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1.2章小结习题

合集下载

第1、2章 电路定律及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第1、2章 电路定律及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第1章 直流电路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20VU+题1图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

A )2 V B )-4 V C ) -2 V- 2 k 7 k ΩΩ题2图3.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R L题3图I 2题4图4.图示电路中电流I 2为( )。

A )7AB )3AC )-3A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

A )越高 B )越低 C )不能确定6.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 1和I 2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221Ω2V 2A图 1图 2+题6图7.图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8.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I G ,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I RU 2A 14VSS1Ω1Ω..+题7图R R R R R I U 1234GGS....+题8图9.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原理。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加原理( )。

A )可以用 B )不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10.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1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A )-18VB )18VC )-6VU I ABSSΩ3+题10图.-6V SA.1k 1k ΩΩ题11图11.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

A ) -3V B )3V C )0V12.图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I S1发出的电功率P 为( )。

电路复习习题(带答案)

电路复习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求图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

(a)(b)习题电路解:(a)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b)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求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后A点的电位。

解:开关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开关打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及闭合后的AB U 、电流1I 、2I 和3I 的大小。

如图所示电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功率,并说明功率的流向。

(1)V 100A,2==u i ,(2)V 120A,5=-=u i , (3)V 80A,3-==u i ,(4)V 60A,10-=-=u i解:(1)A :)(200提供功率W ui p -=-=; B :)(200吸收功率W ui p == (2)A :)(600吸收功率W ui p =-=; B :)(600提供功率W ui p -== (3)A :)(240吸收功率W ui p =-=; B :)(240提供功率W ui p -== (4)A :)(600提供功率W ui p -=-=; B :)(600吸收功率W ui p ==求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C 、D 元件的功率。

问哪个元件为电源哪个元件为负载哪个元件在吸收功率哪个元件在产生功率电路是否满足功率平衡条件(已知V 40V,10V,30==-==D C B A U U U U ,A 2A,3A,5321-===I I I 。

)习题电路解:W I U P A A 1501-=⨯-= (产生功率)(电源) W I U P B B 501-=⨯= (产生功率)(电源) W I U P C C 1202=⨯= (吸收功率)(负载)W I U P D D 802=⨯-= (吸收功率)(负载)0=+++=D C B A P P P P P 总 所以此电路功率平衡。

已知一电烙铁铭牌上标出“25W ,220V ”。

问电烙铁的额定工作电流为多少其电阻为多少解:AU P I 44522025===; Ω===19362522022P U R如图所示电路,已知V 80=S U ,K Ω61=R ,K Ω42=R ,当(1)S 断开时,(2)S 闭合且03=R 时,电路参数2U 和2I 。

电路分析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电路分析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电路分析第二章练习题答案电路分析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电路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电路中的各种问题。

在电路分析的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给出电路分析第二章练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阻R1和一个电源V1。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1等于电压V1除以电阻R1,即I1=V1/R1。

第二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阻R2和一个电源V2。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2等于电压V2除以电阻R2,即I2=V2/R2。

第三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源V3和两个电阻R3和R4。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3等于电压V3除以电阻R3,即I3=V3/R3。

同样地,电流I4等于电压V3除以电阻R4,即I4=V3/R4。

第四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源V4和两个电阻R5和R6。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5等于电压V4除以电阻R5,即I5=V4/R5。

同样地,电流I6等于电压V4除以电阻R6,即I6=V4/R6。

第五题:根据题目给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电源V5和三个电阻R7、R8和R9。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7等于电压V5除以电阻R7,即I7=V5/R7。

同样地,电流I8等于电压V5除以电阻R8,即I8=V5/R8。

还有电流I9等于电压V5除以电阻R9,即I9=V5/R9。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电路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解答这些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电流的方向和电压的极性,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电路分析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通过解答练习题,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电路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电路模拟软件进行实验,以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电路第一二章习题

电路第一二章习题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是非题 (注:请在每小题后[ ]内用"√"表示对,用"×"表示错).1. 电路理论分析的对象是电路模型而不是实际电路。

