
本案例是剪纸教学中最基础的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二、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剪出喜字图纹,美化生活。
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折叠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剪纸方法与涵。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冶情操。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
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用具: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红宣纸、剪刀、等2.学生准备:铅画纸、红宣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双喜的由来2.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双喜吗?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3揭示课题:剪喜花二、分析与尝试。
剪喜字最简单的方法
剪喜字最简单的方法
剪红喜字是中国传统婚礼的重要环节之一,意味着新人美满幸福。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最简单的剪喜字方法,帮助大家轻松完成剪纸艺术。
方法一:折法剪红喜字
1. 准备一张红色剪纸,将剪纸对折成两半,用手指将折痕处压平。
2. 把纸折成四个部分,向右摺叠。
3. 在摺上圆润的边缘处,用铅笔或钢笔画出“喜”字的线条。
4. 再把纸折成八份,将“喜”字画在中心处。
5. 用剪刀沿着线剪一边,然后展开纸,进行修整,使两边对称。
6. 如果纸张不够硬,可以将剪好的“喜”字用胶水粘到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红色纸上,再用剪刀按照轮廓线裁剪出“喜”字即可。
方法二:传统剪法剪红喜字
1. 准备一张红色宣纸或剪纸,用铅笔在上面画出“喜”字的轮廓。
2. 按照轮廓线用剪刀剪下“喜”字。
3. 将剪好的“喜”字放在白底或黑底的背景上,用铅笔画出字的内轮廓线。
4. 再用剪刀将内轮廓线剪出,保证字与底色分明,整齐美观。
方法三:模板剪法剪红喜字
1. 在百度或谷歌上搜索“喜字模板”,下载并打印出来。
2. 将模板粘在一张红色纸上,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下整个“喜”字。
3. 将剪好的“喜”字放在白底或黑底的背景上,用剪子按照轮廓线剪出内部的装饰部分。
4. 最后做些修整,保证字与底色分明,整齐美观。
总结:
剪出一个美观的红喜字不是一件难事。
不管你选择哪种方法,只要你耐心细致,运用巧妙的手法,就能成功地完成它。
祝大家剪出一份漂亮的喜字,祝福新人幸福美满!。
手工书教案7篇
手工书教案7篇手工书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剪喜字的基本过程,学会剪喜字。
2、培育幼儿对剪纸艺术的爱好。
活动准备:制作ppt每人一张红红的纸剪刀纸板铅笔等。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1、赏识喜字(出示ppt)今日老师带来一个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字?看到这个字你们会想到什么?2、再次赏识(出示ppt)办喜事时我们很欢乐,很愉快,老师还有许多的喜字,我们再来一起来赏识吧。
二、老师讲解操作过程1、看图示讲解先拿一张长方形的纸,边和边对折,然后再对折,现在请长方形纸板来帮助,再请铅笔宝宝把它描下来,然后剪下来。
看,这是一个红红的喜字。
下面我们也来剪一个喜字。
重点:4、7是在封口处,1、2、3、5、6在开口处,其中1要顶在红纸的最上面。
三、幼儿听音乐进行操作活动1、激励幼儿大胆看着图示法进行操作活动。
2、老师察看幼儿的操作情况,适时给与孩子提示与帮忙。
四、激励幼儿进行大胆的制造性操作,拓展幼儿的思维。
1、刚才我们是用长方形帮助剪出喜字,小伙伴想一想除了长方形外你还能用什么形状来剪喜字?(幼儿相互讨论)2、反馈幼儿相互讨论的情况。
3、小结:小伙伴说的真好,喜字还可以用三角形、圆形、爱心型来帮助剪喜字,老师用一个爱心剪了一个喜字。
看,好看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剪,那么待会儿我们在游戏中再来剪一剪,好吗?手工书教案篇2活动反思:本节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在运用不用的制作材料,把废旧信封美妙地设计成纸偶的过程中,培育幼儿探究不同材料与运用多种材料综合设计本领。
