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清代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
![清代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7b0dbd17f1922791688e8b1.png)
n n i e twn fau e , t e c b st r o e a e u i ,wae u n i igw t t h h o t r s i d s r e u n v rw trq a t e i l y tr a t q  ̄,a d s w g r c si g tc n l g n e a ep o e sn h oo y,a d a a y e a e o ee s e n n z sw trz n mi— l
放, 考虑采用农灌 , 结合生活杂用和河湖景 观利 用的方式 。
( ) 1214 5 :4 —4 .
3 工程实施后 , 从根本 上 消除农 村 污水乱 倒乱 排 的现象 , [ ] 卫小琴. ) 将 3 新农村 建设 中的环境 问题及 对策初探 [ ] 山西建 J. 提高该镇 的环境 质量 , 削减对 周 围水体 的污染 负荷 , 护饮 用 水 保 水源地 , 保护居 民身体健康 。
积虽仅半 亩 , 但空间处理得当 , 给人开 阔之感 。水岸 凹凸曲折 , 仍
花柳长廊 , 石桥小舫 , 映在 湖里 , 倒 山光水影 , 正所谓 “ 亩方塘一 半 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以水组景 , 增添 了景物的柔美和妩媚 , 在水 面 自身 的处理 上 ,
也趋 于求静不喜 动 , 这既是 江南水 乡客 观现实 的表 现 , 又是 中 国
华 文明 的一朵奇葩 , 独放异彩 … 。
的主观意识境 界 。清代造 园师把 模仿 自然与 艺术 创作 结合 起 来, 使园林成为源于 自然又高于 自然 的艺术 品, 从而唤起人 们 “ 天
人合一 ” 融身 于 自然 的意识 。 ,
2 造 园艺 术
2 1 表 现 自然 .
网师园
![网师园](https://img.taocdn.com/s3/m/fc0972cc6f1aff00bed51e37.png)
论网师园造园艺术 ]网师园是清代江南极具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体现出清代江南私家园林的众多特点。
首先,园林与住宅紧密结合,使得园林的自然野趣和生活情趣相结合,与宋、明时代仅供欣赏的园林大为不同。
其次,由于地价昂贵,造园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丰富的景物,从而在景区划分和造景方面产生了网师园环池的建筑布置。
网师园分为住宅和庭园两部分,依序列依次为门厅、正厅、楼厅。
总体布局讲究曲径通幽,庭园虽小,利用直路中有迂回,舒缓处有起伏的园路安排,创造出意境深邃的气氛。
四周建筑布置得疏密有致,高低得宜。
池北的“看松读画轩”与池水相隔数步,利用东西廊房花墙,围合成—个相对独立的半封闭空间。
射鸭廊与月到风来厅互为对景,从‘射鸭廊’窥‘濯缨水阁’,从‘射鸭廊’框景‘月到风来厅’。
园基T形短轴的东西两头,各自闭合成院。
东头为藏脩密处的二层楼房“五峰书屋”,紧邻内宅,方便而又隐蔽,完全合乎《园冶·书房基》“择偏僻处,随便通园,令游人莫知有此”要求。
整个园林的空间安排采取主、辅对比的手法,主景区也就是全园的主体空间,在它的周围安排若干较小的辅助空间,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
西面的“殿春簃”与主景区之间仅一墙之隔,是辅助空间中之最大者。
正厅为书斋“殿春簃”,位于长方形庭院之北,院南有清泉“涵碧”及半亭“冷泉”。
园南部的“小山丛桂轩”和琴室均为幽奥的小庭院,“琴室”的入口从主景区几经曲折方能到达,一厅一亭几乎占去小院的一半,余下的空间但见白粉墙垣及其前的少许山石和花木点缀,其幽邃安谧的气氛与操琴的功能十分协调。
园东北角上的“集虚斋”前庭是另一处幽奥小院,院内修竹数竿,透过月洞门和“竹外一枝轩”可窥见主景区水池的一角之景,是运用透景的手法而求得奥中有旷,设计处理上与琴室又有所不同。
此外,尚有小院、天井多处的框景应用是一种窗元素中的木质方形漏花窗。
《园冶》中称之为“漏砖墙”,苏州、上海一带通称“花墙洞”。
“漏花窗”既可以起“避外隐内”之作用,同时,也是沟通内外空间的一种有效造景手法。
论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论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3f6a5d9240c844769eaee9b.png)
中国古典 园林 造 园艺术 博 大 精 深 , 面 主要 了十分方 便 的条件 , 之 土 地 肥 沃 、 候 温 暖 、 下 加 气 雨
以清代 留园 与 网师 园为 例 , 几 个 方 面 介 绍 我 国 量充 沛 , 以非常适 合 于花木 的滋 长 。 从 所
古 典 园林 的造 园艺 术 。
2 0 年 9 月 01
太 原 大 学 学 报
J u a o iu n Unvmi o r l fTay a ie t n y Vo. No 3 S mNo 4 11 . u 1 .3
第 1 1卷 第 3期 总 第 4 期 3
文章编 号 :6 1 9 7 2 1 ) 3 0 8—0 17 —5 7 ( 0 0 0 —0 5 4
收 稿 日期 :0 00 —0 2 1—52 作者简介 : 李嘉 乐(9 9 , , 18 一)女 山西清徐人 , 北京林业 大学园林 学院风景 园林 专业 学生。
5 ・ 8
・
诗情 画意 , 这些建 筑 与周 围 的环 境 如 同诗 画 一般 雅 的情 操 与意趣 ( 图 3 。 见 ) 完美地融合 到 一起 , 有极 高 的艺术 境 界 。并 且 , 私
所 不 景 象 。至 明清 , 随着 资 本 主 义经 济 萌 芽 , 业 、 农 手 图原则 上 , 呈 现 的是 一 种 强 烈 的对 比关 系 , 工业得 到 长足发 展 , 州成 为 江 南 头 等 富庶 繁 华 是以协 调一 致 以求得 整 体 的统一 , 是 以相 反 相 苏 而 的地 方 。l因此 , 一 带 聚集 了大 量 的地 主 、 | J 这 富 成 , 就 通 过 对 比 的 方 法 以 求 得 整 体 的 统 一 也
