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噎食护理干预进展

合集下载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与护理对策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与护理对策
,
,
,
,



因此 精神科应 将 噎 食风 险 因素评估作 为临床 护理 风 险防范 的重 点 并采 取 针对性护
,
,
,
理对策避 免 噎 食事件发 生 使临床护理 风险 事件得 到有效 的控制
,

做好 噎 食 风 险的科学 管 理 护理 管理 者要 重视 噎 食 风险 因素 护理 部应做 好 噎食 风 险管 理 指导 制定 噎 食 风 险管


四种
名 住 院精神疾病 患者进行 噎食风 险因素评 估分 析 共评 出 同时存 在 两 种 风险者 占
。 ,
,
,
例住 院精神 疾 病 患
岁 最小
, , ,
者存 在 喳食风 险 见表
风 险者 占
三 种 风 险 者占
五 种风 险者 占
, ,
其 中男
名 女
,
,
名 年龄 最 大

其 中 岁 以上 者 例 所 患精神疾 病精神分 裂 症 例 占 其中未 分化 型 精神分 裂症 例 偏 执 型 精 神分 裂 症 例 残 留 型 精 神分 裂症 例 例
, ,
落实针对性护理 对策 降低 了 住 院精神 疾病 患者 噎食的危害 从 而保障护 理安全
, ,

现将结
果 报 告如下 对我 院

对象
一 年 月
, ,
年 月 护理 部 收到 的
例住院精神疾病 患者 噎 食事件 呈

,
报表进行分析 根 据 噎食原 因 制定 噎食 风险评估表 采 用此 风 险评 估 表 对
食风 险 因素 评估并实施 针对性 护理对 策 时 间 个 月 具体 如 下 临 床护 士 长切实做好 噎食 风险 的评估管理 并采取 具体 措施 做好提示 凡存在 噎食风

浅谈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急救及培训

浅谈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急救及培训

浅谈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急救及培训由于精神病患者及精神科治疗、管理的特殊性,精神病患者噎食临床上并非罕见,如抢救不及时,方法不得力,容易造成噎食窒息危及生命[1]。

我院是精神专科医院,自2001年以来,发生噎食病例7例,抢救成功6例,死亡1例。

为了有效防止噎食的发生,并提高噎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作者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精神科护理学》制定噎食抢救技巧,供精神科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

标签:精神科;噎食;考核标准噎食又称急性食道堵塞,表现为患者进食时突然发生严重的呛咳、呼吸困难、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等危象,甚至窒息死亡,应立即处理[2]。

黄建平等报道,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发生率为0.41%,噎食窒息死亡率为66.60%[3]。

1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易患人群1.1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如帕金森综合征,吞咽反射迟钝者。

1.2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引起咽喉肌群共济失调,吞咽肌群反射迟钝而发生吞咽困难者。

1.3震颤、流涎、肌肉强直、呆板、行动不便者。

1.4暴饮暴食者;合并躯体疾病如糖尿病患者饥饿感明显者。

1.5意识障碍者。

1.6其他原因造成吞咽困难、咽喉部反射、肌群活动协作不良者。

2 噎食的臨床表现2.1早期表现大量食物积存于口腔、咽喉前部,阻塞气管。

患者面部涨红,并有呛咳反射。

由于异物吸入气管时,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大部分患者常常有一种特殊的表现:不由自主地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部,苦不堪言。

2.2中期表现食物卡在咽喉部,患者有胸闷、窒息感、食物吐不出、手乱抓、两眼发直。

2.3晚期表现患者出现满头大汗、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昏倒在地,提示食物已经误入气管;重者出现大小便失禁、鼻出血、呼吸停止、全身紫绀等。

3 急救处理3.1早期当发现患者噎食就地抢救,立即用手抠出口内积存食物,对意识清楚的患者可鼓励其咳嗽或吐出食物。

当发现患者阻塞物为易碎食物如馒头、面包等,抠的同时可将患者倒转,用手击其背,使其滑出。

3.2中期立即用汤匙柄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或置患者侧卧位,头低45°,拍击胸背部,协助患者吐出食物[4]。

精神患者噎食10例的护理

精神患者噎食10例的护理

精神患者噎食10例的护理谢小青吴金花(福建南平第92医院 353000)关键词:精神病;噎食噎食是精神科常见的意外,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第一狭窄处或误入气管,压迫呼吸道引起窒息[1]。

如不及时有效地抢救很可能发生病人死亡。

近5年,我科10例发生噎食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均转危为安。

现将噎食发生的原因及护理防范措施介绍如下:1发生的原因①脑器质性疾患的病人,吞咽反射迟钝,偶因抢食,急骤吞咽而发生噎食。

②服用精神药物的病人,出现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时,可引起咽喉肌功能失调,吞咽肌群反应迟钝,而发生吞咽困难,使食物阻塞在咽喉部或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

③病人做完电痉挛治疗,以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尚未完全清醒,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仓促进食也可导致噎食,引起窒息。

④由于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以及业务知识缺乏,对患者出现的异常行为未能加以防范。

2抢救措施①若发现病人噎食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就地急救,分秒必争,清除口腔积食,轻轻拍背,以协助病人将食物吐出,或用手掏出口内积存的食物,尽快疏通呼吸道,解除呼吸道阻塞。

②在窒息早期,食物卡在咽喉部,可用竹筷、牙刷柄来刺激咽喉部引吐,或将病人俯卧,腹部压在凳或床边缘,头低45度~90度,上半身悬空,并猛压或拍打其腰背部,使食物顺体位冲出,再用开口器,打开口腔,掏出食物。

③当已经发生窒息时,应将病人仰卧,肩胛下方垫高,颈部伸直后仰,立即用一粗针头迅速在环状软骨下方1—2cm处刺入气管[2],以此来减轻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

同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如发现呼吸、心搏停止,除使呼吸道通畅外,还应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④自主呼吸恢复后,缺氧症状并没有完全改善,应持续给氧,并由专人看护,检查咽喉有无损伤,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⑤食物取出后,要注意安全,防止再次意外。

3护理防范3.1 饮食护理进餐时,护理人员要组织好病员集体用餐,并严密观察病员的进食情况。

精神病人噎食护理.

