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建筑模板专项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新庄矿井联合建筑项目工程,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新庄镇新华村。

联合建筑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地上办公楼5层,灯房浴室3层,地下1层车库,柱下条形基础,总建筑面积22215.89㎡,地上建筑面积17489.17㎡,地下建筑面积4726.72㎡。

地上局部五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为22.20m。

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物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二、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镜面板、铁钉、螺杆、止水螺杆
2、工具及机具准备
钉锤、手工锯、圆盘锯、手电锯
3、其他
脱模剂、工程线等
4、技术交底
向木工交模板几何尺寸、交标高、交支模的方案和技术要求,交支撑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和具体要求,拆模时间,交质量标准及通病防治措施及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重点: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截面尺寸、标高及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施工难点:垂直度的控制、标高的控制、阴阳角的方正及顺直。

注意事项:烂根的消除、脱模剂涂刷均匀、模板的接缝、拆模时间。

5、模板设计
主要基础梁、框架柱、框架梁、剪力墙。

(1)设计
a、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厚度为100㎜,垫层模板采用100×100㎜方木,沿垫层边线设置方木,方木支撑在基坑壁上。

b、构造底板模板:
底板厚度为200㎜,侧模采用12㎜厚竹胶板,50×100㎜方木做竖楞,高度=底板厚+100㎜,集水井、电梯井模板采用18㎜厚多层板按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

c、墙模板:
地下室墙模:根据地下室层高及地下室内墙净高,墙厚进行下料,模板采用15厚的多层板,在多层板的另一面用50×100的做竖向背楞,在制作的木模上,从高地面250mm的高处,用16的钻头接400×400的间距打上螺杆眼。

在安装模板前,弹出的墙身线、门洞线及标高线,并弹出模板控制线,模板面清理干净,编上号,并均匀涂好水质脱模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前补刷,以免污染钢筋,检查人防门框是否已安装完毕。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满堂钢管挑架,立杆间距0.9m,并设置水平钢管,为了保证满模刚度和稳定性,沿高度方向设3~4道斜撑,斜撑水平方向间距≯1.5m,与满堂架相连,从而形成了整套的墙模支撑体系。

检查阴阳角模接缝是否严密,防止错台及漏浆等现象。

拆模后将穿墙螺栓突出部分割断,然后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实抹平,剪力墙支模见详图:
剪 力 墙 支 模 体 系 图
地上墙模、电梯井模板,直接用配制好的整块模板拼装成形,穿上PVC套管和螺杆。

门洞口模板不专门配置门框,而是按图纸尺寸将木模配到门边,洞口侧模用多层板,做成与墙同厚的尺寸镶牢固,用钢管扣牢,大于1m 的洞口必须打顶撑。

剪力墙模板安装完后,在模板下口用1:3水泥砂浆抹塞缝隙,并做成斜坡状。

1、柱模板
保证柱模板的长度符合模数,不符合的部分放到节点部位处理或以梁底标高为准,由上往下配模。

在模板的另一面用50×100的木方做背楞,在制作的模板上,从高地面250mm标高处向上打用Ø16的螺杆眼。

竖向间距400穿上螺杆,扣上钢管进行吊正并加固,柱根部同样用1:3水泥砂浆堵隙。

2、梁模板:
梁底板模与侧模均采用12㎜厚镜面板。

主龙骨采用50×100㎜@150~200㎜单面刨光方木,次龙骨采用50×100㎜@600双面刨光方木。

梁侧模、梁底模按图纸尺寸进行现场加工。

然后加横楞并利用支撑体系将梁两侧夹紧,梁高大于500时,在梁h/2处加φ12对拉穿墙螺栓@600。

3、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采用12㎜厚镜面板。

主龙骨采用φ48钢管间距为800~1000㎜,次龙骨采用50×100㎜@200~350双面刨光方木。

为保证顶板的整体混凝土成型效果,将整体顶板的竹胶板按同一顺序、同一方向接缝平铺,必须保证接缝处下方有龙骨,且拼缝严密,表面无错台现象。

若与柱头相交,只在该处锯开与柱尺寸相应洞口,下垫方木作为柱头的
龙骨。

4、楼梯模板:
用多层板配置。

踏步踢面板用50厚木板制作,两端钉在侧板木档上,靠墙的一端钉在反三角木上,踏步板背楞采用50㎜方木。

配制前先画出楼梯大样图核对尺寸、标高无误后,方可制作。

搭设支架,制作时并在梯段侧板内划出踏步形状与尺寸,并在踏步高度线一侧留出踏步侧板厚度钉上木档。

三、顶板、梁的支撑体系
1、梁、顶板支撑系统为扣件式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为800~1000㎜,水平杆间距为1200㎜,本工程梁底、梁侧模均采用18㎜厚多层板,侧模、底模用50×100㎜间距200㎜方木作通长背楞,50×100㎜方木作梁底排木,间距200㎜。

