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版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专题三物体的受力分析(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物理 含解析.doc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物理 含解析.doc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物理 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 、B 、C 、D 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120BAD ∠=,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

已知A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则D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2f BC .fD f 【答案】B已知A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设每根弹簧的弹力为F ,则有:2Fcos60°=f ,对D :2Fcos30°=f′,解得:f '==。

故选B 。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如图所示为某住宅区的应急供电系统,由交流发电机和副线圈匝数可调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组成.发电机中矩形线圈所围的面积为S ,匝数为N ,电阻不计,它可绕水平轴OO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连接降压变压器,滑动触头P 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0R 表示输电线的电阻.以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为计时起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发电机线圈某时刻处于图示位置,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为零B .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sin e NBS t ωω=C .当用户数目增多时,为使用户电压保持不变,滑动触头P 应向上滑动D .当滑动触头P 向下移动时,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将升高 【答案】CA 、当线圈与磁场平行时,感应电流最大,故A 错误;B 、从垂直中性面计时,则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NBSωcosωt ,故B 错误;C 、根据功率P=UI ,当电压不变,则电流增大,从而可确定触头P 移动方向,故C 正确;D 、当触头P 向下移动,只会改变副线圈的电流,从而改变原线圈的电流,不会改变原线圈的电压,故D 错误。

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 第三章 达标检测卷(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 第三章 达标检测卷(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第三章达标检测卷对应学生用书P89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磁感应强度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的情况有关B.磁场中某点B的方向,跟该点处试探电流元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一致C.在磁场中某点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时,该点B值大小为零D.同一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B值越大答案 D解析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由磁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流元无关。

而磁感线可以描述磁感应强度,同一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D正确。

2.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不考虑重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只能做匀速圆周运动答案 A解析当带电粒子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伦兹力作用,这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因洛伦兹力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洛伦兹力改变速度方向,洛伦兹力的方向随着速度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故洛伦兹力是变力,粒子不可能做匀变速运动,故B、C两项错误。

只有当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带电粒子才做匀速圆周运动,D错误。

3.关于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运动的表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与粒子的速度方向垂直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答案 C解析当带电粒子带负电时,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当带电粒子带正电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若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则正电荷将从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故B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一定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故C正确,D错误。

2019-2020学年度最新版本高考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总汇(三)

2019-2020学年度最新版本高考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总汇(三)

2019-2020学年度最新版本高考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总汇(三)(附参考答案)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例1】磁流体发电机原理图如右。

等离子体高速从左向右喷射,两极板间有如图方向的匀强磁场。

该发电机哪个极板为正极?两板间最大电压为多少?解:由左手定则,正、负离子受的洛伦兹力分别向上、向下。

所以上极板为正。

正、负极板间会产生电场。

当刚进入的正负离子受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等值反向时,达到最大电压:U=Bdv 。

当外电路断开时,这也就是电动势E 。

当外电路接通时,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小,板间场强减小,洛伦兹力将大于电场力,进入的正负离子又将发生偏转。

这时电动势仍是E=Bdv ,但路端电压将小于Bdv 。

在定性分析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⑴正负离子速度方向相同时,在同一磁场中受洛伦兹力方向相反。

⑵外电路接通时,电路中有电流,洛伦兹力大于电场力,两板间电压将小于Bdv ,但电动势不变(和所有电源一样,电动势是电源本身的性质。

)⑶注意在带电粒子偏转聚集在极板上以后新产生的电场的分析。

在外电路断开时最终将达到平衡态。

【例2】 半导体靠自由电子(带负电)和空穴(相当于带正电)导电,分为p 型和n 型两种。

p 型中空穴为多数载流子;n 型中自由电子为多数载流子。

用以下实验可以判定一块半导体材料是p 型还是n 型:将材料放在匀强磁场中,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I ,用电压表判定上下两个表面的电势高低,若上极板电势高,就是p 型半导体;若下极板电势高,就是n 型半导体。

试分析原因。

解:分别判定空穴和自由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由于四指指电流方向,都向右,所以洛伦兹力方向都向上,它们都将向上偏转。

p 型半导体中空穴多,上极板的电势高;n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多,上极板电势低。

注意:当电流方向相同时,正、负离子在同一个磁场中的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同,所以偏转方向相同。

