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1优质教案8: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1导学案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案
![高中物理选修3-1导学案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f8f98c8d376eeafaa311a.png)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过程与方法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应用意识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回顾:1.把几个导体依次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2.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自主学习】:一、串联电路:把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
如图(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I(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试证明:(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比,表达式为二、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并联电路。
如图(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U(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即I=(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即试证明:(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比,表达式为练习1、有三个电阻,其阻值分别为10 Ω、20 Ω、30 Ω.现把它们分别按不同方式连接后加上相同的直流电压,问:三个电阻在电路上串联与并联的阻值之比为多少【合作与探究】(1)n 个相同的电阻R 并联,总电阻为: 试证明之。
(2)求证:若干个不同的电阻R 1R 2-------------R n 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三、电压表和电流表1、表头: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 。
它有三个特征量: 、 ,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思考:如图是某一个电流表G 表头刻度盘,其内阻为100Ω,问:(1)满偏电流=Ig ;满偏电压=g U ;(2)若指针指在1刻度处,则相应的电压数据为 ;电流表G 实际上也是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
高中物理教案选修3-1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篇)
![高中物理教案选修3-1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89548e5ef7ba0d4a733b7e.png)
教学设计:高中课程标准.物理(人教版)选修3-1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节主要介绍电表的改装、测量电阻的方法。
2、解析:电流表的改装就是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要并联一个小电阻;电流表的改装电压表,要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根据R=U/I可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U、I即可。
(二)目标及其解析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工作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2、知道电流表改装原理,知道电流表G改装成电流表A和电压表V的方法与计算.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知道内、外接法的区别.思考题1:如何用表头去测量较大的电压?思考题2:如何给改装后的电压表、电流表标度?解析:满偏电流指最大电流,满偏电压指最大电压,改装成电压表要串联一个电阻,依据分压关系来计算,改装成电流表要并联一个电阻,根据分流关系可以计算,伏安法测量电阻分为内接和外接两种,要根据具体的条件来选择,目的就是减小测量中的误差。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初中知识没有学好或遗忘,在实际进行电路计算时容易出现问题。
2、电路连接仪器选择困难比较大。
3、选择内接或外接也会有较大困难。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本节课要对初中电路进行复习,举一些例子来说明电表的改装和电阻的测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前节内容→本节学习要点→电表改装→电阻测量→练习、小结2、教学情景问题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串联电阻起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复习分压关系问题2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并联电阻起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复习分流关系。
问题3什么是满偏电流?什么是满偏电压?设计意图:知道满偏电流、满偏电压就是最大量程。
例题1.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什么?(2)实验中需要测哪些物理量?(3)写出待测电阻的计算式;(4)实验中怎样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5)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其中有几处错误,各错在何处?(6)请画出正确的电路图.解析 (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I =.(2)被测的物理量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 .(3)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 =,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4)实验中是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从而改变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值.(5)图中有两处错误: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接错了;②图中缺少滑动变阻器.(6)正确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变式】在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 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 ,R x 的值约为3Ω.滑动变阻器两只,规格分别是“0.2A ,50Ω”和“1A ,20Ω”;电流表一只(量程0~0.6A 和0~3A );电压表一只(量程O ~3V 和0~15V ).测量时,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_____量程.设计意图:示范怎样测量电阻(六)、目标检测1. 电流表的内阻为Rg 、满刻度电流为Ig.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如并联一个阻值为nRg 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量程是nIg 的电流表B .如串联一个阻值为nRg 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n +1)IgRg 的电压表C.如并联 一个阻值为1 n R 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nIg 的电流表D.如串联一个阻值为n R 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一个量程是(n- 1)IgRg 的电压表 2.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微安培,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 .应串联一个0.1Ω的电阻B .应并联一个0.1Ω的电阻C .应串联一个1800Ω的电阻D .应并联一个1800Ω的电阻3.校准过程中发现待测表(即改装表)的读数比标准电流表的读数稍大,若灵敏电流计G 的满偏电流值是准确的,则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A .Rg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B .Rg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C.所并联的R S 比用公式g ggR I I I -算出的偏大 D. 所并联的R S 比用公式g gg R I I I -算出的偏小 A 组题:1、大量程电流表与小量程电流表相比,大量程档位的内阻比小量程档位的内阻______;把一个灵敏电流表改装成两个不同档位的电压表,则大量程档位电压表的内阻比小量程档位电压表的内阻______.2.有一内阻为10k Ω、满刻度电流值为100A 的灵敏电流计,它所允许测量的电压最多是______mV .如果把它串联一个490k Ω的大电阻后,它的电压量程扩大到______V ,原来“10A ”的刻度线,现k Ω的定值电阻,那么它的电流量程扩大到原来的______倍,可允许测量的电流最大值是______A.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练习B 组题1. 图1中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 和一个变阻器R 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B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C .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D .上述说法都不对2.图2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内阻RA 比定值电阻R 小很多倍(RA 〈〈R ).当电键K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0A ;当电键K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0A.标准电阻R0=6Ω,则电流表的内阻RA 等于 ( )A .2ΩB .3ΩC .12ΩD .18Ω3.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用电器R0上所得到的电压可以有图3中甲、乙两种电路.用R 表示滑动变阻器的全部阻值.选择哪个电路更合适,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R0〉〉R ,则采用电路甲比较合适B .若R0〉〉R ,则采用电路乙比较合适C .若R0≈R ,则甲、乙电路都合适D .两种电路都能使R0上的电压改变,因此两种电路都适合4.将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电路,如图4所示,由于电路有一处出现故障,致使输出电压Up 不能随滑动键P 的位置而改变①不论P 如何滑动,Up 始终等于0V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导线EF 段有断开处B .