精神病人噎食护理.
精神病人噎食护理
汪晶晶
定义
• 噎食是指进食时,食物误入气管或卡在食 管第一狭窄处压迫呼吸道,引起严重呼吸 困难,甚至窒息。
噎食的原因
• 生理因素
•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老年期后,咽喉管也和其 他器官一样,在生理、形态及功能上发生退行性 变化,逐步出现老化现象。咽部和食管的老化, 使肌肉变硬萎缩,肌纤维之间的结缔组织增生, 导致咽腔扩大,而食管腔则变硬,其伸展性及弹 性下降。同时,因细胞的老化,细胞之间的联系 失调,对食物的刺激不灵敏,兴奋性减弱,感觉 和传递信息速度减慢
食物因素
• 引起噎食的食物依次为馒头、煮鸡蛋、排 骨、汤圆、牛肉等。煮鸡蛋、馒头、排骨 水分少,不宜咀嚼,而汤圆、粽子黏性较 强,吞咽时均易引起哽噎。
噎食与精神疾病类型的关系
• 精神发育迟滞及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智力 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差,在进食时发生噎 食的比例较高,分别占33.33%和24.59%。 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患 者因进食时过快、过急也较易引起噎食。 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噎食,均为进食 时抽搐发作导致。
疾病因素
• 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支配,出现 行为紊乱,病人常常出现暴饮暴食、抢食 和狼吞虎咽,食物咀嚼不充分即强行快速 吞咽,从而导致大块食物堵塞呼吸道。
药物因素
• 精神障碍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 其药物的副作用一方面引起咽喉肌功能失 调,抑制吞咽反射,使病人出现吞咽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药物的作用,致使病人产 生饥饿感,以及不知饥饱而抢食的精神症 状,在集体进食时,易造成急性食道阻塞。
• 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及服药剂量了如指掌, 在进餐护理时认真观察,不催促病人进食, 及时发现并阻止抢食和暴食现象,同时熟 练掌握急救技术。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患者噎食管理中的实施成效。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份到2021年1月份在本院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100例,随机挑选法将其划分为人数相同的两个小组,作为观察组的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则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出现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0%,双方差别悬殊(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精神科噎食做好护理风险评估,且贯彻好护理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饮食意外,提升患者饮食安全,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关键词:风险管理;精神疾病;住院患者;噎食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choking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100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The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peop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a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as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Results: The risk occurrenc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6.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of control group (42.00%), with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parties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group was 98.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Psychiatric chokes to do nursing risk assessment, andcarry out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atients' dietary accidents, improve patients' dietary safety, effectively reduce nursing risk.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Mental illness; Hospitalized patients; Choke on food精神科作为一个需要使用独特措施来诊治精神患者的科室,在其很多的意外事件中,噎食的出现是较为普遍、快速以及严重的,稍有不注意就会使得精神住院患者的死亡,这就提升了护理的难度系数与风险,所以对噎食护理开展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

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急救及防范

由于精神病患者本身疾病因素、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及病房管理的特殊性,噎食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噎食重点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强调及早发现并即将采取规范化的抢救措施,可大大减少噎食的发生率及提高噎食抢救的成功率,由此可减少医疗风险和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噎食指个体饮食过程中,食物与分泌物混合阻塞患者咽喉部或者卡在食管的第一狭窄处压迫气管,或者食物误入气管,所以又称急性食道阻塞,如不及时抢救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是精神科临床急症之一。

精神发育迟滞及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智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差,在进食时发生噎食的比例较高,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因进食时过快、过急也较易引起噎食,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噎食,均为进食时抽搐发作导致。

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较大及多药联合者易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浮现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咳嗽反射及呼吸纤毛运动受抑制,使误人呼吸道的食物不能及时清除,导致噎食窒息发生(1)老年病人,吞咽肌功能不良,咳嗽、吞咽等各种反射功能差,易发生噎食窒息 (2)合并躯体疾病,特殊是合并脑器质性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 (3)病房管理紊乱,未能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实行分类管理及重点防护。

甘明远、汪毅等人对2002年至2022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噎食的患者的资料 (65例, 71人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显示:在住院时问分布上,住院≥3个月者最多,住院1~3个月者及住院≤1个月者比例相似所占比例较少。

噎食患者中诊断精神分裂症及妄想性障碍者最多,其次是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者,情感性精神障碍者至少。

噎食在三餐中的分布,午餐最多共27人次(38.0% ),其次挨次是晚餐21人次(29.6%),早餐12人次(16.9% ),三餐以外噎食11人次次(16.9% ),三餐以外噎食11人次(15.5% )。

噎食在饭厅发生的比例最高共50人次(70.4%),其次是在病室共14人次(19.7% ),其他地点发生噎食7人次(9.9% ),包括在探视室,外出活动时等。

浅淡精神病患者噎食的临床护理和预防

浅淡精神病患者噎食的临床护理和预防

浅淡精神病患者噎食的临床护理和预防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噎食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本院1989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例精神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

