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染色体的进化及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大Y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
![大Y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2cf91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c.png)
大Y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张静;刘俊俊;霍满鹏;蒲力群;慕明涛;田艳华;赵君梅【摘要】目的探讨大Y染色体与不良妊娠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核型分析716例检测者.结果检出异常核型124例,男性异常核型56例,大Y染色体携带者38例,占男性异常核型的67.86%,可导致其配偶发生习惯性流产、生育智力低下儿、长期不育、有死胎史、有畸形儿生育史以及新生儿死亡并流产等.结论大Y染色体与不良妊娠有关,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09(007)002【总页数】2页(P5,8)【关键词】大Y染色体;异染色质;习惯性流产【作者】张静;刘俊俊;霍满鹏;蒲力群;慕明涛;田艳华;赵君梅【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延安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延安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延安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延安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延安市妇幼保健院;陕西延安中学,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人类Y染色体是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由长臂(Yq)和微小的短臂(Yp)组成。
人类 Y染色体长约 60 Mb[1]。
在人群中 Y染色体的长度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主要是因为 Y染色体长臂长度的差异引起。
人类 Y染色体很大部份是异染色质,极易发生形态学的变化。
Y染色体长度增加临床上称为大 Y,关于大 Y染色体是否具有临床效应的问题,近年来不同学者之间各有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大Y是由于异染色质中 DNA过多重复而造成的,与子代发育异常有某种关联[2]。
也有学者认为大 Y是一种正常的多态变异,无临床意义[3]。
为了探讨大 Y染色体与异常妊娠的关系,本文对检出的38例大 Y染色体携带者进行了分析。
1.1 研究对象2005-01~2008-12来我处做细胞遗传学监测的 358对夫妻,受检者均为陕北地区(延安市和榆林市)人群,女性均有自然流产史及不良生育史,如习惯性流产、长期不育、有死胎史、有畸形儿生育史等。
Y染色体的进化及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Y染色体的进化及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343e7331b765ce05081435.png)
从 生物进 化角 度看 , 光合 作 用 中所产 生 的有 机物 和 氧 气 为高 等 动植 物 的出 现奠 定 了 基 础 。几 十 亿 年 前, 在地球 的大 气层 中没 有 氧气 , 原始 地 球 上有 机 物 的生 产 , 将 紫 外 线作 为 能 量来 源 的 , 始 生 物 只进 是 原 行无 氧 呼吸 。 了 3 到 0多 亿年 前 , 出现 了含有 叶绿 素 的 蓝 藻 , 才 出现 了光合 作 用 , 在 生 物 的进 化 上是 一 这 这 个 历史 的转 折点 。氧 的出现 改变 了整个 地球 环境 , 为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1 期
2 0 焦 06
中 学 生 物 学
Mi d e S h o B o o y d l c o l ilg
V0 . 2 12 No 1 . 20 06
文 件 编 号 : 0 3 5 6 2 0 ) 1 0 9—0 10 —7 8 (0 6 0 —0 0 2
Y染色体 的进化及其在遗 传学 中的应 用
王 士朝 马 红 ( 南省 镇 平 县 第 一 高级 中学 河
Y染 色体 是在 生物进 化 的过程 中出现 的 。 们 知 我 道性 染 色体 有 X、 Y染 色体 ,开 始 时生 物 体可 能 只有
44 5 ) 7 2 0
少 发 生互 换 。这 样在 生物 进化 过 程 中 , Y染 色体 上发 生 的突变 就会保 留下 来 , 而且 会传递 到 男性 子 代 。譬 如: 在某 一 家族 的曾祖 父 Y染 色体 有 ・ 定 序列 , 特 则
的吸 收 二 氧化 碳 , 出氧 气 , 使得 大气 中氧 气 和二 放 才 氧 化碳 的含 量保 持稳 定 , 而维 持 人类 的生 存环 境 。 从 总之 , 光合 作 用 是 地球 上 一 切 生 命生 存 、 繁荣 和
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主要基因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主要基因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4873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8.png)
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主要基因的研究进展引言: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是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热点。
线粒体DNA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器DNA,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负责细胞的能量代谢与调控。
Y染色体则是男性独有的性染色体,负责性别决定以及一些重要的生殖和发育功能。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主要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为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一、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线粒体DNA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DNA是一个环状的双链分子,与细胞核DNA不同,线粒体DNA的遗传信息由其自身编码的37个基因承载。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参与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和调控,如线粒体呼吸链和三磷酸腺苷(ATP)合成等。
线粒体DNA还编码了一些重要的RNA分子,如转移RNA和核糖体RNA等。
线粒体DNA与疾病的关系:线粒体DNA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到突变和损伤的分子,这些突变和损伤会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线粒体DNA突变主要导致线粒体病,这是一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常常表现为心肌病、肌肉无力和神经系统病变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对患者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发现了大量的突变位点和重要的致病基因。
线粒体DNA在人类祖源研究中的应用:线粒体DNA拥有高度的保守性和遗传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祖源研究。
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线粒体DNA序列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人们可以重新构建人类起源和迁徙的历史,并揭示不同分支人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
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的线粒体DNA序列的测序和分析,研究者得出了“非洲父系”和“非洲母系”理论,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通过不同的迁徙和扩散事件,向全球各地传播和分化。
二、Y染色体主要基因的研究进展Y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Y染色体是男性独有的性染色体,相对于X染色体来说,Y染色体较小且缺乏重要的遗传信息。
Y染色体上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性别决定、生殖和发育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生物染色体结构及其与遗传的关系
![生物染色体结构及其与遗传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1d014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a.png)
生物染色体结构及其与遗传的关系生物染色体是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中的一类质体,是细胞质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像是一个压缩了的生物基因图书馆,包含着我们身体的所有遗传信息。
本文将重点介绍染色体的结构及其与遗传的关系。
一、染色体的结构生物染色体是由DNA、蛋白质和其他小分子组成的一个复合体。
DNA是生物染色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存储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以及控制着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一个染色体通常由一条长的线型DNA分子和许多蛋白质组成。