导线AB 段有断开处C.滑动键P与电阻R接触不通D.导线BC段有断开处②不论P如何滑动,Up始终等于输入电压U0,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电源与导线端F接触不良B.滑动键P与电阻R接触不通C.BC段导线有断开处D.滑动变阻器R的电阻丝有断开处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库仑定律的巩固C组题1. 一个电流表的满刻度电流值Ig= 0.6A,面板如图5所示,那么它每一小格所相应的电流是______mA,指针现在的电流示数是______A.如果这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内阻Rg=60Ω,要把这个电流表的量程扩大成3A,那么应该在Rg上______联一个电阻Rs,Rs的大小应是______Ω;并联Rs后,测某一电流,指针仍指到图5中所示位置,则该电流是______A,并联Rs 后,刻度盘上每一小格所代表的电流值是未并联Rs前的______倍.2. 图6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阻Rg=500Ω,满刻度电流为Ig=1A的毫安表,现接成量程分别为10V和100V的两个量程,则所串联的电阻R1=______Ω,R2=______Ω.3.如图7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80Ω,可变电阻R2的全部电阻为240Ω,A、B两点之间加恒定电压9.6V.当电键K断开时,滑动触头P,由R2最上端滑到最下端时,R1两端电压由______V变化到______V;当电键K闭合时,滑动触头P,由R2最上端滑到最下端,R1两端电压由______V变化到______V.设计意图:使部分学生有拓展的空间教学反思:学生对这一节内感到困难特别是仪器选择,学生还没有掌握好,第一轮复习还要进一步学习。
高中物理选修3-1学案: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高中物理选修3-1学案: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e646224089eb172ded63b7f1.png)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习目标] 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计算.3.理解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并会进行有关计算.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定义(1)串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依次首尾连接,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1甲所示.(2)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再将两端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图12.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各处电流相等,即I=I1=I2=…=I n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 n电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U1+U2+…+U n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U=U1=U2=…=U n总电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即R=R1+R2+…+R n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 n.二、电压表和电流表1.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三个参量:2.电表改装原理:(1)电压表改装:将表头串联一个较大电阻,如图2所示:图2(2)电流表改装:将表头并联一个较小电阻,如图3所示:图3[即学即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流过各电阻的电流之和.(×)(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3)并联电路干路上的电流一定比通过某一支路的电流大.(√)(4)电路中电阻的个数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大.(×)(5)若将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6)若将分流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两端改装成电流表后,分流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相等.(√) 2.如图4所示电路中,R1=10 Ω,R2=20 Ω,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值为30 Ω,则A、B两端的总电阻的最大值为________ Ω,最小值为________ Ω.图4[答案]2210一、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导学探究]1.如图5所示,三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图5(1)若R1=R2=R3=R,则此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为多少?(2)若R1<R2<R3,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由小到大如何排序?[答案](1)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则R总=R1+R2+R3=3R.(2)由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得U1R1=U2R2=U3R3又由于R1<R2<R3,则U1<U2<U3.2.如图6所示,三个电阻构成并联电路.图6(1)若R1=R2=R3=R,则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为多少?(2)若R1<R2<R3,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由小到大如何排序?[答案](1)由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得1R总=1R1+1R2+1R3=3R,解得R总=R3.(2)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得I1R1=I2R2=I3R3得I3<I2<I1.[知识深化]1.关于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1)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U1R1=U2R2=…=U nR n=UR总=I.(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1R1=I2R2=…=I n R n=I总R总=U.2.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不同点n个相同电阻R串联,总电阻R总=nRn个相同电阻R并联,总电阻R总=RnR总大于任一电阻阻值R总小于任一电阻阻值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大电阻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相同点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例1 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7所示.R 1=8 Ω,R 2=4 Ω,R 3=6 Ω,R 4=3 Ω.图7(1)求a 、d 之间的总电阻;(2)如果把42 V 的电压加在a 、d 两端,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由题图可知R cd =R 3R 4R 3+R 4=6×36+3Ω=2 Ω. 故R ad =R 1+R 2+R cd =8 Ω+4 Ω+2 Ω=14 Ω.(2)由欧姆定律知I =U R ad =4214 A =3 A ,即为通过R 1、R 2的电流.设通过R 3、R 4的电流分别为I 3、I 4,则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I 3R 3=I 4R 4,又I 3+I 4=3 A ,解得I 3=1 A ,I 4=2 A. 针对训练1 如图8所示电路中,电阻R 1、R 2、R 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电阻不计(电池两端电压恒定).那么开关K 接通后流过R 2的电流是K 接通前的( )图8A.12B.23C.13D.14[答案] B[解析] 设电池提供的电压为U ,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 .K 接通前,流过R 2的电流I =UR 1+R 2=U 2R .K 接通后,流过R 2的电流I ′=12×U R 1+R 2R 3R 2+R 3=12×U R +0.5R =U 3R ,I ′I =23,B 项正确. 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导学探究] (1)小量程电流表有哪三个参数?三个参数之间有什么关系?(2)对于小量程电流表,其额定电压比较小,如何将该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 (3)对于小量程电流表,其额定电流比较小,如何将该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答案] (1)三个参数:内阻R g 、满偏电流I g 、满偏电压U g ,U g =I g R g (2)需将表头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分压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3)需将表头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分流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知识深化]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项目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 电压表V小量程电流表G 改装成大量程 电流表A电路结构R 的作用 分压 分流 扩大量程 的计算 U =I g (R +R g ) R =UI g -R gI g R g =(I -I g )R R =I gI -I g R g电表的 总内阻R V =R g +RR A =RR gR +R g使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接线柱接电势较高的一端串联在被测支路中,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例2 有一电流表G ,内阻R g =10 Ω,满偏电流I g =3 mA.(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 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 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答案] (1)990 Ω 1 000 Ω (2)0.05 Ω 0.05 Ω [解析] (1)由题意知电流表G 的满偏电压 U g =I g R g =0.03 V改装成量程为0~3 V 的电压表,当达到满偏时,分压电阻R 的分压U R =U -U g =2.97 V 所以分压电阻R =U R I g =2.970.003 Ω=990 Ω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R V =R g +R =1 000 Ω.