3.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仅受洛伦兹力而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由此可以推导出该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 Bqm T Bq mv r π2,==【例3】 如图直线MN 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解)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解)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解)1 / 11相互作用-力 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 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 =μ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公式中的压力一定是重力B.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C.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D. 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平行2.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弹簧的两端各受20N 拉力F 的作用时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处于平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所受的合力为40NB. 该弹簧伸长5cmC. 该弹簧伸长10cmD. 该弹簧伸长20cm3. 下列情景中,关于力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跳高运动员起跳,地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的压力B. 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C. 鸡蛋撞击石头,鸡蛋破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D. 钢丝绳吊起货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4.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B.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但形状规则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 用一根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D.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5. 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则小球受到的力是A. 重力、绳的拉力B. 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 重力、斜面的弹力D.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6. 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 已知ac 绳和b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和 ,则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 ,B. ,C. ,D. , 7.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体在水平力F 1=18N 、F 2=10的作用下,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摩擦系数µ=0.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A. 8N ,向左B. 10N ,向右C. 20N ,向左D. 18N ,向左8. 如图,用OA 、OB 两根轻绳将物体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 绳水平.现保持O 点位置不变,改变OB 绳长使绳末端由B 点缓慢上移至B ′点,此时OB ′与OA 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中OA 、OB 的拉力分别为F OA 、F O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 先减小后增大C.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D. 逐渐增大, 先减小后增大9. 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 向左推A ,直到把A 推动,在A 被推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A 的弹力 大小和地面对A 的摩擦力f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保持不变,f 始终减小B. 保持不变,f 先减小后增大C. 始终增大,f 始终减小D. 先不变后增大,f 先减小后增大10. 如图A ,B ,C 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 作用于B 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 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 ,B 间摩擦力为f 1,B 、C 间摩擦力为f 2,则f 1和f 2的大小为(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 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 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 用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D.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12. 如图,半圆形支架BAD ,两细绳OA 和OB 结于圆心O ,下悬重为G的物体,使OA 绳固定不动,将OB 绳的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 的过程中,分析OA 绳和OB 绳所受的力大小如何变化( )A. OA 绳拉力逐渐变大B. OA 绳拉力逐渐变小C. OB 绳拉力先变小后变大D. OB 绳拉力逐渐变小13. 一劲度系数为200N /m 轻质弹簧原长为8cm ,在4N 的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长度可能为()A. 4cmB. 6cmC. 10cmD. 12cm14.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B.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解)3 / 11C.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D. 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而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15. 用图示方法可以测定木块a 与长木板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汇编+答案解析(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汇编+答案解析(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汇编+答案解析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2020年版)1.(2019全国3卷20)(多选)如图(a ),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s 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 )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 .木板的质量为1kgB .2s~4s 内,力F 的大小为0.4NC .0~2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解析】A :根据图象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2N .0=滑f .在t =4s 后撤去外力,此时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图象可知此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2s /m 2.0=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ma f =滑,所以木板的质量为kg 1=m .故A 正确.B :2s 〜4s 内,根据图象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为21s /m 2.0=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ma f F =-滑,解得N 4.0=F .故B 正确.C :0〜2s 内,整体受力平衡,拉力F 的大小始终等于绳子的拉力f ,即F=f ,根据图象可知绳子的拉力f 增大,则力F 增大.故C 错误.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g m f 物块滑μ=,由于物块的质量未知,因此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无法求得.故D 错误.【答案】AB【分析】根据图象得到各阶段木板的加速度大小,根据经过受力分析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木板的质量、拉力F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2.(2018全国I 卷)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 C D【答案】A 【解析】由牛顿运动定律,ma F mg F =+-弹,)(0x x k F -=弹,mg kx =0,联立解得kx ma F +=,对比提给的四个图象,正确答案为A.【点睛】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贯穿高中物理。

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 第三章 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应用(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

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 第三章 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应用(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

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应用1.(多选)关于安培力和洛伦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洛伦兹力和安培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力B.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其本质都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C.安培力和洛伦兹力,二者是等价的D.安培力对通电导体能做功,但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答案BD解析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本质上都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但二者不等价,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它可以对通电导体做功,但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2.(多选)有一个带电荷量为+q、重为G的小球,从两竖直的带电平行板上方h处自由落下,两极板间另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所示,则带电小球通过有电场和磁场的空间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做曲线运动B.不可能做曲线运动C.有可能做匀加速运动D.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CD解析若小球进入磁场时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相等,因为小球还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时速度会增加,小球所受的洛伦兹力增大,将不会再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平衡,故不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小球进入磁场时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不等,则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球做曲线运动。

综上所述,小球一定做曲线运动,A正确,B、C、D错误。

3.如图所示,在MN、PQ间同时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方向垂直纸面水平向外,电场在图中没有标出。

一带电小球从a点射入场区,并在竖直面内沿直线运动至b点,则小球( )A .一定带正电B .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一定水平向右C .从a 到b 过程,克服电场力做功D .从a 到b 过程中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 C解析 因重力的方向已确定,而电场方向不确定,根据磁场方向,若带正电,则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的方向,如图1所示,电场力、重力及洛伦兹力可以平衡。

若带负电,同理,如图2所示,三者仍能处于平衡,A 、B 错误;从图中可知,电场力总是做负功,C 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小球做直线运动,由于洛伦兹力与速度的关系,可确定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 错误。

2019-2020版物理同步人教必修一刷题首选卷(对点练+巩固练):模块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版物理同步人教必修一刷题首选卷(对点练+巩固练):模块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必修一模块检测卷对应学生用书P8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 C解析 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错误结论,正确地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项错误;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B项错误;伽利略首先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发现物体下落的快慢和它的重量无关,C项正确;牛顿提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结论,D项错误。

