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文科)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20afaa32647d27284b735144.png)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和基本地形类型的判断1.判断地形部位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如下图所示:2.判断基本地形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和数值判断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5.判断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时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
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中A区域海拔低于300米,高于2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丘,如图中B区域海拔高于400米(低于500米),为小山丘。
03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03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1f3200d080eb6294dd886c26.png)
平原与高原
不
海 拔
同
边
点
缘
高原 地面都比较较高,500米以上 平坦或起伏 平原 较小 较低,200米以下
较陡峻 无
地图上的比例尺
山地
概念: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
伏,坡度陡峻.
山脉:山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
山 系
-
山 山: 山 山:
地图上的比例尺
平原
概念: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
中国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
北纬42度地形剖面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
沿东经89度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
我国东北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 (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
1.等高线概念 等高线概念 (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 处出现。 (5)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 愈密,则坡度愈陡。 (6)等高线与山脊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 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8)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 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和高原,2000 米、3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山谷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 鞍部 表示方法 一对山脊 等高线组 成 多条等高 线会合重 叠在一处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相邻两个山 顶之间呈马 鞍形 说明 鞍部是山谷线 最高处, 最高处,山脊 线最低处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715fb38d49649b6649d74732.png)
山看一看: 说出地鞍形部部位名称
体
的
山谷
不
同
陡坡
部
位
缓坡
山顶 山脊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山峰: 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增大
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山顶
山谷
360.4 360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甲 H=1000米 乙 h=500米
H=1500米
1、海拔:某地高出
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海平面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200
200
150
200
100
150
100 100
200 150
150 100
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1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等高面
山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①同线等高 ②同图等距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除了陡崖处,等高 线不相交,不重合 ⑤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密集表示坡陡。 ⑥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指垂直 与等高线的短线段,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
山脊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9408ba09cc17552706220806.png)
①上面两组等高线图中,何处能形成河流?能则标出河流流向?
②左图为一组等高线,箭头为河
流,判断a、b、c数字大小关系?
地图知识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主要内容
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一、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
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甲
1000米 500米
1500米
乙
地面某一地 点高出海平 面的垂直距 离叫绝对高 度,即海拔
海平面
山
五种基本的地形
a、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 小盆地,这些地区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高受等高线高程 影响,坝长受出水口宽度影响。还应考虑是否移民和地质 条件等。 b、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海港码头应选择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 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C、输油管线选址:要使线路尽可能缩短,还要尽量避免 通过山脉、大河等。
d、确定公路、铁路线 一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 弯路较少的线路。沿着等高线延伸,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 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以减少 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公路,一是可以减小修路 的工程量,二是道路比较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三是不会 造成水土流失。在两点间修建缆车索道,在计算其长度时, 不仅要根据比例尺算水平距离,还要考虑到两点的高差。 e、选择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 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它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 疗养院选址:宜建在地势坡度轻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 的地方。 f、开辟梯田:选择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的地方。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2讲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地形剖面图课件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2讲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地形剖面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3fa8c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6.png)
方法二: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然后作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 该垂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读出这几个点 的海拔,向两侧海拔降低的为山脊,向两侧海拔升高的为山谷(如图 所示)。
2.等高线地形图上宏观地形判断
地形
等高线特征
高度
高原
等高线在高原边缘较密,顶 部稀疏且数值较高
山地
等高线较密且数值较高,山 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3.地形部位
序号 地形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
A
山顶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___内_____高____外____低(一般 在图中有黑三角图例)
B 山谷 等高线向_数__值__增_大__的方向弯曲
C 山脊 等高线向_数__值__减_小__的方向弯曲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___重_合____,一般图中用“ ”符号表示
从山顶到 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称 分水线
山脊之间 山谷线也称 低洼部分 集水线