这条线型DNA分子大约有数亿个碱基对,需要借助蛋白质来协同完成其功能。
据研究,一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量是一个生物类型固定的,人类细胞中通常有46条染色体,而大部分植物细胞具有更多的染色体。
在染色体上,有许多不同的区域。
其中,染色体的两端称为端粒,是保护DNA免受损坏的重要部分。
染色体的中心区域被称为着丝点,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用于定位染色体的重要位置。
二、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承载者,其结构限制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通过对染色体结构和遗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的机制。
1. 染色体的基因分布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通常被划分为一系列不同的片段,每个片段称为一个基因。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控制生物化学反应、形态发育、生理功能和行为特征的基本单位。
不同的染色体上,有不同数量的基因。
人类的染色体基因数量最多,多达2万到3万个,而某些单细胞生物的基因数量可能只有几百个。
2. 染色体的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是遗传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自然界中,有两种类别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和非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动物和某些植物中,它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在人类中,女性具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则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遗传学的研究发现,一个生物体的染色体和基因都是遗传给它的后代的。
在有性生殖中,子代从双亲那里分别继承了一条亲本染色体,因此染色体的数量和种类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不变。
基因谱系分析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谱系分析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2ca54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8.png)
基因谱系分析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先进化。
其中基因谱系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DNA序列变异来揭示人类或物种进化历史和亲缘关系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基因谱系分析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DNA是所有生物体里的基因遗传信息的载体。
通过对DNA序列变异的分析,可以揭示共同祖先、迁徙路线和人口遗传结构的演化历史。
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基因谱系分析。
基因谱系是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DNA特征的集合,指代相对较为古老的亲缘关系。
基因谱系分析可以通过这些特征,如常见的单倍群(haplogroup)、微卫星标记(ST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来判断母系、父系和整个人群的亲缘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母系DNA上的单倍群来追溯人类自非洲迁徙到全球各地的路径和时间,也可以通过分析父系Y染色体的单倍群来确定人群的亲缘关系和分布。
而STR和SNP的分析方法,可以确定个体和人群的遗传特征,从而研究人类群体的起源、迁徙史和种族亲缘关系。
基因谱系分析在研究人类进化、种群遗传结构和个体遗传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基因谱系分析可以为考古、人类学、人口学等学科提供关于人类历史的重要线索,揭示人类迁徙和族群起源的谜团。
另一方面,基因谱系分析的判断方法、数据处理和统计模型的发展,也为遗传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基因谱系分析的应用不仅局限在人类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等生物的进化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中。
例如,欧洲野猪和中亚野猪的基因谱系分析揭示了它们的近交问题,为野猪种群保护提供了依据。
其他动物的基因谱系分析,也可以为动物的进化、适应和保护提供重要思路和方向。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因谱系分析在遗传学研究中将越发重要。
随着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升级,基因谱系分析可以为疾病诊断、医学遗传学、法医学和其他生物学领域提供更丰富、更直观且更准确的信息。
未来,基因谱系分析将在为人类等生物提供更多遗传信息的同时,也提供弥补人类认知的空白部分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与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e9a02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c.png)
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与概念伴性遗传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描述了在某些情况下,性别决定因子(通常为染色体)所携带的其他基因与其相互作用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与概念,并探讨其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中的应用。
一、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伴性遗传是指在性别决定因子(如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中,携带了其他基因的情况。
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而女性有两个X 染色体,因此一些携带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在男性中呈现出比女性更明显的表现。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X连锁遗传伴性遗传通常是指X连锁遗传,即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对于携带了突变基因的男性而言,该突变就会表现出来,因为他们没有第二个正常基因来抵消突变的影响。
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即使其中一个携带突变基因,另一个正常基因仍然能够减轻突变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女性患有X连锁遗传病的几率较低的原因。
2. Y连锁遗传除了伴性遗传的X连锁情况外,Y连锁遗传也是伴性遗传中的一种情况。
Y连锁遗传是指关键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只影响男性的性状和性状变异。
这是因为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体,而女性则没有。
这种情况下,携带突变基因的男性将传递给他们的所有儿子。
二、伴性遗传的示例伴性遗传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中有许多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些示例:1. 血友病血友病是最著名的伴性遗传疾病之一,它由X染色体上的缺陷基因引起。
男性只需要从母亲那里继承一个突变的X染色体就能患上血友病,而女性需要从父母两方都继承突变的X染色体才会患病。
这种情况使得男性患血友病的几率更高。
2. 色盲部分色盲也是伴性遗传的一种表现。
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一种色盲类型,通常由携带在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引起。
男性只需要从母亲那里继承一个突变的X染色体,就会出现明显的色盲症状。
女性需要从父母两方都继承突变的X染色体才会表现出色盲症状。
三、伴性遗传的进化意义伴性遗传在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Y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
![大Y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cc403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2.png)
大Y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
鲍明升;熊素梅;吴守伟;梁玉华;刘高峰
【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31)4
【摘要】目的:探讨大Y染色体与不良妊娠、性腺发育不全和性反转综合征等临床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和G显带技术,对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检出的9例大Y染色体患者中,5例其妻有不良妊娠史(包括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死胎等),3例性腺发育不全,1例46,XY男性性反转综合征.结论:大Y染色体与不良妊娠、性腺发育不全和性反转综合征等临床效应有一定的相关性.
