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案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b9f7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c.png)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教案: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目标:1. 了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背景和原因;2. 理解工业革命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促进作用;3. 掌握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促进作用;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带来了哪些变化;2. 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欧洲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课本资料:教材中关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内容;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和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资本主义工商业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出现的呢?”引导学生回答,并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趣。
二、讲授(15分钟)1.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促进作用a. 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如英国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等,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和生产方式的革新。
b.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推动作用:通过讲解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说明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促进作用,如机器的应用、资本积累的增加等。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特征和影响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特征:介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特征,如私人所有制、市场经济、工业化生产等。
b. 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欧洲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分别讲解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欧洲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影响,如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妇女劳动力参与生产等。
三、讨论与拓展(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背景、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特征和影响展开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2. 拓展内容:展示一些关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素材进行观察和思考,加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拓展,总结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背景、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496e7b0549649b6649d747c4.png)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一、教学内容及其分析(一)内容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1)欧洲经济的发展:1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3农业技术的改进。
(2)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1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2佛罗伦萨的手工工场。
3商业资本的作用。
4资本主义在工业中发展的三个阶段。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侵略(1)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侵略:1葡萄牙的殖民侵略。
2西班牙的殖民侵略。
3欧洲殖民者掠夺的结果。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的背景。
2人文主义。
3最早的代表人物:但丁和乔托。
4早期的代表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5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⑥马基雅维利。
(2)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1德意志的伊拉斯谟。
2英国的莫尔和莎士比亚。
3法国的拉伯雷。
4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3)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1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
2开普勒和伽利略。
3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医学的发展。
4布鲁诺和弗兰西斯·培根。
(4)西欧的宗教改革:1德意志马丁·路德改革。
2加尔文和瑞士宗教改革。
3法国的宗教战争。
4英国宗教改革。
5西欧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1)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时期的历史。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从工场手工业时期开始的。
随着15、16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出现,以后扩大到西欧。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特点就是雇佣关系。
尽管商品、货币经济到了封建制度晚期有了更大的发展,但在它们转化为资本之前,仍属于封建性经济。
只有当一些人利用手中的财富购买别人的劳动力,即将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并且将已积累的货币、原料以及生产工具转化为资本,使用购买的劳动力增值财富时,才会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历史背景下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教案
![历史背景下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ec9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6.png)
历史背景下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教案在欧洲历史上,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而资本主义的工商业则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型,并且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逐渐形成成熟的市场体系。
对于这一过程,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1.工商业在欧洲的发展历程在欧洲历史上,工商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中世纪欧洲农业开始向商业农业转型,而城市商业也随之兴起和发展。
16世纪欧洲商业在高峰时期,海上贸易逐渐成为主流,奠定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础。
在中世纪欧洲,农业占主导,而工商业则位于第二位。
但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商业逐渐成为经济中的主流。
2.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优缺点分析(1)优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整个社会带来诸多好处。
这一发展加速了商业和城市化的进程,刺激了投资和创新,并激励了人民对科技进步和文化的追求。
工商业的发展还催生了富裕的中产阶级,这一阶级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资本主义还促进了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从而为职业和知识分子的登场提供了土壤。
(2)缺点同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缺点,例如严重的污染和环境问题,尤其是化学和燃料工业的污染。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工人劳动合同和劳动条件的劣化,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很大的侵犯。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此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格差,加强了社会的竞争和冲突,导致了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例如劳工纠纷、造成的贫富分化等等。
3.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思想基础要了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必须先理解它的思想基础。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模式基于权利、自由和竞争,以市场为导向。
在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同时,自由主义经济学被广为接受,并成为经济和哲学学者的研究重点。
利用市场经济的法则,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企业家们展现出了顽强不屈的企图心,跻身世界各国企业的领先地位。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教案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2e1a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1.png)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教案一、引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不仅是欧洲经济发展的一次历史性转折点,也是对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一次巨大影响。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发生了不断的变化,而欧洲经济成为了这个变化的起点。
因此,研究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必要,本文将通过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历史回顾、发展现状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历史回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开端,而欧洲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的一个缩影。
最早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于英国,随后在欧洲其他国家得以进一步发展。
在18世纪下半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创了现代工业时代,奠定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其间,工业用机械替代劳动力生产,使得劳动力得以大规模地利用,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
此外,银行和股票市场的兴起,也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成熟。
三、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现状如今,欧洲已经成为了全球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工业设施和人才储备。
许多国家的工业水平、产量和技术与发达国家相当。
其中,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引领者,其制造业发展迅速,尤其是AC机械设备、汽车、电子和化学等领域。
此外,欧盟内的企业壁垒和技术壁垒逐渐取消,也为欧洲工商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给其他国家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全球工业化和现代化。