两组表示山 鞍部 峰的等高线
之间的区域
陡崖
多条等高线 重叠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 线最高处、 山脊线的最
低处
近于垂直 的山坡,
称陡崖
在等高线重 叠处,用多 条示坡线表
示
【方法技巧】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 山脊与山谷是山地的基本地形部位。山脊就像我国东部尖顶房的屋 脊一样,中间凸出,向两侧逐渐降低;而山谷则相反,中间低洼,向 两侧越来越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它们的形状非常相似,都是用凸 出或凹陷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线或山谷线与等高线垂直,判断的方法 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看等高线向哪里凸出,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 脊;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则是山谷。(如图所示)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d8b58f4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1.png)
A.地形以低山丘陵、盆地为主
B.地势南高北低
C.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D.甲地地形为平原
()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已知等高线的海拔判断,该地形图的等高距为100 m, 读图可知,该区域最高的海拔高度范围在600~700 m,最低的海拔高度范围在 100~200 m,据此可以计算出图示区域相对高差的范围在400~600 m,最大高 差接近600 m,因此A符合题意。第3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相对高度较大, 有一定的起伏,且图示区域的海拔高度多在200~600 m,由此判断该区域地形 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图中甲村附近的等高线大致呈封闭状,中间低,四周高, 为盆地地形,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D。结合等高线数值和形态判断,图示区域 东部西高东低,图示区域中西部四周高,中间低,地势不具有南高北低特征, 排除B。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平原地形面积小,排除C。 答案:2.A 3.A
地形 山谷(干谷、河谷)
地形特征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等高线图
鞍部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
2.依据等高线判断大范围地形
类型
等高线图
判读
山地
①海拔在 500 m 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200 m; ②等高线密集;③有山峰(顶)、山脊、山谷、 鞍部、陡崖等明显的山地局部地貌类型
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 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山 ①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类型 地、丘陵、盆地
地势
高、低
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 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海岸线 平直、曲折 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
2.地形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注意点 有关地形特征类试题,在考试中作答未必面面俱到,应因题而变,其依 据主要有两条:一是看题干的设问要求是什么。设问要求是用行为动词来体 现 的 , 常 见 的 行 为 动 词 除 了 “ 描 述 ” 之 外 还 有 “ 指 出 ”“ 说 出 ”“ 简 答”“说明”“概括”等。答题要求不同,采分点自然也就不同,有的答案 只有几个字、一句话,有的则要答出很多条。二是看材料所给的信息有什么。 材料所给信息一般都是试题的采分点,在作答时一定要围绕材料展开,而不 能机械地套用模板。
二、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9857232a3968011ca300917b.png)
绘制剖面图的基本步骤
1. 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2. 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 所代表的高程 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的各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做 垂线,对照纵坐标找出各点对应的高度位置 4.将这些点平滑地连接起来。
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 车辆的是: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探究问题 ①如何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 ②确定垂直比例尺须考虑哪些因素
总结
• 水平比例尺尽量保持与原图一致。 • 垂直比例尺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剖面线经过地区的高差(如果高差大, 垂直比例尺适当小一些,如果高差小, 垂直比例尺适当大一些)。 第二,考虑图幅范围,不能把图画到图幅以外。 第三,规定水平基线的高程。一般低于剖面线 穿过的最低点。
6、判别地形剖面图:起伏状况;起点、终点、 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两点间可否透视
下图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 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
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B) A .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低 7、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高度:“低于 __ 值,高于高 __值”
8、特殊等高线:新月型沙丘,梯田,火山
特殊地形
洪
积
扇
深 海 沟
黄土塬及沟谷
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将由a变为b线
喀斯特地貌:石林 峰丛等
9.与气候要素的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6℃/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同时 易出现逆温现象(如图) D..坡向与光照强弱。如北半球南坡宜发展喜光植物。 E.地形组合与气流运动关系,风的狭管效应等。 G.等高线与等压线关系(如下图)
第二节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第二节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ddc5b61310a6f524ccbf853e.png)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A、水系特征: B、水文特征:
◆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处有时
形成瀑布;
◆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
坡、背风坡位置有关;
◆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坡向 :
B
A
≥500米,<600米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 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200米,≤300米
(4)坡度的计算
在同幅图,只要看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
不同图中判断坡度陡缓(重难点)
A H L H(相对高度) A-B的坡度= L (水平距离)
B
①不同图中,若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在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 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不同图中,若比例尺相同、等高线疏密相同,则相同的水平 距离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不同图中,若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第二章地图知识
第二节、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 图
一、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 拔(绝对高度)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绝对高度或海拔。自1957年以来,我国各地的海 拔高度均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又称黄海基面 )作为全国统一的陆地标高起算面。
2、相对高度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做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鞍部 山顶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山谷
山脊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1caea1c808a1284ac850438d.png)
4、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①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高距或差 为零(如在鞍部)
400 200
300
4、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①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高距或差 为零(如在鞍部)。
如图,判断图中A的海拔范围
可能是多少?B呢?