[√] .2. 欧姆定律可表示成U=RI,也可表示成U=-RI,这与采用的参考方向有关。

[√].3. 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

[×] .4. 在电压近似不变的供电系统中,负载增加相当于负载电阻减少。

[√]. 解:负载增加就是功率增加,RU R I UI P 22===。

5. 理想电压源的端电压是由它本身确定的,与外电路无关,因此流过它的电流则是一定的,也与外电路无关。

[×] .6. 电压源在电路中一定是发出功率的。

[×] .7. 理想电流源中的电流是由它本身确定的,与外电路无关。

因此它的端电压则是一定的,也与外电路无关。

[×] .8. 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为零。

[×] .9. *若某元件的伏安关系为u =2i+4,则该元件为线性元件。

[√] . 解:要理解线性电路与线性元件的不同。

10.* 一个二端元件的伏安关系完全是由它本身所确定的,与它所接的外电路毫无关系。

[√].11.元件短路时的电压为零,其中电流不一定为零。

元件开路时电流为零,其端电压不一定为零。

[√].12. 判别一个元件是负载还是电源,是根据该元件上的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是否一致(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当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该元件是负载,在吸收功率;当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该元件是电源 (含负电阻),在发出功率 [√] .13.在计算电路的功率时,根据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可选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功率。

若选用的公式不同,其结果有时为吸收功率,有时为产生功率。

[×].14.根据P=UI,对于额定值220V 、40W 的灯泡,由于其功率一定,电源电压越高则其电流必越小。

电路课程习题及答案

电路课程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图示元件当时间t <2s 时电流为2A ,从a 流向b ;当t >2s 时为3A ,从b 流向a 。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

1.2图示元件电压u =(5-9e -t /τ)V ,τ >0。

分别求出 t =0 和 t →∞ 时电压u 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babu +-图 题1.21.3 图示电路。

设元件A 消耗功率为10W ,求A u ;设元件B 消耗功率为-10W,求B i ;设元件C 发出功率为-10W ,求C u 。

Au +-10V+-Cu +-(a)(b)(c)图 题1.31.4求图示电路电流4321i i i i 、、、。

若只求2i ,能否一步求得?图 题1.41i 4i 3i 图 题1.51.5 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1234,,,i i i i 。

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 u 14、u 15、u 52、u 53。

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1.6 图示电路,已知A 21=i ,A 33-=i ,V 101=u ,V 54-=u 。

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图 题1.61uSu (a)(b)图 题1.71.7 图示电路,已知10cos()V S u t ω=,8cos()A S i t ω=。

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1.8 求图示电路电压12,u u 。

1u +-2u +-图 题1.830u-+图 题1.91.9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0 求网络N 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10V0.5A8V1.11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2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3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 ,求r 的值。

1V图 题1.13图 题1.141V2V1.14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电工部分习题解答(1,2,3)

电工部分习题解答(1,2,3)

第一章 习题解答1-1 在图1-39所示的电路中,若I 1=4A ,I 2=5A ,请计算I 3、U 2的值;若I 1=4A ,I 2=3A ,请计算I 3、U 2、U 1的值,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并验证功率是否平衡。

解:对节点a 应用KCL 得 I 1+ I 3= I 2 即4+ I 3=5, 所以 I 3=1A 在右边的回路中,应用KVL 得6⨯I 2+20⨯I 3= U 2,所以U 2=50V 同理,若I 1=4A ,I 2=3A ,利用KCL 和KVL 得I 3= -1A ,U 2= -2V 在左边的回路中,应用KVL 得20⨯I 1+6⨯I 2= U 1,所以U 1=98V 。

U 1,U 2都是电源。

电源发出的功率:P 发=- U 1 I 1- U 2 I 3=-98⨯4-2=-394W 负载吸收的功率:P 吸=2021I +622I +2023I =394W 二者相等,整个电路功率平衡。

1-2 有一直流电压源,其额定功率P N =200W ,额定电压U N =50V ,内阻R o =0.5Ω,负载电阻R L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40所示。

试求:⑴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R L 的大小;⑵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⑶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⑴A U P I N N N 450200===Ω===5.12450N N L I U R ⑵ =⨯+==0R I U U U N N S OC 50+4⨯0.5 = 52V ⑶ A R U I S SC 1045.0520===图1-39 习题1-1图 图1-40 习题1-2图1-9 求图1-44所示电路中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并求图1-44a 中电压源的电流及图1-44 b 中电流源的电压,判断两图中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分别起电源作用还是负载作用。

解:图1-44a 中,A I R 2=,V U R 2=,电压源的电流A I 2=。

数电习题解(1,2章)

数电习题解(1,2章)

数电习题解答(1,2章)第一章数制与码制(教材p17)题1.2 将下列二进制整数转换为等值的十进制数。

(3)(10010111)2=1×27+1×24+1×22+1×21+1×20=151题1.4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十进制数。