(2)改装成量程为0~0.6 A 的电流表,当达到满偏时,分流电阻R 的分流I R =I -I g =0.597 A 所以分流电阻R =U gI R≈0.05 Ω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 A =R g RR g +R≈0.05 Ω.电表改装的步骤:(1)先明确小量程电流表G 的两个参数:I g 、R g ,并算出满偏电压U g =I g R g . (2)用欧姆定律求改装时需要串联或并联的电阻①改装成电压表时要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以分压,它的阻值用它分担的电压(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减去U g )除以最大电流(即I g )确定.②改装成电流表时要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以分流,它的阻值用它两端的电压(即表头的U g )除以通过它的电流(即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减去I g )确定.针对训练2 如图9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 、b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3 V ,当使用a 、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5 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 为100 Ω,满偏电流为1 mA ,则电阻R 1的阻值是________ Ω,电阻R 2的阻值是________ Ω.图9[答案] 2 900 12 000[解析] 接a 、b 时,串联的电阻为R 1,则有R 1=U 1I g -R g =30.001 Ω-100 Ω=2 900 Ω;接a 、c 时,串联的电阻为R 1和R 2,则有R 2=U 2I g -R g -R 1=150.001Ω-100 Ω-2 900 Ω=12 000 Ω.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电阻和一根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 B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 [答案] ABC[解析]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任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的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 、B 、C 对,D 错.2.(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如图10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电阻阻值R 1=R 2=R 3,接在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图10A .1∶1∶1B .1∶2∶2C .1∶4∶4D .2∶1∶1[答案] D3.(电表的改装)两只电压表和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计改装成的,表的量程是5 V ,表的量程是15 V ,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 ) A .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也相等 B .它们的示数之比为1∶3,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C .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3 D .它们的示数之比、指针偏转角度之比均为1∶3 [答案] B[解析] 由于两个电压表是用相同的电流计改装的,当两个电压表串联使用时,通过两表的电流是相同的,所以表头指针偏转的角度是相同的;刻度盘上的示数表示的是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与量程成正比,故选项B 正确,选项A 、C 、D 错误.4.(电表的改装)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 =120 Ω,满偏电流I g =3 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6 V 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 A 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答案] 1 880 Ω 0.12 Ω[解析] 改装成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分压电阻,由欧姆定律得:U =I g (R g +R ), 分压电阻:R =U I g -R g =63×10-3 Ω-120 Ω=1 880 Ω. 改装成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由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得:I g R g =(I -I g )R 分流电阻:R =I g R g I -I g =3×10-3×1203-3×10-3Ω≈0.12 Ω.。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3f4659028e9951e79b8927ac.png)
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立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讲授法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师:(投影)教材图2.4-1和图2.4-2(如图所示)图2.4-1串联电路图2.4-2并联电路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1)在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串联电路各部分的电荷量必须相等,故有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即I0=I1=I2=I3。
(2)在并联电路中,要保持电路各处电荷量分布稳定不变,相同时间内流过干路0点的电荷量必须等于各支路1、2、3各点的电荷量之和。
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0=I1+I2+I3。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教师:在图2.41中,用φ0、φ1、φ2、φ3分别表示电路中0、1、2、3各点的电势,用U01、U12、U23、U03分别表示0与1、1与2、2与3、0与3的电势差。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2: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2: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d0915684254b35effd3463.png)
4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教材分析这节课在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其它物理概念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必不可少的知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初中已有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特点,并进一步推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子阻的计算方法。
本节的重点应是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分析、观察、总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复习上课时内容(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并适当拓展)(1)串联电路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I=I1=I2=I3=···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④各部分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2)并联电路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1=U2=U3=…②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
I=I1+I2+I3+…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R=R1R2/(R1+R2)④电流分配:I1/I2=R1/R2I1/I=R1/R⑤n个相同电池(E、R)并联:E n = E R n =R/n再由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示范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08e0d4431b90d6c85c7c3.png)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教学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新课标物理选修31的第二章《恒定电流》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初中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入手,根据“恒定电流电路内电荷的稳定分布”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根据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
然后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电表的改装、电流表和电压表电路模型的建立等内容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拓展。
本节内容为后续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多用电表在知识上做好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经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的理论分析过程。
2.经历根据电流、电压关系和欧姆定律,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的过程。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电表改装的分析讨论,提高综合运用欧姆定律、电路串并联规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难点是电表量程的改装。
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实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课前预习,在课堂上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同时教师引导和评价。
电表量程的改装以理论应用的方式呈现,其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课前准备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灵敏电流计、演示电流表(可拆卸演示用表)、演示电压表(可拆卸演示用表)。