4、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①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相差一个等高距或差 为零(如在鞍部)
丙
2、读我国某海港城市的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城市欲规划 建设海滨浴场和港口, 请你在①②③④处为海 滨浴场和港口选择适宜 地址,并分别阐述你的 选择理由。
③处宜建海滨浴场, 此处位于港湾中,水 域较浅,沙滩宽阔; ④处宜建港口,此处位于港湾中,避风条件好,等深线 密集,水域较深有利于航行。
3、判读
(1)各种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地、盆地 山脊、山谷 缓坡、陡坡 鞍部、陡崖 (2)五种大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2)五种大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平原:海拔低于200M,等高线布稀疏。 山地: 海拔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密集。 A、500—1000M,低山 B、1000—2000M,中山 C、2000以上,高山 丘陵: 海拔500M以下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小。 高原: 海拔高度相对较大,区内高差小,边缘等高线密集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二、地形剖面图
定义:是沿等高线地形图的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 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意义 :更直观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二、地形剖面图
绘制步骤:
西
100 300 700 500 800
第二节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ketang
![第二节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ketang](https://img.taocdn.com/s3/m/21420149783e0912a2162a9d.png)
山脊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流水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脊
山谷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山
300
200
100
A
脊 100 200 300 B
山谷
300 200 100
C
100 200 300
D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峰
盆地
要领2:等高线都 闭合 ; 山峰中 高 外 低 ;盆地外 高 中 低 。
A、110°E线 B、30°N C、a线 D、b线
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
丰富的是: C
A、a线北坡 B、30°N线北坡 C、b线北坡 D、b线南坡
例9:读下面的等高线和等深线图,分析图中A、B、C、D四
个地点中,建设深水港口的最佳位置是:D
3)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 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等深线)。
友情提示:“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 同一幅图中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E
D
C
300A
250
G
250 B
200 F
150 100
50
解读2: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300A
C 250
200
陡崖
150
100
50
B高
250
低
D
山脊 山顶
山谷
E
300A
C 250
B
250
200 F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要领3:鞍部呈 8 字型,陡崖等高线 重合 。
地形图的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c
d
6、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B
三、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 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及表示山高、水 深等的数字
《等高线地形图 和剖面图》
知识初探
一、高度的计算法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三、地形的剖面图
一、高度的计算方法
4、北京(40°N,116°E)在美国费城(40°N,75°W) 的 方。 B
A、东方
B、西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5、有关右图(圆心为极点)四个箭头所示方向的叙述,正确 的是: D A、a、c相同,b、d不相同 B、b、d相同,a、c不相同 C、四个箭头所示方向都相同 D、四个箭头所示方向都不相同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流水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脊(分水岭)
山谷(集水线)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300 200 100
山
脊 100
200 300
山 300
200 100
谷
100
200 300
A
B
C
D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
峰
盆
地
要领2:等高线都 闭合 ; 山峰中 高 外 低 ;盆地外 高 中 低 。
等高线凸向地处, 中间高于两侧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中间低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的等 高线之间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缓 坡
甲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1000米 500米
1500米
乙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海平面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看一看: 说出地形名称
鞍部 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坡
缓坡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1、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面
山
H
等高距
H H
A
A
650
B
600
500 400 300 200
B
如右图: 顶部A: 500 ≤ HA <600 底部B: 200 < HB ≤ 300 崖高H:200 ≤ H <400
A
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 Ⅹ (n-1) ≤H< Ⅹ (n+1)
B
15、在等高距为50 m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 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BD A、180 m B、220 m C、320 m D、280 m 116、判断甲、乙两图的坡度大小: 甲>乙 17、判断丙、丁两图的坡度大小: 丙>丁