【总页数】2页(P341-342)
【作者】鲍明升;熊素梅;吴守伟;梁玉华;刘高峰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蚌埠医学院,安徽,蚌埠,233030;蚌埠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蚌埠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蚌埠医学院,生态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43.22;R329.24
【相关文献】
1.95例大Y染色体核型的临床效应分析 [J], 夏爱丽;周惠耕;周黎明;赵雅云;孙亦婷
2.大Y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 [J], 张静;刘俊俊;霍满鹏;蒲力
群;慕明涛;田艳华;赵君梅
3.大Y染色体与临床效应分析 [J], 孙淑湘
4.伴有染色体易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钱军;薛永权;过宇;陆定伟;吴亚芳;潘金兰;虞斐
5.Y染色体异常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 [J], 郭玉萍;唐吟宇;张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
![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75d9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8.png)
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
Y染色体,作为人类性别决定的关键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的遗传中,Y染色体承载着一批特殊的基因——STR(短串联重复)基因位点。
这些基因位点在法医学、遗传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STR基因位点,又称短串联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DNA上具有重复序列的一段基因。
在Y染色体中,STR基因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即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大量的等位基因差异。
这一特性使得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成为法医学的重要遗传标记。
通过对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可以实现对个体身份的识别,为犯罪侦查提供有力证据。
除了法医学领域,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在其他领域也具有实用性。
例如,在遗传学研究中,通过对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可以探讨人类的进化历程、族群迁徙等遗传学问题。
此外,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还被应用于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疾病基因定位等领域。
在我国,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科学家们通过对我国不同民族、地区的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进行调查,揭示了我国人群的遗传结构、族群关系等信息。
同时,我国在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技术应用于法医学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
总之,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标记,不仅在法医学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还在遗传学、人类基因组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染色体结构和表观遗传学修饰
![染色体结构和表观遗传学修饰](https://img.taocdn.com/s3/m/5c0eaac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d.png)
染色体结构和表观遗传学修饰染色体是植物和动物体内一种特殊的质体,负责传递和维持遗传信息和生命活动。
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都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染色体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影响遗传变异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在细胞分裂前期,染色体呈现为线型结构,称为染色体的原始态。
在染色体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被高度缩合成为紧凑的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上的DNA被包裹在大量的蛋白质中,形成核小体,多个核小体组成一个纤维形态的染色体。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进一步缩合成为更加紧凑的结构,形成染色体的标准形态。
染色体内的基因是DNA的特定序列,负责生命体征的传递。
在染色体上,基因会呈现为一种特殊的序列,成为染色体上的“疤痕”结构。
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位置和序列都不同,这直接影响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不同类型的染色体染色体根据形态和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在人类体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是由同源染色体对组成的,其中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性染色体可以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在不同物种中,染色体数量和形态的多样性是极其显著的,甚至连相近的种类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
比如,豆科植物早熟禾有2条染色体,而豆科植物大豆有20对染色体;哺乳动物中,可食用鼠的染色体数为27,而家猪的染色体数为38。
表观遗传学修饰除了基本的染色体结构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遗传变异方式就是表观遗传学修饰。
表观遗传学是指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通过改变DNA的化学修饰、核小体组装和基因表达等机制,来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功能的一种学科。
在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是可以被特定的化学修饰所改变的。
比如,DNA分子上的胞嘧啶可以被甲基化,这会导致同一段DNA片段上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影响细胞的特定功能。
医学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医学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75702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6.png)
医学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医学遗传学是研究人类遗传变异、遗传病发生机制以及遗传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学科。
医学遗传学旨在帮助人们了解遗传疾病的患病机制,并为遗传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医学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临床应用。
