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存储器11-30~12-1
第五章 外存储器练习题
![第五章 外存储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c3f3abd5bbfd0a79567368.png)
第五章外存储器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不是硬盘的主要参数有_______。
A.磁头数B.柱面数C.扇区数D.交错因子E.容量 F、QPI2、台式电脑中经常使用的硬盘多是_______英寸的。
A.5.25英寸B.3.5英寸C.2.5英寸D.1.8英寸3、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主流硬盘是哪种类型()A.SATAB.IDEC.PCID.AGP4、硬盘标称容量为40G,实际存储容量是______。
A.39.06GB.40GC.29GD.15G5、关于硬盘的数据连接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对于IDE类型的硬盘,有40芯的硬盘连接线和80芯的硬盘连接线。
B.IDE类型的硬盘连接线和SATA类型的硬盘连接线相同。
C.IDE类型的硬盘连接线和SATA类型的硬盘连接线虽然不同,但可以插在主板上的同一个插槽中。
D.SATA类型的硬盘连接线比IDE类型的硬盘连接线宽。
6、计算机在往硬盘上写数据时寻道是从______磁道开始。
A.外B.内C.0D.17、容量是指硬盘的存储空间大小,常用______作为单位。
A.KBB.GBC.MBD.MHz8.关于移动硬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购买移动硬盘时,硬盘和硬盘盒可以分开购买。
B2.0接口的数据传输速度比USB1.0接口的数据传输速度快。
C.移动硬盘价格较贵,因而不易损坏,不怕摔碰。
D.IEEE1394接口的移动硬盘比USB接口的移动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快。
9、生产硬盘的著名厂商主要有_________。
A、希捷 B.华硕 C、技嘉 D、金士顿10、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测量,是指()A、磁头从一个柱面移动到另一个随机距离远的柱面所需的平均时间B、磁头从当前柱面移到所要读/写柱面的时间C、磁头从0柱面移到所要读/写柱面的时间D、磁头平均移动速度11、硬盘缓存的目的是()A、提高硬盘容量B、提高传输效率C、加快寻道时间D、减少数据错误率12、硬盘中信息记录的介质被称为()A、磁道B、磁盘C、磁头臂D、磁头13、每个扇区的最大容量是()字节A、2B、8C、32D、51214、磁盘上的磁道是()A、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B、记录密度相同的同心圆C、一条阿基米德螺线D、两条阿基米德螺线15、与硬盘容量无关的是()A、交错因子B、磁头数 B、扇区数 D、柱面数16、磁盘记录数据是利用()A、磁盘上的凹洞B、磁场变化C、在磁盘上的刻痕D、光线的折射17、把硬盘上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内存中的操作称为()A、读盘B、写盘C、输出D、存盘18、下面关于硬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硬盘是由一个或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B、硬盘用来保存用户需要保存的程序和数据C、硬盘中的数据在断电后不会丢失D、硬盘是一种速度快、容量大的内部存储设备19、下面哪一项()不会出现在硬盘的正面记录了硬盘的相关信息中A、厂家信息和产品信息B、商标和型号C、容量和参数D、尺寸和接口类型20、主板上有1个IDE接口,则该主板上最多可以连接()个IDE设备A、1B、2 C、3D、421、服务器型计算机的接口多是()A、SATAB、IDEC、SCSID、ST50622、现在主流硬盘的转速是()A、4500rpmB、5400rpmC、7200rpmD、3600rpm23、IDE接口硬盘采用()排线连接到主板A、20线或40线B、30线或50线C、40线或80线D、30线或40线24、下列哪个是硬盘的简称()A、RDDB、HDC、ADDD、CDD25、以下()不是单盘容量提高的好处A、平均访问时间缩短B、内部结构复杂化C、可靠性提高D、成本降低26、硬盘交错因子的取值范围是()A、1:1~3:1B、1:1~4:1C、1:1~5:1D、3:1~5:127、硬盘的工作原理中,在盘片上划出多个同心圆,也就是磁道,编号最外的是()A、1道B、0道C、2道 C、3道28、下列是希捷硬盘英文名的是()A、WDB、GIGABYTEC、MaxtorD、Seagate29、新一代固态硬盘的接口普遍采用()A、IDE B、SCSI C、SATA2 D、PCI30、固态硬盘的英文缩写是()A、HDDB、SSDC、RDDD、RAM二、判断题1、目前在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硬盘多为1.8英寸。
第5章-8086(8088)总线操作和时序
![第5章-8086(8088)总线操作和时序](https://img.taocdn.com/s3/m/71d497ad804d2b160a4ec0eb.png)
T4状态:完成当前数据的采样,结束当前的总线周期。
5.2 8086/8088CPU的引脚信号
8086/8088CPU ➢ 采用40个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封装形式。 ➢ 为了解决功能多与引脚少的矛盾,8086/8088CPU采用了