结果:14例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噎食,均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100%。

结论:噎食在精神科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因此,噎食应该及时发现,并且规范噎食应急预案演练,有效避免噎食导致的精神病患者死亡现象。

标签:精神病患者;噎食;急救;护理;预防噎食是指食物卡在食道第一狭窄处或者堵塞在咽喉部位,严重情况下,食物会误入到气管中,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情况。

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窒息的情况很多,原因在于,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过程中,会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患者的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进而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中。

精神病患者在进食的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呛咳,并且会导致面色青紫或苍白,此时便可能导致噎食窒息情况。

精神病患者出现噎食的因素比较多,比如暴食、抢食等。

对精神病患者噎食进行临床护理和有效预防至关重要。

本研究选取14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1989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为18岁至60岁。

其中,9例患者为精神分裂症,2例患者为双向情感障碍,2例患者为精神发育迟滞,1例患者为癫痫伴障碍。

2.预防方法首先,评估噎食风险因素,长期服用容易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药物的精神病患者、阿尔海默茨患者、精神发育迟缓患者、抢食暴食患者均属于噎食易发和高危的人群,因此,应对这些人群进行重点预防。

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引起患者吞咽困难的时候,护理人员及时向医生汇报,并且遵循医嘱服用拮抗药,为患者安排半流质、易吞咽、流质的食物。