欧洲的制造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等开展国际业务,推动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此外,欧洲的工业产品和技术知识广泛流传于全球,情况更加明显。
五、总结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不仅将资本主义带入了工商业领域,还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欧洲的工业产品和技术知识将会越来越广泛地流传于全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深远。
历史教案-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历史教案-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https://img.taocdn.com/s3/m/56ec8c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7.png)
历史教案-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案主题: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目标:1. 了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背景和起源。
2. 掌握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3. 理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成背景:城市化和商业发展、封建制度的瓦解、新大陆的开发等。
2.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起源:农业革命和农民的转变、手工业的发展和工艺改进、商业资本的积累等。
3.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特点:生产商品化、劳动力商品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等。
4.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过程: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巩固等。
5.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影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和劳动力迁移、科技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工业化的思考和猜测。
第二步:讲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背景和起源介绍城市化和商业发展、封建制度的瓦解、新大陆的开发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第三步:介绍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起源讲解农业革命和农民转变、手工业的发展和工艺改进、商业资本的积累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起源产生的影响。
第四步: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特点通过讲解生产商品化、劳动力商品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特点,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本质和特征。
第五步:了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过程以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巩固为主线,介绍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历程。
第六步:探讨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影响通过讨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和劳动力迁移、科技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七步:梳理学习内容进行思维导图或总结性讲解,梳理学生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背景、起源、特点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1167f7856a561252d36f50.png)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这是世界近代史的最初开始的地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欧洲经济的发展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到欧洲手工业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从而引起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些构成了欧洲资本主义产生所需要的经济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欧洲手工业和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方式;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资本主义在工业中发展的三个阶段——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观点分析历史发展的能力,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之后,对欧洲科技与生产的发展,从而促进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四、教学难点欧洲资本主义在农村的发展过程;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理清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脉络,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标志性事件,城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和原因。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推理出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线索,教师从中进行点拨。
六、教学媒体挂图、投影仪等。
七、教学结构与过程(一)导入新课作为高中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第一节课,教师应简介世界历史的梗概,给学生一个总的印象,便于今后的学习。
简介如下:14、15世纪,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6716c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5.png)
★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欧洲经济的发展,即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包括:纺织、采矿、冶金、印刷等行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第二,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讲述了: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外市场逐渐形成,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和首先出现的地点;资本主义是通过手工业生产领域中形成资本家和商业资本打入生产领域这两条道路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出现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
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一目,教材写了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包括三个问题:1.欧洲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教材通过不同手工生产行业的大量具体事例,反映出十四五世纪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应当注意的是,教材用了相当的篇幅阐述了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这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这一事实,表明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令炎黄子孙自豪的同时,提出了为什么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相反却在欧洲结出划时代意义之果这一令人深思的问题。
2.社会分工的扩大。
教材通过实例指出,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手工业者专业化的程度加强,行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并出现了很多新的手工行业。
分工以及与其相对而并存的“协作”,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教材概述了欧洲中世纪晚期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超越于农业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发展的基础。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一目,教材写了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包括以下五个问题:1.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必要条件。
【K12学习】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
![【K12学习】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1b0452e87101f69e3195b1.png)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欧洲手工业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等地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两条途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661—1863年)》中的一段话,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3.通过对中欧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横向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些都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经济基础。
2.通过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评价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两条途径。
课时安排课时。
课前准备老师:自制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学生:先阅读《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目录,了解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从而理解世界近代史的概念和主要线索。
再预习第一章引言和第一节课文内容,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工作。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
这一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地位);②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③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人教版历史高二年级《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高二年级《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18c6595acfa1c7aa00cc78.png)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的过程,主要包括(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前夕欧洲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中国的科技发明对欧洲的社会和生产力的影响;农业生产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会手工业者的分化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包买商和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扩展。
2.能力方面:(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再认、再现有关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理论原理的能力。