知识准备恒定电流电路内电荷的稳定分布、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欧姆定律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事件1]教学任务: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复习回顾:回忆初中学习的串、并联电路特点和性质。
(1)串联电路电流关系:I=I1=I2=…=I n电压关系:U =U 1+U 2+…+U n 电阻关系:R =R 1+R 2+…+R n 电压与电阻关系:U 1R 1=U 2R 2=…=U nR n(2)并联电路电流关系:I =I 1+I 2+…+I n电压关系:U =U 1=U 2=…=U n 电阻关系:1R =1R 1+1R 2+…+1R n电流与电阻关系:I 1R 1=I 2R 2=…=I n R n导入新课为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高中阶段如何从理论分析入手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设计说明:从熟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高中物理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baee091752ea551811a6870c.png)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节主要介绍电表的改装、测量电阻的方法。
2、解析:电流表的改装就是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要并联一个小电阻;电流表的改装电压表,要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根据R=U/I可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U、I即可。
(二)目标及其解析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工作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2、知道电流表改装原理,知道电流表G改装成电流表A和电压表V的方法与计算.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知道内、外接法的区别.思考题1:如何用表头去测量较大的电压?思考题2:如何给改装后的电压表、电流表标度?解析:满偏电流指最大电流,满偏电压指最大电压,改装成电压表要串联一个电阻,依据分压关系来计算,改装成电流表要并联一个电阻,根据分流关系可以计算,伏安法测量电阻分为内接和外接两种,要根据具体的条件来选择,目的就是减小测量中的误差。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初中知识没有学好或遗忘,在实际进行电路计算时容易出现问题。
2、电路连接仪器选择困难比较大。
3、选择内接或外接也会有较大困难。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本节课要对初中电路进行复习,举一些例子来说明电表的改装和电阻的测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前节内容→本节学习要点→电表改装→电阻测量→练习、小结2、教学情景问题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串联电阻起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复习分压关系问题2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并联电阻起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复习分流关系。
问题3什么是满偏电流?什么是满偏电压?设计意图:知道满偏电流、满偏电压就是最大量程。
例题1.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什么?(2)实验中需要测哪些物理量?(3)写出待测电阻的计算式;(4)实验中怎样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5)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其中有几处错误,各错在何处?(6)请画出正确的电路图.解析 (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I =.(2)被测的物理量是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 .(3)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 =,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4)实验中是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从而改变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值.(5)图中有两处错误: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接错了;②图中缺少滑动变阻器.(6)正确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变式】在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 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 ,R x 的值约为3Ω.滑动变阻器两只,规格分别是“0.2A ,50Ω”和“1A ,20Ω”;电流表一只(量程0~0.6A 和0~3A );电压表一只(量程O ~3V 和0~15V ).测量时,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_____量程.设计意图:示范怎样测量电阻(六)、目标检测1. 电流表的内阻为Rg 、满刻度电流为Ig.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如并联一个阻值为nRg 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量程是nIg 的电流表B .如串联一个阻值为nRg 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n +1)IgRg 的电压表C.如并联 一个阻值为1 n R 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nIg 的电流表D.如串联一个阻值为n R 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一个量程是(n- 1)IgRg 的电压表 2.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微安培,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 .应串联一个0.1Ω的电阻B .应并联一个0.1Ω的电阻C .应串联一个1800Ω的电阻D .应并联一个1800Ω的电阻3.校准过程中发现待测表(即改装表)的读数比标准电流表的读数稍大,若灵敏电流计GA组题:1、大量程电流表与小量程电流表相比,大量程档位的内阻比小量程档位的内阻______;把一个灵敏电流表改装成两个不同档位的电压表,则大量程档位电压表的内阻比小量程档位电压表的内阻______.2.有一内阻为10kΩ、满刻度电流值为100A的灵敏电流计,它所允许测量的电压最多是______mV.如果把它串联一个490kΩ的大电阻后,它的电压量程扩大到______V,原来“10A”的刻度线,现kΩ的定值电阻,那么它的电流量程扩大到原来的______倍,可允许测量的电流最大值是______A.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练习B组题1. 图1中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D.上述说法都不对2.图2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内阻RA比定值电阻R小很多倍(RA〈〈R).当电键K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0A;当电键K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0A.标准电阻R0=6Ω,则电流表的内阻RA等于()A.2Ω B.3ΩC.12Ω D.18Ω3.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用电器R0上所得到的电压可以有图3中甲、乙两种电路.用R表示滑动变阻器的全部阻值.选择哪个电路更合适,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R0〉〉R,则采用电路甲比较合适B.若R0〉〉R,则采用电路乙比较合适C.若R0≈R,则甲、乙电路都合适D.两种电路都能使R0上的电压改变,因此两种电路都适合4.将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电路,如图4所示,由于电路有一处出现故障,致使输出电压Up不能随滑动键P的位置而改变①不论P如何滑动,Up始终等于0V,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导线EF段有断开处B.导线AB段有断开处C.滑动键P与电阻R接触不通D.导线BC段有断开处②不论P如何滑动,Up始终等于输入电压U0,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电源与导线端F接触不良B.滑动键P与电阻R接触不通C.BC段导线有断开处D.滑动变阻器R的电阻丝有断开处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库仑定律的巩固C组题1. 一个电流表的满刻度电流值Ig= 0.6A,面板如图5所示,那么它每一小格所相应的电流是______mA,指针现在的电流示数是______A.如果这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内阻Rg=60Ω,要把这个电流表的量程扩大成3A,那么应该在Rg上______联一个电阻Rs,Rs的大小应是______Ω;并联Rs后,测某一电流,指针仍指到图5中所示位置,则该电流是______A,并联Rs 后,刻度盘上每一小格所代表的电流值是未并联Rs前的______倍.2. 图6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阻Rg=500Ω,满刻度电流为Ig=1A的毫安表,现接成量程分别为10V和100V的两个量程,则所串联的电阻R1=______Ω,R2=______Ω.3.如图7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80Ω,可变电阻R2的全部电阻为240Ω,A、B两点之间加恒定电压9.6V.当电键K断开时,滑动触头P,由R2最上端滑到最下端时,R1两端电压由______V变化到______V;当电键K闭合时,滑动触头P,由R2最上端滑到最下端,R1两端电压由______V变化到______V.设计意图:使部分学生有拓展的空间教学反思:学生对这一节内感到困难特别是仪器选择,学生还没有掌握好,第一轮复习还要进一步学习。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教案--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教案--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8a5c63ceff9aef8941e06c9.png)
选修3-1第二章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教材分析这节课在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其它物理概念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必不可少的知识;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初中已有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特点,并进一步推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子阻的计算方法。