40 30 甲 20 乙
40 30 20 丙
10 0 50
60 40
丁
20
0 0 1k m 0
0 1k m
0 2k m
1k m
读右图,判断回答7~10题: 甲 7、 流ab段的流向为: B 丙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350 8、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D E A.59米 B.99米 300 C.199米 D.259米 9、下述土地利用中较不合理的是: A 250 A. 甲坡修梯田种水稻 B. 乙坡植树种草 乙 C. 丙坡种植果树 150 D.丁地种植粮食作物 100 50
学习反馈 1、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D )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A
B
C
D
2、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300 200 600 500
(
(
N
a
)
)
c
400
b
100
c d
a
3、图中A为 盆地 地形区,理由是 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
400 300 200 100 600 500
从等高线的
。
N
A
4、当地政府准备在此修一座水库,则坝址应选( C )
A、1-2
400
B、1-3
300 200 100
C、2-3
600 500
D、2-4
N
3 1 4
2
友情提示: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
400
300 200 100
600 500
步骤4:画垂线
. .. . .
.
. . .
. . .
. . . . .
步骤5:画曲线
. .. . .
.
. . .
. . .
. . . . .
解决问题
学习小结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
一、高度的计算法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绘制 坡度的识别 地形的识别 陡崖的高差 三定二画 海拔、相对高度
2、地形图解读 三、地形的剖面图
1
(最直观、常用)
400千米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 分母(实地距离)数目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
1 10 000
>
1 100 000
>
1 1 000 000
(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比较,最好先转化为同一方式,即数字式来比较。)
★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在地图上所反映的内容越详 细,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所反映的内容越 简单,表示的范围越大。 ★比例尺增大为原来的2(或4)倍,图幅面积需为原来的4( 或16)倍,即图幅边长需扩大1(或3)倍;比例尺缩小为原 来的1/2(或1/4),图幅面积需为原来的1/4(或1/16),即图 幅边长需缩小1(或3)倍。
地图复习课件
地 球 表 面 地 理 事 物
缩 地
小 图
地 图 的 种 类
地 形 图 其 他 地 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政区图
反映地势 的高低起 伏
交通图
气候图 人口图
反映地理 事物的空 间分布
比例尺 地图三要素 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注记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也叫缩尺.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要领3:鞍部呈 8 字型,陡崖等高线 重合
。
14、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是: C
A Y X
B Y
X
Y
X
C
Y
X
D
Y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地形图的解读
C、陡崖的高差
解读3: 图中崖顶、崖底和陡崖的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关键:绘制出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300m -200m -100m 0m
等深线
100m 200m 300m
等高线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步骤1:定剖线
步骤2:定比例
步骤3:定基点
.. . . . .
. . .. . . . .
. . . ..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E
300 A C 250 200 150 100 50
D
250 B
G
F
解读2: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低
D C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250
B高
山脊
山顶
陡崖
山谷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E C
250
D
B
F
低
山谷
E C
N
5、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公路应选择蓝色方 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
N
乙
甲
提示: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
1、减少施工难度;
2、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3、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4、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D、西北方
5、有关右图(圆心为极点)四个箭头所示方向的叙述,正确 的是: D A、a、c相同,b、d不相同 B、b、d相同,a、c不相同 C、四个箭头所示方向都相同 D、四个箭头所示方向都不相同
a b
N c
d
6、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B
11、读下图,完成:
E C B D 1800
山
陡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解读1:四图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
比例尺,坡度最大的是
(
A
)
A
B
C
D
坡度 = 垂直相对高度 / 水平距离 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提示:“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只
适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等高线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1、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50 200 200 150 100 200 150 100 150 100 200 200 200 150 100
100 100 100 100
150
150
150
100
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
示坡线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