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卷

合集下载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1届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完成1-5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镌.(juān)刻粗犷.(kuàng)量.(liàng)体裁衣卷帙.(zhì)浩繁B.埋.(mán)怨载.(zài)体暴殄.(tiǎn)天物戛.(jiá)然而止C.宝藏.(zàng)晕.(yūn)车恪.(kè)守不渝称.心如意(chèng)D.熨.(yùn)帖熟稔.(rěn)相形见绌.(chù)徇.(xùn)私枉法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殒身不恤良晨好景江山如画斐然成章B.不容置喙精益求精居心叵测惊涛骇浪C.觥筹交错沧海一粟刻舟求剑完璧归赵D.博闻强识因噎废食壮志难酬暴风骤雨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二月,上海一名高中学生到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一名保安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B.陕西华南虎照片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一番议论后,没有了下文,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给个明确的“说法”。

C.季羡林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角度勾勒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轨迹,其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D.北京奥运会一百米跨栏比赛是亿万观众最期待的,刘翔和罗伯斯将展开激烈的争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组委会在特意把奖杯送到袁隆平海南的水稻实验基地后,这位闻名世界的“中国水稻杂交之父”就在田地里接过了“2007年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奖”奖杯。

B.国产大片的稳定发展,不仅吸引了境外资金和国内其他行业资金投向国产电影,而且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情。

C.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我们要学习各个国家的长处,就是和自己民族政见不一致的国家也应该对话与沟通,增进了解,学习其长处。

2011甘肃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必备资料)

2011甘肃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必备资料)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 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曲折qū山坳yòu 石磴dèngC.熌灼zhuó曲折q? 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èng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5、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天水一中2011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语文卷·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卷·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天水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语文命题人:杨映武审核人:张栋祥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数.落(shǔ)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毗.邻(bì)前后相属.(zhǔ)侍.侯(shì)洁身自好.(hào)C.便笺.(qiān)人才济.济(jǐ)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信手拈.来(niān)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

天水一中2011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甘肃省天水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题语文

甘肃省天水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题语文

天水市一中2010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段语文试题(满分:100分)命题:许文博陈朝霁审核:张晨阳一、基础知识(共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哺.(pǔ)乳庐冢.(zhǒng)肄.(sì)业一椽.(yuán)破屋B、涸.(hé)辙江渚.(zhǔ)愆.(qiān)期夙.(sù)兴夜寐C、鸷.(zhì)鸟梵.(fán)语芰.(jì)荷窈.(yáo)窕之章D、自缢.(yì)羁.(jī)鸟修禊.(xì)纤.(qiān)腰细步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枕藉弥望垝垣游目骋怀B、斑驳训鸽凋零方枘圆凿C、淅沥桑葚槃石酾酒临江D、桂棹玳瑁落漠怨天尤人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因不食美国救济粮,被称为伟大的民主战士,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为《诗》,汉代尊其为经典,开始称为《诗经》,共收录从春秋到秦汉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C、《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屈原创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D、序言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宴集序、赠序之别。

书序,一般是指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宴集序,是古人宴集时,一起赋诗后,公推一人所作的序;赠序是亲友之间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兰亭集序》应属于第三种。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A.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孔雀东南..飞C.屈.心而抑志兮 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甘肃省天水一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题 语文

甘肃省天水一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题 语文

天水市一中2009级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题语文命题人:王婧审题人:张栋祥第Ⅰ卷(24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竦(sǒng)然形骸(hái)拎(līn)着一爿(pán) B.拗(niù)开搭讪(shàn)和煦(xù) 盘桓(huán)C.账簿(bù) 惊骇(hài)癖(pì)好面面相觑(qù)D.瘦削(xiāo)打烊(yàng) 江渚(zhǔ) 逋(bū)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无精打彩踌躇纹身帷幕B.横朔赋诗混淆干燥惬意C.冠冕堂皇琢磨端详板滞D.自惭行秽瘐毙寒伧陨落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篇社论指出;要得到人民群众的________和支持,不是发出几个号召就能解决的,必须有正确的政策。

②扮演屈原的那个演员,无论是表情还是服装都很_________屈原的身份。

③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瓦斯治理,____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④______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就不能接收,________将对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A.拥护吻合遏止对于/否则B.拥戴吻合遏止关于/因为C.拥戴契合遏制关于/因为D.拥护契合遏制对于/否则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天津市妇联最近进行了一项千户家庭阅读情况调查显示,市区只有12%的家庭有阅读图书的习惯,比5年前下降了3倍。

B.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照章执行。

C.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当地人告诉我,倾听沙子呜呜的鸣响最好是在清朗干爽的风天的黄昏较为合适.D.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设计以汉字的“人”字造型作为创意核心,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体现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pdf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pdf