本节的重点应是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分析、观察、总结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复习上课时内容(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并适当拓展)(1)串联电路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I=I1=I2=I3=…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R=R1+R2+R3+…④电压分配:U1/R1=U2/R2U1/R1=U/R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 n = nE r n = nr(2)并联电路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1=U2=U3=…②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
高中物理选修3-1精品教案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1精品教案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aa1406ba0d4a7303763a33.png)
新课标精选教课设计系列 - 选修 3-12.4 串连电路和并联电路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连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相关关问题。
2.从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剖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复习、概括、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巧变通和运用。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教课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 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四、教课过程:(一)复习上课时内容重点:欧姆定律、电阻观点、导体的伏安特征曲线。
(二)新课解说 ----- 第四节、串连电路和并联电路1 .串连电路和并联电路先让学生回想初中相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的问题, 而后让学生自学,在 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连和并联加以对照,学生简单理解和记忆。
老师点拨: 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剖析的不一样,引入电 势来剖析。
从而让学生领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差异,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相关结论,老师最后概括小结得出结论:(并适合拓展)( 1) 串连电路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1 2 3I=I =I =I =②电路两头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头电压之和 U=U 1+U 2+U 3+③串连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1 23R=R+R+R+1 12 2 U 1 1 =U/R④电压分派: U /R =U/R /R⑤ n 个相同电池( E 、 r )串连: E n = nE r n = nr( 2)并联电路①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头的电压相等。
U=U 1=U 2=U 3=② 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
I=I 1+I 2 +I 3 +③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 1+1/R 2+1/R 3+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 R=RR / ( R +R )1 2 1 2④ 电流分派: I /I =R/R 2 I /I=R /R1 2 1 1 1⑤ n 个相同电池( E 、 r )并联: E n = E r 再由学生议论以下问题: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第 1页(共 2页) n =r/n新课标精选教课设计系列 - 选修3-1 ②若不一样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此中最小的电阻;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加时,总电阻将减小;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靠近小电阻。
人教版高中选修3-1物理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6)
![人教版高中选修3-1物理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6)](https://img.taocdn.com/s3/m/85f464a3680203d8ce2f243b.png)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人教版选修3-1)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1.串联和并联:把几个导体依次首尾相连,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做______;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______.2.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_,即____________.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__________等于各支路电阻的____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四、电压表和电流表1.电流表G(表头):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______改装而成的.小量程电流表主要有三个参数:①电流表的电阻叫做______,用字母R g表示;②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I g叫做______;③电流表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 g 叫做______,上述三个物理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当把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压表时,应当______一个电阻R;当把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时,应当______一个电阻R.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问题情境]节日用的彩灯,一串串一簇簇,或挂在街道两旁的树上,或挂在装饰物上,煞是好看!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和电源连接的吗?若其中一串有一个灯泡灯丝烧毁,是否会影响到其他小灯泡呢?1.电路连接有哪两种基本方式?2.对于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主要研究哪三个物理量的关系?[要点提炼]1.若几个导体依次________________,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串联;若几个导体的两端各________,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2.用公式写出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公式写出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延伸]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其任一支路的电阻大小关系怎样?2.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是怎样的?3.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是怎样的?二、电压表和电流表[问题情境]实验室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它们往往都有两个量程,可以根据需要测量不同大小的电压和电流.它们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制作的呢?1.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是一个什么元件?它遵从欧姆定律吗?2.为什么要对表头进行改装?[要点提炼]1.表头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三个参数的关系满足________定律.2.改装成电压表是利用电阻的________作用,改装成电流表是利用电阻的________作用.[问题延伸]1.改装成电压表时,电压表量程越大,电压表内阻______.2.改装成电流表时,电流表量程越大,电流表内阻______.例1图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8 Ω,R2=4 Ω,R3=6 Ω,R4=3 Ω.(1)求电路中的总电阻.(2)当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U=42 V时,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变式训练1如图2所示,有三个电阻,已知R1∶R2∶R3=1∶3∶6,则电路工作时,电压U1∶U2为()图2A.1∶6 B.1∶9 C.1∶3 D.1∶2例2有一电流表G,内阻R g=10 Ω,满偏电流I g=3 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 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变式训练2有一电流计,内阻R g=25 Ω,满偏电流I g=3 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即学即练】1.三个阻值都为12 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A.4 ΩB.24 ΩC.8 ΩD.36 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D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一定减少3.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 和一个变阻器R 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图3 A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B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C .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D .上述说法都不对4.电流表的内阻是R g =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 =500 μA ,现欲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A .