2、对于跨度≥4m的梁,按全净跨长度1-3‰进行梁底模起拱,起拱
从支模开始时进行,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

距梁端500㎜处,在梁模上留设清扫口,待杂物清理干净后,将其堵严。

3、当梁高≥600㎜时,在梁的垂直方向中部采用Φ12间距600㎜对串螺杆进行加固。

4、梁模加固完毕后,即可支设楼板模板。

楼板模板用12㎜厚竹胶板,次楞用50×100㎜方木,间距200㎜,主龙骨用Φ48钢管,间距为600㎜,支撑均采用Φ48钢管。

四、模板加工
1、模板加工要求:
柱、梁的模板加工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对角线误差小于1㎜,尺寸过大的模板需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

次龙骨必须双面刨光,主龙骨至少要单面刨光。

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

2、模板加工管理: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周转使用的多层板,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切掉破损部分,然后刷封边漆加以利用。

五、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

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2、±0.000以下模板安装要求:
(1)底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底板模板安装,底板厚度为200㎜,侧模采用18㎜厚多层板,50×100㎜方木做竖楞,高度=底板厚+100㎜,集水井、电梯井模板采用18㎜厚多层板按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

集水坑、电梯井模板采用18㎜厚多层板按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

模板固定要牢固,并用钢丝绳、或螺杆将模板拉在底板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浮。

(2)墙体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2)技术要点:
安装墙模板前:○1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

○2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

○3做好测量放线工作。

有必要时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以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3)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按标高铺梁底模板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

(对于用于装饰的腰线,采用预留钢筋,第二次支模浇捣。

)2)技术要点:
按规范要求进行起拱,并注意梁的侧模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住侧模。

(4)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扣件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
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
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2)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 时,起拱1~3‰),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5)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脚手架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设支撑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模板。

2)技术要点:
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企口拼接,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3、±0.000以上模板安装要求:
(1)墙体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
拆模。

2)技术要点:
墙体模板支模均为双面支模,采用对拉螺栓固定,墙体随层高及墙厚变化,采用改变阴阳角模及B板(丁字板)尺寸调整配模。

(2)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同±0.000以下相同。

(3)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同±0.000以下相同。

六、模板拆除
1、墙柱模板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先纵墙后横墙。

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1.2Mpa 后,先松动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与墙体脱开。

脱模困难时,可用撬棍在模板底部撬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除下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

2、门窗洞口模板拆除
松开洞口模板后,撬棍从侧边撬动脱模,禁止从垂直面砸击洞口模板。

防止门洞过梁混凝土拉裂,拆出的模板及时修整。

所有洞口宽>1M 时拆模后立即用钢管加以支撑。

3、顶板模板拆除
顶板模板拆除参考每层每段顶板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跨度在2M 以下,强度达到50%即可拆除,跨度大于8M 的顶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外,其余顶板、梁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拆顶板模板时从房间一端开始,
防止坠落人或物造成质量事故。

顶板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竹胶板。

拆除的竹胶板、龙骨及扣件架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料。

拆掉的钉子要回收再利用,在作业面清理干净,以防扎脚伤人。

七、模板的维护
1、模板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模板的堆放应分规格堆放,及时修理,保证编号的清晰。

拆模时要注意对成品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2、模板维修
竹胶板运输堆放防止雨淋水浸;严禁与硬物碰撞、撬棍敲打、钢筋在上拖拉、振捣器振捣、任意抛掷等现象,以保证板面不受损坏;切割或钻孔后的模板侧边要涂刷,防止水浸后引起竹板起层和变形;竹胶板模板使用后应及时用清洁剂清理,严禁用坚硬物敲刮板面及裁口方木阳角;对操作面的模板要及时维修,当板面有划痕、碰伤或其他较轻缺陷时,应用专用腻子嵌平、磨光,并刷BD-01 环氧木模保护剂,竹胶板一般周转次数为6次,当拆下的模板四周破坏、四边板开裂分层时,将模板破损部分切掉四周刷封边漆,然后重复利用。