一、基本原理1.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人类细胞中的DNA分子是由数千万个碱基对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每个DNA链上都有四种不同的碱基(A、T、C、G)。
基因是DNA的一部分,负责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
基因的功能不仅在于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而且也是遗传信息的表达和控制的重要基础。
2. 遗传变异的类型遗传变异是指DNA序列中发生的改变,包括突变、缺失、插入、倒位等多种类型。
在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有些是正常的遗传多态性,如血型、眼睛颜色等;有些可能会导致遗传病的发生,如血友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3. 遗传病的发生机制遗传病的发生与遗传物质DNA的变异有关。
有些遗传病是由单一基因的突变引起的,称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先天性耳聋、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有些遗传病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称为多因素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4. 遗传病的传递方式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指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只要患者有一个致病基因就可能发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指致病基因是杂合的,患者必须有两个致病基因才能发病。
性染色体遗传是指致病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男女发病率不同。
二、临床应用1. 遗传病的预防遗传病的预防主要包括基因咨询、遗传咨询和遗传检测等措施。
基因咨询是指通过对家族史、症状、体征等进行评估,帮助患者了解遗传病的发生机制和传递方式,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建议。
遗传咨询则旨在帮助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夫妇通过遗传学咨询和遗传检测,了解他们将来孩子可能患病的风险和可能的遗传模式,从而提前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准备。
中学生物学2006年目录总索引
![中学生物学2006年目录总索引](https://img.taocdn.com/s3/m/e81e486e783e0912a2162a47.png)
好氧固氯微 生物进 行厌氧固氮的机制 … …
王学 宏( 1 l ) 0 一 5 怡(2 0 ) 0 — 3
生物入侵 的“ 白袍 巫 师 ” — 美 国 白 蛾 … … 王 士 朝 ( 9 0 ) — O — 5
苔 藓 植 物 生 态 功 能 的研 究 进 展 … … … … … 邓 鹏 (9 0 ) O—6
… … … … … … … … … … … … … … 王 士 朝 马 昆虫奇闻 …… …… … …… …… …… … …… 刘 红 ( 10 ) 0 — 9 坤( 11) 0 — 1
睡眠之 神—— 榛睡鼠 … …… … … … … … … 明明 (8 o ) 何 0 一 9
抗流感 话 免 疫 … … … … … … … … … … … 连 富 (8 1 ) 洪 0 — 0 癌 症 预 防 的 重 要 性 及 其 治 疗 方 法 简 介
维普资讯 中学生物学 2 00 6年 目录总索引 生物 学基 础 知识 与参 考资 料
题 目 作 者( 期一 码 ) 刊 页
“ ” 鱼 … … … … … … … … … … … … … … 边 双 顺 (7 1 ) 鱼 非 O — 】
细菌生命的“ 济性” …… …… …… ……… 学 宏 ( 7 1 ) 经 王 0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 … … … … … … … … … 四新 (9 1 ) 胡 0 — 2
粘 菌 : 类 鲜 为 人知 而 叉 奇 妙 的 生 物 … … … 梅 霞 (9 1 ) 一 王 o — 3
徐 慈 根 (3 0 ) O — 6
y染色体遗传标记及其法医学应用
![y染色体遗传标记及其法医学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fbfb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1.png)
Y染色体是人类性染色体中的一种,它主要存在于男性的细胞中,负责决定个体的性莂。
Y染色体的特殊性质使得它成为了法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父权确认、家族关系鉴定以及个体身份识别方面的应用。
本文将对Y染色体遗传标记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Y染色体遗传标记的特点1. Y染色体的单倍性Y染色体只存在于男性细胞中,且为单倍体,即每个男性细胞只含有一个Y染色体。
这种特点决定了Y染色体的遗传信息对于父系亲缘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2. Y染色体的高度多态性Y染色体在进化过程中频繁发生着复制错误与基因突变,因而形成了高度多态性的特征。
这种多态性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使得Y染色体成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标志物。
3. Y染色体遗传标记的稳定性与其他染色体不同,Y染色体的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会发生重组与重排,因此其遗传标记在父系亲缘鉴定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1. 父权确认通过比对父子之间的Y染色体遗传标记,可以进行父权认定的鉴定工作。
这种方法不仅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在不需要母亲或其他亲属的情况下完成鉴定工作。
2. 家族关系鉴定利用Y染色体遗传标记,可以对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特别是在家族成员之间缺乏其他共同遗传标记的情况下,Y染色体鉴定成为一种独特的手段。
3. 个体身份识别Y染色体遗传标记还可以用于个体身份的识别。
在没有其他生物学样本或者仅有极其微量的生物学样本的情况下,通过Y染色体的鉴定可以确定个体的性莂和部分遗传信息,为案件破解和身份确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Y染色体遗传标记在法医学中的应用案例1. 2008年“毛剑”案件在2008年,一起名为“毛剑”的谋杀案中,通过对现场留下的极小量生物学痕迹进行Y染色体分型鉴定,成功查明了嫌疑犯,并最终为该案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2. 2015年“韦某”亲子鉴定案件2015年,韦某因家庭矛盾问题,需进行亲子鉴定确定父子关系。
通过对韦某父子之间的Y染色体遗传标记进行比对,成功确认了两人之间的亲子关系,为解决家庭纠纷提供了科学依据。
遗传规律及其在生物培育中的应用
![遗传规律及其在生物培育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b654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1.png)
遗传规律及其在生物培育中的应用生命中最神奇的部分之一就是遗传。
遗传是亲子间传递基因信息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讨论遗传原理及其在生物培育中的应用。
1. 遗传原理在遗传学中,有三个基本规则,为孟德尔法则,性连锁遗传法则和倾向性遗传法则。
1.1 孟德尔法则孟德尔法则,也称为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
他的实验结果表明,每个性状都有两个相异的基因,其中一个基因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
在生殖过程中,基因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传递给下一代。
因此,每个个体的基因在生殖时都会随机组合,从而存在多种遗传组合,这种组合称为基因型,而表型则是所呈现的外部特征。
1.2 性联显性遗传法则性连锁遗传法则是托马斯·摩尔根所提出的。
该法则指出,一些性状位于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
对于人类而言,X染色体携带了大多数性状。
