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简单介词”的“缺省”和“冗余”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中搭配失误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配错误做一个整体了解 , 然后具体 到 S t 3 ( 大学英语 四
级) 和S t 4 ( 大学英 语 六级 ) 搭 配错 误 情况 , 最后 使 用 检 索工 具 A n t C o n c 3 . 2 . 1检 索 出学 生 搭 配错 误 的具 体 实 例进 行研 究 , 寻找 教 学 对 策 。本 研 究 致 力 于 回答 下 面 三个 问题 : ( 1 ) 大 学 英 语 4级 ( s t 3 ) 和 大 学 英 语 6级
语域 , 基本 上 可 以代表 英 国 2 0世 纪 7 0年代 至 9 0年 代 的英 语 使 用 状 况 。其 网址 为 h t t p : / / c o pu r s . b y u . e d u /
b n c , 一经注册 , 就可免费使用。
三、 搭 配失 误分 析
语境的学习 , 然而搭配在语言使用中出现频率极高 , 是
手段 。词j r - 是写作最基本 的部 分, 词汇搭 配是指词 j r - 间的 习惯性 共现 的语 言现 象。学生的搭 配能 力直接制 约着其 写作 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本文 以中国英语 学 习者语料库 ( C L E C ) 和英语 国家语料 库( B N C) 提供 的语料 为依 据 , 分析 大学英语 四、 六级写作 中搭 配失误 , 并结合 实例说 明语 料库与英语教 学相 结合 的优 势。 关键词 : 大学英语 四、 六级 ;语料 库 ; 搭 配失误
作文 中的表 达 困难 , 从而 找 出学生 的语 言 学 习难点 , 进
行有 针对 性 的教 学 。
二、 C L E C和 B N C简 介
C L E C( C h i n e s e L e a r n e r E n g l i s h C o r p u s ) 中 国英 语 学 习者英 语语 料 库又 称之 为 中介语 语料 库 。它 的语 料 共计 1 0 0多 万 词 , 包 括 了 中学 ( S t 2 ) 、 大 学 英 语 4级
中国学习者英文写作中的高频介词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
[ 关键 词 ] 介 词 ; 料库 : 语 中介 语对 比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H 1 . 3 42 [ 献标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号 ] 17 — 6 92 0 )3 0 7 — 5 6 1 6 3 ( 90 - 0 4 0 0 特 点 并用 于 指导 英语 教 学
1 语为 本族 语 者 和 中国学 习者在 介 词 使用 上 . 英
的区别是 什么 ?
语 料 库 的 现 为介 词 研 究创 造 了有 利 条件 , 通
2中 国学习 者是否 超用 和少 用 了一些英 语介 .
词?
过语料 库检 索软 件 可以得 到频 次等 重要 信息 部分 国内外学者 借助 语料 库对 介 词进行 了研 究 .揭 示 出 了有 价值 的信息 : , 如 有些 介词 倾 向于 和 固定 词 类搭 配 …现 [, 明 了齐 夫律 l: 现学 习者 介 词 的使 用 5证 J 6发
『 稿 日期 ]2)9 0 — 8 收 ( - 6 2 0
3造成 中国学 习者超用 、 . 少用 部 分介词 的原 因
是 什么
[ 作者 简介 ]王 颖 ( 9 9 ) 女 , 津人 , 17 一 , 天 北京 协 和 医 学院 护 理 学 院 助教 。
① B o n语 料 库 的全 称 是 B o nU iesySad r ru f rsn— yA r a n lh 布 朗大 学 当 代 美 国英 语 标 准 语 料 库 ) 语 料 rw rw nv rt t adCop s Peet i n o Da mei nE gi ( c s 。该 库 f Fa c { rni Kue 9 4年 主持 建 成 . 包 含 l6 年 出版 的 10万 同次 的 书 面英 语 取 样 _ 1 s与 cma1 6 它 91 0 ②L OB语 料 库 于 17 - 9 8年 南 S Jhnsn和 G. L eh主持 建 成 。 称 为 L n atr l—egnC ru o B is n l h 兰卡 斯 特 / 9 0 17 - o aso N. ec 全 acs / oB re o s f r i E gi ( e Os p th s 奥 斯 陆 一 尔 根英 围 英 爵语 料 库 ) 同样 也 是 百万 词 次 , 本 选 自 l 6 波 , 样 9 1年 出版 的英 国英 语 书 面 英 语 。
基于语料库的二语学习者介词短语习得
基于语料库的二语学习者介词短语习得作者:徐娟娟来源:《知识文库》2020年第06期本文比较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at last”和“in conclusion”时在使用频率、位置、语义韵律三个方面的不同,是基于语料库的比较研究。
研究表明,对于这两个介词短语的使用,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母语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及教学启示。
1 文献综述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单位,对于词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词频、搭配、语境等方面(Kennedy,2000)。
Lewis(1993)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学习是学习语法化了的词汇而不是充满词汇的语法的过程(王丽飞,钱娟,2009)。
然而,英语词汇有很多,且大部分是同义词,这就导致了词汇很难被准确的使用。
正如徐中(2003)所说:“由于几乎每个英语单词都有同义词,所以母语为汉语的人很难准确地理解英语单词。
”John I. Saeed(2000)将同义词定义为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但发音不同的词。
他认为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单词。
Palmer (1981)则认为,同义词可能属于两种不同的语域,各有不同的搭配,同时也显示了不同的态度。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美国英语语料库(FROWN)进行比较。
CLEC共有约100万个单词,其中包括高中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作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CET-4和CET-6的写作以及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
FROWN语料库是BROWN语料库的最新版本。
FROWN语料库在20世纪90年代收集了美国的书面英语和英语口语,专门用于研究美国当代英语,包含500个文本约100万词。
本研究在对比两个介词词组的使用频率、位置和语义韵律三个方面选择以FROWN和CLEC作为标准语料库,以此来诊断“at last ”和“in conclusion”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身上存在的滥用问题。
两个词组的位置和使用频率采用卡方检验,语义韵律的研究采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减弱语语义韵使用情况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减弱语语义韵使用情况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语义韵是指在语音上产生韵律的重音,可以让语句更加生动、抑扬顿挫。
在英语中,语义韵不仅体现了语言的自然流畅性,更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