浅析清代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浅析清代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55985e24e2bd960590c67778.png)
浅析清代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摘要:清代岭南私家园林在我国古典园林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造园艺术有着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不同的风格。
本文通过分析岭南私家园林,并重点分析东莞可园,来探究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总结其特点和经验,并为现代园林造园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岭南;私家园林;艺术;可园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89-02一、岭南私家园林概况(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岭南园林泛着我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地区,古称南越。
岭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特点。
岭南地处丘陵地区,农耕地少。
此外,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湿度很大,夏秋季常有台风暴雨。
(二)人文背景岭南人的造园审美意象,首先归功于岭南地域的山水风貌。
再加上岭南的经济模式是商贸经济,经商意识弥漫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即追求生活的真实,注重过程和意义,不停留在表面的矫饰和虚幻的风雅上。
因此,岭南造园,常将园林的人文环境融入到自然景观环境之中。
园主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技巧。
另外,岭南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而较早的接触了西洋文化,造园手法也受到影响。
本文将着重分析东莞可园,来探究清代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
二、实例分析——东莞可园简介:可园,位于东莞城西博厦村,始建于雍正年间,是围绕山石、池水、花木、庭院、用游廊和建筑组成曲尺形平面的一组庭院住宅,创建于清咸丰年间。
园主人张敬修,亲自参与可园的筹划兴造,布局周密,设计精巧,在三亩三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
(一)空间布局1、岭南私家园林住宅的布局方式有几种:(1)疏密相对。
住宅在庭院之旁或后部,住宅与庭院两者之间相对独立,各自成区,并用围墙门洞或置有大门来联系出入,如佛山的梁园。
(2)连房广厦。
住宅布置于庭院内,住宅和庭院间隔或用洞门花墙、或用廊亭、或用花木池水,庭院是主人生活的一部分,布局比较疏朗开阔和灵活自由,如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等。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特色分析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特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1db47da76e58fafbb0034d.png)
感谢下 载
寄畅园有52景,但这些景 物并不都在园内。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无锡寄畅园是借景的范例,寄畅园背山临流,右邻 锡山,后倚惠山,近控寺塘泾,远谒惠山浜,周围 有丰富的自然山水供借资。造园匠师能在尺度较小 的园林中,产生广阔的意境,在造园布局上能突破 园林空间的局限。“纳千里于咫尺之中,使咫尺有 千里之势。”寄畅园借惠山山景,是通过假山的介 置引渡,正面明显地将惠山引揽入园:对邻近的锡 山却采取了不同的手法,设计者仅在园林响布局上 面留出适当的观瞻位置,利用了树梢瞻角,透露一 株秀峰,在隐约含蓄之中将锡山塔影构入园景。锡 山山色在顾盼之间悄然可见这更是借景中若无情实 有意的巧妙处理。
二、有径不乱、组织视点
二、有径不乱、组织视点
三、色彩利用、清新雅淡
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园林的风格,北方 皇家园林常用大红大 绿,对比强烈。江南 园林则以轻淡为基调, 且白色用得多。寄畅 园建筑为红柱青瓦白 墙,与周围植物及基 地环境因素融揉一体, 令人倍感亲切。
三、色彩利用、清新雅淡
江南的枫叶又红了,长廊边还是那一潭幽水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高超的“八音涧”黄石假山 建筑,使涧流或浮石面,或 伏石碑,或旁山涯,或流谷 底,使水流忽断忽续,忽隐 忽现,忽聚忽散,同时产生 不同音响,使水音与岩壑发 生共鸣,达到“山本静,水 流则动”的观景效果。此外, 由于外借的水源是一股终年 不竭的活水,这便在根本上 保证了东部的水池—锦汇漪 的水质清澈不腐。正如宋人 郭熙所说:“水活物也”, “欲草木欣欣,欲挟烟云而 秀娟,欲照溪谷而生辉,此 水之活体也。”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造园者根据西枕惠山麓,南 瞰锡山巅,园内东西狭窄, 南北引长,地势西高东低的 特点,因高培山(西部),就 低凿池(东部),沿池建筑临 水亭廊,在统体不足十五亩 的小花园内,大作外借艺术 的文章。以外借水源而论, 巧妙地借用了墙外的二泉伏 流,依据地形的倾斜坡注, 顺势导流,创造了曲涧、澄 潭、飞瀑、流泉等诸般水景, 增加了风景、组织视点