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 .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 .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 .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参考答案课前自主学习一、1.串联 并联 2.相等 I =I 1=I 2=I 3=… 之和 I =I 1+I 2+I 3+…二、U =U 1+U 2+U 3+… 相等 U =U 1=U 2=U 3=…三、之和 R =R 1+R 2+… 倒数 倒数 1R =1R 1+1R 2+… 四、1.电流表G (表头) 电流表的内阻 满偏电流 满偏电压 U g =I g R g[来源:高.考.资.源.网]2.串联 并联核心知识探究一、[问题情境]1.串联 并联 2.电流、电压、电阻[要点提炼]1.首尾相连 连在一起2.(1)I =I 1=I 2=I 3=… (2)U =U 1+U 2+U 3+… (3)R =R 1+R 2+R 3+…3.(1)I =I 1+I 2+I 3+… (2)U =U 1=U 2=U 3=… (3)1R =1R 1+1R 2+1R 3+… [问题延伸]1.(1)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其任一支路的电阻,且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2)在保持其他支路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任一支路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增大.2.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U 1R 1=U 2R 2=U 3R 3=…=U n R n. 3.电流分配:并联电路中通过各导体中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I 1R 1=I 2R 2=…=I n R n .二、[问题情境]1.电阻 遵从2.表头的满偏电压和满偏电流一般都比较小[要点提炼] 1.欧姆 2.分压 分流[问题延伸] 1.越大 2.越小解题方法探究例1 (1)14 Ω (2)3 A 3A 1 A 2 A解析 电路连接的特点是R 3、R 4并联后再和R 1、R 2串联,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总电阻和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1)R 3、R 4并联后电阻为R 34,则R 34=R 3R 4R 3+R 4=6×36+3Ω=2 Ω,R 1、R 2和R 34串联,总电阻R =R 1+R 2+R 34=14 Ω.(2)根据欧姆定律I =U R 得I =4214A =3 A . 由于R 1、R 2串联在干路上,故通过R 1、R 2的电流都是3 A .设通过R 3、R 4的电流为I 3、I 4,由并联电路的特点:I 3+I 4=3 A ,I 3I 4=R 4R 3,解得I 3=1 A ,I 4=2 A . 变式训练1 D [设R 1=R ,则R 2=3R ,R 3=6R ,R 2与R 3的并联电阻R 23=3R ×6R 9R=2R ,故U 1∶U 2=1∶2,选项D 正确.]例2 990 Ω 1 000 Ω解析 表头G 的满偏电压U g =I g R g =0.03 V分压电阻R 的分压U R =U -U g =2.97 VR =U R I g=990 Ω,R v =R g +R =1 000 Ω 变式训练2 0.126 Ω 0.125 Ω解析 表头G 的满偏电压U g =I g R g =0.075 V分流电阻R 的分流I R =I -I g =0.597 AR =U g I R≈0.126 Ω R A =R g R R g +R≈0.125 Ω 即学即练1.ACD [共有四种组合,三个串联:总电阻为36 Ω;三个并联:总电阻为4 Ω;两个串联再跟第三个并联:总电阻为8 Ω;两个并联再跟第三个串联,总电阻为18 Ω.][来源:高.考.资.源.网]2.ABC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的阻值都要小,所以A 、B 、C 对,D 错.]3.B [电压表中电阻分压,串联;电流表中电阻分流,并联.甲表为电流表,乙表为电压表.并联电路电阻大时分流少,所以R 增大时量程减小;串联电路电阻大时分压多,所以R 增大时量程增大.]4.C [电流表改电压表,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U -U g =1.0 V -200×500×10-6V =0.9 V .电阻的阻值为R =U ′I g =0.9500×10-6 Ω=1 800 Ω.]。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2.4串并联电路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2.4串并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8562a38a27284b73f3425046.png)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渤海高中高二物理教课设计主备人使用人:时间: 2018 年 10 月 26 日课题 2.4 串连电路和并联电路课型新讲课教课学生记忆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依照:依据一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要点特色2017 高中物理考纲中要修业生理解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有关计算理观点及物理规律确实切含义教课学生理解电表改装的原理依照:依据一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难点2017 高中物理考纲中要求一、知识目标:原因:根认识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特色据普通学习掌握串并联电路有关计算高中物目标二、能力目标:理课程应用欧姆定律求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计算标准的要求。
教具教材、练习册、 PPT。
教课教课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企图时间环节课前校正课前自主学巡视检查学生由课代表上前校校正课前 3 分钟三分习答案,进行自我达成状况。
对答案改正。
自主学习钟(自批阅,改正。
知识点填主学空,加深习验基础知识收)记忆。
1 一、串并联电路提出问题:1、学生回答。
1、承接自7 分钟承接特色。
串并联电路的2、学生依据问主学习结果电压电流特色题解说知识点2、惹起学环节二、串并联电路的生学习知电流。
学生疏组议论,识的欲念互换不一样建议3、让学生三、串并联电路的电压2电阻 R1 与 R2并做议联在电路中,经过讲评 R1与 R2的电流之环节比为 1∶ 2,则当R1 与 R2串连后接入电路中时, R1和 R2 两头电压之比U1∶ U2 为( )A.1∶2B.2∶1C.1∶4D.4∶13(1)三个电阻, R1= 2 总结Ω,R2=3 Ω,R3 提升=4 Ω,现把它们环节并联起来接入电(总路,则经过它们的结部电流之比为 I1 ∶分)I2 ∶I3 是( )A.6∶4∶3B.3∶4∶6参加讲堂3、学生回答并活动,主增补。
动思虑本节课要点内容。
1、部署问题思虑议论,1、突出本20 分学生互相互换意节课要点钟见,内容学生回答下列问题,2、培育学2、提出问题,其余同学增补生思虑问增补,评论。
高中物理选修3-1优质教案7: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1优质教案7: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13760e680203d8cf2f2479.png)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问题;2.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
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规律。
教学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表头、电阻箱、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在初中已经学知道,把几个导体首尾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串联;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这一节,我们分别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流的关系、各部分电压的关系,以及各部分电阻的关系。
在初中我们已经研究过其中的某些问题,现在用高中的物理知识做进一步分析。
[新课教学]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1.串联和并联的接法(1)串联接法①串联的接法把几个导体首尾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串联。
②串联接法的特点两电阻串联,一端等电势,另一端不等电势。
(2)并联接法①并联的接法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②并联接法的特点两电阻并联,两端分别为高低等势点。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推导。
(1)串联电路的电流在恒定电流电路内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任何位置的电流都不可能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学案--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学案--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371e6ceebed5b9f3f90f1cf7.png)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学案--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预习内容1.家庭中的用电器是_________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跟用电器是-_________联的.2.如图4—12所示是电冰箱内的电路,其中M表示压缩机内的______,L表示电冰箱内的________,它们组成___________联电路,其中开关S1控制_________,S2控制________.3.判断图4—13中L1与L2的连接方式.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B.若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盏灯一定是并联C.若开关只控制一盏灯,则两盏灯一定是并联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如图4—14所示电路,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能发光的灯是A.L3B.L2、L3C.L1、L3D.L1、L2、L36.电路如图4—15所示,闭合开关后,电路将_____,要使电路中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____.7.下列用电器的连接中,属于串联的是A.节日里装饰房间用的小彩灯B.家庭里的电冰箱、电扇、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的连接.C.马路上照明用的路灯D.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箱内的照明灯8.如图4—16所示,要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应该怎样连接电路?有几种接法?如果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图4—17),又该怎样连接?先画出电路图,然后在实物图上画出连线.课后练习与提高做一做1.用一个小灯泡,两节1号干电池,还有导线、铜片,进行如下实验:只要有人打开他家外间的房门,装在屋里的小灯泡就亮了,请你设计这个电路,然后动手试一试.2.某次知识竞赛只有两个小组参加决赛,现请你设计一个抢答题的电路.要求不论哪一组按开关,电铃都能发出声音,而且指示灯会告诉主持人是哪组按的开关.画出设计电路图.当堂检测4.C5.A6.短路b7.A8.提示:要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有两种接法:两灯串联;两灯并联,开关接在干路上.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只能将两灯并联,且两开关分别接在两支路上.课后练习与提高1.电路图如图4—2′所示,当门关着时,门上的开关是断开的;当门打开后,由于门的旋转使开关接通,灯就亮了.2.电路图如图4—3′所示。