许多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语义韵时存在着减弱的现象,即没有很好地掌握如何运用语义韵来表达情感和态度。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料库分析,探讨他们减弱语语义韵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通过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义韵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By addressing these questions, we hope to contribute to the existing knowledge of how language learners acquire and utilize semantic rhyme in their speech and writing. Ultimately, this study seeks to shed light on the uniqu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and provide insight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ea.1.3 研究意义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h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emantic rhyme usage in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educators can develop targeted strategie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pronunciation skills. This, in turn, may lead to mor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speaking contexts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Chinese learners.2. 正文2.1 语义韵的定义语义韵是一种语音现象,指的是句子中的词语在发音过程中发生的轻微延长或缩短。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议论文词块研究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6 3—1 1 2 1 ) 4—0 6 17 0 8( 0 0 0 0 7—0 5
.d.l ~一 Ⅵ 至一 . w m
. ㈨
.
Co p - s d sud ff ur r us ba e t y o o -wo d l x c lc nks r e i a hu
天
津
工
程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2 0卷
明显 的 问题 和 不足 , 与常用 词使 用相 关 的典 型词 块 对
普遍 存 在 于人 脑 的记 忆 中 , 而且 随 着我 们 对记忆 材 料
的熟悉 程 从
言 单 位 来 实现 的 , 种语 言单 位 大 于 单 个 的词 , 这 并综 合 了词 汇 和语法 的特征 , 被称 为词 块 (eiacuk ) 1 cl hn s。 x 词 块 在语 言 习得 中所 起 的作 用 已经 成 为语 言 学 界关
De . 2 0 C 01
基 于语 料 库 的 中国 学 习者 英 语 议论 文 词块 研 究
陈 建 生 ,范 丽
30 2 02)
一舭一~ ~一~一 ~~_ ~一一一 = , 州 呈. 惭 ~ 耋
( 津科 技 大学 外 围语 学 院 ,天 津 天
摘 要: 照 A t br 和卫乃兴的框架体 系, 参 l n eg e 描述 了中国英语 学习者议论 文 中的 4词词块特征 , 并分别讨论 了多种
配, 它们 可 以是 3词 组合 或 者是 3词 以上 的组合 。这 些词 的组合 在 结构 和 意义 上 既 可 以是完 整 的 , 可 以 也
是不 完整 的 。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大学生介词使用对比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大学生介词使用对比分析作者:杨蕾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6年第11期【摘要】文章基于语料库研究,对比分析了中美大学生在介词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异。
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的方式,对两组语料库中的前10个高频使用的介词进行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介词的使用上确实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受母语的影响,在词语句式的选择上区别于本族语学生。
本研究丰富了二语习得中的写作研究,对第二外语写作教学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介词语料库二语习得语言迁移一、意义简述介词是英语句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是英语语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介词由于其极强的搭配能力,成为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词汇类型之一。
因此介词使用恰当与否,也是衡量学生语言习得好坏的重要标志。
文章旨在研究中美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介词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比中国英语习得者在写作方面与英语本族语学生在高频介词使用方面的异同;作者旨在揭示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源及其对英语写作教学与英语学习的启示。
同时丰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写作研究。
通过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学生在介词使用方面有何差异?2.影响中国学生介词使用的因素有哪些?母语在其使用中的影响有多大?如何让降低错误率,减小负迁移的影响?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由两个子语料库组成,分别是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雷蒙德沃尔斯特学院(University of Cincinnati-Raymond Walters college)不同专业本科生的同体裁、题材与内容的写作作业。
中美学生的写作题目均为 letter of introduction, posing a problem, description/reflection, ad analysis, summary/response and synthesis essay.借助WordSmith软件,首先统计中美大学生写作语料库中的介词使用状况并从宏观角度进行对比,以观察中美学生在介词使用方面的总体异同。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论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副词使用行为特征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论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副词使用行为特征研究【中文摘要】在二十世纪,语料库研究方法被日益引入中介语研究中。
本文选用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到英语副词在日常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表达说话人或作者的主观态度,并且对一句话的某一部分或整句话的内容进行评论。