八、注意事项
○1模板上架设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采用36V的低压电源。

○2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3
装拆施工时,上下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或抛掷。

○4安装墙柱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预拼装模板的安装,边就位、边校正、边安设连接件,并加设临时支撑稳固。

○5安装整块柱模板,不得将柱子钢筋代替临时支撑。

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时,先检查基坑土壁、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滑坡、塌方危险时,必须先采用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

操作人员上下基坑要设扶梯。

基坑上口边缘1M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和材料,模板支在护壁上时,必须在支点上加垫板。

九、模板计算
1、楼板厚度80㎜、100㎜和110㎜,模板板面采用12㎜厚竹胶板,次龙骨采用50×100㎜,E=104N/㎜2,I=bh3/12=4.16×104㎜4,方木主龙骨采用100×100㎜。

(1)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0.6KN/㎡
混凝土标准值: 24 KN/㎡
钢筋自重标准值: 1.1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2.5 KN/㎡
楼板按150㎜厚计算:
荷载标准值:F1=0.6+24×0.15+1.1+2.5=7.8 KN
荷载设计值:F2=(0.6+24×0.15+1.1)×1.2+2.5×1.4=9.86 KN
(2) 计算次龙骨间距:
新浇筑的混凝土均匀作用在胶合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
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考虑,梁宽取300㎜。

按抗弯强度验算:
21181l q M = m f W
M ≤=δ
式中:
M ——弯距设计值(N .㎜)
q 1——作用在顶板上的均部荷载(N/㎜),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表8-69组合。

q 1=F 2×0.3=9.86×0.3=2.96 KN/M l ——次龙骨间距
δ——受弯应力设计值(N/㎜2) W ——截面抵抗矩6
1=bh 2
f m ——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2),按《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表2-98,取11 N/㎜2
m f W
M
≤=
δ 22211/116
181mm N bh l q ≤ l 161055.2618200882≤⨯⨯⨯≤㎜
按模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设计跨度的1/250
250
100677.04l EI ql ≤⨯=ω
q ——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载(N/㎜) E ——模板的弹性模量(N/㎜2),E=104N/㎜2
I ——模板的截面惯性矩(㎜4),I=12
1
=
bh 2=9.72×104㎜4 604250
55.2677.0101072.910034
4=⨯⨯⨯⨯⨯≤l ㎜
取抗弯承载力,刚度要求计算的小值,l=516㎜,施工次龙骨间距取200㎜< l 满足要求。

(3)用ф48×3.5扣件架管,间距最大为1200㎜,最下一层地杆距地300㎜,中间水平拉杆间距大于1200㎜,支撑杆有效面积A=489㎜2(内R=41㎜)
1)抗压强度验算: N=9.86×2.12×1.2=25.08KN
[N]=Af=489×215×10-3=105 KN>11.6 KN 满足 2)稳定性验算:(按中心点最大偏心25㎜计算): =π(D 4-d 4)/64=1.22×105㎜4 i X =(I X /A)1/2=15.79㎜ I X =1800/i X =1800/15.79=114
查Q235,b 类截面轴压稳定系数фx =0.453 欧拉临界应力:
N ex =π2EA/2X λ=π2×2.06×105×489/114=76.4 KN 初始偏心弯距:M X =N e =16×103×25=4×104 N .㎜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r x =1.0 受压最大纤维毛截面抵抗距
W 1X = I X /(D/2)=1.22×105/24=5083.3㎜3
N/фx A+βmxMX/[(1-0.8N )/Nex]=175.9MP a <215 MP a (满足要求) (4)墙体模板计算 1)荷载计算: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1,地下室层高3.3 M ,标准层层高3.0M ,,侧压力为
F 1=0.22r c t 021ββv 1/2 F 2=Hr c 其中:
F 1、F 2——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 r c ——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自拌混凝土为3~5h ,取t 0=4h v ——混凝土浇筑速度,取v=3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顶面的总高度,取5.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1.0
β2——混凝土坍落度修正系数,按坍落度120~180㎜,取β2=1.15
计算得 F 1=0.22×24×4×1.0×1.15×31/2=42.068 KN/㎡ F 2=24×3.3=79.2 KN/㎡> F 1 取F= F 1==42.068 KN/㎡
2)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2
混凝土采用料斗浇筑,取倾斜倒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 4KN/㎡。