5.1 时钟周期、总线周期和指令周期
时钟周期 8086的基本总线周期需要4个时钟周期
4个时钟周期编号为T1、T2、T3和T4 总线周期中的时钟周期也被称作“T状态” 时钟周期的时间长度就是时钟频率的倒数
5.1 时钟周期、总线周期和指令周期
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通常包含 4 个T状态
用于等待存储器或I/O接 口相应的等待状态
8088
GND 1 A14 2 A13 3 A12 4 A11 5 A10 6 A9 7 A8 8 AD7 9 AD6 10 AD5 11 AD4 12 AD3 13 AD2 14 AD1 15 AD0 16 NMI 17 INTR 18 CLK 19 GND 20
40 VCC(5V) 39 A15 38 A16/S3 37 A17/S4 36 A18/S5 35 A19/S6 34 SS0(HIGH) 33 MN/MX 32 RD 31 HOLD (RQ/GT0) 30 HLDA (RQ/GT1) 29 WR (LOCK) 28 M/IO (S2) 27 DT/R (S1) 26 DEN (S0) 25 ALE (QS0) 24 INTA (QS1) 23 TEST 22 READY 21 RESET
8086
GND 1 AD14 2 AD13 3 AD12 4 AD11 5 AD10 6 AD9 7 AD8 8 AD7 9 AD6 10 AD5 11 AD4 12 AD3 13 AD2 14 AD1 15 AD0 16 NMI 17 INTR 18 CLK 19 GND 20
第五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
![第五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21757a27284b73f242500a.png)
第五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文件按用途分类,不包括(D)。
A. 系统文件B. 库文件C. 用户文件D. 档案文件2. 一种既方便顺序存取又适合随机存取的文件存储结构是(C)。
A. 顺序文件B. 链接文件C. 索引文件D. 串联文件3. 若把文件以顺序结构的方式存放到磁盘上,则存在的缺点是(B)。
A. 目录结构复杂B. 磁盘空间利用率低C. 计算地址困难D. 读写速度低4 磁带上的每个文件组成部分不包括(C)。
A. 文件头标B. 文件信息C. 文件正文D. 文件尾标5. 文件的信息按逻辑上独立的含义划分信息单位后就构成了记录式文件,这种划分信息的工作是(A)时完成的。
A. 用户组织文件B. 系统转储文件C. 系统装入文件D. 外设存取文件6. UNIX系统调用unlink的作用是( B )。
A. 为一个文件再取一个新文件名B. 删除文件的一个文件名C. 请求读一个已经打开的文件D. 建立两个文件的链接7. 下面对目录结构描述错误的是(A)。
A. 一级目录结构解决了文件的重名问题B. 树形目录结构解决了文件的重名问题C. 树形目录结构能进行存取权限的控制 C. 树形目录结构有利于文件分类8. 读一个文件信息时,应依次调用(A)。
A. 打开文件、读文件、关闭文件B. 建立文件、读文件、关闭文件C. 建立文件、读文件、写文件D. 读文件、保存文件、关闭文件9. 若允许用户按各自定义的文件名访问某个共享文件夹,则该系统应(C)。
A. 为每个用户复制一份文件B. 设置命名转换机制C. 采用多级目录结构D. 使该文件有多种物理结构形式10. 文件的存储结构采用哪种形式是与(C)有关。
A. 文件的逻辑结构B. 存储空间的管理方式C. 存储介质的类型D. 文件的长度11. 下列选项中属于存储介质的是(C)。
A. 磁带机B. 磁盘驱动器C. 软磁盘片D. 卡片机12. 实现记录的成组与分解能提高磁盘空间的利用率,但必须设置主存缓冲区,该缓冲区的长度应根据(A)来确定。
第5章虚拟存储器-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5章虚拟存储器-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78b89d49649b6649d7474f.png)
第5章虚拟存储器-选择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12统考真题】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虚拟存储只能基于连续分配技术B.虚拟存储只能基于非连续分配技术C.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外存容量的限制D.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内存容量的眼制2.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大一倍而且可客纳的最大页数不变则在程序顺序执行时缺页中断次数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3.进程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指令A.被中断的前一条B.被中断的那一条C.被中断的后一条D.启动时的第一条4.【2011统考真题】在缺页处理过程中,操作系统执行的操作可能是()Ⅰ.修改页表Ⅱ.磁盘1O Ⅲ.分配页框A.仅Ⅰ、ⅡB.仅ⅡC.仅ⅢD.Ⅰ、Ⅱ和Ⅲ5.【2013统考真题】若用户进程访问内存时产生缺页,则下列选项中,操作系回统可能执行的操作是()Ⅰ.处理越界错Ⅱ.置换页Ⅲ.分配内存A.仅Ⅰ、ⅡB.仅Ⅱ、ⅢC.仅Ⅰ、ⅢD.Ⅰ、Ⅱ和Ⅲ6.虚拟存储技术是()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补充内存逻辑空间的技术C.