2.有一个物体做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致的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物体的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却很小B .物体的某时刻加速度很大,但瞬时速度却很小C .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但速度却在减小D .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知,瞬时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 Δv Δt可能;瞬时速度小,但加速度可能大,故B 可能;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故C 不可能;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不变,故D 可能。

3.质量都是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甲、乙、丙、丁图是它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 )A .图甲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图乙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图丙表明物体沿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D .图丁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 D解析 图甲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图乙表示物体做一定初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错误;图丙表示沿正方向运动的匀减速直线运动,C 错误;图丁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正确。

2019-2020版物理同步人教必修一刷题首选卷(对点练+巩固练):第一章 第四节实验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版物理同步人教必修一刷题首选卷(对点练+巩固练):第一章 第四节实验 Word版含解析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对应学生用书P9(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交流电的电流大小D.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答案 B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只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与其他无关。

故选B。

2.(误差分析)(多选)采用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少纸带因受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A.改用6 V直流电源B.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换成电火花计时器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褶皱的纸带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答案BCD解析打点计时器需要连接交流电源,A错误。

电火花计时器是通过电火花将墨粉纸盘上的粉墨打到纸带上的,不需要振针与纸带接触,所以摩擦力较小,B正确。

平整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受到的摩擦力比褶皱的小,C正确。

将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可减小纸带所受的摩擦,D正确。

3.(实验器材)(多选)下列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B.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都与交流电源的频率相同C.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D.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放电针和墨粉纸盘答案AB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 V的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 V的交流电,A正确;两者的打点周期都与交流电频率相等,B正确;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放电针和墨粉纸盘间产生火花放电,墨粉在纸带上留下点迹,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C、D错误。

4.(注意事项)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接低于6 V的直流电源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打点结束后立即切断电源D.要先释放纸带,后通电,打点结束后立即切断电源答案 C解析打点计时器分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不是直流电源,故A错误。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精选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精选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精选习题1.下列各图的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2.应用隔离法在每个图的右边画出下列各图中的A物体的受力图,各图的具体条件如下:⑴⑵图中的A物体的质量均为m,都处于静止状态.⑶图中的A处于静止,质量为m,分析A的受力并求出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并指出A受几个摩擦力。

