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投入与外国对比

合集下载

中美启蒙教育区别

中美启蒙教育区别

中美启蒙教育区别
中美两国的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
的差异。

本文将就中美启蒙教育的区别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首先,中美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的基
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中美启蒙教育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在中国,启蒙教育以
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则以接受知识为主。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采用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此外,中美启蒙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启蒙教育的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基础学科,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中美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
明显的差异。

中美两国的启蒙教育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借鉴。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促使我们对启蒙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中外护理教育对比图文

中外护理教育对比图文
中外护理教育对比图文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外护理教育发展历程 • 中外护理教育模式对比 • 中外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 • 中外护理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对比 • 中外护理教育师资力量对比 • 中外护理教育就业前景对比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对比分析中外护理教育的理念、模式及发展趋势,以促进护理教育的国际交流 与合作。
外国护理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特点
1 2 3
注重模拟教学
外国护理教育广泛采用模拟教学方法,通过高仿 真模拟设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 下进行实践操作。
强调批判性思维培养
外国护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 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提 出解决方案。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外国护理教育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 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 力。
差异分析与提升策略
差异分析
中外护理教育师资力量在构成、教育培训和科研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文 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
提升策略
为提升中国护理教育师资力量,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护理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 养和教学能力;加强与国际护理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鼓励护理教 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差异分析与改进方向
加强模拟教学设备建设
中国护理教育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加强模拟教学设备的建设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
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中国护理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 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优化临床实习安排

浅谈我国教育落后是那方面的原因

浅谈我国教育落后是那方面的原因

浅谈我国教育落后是那方面的原因咸安特校李凡很多人都认为,我国的教育质量是因为教育发展太快造成的。

的确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

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08.36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共录取新生420万人,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超过2000万。

2004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9% (1995年毛入学率高于15%的国家有68个,超过50%的国家有7个,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81.1%,)。

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很多学校在不具备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和开设新的专业,教育质量无法保证这是必然的。

另外教育发展的“过度”导致了知识失业,反过来,知识失业又助长教育的进一步扩张。

为了避免低学历造成的失业危险和将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父母亲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拼命送去上大学,这样就又带来了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张,于是政府只得又进一步扩张大学更高层次的教育……。

一些教育经济学家和工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过度教育性质的劳动者可能更不适合他们的工作,从而造成对工作不满,工作不努力,进而对企业生产水平和工作状态产生负影响”。

很多人关心的是教育投资问题,教育投资为什么突然向高等教育倾斜?现在的三级教育结构是否合理?国家为什么不能兑现1992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等,我想总有很多正面的反面的议论。

但我不觉得是我们国家教育最根本的问题。

有人计算过:按中国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GDP为182321亿元)计算,提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增加一千多亿教育经费,若其中的三分之一用于高等教育,即有300多亿。

以当前每年大专院校在校学生1000万、每人每年6000元学费计算,每年总共收取学费约600亿左右。

相关教育专家称:如果“一个百分点”的国家教育财政投入的承诺能够兑现,那么大学学费则能够减半。

可见教育投入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迟早能够圆满的解决,所以我想人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到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上来。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高等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探讨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教育体制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由国家主导的,并且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和规范。

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公立学校,由政府出资运营。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元化和分散化。

美国拥有许多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独立管理,并且享有相对的自主权。

此外,美国的高等教育还有丰富多样的学术课程和专业选择,学生更加注重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学科专业。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研究,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灌输。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开展独立思考。

此外,美国高校还重视实践教育和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注重理论研究和学术成果的产出,尤其强调科学研究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学术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技术创新。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的自由性和创新性。

美国高校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探索精神。

此外,美国高校与企业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学术研究成果更容易转化为商业应用。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高等教育以国家主导为特点,鼓励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分散和多元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术自由,更加重视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和创新。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教育体系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特点。