江南私家园林分析
![江南私家园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0f03f2941ea76e59fa0405.png)
建筑设计与理论结课论文——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手法浅析摘要: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从诸多方面影响了此时期的造园艺术。
私家园林作为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布局、构思、选材及对构景要素的处理上又自成体系,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而此时期的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富庶而有着悠久人文传统的江南等地,本文主要通过例举一些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思想、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来论述其造园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江南私家园林; 造园艺术;形式手法;意境格调;细节处理江南私家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
江南一带河湖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玲陇空透的太湖石等造园材料,这些都为江南造园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
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
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从欣赏古典园林艺术的角度来讲,一些造园艺术手法,是应当特别加以指出和学习的。
1.形式手法1.1相地早在明代计成就在《园治》中关于选点提出“园林惟山林最佳”“自成天然之趣”,在郊野则“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在江湖则“深柳疏芦”之际,最宜建造园林。
如苏州的拙政园则是以“城市地”求“江湖地”。
综观清代江南私家园林大多并非选址在“山林地”,但都力求通过造园手法来使自身扬长避短。
对于周围自然景色较佳的园林而言,则要追求在相地较好的基础上追求自身既能成为自然风景的观赏点,又可和整个园区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
![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3aff7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2.png)
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自唐代以后,私家园林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
发展到明清时期,私家园林已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私家园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江南的私家园林的特点1.相比较其他地域而言往往是最复杂最多变的大多数情况下会以水池作为中心然后以湖石和黄石来堆叠假山;2.建筑的造型偏于灵巧,喜欢用粉墙、漏窗,整体的色彩偏于素雅;3.植物的种类比较喜欢松、竹、梅、梧桐等具有特殊文化涵义的品种。
岭南地区园林的特点1.建筑密度偏大,“广厦连屋“;2.水池大多数情况下喜欢采用比较规则的几何形状,假山常常会使用本地特产的大块的花岗岩;3.植物种类往往会包含这个区域所特产的水松、榕树、荔枝等等品种。
北方私家园林的特点:1.相比于南方私家园林,布局比较端庄,变化不丰富;2.缺水,更加重视假山,因缺少湖石,一般用青石代替;3.总体上风格偏于雄健,喜用灰砖墙和鲜艳的彩画。
私家园林的发展私家园林在汉代已发其端。
但此时它虽然从宫苑系统中离异、分化出来,却不能归属于非宫苑系统,只能构成为宫苑系统中具有一定独立价值的子系统。
因而汉代的私家园林,不但为数极少,而且并不具备后来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
此时的代表作有茂陵袁广汉、刘武的兔园、董仲舒的舍园等。
在魏、晋时期,由于隐逸之风和欣赏自然的趣味已波及社会上层,因此建构私家园林是其连锁反应。
石崇在洛阳的金谷园就是典型的例子。
金谷园地形起伏,并且临河而建。
它把金谷涧的水引来形成园中水景,河涧可行游船,人坐岸边又可垂钓,岸边杨柳依依,又有繁多的树木配置。
到了南北朝,建园之风大炽。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宫苑遍布都城及其周郊,二是寺观园林大量出现。
如著名的报恩寺、龙华寺、追圣寺等。
三是和宫苑、寺院同步相应的宅园——主要是王侯、贵族的园林更为稠密地出现在北国和江南,它们往往和寺院交错在一起,但在艺术风格方面却和宫苑比较接近。
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浅析——以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为比较