其次,组织精神病患者进行集体用餐,在同一时间为患者发放食品,使患者在同一时间进餐,护理人员共同亲临就餐现场,对患者进餐进行监督和看护。

精神科患者噎食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精神科患者噎食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3 数据处理
对实验结果采取 SPSS11.3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差 异明显 P <0.05, 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这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恢复效果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手术的治 愈率, 把救治患者的时间降到了最低, 提高了患者以及患者 家属的满意度, 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 P <0.05), 在临床上具有可 比性, 具体内容如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比较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P 例数 160 160 噎食发生率 3(1.9) 11(6.9) < 0.05 救治时间 (min) 9.27±2.94 21.38±3.221 Nhomakorabea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科收治的 320 例患有精神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 分析讨论, 患者的年龄在 13~87 岁之间,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0 岁。采取随机实验法, 把 320 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组,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对实验组患者实 施针对性的噎食护理干预措施。经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 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结果没有出现明显差异 ( P >0.05), 在临 床上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0 引言
正常进食。
精神科患者因为在认知上或者对于事物的认识上存在障 碍, 所以在进食的过程中发生噎食的几率也相应增加, 噎食 是指在进行进食时发生食物在食道的下降不通畅。引发噎 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人食道解剖上存在狭窄, 在这一狭窄处 发生食物阻碍的几率增加, 再加上精神科患者对于进食量的 把握上缺乏正确的认识, 这又增加了精神科患者发生噎食的 几率。而增加对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 可以减少患者进食时 发生噎食的几率, 降低因噎食而产生窒息的发生率 [1]。以我 院收治的噎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 探讨应急护理 干预措施对精神科噎食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并做出了相 关研究报告, 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精神科防噎食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精神科防噎食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工作单位:200065㊀上海㊀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施丽燕: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本研究为上海市普陀区科委课题(ptkwws201722);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院级课题(PTJW2017-02)收稿日期:2018-08-14精神科防噎食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施丽燕㊀胡㊀颖㊀李㊀萍摘要㊀噎食是精神科常见的急症之一㊂本文综述了精神科患者噎食的原因㊁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㊂关键词:精神科;防噎食;干预措施;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74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6411(2019)27-0014-02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㊁精神疾病症状等因素的影响,在进食时易出现吞咽障碍,导致噎食㊂噎食是指进食过程中食物堵住咽部或卡在食管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的呼吸抑制,乃至危及生命的情况㊂它是精神科常见的急危事件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窒息死亡㊂据相关文献报道,平均每例精神病患者每住院56.32个月就会出现一次噎食情况㊂因此,防止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噎食窒息情况是医疗安全的重点㊂本文就噎食的原因㊁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综述如下㊂1㊀噎食的原因1.1㊀进食原因㊀患者在精神症疾病状影响下,进餐速度过快过猛,大块食物,简单咀嚼,直接吞咽,容易造成咽部堵塞引发噎食窒息㊂吴海英调查显示,男性较女性容易出现噎食情况,且多发于早餐和午餐时段[1]㊂1.2㊀精神类药物所致的副反应㊀刘名姓报告指出,服用精神类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能使正常喉肌反射受到抑制,会厌关闭,食管括约肌功能失常,咽喉肌群功能失调,吞咽功能障碍导致噎食[2]㊂1.3㊀器质性精神疾病患者㊀主要是因脑器质性疾病使病人反应迟钝,自控能力下降,发生噎食时咳嗽反射减退,堵塞物不易排出引发窒息㊂1.4㊀中老年患者伴咀嚼功能下降㊀中老年人生理机能逐年下降,吞咽能力退化,咳嗽及吞咽反射功能减退,食道退化,唾液分泌也年轻时减少㊂生活自理能力也日渐变弱,故而在进餐时容易发生噎食[3]㊂部分患者由于牙齿脱落,咀嚼功能下降,食物不易嚼碎,同时喉部肌肉闭合减弱,咽部麻痹及蠕动功能减弱,食物吞咽时易发生梗阻[4]㊂1.5㊀癫痫发作㊀癫痫患者在进食时,如果疾病突然发作就会抽搐,使得喉肌痉挛,容易使食物堵塞食管引发噎食[5]㊂2㊀噎食的风险评估精神科病人由于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出现噎食情况,护士要对不同精神疾病患者有不同的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㊁早预防[6]㊂采用风险评估表,对患者噎食进行风险等级评估[7],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精神科病人出现噎食的机率㊂3㊀防噎食的干预措施3.1㊀饮食管理3.1.1㊀就餐环境㊀对于噎食风险高的患者,安排专用的就餐区域,就餐时关闭电视,保持就餐环境安静,禁止大声喧闹等导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8]㊂3.1.2㊀集体用餐㊀开饭时,护士应放下手里工作,将病人集中监护在一个地方进食,统一管理,指导病人细嚼慢咽[7],缓慢进食,防止噎食发生㊂3.1.3㊀改变进食方式㊀督促患者缓慢进食,有其是老年人和男性患者,嘱其吃饭速度不宜过快,不要大口吞咽食物㊂吃馒头时,要撕成碎片后泡软,不要给予团块状物摄入㊂若是食物体积偏大,可将其掰成小块状进食㊂年老体弱患者,应给予软食㊁半流食等易于吞咽和消化的饮食㊂3.1.4㊀对抢食㊁暴食患者的监护㊀抢食㊁暴食是最易引发噎食的情况㊂因此,在进餐时应予单独监管,控制患者进食量和进食速度,避免因狼吞虎咽而导致噎食发生[5]㊂同时,禁止病人将馒头带入病房,必要时可以在约束下予以喂餐[9]㊂3.1.5㊀餐后㊀对病人吃剩的食物统一进行处理,防止患者吃剩饭时狼吞虎咽,引起噎食㊂对私藏食物㊁偷吃食物者严格监督,以防将食物带进病房[4]㊂3.1.6㊀加强食品管理㊀病人家属送来的食物由护士集中管理,每日按时发放㊂分放食物时,以一餐吃完的量为宜,集中组织病人在活动室进食,护士做好巡视观察工作,避免出现意外㊂剩余食物要收回,下次再发,防止患者私藏私带回病房[7]㊂3.2㊀有明显锥体外系症状者㊀锥体外系症状是精神类药物的常见副反应,它会导致吞咽功能抑制,是导致噎食发生的常见原因㊂此类患者可在餐前酌情应用拮据剂,并为其选用流食或半流食进食,必要时专人喂饭,从而更好地控制患者进食量和进食速度,防止噎食发生[10]㊂3.3㊀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㊀对于吞咽困难的病人要给予软食或半流食,避免吃有骨头坚硬的食物㊂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现病情异常应当及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处理[10]㊂3.4㊀提高责任心,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㊀精神科患者病情多变,护士应细心观察,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确保患者安全㊂充分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对可能发生的药物副反应及应对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11]㊂对病人进行个体化评估,发现潜在和发生噎食可能性大的患者,安排防噎食专座就餐,便于护士及㊃41㊃TODAY㊀NURSE,September,2019,Vol.26,No.27时观察和管理㊂一旦出现呛咳和吞咽困难及时抠出㊂严重吞咽障碍的病人给予流质㊁半流质㊁软食,必要时可采用静脉营养或鼻胃管来保证热量,也可安排其单独就餐㊂卧床病人要采取半卧或侧卧进食[4]㊂3.5㊀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进行应急演练㊀精神科病人因精神症状㊁药物作用㊁病程长等危险因素,导致噎食发生率增高[1]㊂而由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的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死亡是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2]㊂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不提高防范意识进行有效干预行为,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㊂有调查发现,年轻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对噎食防范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13],其是否能有效掌握噎食防范知识,很大程度影响着噎食抢救效果㊂因此,通过模拟真实案例制定演练方案,在体位摆放㊁海姆立克急救㊁开通气道后处理等急救方面给予强化指导,并在设置角色时重视团队的协同作用[14]㊂急救演练能让护理人员系统㊁完整地体验,亲身参与抢救病人和处理突发状况的全过程[15]㊂在真正遇到抢救时,能随时做出反应,防止因噎致死的情况出现㊂3.6㊀加强患者及家属饮食宣教㊀对于有进食吞咽困难和饮食中有潜在危险的患者,应告知其家属,在探望病人时不应带糯米类食物㊁干硬馒头㊁月饼等点心以及带有硬骨头的肉类和多刺的鱼类,做好解释工作和饮食指导工作㊂同时告知患者本人在饮食中勿暴饮暴食,应细嚼慢咽㊂3.7㊀噎食的急救㊀精神科患者在进餐时出现噎食情况,护士应分秒必争,进行抢救,保护患者生命安全㊂具体抢救方法如下㊂3.7.1㊀清除口腔食物㊀当病人出现噎食情况时,快速撑开患者口腔,用手掏出食物,使病人低头弯腰,拍击背部,必要时刺激咽喉部,促使其吐出食物[16]㊂3.7.2㊀Heimlic手法急救㊀意识清醒的病人可用站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身后,双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用拇指关节的骨突出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分,另一只手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的向内向上冲击6 10次(不要损伤肋骨)㊂昏迷患者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上述方法推压脐上部位㊂此方法会增加腹腔内压力,抬高膈肌,使气道内压力骤增,肺部气体被迫排出,迫使气道食物冲出去,故又称 余气冲出发 ㊂若无效,可以隔几秒重复操作一次,能连续操作5 6次[17]㊂Heimlic手法是有效缓解噎食及窒息的抢救方法,医护工作者应熟练掌握应用[9]㊂3.7.3㊀环甲膜穿刺㊀倘若噎食部位深或已窒息,可用12 18号的粗针头在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的中间部位及环甲韧带,准确地刺进气管内[18],可缓解由噎食窒息造成的缺氧状态,争取抢救时间[9]㊂3.7.4㊀气管插管或切开㊀噎食情况危急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引呼吸道堵塞物[9]㊂4 小结噎食是精神科常见的急症之一㊂其中,老年患者㊁长期住院㊁男性患者㊁精神分裂症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者比较容易发生噎食[19]㊂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加强对患者的进食管理,及时评估,制定个案护理,正确实施干预措施,掌握急救技术,才能有效预防和最大程度减少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发生和窒息死亡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吴海英,陈建国.精神科住院病人噎食的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2):1789-1792.[2]㊀刘名姓,李和军.精神分裂症患者噎食原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505-507.[3]㊀龚昌富,刘兵,沈小静.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成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3):1819-1821.[4]㊀周颖,唐微韵.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噎食原因研究与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768-2769.[5]㊀冯菊平.精神病噎食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27-28.[6]㊀侯素花.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279-280.[7]㊀时俊芳.PDCA循环法在预防精神科患者噎食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4,22(3):245-246.[8]㊀夏芳,孙丽云.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病人噎食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8):962-964.[9]㊀徐照会.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医药前沿,2013(33):274-274.[10]汝洪新.精神科护士预防患者噎食的护理程序[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11]马丽,陈艳玲,李萍.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5):477-478.[12]陈策,郑丽丹,朱素珠,等.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7年6期[13]吴艳.低年资精神科护士噎食防治知识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6):3144-3146.[14]何燕,徐柳柳.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0):1383-1385.[15]刘青丰.两种不同应急预案培训方式对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的作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0,6:182-183.[16]李海峰.噎食紧急处理方法[J].健康向导,2010,16(1):30.[17]王陇德.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8]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王金爱.临床实用精神科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本文编辑:张和群)㊃51㊃当代护士2019年9月第26卷第27期(下旬)。