本研究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的笔语子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使用AntConc 3.2.1w、BFSU Collocator1.0, PatternBuilder等工具,对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 2.0)的子语料库WECCL中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副词的频率、超用、使用不足现象和搭配特征进行了研究,从而发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副词的使用行为特征,并对形成该使用特征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英语副词的使用上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1)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倾向于使用程度副词、wh-开头的疑问副词和一般副词。
这三类副词占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高频副词的70%。
(2)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较,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80%的高频副词存在使用不足的特征,85%的低频副词存在使用不足的特征。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大学生在副词和动词搭配、副词和形容词搭配、副词和其他副词搭配上,搭配能力远不如英语本族语者的多样和丰富。
上述特征形成的原因包括母语迁移的影响,对一些副词掌握不好,四六级考试题型多为议论文的影响及不充分的语言输入。
本研究将对中国大学阶段的词汇教学,尤其是英语副词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英文摘要】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corpus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analyze interlanguage. Because adverb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aily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in expressing speakers’attitudes, the thesis chooses adverbs as its studying subject. With the help of tools such as AntConc3.2.1w, BFSU Collocator1.0, PatternBuilder, etc, the study has employed the written English sub-corpus of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 as a reference corpus, and thoroughly examined the frequency, overusing, underusing and collocations of adverbs in the Written English sub-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 (WECCL 2.0) of Spoken and Written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 (SWECCL 2.0). The researcher has also made discussion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adverbial using feature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The adverbial using feature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have the tendency to use degree adverbs, wh-general adverbs and general adverbs in their writing. Those three types of adverbs make up 70% of the total top-20 most-frequently used adverbs.Second, comparing with native speakers’ speaking and writing in BNC,80% of Chinese most-frequently used adverbs areunder-used.85% of the top-20 least-frequently used adverb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are also underused compared with the native speakers. With regard to the common collocations of top-5 frequently used adverb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like not, but, some, what, first, and same, the word variety and proficiency of their adverbial collocations with verbs, adjectives, and adverbs, their word variety and proficiency are much poorer and more tedious than native speakers.It was partly influenced by the native language negative transfer and incompetent mastery of adverbs, and partly affected by the sole argumentative type of writing of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and Band 6 and inadequate language input.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valuable to provid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lexical teaching, particularly adverbial teaching in China’s college education.【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中介语分析副词【英文关键词】Corpus-based approach contrastive analysis interlanguage analysis adverb【目录】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副词使用行为特征研究Acknowledgements4-5Abstract5摘要7-8Contents8-11List of Figures11-13List of Abbreviations13-14Chapter OneIntroduction14-18 1.1 Origin of the study14-15 1.2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5-16 1.3 Objectives of the study16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6-17 1.5 Summary17-18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8-31 2.1 Studies on corpus linguistics and adverbial usage abroad18-24 2.1.1 Studies on corpus linguistics18-21 2.1.1.1 Theoretical corpus study18-20 2.1.1.2 Practical corpus study20-21 2.1.2 Studies on English adverb21-23 2.1.2.1 Definitions of adverbs21-22 2.1.2.2 