![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浅析——以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为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b3bd808de80d4d8d15a4f70.png)
比、 延长观赏路线等形式来解决空间的约束与限定 , 以达到小中见大 , 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 。 岭南庭 园的园 内空 间虽 然也 是 围合 封闭 的 , 在景 观 的组 织上 , 线 的组 织 上 , 但 视 又将 园 内外 空 间有 机地 结合在 一起 , 借助 园外 景色 , 到丰 富空 间层 次 的效果 , 达 产生 空 间的扩 散感 。因此 选址 大 多在 自 然景色优美 的地方 , 利用环境景观最好 的面 向采取开敞的方式进行布局。较多借用水面 , 利用 水面平 坦开 阔 , 野宽 广 的特 点增 添 园林 魅 力 , 东 莞 可 园 。而 且 , 视 如 园林 的边 界 常 建有 假 山 ,
艺术特色。
关键词 : 岭南私家 园林 ; 江南私 家园林 ; 园艺术 造
中图 分 类号 : 9 87 K 2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2— 22 20 )3— 18 0 17 0 0 (0 7 0 0 1 — 4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 的造园历史 和精湛的造园艺术 , 其造园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 , 诗经》 《 中就有对周 文王所 营灵 台、 囿和灵 沼 的描述 , 后 中 国 园林 大 致 经历 了汉代 规 模 宏 大 的 皇家 苑 灵 之 囿, 魏晋南 北朝 时期 富有 自然 情趣 的 山水 园林 , 宋 时期 的 皇家 园林 、 唐 私家 园林 , 直 到 明清 时 期 一 的北方皇家园林 、 江南私家 园林达到 中国古典 园林 的高峰… 。纵观不 同时期 中国园林 的造园艺 术, 都像博大精深的水墨山水画 , 讲究“ 境界” 二字, 以至于游 园的人们往往只重视这一境界 , 而忽 视 了造 园背后 的 自然 、 地理 、 文化 、 术等 深层 次 的 内容 。中 国园林 以江南 私家 园林 的艺 术成 就 最 艺 高 , 雅淡朴 而小 巧 玲珑 J重 在 创 造 意 境 , 苏 州 的拙 政 园 、 典 , 如 网师 园 、 浪 亭 等 都 是 名 扬 天 下 。 沧 “ 南” 江 似乎 已成 了 中国园林 的代 名词 。而 岭 南 园林 则 以庭 院与 庭 园组 合见 长 。其 中私家 园林 多
清代私家园林
![清代私家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213a7064b84ae45c3b358c3c.png)
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城建系11园林袁浩 114100038中文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景观的经典。
江南园林因其区域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特色性,成为中国园林中别具一格的重要流派。
江南园林的景观设计在历史变化中不断挖掘江南风情特点,在平面布局、空间组织、意境创造方面形成完整的设计体系;其忠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融合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深度把握时空的细微变化风格细腻而又不乏抽象;造园手法具有灵活、做工精巧、寓情于景、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协调的特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展现华夏文明的风采。
English Summary: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a classic of theChinese landscape. The Jiangnan garden because of its regional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a unique genre of Chinese garden. Southern Gardens Landscape Design historical changes continually tap the Jiangnan style characteristics, layout, space organization, mood creating aspect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te system design; their loyal naturally higher than the natural fusion of natural beauty, architectural beauty, the beauty of humanity, depth grasp delicate style of subtle changes in time and space but no lack of abstraction; gardening practices with a flexible, sophisticated workmanship, emotion in the scene, 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coordination,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show the elega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关键字:清代江南私家园林园林布局花木配置治山理水导语:清代是封建社会的顶峰,也是中国园林史的最高潮,而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史的一支奇葩。