国内外教育比较

国内外教育比较
十年寒窗读
Designed by:赵一丁 于洁衣 张慧 王雅竺 李洁
你想出国留学吗?
你为什么想去那 留学?
你了解国内与国外教 育的差别吗?
如果你还没考虑好, 那么,让我带你们一 起来分析下吧!
教育形式 篇
• 中国教育形式 • 国外教育形式 • 中美教育形式比较
中国教育形式
•办学模式 •学科专业 •知识结构
就业 篇
• • • •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就业难的原因 各国政府扶助就业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 就业需求量大 • 共计岗位不足 • 供中国开始大学的扩招,当时的大学 毕业生才200多万。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631万,6年时间 多出了500多万。 • 而据统计,在2013年之前,大学毕业生会达到一个顶峰,将 有700万大学生毕业。
• 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长远眼光,往往多 开设热门专业而忽略了一些冷门专业,造 成冷门专业大量缺乏人才,而热门专业人 才过剩。 • 教学质量欠缺。多重视理论知识,不注重 应用性,脱离实际。 • 就业指导欠缺。导致学生临近毕业才考虑 就业问题。
自身原因
• 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期望值较高,理想与 现实存在较大区别,眼高手低,对薪水福 利待遇要求过高,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收; 片面追求大城市,只留北上广,不愿去小 城市发展;偏爱“学而优则仕”,看重国 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对小企业不感兴趣。 • 自身学业不精。越来越多大学生在校期间 只为混文凭,而缺乏对自身知识及修养的 提升。
•公立与私立大学教育经费比较:
• 从表中可看出,政府对公立大学的拨款远 远高于私立学校
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对 比
• 人均公共教育支出 • 教育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
• 人均公共教育支出:

中外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中外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外学前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通过对比中外学前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两种教育体系在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以下是我对中外学前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中外学前教育理念的差异1. 西方学前教育理念西方学前教育强调个体发展、自主探索和创造力培养。

以美国为例,其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关注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等方面的成长。

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中国学前教育理念我国学前教育强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我国为例,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德育为先,注重幼儿的社会性、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主,关注幼儿的学业成绩。

二、中外学前教育方法的差异1. 西方学前教育方法西方学前教育方法注重实践操作、游戏教学和个性化教育。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美国学前教育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2. 中国学前教育方法我国学前教育方法以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幼儿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逐渐引入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中外学前教育内容的差异1. 西方学前教育内容西方学前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2. 中国学前教育内容我国学前教育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逐渐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加体育、劳动教育等内容。

四、中外学前教育的优势与不足1. 西方学前教育的优势(1)注重个体发展,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浅谈中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

浅谈中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

浅谈中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摘要】根据数据确认了中国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窗口期即将关闭。

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口红利带来的巨大利益将逐渐减少,面对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国应如何面对,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关键词】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的积极作用人口红利的消极影响用工荒弥补人口红利衰减的负面影响正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持续9年实现了9%的增长速度,这在世界各国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被称为“中国奇迹”。

对于这种经济增长奇迹的解释,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其中有研究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和适龄劳动力的大量低成本供给密切相关的,并把这种劳动力的优势成为“人口红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中国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窗口期即将关闭。

何为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

过去三十年中国人口红利对经济的积极影响过去三十年里,在改革开放的领导下,中国GDP持续高速度增长。

当然这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在于中国的人口红利。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在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大量的工厂涌现,中国开始快速进入和发展加工制造业,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一段时间廉价劳动力成为中国的一个标志。

同时城镇化加剧,城市建设也在快速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硬件设施要不断改善,中国的公路桥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社会基础设施大大的扩大了内需,人们对住房要求要逐步提升导致了中国的房地产业的快速的发展,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中国在哪些领域落后于世界水平

中国在哪些领域落后于世界水平

中国在哪些领域落后于世界水平?凤鸣重楼从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引进苏联工业技术项目开始,我国当时不少技术也曾是世界先进水平,但中国的落后主要是国民教育和基础科学领域的落后,要不断保持先进就很难,而俄罗斯在基础科学方面很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则相对容易。