补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7.以下不属于虚拟内存特征的是()A.一次性B.多次性C.对换性D.离散性8.为使虚存系统有效地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所运行的程序应具有的特性是()A.该程序不应含有过多的O操作B.该程序的大小不应超过实际的内存容量C.该程序应具有较好的局部性D.该程序的指令相关性不应过多9.()是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和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区别A.地址重定向B.不必将作业全部装入内存C.采用快表技术D.不必将作业装入连续区城10.下面关于请求页式系统的页面调度算法中,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好的页面调度算法应减少和迎免抖动现象B.FIFO算法实现简单,选择最先进入主存储器的页面调出C.LRU算法基于局部性原理,首先调出最近一段时间内最长时间未被访问过的页面D. CLOCK算法首先调出一段时间内被访问次数多的页面11考虑页面置换算法,系统有m个物理块供调度,初始时全空,页面引用串长度为P,包含了n个不同的页号,无论用什么算法,缺页次数不会少于()A.mB.pC.nD. min(n, n)12.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FO页面淘汰算法,则当可供分配的页数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A.减少B.增加C.无影响D.可能増加也可能减少13.设主存容量为IMB,外存容量为400MB,计算机系统的地址寄存器有32位,那么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A. IMBB. 401MBC. IMB+232MBD.232B14.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A.为内外存容量之和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C.是任意的D.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15.某虚拟存储器系统采用页式内存管理,使用LRU页面替換算法,考虑页面回访问地址序列18178272183821317137.假定内存容量为4个页面,开给时是空的,则页面失效次数是()A.4B.5C.6D.716.导致LRU算法实现起来耗费高的原因是()A.需要硬件的特殊支持B.需要特珠的中断处理程序C.需要在页表中标明特殊的页类型D.需要对所有的页进行排序17.在虚拟存储器系统的页表项中,决定是否会发生页故障的是()A.合法位B.修改C.页类型D.保护码18.在页面置换策略中,()策略可能引起抖动A. FIFOB. LRUC.没有一种D.所有19.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理论A.动态性B.虚拟性C.局部性D.全局性20.用()方法可以实现虚拟存储A.分区合并B.覆盖、交换C.快表D.段合并21.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消除了页内零头B.扩充了内存C.便于动态链接D.便于信息共享22.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的页表中增加了若千项信息,其中修改位和访问位供()参考A.分配页面B.调入页面C.置换算法D.程序访问23.产生内存抖动的主要原因是()A.内存空间太小B.CPU运行速度太慢C.CPU调度算法不合理D.页面置换算法不合理24.在页面置換算法中,存在 Belady现象的算法是()A.最佳页面置换算法(OPT)B.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C.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D.最近未使用算法(NRU)25.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主存的连续区域B.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主存的连续区域C.不要求进行缺页中断处理D.不要求进行页面置换26.提供虚拟存储技术的存储管理方法有()A.动态分区存储管理B.页式存储管理C.请求段式存储管理D.存储覆盖技术27.在计算机系统中,快表用于()A.存储文件信息B.与主存交换信息C.地址变换D.存储通道程序28.在虚拟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若进程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中,且主存中没有可用的空闲帧时,系统正确的处理顺序为()A.决定淘汰页→页面调出一缺页中断一页面调入B.决定淘汰页→页面调入一缺页中断一页面调出C.缺页中断→决定淘汰页一页面调出一页面调入D.缺页中断→决定淘汰页→页面调入→页面调出29.已知系统为32位实地址,采用48位虚拟地址,页面大小为4KB,页表项大小为8B,假设系统使用纯页式存储,则要采用()级页表,页内偏移()位A.3,12B.3,14C.4,12D.4,14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Ⅰ.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換算法会产生 Belady现象Ⅱ.