Classifications and functions of adverbs22-23 2.1.3 Corpus-based studies on adverbs23-24 2.2 Studies on corpus linguistics and adverbial usage at home24-30 2.2.1 Chinese studies on corpus linguistics24-27 2.2.1.1 Theoretical corpus studies25-26 2.2.1.2 Practical corpus studies26-27 2.2.2 Chinese Studies on adverbs27-29 2.2.2.1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adverbs27-28 2.2.2.2 Functions and locations of adverbs28-29 2.2.3 Chinese corpus-based studies on adverbs29-30 2.3 Summary30-31Chapter ThreeMethodology31-42 3.1 Research questions31 3.2 Research materials31-36 3.2.1 Adverbial data from WECCL31-34 3.2.2 Adverbial data from BNC34-36 3.3 Method and tools36-37 3.4 Data collections and analysis procedures37-41 3.5 Summary41-42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42-63 4.1 The overall adverbial using feature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42-54 4.2 The different adverbial using features between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and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54-62 4.2.1 The overused adverb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55-56 4.2.2 The underused adverb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56-57 4.2.3 The unusual adverbial collocations of top-5 overused adverb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57-62 4.3 Summary62-63Chapter Five Conclusion63-67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63-64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64-65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65 5.4 Summary65-67Works Cited67-72Appendice72-100Appendix A The top-100 most-frequently used adverbs by Chinese collegeEnglish learners72-75Appendix B The top-100 least-frequentlyused adverbs by Chinese collegeEnglish learners75-78Appendix C The top-100 most-frequently used adverbs by native speakers ofEnglish78-81Appendix D The rank of the top-100 most-frequently used adverbs of Chinese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in WECCL compared with BNC81-84Appendix E The chi-square calculating test of the top-100 most-frequently usedadverb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84-88Appendix F The rank of the top-100 least-frequently used adverbs of Chinese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in WECCL compared with BNC88-92Appendix G The chi-square calculating test of the top-100 least-frequently usedadverbs of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92-96Appendix H CLAWS 4 tag set96-100Publications100。
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study一词的使用情况——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的差异 以及 不同水平英语 学习者在该词使 用上的异 同进行 了考察 。结果表 明 , 中国英语 学 习者 总体 上过 多使 用
该词 , 就某些义项而言 , 少使 用的情况也很 突出。另外 , 但 过 { 爻高水平英语 学 习者使 用该词 的情 况 总体频率上 更
为接 近 英语 本 族 语 学 生 。
tl o 检索各语 料库 中 s d 作为动词和名词 的使用情况 ( o ty u 包 括学生语料 中的误拼形式的词频 ) 然后通过卡方检验来判 , 断: 以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为参照 , 中国英语学 习者语 料库 中的 s d 使用频率是否过多或过 少。 ty u
四 、 究 结 果与 讨 论 研
关键词 : 中国英语 学 习者 ; uy 英语作文语料库 sd; t
中 图分 类号 : 0 H5 _ 、引 言 = -
・
文献标识码 : A
个子语料 库 S t S, 3和 t 由大学英语 四级和六级 考试作文 组 4 成, 分别代表低分组和高分组 。多为议论文 , 有少量 的说 还
明文和记叙 文。研究 中还使 用 了 L C E S( h ovi O N S T eLu a n
二 、文献 综 述
国内基 于语 料库 的词汇研究 近年 来备受 关注 , 主要 集 中于 A ebr hn eg&G agr(0 1 所列 的 1 rne 20 ) 5个高频动词 ( 如 杨贝 ,0 2 李 晓 红 ,04; 20 ; 20 王颖 ,04; 善 萍 ,0 8 张 淑 20 顾 20 ; 静 ,0 2等 ) 情 态 动词 ( 晓堂 & 裘 晶 ,0 7 梁茂 成 , 20 和 程 20 ; 20 ) 0 8 等研究 , 以描写为主 , 虽然 此外还有一些 对 ad 刘 学 n( 敏 ,0 5 , eie ( 萍 & 周 敏 ,0 7 , f c( 晓 红 , 20 ) bs s 张 d 20 ) e et 李 2 o ) pes( o4 ,lae 杨君如 ,0 8 以及 冠词 ( 20 ) 闫丽莉 ,0 3 等进 20 ) 行研究的文章 , 但是总 量还是 不多 , 不足 以供教学 参考 , 还 需要更多更广的探索以丰富 目前该 领域 的文献 。在笔 者教 学 中发现大量词汇 由于文 化传统 的影响 , 虽然不 在 以上提 到的 1 5个高频动词之列 , 但其 使用频 率及 地位并 不低 , 笔 者选择了学习者 高频 使用的动词和名词 s d 为研究对象 。 ty u 该词在学习者语 料中高频出现并且它也是被认 为较早 习得 2 .语料分析工具 本研究 主要 借助 计 算 机 和 文 字 处 理 软 件 Wodm t rs i h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减弱语语义韵使用情况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减弱语语义韵使用情况研究引言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经常遇到一个常见问题,就是英语语音中的减弱语语义韵。