江南四大名园造园艺术赏析
![江南四大名园造园艺术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5bb76e1ed9ad51f01df273.png)
人 文环 境 方 面 , 出的人 文 精 神 是 江 南古 典 园 突 林 的精神 内核 , 大 夫文 人 信 守 “ ” “ ” 人 本 主 士 儒 、道 、
义 道 德 观 , 成 了 强 烈 的 操 守 意 识 , 内 圣 ” 人 格 模 形 “ 的 式使 他们 在 与专 制政 权 融 合 过 程 中时 时 发 生 碰 撞 ,
的气 候条 件 。
而立 , 型别 致 精美 ; 造 中心水 池聚 散有 致 , 清广 漫远 ; 池北 岸 丘壑起 伏 , 木 葱 笼 ; 万 池南 岸 建 筑 集 中 , 院 小
相 连 ; 中设 有 一 大 一 小 两 座 岛 山 , 水 池 分 成 南 北 池 将 两部 分 , 富 了景 观 层 次 ( 1 。更 有 寄 畅 园邻 梵 丰 图 )
园林意 境 的 丰 富 , 须 根 据 条 件 进 行 “ 必 因借 ” 。 如 寄畅 园凤 谷行 窝 厅 堂 两 侧 通 道 门处 , 日可 见龙 光 塔高 耸 云霄 , 可 观 惠 山 九 峰 之月 。借 景 手法 的运 夜
用 不 仅 考 虑 到 构 图 上 的 需 要 , 发 挥 了 意 境 的 烘 托 更
无 穷 。再如 拙政 园整体 布局 平面 曲折 , 低 错 落 , 高 以 水 为 中心 , 间开 阔 , 次 深 远 , 台楼 榭 大 多 临水 空 层 亭
我 国清代 江 南私 家 园林 的形 成和 发展 主要 得益 于优 厚 而独特 的 自然 条件 和人 文 环境 。 自然条 件方 面 , 眼全球 南 北 纬 3 。 附 近 区域 , 漠 辽 阔 , 放 O线 沙 高
阁翼 然 凌立 , 览 惠 山 景 色 , 园 内外 景 观 融 为 一 饱 使 体 , 到 了“ 达 身在 小 园 中 , 收园外 景” 尽 的艺术 效 果 。
浅论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设计理念及其审美特征
![浅论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设计理念及其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6f65f220066f5335a81213e.png)
建造一个艺术 品,而让 自己生活在这个 艺术品之中 , 这也许是只有中国古人才能想 象得到的事情了。国人 自古崇尚天人合一 , 师法 自然 , 千百年来 , 古人在特定的 自 然环 境 中,撷取上苍赐予人类 的 自然造化 ,取法 自然 , 仿造真山真水 , 为 自己营造生活环境 。 但是 ,真山真水毕竟只是未经提炼 的 “ 艺术 素材” ,还需要按照审美趣 味进行集 中和概 括 。于是他们便 选择 了一条更 为便捷 的路 线 ,按照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和韵味去进行构 建。从拙政 园和 留园的建 造风格可 以看出 , 那里 简直就 是一幅 幅立体 中国山水画 的有 机组合。这一方面说 明中国古代 园林 的建造 与 中国 山水 画有着共 同 的文 化背景 和审美 倾 向, 另一方面也说明建造者在设计理念上 就有着极 强的 “ 绘画意识” 。明清绘画极推 崇前人 山水画 , 尤重 山石法度 ,因此在园林 各要素中 , 叠石也就成 了最重要的内容 。宋 元 的皴 法和气 韵对 明清 园林 的叠 石影 响甚 大 。园林叠 山以气韵 笔墨 皆似 古人者 为上 品。不仅石纹而且整体气势深得绘画笔意 , 其叠石就是山水 画的立体再现 , 可见绘 画对 同期江南私家园林设计建造影响巨大 。 江南私家园林 ,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 内经 营,为求得境 的深邃 , 多不遗余力地以 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 ,从而极大增强 景的深远感 。例如某一对象 , 直接地看和隔 着层次去看 ,尽管实 际距离不变 , 但给人感 觉的距离似乎要远的多。透过花木 、山石、 屋宇 、 游廊等使园内景观既被遮蔽 又未被遮 挡 、层次丰富、境界深幽、含蓄不尽 、意趣 无 穷 。还 有一种经 营空 间的方法是 利用湖 池 、溪流 、沟涧 、水湾 等水体来形成意境中 的隔绝 ,如沧浪亭 , 其北面无 高墙界隔 ,而 濒临园外一湾清水 ,着意让园景外漏 ,有小 桥溪流 人园 ,在 空 间的使用上 可谓独 具匠
简析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异同
![简析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34f129a0d1f34693daef3e2c.png)
2 2 建 筑 特 征 .
2 2 1 规 划 设 置 . .
2 1 布 局安排 .
2 1 1 整 体 结 构 . .
清代 北方 私 家 园林 主要 集 中 在 当 时 政 治 中 心 北
京, 许多 为王府花 园 。为 显示地位 园林规 模一般 较大 。
布 局上轴线 结构 和对 称手 法 明 显 , 用 了较多 中轴线 运 和对景 线 , 体感 强 。如北 京 恭 王府 花 园萃 锦 园 全 园 整 布局 分为 中 、 、 三路 。 中路结 构严整 , 东 西 以建筑 为主 ,
摘 要 : 自然 及 人 文 环 境 差 异 的 影 响 , 同 时作 为 中 国古 典 园林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代 北 方 私 家 园林 与 江 南 私 家 园林 受 并 清