在我国,不仅轻视产品设计和技术,而且轻视包装装潢,缺乏商标、品牌意识,由于审美观念的落后影响对外贸易额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为了让国人对中国技术和产业水平有一个更直观、清晰的认识,特地花时间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1、我国农业装备综合技术落后世界三十年-中国机电企业网2、国外研究报告称:中国芯片技术落后世界约5年(对于芯片,5年就是现代和原始时代的差距)3、中国半导体设备落后世界水平近10年-电子技术文章-技术资(大约是现代和封建时代的差距)4、世界级评比中国IT落后印度2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04-2005年全球信...5、五金网资讯-我国刀具技术水平落后世界水平20年目前我国模具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德、美等国家落后许多,也比韩国、新加坡等国落后...“人才严重不足、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是造成五金模具附加值低的重要原因。

”6、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很不足,科学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

我国总体研发水平落后世界领先国家5年67%技术能靠自主研发赶超_新..(研发不等于企业应用),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还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

7、我国四大领域落后发达国家歼10技术相差一代--netbig世界不大,..中国的神5载人宇宙飞船还是70年代的技术(苏联援助基础上开发的)就我国现状而言,航空航天水平还很落后。

战斗机主要还是依靠国外进口发动机,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发动机还远落后于国际先进8、我国是“氟”大国,莹石(CaF2)储量占世界的1/3,但氟化学品生产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9、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信核心技术。

交通安全教育中外对比(3篇)

交通安全教育中外对比(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逐渐普及,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各国都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本文将从交通安全教育的外国和我国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和优劣。

一、交通安全教育的外国现状1.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美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以下是美国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特点:(1)全民参与:美国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2)法律法规支持:美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3)学校教育:美国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4)交通安全活动:美国政府组织各种交通安全活动,如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交通安全宣传月等,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2.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较低的国家之一。

以下为日本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特点:(1)注重家庭教育:日本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

(2)交通安全宣传:日本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3)交通安全教育课程:日本学校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程,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4)交通安全设施:日本政府加大对交通安全设施的投资,提高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二、我国交通安全教育现状1. 全民参与度不高我国交通安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民参与度仍不高。

许多人仍然存在侥幸心理,不遵守交通规则。

2.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我国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较为完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执法力度不够、执法不严等问题。

3. 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我国部分学校对交通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导致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薄弱。

4.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宣传手段单一,缺乏创新,难以吸引人们的关注。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17、从知识层面来说: 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 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 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 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 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 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 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3、中西方班容量差异: 如果将中国的高中和英国的A级的学校做一 些比较,可以得出:在中国一些平常的教 室里面,大概是一个班有50个人,而在英 国这个规模是10到16人,16人是最多的, 平均是12个人。
4、 教课的气氛差异: 中国,非常安静,是一方单向的交流,常 常出现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教育的 成果可想而知。 而在英国,问题非常多,学生甚至挑战 老师,问老师很多的问题。
16、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
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 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 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 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 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 只是一个参考值。
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 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 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 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 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 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 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
中西方学校教育差异之具体表现
1、对知识的态度: 在西方的国家,孩子是比较主动的。西方的中学 普遍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在中国 ,中国家庭的父母有一种统治的角色,他 们有时候鼓励甚至逼迫他们的孩子要更努力的学 习,以求获得高分,好名次。

新时代我国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政策走向

新时代我国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政策走向

新时代我国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政策走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时代,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并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

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不仅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提升我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我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

我国也在积极推动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为我国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我国教育资源,还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1.2 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对外开放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外开放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通。

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我国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对外开放可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拓展就业机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对外开放也可以促进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和模式,可以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推动教育体制的优化和改善。

对外开放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加强和深化对外开放政策,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2. 正文2.1 建设教育强国为了建设教育强国,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我们还要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还要加强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建设教育强国还需要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我们要通过优化教育体制,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素质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内外研究差距调查报告

国内外研究差距调查报告

国内外研究差距调查报告研究差距是指不同国家、地区或机构在科研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实力之间的差异。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国内外研究差距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差距进行调查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国内研究与外国研究的差距1.1 学术论文数量与质量在学术研究领域,国内论文数量庞大,但在国际权威期刊上的发表数量和影响力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比之下,国外研究机构更加注重学术水平和研究质量,从而更容易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1.2 科研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研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高端科研设备的引进和使用、科学家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维国外研究机构在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方面更具优势。