减弱语语义韵是英语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现象,它在语音的理解和使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母语影响,他们在使用减弱语语义韵时经常出现错误以及语义韵的不准确使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语料库中的数据,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减弱语语义韵时的情况,以及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减弱语语义韵的定义和作用减弱语语义韵是指词汇中的部分音节在发音中被减弱或省略的现象。
减弱语音在英语中非常常见,通常出现在句子中的非重音部分,其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句子的韵律和语音的顺畅。
减弱语音的使用可以使句子更加自然流畅,减少重读部分的重复,让听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说话者所要表达的信息。
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减弱语语义韵使用中的问题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减弱语语义韵时常常出现以下问题:1. 难以准确地识别和使用减弱语韵 2. 非减弱语韵音的重复使用使得句子不自然 3. 在句子中省略了需要减弱的音节,导致句子缺乏韵律与流畅。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难以适应英语中的减弱语韵现象,也缺乏相关的语音训练和实践,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当使用减弱语韵,使其表达不够准确和流畅。
三、语料库的使用及数据收集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减弱语语义韵时的情况,我们采用语料库作为数据来源。
语料库是一个收集和整理大量语言使用数据的库,它可以提供大量真实语言使用的实例,并能为我们提供研究和分析的基础。
我们将收集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的数据,从语料库中抽取出英语学习者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使用减弱语韵的实例,并对这些实例进行逐个分析,以了解学习者在减弱语韵使用中的特点和问题。
五、问题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数据,我们认为中国学员在减弱语韵使用中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针对英语中的减弱语韵现象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训练;2. 受母语影响,难以准确识别和使用减弱语韵音;3.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语音训练与实践,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同义词辨析和使用——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该语料库包括中国高 中生的英语写作、 大学非英语 专业 1— 4年级 学 生 的 4 6级 考 试作 文 和英 语专 业 、 1 4年级学生的英语作文, ~ 容量约为 10万词 。用 0 于进行 对 比的本族语 者 控 制语 料 库 ( ot l ops cnr ru ) oc
为 FO L WN 和 F O 两 个 语 料 库 , 们 分 别 是 LB 它 BO R WN 和 L B的更新 版本 , O 收录 了 9 代英美本 0年
二 、 究方 法及步 骤 研
工 作定 义是 : 与词 的使 用 直接 相 关 的语 法 范 畴或 语 法词 ( 特别 是介 词 ) 立起 来 的语法 形 式 (rmm t 建 ga ai — cl ae s 。类联 接 通 常用 标 示 形式 的方法 表 示 。 a ptr ) tn 例 如 , 词 dsoe 在 使用 时 , 面 经 常跟 一个 名 词 动 i vr c 后 词 组或 者一个 “h t从句 , “ n 词 ” 句等 等 。 ta” 或 w一 从
2O O9年第 0 9期 第2 5卷 ( 2 5期) 总 2
吉林省教育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NSTI I TUTE I N OF J LI PROVI NCE
No 0 2 0 . 9, 0 9
Vo . 5 12
To a . 2 r lNo 2 5
被“ 传染 ” 了有关 的语 义 特 征 , 所 在 的语 境也 就 上 它 弥 漫 了 一 种 特 殊 的语 义 氛 围 , 语 义 韵 (e ni 即 smat c
poo y ( ow 1 9 ) rsd ) L u 9 3 。词 汇 搭 配 在 语 篇 中往 往 会
语料库研究选题
19篇,北核
1978 2010
3.3 语料库语言学与话语分析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研究(一)——基于语料库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 考察. 外语研究
伊拉克战争合法性的话语重建——一项基于布 什伊战演讲语料库的评价研究. 外语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 况——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国外外语教学
阐析——基于态度立场标记的自建语料库研究 外 语电化教学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分裂句的特征——基于语料库的 考察 外语教学与研究
语料库辅助下的词块习得与写作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英语研究
39篇, CSSCI期刊, 北核,C类期刊
55篇, CSSCI期刊, 北核,A类期刊
3.8 语料库语言学与语言变化研究
白皮书英译文本中动宾搭配调查与汉英翻译策略— —一项基于汉英对比语料库的研究 上海翻译
基于语料库和语料库驱动的词语搭配研究 当代语 言学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研究——大学英语写作 中词语搭配的实证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
72篇,北核
30篇, CSSCI期刊, 北核,A类期刊
语义韵研究
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
“一……就”的英译——兼谈英汉平行语料 库辅助汉译英调查
析“不A不B”式的英译——基于同源多译本 汉英平行语料库的个案分析
3.9 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对翻译小说语法标记显化的语料库研究 外语研究
语料库的“代表性”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 设的启示 外语研究
戴光荣. 汉语译文中习语与词簇的使用特征:基于语 料库的研究 外语研究
翻译引发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的机制——基于语料库 的五四时期汉语欧化结构研究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意义显化翻译考察— —以霍译本林黛玉人物特征为例 外语教学与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介词习得初探——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研究
根 据对 比分 析 理 论 ,两 种 语 言 中相 似 的 结 构 是 学 习 者 易 于 掌握 的 , 因而 会 得 到正 迁 移 , 目的语 的掌 握 中起 到 令 人 满 在 意 的作 用 ; 而两 种 语 言 中不 同 的 内容 是 不 易 掌 握 的 . 因而 这 些 结 构 会 产 生 负迁 移 , 目的语 的掌 握 中起 到 消极 的作 用 。据 此 在
括 和 教 学 问 题 造 成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 键 词 :中国英语 学 习者
1 引 言 .