⑷图中各个砖块质量均为m,分析A所受的全部力,并求出A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3.物体m沿粗糙水平面运动,⑴图:作出①F sinθ <mg时的受力图;②F sinθ =mg时的受力图.⑵图中的物块沿斜面匀速上滑,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⑶图中的m1和m2与倾角θ满足条件m2 g<m1 g sinθ且m1和m2均静止.作出m1的受力图.⑷图中的A,B均静止,竖直墙壁光滑,试用隔离法画出A和B两个物体的受力图.4.⑴图中的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A,B都向右运动的同时,B相对于A向左滑动,试分析A,B各自的受力情况;⑵图中的地面光滑,B物体以初速度v0滑上长木板A,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分析A,B各自的受力情况.⑶图中的轻绳延长线过球心,竖直墙壁是粗糙的,球静止,画出球的受力图;⑷图中竖直墙壁粗糙,球静止,画出球的受力图.⑸图中的球静止,试画出球的受力图..5.下列图⑴中的A,B,C均保持静止,试画出三个物体的受力图;图⑵为两根轻绳吊一木板,木板处于倾斜状态,另一个物块放在木板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木板的受力情况.图⑶中的A,B保持静止,试分析A帮B的受力情况.6.以下三个图中的物体全部处于静止状态,⑴图和⑵图画出C点的受力图,⑶图画出均匀棒的受力图.球面光滑.7.分析图⑴中定滑轮的受力情况,已知悬挂重物质量为m,并求出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图⑵中的绳长L=2.5m,重物质量为m=4kg,不计绳子和滑轮质量,不计滑轮的摩擦.OA =1.5m.,取g =10m/s2.分析滑轮的受力情部并求出绳子对滑轮的拉力大小.图⑶:光滑球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小球受力并求出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如图⑷,水平压力F =100N,A, B之间,A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A、B受的重力均为10N.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并求了它所受摩擦力的合力.如图⑸⑹,光滑球A、B放在水平面上,画出A,B的受力图8.画出下列各图中的光滑球的受力图,各图中的球均处于静止状态.9.如图所示,A,B两滑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A与滑块B所受重力分别为G A= 10N,G B=20N,A与B间动摩擦因数μA=0.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3.水平力F刚好能拉动滑块B,试分析两图中B滑块所受的力.并求出拉动滑块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分别是多大?10.如图⑴所示,三角形支架ABC的边长AB=20cm,BC= 15cm,在A点通过细绳悬挂一个重20N的物体,求AB杆受拉力的大小及AC杆受压力的大小?11.如图⑵所示,已知悬挂光滑球的绳子长度与球的半径相等,球的质量为m,求绳子的拉力和墙对球的弹力大小.图⑶中V型槽的夹角为60°,光滑球重100N,利用力的分解求出球对两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图⑷求三个力的合力分析弹力的实例与练习1.下列各图的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面,A均保持静止状态.画出各图中A球所受的弹力.2.如下图,斜面和球均光滑,画出球受的弹力3.画出下列各图中A和B球所受的弹力4.画出下列各图中A球所受的弹力.各球面均看成光滑面.摩擦力的分析思路及其应用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它们均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接触面粗糙;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有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三轮测试:3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含解析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三轮测试:3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含解析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三轮测试:3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含解析物理试题试卷分析1.如图所示,两定滑轮通过天花板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的同一高度处,小球A的质量为2m,小球B和C的质量均为m,B、C两球到结点P的轻绳长度相等,滑轮摩擦不计.当B、C两球以某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时,A球将()A.向上加速运动B.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静止D.上下振动解析:B球、C球和两根轻绳整体受重力和竖直轻绳向上的拉力,设整体下降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mg-T=2ma,对A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2mg=2ma,联立两式解得a=0,即A 球将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选C.答案:C2.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水平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的物块B始终静止在小车上,B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某过程中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此刻小车对B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A.mg,竖直向上B.mg1+μ2,斜向左上方C.mg tanθ,水平向右D.mgcosθ,斜向右上方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 A g tanθ=m A a,解得a=g tanθ,方向水平向右.再对B研究得:小车对B的摩擦力f=ma=mg tanθ,方向水平向右,小车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N=mg,方向竖直向上,小车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N2+f2=mg1+tan2θ=mgcosθ,方向斜向右上方,故选D.答案:D3.在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2t0时间小球落回抛出点,其速率为v1,已知小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与小球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则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是()解析:小球上升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k v=ma,故随速度的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v—t图象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小球下降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k v=ma,则随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v—t图象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由于有阻力作用,故回到地面的速度将小于初速度v0,选项A正确.答案:A4.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 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 sinθ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D.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解析:撤去挡板前,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2mg sinθ,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A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球所受合力为2mg sinθ,加速度为2g sinθ;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零,A、B球所受合力均为mg sinθ,加速度均为g sinθ,故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D5.如图为用索道运输货物的情景,已知倾斜的索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重物与车厢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载重车厢沿索道向上加速运动时,重物与车厢仍然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重物对车厢内水平地板的正压力为其重力的1.15倍.sin37°=0.6,cos37°=0.8,那么这时重物对车厢地板的摩擦力大小为()A.0.35mg B.0.3mgC.0.23mg D.0.2mg解析:将a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对重物受力分析如图,水平方向:F f =ma x竖直方向:F N -mg =ma y 由a y a x=34三式联立解得F f =0.2mg ,D 正确.答案:D6.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根据图乙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 .加速度从2 m/s 2增加到6 m/s 2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变化量B .斜面的倾角C .物体的质量D .加速度为6 m/s 2时物体的速度 解析:因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所以无法根据公式求得某时刻的速度及速度变化量,选项A 、D 错误;由题图乙可知,当F =0时,有mg sin α=ma ,解得斜面的倾角α=37°,当F =15 N 时,a =0,则F cos α=mg sin α,可得m =2 kg ,选项B 、C 正确.答案:BC 7.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 )A .当F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μgC .当F >3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解析: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μmg ,B 和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2μmg ,对A 、B 整体,只要F >32μmg ,整体就会运动,选项A 错误;当A 对B 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A 、B 恰好未发生相对滑动,故A 、B 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最大值满足2μmg -32μmg =ma max ,B 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 max =12μg ,选项D 正确;若A 、B 整体恰好未发生相对滑动,有F -32μmg =3ma max ,则F >3μmg时两者会发生相对运动,选项C 正确;当F =52μmg 时,两者相对静止,一起滑动,加速度满足F -32μmg =3ma ,解得a =13μg ,选项B 正确.答案:BCD8.如图甲所示,传送带以速度v 1匀速转动,一滑块以初速度v 0自右向左滑上传送带,从此时刻开始计时,滑块离开传送带前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v 0>v 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B .t 1时刻,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0~t 2时间内,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 .0~t 2时间内,滑块受到恒定的摩擦力作用解析:从题图乙可以判断,滑块先向左做减速运动,再向右做加速运动,之后向右匀速运动,所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A 正确;滑块向左减速过程,所受摩擦力向右,向右加速过程,滑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所受摩擦力向右,所以t 2时刻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B 、C 错误,D 正确.答案:AD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分.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9.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 =1 kg 、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若木板长L =1 m ,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8 N ,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2)若在铁块上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大的水平向右的力F ,分析并计算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f 的大小随拉力F 变化的情况.(设木板足够长)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铁块:F -μ2mg =ma 1对木板:μ2mg -μ1(mg +Mg )=Ma 2又s 铁=12a 1t 2,s 木=12a 2t 2,L =s 铁-s 木,联立解得:t =1 s(2)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2=μ2mg =4 N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1=μ1(mg +Mg )=2 N当F ≤f m1=2 N 时,木板与铁块都静止,f =F当铁块与木板恰好未发生相对滑动时,设此时的拉力大小为F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铁块:F 1-μ2mg =ma 1对整体:F 1-μ1(mg +Mg )=(m +M )a 1联立解得:F 1=6 N ,所以当2 N<F ≤6 N 时,铁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对整体:F -μ1(mg +Mg )=(m +M )a ,对铁块:F -f =ma ,解得:f =F 2+1(N)当F >6 N 时,铁块相对木板滑动,此时摩擦力f =μ2mg =4 N 答案:(1)1 s (2)见解析 10.如图,质量m =5 kg 的物块(看做质点)在外力F 1和F 2的作用下正沿某一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 1大小为50 N ,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面夹角α=37°,F 2大小为30 N ,方向水平向左,物体的速度v 0大小为11 m/s.当物块运动到距初始位置距离x 0=5 m 时撤掉F 1,g =10 m/s 2.求:(1)物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撤掉F 1以后,物块在6 s 末距初始位置的距离. 解析:(1)物块向右做匀速运动:F f +F 2=F 1cos αF f =μ(mg -F 1sin α)联立解得:μ=0.5.(2)撤掉F 1后:a 1=F 2+μmg m =30+255m/s 2=11 m/s 2设经过时间t 1向右运动速度变为0,则:t 1=v 0a 1=1 s 此时向右运动的位移:x 1=v 02t 1=5.5 m ,后5 s 物块向左运动:a 2=F 2-μmg m=1 m/s 2,后5 s 向左运动的位移:x 2=12a 2t 22=12.5 m物块在6 s 末距初始位置的距离:Δx =x 2-(x 0+x 1)=12.5 m -(5 m +5.5 m)=2 m.答案:(1)0.5(2)2 m。

