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6课 戊戌变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三】戊戌变法的性质。 它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
放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 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 情,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 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 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更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 烈的抨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政治 改革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是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虽 然历时短暂,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其失 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论:戊戌变法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

二、百日维新
1.1897年冬,德国强占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 。在康有
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诏书,宣
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
冗员,允许

,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
国家预算;
,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
二、自主学习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
拉开
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

。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
,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
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中国如不变法,将会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课前小测
1.在近代,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曾经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3.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 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5.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6.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四、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 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 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 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 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 强继续努力奋斗。
五、当堂训练
3.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A.曾国藩 B.康有为 C.邹容D.陈独秀
队等。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2.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法
令的贯彻。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
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害,史称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

3.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
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
影响。
三、反馈解疑
【探究一】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失败的? 维新变法终究还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从根
【探究二】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的区别。 (1)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戊戌政变:是对戊戌变法的残酷镇压,是以慈禧太 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的大肆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的流 血事件(政变),是反动的,具有阻挠和破坏性作用,它的发 动,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结论: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有着本质的区别。
本上拯救中国,而且没有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也不适合中 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而 且维新变法的领导者没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认识到问题 的本质,而且即使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变法也不会成功,因为当 时的变法领导者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并且当时中国 的经济状况根本不能执行变法,再加上当时的殖民者也干涉这 次变法,导致最后变法的失败,所以说这场变法是“一次失败 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 积极作用不可抹煞。 结论: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1.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
命。”由1 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
景是( )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2.如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
识界流行的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