介词 习得
错误
英语语 料库
语 言 学 习 者 的错 误 在 学 习语 言的 过 程 中不 仅 是 不 可 避免 的 , 且 是 十分 必 要 的 , 此 , 错 误 进 行 必 要 的 分 析 对 于 我 而 因 对 们掌 握第 二 语 言 习 得 的 过 程 和 规 律 具 有 非 常重 要 的 意 义 。S . P C re ( 9 1 提 出 的错 误 分 析方 法 以 中介 语 理论 为基 础 . . od r 1 8 ) 一 直是 二 语 习得 研 究 主要 的手 段 之 一 。 进 入 上 世 纪 九 十年 代 以 来 , 着 学 习 者语 料库 的建 立 及计 算 机 技 术 的 应用 . 一 方 法 随 这 注 人 了新 的活 力 。G a g r 出 了计 算 机辅 助错 误 分 析 的 理 论 rn e提 框 架 , 合 了 语料 库 方 法 及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优 势 , 到 了语 言 研 综 受 究 者们 越 来 越 多 的关 注 。 众 所 周 知 , 语 介 词数 目大 , 意复 杂 , 法 不 一 。 于 中 英 表 用 对 国英 语 学 习 者 而 言 ,要 完 全 掌 握 使 用 介 词 系 统 具 有 一 定 的 难 度 。在 介 词 的实 际 应 用 中 , 于各 种 原 因 , 常会 出现 各 种 误 由 经 用 现 象 。本 文 就 是 利 用Wod mi 为 检 索 工具 , 中 国学 习 者 rS t h 对 英 语 语 料库 中 的介 词 误 用 现 象 进 行 分 析 .探 讨 分 析 了 中 国学 习者 的英 语 介 词 习 得 情况 。 2 相关 问题 的讨 论及 假 设 . 根据中介语理 论( l s1 8 L re _ re n o g 1 9 ) E l ,9 5; asn Fe ma &L n ,9 1 , i 中国学 生 习 得 英 语 的 过 程 是 中介 语 的形 成 过 程 ,它 既 不 是 学 习者 的母 语 又 不是 目的语 , 介 于 两 者 之 间 的一 种语 言 。 据 是 根 N m e提 出 的 “ 似 系 统 ” 学 习 者 的 中介 语 系 统 会 随 着 学 习 e sr 近 , 的加 深 而 逐 渐接 近 目的语 。 据此 我 们 提 出 : 假 设 1 随 着 英 语 学 习 者 层 次 的提 高 , 词 的 误 用 情 况 会 : 介 减少。 虽 然英 语 和 汉 语 中 都 存 在 介 词 ,表 意和 用 法 都 存 在 相 同 的地 方 , 但是 相 比 较 而 言 , 语 的 介 词 系 统 更 为 复 杂 化 . 要 英 主 表 现 如下 : 1 英 语 中 不 用 介 词 的 表 达 , 语 可 能 需 要 借 助 介 词 来 ) 汉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推导性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调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语是 否存在过 多 使用 和 过少 使 用 的情 况?如 果有 ,
主要 表现在 哪几个话 语标记语 词上 ? 3 )中国学生使 用 推 导性 话 语标 记语 水 平 是 否
语 的使 用可 以在一定 程度上 反映语言使 用者 的语用
认 知意 识程度 J 。
国内对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视角大致可分为理
yt ; e等
基金项 目:0 ¥年 度 甘肃 省教 育科 学规 划 课题 ( s 2 0 ] 2O G [08 G 46 ; 0 1 ) 甘肃政 法学 院 2 1 年 科研 资 助重 点项 目 01
(.Fm lX D W2 ) C 2 Z L 1 Z
2 阐发性标 记语 (l oai akr) 如 ad ) e brtem res , n 、 a v
Jn 2 1 u ., 0l
文 章 编 号 :6 1 46 (0 10 0 7 0 17 — 07 2 1 )2— 0 4— 4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推导性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调查
一
项 基 于语 料库 的研究
唐 丽玲
( 甘肃政法学院 人文学院 , 甘肃 兰州 70 7 ) 30 0
摘要 : 通过 语料库 文本分析 的方 式 , 中国英语 学 习者 ( 把 英语 专 业 学生 ) 书面语 中推 导性
话语 标记语 进行 了系列研究 。他将话 语标记语 分为
四大类 :
I 对 比性 话 语标 记语 ( o t s v akr) 如 ) cnr t em re , al s
t o g bu c ntay o o v r n o aio 、i h uh t o r r t、h we e i c mp rs n n
达态 度或 步骤意义 的语 言成分 。话语 标记语 反 映了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冗余错误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冗余错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题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冗余错误研究二、论文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国际化的进程越来越迅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和学术研究的主要语言,已经成为了必修课程之一,中国的大学生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使用英语。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然而,英语写作存在很多的困难与误区,比如不规范或冗余的表达,这些错误往往会使得想要表达的意思变得不清晰或难以理解,因此在英语写作中能够正确使用英语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尽可能精练的语言形式,成为了很多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能力。