各 具 特 色 又 颇 有共 性 , 动 地体 现 了 中 国古 典 园 林 “ 法 多 式 ” 生 一 的造 园 思 想 。以几 个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清 代 私 家 园 林 为 例 , 通 过 对 造 园 要 素 的 调查 分 析 , 两 者造 园艺 术 的 不 同 点进 行 对 比 , 从 形 式 手 法 、 境 追 求 和细 节 处 理 等 方 面 探 讨 总 结 了 对 并 意
21 年 2 00 月
J r lf r n cne n e nl y on e ic ad c o g u ao G e S e T h o
绿色科技
第 2 期
简析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异问
试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试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efc861011ca300a6c390e2.png)
科技7钉捌缸融姚试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肖毅(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洛阳471003)c}i j i要]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园林的一个典范,在设计手法以及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通过对江南园林的分析.对古典园林之中,借景。
障景、分景、隔最等手法的克分运用和剖析。
时江南园林有一定的撂究的前提下,对现代园林以及景观设计有一个指导l生的作用。
巨嗣阑]古典园林;江南园林;现代园林有人说过“中国的造园史就是一部中国的历史。
”没错,园林产生是基于社会的发展演变至今的,所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点点滴滴无疑是历史尤其是当时文化的缩影。
中国的园林总体可分为两大类: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问成就最为突出。
笔者就江南园林的布局手法以及造园原理E来谈谈我的浅见。
一、自然式的布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在江南园林中扬州、苏州园林的成就最高。
这些园林的布局多自然式的,究其原因,要从园林性质和原主人说起:当时的江南园林是私家园林,多为宅院合一的:而园主人又多是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墨客。
他们将自己的感情意志寄托于这些山水田园之中,借自然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表达对某种高尚意境的追求,从而达到犹如陶源明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就形成了江南园林必然是自然式的布局。
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是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被贬后,在大宏寺的部分遗址上修建的,以后又几经易主,发展到今天的景象。
拙政园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诤隋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入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浅析江南园林造园艺术
![浅析江南园林造园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eb1e824abe1e650e52ea9922.png)
: 塑
S ci ce en and T ec OI gy n hn O I nov i He al at on r d
建 筑 科 学
浅 析 江 南 园林 造 园 艺 术
杨 菲 ( 州 建 设 交 通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学 校 建 设 系 苏 江 苏 苏 州 21 0 ) 51 4
5虽由人作 。 自天开 宛
江 南 园 林 以 苏 州 园 林 为 典 范 , 存 的 现 苏 州 园 林 大 部 分 是 明 清 时 期 的 建 筑 , 存 保 尚好的 有数十处 , 因此 苏 州 素 有 “ 间 天 人 堂” 美 誉。 州 园林宅 园合一 , 赏 、 的 苏 可 可 游、 可居 , 为 士 大 夫 和 大 官 贵 族 所 建 , 多 建 筑 色彩 素 雅 , 黑 白为 主 色 调 , 局 精 巧 , 以 布 不 拘 泥 于对 称 的 定 式 , 灵活 多 样 。 州 古 典 苏 园林 的 园主 多为 具 有 隐 逸情 怀的 文 人 士大 夫 , 们 造 园 不仅 是 为 了在 园林 中寻 求独 他 立 人 格 的存 身之 处 , 重要 的 意 义 在 于 士 更 大 夫 的 宇宙 观 和 人 性 理论 获 得 了高 度 的融 洽统 一 。 们通 过 造 园来 “ 养 ” 性 , 园 他 滋 天 在 林 的 审 美 过 程 中使 得 心 灵 得 到 净 化 , 性 人 得以复归 , 达到 “ 人 合一 ” 境界 , 士大 天 的 即 夫 至 高 无上 的人 格 思 想 , 虽 由人 作 , 白 “ 宛 天 开 ” 对 古 典 园林 的最 佳 点 评 。 是
为以下几个方面。
