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模航模校本课程纲要马利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康市天龙小学航模车模校本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航模车模
主讲教师:赵永亮、马利邦
教材类型:自编
课程类型:科技思维
授课时间:每周五下午2课时
授课对象:各班兴趣爱好者20名学生
二、课程理念:
(一)知识的再概念化。

“航模车模”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学生在运用已有学习经验的同时,通过亲自操作与理论联合实际,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物体的结构关系,了解一些简单的机械结构原理,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二)以学生为中心。

“航模车模”是一项非常吸引人的娱乐玩具,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科技制作中的地位不仅体现在主动参与和探索、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而且还表现为学生可以是制作活动的组织者,参与从制作到评价的全过程。

在自行设计、自行评价、相互讨论启发中发展创造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地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开发背景:
(一)时代科技创新的需要。

世界各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取决于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

青少年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加强科技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基础性工程。

本课程的开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增进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的感情。

(二)学生成长的需要。

开展“航模车模型”校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技术素养、科学素养,乃至科技创新的素养。

同时培养他们具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最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终身学习与不断创造打下基础。

(三)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需要: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并有意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现普及教育,使学生学到许多科学知识,养成善于动脑,实现学生个性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2、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二)具体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模型制作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识图、制作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科学技术的兴趣;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技能性人才;培养学生在原有技术原理、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大胆创新的能力。

2、方法情感目标:采取自主操作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技术素养、科学素养,乃至科技创新的素养。

同时培养他们具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最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终身学习与不断创造打下基础。

五、教学内容:
(一)航模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熟悉模拟飞机模拟器的使用、熟悉模拟飞行软件的使用及参数的调节
基本技能:组装使用模型飞机,正确组装,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出错机率进行定点起飞、定点着陆和低空穿越障碍飞机
重点、难点分析:飞机飞行时平衡性的把握、降落时动力的分配以及飞行路行的选择这些都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模拟飞行是个空白,通过每周一次的训练要完成定点起飞、着陆和低空穿越障碍飞行很困难的,毕竟这门课程和其他体育竞技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练习+练习+练习。

而这对学生来说,很难有时间坚持这种训练。

教学打算和措施
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有效地使用模拟器进行特定场景的飞行训练,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训练效果,教师自己要多练习、多学习,帮助学生设计好飞行路线和动作。

具体安排:
基础知识:熟悉模拟汽车模拟器的使用、熟悉模拟汽车软件的使用及参数的调节
基本技能:正确组装四驱车,使用越野模型汽车,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出错机率进行前进、停车和穿越障碍行驶
重点、难点分析:汽车前进、倒车时方向的把握都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平时也操纵过车模,但要以最快地速度前进、停车和穿越障碍行驶是很困难的,毕竟这门课程和其他体育竞技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练习+练习+练习。

而这对学生来说,很难有时间坚持这种训练。

具体安排:
六、课程实施建议
我校航模车模校本课程课开设,按二个阶段实施。

每一阶段都是以“航模车模”为切入口,以调动的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为突破口,突出“航模车模”的主题。

通过校内实施、校外延伸,逐步提高学生深入探究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技术素养、科学素养,乃至科技创新的素养,进而为终身学习与不断创造打下基础。

1.课程设置
我们把该课程纳入了正式课表。

本课程共分为两个阶段。

本学期为第一阶段: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航模车模,操控航模车模,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兴趣。

下学期为第二阶段:学会看简单的立体图和平面图,利用材料组装航模车模。

认识飞机的各部分结构。

2.实践活动
(1)航模车模趣味比赛。

(2)课外自主游戏。

(3)操控航模车模技能展示。

3、场地设施:航模教室、运动场
4、教学用品:教师备航模车模各一架,学生可自带航模或车模。

5、班级规模:20人。

七、课程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1.课程资源不断充实,建立学校校本课程资料。

2. 每学期举行一次航模车模比赛。

3. 教师专业得到发展,积极撰写本课程的教学案例及相关论文。

4. 学生作品展览
八、课程学习评价:
航模车模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考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遵守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表格式的等级评价机制。

具体见下表:
班级:___姓名:____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