天水市一中2011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 语 文 命题:苏小青 邹小兰 审核:马宗义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一A.垂涎于“明前茶”的号召力,一些不法商家趁机用“春茶”“早春茶”等概念打擦边球,图谋侥幸获取高利。

B.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C.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D.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B.我国政府将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作为公共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我国统计体制逐步向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

C.喝牛奶前后一小时内,不宜吃橘子等酸性水果,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果酸相遇会凝固,影响消化与吸收。

D.高校不应仅以“宽进严出”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应该考虑如何加强自身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戏艺术从萌芽到成熟的进程是漫长的。

温州等地的民间歌舞小戏, , , ,, , ,而五大传奇戏的出现,则标志着南戏艺术的成熟。

①在进入城市以后②它的戏剧结构也就更加严谨和完整了 ③随着南戏活动地区的扩展④戏剧结构比较简单 ⑤各种舞台艺术的综合运动才逐渐成熟⑥出场的角角也只有三四个人物 A.⑥④①⑤③②B.④⑥①③②⑤C.⑥④⑤①②③D.④⑥③①⑤② 4.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A.第一、二句生动地刻画出小松由小而大,发展变化的情景。

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11甘肃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必备资料)

2011甘肃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必备资料)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段考试 语 文 第Ⅰ卷(共24分) 一.基础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楔(xi)子亢(kng)旱阡(xin)陌苌(chng)弘化碧 B.赝品(yn) 燥热(zo) 忖度(chn) 束缚(fù) C.戕(chung)害玉簪(zn)蹩(bié)进残羹冷炙(zhì) D.自诩(x)饿莩(pio)偏裨(pí)癖好(p) 东南胜豪奢竹杖芒鞋清秋舞榭歌台东把酒狼狈灰飞烟灭断鸿仓北顾故垒西边火凄凄惨惨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借助于美国人的扶植,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这家医院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许多重病、疑难病患者都愿意到这里。

中国政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始终以最大的诚意争取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常言道:“”一个人再聪明能干,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也终将一事无成。

A鼎力 应诊 考虑到 孤掌难鸣 B大力 就诊 鉴于 一个巴掌拍不响 C鼎力 应诊 鉴于一个巴掌拍不响 D大力 就诊 考虑到 孤掌难鸣 对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臂紧紧抱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下列句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D.乃使其从者衣褐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山西村美丽富饶,村民淳朴好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之乐的向往。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学段测试题语文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学段测试题语文

天水一中2010级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分,考试时间10分钟。

第Ⅰ卷(分) .下列对 “和” 与“同”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各方面之间可以彼此不同 。

B. “同”就是相同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

C. “和”就是能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任何事物都会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不盲目附和。

D.“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 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

“和”是辩证的统一,“同” 是绝对的同一。

. 下列说法不属于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风行于当世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现在世界不太平,“和而不同”可以用来治疗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的现代世界病。

B. “和而不同”的原则是组成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需的。

C. “和而不同”给当今世界提供了一种保护环境的合理思路可持续发展D. 邓小平根据“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提出了 “一国两制”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 .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就是不盲目附和,能提出、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能与持不同意见的人相互切磋,友好合作。

B.7次下西洋却没有开辟一块殖民地,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精神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

C. 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

D. “和”而非“同”才能和谐长久,这一原则同样适合于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

二、(2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 14 分。

第4——6题,每小题2分;第7题6分)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

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

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

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天水一中2011-2012学年度2010级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 文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分,考试时间10分钟。

第Ⅰ卷(0分) ⑵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

(6分)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8.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9. 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空1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2)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8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流中[注]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

我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一脉,不堪一握。

河上没有浪花和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详,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每当黄昏来临时。

我便独自一个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鸳鸯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中撒下清凉的光辉…… 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

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

我在沙滩上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凉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阶段考试(语文)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阶段考试(语文)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天水一中2008级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语 文 命题:王佐军 审核:马宗义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每一组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粮囤./囤.积 角.逐/牛角. 剥.削/盘剥. 落.枕/落.下 B .牲畜./畜.养 伺.候/伺.机 供.应/供.职 薄.饼/薄.情 C .湖泊./血泊. 乘.机/乘.便 度.量/忖度. 提.防/提.供 D .蕴藉./慰藉. 本分./分.配 寄宿./宿.儒 果脯./胸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纹身 破天荒 甘败下风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B .词藻 水笼头 继往开来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C .录相 里程碑 依马可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阵脚 缉私队 大相径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日第十轮东海问题磋商9月11日在北京举行,又方将就共同开发的对象海域等 进行商讨。

②京津农业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为京津地区合作成功的 ,对于两地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③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的研发、精密制造工艺的攻关上,显示出 的决心和承诺。

A .议题 典范 破釜沉舟 B .议题 典型 破釜沉舟 C .问题 典范 孤注一掷 D .问题 典型 孤注一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惠及子孙万代。