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 第三章(对点练+巩固练)新人教版选修3-1【共8套62页】

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 第三章(对点练+巩固练)新人教版选修3-1【共8套62页】

本套资源目录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三章安培力的应用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三章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应用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三章第12节磁现象和磁场磁感应强度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三章第3节几种常见的磁吃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三章第4节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三章第5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三章第6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三章达标检测卷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跟踪训练安培力的应用1.如图所示,长为2l的直导线折成边长相等,夹角为60°的V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时,该V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A.0 B.0.5BIlC.BIl D.2BIl答案 C解析V形导线两部分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F=BIl,V形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应为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F合=2F cos60°=BIl,C正确。

2.如图所示,放在台秤上的条形磁铁两极未知,为了探明磁铁的极性,在它中央的正上方固定一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则( ) A.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左端是北极B.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右端是北极C.无论如何台秤的示数都不可能变化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 A解析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导线对磁铁的作用力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磁铁对导线的作用力竖直向上,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导线所在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由磁铁周围磁场分布规律可知,磁铁的左端为北极,A正确,B、C、D错误。

2019-2020版物理同步人教必修一刷题首选卷(对点练+巩固练):专题三物体的受力分析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版物理同步人教必修一刷题首选卷(对点练+巩固练):专题三物体的受力分析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物体的受力分析对应学生用书P45(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D.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人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人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支持力,若受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但没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正确,B、C、D错误。

2.如图所示,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

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答案A解析A、B在竖直下落过程中与墙面没有弹力,所以也没有摩擦力,A、B 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均只受重力,故A正确。

3.如图所示,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B、C、D物体均静止,各接触面均粗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B.B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C.C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D.D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答案C解析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自由”说明物体A与竖直墙之间没有弹力和摩擦力,因此A只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C物体受到重力和两个绳子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故C正确;D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故D错误。

4.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 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 F1=1 N和F2=2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B均静止,则A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3 N,6 N B.1 N,2 NC.1 N,1 N D.0 N,1 N答案C解析因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故所受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F1=F f A=1 N;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F2=F1+F f B,解得F f B=1 N,故C正确。

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 第十六章(对点练+巩固练)新人教版选修3-5【共6套75页】

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选卷 第十六章(对点练+巩固练)新人教版选修3-5【共6套75页】

本套资源目录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综合评估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十六章课时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十六章课时2动量和动量定理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十六章课时3动量守恒定律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十六章课时4碰撞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2019高中物理刷题首秧第十六章课时5反冲运动火箭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综合评估对应学生用书P2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其中1~6题为单选,7~10题为多选)1.重为4 N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在5 s 内,关于重力对物体的冲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的冲量为零B .重力的冲量为10 N·sC .重力的冲量为20 N·sD .重力的冲量与摩擦力的冲量相等 答案 C解析 由冲量的公式得I G =Gt =4 N×5 s=20 N·s,由于物体静止,由动量定理得合外力冲量为零,所以重力的冲量与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合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C 正确,A 、B 、D 错误。

2.一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开始起跳,经Δt 的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地面对他作用的冲量大小和做的功分别为( )A .mv +mg Δt ;12mv 2B .mv ;12mv 2C .mv +mg Δt ;0D .mv -mg Δt ;0 答案 C解析 人的速度原来为零,起跳后变为v ,则由动量定理可得:I -mg Δt =Δmv =mv ,故地面对人的冲量为I =mv +mg Δt ;因为支持力的作用点没有位移,故地面对人做功为零,故C 正确。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高考真题集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高考真题集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