无 锡 寄 畅 园 是 江 南 古 典 园林 之 一 , 位 于 无 锡 西 郊 的 锡 惠 公 园 , 积 十 五 亩 , 枕 面 西 惠 山 山麓 , 势 西 高 东 低 。 畅 园 东 西 狭 地 寄 窄 , 北 引长 , 园 以 水 池 为 构 图中 心 , 南 全 东 面一 带是 临水 亭 廊 , 面 是 假 山 , 北 两 端 西 南 是 原 有 的 两组 建 筑 群 。 西 假 山位 于 惠 山 池 脚 下 , 水 池 基 本 平 行 , 迎 锡 山晴 峰 , 与 前 后 延 惠 山远 轴 , 假 山 当 做 惠 山的 余 脉 与 惠 把 山雄 浑 自然 的 气势 相 呼 应 。 山高 度 平 均 假 为3 米 , ~5 石料 全 部 采 用黄 石 , 惠 山的 土 与 质石 理 统 一 , 觉 上 既 与 锡 山 、 山 融 为一 视 惠 体 , 与 水 池 相 互 衬 托 , 景 全 部 倒 影 入 又 山 池 , 到 水 漾 山摇 的 效 果 。 收
江南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edc5629a83d049649b6658f6.png)
江南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相比,江南私家园林有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属江南大园,最初十分简淡,现存园貌主要形成于清末(19世纪末)。
全园分东、中、西三部,以中部为主。
中部约呈横向矩形,水面较多,也呈横长形,水内堆出东西两座山岛,又用小桥和堤把水面分成数块。
在水池西北、西南方向和东南角伸出几条小水湾,岸线弯曲自然,有源源不尽之意。
南岸留出较多陆地,建筑主要集中于此,由宅入园的园门就开在南墙中部。
入园后一座假山挡住视线,不使一览无遗,谓之"障景",绕过假山到达主体建筑远香堂,才豁然开朗,一收一放,欲扬先抑,是苏州园林入口常见的处理方式,更为含蓄多趣。
远香堂西边的倚玉轩接近水面,有四面敞廊,向北临水一面的敞廊设靠背栏干,可凭以戏水和观望对面园景。
由轩向南经折廊可至廊桥小飞虹或跨水小阁小沧浪。
由小沧浪北望,透过小飞虹,水景深远,层次丰富。
形如小船名为香洲的建筑在小飞虹以北的水中,造形极好,既有"舟"的意味,又不违建筑规律,轮廓丰富,体态玲珑,是周围各观景点欣赏的对象。
由水西名别有洞天的半亭东望,透达纵深水面遥见东岸方亭,南岸建筑迭起,北面树石隐映,形成景色对比,水中的荷香四面亭和低近水面的折桥更增加了景观层次,谓之"隔景"。
由半亭顺折廊北去可至见山楼。
楼二层,偏处西北角,不使体量过于突出,对水面形成压抑。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ae46d6a32d7375a5178075.png)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古典园林在中国的古典园林史特别是古典私家园林史上具有举轻重中的地位。
江南有灵秀的山川,氤氲的气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园林之美盛极,成为中国园林美学的实践例证。
本文主要阐述了江南园林的美学营造方面杰出的成就及对当今景观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江南古典园林;美学特点;启示一.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囿,距今已3000多年的历史。
据考证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园、圃、囿这样一些沿用至今的园林用词,中国造园已经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从囿向苑转变,其登高赏景的游憩娱乐功能进一步扩大。
秦汗时期出现私家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寄情山水的私家园林大盛。
唐宋时期又将诗情画意引入。
园林的布局与营造,逐渐把古典园林艺术从自然山水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阶段。
明清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时期,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我国现存古典园林大都出于明清两朝。
江南园林的美学体现园林设计重在构思,妙在情趣,一山一石耐人寻味,而不仅仅是大量的奇花异草的无序累积。
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地形等各种因素,无论风雨隐晦,景色咸宜,在各种自然条件下都能赋予人们最大的美感。
江南一带湖泊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玲珑空透的太湖石等造园材料,这些都为江南造园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成功的园林艺术,它既能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1】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南方古典园林的美学体现。
1、南方古典园林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江南古典园林是诗情画意凝聚于自然境域中的艺术再现。
江南地区建园自古以来注重建筑与山水林木的关系。
因地制宜,按自然山水的规律去组织,去布置各类景物。
使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协调统一。