最近最少使用(LRU)页面置換算法会产生 Belady现象Ⅲ.在进程运行时,若其工作集页面都在虚拟存储器内,则能够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否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现象IV.在进程运行时,若其工作集页面都在主存储器内,则能够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现象A.Ⅰ、ⅢB.Ⅰ、ⅣC.Ⅱ、ⅢD.Ⅱ、Ⅳ31.测得某个采用接需调页策略的计算机系统的部分状态数据为:CPU利用率为20%,用于交换空间的磁盘利用率为97.7%,其他设备的利用率为5%由此判断系统出现异常,这种情况下()能提高系统性能A.安装一个更快的硬盘 C.增加运行进程数B.通过扩大硬盘容量增加交换空间 D.加内存条来增加物理空间容量32.假定有一个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测得系统各相关设备的利用率为:CPU的利用率为10%,磁盘交换区的利用率为99.7%,其他1O设备的利用率为5%,下面()措施将可能改进CPU的利用率Ⅰ.增大内存的容量Ⅱ.增大磁盘交换区的容量Ⅲ.减少多道程序的度数IV.增加多道程序的度数 V.使用更快速的磁盘交换区 VI.使用更快速的CPUA.Ⅰ、Ⅱ、Ⅲ、IVB.Ⅰ、ⅢC.Ⅱ、Ⅲ、VD.Ⅱ、Ⅵ33.【2011统考真题】当系统发生抖动时,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Ⅰ.撤销部分进程Ⅱ.增加磁盘交换区的容量Ⅲ.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A.仅ⅠB.仅ⅡC.仅ⅢD.仅Ⅰ、Ⅱ34.【2014统考真题】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虚实地址转换的是()Ⅰ.增大快表(TLB)容量Ⅱ.让页表常驻内存Ⅲ.增大交换区(swap)A.仅ⅠB.仅ⅡC.仅Ⅰ、ⅡD.仅Ⅱ、Ⅲ35.[2014统考真题】在页式虚拟存管理系统中,采用某些页面置換算法会出回现 Belady异常现象,即进程的缺页次数会随着分配给该进程的页柜个数的增加而增加。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eaf1edd3383c4bb4cd2f8.png)
第五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5-10】一个1K * 8的存储芯片需要多少根地址线,数据输入输出线?解:n = log1024 = 10 根。
由于一次可读写8位数据,所以需要8根数据输入输出线。
2【5-11】某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64KB,按字编址的寻址范围是多少?若主存以字节编址,试画出主存字地址和字节地址的分配情况?解:因为字长32位,所以64KB = 16KW,要表示16K个存储单元,需要14根地址线。
所以按字编址的寻址范围是0000H ~ 3FFFH 。
若按字节编址,假设采用PC机常用的小端方案,则主存示意图如下:【5-13】现有1024×1的存储芯片,若用它组成容量为16K×8的存储器。
试求:(1)实现该存储器所需芯片数量(2)若将这些芯片分装在若干块板上,每块板的容量是4K×8,该存储器所需的地址线的总位数是多少?其中几位用于选板?几位用于选片?几位用作片内地址?解:(1)需要16组来构成16K,共需芯片16×8 = 128片(2)需要的地址线总位数是14位。
因为共需4块板,所以2位用来选板,板内地址12位,片内地址10位。
1每块板的结构如下图24块板共同组成16K×8存储器的结构图【5-15】某半导体存储器容量16K×8,可选SRAM芯片的容量为4K ×4;地址总线A15~A0(A0为最低位),双向数据总线D7~D0,由R/W线控制读写。
设计并画出该存储器的逻辑图,并注明地址分配、片选逻辑和片选信号的极性。
解:注:采用全译码方式方案片内地片A0A1A3A2A8A9A7A6A5A4A12A15A14A13A11A1000000000000000004K111111100001111100001000000000004K10001111111111114K0000000010000000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0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4K11111111111111时分别选定,11,为A1200,0110,,恒为,由以上真值表可知,采用全译码方式,A15A140A13 RAM芯片。
第5章 习题及答案
![第5章 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17958bcd126fff7050bad.png)
第五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画图说明下列语句所分配的存储器空间及初始化的数据值。
难度:2(1) BYTE_VAR DB ‘BYTE’,12,-12H ,3 DUP(0,2 DUP(1,2),7) (2) WORD_VAR DW 3 DUP(0,1,2),7,-5,’BY’,’TE’,256H 答:(1) (2)07H BYTE_V AR 42H WORD_V AR 00H 00H 59H 00H FBH 54H 01H FFH 45H 00H 59H 0CH 02H 42H EEH 00H 45H 00H 00H 54H 01H 00H 56H 02H 01H 02H 01H 00H 02H 02H 07H 00H 00H 00H 01H 00H 02H 01H 01H 00H 02H 02H 07H 00H 00H 00H 01H 00H 02H 01H 01H 00H 02H 02H07H00H2、假设程序中的数据定义如下: PARTNO DW ?PNAME DB 16 DUP(?) COUNT DD ? PLENTH EQU $- PARTNO 问:PLENTH 的值为多少?他表示什么意义? 答:PLENTH 的值为22,它表示当前已分配单元空间。