高考真题集训1.(2018·北京高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答案 C解析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故A错误;布朗运动为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固体小颗粒运动的无规则性,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的间接反映,故B错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是同时存在,而分子力是斥力与引力的合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斥力,即引力小于斥力,而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引力,即斥力小于引力,但总是同时存在的,故C正确,D错误。

2.(2019·北京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答案 A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标志),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A 正确;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B错误;气体压强不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还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C错误;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D错误。

3.(2017·北京高考)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答案 C解析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无关,A错误,C正确。

水凝结成冰后,温度降低,水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小,但不会停止,B错误。

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D错误。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习题答案第3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物体的受力分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习题答案第3章相互作用力习题课:物体的受力分析

习题课:物体的受力分析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2四川成都高一期末)为了取票更加便捷,各地机场都安装了自动取票机,旅客可以直接刷二代身份证获取机票。

为了防止旅客忘记拿走身份证,一般将识别感应区设计为如图所示的斜面。

则身份证放在识别感应区上处于静止状态时()A.感应区对身份证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感应区对身份证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C.感应区对身份证的作用力与身份证所受重力等大反向D.感应区对身份证的作用力小于身份证所受重力2.(多选)(2022广东中山模拟)中国传统杂技“爬杆”屡获国际大奖,某次表演中杂技演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 f1和F f2,则()A.F f1向上,F f2向上B.F f1向下,F f2向上C.F f1、F f2的大小相等D.F f1是静摩擦力,数值上大于F f23.如图所示,一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D.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作用4.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A.3个、4个B.4个、4个C.4个、5个D.4个、6个5.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