(2)(110.101)2=1×22+1×21+1×2-1+1×2-3=6.625题1.4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3)(101100.110011)2=(54.63)8, (101100.110011)2=()16题1.6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二进制数。

(2)(3D.BE)16=(111101.10111110)2题1.8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要求二进制数保留小数点以后8位有效数字。

(2) (0.251)10≈(0.01000000)2=(0.40)16题1.9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要求二进制数保留小数点以后4位有效数字。

(1) (25.7)10≈(11001.1011)2=(19.B)16题1.10 写出下列二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2) (+00110)2(+00110)原=000110, (+00110)反=000110, (+00110)补=000110.(3) (-1101)2(-1101)原=11101, (-1101)反=10010, (-1101)补=10011.题1.11 写出下列带符号位二进制数(最高位为符号位)的反码和补码。

(2) (001010)2(3) (111011)2(001010)2反码: 001010 , (001010)2补码: 001010(111011)2反码:100100, (111011)2补码:100101题1.12 用8位的二进制数补码表示下列十进制数。

电路分析基础章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第四版)

电路分析基础章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第四版)

第1章习题解析一.填空题: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部分组成。

2.电力系统中,电路的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

3. 电阻元件只具有单一耗能的电特性,电感元件只具有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电特性,电容元件只具有建立电场储存电能的电特性,它们都是理想电路元件。

4. 电路理论中,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图称为与其相对应的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5. 电位的高低正负与参考点有关,是相对的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其大小仅取决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与参考点无关,是绝对的量6.串联电阻越多,串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大,并联电阻越多,并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小。

7.反映元件本身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的是欧姆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结点上各电流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CL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VL定律。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9.电桥的平衡条件是: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10.在没有独立源作用的电路中,受控源是无源元件;在受独立源产生的电量控制下,受控源是有源元件。

二.判断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电力系统的特点是高电压、大电流,电子技术电路的特点是低电压,小电流。

(错)2.理想电阻、理想电感和理想电容是电阻器、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理想化和近似。

(对)3. 当实际电压源的内阻能视为零时,可按理想电压源处理。

(对)4.电压和电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电量,因此它们都是矢量。

(错)5.压源模型处于开路状态时,其开路电压数值与它内部理想电压源的数值相等。

(对)6.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其消耗的电功也一定比电功率小的用电器多。

(错)7.两个电路等效,说明它们对其内部作用效果完全相同。

(错)8.对电路中的任意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必定相同。

(对)9.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仅适用于闭合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

(错)10.当电桥电路中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时,则该电桥电路的桥支路上电流必为零。