(2)通过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过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特别是该原理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逻辑关系严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的产生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这一史实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过程中的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农村中农民破产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的本质和不人道的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残酷地剥夺劳动者的过程。
4.学法指导方面:(1)本节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基本上没有涉及具体的历史事件,多是概括性和抽象性的表述。
因此,在学习中,关键是弄懂理论原理,形成清晰完整的逻辑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阐述的比重应该大于其他的章节,力求在教师的阐述之下使学生形成对理论问题的认识,学生活动应主要体现在对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的复述和运用,对于比较抽象的历史过程的再现。
(2)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应该力求作到理解以下理论性问题: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第二,雇佣关系理论;第三,商业控制产业的问题;第四,地租原理及其对阶级关系的影响。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上课教学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0a306d767f5acfa1c7cd45.png)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欧洲手工业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等地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两条途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661—1863年)》中的一段话,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3.通过对中欧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横向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些都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经济基础。
2.通过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评价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两条途径。
课时安排课时。
课前准备老师:自制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学生:先阅读《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目录,了解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从而理解世界近代史的概念和主要线索。
再预习第一章引言和第一节课文内容,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工作。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
这一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地位);②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③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与社会结构演变教案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与社会结构演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1cf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b.png)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与社会结构演变教案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与社会结构演变一、引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与社会结构演变,是一个历史变革的过程。
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社会变化,其影响至今仍在延续。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及其对社会结构的演变带来的影响。
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可以被追溯到16世纪欧洲。
在这个时期内,人们开始了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背景是十分严峻的。
由于大量的农民逃亡,人口锐减,财政困难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了黄金时代的终结。
于是,许多国家开始了经济调整和结构改革。
在新的经济体系下,资本开始成为促进工业大发展的强大力量。
资本凭借着它的优越地位,可以在企业经营决策上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它还可以提供融资和技术支持,这让企业在竞争中具有了更高的灵活性。
三、社会结构演变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欧洲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这个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开始被划分。
社会上的阶级差异越来越大,产生了工人、资产阶级等新的社会阶级。
工人是最广泛的社会阶层之一。
他们主要由工人、农民和职业人士组成,他们的特点是依附于资本家,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资产阶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阶层。
他们具有相对固定的财富,可以让他们支配其他人的劳动,这是资本主义的最大特点之一。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影响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也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显著的影响:1.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了一大批专业技能的贡献者。
这些人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己的技术能力,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技术人才体系。
2.工业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催生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的人口迅速增长,新的城市的形成,这些都得益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增加了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工商业持续的增长导致了经济的繁荣。
初探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如何创造经济奇迹教案
![初探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如何创造经济奇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781a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b.png)
初探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如何创造经济奇迹教案欧洲工商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奇迹的来由,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历程,本教案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讲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起源、发展以及取得的经济成就,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经验到我们的工商业发展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工商业发展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起源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
当时,英国的商业资本主义正处于崛起阶段,尤其是手工业和纺织业的发展,为之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英格兰的铁路建设飞速发展,成为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
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工业革命的持续推进,欧洲的工商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创造更多的财富。
19世纪下半叶,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开始积极发展工业,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成果也不断增加。
三、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济成就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济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它们在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成果。
例如:在20世纪的时候,欧洲的汽车工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机械制造行业、能源和航空工业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些经济成绩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四、如何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验应用到我们的工商业发展中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历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断地推陈出新,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历程是世界工商业史上的一个亮点,不仅为欧洲国家带来丰厚的经济成果,而且对全球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 1.1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1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 1.1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1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0608ea02020740bf1e9b0a.png)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世纪〞这一历史概念及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
2.了解14、15世纪欧洲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的表现。
3.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4.理解并掌握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历史条件。
5.掌握资本主义在欧洲城市、农村中产生的途径,认识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
6.理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关系及文化等方面所引起的巨大变化。
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和认识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对欧洲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在指导学生分析和掌握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条件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和掌握第一章引言的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抓住历史发展主线索,用联系的方法,宏观地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
2.通过学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阅览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描述、历史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的几项重大发明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欧洲产生的巨大影响。