如果一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它可能随着性别传递。
如果一个男性遗传了一个X染色体的基因,则他将具有该性状,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
这是因为男性无法将其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Y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
相反,女性在两个X染色体上都有基因。
如果一个女性携带一个隐性基因,那么她的另一个基因可以充当回旋余地,并产生一个不同的表型。
1.3 倾向性遗传法则倾向性遗传法则指出,遗传学并不总是按照完全随机的方式进行。
相反,有些基因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这些外部条件称为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因的方式,这意味着表型的外部特征不仅取决于基因型的特定组合,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 遗传在生物培育中的应用由于遗传法则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改变某些基因的方式来生产特定的表型。
农业、家畜和人类应用中最重要的就是这种选择性育种。
通过挑选保留特定的基因,育种者可以控制产量和某些农作物、家畜的品质等等。
在一些繁殖动物的培育中,借助基因工程技术,人们还能够刻意“制造”某些表型,如超大型马、狗、猪等等。
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cd4d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8.png)
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在生物学中,性别决定机制是一种用于确定个体性别的分子机制。
在大多数动物和植物物种中,性别是由染色体上携带的一组基因来决定的。
因此,性别决定机制是生物体系最基本的发展规律之一。
这篇文章将重点探讨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性别决定的基础在哺乳动物中,性别是由X和Y染色体的组合决定的。
雌性有两个X染色体,而雄性有一个X和一个Y染色体。
在人类中,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并控制胚胎生长过程中男性性腺器官的发育。
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在控制男性生殖系统发展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然而,在其他动物物种中,性别决定机制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鱼类中,性别由环境因素、染色体、基因、同性激素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决定。
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是由一些关键基因调控的复杂过程。
在许多动物物种中,这些基因通过激素信号调节胚胎生长过程中的性腺发育和成熟。
在哺乳动物中,性腺发育起始于受控制的胚胎细胞的分化,这些细胞最终会形成睾丸或卵巢。
睾丸和卵巢的发育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是否存在睾丸的发育信号(存在于Y染色体上)。
这些信号触发了睾丸发育,并促进了男性激素的产生,使睾丸和睾丸囊成熟。
相反,缺乏这些信号则导致卵巢的发育,并在雌性体系中启动了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产生。
在许多动物物种中,雄性激素和女性激素起到了影响性别决定的重要作用。
这些激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特定的基因激活,然后在生长过程中维持睾丸或卵巢的发育。
这些同性激素是使个体成为同性恋的关键影响因素。
性别决定对遗传改良的影响对于某些人类物种,遗传改良已成为预防和治疗遗传疾病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分子机制和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生殖细胞和组织的发育和修复。
因此,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对于遗传改良和基因疗法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早期的遗传改良方法中,通过过滤、分离或选择性培养生殖细胞来控制性别。
y染色质名词解释
![y染色质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8ec9f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a.png)
y染色质名词解释
Y染色体是人类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人类体细胞中,
性别由两种性染色体决定,即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男性拥有一个
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XY),而女性拥有两个X染色体(XX)。
Y染色体主要负责决定个体的性别。
在受精卵形成时,如果精
子携带了Y染色体与卵子结合,就会形成XY的男性胚胎。
Y染色体
中含有决定男性特征的SRY基因,这个基因会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激活,引发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除了决定性别外,Y染色体还有其他功能。
它还携带了一些与
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相关的基因,包括TEAD1、USP9Y和DDX3Y等。
这些基因对精子的生成和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Y染色体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特征,例如它的遗传变异率
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它在进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较多的突变。
因此,研究Y染色体不仅对于理解性别决定和生殖系统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揭示人类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
总之,Y染色体在人
类遗传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的性别决定和生殖系统功能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纽特人y染色体单倍群dna的类型
![因纽特人y染色体单倍群dna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806d1f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8.png)
因纽特人y染色体单倍群dna的类型标题:探寻因纽特人y染色体单倍群DNA的类型及其文化意义导言1. y染色体单倍群DNA的概念和重要性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y染色体单倍群DNA是指由父系传承的DNA序列,通过对不同群体的y染色体单倍群DNA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人类个体之间的遗传联系,同时也能够为人类种群的起源、迁徙和遗传多样性提供重要线索。
因纽特人作为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其y染色体单倍群DNA类型的研究对于揭示他们的遗传渊源、文化演变及人类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2. 因纽特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作为北极圈内的原住民族,因纽特人(Inuit)主要居住在加拿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他们有着悠久的狩猎和捕鱼传统,过着以捕鱼、游牧和海洋产物为生的生活。
在长期的气候环境适应过程中,因纽特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传承着丰富的口头传统和宗教信仰,其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受到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影响。