他们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前沿技术应用和实践创新,这也是他们在一些领域领先的原因之一。

二、国内外研究差距存在的原因2.1 体制机制差异国内外科研体制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研究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同。

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在项目管理、人才选拔和激励措施上更加灵活和自由。

2.2 投入与支持不足国内科研投入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人才、经费、政策等多方面支持下,国外研究机构在科研活动的开展和成果的转化上具备更强的实力。

2.3 教育体系与科研氛围国内外教育体系和科研氛围的不同也是导致研究差距存在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国外更加推崇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我国在科研评价机制和学术规范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国内外研究差距的影响3.1 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研究差距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

如果长期存在研究差距,将导致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地位逐渐下降,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2 人才流失和科研团队建设研究差距也会导致一些优秀的科研人才流失,同时我国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弥补国内外研究差距,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中国与加拿大小学教育的对比

中国与加拿大小学教育的对比

中国与加拿大小学教育的对比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人口约13.8亿,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约139.6人/平方公里。

加拿大,国土面积约997.06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却仅有3500万居民在此居住(仅相当于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常住人口之和、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加拿大人口密度非常低。

国土面积相当,人口却有着天壤之别。

那么,到底中国与加拿大之间,在小学教育方面有着怎样的差别呢?本文通过对比两国在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分析其教育之经验,说明其教育之差异。

一、教育观念中国是一个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的国家,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说法,这种思想沿袭至今,教育已经成为家长眼中孩子出人头地、升官发财的一种手段,最起码也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教育的意义完全被歪曲,孩子也很难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让孩子生存在一种侄俈之中,使孩子缺失发展的空间与创造力的发挥。

而加拿大的教育指导思想并非分数,而是鼓励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人人都要体现自我价值,敢于改变世界、敢于创造新的事物,而非墨守陈规。

二、教育方式中国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授课方式,一切以分数来作定论。

大多都是大班上课,教材内容陈旧脱离现实,大量引用外国故事脱离具体环境,过于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每册书覆盖面广缺少侧重点。

小学数学则过难过深,原来应该初中学的知识都搬入小学。

多数教材都存在什么都有的大杂烩现象,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和心理现状。

大大的书包,繁重的家庭作业,周末的各种培训班这些都成为中国小学生的代名词。

全国有那么多的小学生,每年的纸张浪费惊人,还不包括人工费、印刷费、运输费等一系列的费用。

而加拿大是没有统一的中小学课本的,无形中节约了大量资源。

,每个省单独制定本省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科目。

采用混合编班制,基本上是三个年级的学生编在一班,每个班级大约20-30人。

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成因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成因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成因分析作者:罗斌陈方红张文平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2年第10期摘要: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不均衡发展的问题。

差异与政策失当是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律调节领域,加大中央与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投入的比例,有助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失衡问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失衡均衡一、保护基石——基础教育失衡状况亟待解决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奠基工程,对于促进个体发展、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所以在教育领域中,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课题之一。

我国自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原先存在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问题又不断涌现出来。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沿着非均衡发展的格局演进。

改革开放后,因地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现象越发突出。

基础教育中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和群体差异矛盾已在严重挑战教育公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呈现非均衡形态见下表。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之所以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由于基础教育失衡发展意味着社会群体丧失了起点的不公平。

因为没有人愿意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一些经济上处于不利境地的社会阶层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强烈的要求和愿望,故而对导致当前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一些政策和做法尤为不满。

为了满足各个阶层的合理要求,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

二、抽丝剥茧——剖析基础教育失衡发展之因解决基础教育失衡问题,必须探明失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与这些原因产生、关联的因素又有哪些?关于教育不平等的来源,很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研究。

1980-2020年教育投入分析

1980-2020年教育投入分析

1980-2020年教育投入分析从抗战时期的烽火狼烟、水深火热,“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到建国后开展“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到配合国家“一五计划”,开展院系大调整,再到恢复高考,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增速提质,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普及化,到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为迈向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学总规模:突破2.89亿人1921年,中国革命先烈用教育激起铁血洪流,唤醒民众。