由○1、○2两项荷载组合,得模板承受的水平荷载值为 q=1.2×○1+1.4×○2=1.2×42.068+1.4×4=56.082KN/㎡(用于验算模板及其支撑的强度)
q=○1=42.068 KN/㎡(用于验算模板及支撑的刚度)
2、模板及次龙骨的设计及验算
(1)次龙骨设计及验算:
次龙骨选用50×100㎜方木,间距200㎜,按受力方向其截面性能为:E=104N/㎜2,=
δ87KN/㎜2,I=416㎝2,w=83㎝2
主龙骨间距取600㎜,次龙骨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2)次龙骨的强度验算:
次龙骨承受的荷载为
q托=qL模=56.082×0.3=16.82KN
式中:
q托——模板传给次龙骨的线荷载
L模——模板的跨度
计算简图见下图:
托=16.82KN/m
得次龙骨截面最大弯距为:
M max=0.1 q托l2托=0.1×16.82×0.62=0.61KN.M
δM/W=0.61×106/83×103=7.349<[δ]=87N/㎜2
=
次龙骨的强度满足要求。

(3)次龙骨的刚度验算:
梁承受的线荷载为:
q次=qL模=56.082×0.25=14.02KN
计算简图见下图:
次=14.02KN/m
得最大挠度为:ω=0.677×q次L次/100EI
=0.677×14.02×0.64×1012/100×104×416×106 =0.296<[ω]=1.5㎜
次龙骨的刚度满足要求。

3、主龙骨的设计及验算:
主龙骨选用ф48×3.5×2钢管,间距为600㎜,双根布置,穿墙栓间距取600㎜,主龙骨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主龙骨的截面的强度验算:
次龙骨传给主龙骨的集中荷载为
P主= q托L次=16.82×0.6=12.36 KN
计算简图见下图:
得主龙骨截面最大弯矩为
M max=0.604P主L次=0.604×10.092×0.6=3.657 KN
δM/W=3.657×106/2×15.08×103=121.253<215N/㎜2
=
主龙骨的强度满足要求。

(2)主龙骨的刚度验算:
次龙骨传给主龙骨的集中荷载为:
P主= q次L次=14.02×0.6=8.412 KN
计算简图见下图:
p主p主p主p主p主
p主=8.412KN
得最大挠度为:ω=1.883×PL/100EI=1.883×10.3×103×0.63×109/100×2.06×105×2×12.19×104=0.83<3.00㎜(满足要求)主龙骨的刚度满足要求。

4、穿墙螺栓验算:
每根穿墙螺栓承受的拉力为:
T=qs=52.58×0.45×0.6=14.2KN
选用ф14穿墙螺栓,查表得净面积A=105㎜2
δT/A=14.2×103/105=135<215 KN/㎜2
=
满足要求。

5、柱模板计算
验算截面为500×600(存在的截面最多,具有代表性),高为 3.3米,柱子用80×60方木钢管及对拉螺杆夹紧柱模板。

1)柱模板的验算
①模板的标准荷载:
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
砼的浇筑速度为2.5m/h
F1=0.22r c t oβ1β2V1/2
=0.22×25×200÷(30+15)×1.2×1.0×2.51/2=42.52KN/m
F2=r c H=25×3.3=82.5>42.52KN/m2
取f=42.52KN/m2
有效压头高度h=42.52/25=1.701m
倾倒砼时对模板产生的水平振动荷载6KN/m2
②模板的强度验算
柱模选用多层板,竖向小方木间距为0.2m,柱箍间距为0.5m,故其标准设计荷载:
q1=(1.4f+1.4g)×0.9
=(1.4×50.8+1.4×6)×0.9=71.568KN/m2
化为线荷载71.568×0.2=14.31KN/m
支座弯矩M A=-1/2q1m2=-1/2×14.31×0.152=-0.161KN·m
跨中弯矩M E=0.1ql2=0.1×14.31×0.32=0.1288<∣-0.161∣
取Mmax=-0.161 KN·m
W=(30×1.82)/6=16.2cm3
W X=N/An+Mmax/γmax=71.568÷0.2+0.2415÷1.4=0.358
强度能满足要求。