关于物体A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重力、绳子拉力、摩擦力的作用B.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的作用D.受重力、地球给它的吸引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关键能力提升练6.(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乘坐两种电动扶梯,此时两电梯均匀速向上运转,则()A.甲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甲对扶梯没有摩擦力的作用C.乙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乙对扶梯摩擦力的方向垂直扶梯向下7.如图所示,一同学站在木板上用力向右推木箱,该同学的脚与木板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重难训练2力学中常见三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重难训练2力学中常见三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重难强化训练(二)力学中常见三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合格基础练](时间:1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上B.物体上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无论运动状态如何,其所受重力都一样大D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上,而非均匀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上,A 项错误;物体各处都受到重力,B项错误;物体的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可知物体向上抛出受到的重力等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C项错误;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相同,物体的重力相同,D项正确.]2.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图甲图乙A.极限法B.放大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B [题图甲是利用光的多次反射将微小形变放大,题图乙是利用细管中液面的变化观察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故均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放大法,B正确.]3.一氢气球下系一重物G,重物只在重力和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重物匀速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的虚线方向,图中气球和重物G 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A BC DA [重物只在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即绳的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A正确.]4.如图所示为某运动员在100 m决赛途中的两个瞬间,其中甲、乙分别表示运动员脚用力后蹬和前脚刚好接触地面,用F1、F2分别表示运动员在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1、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A.F1向后,F2向后B.F1向前,F2向前C.F1向前,F2向后D.F1向后,F2向前C [奔跑过程中脚与地面接触时,脚与地面相对静止,受到静摩擦力.题图甲中,脚用力后蹬,相对地面有向后滑的趋势,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F1向前,图乙中脚接触地面时有相对地面向前滑的趋势,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后,F2向后.]5.(多选)如图所示,对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重为G的木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B.木块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N=G-FAD [对木块受力分析,木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力F和支持力N,F总小于G,所以木块一直处于平衡状态,所以N+F=G,即N=G-F,当F逐渐增大时,N逐渐减小,即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均减小,故选项A、D正确;木块是受力物体,它受到的支持力是地面产生的,故选项B错误;压力和重力不是同一性质的力,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故选项C错误.]6.(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轻绳一端拴住B物体,另一端固定在墙上且恰能伸直,水平外力F作用于A,A、B均保持静止状态,则A、B两物体受力的个数可能分别为( )A.5、2 B.4、2C.5、4 D.6、4AD [本题易错之处在于不善于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绳子上没有拉力和假设绳子有拉力两种情况.假设绳子无拉力,则B 不受摩擦力,只受重力和支持力2个力,对A :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地面对它的摩擦力5个力,故A 正确;假设绳子有拉力,则B 还要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重力、支持力,对A :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地面对它的摩擦力、B 对它的摩擦力6个力,故D 正确,B 、C 错误.]二、非选择题(14分)7.有两根相同的轻弹簧a 和b ,劲度系数均为k ,现将它们按如图甲所示连接,下面挂质量均为m 的两个小物体,此时两根轻弹簧总长为l .若将两个物体按图乙所示方法挂在两轻弹簧上,则两根轻弹簧的总长为多少?[解析] 设轻弹簧的原长为l 0,则根据胡克定律可得,按题图甲所示连接时,两轻弹簧的伸长量为Δl a 1=Δl b 1=2mg k,所以有 l =2l 0+4mg k按题图乙所示连接时,两轻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Δl a 2=2mg k ,Δl b 2=mg k两根轻弹簧总长为l 2=2l 0+3mg k =l -mg k. [答案] l -mg k[等级过关练](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如图所示,质量m A >m B 的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的过程中,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 )A B C DA [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在沿粗糙墙面下落的过程中,由于物体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则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A 、B 之间没有弹力作用,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A.]2.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水平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细线与墙连接,黑毛巾的中部用细线拉住.设细线均水平,欲使黑白毛巾分离开,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 、毛巾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施加的水平拉力F 为( )A .2μmgB .4μmgC .5μmgD .2.5μmgC [以黑毛巾为研究对象,其水平受力如图所示:其中f 1=12μmg ,f 2=μmg ,f 3=32μmg ,f 4=2μmg ,故F =f 1+f 2+f 3+f 4=5μmg .] 3.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用一根水平轻弹簧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同时给木块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木块和弹簧整体向上匀速运动.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 1、拉力F 2和木块的重力G ,则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A.F 1GB.F 2GC.F 1+G F 1D.F 2-G F 1D [木块恰好匀速向上运动,说明木块受力平衡,根据受力分析可知,木块一定受到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 =F 2-G ,又f =μF 1,解得μ=F 2-G F 1,D 正确.] 4.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轻质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轻质弹簧.在此过程中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m 1g k 1 B.m 2g k 2 C.m 1g k 1+m 1g k 2 D.m 1g k 1+m 2g k 2C [在没有施加外力向上提时,轻质弹簧均被压缩,压缩的长度:Δx 1=m 1g k 1、Δx 2=m 1+m 2g k 2.在用力缓慢向上提上面木块直至刚离开上面轻质弹簧时,劲度系数为k 1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劲度系数为k 2的轻质弹簧仍被压缩,压缩量为Δx ′=m 2g k 2.所以在此过程中,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Δx 1+Δx 2-Δx ′=m 1g k 1+m 1g k 2,故选项C 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5.(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物体A 压在竖直放于地面上的劲度系数为k 1的轻弹簧C 上,上端与劲度系数为k 2轻弹簧D 相连,轻弹簧D 上端与质量为m 2物体B 相连,物体B 通过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小桶P 相连,A 、B 均静止.现缓慢地向小桶P 内加入细砂,当弹簧C 恰好恢复原长时,(小桶一直未落地)求:(1)小桶P 内所加入的细砂质量;(2)小桶在此过程中下降的距离.[解析] (1)当C 恢复原长时,对A 、B 整体分析,绳子的拉力为F =(m 1+m 2)g ,即小桶中细砂的质量为m 1+m 2.(2)开始时,对A 、B 整体分析,k 1x 1=(m 1+m 2)g ,弹簧C 的压缩量x 1=m 1+m 2g k 1 对B 分析,k 2x 2=m 2g ,弹簧D 的压缩量x 2=m 2g k 2当C 恢复原长时,对A 分析,k 2x 2′=m 1g ,弹簧D 的伸长量x 2′=m 1g k 2在此过程中,小桶下降的距离h =x 1+x 2+x 2′=(m 1+m 2)g ⎝ ⎛⎭⎪⎫1k 1+1k 2 [答案] (1)m 1+m 2 (2)(m 1+m 2)g ⎝ ⎛⎭⎪⎫1k 1+1k 2 6.(13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如图甲、乙所示.图甲 图乙(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 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2)若木块A 在拉力F T 的作用下做匀速运动,图甲中A 、B 间摩擦力是否等于拉力F T?(3)若A 、B 的重力分别为100 N 和150 N ,图甲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 N(当A 被拉动时),F T =110 N ,求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 (1)题图甲中只要木块A 相对B 滑动即可,而题图乙中的木块A 只能做匀速运动,因为题图乙中,只有当木块A 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才与摩擦力大小相等.(2)题图甲中,木块A 受上、下两个接触面上摩擦力的作用,故木块A 、B 间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 T .(3)题图甲中,对木块B 研究,已知F f =60 N ,F N =150 N ,根据F f =μF N 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 f F N =60150 =0.4.[答案] (1)略 (2)否 (3)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物体的受力分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D.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人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人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支持力,若受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但没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正确,B、C、D错误。

2.如图所示,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

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答案A解析A、B在竖直下落过程中与墙面没有弹力,所以也没有摩擦力,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均只受重力,故A正确。

3.如图所示,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B、C、D物体均静止,各接触面均粗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B.B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C.C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D.D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答案C解析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自由”说明物体A与竖直墙之间没有弹力和摩擦力,因此A只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C物体受到重力和两个绳子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故C正确;D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故D错误。

4.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 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 F1=1 N和F2=2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B均静止,则A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3 N,6 NB.1 N,2 NC.1 N,1 ND.0 N,1 N答案C解析因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故所受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F1=F f A=1 N;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F2=F1+F f B,解得F f B=1 N,故C正确。

5.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物体A,当它们一起沿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物体A受力是( )A.只受重力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C.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答案B解析物体匀速运动,则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所以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故B正确。