住院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法的研究

住院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法的研究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3] DayRW,CleelandCS,WangXS,etal.Patient-reportedoutcomesaccuratelymeasurethevalueofanenhancedrecoveryprograminliversurgery[J].JAmCollSurg,2015,221(06):1023-1030.[4] HoffmannH,KettelhackC.Fast-tracksurgery———conditionsandchallengesinpostsurgicaltreatment:areviewofel ementsoftranslationalresearchin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J].EurSurgRes,2012,49(01):24-34.[5] 周会芳.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护士,2018,25(09):84-85.[6] 韦丹丹,雷奕,黄英凡,石柳.功能锻炼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回流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8,25(12):104-106.[7] SchnabelA,ReichlSU,KrankeP,Pogatzki-ZahnEM,ZahnPK.Effcacyandsafetyofparavertebralblocksinbreastsur gery:a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BrJAnaesth,2010,105:842 52.[8] 应 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远期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47-48.[9] 金明杰.保乳手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36-37.[10]KehletH.Fasttracksurgery-anupdateonphysiologicalcareprinciplestoenhancerecovery[J].LangenbecksArchSurg,2011,396(05):585-590.(本文编辑:王 萍 姚雪梅)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0.26.032工作单位:210000 南京 江苏省南京市青龙山精神病院精神四科程苓苓: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收稿日期:2019-02-20※精神科护理住院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法的研究程苓苓摘要 目的 探讨噎食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

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

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12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之分为两组,普通组与干预组,两组各为62例。

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该基础上并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噎食及吞咽功能状况。

结论:普通组噎食发生率、死亡率及中危率与高危率之和均显著大于干预组(P<0.05)。

结果: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甚佳,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精神障碍;常规护理;噎食噎食是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因机体功能退化而最易发生的一种意外,据统计,该意外于精神障碍群体中致死率高达一半以上,一旦发生,会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较大身体或心理创伤,同时还易导致医疗纠纷,使医院与病患及其关联主体间形成误会,影响医院及医疗人员在其们心中的形象[1]。

本研究以124位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为例,对比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以期为同行业人士提供些许相关建议。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疗的12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其依据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普通组(n=62)与干预组(n=62)。

两组患者在病症、性别、年龄等基线材料方面差别不显著(P﹥0.05),可展开比较。

1.2方法普通组以常规护理为模式,包括:一般常规检查辅助以引导、随机交流、病情记录、遵医嘱定时给予食物等。

干预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加采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就餐环境护理。

将患者隔离至较为安全、安静、干净的环境中进食,并要求其们在饮食过程中禁止观看电视节目、与他人交谈或将注意力放置于其他地方。

②饮食量与食物种类控制。

在为患者选取食物时,应坚持松软、易消化、非刺激性等原则,以利于其可更好咀嚼并吞咽,如稀饭、鸡蛋蒸糕、蛋花汤、苗条等,尽量不要给予硬食、干食。

③吞咽训练。

临床上的吞咽训练有多种,如冷刺激咽部、按摩吞咽肌群、训练颈部、空吞咽等。

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噎食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1]。

噎食具有以下特征: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的痛苦表情;患者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部,并用手指口腔;如为部分气道阻塞,可出现剧烈的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等。

具体临床表现为:患者在进食中突然发生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苍白,双眼直瞪,双手乱抓或抽搐,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苍白、厥冷,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呼吸、心跳停止。