本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来探讨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语言冗余问题,旨在通过语料库分析的手段找到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冗余错误,从而帮助学习者改进英语写作水平,提高英文写作的整体质量。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冗余错误,通过收集大量的语料库数据来探究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方法如下:1. 收集语料库数据:收集大量的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并进行分类。
2. 录入语料库:将收集到的语料记录到电子文档中,方便后续的分析。
3. 数据分析:利用专业的语料库分析软件,对语料进行分析,在统计学习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语言冗余问题。
4. 分析语言冗余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挖掘语言冗余问题,并按照重要程度和出现频率进行排序。
5. 提出解决方案: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根据具体的错误特点和频率,为学生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四、预期结果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数据,本文将分析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冗余错误,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以帮助学生掌握精简和准确表达的技能,从而改善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提高英文写作的整体质量。
五、研究的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语言冗余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更精练和准确地表达方式,提高英语写作的质量和可读性。
本文的研究也将为英语教育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切合实际地教授英语写作,并为国内推进英语教育做出有益的贡献。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介词I_省略_义使用情况_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_许梦卿
的隐喻义,如“喜欢赞成”( in favor) VS“消失”( The sun is in. ) ; 从边界的概念他们还解释了“形状”( 如 in a circle) 等 语义的产生。
由于人类概 念 的 灵 活 性,介 词 in 发 展 了 丰 富 多 彩 的 隐 喻 义 ,他 们 广 泛 用 于 物 质 世 界 、社 会 生 活 、人 类 心 智 活 动 等不同的认知 域。本 文 将 介 词 in 的 语 义 划 分 为 空 间 义、 时间义和 抽 象 隐 喻 义 三 类,并 以 Tyler & Evans( 2003 ) 的 理论模式为主要依据,参照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 Sum m er,2005 ) 、Collins Cobuild Prepositions( Sinclair,2002 ) 和 LOCNESS 语 料 库,主 要 根 据 其 认 知推理途径和认知域,将 隐 喻 类 语 义 细 分 为 七 个 语 义 群, 如表 1 所示。语义细分有时很难决定,而语义类别和语义 群 的 划 分 则 更 具 有 可 操 作 性 。 需 要 说 明 的 是 ,这 里 确 定 的 语 义 项 并 未 涵 盖 所 有 语 义 ,而 是 英 语 本 族 语 者 使 用 较 多 的 义项。
语义类别 /语义群
空间义
时间义
境况
方式 /媒介
隐
事件 /活动
喻
方面 /领域
义
社会团体
数量
抽象人
定义 指空间某地方、位置或方位 指和时间相关的意义 指自然的、身体的、心理的状态、情形或事件的背景条件 指方式、媒介、手段、材料等 指事件、行为、变化的过程,或某人的活动、职业等 指在某方面或领域 指社会、社会地位或团体 指数字、比率等 指抽象意义上的人、人生、人的感觉等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介词in的多义性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介词in的多义性对
比研究
洪扬;王飞凤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3()2
【摘要】基于认知语义结构和语料库技术,旨在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介词in使用总频数及不同义项上频数的差异。
研究发现:1)从总频数上看,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介词in的使用上大体相似。
2)然而,就原型义项,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明显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
3)另外,在介词in较难习得的边缘义项和各类隐喻义项上,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明显少用的情况。
其可能性原因包括:原型义项的较易习得、母语的概念负迁移以及频次输入的影响。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洪扬;王飞凤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关于make的搭配的对比研究
2.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及本族语料库中difference的V+N类联接及其后接介词
搭配行为对比研究3.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及本族语料库中difference的V+N 类联接及其后接介词搭配行为对比研究4.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介词from的搭配差异研究5.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及本族语料库中difference的V+N类联接及其后接介词搭配行为对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研究 方法 .