○3柱模的刚度验算:
柱模板刚度计算的荷载标准
q2=1.2f×0.3×0.8=1.2×50.8×0.3×0.8=14.63KN/m2
端部挠度
W C=q2ml3/24EI(-1+6n2+3n3)
=(14.63×0.15×0.33)÷(24×0.1×108×43.74×10-8)×(-1+6×0.52+3×0.53)
=4.94×10-4<L/400=0.3/400=7.5×10-4
W E=5q2l4/150EI=(14.63×0.34)÷(150×0.1×108×43.74×10-8) =1.81×10-4<7.5×10-4 刚度能满足要求。

2)柱箍拉杆验算:
拉杆间距同柱箍间距
A=0.5×0.5=0.25
P=F·A=67.592×0.25=16.898KN<23.75KN
柱箍拉杆能满足要求。

6、梁模板计算
(1)抗弯强度验算:
1)荷载:
底模自重5×0.018×0.4×0.85=0.031 KN/m
混凝土自重24×0.4×1.2×0.85=9.79 KN/m
钢筋自重 1.5×0.4×1.2×0.85=0.61 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2×0.4×0.85=0.68KN/m
合计 q1=11.11KN/m
乘以折减系数0.9 则q1×0.9= q2=10.00 KN/m
2)抗弯承载力验算:
底模下的方木间距为0.2m,是一个多等多跨连续梁,考虑到木材的长度有限,故按四等跨计算。

按最不利荷载结构静力表得:
弯矩系数:K M=-0.121
剪力系数:K V=-0.620
挠度系数:K w=0.967
则M= K M×q l2=-0.121×10.00×0.22=-0.048 KN/m=-0.048×106N/㎜δ=m/w=-0.048×106×6/(450×402 )=4.86<f m=13 N/㎜2
剪力强度验算:
V= K V q l=-0.620×10.00×0.2=1.24 KN
剪应力: =3v/2bh=3×1.24×103/(2×450×40)
=0.103 N/㎜2<1.4N/㎜2
3)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混凝土荷载,则q1=14.723则q2=13.25 KN/m
W= K w q l4/100EI=0.967×13.25×2004/(100×9×103×450×403/12)
=0.094<[W]=l/720=200/720=0.278㎜(满足要求)
2、侧模验算:
(1)荷载验算:
砼的浇筑速度:V=2.5m³/h
浇筑温度为25℃,坍落度为:30-50mm。

T0=200/(T+15)=200(30+15)=4.44
1)侧压力F1=0.22rt0β1β2V1/2
=0.22×24×4.44×1.2×1×2.51/2
=44.48KN/m2
F2=r0h=24×0.8=19.2KN/m2<44.48KN/m
取f=19.2KN/m
乘以分项系数:F=19.2×1.2=23.04 KN/m2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4 KN/m2
乘以分项系数:4×1.4=5.6 KN/m2
以上两荷载合计23.04+5.6=28.64 KN/m2
根据立档间距为500㎜,则荷载为:28.64×0.5=14.32 KN
乘以折减系数,则q=14.32×0.9=12.88 KN
(3)抗弯强度验算:
仍按四等跨计算,其K M、K V、K W于前述相同,设侧模50㎜厚则:M= K M×q l2=-0.121×10.00×6002=435.6×103KN/㎜
δ= m/w=435.6×103×6/(600×402)=2.75<13 KN/㎜2
(满足要求)
(4)抗剪强度验算:
V= K V q l=-0.620×10×600=3720N=3.72KN
剪应力: =3v/2bh=3×3720/(2×600×40)=0.23<f v=1.4 N/㎜2 (满足要求)
(5)挠度验算:
取侧压力f=23.04 KN/㎡化为线荷载23.04×0.6=13.82 KN/㎡
乘以折减系数,则13.82×0.9=12.24 KN/㎡
W= K w q l4/100EI=0.967×12.24×6004×12/(100×9×103×600×403)=0.533㎜<l/400=600/400=1.5 N/㎜2
(满足要求)
(6)钢管支柱验算(按1250㎜验算)
δ=N/фA=33.1/0.191×4.89=35.44<215 N/㎜2
(满足要求)
十、支模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模板工程施工易出现轴线偏位,梁板标高误差和炸模等现象,要确保模板工程质量,必须对以上易出现的缺陷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发生,技术措施如下:
1、所有梁、柱均由翻样给出模板排列图和排梁支撑图,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班组施工,必要时画出细部结构大样图。