电工基础目录

电工基础目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电路1.1.1 实际电路组成与功能1.1.2 电路模型1.1.3 电路的工作状态思考与练习题1.2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1.2.1 电流1.2.2 电压1.2.3 电位1.2.4 电能1.2.5 电功率1.2.6 电源与电源电动势阅读材料常用电池思考与练习题1.3 电阻及其与温度的关系1.3.1 电阻1.3.2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阅读材料常用电阻器阅读材料电工材料思考与练习题1.4 欧姆定律1.4.1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4.2 全电路欧姆定律1.4.3 电阻元件消耗的能量与功率1.5 焦耳—楞次定律1.6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思考与练习题本章小结习题1[探索与研究]第2章直流电阻电路2.1 电阻串联电路及应用2.1.1 电阻串联电路2.1.2 串联电阻的应用——电压表扩大量程思考与练习题2.2 电阻并联电路及应用2.2.1 电阻并联电路2.2.2 并联电阻的应用——电流表扩大量程思考与练习题2.3 电阻混联电路思考与练习题2.4 基尔霍夫定律2.4.1 电路结构中的几个名词2.4.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2.4.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思考与练习题2.5 支路电流法及其解题步骤2.5.1 支路电流法2.5.2 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思考与练习题2.6 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2.6.1 电压源2.6.2 电流源2.6.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思考与练习题2.7 叠加定理2.8 二端网络和戴维南定理2.8.1 二端网络2.8.2 戴维南定理思考与练习题本章小结习题2[探索与研究]第3章电容和电感3.1 电场和电场强度3.1.1 电场3.1.2 电场强度思考与练习题3.2 电容器和电容3.2.1 电容器3.2.2 电容3.2.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阅读材料电容器思考与练习题3.3 电容器的基本特性3.3.1 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3.3.2 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3.3.3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阅读材料用万用表粗略测试电容器质量的方法思考与练习题3.4 电容器的连接3.4.1 电容器的串联3.4.2 电容器的并联阅读材料串联电容器组的耐压值问题思考与练习题3.5 磁场及其基本物理量3.5.1 磁场和磁感线3.5.2 电流的磁场3.5.3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思考与练习题3.6 电磁感应3.6.1 电磁感应现象3.6.2 感应电流的方向及楞次定律3.6.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思考与练习题3.7 电感及其基本特性3.7.1 电感器3.7.2 电感3.7.3 自感现象和自感电动势3.7.4 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3.7.5 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量思考与练习题本章小结习题3[探索与研究]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4.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4.1.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4.1.2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4.1.3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4.1.4 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思考与练习题4.2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4.3 正弦交流电路4.3.1 纯电阻电路4.3.2 纯电感电路4.3.3 纯电容电路4.3.4 RLC串联电路4.3.5 功率因数阅读材料交流电路的实际元件阅读材料常用电光源思考与练习题本章小结习题4[探索与研究]第5章三相交流电路5.1 三相交流电的产生5.1.1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简单构造 5.1.2 三相对称正弦量5.1.3 相序思考与练习题5.2 三相电源的联接5.2.1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接5.2.2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接思考与练习题5.3 三相负载的联接5.3.1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5.3.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接5.4 三相电路的功率思考与练习题阅读材料三相电动机思考与练习题阅读材料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思考与练习题本章小结习题5[探索与研究]第6章磁路与变压器6.1 磁路*6.1.1 磁路及磁路定律*6.1.2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6.1.3 铁磁性物质的分类与应用思考与练习题6.2 线圈的互感*6.2.1 互感电动势*6.2.2 互感线圈的串联6.2.3 涡流和磁屏蔽思考与练习题6.3 变压器与电磁铁6.3.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6.3.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6.3.3 几种常见的变压器6.3.4 变压器的功率和铭牌6.3.5 交、直流电磁铁6.3.6 铁磁性物质的充磁与去磁思考与练习题本章小结习题6[探索与研究]第7章信号传输与系统概述7.1 谐振电路*7.1.1 串联谐振电路*7.1.2 并联谐振电路7.1.3 RC电路的频率特性思考与练习题*7.2 信号与系统概述7.2.1 信号的基本知识7.2.2 无线电信号的传输7.2.3 系统与网络简介7.2.4 信号的反馈与控制思考与练习题本章小结习题7[探索与研究]*第8章暂态过程8.1 暂态过程与换路定律8.1.1 暂态过程8.1.2 换路定律8.2 一阶电路的分析8.3 RC电路的暂态过程8.3.1 RC电路的充电过程 8.3.2 RC电路的放电过程 8.4 RL电路的暂态过程8.4.1 RL电路接通直流电源 8.4.2 RL电路切断电源思考与练习题本章小结习题8[探索与研究]参考文献。

电路一二章习题

电路一二章习题
(2)根据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功率的正、负值 (2)根据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功率的正、 根据电流 判断: 判断: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中选参考方向如图示,再求各元件功率。 例2:例1中选参考方向如图示,再求各元件功率。
R=1Ω I ′ 10V U1=10V

+ UR′
解:
U2 =5V
I ′ =- 5 A
uab − uS1 + uS2 6 − 4 + 10 i= = = 1. 2 A R1 + R2 2+8
两个电压源的吸收功率分别为
pS1 = uS1i = 4 ×1.2 = 4.8W pS2 = −uS2i = −10 ×1.2 = −12W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如图所示。 24V, )=4 例 2 : 电路如图所示 。 已知 uS1(t) =24V, uS2(t)=4V,
+
u
u2 -
= ∑Rk = Rab = Req
k=1
n
+
un - -
b
b
等效电路
(2)等效电路 (2)等效电路 对外端口电压、电流相同) (对外端口电压、电流相同)
n个电阻串联
Rk u (3)分压公式 (3)分压公式 uk = R1 + R2 + L+ Rn R1 R2 u u2 = u 两电阻分压 u1 = R1 + R2 R1 + R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2.图示电路, 2.图示电路, 图示电路 2Ω 已知: 已知:R1= R2= 2Ω , i1=3A , u2=4V , 求 : uS , i2 , R , u 。
- u1 R1 + + uS -

[理学]电路_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理学]电路_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习题解答汇编
第1章
1.1 解: (1)1—1端短接时,谐振电感
1 1 L 2 253H 6 2 12 0 C (2 10 ) 10010
习题解答汇编 (2)1-1端接时,因为
所以
1 0 L C xC 0 Cx C
C X 200pF
1 Q0 0 Cr
因为
g oe 0.2mS,
yfe 45mS, fe 36.9 ,
yre 0.31mS, re 104.9
习题解答汇编 2.2 解:要正确理解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5 5 n1 0.25, n2 0.25 20 L
X1
0
0.195H,
1 C 195pF 0 X 2
习题解答汇编 1.5 解:设计型匹配网络如题1.5图所示,其中
L1C1是增大网络 , L2C2是减小网络 .