1949年,在全国5.4亿人口中,各级各类在读学生共2577.7万人,仅占总人口的4.77%。

到世纪之交,全国各级各类在读学生规模已经达到2.44亿人。

2000年,我国人口总量为12.63亿人,在读学生规模占总人口的19.32%。

2020年,据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2.89亿人,占14亿人口总数的20.61%。

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183万人,1949年,我国在校生规模11.7万人。

2000年在校生规模为1229万人,是建国初期的百倍之多。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在之后几年又迅速增长,2010年已达到3105万人。

2014年,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

202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183万人。

高校数量:从13所到2738所从1895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公学(天津大学前身)建立到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也不过126年的时间。

1921年,我国仅有4所国立大学,分别是国立北京大学(1912年)、国立北洋大学(1913年)、国立山西大学(1918年)、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

1921年,我国公、私立大学仅有13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公立、私立和外国教会办的高等学校共205所。

到202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已达到2738所。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1949年,中国5.4亿人口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

我国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我国教育方面的成就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下面我将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方面,分别阐述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幼儿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投入。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幼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如今,我国的幼儿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优质幼儿园也逐渐增多。

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配置。

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我国还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我国教育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幼儿教育到职业教育,我国在各个教育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外教育捐赠对比研究

中外教育捐赠对比研究

中外教育捐赠对比教育捐赠是慈善捐赠的一种,是捐赠人为资助教育事业,以非赢利性方式自愿、无偿地将其所拥有的财产赠与教育机构管理使用的行为。

教育捐赠是社会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筹集教育经费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我国教育捐赠是一种实现我国教育投入多元化,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重要途径。

教育事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在全社会都有这种共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便是一个树人的过程。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各行各业所需的各种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繁荣做出贡献。

所以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也说明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

但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资金支出仍不尽如人意,教育捐赠就成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手段。

在中国,作为一个法制国家,所有的社会行为都会收到法律的监督和管理。

但是迄今为止,国家仍未系统的出台过一部用于规范和管理教育捐赠及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法律法规。

目前对于教育捐赠的规范散见于下列不同部门的立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下简称《捐赠法》)——教育捐赠属于公益捐赠的一个种类。

《合同法》——教育捐赠行为从法律性质上来说属于赠与合同。

《基金会管理办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教育捐赠涉及中介管理组织的规范。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教育捐赠涉及税收优惠政策等法律法规。

总的来说除了《捐赠法》外其他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专业性都不是特别强,而且有的立法层次过低,难以为教育捐赠提供强大的法律依据。

这样的立法不明确,规范不严谨的情况,使得人们对于教育捐赠的理解和认识一直如同云里雾里,模糊不清,甚至感到陌生和没有安全感。

这种情况大大的影响到了大家对于教育捐赠的认同和热情,这就造成了教育捐赠在我国的发展略显不尽如人意。

但是在国外,教育捐赠的事业一直都在蓬勃的发展之中。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制度得以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美国完备的相关慈善的税法体系和政策对教育捐赠事业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比较显示中国教育投入偏低
2012年09月12日 10:00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学生人均投入绝对值低、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
【财新网】(特派伦敦记者张翃)据经合组织(OECD)9月11日发布的《教育一览2012》(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2),中国的教育投入仍偏低,体现在学生人均投入绝对值低、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

2008年(最新数据年),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人均教育投入是1593美元,不仅低于所有OECD国家,也低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其他“金砖”国家。

巴西的这一数字是2416美元,俄罗斯是4878美元。

公立教育机构中学生人均教育投入最高的是瑞士,14977美元和美国的14923美元。

高等教育阶段,2008年中国学生人均投入是4550美元,而OECD国家平均为13717美元,美国是29910美元。

2008年,中国用于公立教育机构的直接公共支出只占GDP的3.3%。

相比之下,OECD国家平均水平是5.9%,OECD中的21个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是5.5%,美国是7.2%。