3.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将从因纽特人y染色体单倍群DNA的类型出发,探讨他们的遗传源流、族群关系及文化发展,通过对y染色体单倍群DNA的研究,寻找因纽特人文化与遗传的联系,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起源和历史。
正文一、因纽特人y染色体单倍群DNA的类型介绍根据相关研究,因纽特人的y染色体单倍群DNA类型主要包括A2a、C2a、Q1a等,在这些类型中,A2a是最为常见的,这与他们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对不同因纽特人群体的研究发现,这些y染色体单倍群DNA类型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在不同地区形成了特定的遗传分布格局。
二、因纽特人y染色体单倍群DNA与世界各地其他人群的比较通过与其他世界各地人群的y染色体单倍群DNA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与东亚、西伯利亚和北美印第安人的关系密切,同时又与北欧以及格陵兰因纽特人有着一定的联系等。
这些比较分析可以为因纽特人的迁徙史和遗传亲缘关系提供重要线索。
三、因纽特人y染色体单倍群DNA的文化意义在因纽特人的文化传统中,包括狩猎、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都与他们的遗传联系密切。
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
![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6f2f0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a.png)
y染色体str基因位点摘要:I.引言- 简要介绍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概念II.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特点- 什么是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 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特点III.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应用- 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IV.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优缺点- 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优点- 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缺点V.结论- 总结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概念、特点、应用和优缺点正文:I.引言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是近年来在遗传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对象。
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遗传特点,还在生物学、法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概念、特点和应用等方面。
II.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特点1.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概念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是指位于y 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
STR 是一段重复序列,其长度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
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即在人群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基因型。
2.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特点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多态性: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在人群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基因型,有利于进行个体识别。
(2) 遗传稳定性: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遗传稳定性较高,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 男性特异性:y 染色体只存在于男性体内,因此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是男性特有的遗传标记。
III.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的应用1.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由于y 染色体str 基因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和遗传稳定性,因此在亲子鉴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比较疑父和子女的y 染色体str 基因型,可以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染色体XY代表男性,XX代表女性,那这个Y染色体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吗?
![染色体XY代表男性,XX代表女性,那这个Y染色体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吗?](https://img.taocdn.com/s3/m/831acd0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f.png)
染色体XY代表男性,XX代表女性,那这个Y染色体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吗?■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肯定的。
也就是说Y染色体就是从男性祖先那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理解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我们会从父母那里分别继承了23条染色体,总共46条,且两两配对。
但其中有一对在男性体内会有些不对称,因为其中包含了一条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和一条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
而女性则是一条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和一条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
母亲总是向子女遗传自己两条X染色体中的任意一条,而父亲则会向儿子遗传自己唯一的那条Y染色体,但向女儿遗传自己的唯一的那一条X染色体。
当然这条唯一的染色体也是来自男人的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之一,也就是说来自于男人的外祖父或者外祖母。
所以:•男性的Y染色体只可能来自于父亲,如果再往上追溯一代的话,就是来自于祖父。
•男性的X染色体只可能来自于母亲,若再往上追溯一代的话则可能来自外祖父或者外祖母。
•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亲,一条来自于母亲,如果再往上追溯一代的话则可能来自于祖母、外祖母或外祖父,但绝对不可能来自于祖父。
上图:X染色体的遗传,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系,女性的染色体则来自父母,但再往上追溯一代不会来自于祖父。
通俗点说,Y染色体永远并且直接来自于爸爸,而X染色体则终归还是来自于某个妈妈(因为男人的X染色体只能妈给)。