2.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资本主义产生的两条道路。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于摧毁欧洲封建制度、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2.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中的作用。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产生与发展。
●教具准备1.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设备。
2.关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产生情况的挂图。
●教学方法1.讲述法:对于教材中的背景性史实,主要由教师讲述,应注意讲述语言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法:对于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先由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而后引导学生思维,再经过师生对话,最后解决问题。
3.讲解法: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主要用于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及图片。
【K12学习】历史教案-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K12学习】历史教案-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https://img.taocdn.com/s3/m/e39c0b95dd3383c4ba4cd23f.png)
历史教案-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目标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前夕欧洲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中国的科技发明对欧洲的社会和生产力的影响;欧洲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生自学本课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有关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理论原理;加深学生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的认识。
通过学生自学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这一史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生自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过程中的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农村中农民破产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的本质和不人道的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贯残酷地剥削劳动者的过程。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本节课虽然属于阅读课,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
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预示着世界近代曙光的初现,揭示了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本节课的内容与后面许多章节的内容密切相关,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有关章节知识的学习效果。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分析通过学生自学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逻辑关系严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重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构成本节教学内容的核心,本节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此问题展开的。
而且,掌握此问题对理解本章后三节课的内容有着重要作用。
重点的突破方案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①欧洲技术进步的表现及影响、②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③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及过程、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掌握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难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及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欧洲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欧洲农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661—1863年)》中的一段话,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些都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经济基础。
2.通过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评价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教学难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的两条途径和影响。
时安排:1时。
教学方法:目录索引法、引导自学法。
教学设计
导入新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
这一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
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地位);
②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③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资本主义是如何在欧洲兴起,世界近代历史的帷幕是如何拉开的呢?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了解本章内容的背景和基本线索。
引言第一段介绍了背景,包括两点内容:第一,概括了
西欧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对外的特点(详细见下)。
引言第二段概述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历史变革,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等。
这些重大事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下发生的,又反过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引言最后对比了东西方世界。
同一时期的亚洲大国,因种种原因逐渐落后于欧洲。
讲授新
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技术进步表现,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研究方法。
2、进而讨论技术进步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引出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教师说明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基础,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必要条。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讲解,如需要可举例)
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点出或让学生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14、1世纪;地点: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
2、根据实际让学生分别讲述城市雇佣关系产生的两种途径以及农村雇佣关系产生的途径,了解学生理解掌握情况。
(注意:农村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的史实)教师适当补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特点是雇佣劳动。
所谓雇佣劳动,是指生产者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而提供剩余价值的劳动。
应注意:
①“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与一般商品经济的根本区别。
②“资本家”资本家与小业主的区别在于资本家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
这意味着资本家所雇佣的劳动者人数必然超过小业主,从而需要更多的货币,并控制更大的生产规模。
③“提供剩余价值”。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而商品生产的目的则是生产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工场手工业概念: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是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
3、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讨论并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结合西欧封建社会特点讲解,并进一步明确指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殖
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发生的根源,而这些事的发生反过来又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根据学生素质、教学时间适当补充:在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不久,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欧洲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都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
二者之间有何不同特点呢?“比较封建社会晚期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特点。
”
①产生时间不同:中国是明朝中后期,约1世纪后期,西欧是14、1世纪。
中国略晚。
②分布地区不同。
中国仅出现在江南一些地区的城市和少数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
而西欧则出现在许多国家许多城市,并深入农村。
③商业资本所起作用不同。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手工业作坊内部产生,商业资本所起作用较小。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有两条途径,商业资本起了巨大作用。
④发展环境不同。
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西欧则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和重商主义推行而发展很快。
⑤结果影响不同。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本小结
4、1世纪,随着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意大利等地一些城市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也开始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使欧洲的封建社会渐趋瓦解,欧洲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它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如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
这些事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人类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向近代迈进。
布置作业
.问答题:概括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两条道路及其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基础上产生的、代表着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雇佣劳动生产关系。
2.研究性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结合这一史料回答:为什么中国四大发明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推动了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