本研究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 : () CE 1 在 L C中检索出两组所有的缺省和冗余错
1 相 关研 究
误 : c E 语料库中, 在 LC 所有的错误都给配备 了一个错 前人对简单介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个简单介词 误标签 , 缺省和冗余 的错误标签分别是 w 4 w 5 d 和 d 。我 的用法研究或简单介词的用途研究 ,而对简单介词使 们分别输入 w 4 w 5检索 出所有词的缺省和冗余 。 d 和 d, 用错误的研究还几乎是空 白,而用语料库对简单介词 () 2 手工挑 出其中的简单介词 ,并分别统计 出每 进行的研究也几乎是零 。 以往对 “ 缺省” “ 和 冗余” 的研究也不多 , 据笔者统 个简单介词的缺省和冗余次数 。 () 3 把每个简单介词 的缺省和冗余次数 除以每组
介 词
0 f i n t o fr o O n a t
比率
4. 3 8 36 .7 25 . 2 1 .2 09 .6 O. 8 7
w t i h
1 6 .9
w t i h
15 .8
wt i h
b y
dr g ui n
0 9 .6
0. 4 2
b y
计, 目 到 前为止 , 只有李景泉和蔡金亭 (0 1, 20 ) 分析了 缺省和冗余总数 ,得出每个简单介词的缺省和冗余在 l圜英语学生英语写作 中冠词的缺省和冗余现象 ;刘 每组总缺省和冗余 中的 比率 ,其中每组的缺省和冗余 } 1 学敏 (04 利用语料库研究 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所犯的 总数在桂诗春和杨惠中教授 (03 出版的 《 20) 20 ) 中围英语
aot bu
0 4 .5
fr o
0. 5 4
ao t b u
0 n fm r o a t it no
0.4 2
O. 4 2 0. 2 1 0. 2 1 0
f m r o
0 n a t drg ui n it no
收稿 日期 :05 9 9 20 —0 —1
作者简介 : 刘学敏( 98 , , 17 一)女 山东临沂人 , 暨南大学讲师 , 研究方 向为语料库语言学 、 习得等。刘玉花 (9 6 , ,l :语 17 一) 女 I 东德州 l 人, 华南农业大学教师 。
维普资讯
— — 一
项 基 于 语 料库 的研 究
刘学敏 刘玉花
( . 南大学 1暨
英语二系 , 广东
广州 503 2 华南农业 大学 162 .
英语系 , 广东
广州 50 4 ) 16 2
摘 要 : 简单介词是 英语 中较难 掌握 的一类词 , 中国英语 学习者在使用过程 中经常犯“ 省” 冗余 ” 缺 和“ 错误 通过 运用语料库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 我们发现: 简单介词 “ ” “f,“ ” i , o' t 的缺 省和冗余发生 的频 率最 高; n ’ o 简单介词 的 缺省与冗余成正比关系. 而简单介词 的缺 省和冗余与英语水平 成反 比关系。 关键 词: 简单介词 ; 缺省; 冗余 ; 料库 语 中图分类号 : l H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ox(o6 O 17 —42 2o )5一o2 15—0 3
介词是英语中非常活跃 的一类词 ,在英语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简单介词又是所有介词 中用途最 广泛 ,用法最灵活的一类词。而其用途的广泛性和用
2 研 究 方案
2 1 研究 对象 .
法的灵活性却导致 了学习者很难准确掌握其用法 ,在
我们的研究对象来 自 C E ( L C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 使用这类词的过程 中容易犯错误 。本文就分析研究了 库) 的两个子语料库 : 非英语专业大学一 、二 : 年级作文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简单介词的过程中所犯的缺省 和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三 、 四年级作文 , 在我们 的研究 和冗余两类错误 ,集中介绍讨论缺省和冗余两类错误 中 , 以上 两组研 究对 象 分别 标 为一 组 和二组 。
.
1 6. 2
刘学敏 刘 玉花 : 中国英语学习者“ 简单介词” 缺省” 冗 余” 的“ 和“ 分析
第5 期
下面我们来看简单介词 的冗余 结果 ( 如表 2 所
表 l 简单介词的缺省
一
示) :
表 2 简单介词的冗余
一
组
二 组
介词
i n o f fr o t o
-
比率
维普资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鱼 期 生箜
Ju ao G a dn o t hi N ra U i r or l f un og le n 0n n e i n z P v c c rl v s
N ., 0 o 26 5 0
中 国英 语 学 习者 “ 单 介 词" 缺 省 " 冗余 " 析 简 的“ 和“ 分
8. 3 4 d.4 3 2. 9 2 16 .9
介词
0 f l n t o f o r
比率
组
二 组
介词
6. 3 5 0 f 4. 5 l n 2. 3 9 t o 15 .8 a t
比率
9. 6 4 4. 4 2. 7 7 2._ 4 4 17 .9 13 .
“ 缺省” “ 和 冗余”两类错误在各种 词类中总的发展模 学习者语料库 》中已有统计 , 两组的冗余总数分别为 式, 而此研究还尚未具体到某一种词类的详细研究。 63 58两组 的缺省总数分别为 80 4 1 和 1; 3 和 。
从以上可以看 出, 简单介词的 “ 缺省” “ 和 冗余” 作 () 4 最后对所有简单介词的缺省 和冗余 比率分别 为两种错误 , 其研究还非常缺乏 , 是值得研究的领域。 进行排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