B .备受消费者关注的手机单项收费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手机使用者的政策呼之欲出....。

C .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D .进入高三之后,爸爸监督我的学习,妈妈负责我的后勤保障,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就造成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2011甘肃高三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甘肃高三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甘肃省2011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

其中,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余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骁.勇/拂晓.起哄./哄.传累.赘/牵累.不假.思索/汗流浃.背B.弹劾./骸.骨舍.弃/舍.弟秕.谷/先妣.疏浚.河道/怙恶不悛.C.笼.络/鸟笼.妲.己/惨怛.粮囤./囤.积垓.下之围/言简意赅.D.楸.树/啁啾.蒿.草/竹篙.重创./创.举箪.食壶浆/殚.精竭虑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韩寒卓而不群....的性格,特立独行的做法,在当下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十足的另类。

B.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定义颇多,他一时间莫衷..,不知采纳谁的意见好。

..一是C.我们已欣然接受一种时代精神:珍视自我表现而非自我谦虚,珍视自我推销而非自我埋没,珍视白手起家而非坐享其成,珍视自信进取而非妄自菲簿....。

D.他爷爷参加完“夕阳红”旅行团回来后,兴奋地说:“黄山奇景,天下无双,赏心..悦目..,让人难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多亿,约占总人口的16.7 %。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全局。

B.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共同协商议政,积极献计献策。

C.走进城市的公园,那里尽管有繁花锦绣,但它所激起的欢悦只不过像是一阵轻微的涟漪,不像森林,却能令人从心底掀起滚滚滔滔的波涛。

D.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语文第二阶段考试题【会员独享】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语文第二阶段考试题【会员独享】

2011--2012学年度高三(2009级)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题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秘.鲁(bì)血.淋淋(xuè)刹.那(shà)解.数(xiè)B. 耙.地(pá)便.宜行事(biàn)荷.枪实弹(hé)虚与委蛇.(yí)C. 处.方(chù)隽.永(jùn)强.词夺理(qiǎng)佣.金(yōng)D. 不恤.(xù)行.伍(háng)曲.高和寡(qǔ)转弯抹.角(mò)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向媒体描述道:“那天我们在公园时,一只黑猩猩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吓得我惊叫起来,不由自主地上下其手....,眼睛也不敢睁开。

想想真好玩。

”。

B.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学生们除了课本之外,可以说身无长物....。

初到这里的我,虽然有些心理准备,但还是被这样的事实震惊了。

C.由于出版社的有些从业人员对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不重视,再加上社会语文素质下降,“无错不成书”已成了司空见惯....的怪现象。

D.开学伊始,教师要引导新学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句默写填空。

(10分)(1)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

(《诗经·蒹葭》)(6)诸葛亮《出师表》中交待作者人生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

(7)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挂起风帆,直渡大海的精神,让我们用李白的《行路难》里的两句诗共勉:__________,。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②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③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④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⑧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那大圣闻言暗笑道:“你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B里,道声“我出去也!”一路云光,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

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

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

”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撤了一泡猴尿。

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

你教玉帝让天官与我。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

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又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小题1】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答案不得超过10个字)。

【小题3】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大圣的人物形象。

2.阅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完成下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象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象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⑤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小题1】文章的第①小节中,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特点? 【小题2】第②小节中“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这句话在全文起到作用。

【小题3】文章第③小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描绘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小题4】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加横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1)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 “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小题5】在温晴的冬天里,在下点小雪的日子里,济南的人们脸上含着笑,他们在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请展开想象,写下这一幕。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9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

山谷所资,於斯已办⑦。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薜萝,都是植物名。

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③限日:遮挡阳光。

④幽岫:幽深的山穴。

⑤重:向往。

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隐士所食之物。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窥谷忘反②蝉吟鹤唳【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任找一例简要分析。

【小题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现实感情?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

(15分)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醉翁之意不在酒⑵山肴野蔌⑶觥筹交错⑷树林阴翳【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选文第③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B.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醉”正是为了写“乐”,“醉”和“乐”是表象和实质的关系。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小题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作者纵情山水,陶醉其间,并懂得体察万物,反思人情。

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怀?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4分)1.阅读理解(共36分)(一)阅读欧阳修的《别滁》。

(5分)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滁即滁州,欧阳修于1045年八月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

1048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小题1】从一、二两句中能看出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3分)【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1.写作大平台,请你秀风采(55分)(1)题目:我拥有,我快乐提示: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

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乃至一本好书,一缕阳光,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

让我们为拥有而快乐吧!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按照规定的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班级。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也许你只是一滴雨露,但你怎能忘却自己滋润的一棵干枯小草快慰的欢笑?也许你只是一抹阳光,但你怎能忘却你拨开阴霾天空时人们眼中希冀的眼神?生活是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你我敲击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音符,又如何能奏出甜美的旋律?请以“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