2、模板使用前,应先进行筛选,对变形、翘曲超出规范的应予清除,不得使用。

3、认真做好“三检”制度,每个分项在拼模过程中,班组及时进行
自检、互检,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再由项目部质量员按规范要求进行技术复核,办好书面签字手续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在框架柱支模时,柱身下中柱箍设置加密为400cm,剪力墙支模50×100mm松木排档间距加密设置为150—200cm,每排固定采用二根钢管加固。

对拉螺栓也采用双螺帽固定,梁墙板支撑,为确保断面正确不炸模,梁墙板二侧均采用钢管作为支点,超过0.8m以上梁设置对拉螺栓。

5、浇捣砼过程中应派技术好的木工守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报告工地现场总施工或技术负责人。

十一、模板施工的安全技术
1、模板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
1)模板构件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承重构件其检查验收手续要齐全。

2)保证运输道路畅通,现场有安全防护保护措施。

3)夜间施工要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工作。

4)检查木工施工机具运转是否正常,电源线的漏电保护装置要齐全。

5)模板施工前,现场施工人员要认真向有关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新的模板施工工艺,必须通过试验,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人员进行作业培训。

2、模板施工的安全要求
1)模板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1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米以上时,要严格按“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

○2采用全封闭施工,模板施工作业区,周围应设安全网、防护栏杆。

○3操作人员上下通行,必须由施工电梯,上人扶梯等上下,不允许攀登模板或脚手架上下。

○4不许在墙顶及其他狭窄而无防护栏的模板上行走。

○5不得在作业架子上,平台上堆放模板料。

○6高处支模工人所用工具不用时,要放在工具袋内,不能随意将工具、模板零件放在脚手架上,以免坠落伤人。

○7易燃材料要远离火源堆放。

○8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各种电源线应用绝缘线,不允许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9模板支撑不能固定在脚手架上,避免发生倒塌或模板移位。

2)模板安装的安全技术要求
○1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模板安装前,应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塌方的危险,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后,才能开始作业。

○2操作人员上下基坑要设有爬梯并加设扶手。

○3基槽(坑)上口边缘1米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和材料。

○4模板支撑支在土壁上,应在支点加垫板,地基土上立柱应垫通长垫板。

○5分层、分阶段的柱基支模,要待下层模板修正,并支撑牢固之后,再支上一层的模板。

○6柱模板支模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或用钢筋、钢丝拉结牢固,避免柱模整体歪斜。

○7柱箍的间距及拉结螺栓的设置必须依据模板的设计要求做。

○8梁或整体楼盖支模,应搭设牢固的操作平台,要避免上下同时作业。

○9楼层支模架采用整体或钢管脚手架,各层支架的立柱应垂直,支架的层间垫板应平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十二、拆模的安全技术措施
1、折模的安全要求
(1)拆模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根椐《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现浇砼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到损坏,即可拆除。

一般墙体模板在常温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椐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方可拆除。

3)在拆除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模,以妥善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5)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椐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拆模。

6)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保温措施,拆模后要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0℃,以免发生温差裂缝。

7)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椐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顺序进行,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拆除。

8)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阻碍通行发生事故。

9)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10)拆除的模板向下运行送传递,一定要上下呼应,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

11)拆除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宜采用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

拆除的部件及操作平台上的一切物品,均不得从高空抛下,并做好工完场清工作。

12)当遇到雷、雨、雪或风力达到六级以上的天气时,不得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拆除模板时由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操作人员佩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横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集中整理,不准向下乱扔。

拆模间歇时,将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雨、雪及五级大风等天气情况下禁止施工。

2、模板的拆除的安全技术
1)基坑内拆模时,要注意基坑边坡的稳定,特别是拆除模板支撑时,可能使边坡发生震动而坍方,拆除的模板应及时运到离基坑较远的地方进行清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