《跳舞娃娃》教学设计以幼儿为主主体,重视激发孩子参加的热诚与爱好,拓展孩子们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孩子们积极自动参加活动,感受到信封纸偶的漂亮,并乐于用本身的巧手用信封去制作本身心目中的最爱好的形象,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审美本领,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实在实施过程中,前面的讨论环节设置了一些关于材料的讨论,例如:“烫过的头发你会装饰吗?倘若是女孩子,长长的辫子该怎么装饰?”、“吸管和毛线哪个更适合做四肢?为什么?”这些问题有助于孩子们对于材料的探究,但如何使这样的思索由幼儿自动提出,如何培育他们自主探究的本领,这是应当解决的问题,或许在自由探究中,孩子们本身发觉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样更能体现自主性与开放性。
最新剪喜字作文600(优质三篇)
最新剪喜字作文600(优质三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剪喜字作文600篇一“来了,来了,大家赶快坐好,美术老师来了!”门口的一个同学在提醒大家。
这时,我看到一位年纪稍大的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
他左手拿着教科书,脸上露出微笑。
我一看心里就在想,哈哈,他可就是和谐可亲的冯老师。
冯老师快步走向讲台,放下教科书扫视了全班每一个学生,然后就说:“很高兴,能给你们六(1)班上美术课。
今天教你们的黄老师去桐乡教书了,所以学校领导安排我来给你们上美术课。
希望大家配合我上好这几节美术课。
”接着,冯老师又说:“今天我们来学剪喜字。
大家先看看课本,了解一下怎么剪喜字的过程,再来讲一讲,然后就请你们动手剪喜字。
”大家像散了场的人一样,边看边议论纷纷。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好,现在请你们安静,讨论刚才我提出的问题。
”大家听见冯老师说的话,看见严肃的神情,马上安静下来。
冯老师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等我们讨论好问题,冯老师又请一位学生上去做示范。
“高远,上!高远,上!”同学们鼓励高远上去。
高远很快就站了起来,走上前去剪喜字。
他信心十足地走上“舞台”,准备一显身手。
他可是我们班的巧手。
“啪啪啪”,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为高远作鼓励。
他来到前面拿起红纸对折两次,再在纸上画了一会儿,然后拿起剪刀沿着用铅笔画出来的线剪了起来。
他动作轻快,身手敏捷,果然是名符其实的巧手!剪完以后,他打开喜字看到有问题。
他诚恳地对冯老师说:“我剪错了。
”冯老师说:“没有关系,学习嘛!你敢于上来剪就很好了。
奖你一张红星卡。
你们大家要向高远同学学习,勇敢大胆!”接着,冯老师对我们说:“当然,我们还要吸取一点教训,就是在剪前再检查一遍,让喜字剪得更加好。
”同时,冯老师举起高远剪的.喜字让我们看,寻找失误的地方。
绕口令精选超级难
绕口令精选超级难导语:绕口令精选超级难
1、《年轻人儿办婚事儿》
年轻人儿,办婚事儿,
买红纸,剪喜字儿,
贴对联儿,挂红穗儿,
拍照片儿,要大个儿,
买家具,要新式儿,
屋里的东西,都成对儿,
床上撒满枣儿,地下撒满豆儿,
新郎懂规矩儿,新娘会办事儿。
双方父母,眼睛乐成一条缝儿。
2、《画像不像再画像》
想画像,就画像,
画像不像不画像。
不画像,想画像,
画像又嫌画不像,
画像不像再画像。
3、《黄猫戴白帽插红毛》
黄猫戴白帽,
白帽插红毛。
猫跳白帽掉,
黄猫无白帽,
白帽无红毛。
4、《老鼠变大象》
小老鼠,扛着枪,
摇头晃脑上战场;
眨眨眼,拼命想,
发觉子弹还没装;
跑回家,心慌慌,
又见米缸空铛铛;
听门外,号角响,
缺弹少粮脸无光;
低下头,暗思量,
老鼠怎样变大象?
窜房顶,跳屋梁,
然后对天放空枪!
叭叭叭,嘟嘟嘟,
老鼠虚幻是大象,
是大象,是--大--象--!。
写一篇关于喜字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喜字的作文喜字啊,在我们生活里到处都是。
过年的时候,家里贴上红红的喜字。
那喜字就像一个咧开嘴笑的小娃娃。
大门上贴着,窗户上贴着,整个家都变得喜气洋洋的。
我和小伙伴们在贴了喜字的屋子里跑来跑去,笑声回荡着。
还有人家办喜事的时候,新娘的婚房里也全是喜字。
红红的喜字映着新娘漂亮的红嫁衣,那场面真好看。
我参加叔叔的婚礼时,看到婚房里的喜字,心里就觉得特别开心,像吃了甜甜的糖。
大家都在笑着祝福叔叔和婶婶,那一个个喜字仿佛也在为新人高兴呢。
喜字就代表着快乐和美好的事情,只要看到它,我就忍不住嘴角上扬。
喜字对我来说很特别。
记得那次我考试考得特别好。
我一进家门,就看到墙上挂着的那个大大的喜字。
那喜字是妈妈过年时贴上去的,一直没摘。
我看着喜字,感觉它好像在对我笑,像是在说:“你真棒。
”我心里就更高兴了。
有一次去参加邻居姐姐的升学宴。
姐姐家里贴满了喜字。
我看到那些喜字,就想到姐姐努力学习考上好学校的样子。
我也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
那喜字在灯光下红红的,散发着喜庆的味道。
我在那里吃着喜糖,看着喜字,周围的人都在欢声笑语,那感觉真好。
喜字就像一个小天使,总是出现在幸福的时刻。
喜字是很温暖的字呢。
在乡下奶奶家,每次有喜事的时候,奶奶都会亲手剪喜字。
她用红红的纸,拿着剪刀,一会儿就剪出一个漂亮的喜字。
有一次堂哥结婚,奶奶剪了好多喜字。
我帮奶奶贴在墙上、柜子上。
那一个个喜字就像一个个小火苗,让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
村里的人都来参加堂哥的婚礼。
大家看到那些喜字,脸上都带着笑。
小孩子在贴了喜字的院子里玩耍,大人们在屋里聊天。
那喜字就像是把大家的心都连在了一起,让大家都感受到浓浓的喜悦。