Q2
RL Re , Re

1 Re RL 2 1 Q2
Re RL 1 RL , 0 C 2 Q2 RL Re
习题解答汇编
0 L2 Q2 Re Re ( RL Re )
Q2 Re Q2 C2 , L2 0 RL 0
令Q1 R1 Re Re
则有0 L1 Q1Re
Re ( R1 Re ) ,
Re 1 R1 R1 0C1 Q1 R1 Re
习题解答汇编
题2.3图
习题解答汇编
(2) g e 0
1 Q00 L
35S
2 g g e 0 g oe n2 g ie 410S
2 (3) C C Coe n2 Cie

电工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电路分析基础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即 I =U/R,其中 I 表示电流,U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2.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答案:特点:-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从不同的支路流过,并且在分流点重新汇合。

每个支路的电压相同,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个路径可以流通,并且在各元件之间依次通过。

各元件之间的电压可以不同,总电压等于各元件电压之和。

区别:- 并联电路:电流分流,电压相同,等效电阻计算使用倒数之和。

- 串联电路:电流不分流,电压相加,等效电阻计算使用直接之和。

3. 如何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直接相加。

如果电路中存在并联电阻,则需要将并联电阻的倒数相加,再取倒数作为总电阻。

4. 什么是电路的节点和支路?答案:电路的节点是指两个或多个元件连接的交汇点,节点是电路中的连接点。

支路是指电路中的路径,通过支路可以完成电流的流通。

5. 如何计算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答案:根据欧姆定律,可以使用基尔霍夫定律来计算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的电流入射等于电流散射,可以建立节点电流方程进行计算。

第二章交流电路分析1. 什么是交流电路?答案:交流电路指的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方式是交变的。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都是随时间变化的,通常使用正弦函数来描述。

2. 如何计算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答案: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差可以使用复数形式表示,即使用幅值和相位来描述。

根据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可以利用复数运算来计算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3. 什么是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和导纳?答案:交流电路中的阻抗是指电路对交流电的阻碍程度,它与电路中的电阻、电抗和电容有关。

阻抗可以使用复数表示。

导纳是阻抗的倒数,它表示电流通过电路的能力。

电路第1-3章习题

电路第1-3章习题

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习题 第2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20VU+R 题1图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

A )2 V B )-4 V C ) -2 V- 2 k 7 k ΩΩ题2图3.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R L题3图I 2题4图4.图示电路中电流I 2为( )。

A )7AB )3AC )-3A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

A )越高 B )越低 C )不能确定6.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 1和I 2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221Ω2V 2A图 1图 2+题6图7.图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8.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I G ,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I RU 2A 14VSS1Ω1Ω..+题7图R R R R R I U 1234GGS....+题8图9.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原理。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加原理( )。

A )可以用 B )不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10.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1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A )-18VB )18VC )-6VU I ABSSΩ3+题10图.-6V SA.1k 1k ΩΩ题11图11.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

第1、2章电路定律与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第1、2章电路定律与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第1章 直流电路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20VU+题1图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

A )2 V B )-4 V C ) -2 V- 2 k 7 k ΩΩ题2图3.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R L题3图I 2题4图4.图示电路中电流I 2为( )。

A )7AB )3AC )-3A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

A )越高 B )越低 C )不能确定6.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 1和I 2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221Ω2V 2A图 1图 2+题6图7.图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8.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I G ,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U 4VS题7图S题8图9.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原理。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加原理( )。

A )可以用 B )不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10.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1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A )-18VB )18VC )-6VU I SS+题10图SA题11图11.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

A ) -3V B )3V C )0V12.图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I S1发出的电功率P 为( )。

