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实验和GM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页,共16页。
曲霉菌半乳糖甘露聚糖检测 (GM实验)
第11页,共16页。
曲霉菌半乳糖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
1、检测标本 血清
2、临床意义 早期诊断:GM试验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判断。 研究发现:GM比侵袭性曲霉病(IA)临床症状平均早5-8d; GM比高分辨率CT扫描平均早7.2d; GM比开始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平均早12.5d。 提供用药依据:不同病原感染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差异。 疗效评价、病情监测: GM释放量与菌量成正比,可以反映感染程度,动态监测血清GM水平的变 化有助于判断抗真菌治疗的效果。 在治疗期间,如果病人GM持续阳性或保持较高水平则预后差,GM抗原清 除早的病人预后好,提示第连12页,续共1的6页。血清GM检测能够监测病情变化。
因此,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应该认真排除上述原因。 第9页,共16页。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7、假阴性原因: (1)隐球菌、接合菌、近平滑念珠菌感染 (2)免疫复合物形成 (3)某些抗真菌药,如卡泊芬净,该药能飞竞争性抑制(1-3)-β-D葡聚糖合成 (4)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室温放置一般不超过6小时)
第14页,共16页。
曲霉菌半乳糖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
6、假阴性原因 (1)抗体多 (2)释放入血的半乳糖苷聚糖不持续,而很快被清除 (3)抗真菌药物使用(如两性霉素B、三唑类药物),抑制菌丝生长从而减少GM 分泌 (4)局部感染 ,包括慢性肉芽肿 (5)菌丝少,侵血管性弱 (6)非粒细胞缺乏患者 因此,当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应认真排除上述原因。
一、侵袭性真菌感染分层诊断标准【1】
第4页,共16页。
一、侵袭性真菌感染分层诊断标准
说明: 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是列入播散性隐球菌感染的确诊依据之一。 血清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和曲霉菌半乳糖甘露聚糖检测(GM
实验)已列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2】
参考文献: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 验室检查项目和结 果分析
Agent training manual
第1页,共16页。
目录
一、侵袭性真菌感染分层诊断标准 二、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三、曲霉菌半乳糖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
第2页,共16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 分层诊断标准
第3页,共16页。
【1】胡炯,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解读[J] . 中华内科杂志,2013 , 52(8): 710-711.
【2】王晗,曲芬,汤一苇 . 2013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微政务实验室诊断应用指南》简介-病原及标本处理部分[J] . 传染病信息, 2014(1):8-12 .
诊断值 血清(cut off)
临床解释
阴性值 <0.75μg/ml 阳性值 ≥0.95μg/ml
若无宿主因素和临床表现可排除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若有宿主因素和/或临床表现可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注 若无宿主因素和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症状,则不能诊断
灰区 0.75-0.95μg/ml
结合临床和其他真菌检查综合评判,并需动态观察
注:一般以两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可报告结果为阳性。
第13页,共16页。
曲霉菌半乳糖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
5、假阳性原因 (1)使用了半合成青霉素,如哌拉西林/他巴唑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与其他细菌或真菌成分有交叉反应 (3)肠道中定植额曲霉释放GM入血液 (4)谷物食物中存在GM(如大豆),通过受损肠粘膜进入血液 (5)接受白蛋白、免疫蛋白和其他营养液治疗 (6)血液透析 (7)接受心肺旁路手术 (8)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免疫性疾病 (9)新生儿和儿童(文献报道,因与双歧杆菌交叉反应会出现假阳性) 因此,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应认真排除上述原因。
3、参考区间
血清:阳性判断值>100pg/ml。
4、结果解释
对于检测结果的临床解释必须建立在临床基础上,根据是否具备宿主因素,有无临床 标准(包括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真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G实验仅是综合评 价中的指标之一,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诊断值 血清(cut off)
第15页,共16页。
曲霉菌半乳糖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
7、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意义
如果将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有助于真菌属的鉴别,见表3.
表3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意义
种属
G试验
GM试验
念珠菌属
+

镰刀菌属
+

隐球菌属

- /可有假阳性
曲霉菌属
+
+
青霉素 拟青霉
+
- /可有假阳性
接合菌纲
第8页,共16页。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5、标本干扰因素 黄疸、脂血、和溶血标本严重影响结果,应视为不合格标本。
6、假阳性原因 (1)污染(试管、枪头盒蒸馏水被环境中的细菌或真菌污染) (2) 应用含有葡聚糖的纤维素膜进行血液和腹膜透析患者 (3) 手术中使用的纱布或其他医疗药物中含有葡聚糖 (4) 静脉使用蛋白制品(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蛋白等) (5)某些细菌白血病患者(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6)抗肿瘤类药物(香菇多糖、裂殖菌多糖) (7) 磺胺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药物、多粘菌素、厄他培南 (8) 蘑菇类食物 (9)新生儿足跟采样
曲霉菌半乳糖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
3、参考区间
血清:阳性血清≥0.95μg/L 4、结果解释
对于检测结果的临床解释必须建立在临床基础上,根据是否具备宿主因素,有无临 床标准(包括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真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GM实验仅是综 合评价中
BG值升高平均早于发热5d,早于呼吸道症状平均10.7d, 早于HRCT检查平均9.3d,耗时小于1.5h。 指导用药,评价疗效 对于念珠菌血症,G试验检测为首选检查。【4】
参考文献: 【3】高蕾,周新. (1-3)-β第-7D页,葡共16聚页。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J].中国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文献报道,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灵敏性【5】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PPV)
【6】
参考文献:
第16页,共16页。
第5页,共16页。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 (G实验)
第6页,共16页。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1、检测标本 血清
2、临床意义 可检测多种致病性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肺孢子菌,
镰刀菌,地霉,毛孢子菌等。 不可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 早期快速诊断:G试验检测一般优先于临床症状平均四天【3】
临床解释
阴性值 <60pg/ml
若无宿主因素和临床表现可排除侵袭性真菌感染
阳性值 >100pg/ml
若有宿主因素和/或临床表现可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注
若无宿主因素和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症状,则不能诊断
灰区 60-100pg/ml
结合临床和其他真菌检查综合评判,并需动态观察
注:一般以两次检测结果均>100pg/ml ,可判定实验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