【高中物理】【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学案--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高中物理】【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学案--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b1712e46c175f0e7dd1378a.png)
2.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预习内容1.家庭中的用电器是_________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跟用电器是-_________联的.2.如图4—12所示是电冰箱内的电路,其中M表示压缩机内的______,L表示电冰箱内的________,它们组成___________联电路,其中开关S1控制_________,S2控制________.3.判断图4—13中L1与L2的连接方式.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学习过程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先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自学,在此基础上,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进行理解和记忆。
2.怎样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定义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是串联;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3.电压表和电流表----串、并联规律的应用(3)开路法:串联的几个用电器中任何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就没有电流通过,并联的几个用电器中任何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仍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互不影响.(2)电流法:凡是同一股电流依次流经几个用电器,就一定是串联.电流在某点分支,即一股电流(干路电路)分成几股电流 (支路电流),再在某点处汇成一股电流,这几股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并联.(1)表头G:(3)表头的改装和扩程(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2)描述表头的三个特征量(三个重要参数)④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4.将两盏小灯泡和一个开关接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盏灯一定是串联B.若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盏灯一定是并联C.若开关只控制一盏灯,则两盏灯一定是并联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如图4—14所示电路,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能发光的灯是A.L3B.L2、L3C.L1、L3D.L1、L2、L36.电路如图4—15所示,闭合开关后,电路将_____,要使电路中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____.7.下列用电器的连接中,属于串联的是A.节日里装饰房间用的小彩灯B.家庭里的电冰箱、电扇、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的连接.C.马路上照明用的路灯D.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箱内的照明灯8.如图4—16所示,要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应该怎样连接电路?有几种接法?如果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图4—17),又该怎样连接?先画出电路图,然后在实物图上画出连线.课后练习与提高做一做1.用一个小灯泡,两节1号干电池,还有导线、铜片,进行如下实验:只要有人打开他家外间的房门,装在屋里的小灯泡就亮了,请你设计这个电路,然后动手试一试.2.某次知识竞赛只有两个小组参加决赛,现请你设计一个抢答题的电路.要求不论哪一组按开关,电铃都能发出声音,而且指示灯会告诉主持人是哪组按的开关.画出设计电路图.当堂检测4.C5.A6.短路b7.A8.提示:要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有两种接法:两灯串联;两灯并联,开关接在干路上.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只能将两灯并联,且两开关分别接在两支路上.课后练习与提高1.电路图如图4—2′所示,当门关着时,门上的开关是断开的;当门打开后,由于门的旋转使开关接通,灯就亮了.2.电路图如图4—3′所示高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在考场上,时间就是我们致胜的法宝,与其犹犹豫豫不知如何落笔,倒不如多学习答题技巧。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2.4串并联电路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2.4串并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8812f52c5f0e7cd18425363b.png)
学生分组讨论,交换不同意见
3、学生回答并补充。
1、承接自主学习
2、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3、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本节课重点内容。
7分钟
2
做议讲评环节
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
A.1∶2
B.2∶1
C.1∶4
D.4∶1
1、布置问题
2、提出问题,补充,评价。
3、引导解题,引导给出解题方法
思考讨论,
学生相互交换意见,
学生回答问题,
其他同学补充
1、突出本节课重点内容
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20分钟
3(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提升环节
(总结部分)
三个电阻,R1=2Ω,R2=3Ω,R3=4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I3是()
A.6∶4∶3
B.3∶4∶6
C.2∶3∶4
D.4∶3∶2
提出问题
补充
评价
1、学生思考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
3、板演正确步骤
1、完成知识目标
2、突破本节课难点
3分钟
3(2)
总结提升环节
(能力提升部分)
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2-4-21所示,此时()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课前
三分钟(自主学习验收)
校对课前自主学习答案,进行自我批改,更正。
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由课代表上前校对答案更正。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共案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共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14ea00f61fb7360a4c65cc.png)
2.电压表和电流表 ----串、并联规律的应用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
(1)表头G:构造(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的。
原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为后续知识做准备)(2)描述表头的三个特征量(三个重要参数)④①内阻Rg:表头的内阻。
②满偏电流Ig: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流(另介绍半偏电流)③满偏电压Ug: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压,与满偏电流Ig的关系Ug=IgRg,因而若已知电表的内阻Rg,则根据欧姆定律可把相应各点的电流值改写成电压值,即电流表也是电压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刻度盘的刻度不同而已。
通过对P50的“思考与讨论”加深这方面的认识。
3)表头的改装和扩程(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关于电表的改装要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表头内线圈容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或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g)是有限制的。
让学生讨论,推导出有关的公式:要测量较大的电压(或电流)怎么办?通过分析,学生能提出利用电阻来分压(或分流)。
然后提出:分压(或分流)电阻的阻值如何确定?(2)电流表G改装成电压表例1、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30Ω,满偏电流Ig=1mA。
要把它改装为量程0—3V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3)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例2、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30Ω,满偏电流Ig=1mA。
要把它改装为量程0—0.6A的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高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在考场上,时间就是我们致胜的法宝,与其犹犹豫豫不知如何落笔,倒不如多学习答题技巧。
那么,高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选择题的答题技巧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 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 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教学过程]
★重难点一、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一、 串联电路特点及性质 1.特点
(1)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 =I 1=I 2=I 3=…=I n .