[2]噎食是精神病房最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常危及精神病患者的安全乃至生命。

因此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与护理的研究有着重要得意义,现综述如下。

1 精神病患者噎食原因分析。

[2,3,4, 5,6,7]1.1药物副反应: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多有锥体外系反应,严重时可引起咽喉肌群共济失调,吞咽反射迟钝,食道括约肌麻痹,致病人进食时发生噎食。

抗精神病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和5HT阻断作用使唾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舌燥,进食时可因食物团堵塞食管致气管受压造成患者呼吸不畅及窒息。

1.2精神症状所致:一些躁狂患者,由于极度兴奋,食欲亢进, 进食时不能自控,大口呑咽或抢食,未经嚼细强行咽下,造成食物团堵塞食管而发生噎食。

还有一些患者进食时,由于情绪激动,说话、大笑或受外界刺激均易造食道痉挛,也引起噎食。

1.3脑器质性改变:脑器质性改变的患者由于吞咽反射迟钝或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导致患者发生噎食。

还有一些患者由于咀嚼功能不良,大块食物尤其是肉类,不容易被嚼碎就下吞也是发生噎食的重要原因。

1.4癫痫患者在进食时突然抽搐发作,喉肌痉挛,易造成食物堵塞食管而发生噎食。

1.5生理因素:一些老年精神病患者牙齿脱落,不能咀嚼食物,加之神经反射性功能减退,消化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以致进干食时食物堵塞食发生窒息。

2护理对策2.1正确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进食能力,注意有无造成噎食的危险因素等。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注意并掌握药物副作用发生的规律,如有明显锥外症状者,及时报告医牛处理,调整药物,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少的药物。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护理对策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护理对策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9-11-19T15:08:46.9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9期作者:郑江珠[导读] 是指病人的食物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位置或堵塞喉咙,甚至进入气管,如果救援不及时,就会发生死亡。

(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 350008)【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对策和急救措施。

方法:我院精神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病患者出现噎食20例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主要原因与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不合理的饮食有关,而面粉等固体食物最有可能导致窒息。

结论:精神病患者噎食的主要原因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及不合理饮食。

应加强这方面的护理进行防范。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噎食;危险因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155-02在精神病学,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意外。

是指病人的食物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位置或堵塞喉咙,甚至进入气管,如果救援不及时,就会发生死亡。

精神病患者有许多与噎食有关的因素。

为确保住院期间患者的安全,本研究分析了一组噎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精神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事件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为(45.8±13.5)岁。

11例为精神分裂症,4例为器质性精神障碍,5例为精神发育迟滞,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信息登记问卷登记临床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状况、窒息事件发生时间、原因、导致窒息的主要食物以及抢救后的结果。

2.结果2.1 噎食原因分析10例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4例是饮食不合理引起的,如抢食、进食快等;3例是由于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引起的,3例是由于患者为弱智儿引起。

精神科噎食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精神科噎食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精神科噎食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5-10-28T14:45:44.5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作者:周琼华[导读] 湖北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患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易发生噎食,因此要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治噎食发生。

一旦发生了噎食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争分夺秒,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周琼华湖北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313000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噎食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精神病发生噎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发声噎食的精神病患者共12例。

在精神病噎食患者中双相情感障碍2例,精神发育迟缓2例,癫痫伴障碍1例,精神分裂症7例。

对患者噎食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噎食患者长期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有抢食暴食是噎食发生的高发人群。

结论精神病患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易发生噎食,因此要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治噎食发生。

一旦发生了噎食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争分夺秒,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精神科;噎食患者;临床护理;原因一、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的精神病发生噎食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生噎食的精神病患者12例。

患者中,精神分裂症7例,双相情感障碍2例,精神发育迟滞2例,癫痫伴障碍1例。

二、住院病人噎食风险因素评估2.1病人住院或者是转入本院24小时内,护士应该对病人进行噎食风险评估。

2.2如该病人吞咽比较困难,需要每天对该病人进行评估。

2.3总分≥3时,为高位风险,需要列入护理问题中。

三、引起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原因分析3.1药物因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吞咽困难,主要原因:①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②抗精神病药物干扰了患者咽喉部环状括约肌的正常反射,从而造成咽喉肌群运动的共济失调。

研究表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使用、药量过大、增量过快、多种药物合用可致患者吞咽困难或噎食窒息。

PDCA工作法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应用

PDCA工作法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应用

PDCA工作法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PDCA循环工作法在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发生率,预防住院患者噎食护理管理中的改进效果。

方法引进PDCA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噎食管理制度及抢救流程进行持续改进,预防住院患者噎食事件的发生。

结果经过PDCA循环工作法的应用,住院患者噎食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人员对患者噎食风险评估正确率及防范措施知晓率明显提高。

结论PDCA循环工作法在预防住院患者噎食的护理管理中具有明显效果。

标签:PDCA循环;噎食;护理管理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死亡率较高,精神科住院患者经常因多种原因发生噎食窒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1]。

质量管理工具(PDCA)是20 世纪50 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Denting)根据信息反馈管理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2]。

采用PDCA按照P(Plan)、D(Do)、C(Check)、A(Action)这4个阶段进行质量管理,已被证实是落实临床护理有效管理方法之一。

为进一步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发生率,我科采用PDCA工作法预防患者噎食事件的发生,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年共收治精神性疾病住院患者486例,在住院期间,患者共发生噎食5例,发生率为1.029%。

1.2方法針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噎食事件在护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工作法进行持续改进。