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来自父母的两组染色体将“重组”它们的基因,有点洗牌的意味,这意味着这些染色体彼此交换遗传信息,达到某种随机混合的效果。
从短期来看,这种“洗牌”的过程意味着儿子或女儿的性格和生理特征的组合很难严格复刻父母。
从长远来看,这形成了某种遗传多样性,并有助于消除可能对后代不利的性状。
上图:Y染色体主要基因的功能是涉及性决定以及精子发育。
而X 染色体涉及的问题就多了,诸如眼睛白化症基因、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雄激素不敏感症、严重的组合免疫缺陷、血友病、色盲症,与这些疾病相关的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
y染色体遗传规律
![y染色体遗传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29482b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e.png)
Y染色体遗传规律1. 引言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其中染色体遗传是遗传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一种结构,携带着遗传信息。
在人类中,性别是由X和Y 染色体的组合决定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Y染色体的遗传规律。
2. Y染色体的特点Y染色体是人类性染色体中的一个,也是决定男性性别的关键因素。
与X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具有以下特点:•Y染色体较小,只有X染色体的一半大小。
•Y染色体上携带着决定男性性别的关键基因SRY(性别决定区域Y),它使得胚胎发育为男性。
•Y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较少,主要与男性特征和生殖功能相关。
3. Y染色体的遗传规律Y染色体的遗传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父系遗传Y染色体主要通过父系遗传传递给后代。
在正常情况下,父亲将自己的Y染色体传给儿子,而将X染色体传给女儿。
这种父系遗传方式导致了Y染色体在人群中的相对稳定性。
3.2 Y染色体突变Y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突变,这种突变会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发生改变。
Y染色体突变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人群的迁移。
3.3 Y染色体的单倍型Y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单倍型的特点,即在人群中存在多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不同的单倍型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的遗传多样性和人群之间的关系。
4. Y染色体的应用Y染色体的研究在人类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1 人类起源和进化通过研究Y染色体的遗传变异,可以揭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
Y染色体单倍型的分布可以用来重建人类历史上的人群迁移和扩散。
4.2 法医学Y染色体的特点使得它在法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Y染色体DNA分型,可以用来确定父子关系、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等。
4.3 男性健康Y染色体上的基因与男性特征和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研究Y染色体的遗传变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男性健康问题的发生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5. 结论Y染色体遗传规律的研究对于人类遗传学、进化生物学、法医学和男性健康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光合作用和能量问题 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把太阳能转变
为化学能, 储存在形成的有机物中。有机物中所储藏 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体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 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作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 我们所利用的能量, 如煤炭、 天然气、 木材等, 都是现 在或过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因此可以说, 光合作用是今天能源的主要来源。
称,假设萨达姆的儿子都在现场并且已被炸成碎片, 调查者可以从身体碎片中取走身体组织样本, 和萨达 姆的 & 染色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库勒和乌代是否 被炸死。 另外,检验 & 染色体也可用来研究人群迁徙的 路线, 可作为亲缘关系的一种标记, 成为群体遗传学、 历史地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关于 & 染色体上特有区段的来源,有的来自 * 染色体,有的是进化过程中 * 染色体序列退化的遗 迹, 还有的是扩增的产物。科学家同时还发现了在 & 染色体上这些区段中有 % 个回文序列。 在 % 个回文序 列中发现其中有 + 个带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而且这 些基因差不多都专一地在睾丸中表达。 回文序列两侧 的臂可以自行配对, 这样, 染色体自身之间可以发生 基因转换, 表明 & 染色体也可以产生一些多样性, 而 这种交换会产生何种效应值得研究。 由于这些效应只 产生于男性睾丸中,所以只会与男性特征密切相关。 从医学角度看可能会与男性不育、 性别畸形等男性疾 病有关。从基础研究看, 回文序列的臂结构使得 & 染 色体本身形成内部基因交换, 有助于产生染色体的多 样性, 这可能对生物进化、 性别分化都有意义, 也提示 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序完成以后, 认识、 克隆 基因是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些特定的序列结 构, 如回文序列、 重复序列也可能产生一些功能, 这些 都有助于拓宽人们从事基因组研究的思路。 目前科学家关注较多的是常染色体的基因序列, 而对异染色质中的 ,-. 序列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于 & 染色体的研究应该是一个新的开端。
第 ’’ 卷第 # 期
中学生物学
I;F$’’ J;$# ’"")
’"") 年
D7EEF/ -8.;;F G7;F;H4
文件编号: #""! K (,&)( ’"")) "# K """% K "’
# 染色体的进化及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王士朝 马 红 (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
!&!$’()
我们知 1 染色体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出现的。 道性染色体有 B、 1 染色体,开始时生物体可能只有 常染色体, 以后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其中的一条常染色 体分化成 1 染色体 C 另一条常染色体分化成 B 染色 体。 而且基 1 染色体在人体 ’! 对染色体中体积最小, 即其上有较 因数也最少。 1 染色体主要是异染色质( 多无活性基因) 。 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 同源染色体 在配对过程中发生互换, 其结果是染色体中的基因会 发生各种重组,使得有性繁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 这 是进化的结果。 1 染色体只有极少部分与 B 染色体配 对, 绝大部分是不配对的, 即与 B 染色体不发生或极
!!!!!!!!!!!!!!!!!!!!!!!!!!!!!!!!!!!!!!!!!!!!!!!
教学一得
!