(2)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 =U 1+U 2+U 3…+U n . 2.性质
(1)串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为各电阻阻值R 1、R 2、R 3、…R n 之和,即R =R 1+R 2+R 3+…+R n .
(2)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是: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U 1R 1=U 2
R 2=…=
U n
R n
. [特别提醒]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2)由于R 总=R 1+R 2+R 3+…+R n ..所以任何一电阻变大,总电阻均变大. 二、 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性质 1.特点
(1)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即U =U 1=U 2=U 3=…=U n . (2)电流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I 1+I 2+I 3+U n .. 2.性质
(1)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R 与各支路的电阻R 1、R 2、…、R n 的关系是:1R =1R 1+1R 2+…+1
R n .n
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R 总=R
n
(2)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是:通过各个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 1R 1=I 2R 2=…=I n R n =U .
[特别提醒]
(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电阻. (2)n 个相同电阻R 并联时其总电阻为R 总=R
n
.
(3)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以两电阻R
1、R 2为例加以说明.串联时R =R 1+R 2,并联时R =R 1·R 2R 1+R 2
=R 1
1+R 1R 2.可见,当R 1
或R 2增大或减小时,R 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4)当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三、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1.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比较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
不同点
n 个相同电阻R 串联,总电阻R 总=nR
n 个相同电阻R 并联,总电阻R 总=R
n
R 总大于任一电阻阻值
R 总小于任一电阻阻值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大电阻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相同点
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1)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
U R =U 1R 1=U 2R 2…=U n
R n
=I (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
IR =I 1R 1=I 2R 2…=I n R n
[典型例题]三个电阻器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其阻值之比为R 1∶R 2∶R 3=1∶3∶6,则电路工作时,通过三个电阻器R 1、R 2、R 3上的电流之比I 1∶I 2∶I 3为( )
A .6∶3∶1
B .1∶3∶6
C .6∶2∶1
D .3∶2∶1 [答案]D
★重难点二、电压表和电流表★ 电压表和电流表
1.小量程的电流表G (表头)
(1)工作原理:通电后,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指针偏转,指针的偏角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成正比.
(2)表头的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 g:小量程电流表G的电阻.
②满偏电流I g:小量程电流表G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③满偏电压U g:小量程电流表G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
满偏电流I g、内阻R g、满偏电压U g三者的关系: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g=I g R g
灵敏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 g、满偏电压U g一般比较小,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大于I g,电流表很容易烧杯.
2.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
(1)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将电流表的示数换算成电压值,可直接用于测电压,只是量程U g很小.如果给小量程电流表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就可以用来测量较大的电压.因此,电压表就是一个串联了分压电阻的电流表,如图所示.
(2)分压电阻的计算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U =I g R g +I g R 解得R =U
I g
-R g =⎝⎛⎭⎫U I g R g -1R g =⎝⎛⎭⎫U U g -1R g 因为电压表量程扩大的倍数n =U
U g ,所以R =(n -1)R g .
电压表的内阻R V =R g +R =nR g . 3.表头G 改装成电流表 (1)原理
给小量程电流表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就可以用来测量较大的电流,即扩大了电流表的量程,如图所示.
(2)分流电阻的计算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有I g R g =(I -I g )R
解得R =I g R g I -I g =R g
I
I g
-1
因为电流表量程扩大的倍数n =I I g ,所以R =R g
n -1.
电流表的内阻R A =RR g R +R g =R g
n
. [特别提醒]
(1)无论表头G 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特征量U g 、I g 、R g 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 g 并不改变.
(2)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指小量程电流表表头满偏时对应的R 与表头串联电路的总电压,改装后电流表的量程指小量程电流表表头满偏时对应的R 与表头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典型例题]一个量程为15V的电压表,串联一个R 1=3kΩ的电阻后,测量某电路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示数为12V ,若已知该电路两端的实际电压为15V ,试求: (1)该电压表的内阻R V ;
(2)将该电压表改装成量程为0 ~ 90V 的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的阻值R 2。
[答案](1)12KΩ (2)R 2=60kΩ
[解析](1)当电压表串联一个的电阻R 1=3kΩ测量某电路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12V U =,电阻分得的电压为13V U = 据
11V R U U R =得11
12k V U R R U ==Ω (2)将这个电压表改装成量程为90V 的电压表,原电压表两端最大分得的电压为
15V V U =,串联电阻分得的电压U 2=75V
据
22
V V
U R U R =得: R 2=60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