《微型计算机原理》第5章习题与解答3、有符号定义语句如下:难度:2BUF DB 1,2,3,’123’EBUF DB 0L EQU EBUF-BUF问:L的值是多少?答:L的值为6;4、假设成序中的数据定义如下:难度:2LNAME DB 30 DUP(?)ADDRESS DB 30 DUP(?)CITY DB 15 DUP(?)CODE_LIST DB 1,7,8,3,2(1)用一条MOV指令将LNAME的偏移地址存入BX。
(2)用一条指令将CODE_LIST的头两个字节的内容放入SI。
(3)写一条伪指令定义符使CODE_LENGTH的值等于 CODE_LIST域的实际长度。
《组成原理》选择填空题
![《组成原理》选择填空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cdce2da5e9856a561260f8.png)
习题(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的计算机,从原理上讲。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2.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主要用于。
A.存放程序B.存放软件C.存放微程序D.存放程序和数据3.在CPU中,跟踪后继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A.指令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C.地址寄存器D.状态条件寄存器4.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实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5.运算器虽然有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件是。
A.数据总线B.多路开关C.算术和逻辑单元D.寄存器6.中央处理器(CPU)是指。
A.运算器B.控制器C.运算器、控制器D.运算器、控制器和内部存储器7.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A.输入/输出设备B.外存储器C.远程通信设备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它设备二、填空题1.计算机中的指令、数据或状态等信息,它们在的形式上没有区别,都是“0”和“1”组成的数据,但其含义不同。
2.存储程序是计算机能自动工作的所在。
计算机不同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的解题步骤(即程序)是在机器外由人工干预和控制的。
3.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的步骤,它由一条一条的指令组成,每条指令都是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基本。
数据则是计算机操作的。
4.计算机工作时,其中有两股信息在流动:一股是控制信息,即微操作命令,其发源地是,它分散流向各个部件。
另一股是数据信息,它受的控制,从一个部件流向另—个部件,边流动边被加工处理。
5.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已经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从设计制造的角度看,在基本硬件的基础上,软件与硬件在逻辑上是的,是可以互相的。
习题(第3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为。
A.(101001)2 B.(52)8C.(2B)16 D.(44)10 2.设X=-0.1011,则[X]补为。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2cb79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7.png)
第5 章习题参考答案第5 章习题参考答案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
在CPU 中:(1)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IR);(2)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AR)(3)算术逻辑运算结果通常放在(DR)和(通用寄存器)。
2.参见图 5.15 的数据通路。
画出存数指令“ STO Rl, (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l 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
标出各微操作信号序列。