1.2.1 P计划阶段1.2.1.1根因分析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噎食事件,运用鱼骨图进行根因分析,发现在护理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使用中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噎食风险评估表未能体现患者近期是否存在呛咳现象;②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噎食风险评估存在高危患者漏评及评估正确率低的现象;③护士长对护理人员针对噎食预防工作与抢救流程培训不足;④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不到位;⑤参与患者进食管理的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精神科噎食病人的护理

精神科噎食病人的护理

精神科噎食病人的护理一、定义: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

二、原因:1、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出现吞咽肌运动不协调而使食物误入气管。

2、因药物的作用导致病人产生饥饿感,抢食、暴食所致。

3、躁狂病人极度兴奋,饥饿感增强,暴饮、暴食所致。

4、老年人咀嚼功能不良。

5、MECT治疗的病人意识未完全恢复前。

三、表现:精神科病人噎食一般发生突然,症状急,轻者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双眼直瞪,烦躁,双手乱抓或抽搐;重者意识丧失,全身抽搐或瘫痪,四肢发凉,二便失禁,呼吸停止,心率快而弱,进而停止。

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死亡率较高。

特征: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的痛苦表情。

2、患者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指口腔。

3、如为部分气道阻塞,可出现剧烈的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

四、急救处理:1、确诊噎食后应争分夺秒,就地抢救,迅速有效地清除嵌顿于病人咽喉部的食团,同时通知大夫,必要时将患者抱起倒立或将病人腹部俯卧于椅子后背上,上半身悬空,叩击背部。

2、意识清醒者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及肋骨)。

昏迷倒地的患者应采取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上法推压脐上部位,此法称为“余气冲击法”。

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从而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3、如噎食部位较深已发生窒息,应将患者就地平卧,肩胛下方垫高,使病人头后仰,用一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cm刺入气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改善缺氧状态。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及进一步对症治疗。

五、预防:1、对有药物副反应者,应给予软饭,且喂饭时病人应取坐位或半坐卧位,缓慢进食,并给予药物拮抗治疗。

2、兴奋或者老年病人进食应专人看护,并在进食前适量饮水,应做到“三宜”,即食物宜软、进食宜慢、心宜平静。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作用价值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作用价值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的作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07-19T00:07:24.694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作者:陈静[导读]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以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提供支持。

成都市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 611130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以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提供支持。

方法纳入我院收治于2019年3月13日/2020年4月30日(开始/结束)的86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常规C组(予以常规噎食管理)、风险管理F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噎食风险发生率、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护理6个月后风险管理F组噎食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C组(2=4.195),风险管理F组各项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C组(t=7.306、11.397、7.306),P<0.05,有差异性。

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管理中对于预防患者出现噎食,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噎食管理;噎食风险发生率噎食属于精神科常见的风险事件,此事件发生后对患者的安全威胁极大,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对患者噎食预防护理干预十分关注[1]。

本文研究中以86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此类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86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开始于2019年3月13日,结束于2020年4月30日,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两组(每组纳入43例),予以常规噎食管理常规C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的为风险管理F组。

常规C组患者分布情况女18例、男25例,平均年龄(46.32±1.72)岁,平均病程(4.96±1.02)年,30例精神分裂症、5例分裂情感性障碍、4例双向障碍、3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例其他;风险管理F组患者分布情况女19例、男24例,平均年龄(46.40±1.75)岁,平均病程(4.89±1.10)年,28例精神分裂症、6例分裂情感性障碍、5例双向障碍、3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例其他;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同质性(P>0.05)。

精神科噎食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噎食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噎食患者护理常规
1.病人开饭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并劝导病人细嚼慢咽,酌情协助,防止噎食,力争对噎食者早发现,早急救。

2.对暴食或抢食病人,安排单独进食,劝其放慢进食速度,适当控制其食量。

禁止病人将馒头等固体食物带回病室。

3.对年老或药物反应严重、吞咽动作迟缓的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饮食,避免吃带骨、刺的食物。

必要时予以每口少量喂食,专人照顾。

4.发现噎食者,就地急救,分秒必争。

立即有效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同时通知医生。

具体采取一抠二置的方法或海姆立去(Heimlic)手法。

(1)一抠:是用中指、食指从病人口腔中抠出或用食管钳取出食物。

(2)二置:是将病人倒置,用掌拍其后背,借助于震动,使食物松动,向喉部移动而掏之。

(3)Heimlic手法:双手环绕病人腰间,左手握拳并用拇指突起部顶住病人上腹部,右手握住左拳,向后上方用力冲击、挤压。

5.当病人出现呛咳、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时,应立即用一粗的无菌针头在环甲膜处插入气管,并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