明末《园冶》中曾提到“高方欲就亭台,底凹可开池沼”,即是“天人和一”的观念在江南园林中的完美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替 ,容 易产 生疲 劳 。动 力性 练 习是肌 肉收缩 的长 度发 生 了变 化 ,因而导致 全 身或 部分 发生 运动 。这种 练 习是提 高绝 对力 量 、 速度 力量 和力 量耐 力 的有 效手 段 ,因此 ,在训 练 中 ,必 须 以动 力性 练 习为 主 ,适 当进 行 一些 静力 性 练 习。笔 者认 为 ,一 堂力 量训 练课 的项 目不要求 很 多 ,但必 须 扎扎 实实 ,对 负荷 的要 求 必须 视训 练 的 目的而 定 ,为提 高速 度 力量 和力 量 耐力 ,负荷 只 需达 到 7 0%左 右 即可 ,为提 高绝 对 力量 ,负 荷 可达 到 9 0% 左右 。对 量 的要求 ,练习绝 对力 量 和速度 力量 ,可适 当少一 点 , 以每 次训 练 5 6 ,每 组 3 5 为宜 ,练 习动 作 的选择 上 — 次 到 次 应尽 量 多的模 访柔 道 专项 技术 的 动作 进行 ,以提 高相应 部位 肌 肉 的力 量 。 5 力量训 练必 须 达到极 限 . 任 何 强调 速度 、力 量 的项 目 ,训 练均 必须 达 到极 限 ,只有 达到 了极 限才 有 可能 进行 超量 恢 复 ,才有 可能 突破 一个 又一 个 性。 力 量训 练 的最 终 目的是 为 了使 运动 员从 事 的专 项运 动技 术 极 限 ,以提高 专项 运 动能 力 。因 此 ,柔 道 运动 员 的力量 训 练要 水 平 能不 断提 高 ,因此 在训 练 中必 须认 真分 析 每个 运动 员 的具 经常 达 到或接 近 运动 员 的最 高负 荷 ,才能 最快 ,最 有效 地 提高 体 情 况 ,找 出阻碍 成绩 提 高方 面 的薄弱 环节 ,并 有 针对 性地 进 成绩 ,但 经 常进行 极 限训 练是 十分 艰 苦 的 ,这 要求 运 动员对 力 行 训 练 ,同时从 事 力量 训 练还应 该 紧密 结合 柔 道专 项 的特点 , 量训 练有 一个 正 确 的态度 ,训 练 时有 顽 强的 意志 ,自觉性 高 , 绝 对力 量 ,快 速力 量 和力量 耐 力 ,必须 全 面发展 ,并 突 出速 度 才能 达到应 有 的效 果 。 笔者认 为 ,力 量训 练 在柔 道训 练 中 占有极 其 重要 的地 位 , 力 量 。只有 这样 才 能使 运 动员 的专 项技 术水 平 不断 提高 。力 量 训 练 一般来 说 有两 种 ,即静 力性 练 习 和动力 性 练 习 ,静 力性 练 力量 在训 练 中递增 ,就 等于成 功 了一 半 。因 此 ,必须 在注 意方 习是肌 肉等 长 收缩 , 体 各部 位基本 不 发生位 移 , 身 不产 生运 动 , 法 的同时 ,持 之 以恒 ,定会 收 到 良好 的效 果 。
文恤艺】 I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翌
浅 析 清 代 江 南 私 家 园 柿 造 园 艺 市
王馨甜 /北京林业 大学
[ 要 ] 中国造 园艺术历史悠久 ,清代江南私家 园林是 中国古典 园林 的精 华。本 文从 平面布局 、空 间布置 、景观 要素安排 以及 一 摘 些特 殊造 园手 法这 四个 方面浅析 清代 江南私 家园林造 园艺术 。 通过对 江南私 家园林造 园艺术的研 究和 学习, 对现代 风景园林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 ]江南园林 私家园林 造 园艺术
2 . 空 间 的对 比与 突出 .2 2
2 从三个方面浅析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 21 面布局 .平 江南 园林 是 旧时 的官僚 士 大夫 专为 享受 山林 野 趣 ,而又 免 去远 游劳 顿之 苦 ,在城 市 中 围筑高 墙经 营修 建 的 ,所谓 “ 市 城 山林 ” 【江南 园林 多属 于私 家 园林 , 。 l 因此 大都 修建 于市井 之 间 ,
1导论 . 中 国古 典 园林 最 早 可 以追 溯 到公 元 前 10 00多 年 的春 秋 战 国时期 ,随着历 史 发展 ,中 国古 典 园林 从萌 芽 时的不 成 熟状 态 渐 渐演 变 为具 有特 定 的艺术 手 法和 体 系的成 熟状 态 。发 展至 清 代 ,在 康 乾盛世 时 ,造 园 活动 又到 达 了一次 新 的高 峰时 期 ,并 且 形成 了北 方皇 家 园林 和江南 私家 园林 两个 体 系。 本 文 主要是 从 平 面布局 、空 间布置 、景 观要 素 安排 以及 一 些 特殊 造 园手 法这 四个 方 面浅析 清 代江 南私 家 园林 造 园艺术 。 ( :一部 分苏 州园林 于 明朝修 建 , 清代 就 旧基扩建 、重修 , 注 在 今 日园 中布局 已为 重修 后 的状 况 ,本文 将这 部分 园林 也 归为 清 代 江南 私家 园林 系统 中 )
为 了避免 外界 环境 的 干扰 ,追 求安 静 与 闲适 ,因此 多会 采用 内 向的平 面 布局形 式 。 以苏 州 残粒 园 ( 1 图 )为例 ,以 中心水 池 为 中 心 ,环绕 水 池叠 山 、培花 、植 木 ,四周 是敷 以荔枝 的建 筑墙 面 。采 用 了 内 图 1残粒 园平 面分 析 图 . 向式 布局 . 从 21 .1中 的人 口处 理 就 能 看 出 ,狭 小 的入 口空 间 与开 敞 . 江南 园林 采用 内 向 的布局 形式 ,将 建筑 背朝 外 而面 朝 内 , 围合 出一 个相 对 私密 的集 中空 间 ,以水 面作 为 中心 ,通 过叠 石 的庭 院 空 间 的对 比 使 得人 们 能 获得 豁 然开 朗的 心境 。其 实 理水 和植 物 的种植 丰 富空 间变 化 。这样 既 获得 了较 为 宁静 、私 在 园林 的很 多 形式 处理 上 都运 用 了空 间对 比的手法 ,通 过 面积 的大小 、狭窄 与开 阔 、疏散 与 紧密 、简 单 和 曲折 以及严 整 与 自 密 的空 间 ,又 可 以在 四周的建 筑 内从不 同角度 观赏 中心景 观 。
22空 间布置 . 2 . 私 家 园林 的人 口设置 .1 2
人 1作 为 私家 园林 与外 界 相阻 隔又 联 系的 一个 纽带 ,其 作 : 3 用 是 十分关 键 的 。私家 园林 往 往将 入 口设置 的 较为 狭窄 ,将 狭 窄 的入 口空 间 与之 后 的庭 院开 敞大 空 间作 为对 比 ,在人 口空 间 限制人 们 的视 野 ,激起 他们 的兴趣 和好 奇心 ,穿过 入 口后 ,则 使 得人 们豁 然 开 朗。从 人 园一 开始 ,以一 系列 暗小 曲折 的空 间 为 前导 , 人从 喧 闹 的城 市 街道 转入 园 门后经 过一段 情 绪净化 , 使 再 见到 山水 景色 ,宛 如进 入桃 花源 中与 世 隔绝 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