解:STO R1, (R2)的指令流程图及为操作信号序列如下:STO R1, (R2)(PC)→ARPC O, G, AR i(M) → DR R/W=R(DR) → IR DR O , G, IR i(R2) → AR R2O , G, AR i(R1) → DR R1O , G, DR i(DR) → M R/W=W~3.参见图 5.15 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AD (R3),R0”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 (R3)为地址主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 R2 中,标出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解:LAD R3, (R0) 的指令流程图及为操作信号序列如下:LAD (R3), R0(PC)→ AR PC O, G, AR i(M) → DR R/W=R(DR) → IR DR O , G, IR i(R3) → AR R3O , G, AR i(M) → DR R/W=R(DR) → R0DR O , G, R0i~4.假设主脉冲源频率为 10MHz,要求产生 5 个等间隔的节拍脉冲,试画出时序产生器的逻辑图。
解:5.如果在一个 CPU 周期中要产生 3 个节拍脉冲;T l=200ns,T2=400ns,T3=200ns,试画出时序产生器逻辑图。
解:取节拍脉冲 T l、 T2、T3的宽度为时钟周期或者是时钟周期的倍数即可。
所以取时钟源提供的时钟周期为 200ns,即,其频率为 5MHz. ;由于要输出 3 个节拍脉冲信号,而 T3的宽度为 2 个时钟周期,也就是一个节拍电位的时间是 4 个时钟周期,所以除了 C4外,还需要 3 个触发器—— C l、C2、C3;并令T1C 1C2;T1C 2C3;T3C1 C 3,由此可画出逻辑电路图如下:6.假设某机器有 80 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 4 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
5.1-存储器分类
![5.1-存储器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ea5ecdde45c3b3566ec8b64.png)
5.1 存储器分类
§5.1 存储器分类
第5章 存储器
5.1.1 内部存储器 5.1.2 外部存储器 5.1.3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安徽理工大学
5.1 存储器分类
5.1.1 内部存储器
第5章 存储器
位于主机内部,简称内存或主存,存放系 统软件和正执行的程序和使用的数据, CPU可直接访问内存。
安徽理工大学
5.1 存储器分类
闪存用途:
第5章 存储器
▪ 取代EPROM和EEPROM,固化BIOS,并用在 打印机、条码阅读器、各种仪器和外设中。
▪ 制作USB闪存盘(U盘),也称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不用盘片和读写头,容量高达几百 GB,是大量应用的新型外存。
▪ 各类小型存储介质,如
➢ 不能二次编程,成本高。也称为一次性编 程ROM(One Time Programmable ROM, OTPROM),用于大批量生产。
安徽理工大学
5.1 存储器分类
第5章 存储器
3)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 它广泛用于微机化仪器设计, 可用编程器写入调试好的程 序和数据,并能长期保存。
1)SRAM(Static RAM,静态RAM)
➢ 用两个双极型晶体管或基于6个MOS场效应 管的双稳态电路构成基本存储单元,电路结 构复杂,集成度较低,功耗也大,但存取速 度很快,访问时间可小于10ns。
➢ 不适合做容量很大的内存,主要用作高速缓 存(Cache),并用于网络服务器、路由器 和交换机等高速网络设施上。
➢ SATA II和SATA III是最新硬盘接口,目前广泛应用。 SATA II外部传输率300MB/s,SATA III目标600MB/s。 不过,硬盘本身速度远跟不上接口标准所指定的外部传 输速率目标。
第五章 s7-200基本指令
![第五章 s7-200基本指令](https://img.taocdn.com/s3/m/cf5a2dd3ce2f0066f5332266.png)
断电延时型定时器应用程序
NETWORK 1 LD I0.0 TOF T37,+30 NETWORK 2 LD T37 = Q0.0
图6-19 断电延时型定时器应用程序段
六、计数器
S7-200系列PLC有加计数器(CTU)、加/减计数器 (CTUD)、减计数器(CTD)等3种计数指令。 1、指令格式
图6-17 通电延时型 定时器应用程序
(2)保持型(TONR)
使能端(IN)输入有效时(接通),定时 器开始计时,当前值递增,当前值大于或等于 设定值(PT)时,输出状态位置为1,使能端 输入无效(断开)时,当前值保持(记忆), 使能端(IN)再次接通有效时,在原记忆值的 基础上递增计时。有记忆通电延时型(TONR) 定时器采用线圈的复位指令(R)进行复位操 作,当复位线圈有效时,定时器当前值清零, 输出状态位置为0。
减计数指令应用程序
图6-21 减计数器程序及时序
减计数器在计数脉冲I3.0的上升沿减1计数,当前值从预置值开始减至 0时,定时器输出状态位置1,Q0.0通电(置1),在复位脉冲I1.0的上 升沿,定时器状态位置0(复位),当前值等于预置值,为下次计数工 作做好准备。
第四节 S7-200系列PLC功能指令
位操作指令程序的应用
图6-9 位操作指令程序的应用
2、 STL指令对较复杂梯形图的描述方法
在较复杂梯形图中,触点的串、并联关系不能全部 用简单的与、或、非逻辑关系描述。 1)块“与”操作指令 ALD 块“与”操作指令,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触点并联 连接的电路之间的串联,称之为并联电路块的串联连 接。
TON/TOF
1 10 100
3、定时器指令格式
LAD