不过,按照教育投入占公共支出的比例算,中国较发达国家为高。

2008年,中国公共支出中有16.3%用于教育。

相比之下,2009年OECD国家平均水平是13.0%,其中美国是13.1%, OECD中21个欧盟国平均水平是11.5%。

若将人均教育投入与人均GDP相比,中国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接近。

2008年,中国用于(小学至大学)学生人均教育投入占人均GDP的27%,与OECD平均水平相当。

美国2008年的这一比例是32%。

中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人均投入则占人均GDP的76%,高于美国的64%和OECD平均水平的41%。

OECD秘书长教育政策特别顾问史雷彻(Andreas Schleicher)在伦敦的发布会上说,对OECD国家的综合研究表明,教育的公共投入不仅有利于受教育者未来收入的提高,也有利于政府,因为收入提高后缴纳的收入税也更高。

从这个角度看,公共部门对教育的投资有较高的回报率。

“与人均GDP类似的国家相比,中国在不少方面遥遥领先,比如普及的小学教育、近乎普及的中学教育,动用了大量资源用于高等教育。

”史雷彻对财新记者说。

但说到中国突出的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和就业市场需求非常不匹配,缩减这个技术匹配方面的鸿沟,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在教育结构上,他指出:“中国在学术教育方面做的很不错,但职业教育的提高空间还比较大。

职业教育的需求很大,但供给却很低。


他认为,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结构性的错配,但“最大的障碍不在政府,而是因为人们相信高等教育,相信大学。

”事实上,这种对高学历的追求也出现在日本和韩国,但结果不一定有利于就业。

OECD的两个东亚国家(韩国和日本)是 25到34岁年龄段成年人高等教育率最高的,分别约为63%和55%。

中国这一比例是18%。

据已有最新数据(截至2000年),25到64岁的中国成年人中只有不到5%有高等教育以上学历。

不过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后,这个比例应该有较大提升。

然而对比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31%的比例,还是有较大差距。

从2000年的数据看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更多是B类高等教育(相当于专科),但在OECD国家,约有61%的成年人是进入A类高等教育(相当于本科)。

2000年,中国成年人中拥有高中及同等学历(高等教育学历除外)的成年人比例只有18%,而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是75%。

中国留学生最多
2010年,OECD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学生的比例最高,为18.7%。

中国留学生的第一大目的地是美国(19.9%),其次是澳大利亚(13.8%)、日本(13.6%)、英国(9.8%)、韩国(7.2%)、加拿大(5.6%)、法国(3.9%)、德国(3.8%)和新西兰(2.3%)。

反过来,调查所至的42个国家的留学生中,只有1.8%在中国学习。

问道哪个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更好,史雷彻说:“许多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美国去留学,但从投入产出的价值来说,美国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留学目的地。

”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的一些国家,从教育投入在就业市场的回报方面看,可能比美国更“合算”。

他还说,虽然过去美国无疑是教育的佼佼者,但“世界已经变了很多”,其他许多国家,包括在亚洲,比如日本等,教育体系也非常好。

男女比例较均衡
完成高中教育的男女生比例方面,中国的男女差异小于OECD国家平均值,也小于美国、OECD中21个欧盟国家的平均。

2010年,70%的女生读完了高中,男生的这个比例是69%。

在美国,男女生的高中完成率分别是73%和81%;OECD 的21个欧盟国家男女生该比例分别是84%和90%。

但在高等教育阶段,中国的性别差异大于OECD国家的平均。

OECD国家加起来,有59%的本科毕业生是女性。

中国的本科毕业生中女性占47%。

获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不过研究生中女性比例44%与OECD国家的平均值46%接近。

中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教师中,55%是女性。

这个性别比例比大部分OECD国家都要平衡。

OECD国家中,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教员是女性。

不过与世界普遍情况相同,中国的教师队伍中女性比例随教育阶段而下降。

中国的学前教育教师97.2%都是女性,小学教师57.6%是女性,初中教师48.9%是女性,高中47.6%,高等教育以上44.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