详略得当 "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
生物学教学创新的思考
以本为本, 整齐划一、 过于系统严谨的教学内容体系, 制约着教师“ 教” 与学生“ 学” 的创新。新的课 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以纲为纲, 程改革在课程内容上, 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 科技发展的现实, 强调学生经验、 学科知识、 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 结合。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 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那种机械地为学生堆积知识, 重复性作业训练 和简单地死记硬背的模式对学生思维创新是毫无作用的。初中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结构图形识别等技能是知识体系 的核心, 只有突出了这些核心的教学, 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创造性、 思维的新颖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 启发式” 与“ 讨论式” 的交融运用, 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9.;=;<40=./<7<$?.;=;<40=./<7< @/</5:8.!%$ [ 中国大百科 )] 孙 儒 泳 $ 中 国 大 百 科 全 书・生 物 学 卷 AA$ 北 京 : 全书出版社, #%%#$
%
美国一个有名的分子遗传学 !"" 年的悬案。#$$% 年, 实验室检查了有关人员 & 染色体上的序列,了断了 这桩公案。 托马斯 ・ 杰弗逊总统与其夫人只生有一女,所以 研究人员收集了 他的 & 染色体无法传递下来。但是, 总统叔父两个儿 子 的 ’ 名 男 性 后 裔 的 & 染 色 体 , 这 些染色体上的特征应该同总统的染色体相同, 因为总 统的 & 染色体来自他的父亲, 他的叔父同他父亲的 & 染色体都是来自他们的祖父, 所以他叔父的男性后代 的 & 染色体就能代表总统的 & 染色体。研究人员还 采集了海敏斯与其丈夫生的大儿子的 ’ 名男性后裔 的 & 染色体。这两个家系的男性后裔的 & 染色体上 的序列同伊斯通男性后裔的 & 染色体比较,发现伊 斯通男性后代的 & 染色体上的特征序列与杰弗逊家 系的相同, 而不同于海敏斯大儿子家系的 & 染色体。 由此明确无误地断定, 伊斯通确是总统婚外情所生。 这一结果于 #$$% 年正式发表在英国《 自然》 杂志 上, 当时正值大炒克林顿总统绯闻之际。 所以, 美国各 大报刊都刊登这一新闻, 并调侃美国总统的风流韵事 不是“ 空前” , 恐难“ 绝后” 。 可见, & 染色体可以成为家 系鉴定的有力工具。在杰弗逊案后还有过多起用 & 染色体鉴定亲子关系的报道。 “ 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特种 !""( 年 ) 月 $ 日, 部队进入“ 斩首行动” 的现场, 寻找萨达姆的两个在轰 炸中丧生的儿子库勒和乌代。由于现场混乱不堪, 不 能正确确认尸首的完整性, 所以要想证明他们已经死 亡决非易事。但法医学专家主动为人们指点迷津, 利 用 & 染色体就能破解这一谜团。纽约法医柯比斯基
少发生互换。这样在生物进化过程中, 1 染色体上发 生的突变就会保留下来, 而且会传递到男性子代。譬 如: 在某一家族的曾祖父 1 染色体有一特定序列, 则 其儿子、 孙子、 曾孙的 1 染色体都会带有这种特定的 标志, 这种标记可以视作进化的标记, 也可以在亲子 鉴定等方面起到独特作用。
#%%& 年,美国科学家利用 1 染色体对其历史上 第三任总统托马斯 ・ 杰弗逊 ’"" 年前的一桩风流案作 出了了断。据传, #&"’ 年杰弗逊在丧偶后与黑人女管
!"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及意义
光合作用之所以被称为“ 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 应” , 是因为它与生物圈、 人类生存的食物和环境等都 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收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工厂中燃烧各种燃料也消耗 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 正是有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不断 的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才使得大气中氧气和二 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稳定, 从而维持人类的生存环境。 总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 繁荣和 发展的根本源泉。 对它的研究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 都具有重大意义。 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已取得重大成 果, 但是仍然需要更深层次、 更广范围的研究, 特别是 生理研究与机理研究的结合, 这将有利于人类模拟光 合作用来解决一些人类目前面临的问题, 如提高作物 光合作用效率, 以提高作物产量, 解决粮食问题; 模拟 光合作用, 将取之不尽的太阳能转换为人类可用的化 学能, 解决全球面临的能源问题。
!"#
光合作用和生物进化 从生物进化角度看, 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有机物
和氧气为高等动植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几十亿年 前, 在地球的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原始地球上有机物 的生产, 是将紫外线作为能量来源的, 原始生物只进 行无氧呼吸。 到了 !" 多亿年前, 出现了含有叶绿素的 蓝藻, 这才出现了光合作用, 这在生物的进化上是一 个历史的转折点。氧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地球环境, 为 生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 住宿” 条件。总之, 光合作用 的出现, 使整个生物界的进化别开生面, 蔚为壮观。 高 等动物及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离开了光合作用是不可 想象的。
家海敏斯有染, 且有一私生子伊斯通。尽管当时舆论 沸沸扬扬,但由于无法证明而不了了之,成为一桩
!!!!!!!!!!!!!!!!!!!!!!!!!!!!!!!!!!!!!!!!!!!!!!!
为它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机理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境问题 微生物、 植物、 动物等全部生物, 在呼吸过程中吸
##%&$#)
#"
参考文献 [ 施教耐, 许大全著 $ 动态光合作用 $ 北京: 科学出版 #] 沈允钢, 社, #%%&: #’$ [ 中科院北京植物所编著, 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 上海植生所, 科学出版社, #%(): ’*+’)$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潘瑞治 $ 董愚得编著 $ 植物生理学 $ 北京: #%%,: &"+&)$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 余叔文主编, #%%’: #%#+#%!$ [ ,] -./0 12$#%%*$3405678 599:;58./< =; =./ 6/8.507<6 ;>
#
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应突出体现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方法上, 即教师提出问题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善于质疑的方法, 教学的首 要环节不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点, 而是为学生创设一系列巧妙问题情境,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训练其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 聚集能力, 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