我觉得喜字就像一个小太阳,把幸福的光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大嫂子和大小子绕口令_绕口令
大嫂子和大小子绕口令
导读:绕口令大量采用了声韵相通的词,使得语句音节错综变化,读来音韵谐美,情味悠长。
请欣赏一下由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绕口令吧,欢迎大家来饶饶口。
大嫂子和大小子
一个大嫂子,一个大小子。
大嫂子跟大小子比包饺子,
看是大嫂子包的饺子好,
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好,
再看大嫂子包的饺子少,
还是大小子包的饺子少。
大嫂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好又不少,
大小子包的饺子又小又少又不好。
年轻人儿办婚事儿
年轻人儿,办婚事儿,
买红纸,剪喜字儿,
贴儿,挂红穗儿,
拍照片儿,要大个儿,
买家具,要新式儿,
屋里的东西,都成对儿,
床上撒满枣儿,地下撒满豆儿,
新郎懂规矩儿,新娘会办事儿。
双方父母,眼睛乐成一条缝儿。
陈庄城和程庄城
陈庄程庄都有城,陈庄城通程庄城。
陈庄城和程庄城,两庄城墙都有门。
陈庄城进程庄人,陈庄人进程庄城。
请问陈程两庄城,两庄城门都进人,
那个城进陈庄人,程庄人进那个城?
短扁豆是扁短豆
短扁豆,扁短豆,
短扁豆是扁短豆,
扁短豆是短扁豆。
短扁豆又短又扁,
扁短豆又扁又短。
簸箕簸玉米皮
小波拿簸箕,
簸箕簸玉米皮。
会簸簸箕能簸出玉米皮,小波不会簸簸箕,
簸不出玉米皮。
趣味绕口令任命和人名
趣味绕口令任命和人名任命是任命,人名是人名,
任命人名不能错,
错了人名错任命。
王家有只黄毛猫,
偷吃汪家灌汤包,
汪家打死王家的黄毛猫,
王家要汪家赔王家的黄毛猫,
汪家要王家赔汪家的灌汤包。
路陌人挑了乌盆来卖,
有个妈妈手提着醋瓶来,
上桥时相撞着,
骨碌碌瓶盆都打坏。
盆要瓶赔瓶不肯,
瓶要盆赔盆不肯,
盆要瓶赔瓶要盆赔,
那时瓶盆都要买。
年轻人儿,办婚事儿,
买红纸,剪喜字儿,
贴对联儿,挂红穗儿,
拍照片儿,要大个儿,
买家具,要新式儿,
屋里的东西,都成对儿,
床上撒满枣儿,地下撒满豆儿,
新郎懂规矩儿,新娘会办事儿。
双方父母,眼睛乐成一条缝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题目:剪喜字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和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不同的手法剪出窗花。
情感与态度目标: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让学
生从小培养对民族剪纸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的剪、刻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对剪纸艺术的信心与兴趣,剪纸外形设计。
教具准备: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刻刀,订书钉。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挂图)出示红“双喜”字。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熟悉)太熟悉了!这个“喜”字,也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喜笑颜开!
这些民间艺术品,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
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
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其中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剪喜字》
二、认识工具和材料:
教师展示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刻刀,订书钉,并简单讲解各自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创设剪“双喜"这样一个情境,激起学生动手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渴望自己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学生示范,教师旁边协助。
师; 这个字谁会剪?有哪位学生愿意尝试一下“剪喜字”?
学生举手上前,利用实物投影仪器将学生的剪喜字过程呈现在大屏幕上,教师在旁总结学生的方法并归纳步骤::对!可以先把纸对折,画上线,再剪. (折叠、画线、剪裁)。
因为喜也是轴对称图形,对折一次,画上一个喜再剪下;对折两次只要剪喜的一半就可以了。
板书:剪纸的折法:对称折
现在请用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巧的手,把这双喜剪下来,好吗?
(学生剪,老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训练:生答师演示折叠双喜,以及喜字的其它形式。
作品展示及小结:
师:剪好的同学,请把双喜举起.(看一下)很多同学都已剪好,而且很漂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