???? IN TON PT ???? IN TONR PT ???? IN TOF PT
操作系统学习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学习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dd255c6f1aff00bfd51e53.png)
第五章存储管理一.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A.页表(页表寄存器)B.快表C.存储键D.索引动态重定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9.硬盘容量1G,内存容量为1024k,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B.1024MC.10GD.10G+1M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A.ROMB.RAMC.CPUD.虚拟存储器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2015_射频识别技术-第5章
![2015_射频识别技术-第5章](https://img.taocdn.com/s3/m/f9c5d799a0116c175f0e4836.png)
5000m/s。
(2)实现电子器件的优越性能。 (3)易于工业化生产。
(4)性能稳定。
(5)以能在金属和液体中正常工作而著称。
3.声表面波标签
SAW标签是由叉指换能器和若干反射器组成。如果将
反射器组按某种特定的规律设计,使其反射信号表示规
定的编码信息,那么读写器接收到的反射高频电脉冲串
就带有该物品的特定编码。
5.1一位电子标签
1位的电子标签不需要芯片,可以采用射频法、微波法、分 频法、智能型、电磁法和声磁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工作。下面 以射频法为例,介绍1位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
射频法工作原理
射频法工作系统由读写器(检测器)、电子标签和去激活器三部分组成。电子标
签采用L-C振荡电路进行工作,振荡电路将频率调谐到某一振荡频率上。射频法
和MIFARE(r)PLUS的兼容性,与现有的MIFARE(r)读写设备完全兼容。
MIFARE(r)PRO的物理尺寸使该产品可以用来生产ISO标准的智能卡片。 MIFARE(r)PRO片内的微处理器是80C51,80C51可以工作在接触和非接触
微处理器不仅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也是各种数字化智
能设备的关键部件。如今微处理器已经无处不在,无论是智 能洗衣机、移动电话等家电产品,还是汽车引擎控制、数控 机床等工业产品,都要嵌入各类不同的微处理器。
5.5.2操作系统命令的处理过程
读写器向电子标签发送的命令,经电子标签的天线进入射频 模块,信号在射频模块中处理后,被传送到操作系统中。操
快。接触式IC卡的读写操作速度较慢,操作也不方便,每次读写时必须
把卡正确地插入到读写器的口槽才能完成数据交换,这样,在公交、考 勤等需要频繁读写卡的场合就很不方便,而且读写器的触点和卡片上IC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五章 习题与思考题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五章 习题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a3440eccbff121dd368335.png)
第五章习题与思考题典型例题解析例5-1 计算机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系统中对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一般分为四种:①程序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方式是指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是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的一种数据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又分为无条件传送和条件传送二种。
在这种I/O方式中,程序设计简单,硬件软件较省,但费时,CPU效率较低,实时性差,主要用于中低速外设和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②中断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是指利用中断技术控制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实时性好,不需要反复查询等待,减少了CPU等待时间,CPU与外设可并行工作,但这种方式需要进行现场保护及恢复等工作,仍花费CPU时间。
③DMA方式,DMA方式是指由专门硬件控制,不需CPU介入,直接由存储器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需CPU介入,减少了CPU的开销,能实现高速的数据块传送,提高了效率。
但这种方式增加了硬件开销,提高了系统的成本。
④IOP方式,IOP方式是指由输入/输出协处理器IOP控制数据传送的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由于输入/输出协处理器具有单独的指令系统,因此能在数据传送时,同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传送支持DMA方式,因此传送速度快而且不须CPU介入,CPU与IOP可并行工作,效率高。