配合医生进一步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护理。

6.正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及交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 鲁护 理 杂志 2 1 0 1年第 l 第 1期 7卷
血栓位 于左心耳 , 以理论 上通 过 介 入技 术 , 左 心耳 堵 闭 所 将 后, 能够显著降低血栓 栓塞 事件 的发 生率 。 目前 已有来 自临 床的成功报道 。相信该 技术在未来房颤 的抗 凝治疗 中有望 占
有 一 定 的位 置 。 3 小 结
食 J 。如果救治护理方法得 当 , 患者很快恢复 , 可使 如果救 治
不及时或措施 不当 , 可导致 窒 息死亡 。现将 精神 障碍 患者 噎
食原 因、 临床表现 、 护理干预及应急处理综述如 下。
1 噎食 原 因
1 1 药物 因素 .
精神患者长期服用 抗精神病 药物 , 如酚 噻嗪
5 1例患者 的资料进行分析 , 现精神 病患者合 并躯体 疾病时 发
的发生率为 1 .% 。 14
16 管理 因素 .
护理人 员管 理不 到位 , 健康 教育 效果欠 佳 ,
对患者分级护理执行不严 , 对患者发生意外 的评估不全 面 , 集 中就餐制度不严格 , 家属 在探视 时避 开工作 人员 给患者 私 自 保存食物等 因素都是导致 患者噎食的危险因素 。植秋婵 的 研 究发现管理 方面 的 因素 是致 精神 患者 发 生意 外 的重要 原
参 考文献 : [ ] Wo A, b o D, a nl . ta f rl i sa 1 l P A b tR K n e WB Ar li ia o a n f t i b l t n
理体会 [ ] 护理实践 与研 究,0 9 6 9 :0— 1 J. 20 ,( ) 3 3 .
更易发生噎食现象 。
类 、 杂蒽类等 , 硫 三环类 抗抑 郁药 、 静催 眠药 、 焦虑药 等 , 镇 抗
容易导致噎食 。陈予 君 的研究发现服用典型抗精 神病药 物
及剂量较大者易 发生锥体 外 系不 良反应 , 出现急性 肌 张力 障 碍, 引起 咽喉肌功能失 调 , 抑制 吞 咽反射 , 患者 出现吞 咽 困 使 难 。徐巧英 …通过对 2 0 0 4~20 0 7年连 续人 院 的 5 4例 精神 3 病患者 回顾性 资料的分析 , 现服 抗精 神病 药物后 吞 咽 困难 发

1j

1● J




精神 障碍 患者 噎食 护理干预进展
卫昭华, 徐 兰 , 彩萍 凌 上 海市 2 10 ) 0 18
个别不服从管理 的患者 , 将食物偷偷带进 房间 , 卧于床上进 平 食 , 管处于水平位 , 食 进食 干燥食 物 ( 如馒头 、 煮鸡 蛋 ) 和黏性 食物 ( 汤圆 、 如 粽子 ) 吞服时易黏 附在 咽喉部 引起梗 阻。 , 15 病理 因素 脑 器质 性改 变所致 的痴 呆 、 . 假性球 麻痹 , 常 可引起吞咽反射迟钝 , 当进食过多或过急 时即发生噎食 窒息。
孙文欣 , 金宇芬 , 吕英. 肺栓塞抗凝治疗 的观察与护理体
会[ ] 齐鲁护理杂志 ,0 5 1( ) 14 J. 20 ,1 2 :3 .
刘海萍 , 王晓秋. 老年 患者 冠状 动脉 内支 架置入 后抗凝 治疗 的护理 [ ] 护理 与康复 ,0 54 5 :4 J. 20 ,( )3 6—37 4. 本 文编辑 : 李 梅 21 0 0 0 0— 7— 2收稿
管, 患者 面部涨红 , 有 呛咳反 射。 由于 异物 吸入气 管时 , 并 患 者感到极度不适 , 大部分患者常常有一种特殊 的表现 , 即不 由
自主地一手呈 “ 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 。 V”
此外有研究发现 有的精神障碍患者不知饥 饱 , 经常 出现抢 食 ,
[ ] 中国实用 内科 杂志,0 6 2 3 :7 J. 2 0 , ( ) 17—19 7. 米斐 , 刘建敏 , 芳, 综合 护理干预对房 颤患者抗凝 刘 等.
治疗依从 性的影响[ ] 齐鲁护理 杂志 ,00,6 4 :9 J. 2 1 1 ( ) 6

循证 医学 为预 防脑栓 塞提供 了有 力 的实 验数据 , 于各 基
种随机化实验 的结果 , 明确制定 了合理 的治疗建 议 , 其 尚未 但
得到广泛的执行 , 将来很 可能会 发 现一些 新 的更好 的抗 凝方
70.
谢幸华 , 戴红英 , 燕菊.0 周 12例 心房颤 动抗凝 治疗的护
案 , 医生对 预防脑栓 塞具有 更 多 的灵 活性 。我们 有理 由相 使 信: 随着人类 征服房颤的新时代 的到来 , 寻求一 种既安 全又有 效 的抗 凝手段 已为时不 长 , 大量 临床试 验 以及 循证 医学 的依 据会 为我们带来抗凝治疗 的新篇 章。
i d p n e trs a tr fr s o e T e F a n h m t d n e e d n ik f co o t k : h r mi g a Su y r
[ ] S oe 19 ,2 9 3— 8 J .t k ,9 12 :8 9 8 r
韩雅玲 , 王祖禄. 心房颤 动患者 血栓栓塞 并发 症 的防治
因。
12 精神疾病 因素 .
精 神 患者易 受病 态支 配而 出现食 欲亢 表现 .
因大量 食物 积存 于 口腔 、 咽喉前 部 , 阻塞气
进 。刘莲花 通过对 1 噎食精 神患 者 的住 院资 料进 行 回 0例 顾性分析 , 中 6例患者 出现暴饮暴食 , 现为进食 速度过快 其 表 或吞食 , 团过大 , 不及 咀 嚼而致 吞咽 时堵 塞食 道或气 管 。 食 来
陈予君 通 过对 2 0 00—20 0 7年住 院精 神患者 中发生 噎食 的
( 上海 交通 大 学 医学 院附属 精神 卫 生 中心
噎食 是精神科常见 的意外 , 徐巧英 曾报 道其发生率 为
0 4 % 。平均 每 例 患 者 每 住 院 5 . 2个 月 便 发 生 1次 噎 .1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