6.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

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答案B解析先对物体m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再对M受力分析,受重力、m对它的垂直向下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同时地面对M有向上的支持力,共受到4个力,故B正确。

7.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3∶4 B.4∶ 3C.1∶2 D.2∶1答案D解析将两小球及弹簧B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因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该系统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有kΔx A sin30°=kΔx C,可得Δx A∶Δx C=2∶1,D正确。

8.如图所示,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并列放置两物块A和B。

已知水平面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 N,水平面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 N,当用F=3 N的水平力从左侧推A时,物体A、B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f A、F f B,则( )A.F f A=1 N,F f B=2 NB.F f A=3 N,F f B=0C.F f A=4 N,F f B=2 ND.因动摩擦因数和A、B的质量未知,故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对A:水平方向受到3 N向右的推力和3 N向左的静摩擦力,没有超过A的最大静摩擦力4 N,所以A和B接触而没有挤压,B对A的作用力F BA=0。

对B:没有相对水平面滑动的趋势,水平面对B没有摩擦力,F f B=0。

故B正确。

9.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

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答案D解析最初A所受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施力F后,摩擦力可能变小,A错误;由于弹簧的形变没有变化,所以弹簧的弹力一定不变,D正确;将A、B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力F 有水平向左的分力,所以B与墙面间的弹力由无变有,而力F有竖直向上的分力,所以B 与墙之间有静摩擦力,故B、C错误。

10.(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C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在C上的竖直轻杆的顶端分别用细绳a和b连接小球A和小球B,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当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作用在小球B上时,A、B、C刚好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且此时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力F的大小为m B gB.地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M+m A+m B)gC .地面对C 的摩擦力大小为32m B g D .m A =m B答案 ACD解析 对小球B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有F cos 30°=T b cos 30°,得T b =F ,竖直方向有F sin 30°+T b sin 30°=m B g ,解得F =m B g ,故A 正确;对小球A 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有m A g +T b sin 30°=T a sin 60°,水平方向有T a sin 30°=T b sin 60°,联立解得m A =m B ,故D 正确;以A 、B 、C 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有F N +F sin 30°=(M +m A +m B )g ,可见F N 小于(M +m A +m B )g ,故B 错误;水平方向有F f =F cos 30°=m B g cos 30°=32m B g ,故C 正确。

11.(多选)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 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三个木块均处于平衡状态。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μmg cos αkB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mg sin α+μmg cos αkC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D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不变答案 BD解析 对木块3进行受力分析,设2、3之间的轻弹簧的形变量为Δx 1,因为木块3处于平衡状态,故k Δx 1=mg sin α+μmg cos α,则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mg sin α+μmg cos αk ,A 错误,B 正确;将木块2、3作为一个整体,设1、2之间的轻弹簧的形变量为Δx 2,由受力平衡得:k Δx 2=2mg sin α+2μmg cos α,则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2mg sin α+2μmg cos αk ,C 错误;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不影响木块的受力情况,故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保持原值不变,D 正确。

二、非选择题(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注明单位)12.画出图(1)~(4)中静止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注意:图中球形物体的接触面光滑)。

答案13.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B上放一重1200 N的A物体,物体A与木板B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木板B重力不计,当水平拉力F将木板B匀速拉出,绳与水平方向成30°时,问绳的拉力F T多大?水平拉力F多大?(重力加速度g=10 m/s2) 答案248 N430 N解析(1)求绳的拉力F T:隔离A,其受力如图所示。

建立直角坐标系,则x 轴方向上: F T cos 30°-F f 1=0。

y 轴方向上:F T sin 30°+F N 1-G =0。

而F f 1=μF N 1,联立以上三式解得F T =248 N , F f 1=215 N 。

(2)求水平拉力F :隔离B ,其受力如图所示。

A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F f A ,地对B 的摩擦力为F f 地,地对B 的弹力大小F N 2=F N 1, 故拉力F =F f 地+F f A =μF N 2+μF N 1=2F f 1=430 N 。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 ,轻绳OB 水平且B 端与站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2的人相连,轻绳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 /s 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轻绳OA 、OB 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人的质量m 2=60 kg ,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甲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答案 (1)54m 1g 34m 1g (2)34m 1g 水平向左(3)24 kg解析 (1)以结点O 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有:F OB =F OA sin θ,F OA cos θ=m 1g , 联立解得F OA =m 1g cos θ=54m 1g , F OB =m 1g tan θ=34m 1g ,故轻绳OA 、OB 受到的拉力分别为54m 1g 、34m 1g 。

(2)对人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人在水平方向受到OB 绳的拉力F OB ′和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得f =F OB ′,又F OB ′=F OB , 所以f =F OB =34m 1g 。

(3)当人刚要滑动时,甲的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有 f m =μm 2g由平衡条件得F OB m ′=f m 又F OB m ′=F OB m =m 1m g tan θ=34m 1m g联立解得m 1m =4F OB m ′3g =4μm 2g3g =24 kg 。

即物体甲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24 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