A )-3WB )21WC )3W4 VS 2题1263ΩΩ题13图13.图示电路中,电流I 是( )。

电路分析基础例题集(第1-5章)讲解

电路分析基础例题集(第1-5章)讲解
所以
(b)图中的 、 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其功率为
所以
(c)图中的 、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其功率为
所以
例1.3如图1.3所示电路,已知 ,求 和 。
图1.
解题思路:可由电容的 求出电容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电流,然后由后面将要介绍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求出电感电流 ,再由电感的 求出电感电压,最后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求出 。
图2.14 图2.13的等效变换电路
由图2.14可得
例2.10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2.1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
图2.
解题思路:将待求支路左边的电路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即可求出电流 。
解:其电源等效变换电路如图2.15所示,由欧姆定律得
例2.11求图2.16(a)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 。
图2.
解题思路:在 端外加一个电压源,用“ ”法求取。为方便计算,假设电压源的极性与 一致,如图2.16(b)所示。
由图2.11可得
各元件的功率为
电压源的功率为
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因为
所以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
例2.9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2.1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
图2.13
解题思路:根据本题的电路结构,只需将待求支路两边的电路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即可求出电流 。
解:将图2.13所示电路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如图2.14所示。
图1.9
解题思路:先用 求出 的电压 ,再用电阻功率公式求出 ,最后由欧姆定律和 求出 和 。
解: 、 和 标注如图1.9(b)所示,由题知



例1.10如图1.10(a)所示电路,求 、 和 的值。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一二章习题答案ppt课件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一二章习题答案ppt课件

0 R2
0,
i1(0
)
Us R1
12 4103
3mA
由KCL有iC(0+)=i1(0+)-i2(0+)=3-0=3mA。
精选PPT课件
12
例 6 、 如 图 ( a ) 所 示 电 路 , 已 知 Us=10V, R1=6Ω, R2=4Ω, L=2mH, 开关S原处于断开状态。求开关S闭合后t=0+时, 各电流 及电感电压uL的数值。
解 选定有关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1) 由已知条件可知: uC(0-)=0。
(2) 由换路定律可知: uC(0+)=uC(0-)=0。 (3) 求其它各电流、电压的初始值。画出t=0+时刻的等效电路, 如图(b)所示。 由于uC(0+)=0, 所以在等效电路中电容相当于短路。故有
i2(0)
uC (0 ) R2
精选PPT课件
14
例8、如图(a)所示电路, 已知R1=100Ω, R2=400Ω, C=125μF,
Us=200V, 在换路前电容有电压UC(0-)=50V。求S闭合后电容电压
和电流的变化规律。
(2) 画t=0+时的等效电路, 如图(c)所示。
由换路定律可得UC(0+)=UC(0-)=50V
例1、求图所示的电路中R支路的电流。已知Us1=10V, Us2=6V, R1=1Ω, R2=3Ω, R=6Ω。
a

U

s1
R1
+U

s2
I R
R2 b
(a )
精选PPT课件
1
解 先把每个电压源电阻串联支路变换为电流源电阻并联支路。 网

电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专科教材)

电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专科教材)
解:①S打开时:
V
V
②S闭合时:
VA=0V,VB=12 V
1.15求图1.37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i。
解:首先求出原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右下图所示:
可得
1.16有一台40W的扩音机,其输出电阻为8Ω。现有8Ω、10W低音扬声器2只,16Ω、20W扬声器1只,问应把它们如何连接在电路中才能满足“匹配”的要求?能否象电灯那样全部并联?
I3=I1+I2=(-1)+1.6=0.6A
由此可得
R3=UAB÷I3=24÷0.6=40Ω
1.13接1.12题。若使R2中电流为零,则US2应取多大?若让I1=0时,US1又应等于多大?
解:若使R2中电流为零,则US2应等于UAB;若让I1=0时,US1也应等于UAB。
1.14分别计算S打开与闭合时图1.36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
3.2已知 V, V。
(1)试指出各正弦量的振幅值、有效值、初相、角频率、频率、周期及两者之间的相位差各为多少?
(2)画出uA、uB的波形。
解:①uA的振幅值是311V,有效值是220V,初相是0,角频率等于314rad/s,频率是50Hz,周期等于0.02s;uB的幅值也是311V,有效值是220V,初相是-120°,角频率等于314rad/s,频率是50Hz,周期等于0.02s。uA超前uB120°电角。uA、uB的波形如图所示。
第1章章后习题解析
1.1一只“100Ω、100 W”的电阻与120 V电源相串联,至少要串入多大的电阻R才能使该电阻正常工作?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又为多少?
解: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
所以应有 ,由此可解得:
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为P=12×20=20W
1.2图1.27(a)、(b)电路中,若让I=0.6A,R=?图1.27(c)、(d)电路中,若让U=0.6V,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