这四种方式中,程序控制方式和中断方式属于软件控制方式,DMA方式和IOP方式属于硬件方式。
例5-2 试述I/O端口两种编址方法的特点与区别。
..答:I/O端口的编址方法有二种:即I/O端口单独编址方式和I/O端口与存储器单元统一编址方式。
I/O端口与内存单元地址统一编址方式是将I/O端口地址与内存地址统一安排在内存的地址空间中,即把内存的一部分地址分配给I/O端口,由I/O端口来占用这部分地址。
这种方式控制逻辑较简单,I/O端口数目不受限制,所有访问存储器的指令都可用于I/O端口,指令丰富,功能强。
第5章 硬盘
![第5章 硬盘](https://img.taocdn.com/s3/m/b232533cb90d6c85ec3ac635.png)
硬盘的内部结构
将硬 盘面 板揭 开后, 内部 结构 即可 一目 了然。
硬盘的内部结构
细 看 硬 盘 内 部 结 构 。
硬盘的内部结构
细 看 硬 盘 内 部 结 构 。
浮动磁头组件
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它由读写磁头、 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份组成。 磁头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环,实际 上是集成工艺制成的多个磁头的组合,它采用 了非接触式头、盘结构,加后电在高速旋转的 磁盘表面移动,与盘片之间的间隙只有0.1~ 0.3 μm ,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数据传输率。现 在转速为7200RPM的硬盘飞高一般都低于0.3 μm,以利于读取较大的高信噪比信号,提供数 据传输率的可靠性。
硬盘的工作模式
硬盘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NORMAL LBA LARGE。
NORMAL模式
NORMAL(普通模式)是最早的 IDE 方 式,在硬盘访问时,BIOS 和 IDE 控制器 对参数不做任何转换。该模式支持的最 大硬盘的容量为528MB。也就是说,在 此模式下,硬盘的实际物理容量再大, 也只能用到其中的 528M。
主轴组件
前置控制电路
前置电路控制磁头感应的信号、主轴电 机调速、磁头驱动和伺服定位等,由于 磁头读取的信号微弱,将放大电路密封 在腔体内可减少外来信号的干扰,提高 操作指令的准确性。
硬盘的性能指标
硬盘也是计算机的重要部件,同样对计 算机的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 们就介绍一下硬盘主要的性能指标。
主轴转速
随着硬盘转速的提升, 会使硬盘的发热量不 断升高,若硬盘散发 的热量不能及时地传 导出去,硬盘就会升 温。为此,可以在硬 盘上安装一个硬盘散 热风扇,增强散热效 果。
光电子技术第5章 光存储器
![光电子技术第5章 光存储器](https://img.taocdn.com/s3/m/1bcea209c281e53a5802ffb1.png)
0.6 λ d= NA
可见,提高聚焦物镜的数值孔 径NA,使用短波长激光,是非 常重要的。
CD光盘:使用波长780nm激光,NA为0.45,
0.60 0.78 m d 1.04 m 0.45
一张Ф120mm的CD盘存储容量约为0.6GB。 DVD光盘:使用635~650nm红光,NA为0.6时,
5.1 光存储器概述
一、光存储器的发展
光存储器是继磁存储器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由于信息量与日俱增和信息的多媒体化, 数字化后占用巨大的存储空间,传统的磁 存储设备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光盘存储技术是采用磁盘以来最重要的新 型数据存储技术,它综合了磁存储容量大 和磁盘的快速随机检索的优点,并具有一 系列独特的优良性能。
④ 存储容量:可存储在光盘中数据的总量,通常 以二进制数的位数、字节数等数据 单位表示。
⑤ 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从光盘读取的二进 制数的位数或字节数。
⑥ 存取时间:把信息写入光盘或从光盘上 读出信息所需的时间。 ⑦ 信噪比:信号电平与噪声电平之比,以dB表示。 ⑧ 误码率:从光盘上读出信息时,出现差错的位 数与读出的总位数之比。 ⑨ 存储每位信息的价格:即价格/位。
通过溅射,把铝镀在盘片的带有信息的一面以形成 反射层。
5.甩胶印刷工序 在铝反射层上面旋涂紫外线固化胶。随后在固 化胶上面印刷光盘的名称、商标等信息。
二、DVD
DVD盘(包括DVD-ROM,DVD-R,DVD-RW)直径120mm, 由两片厚度为0.6mm的盘片胶合而成。一片带刻录信 息的为单面光盘,两片皆带刻录信息的为双面光盘, 每一面又可以有双层刻录。
在光盘上存储信息,主要有角速度恒定和线速度 恒定方式,两者都是从最内侧信道开始记录。
微机原理 第五章 存储器
![微机原理 第五章 存储器](https://img.taocdn.com/s3/m/3a5f7b67a45177232f60a287.png)
片选和读写控制逻辑
CS
1 0
RD
╳ 0
WR
╳ 1
操
作
无操作 RAM→CPU操作
0
0 0
1
0 1
0
0 1
CPU→RAM操作
非法 无操作
第5章 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芯片的I/O控制
第5章 半导体存储器
静态RAM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的基本存储单元一
般由六管静态存储电路构 成,集成度较低,功耗较
大,无需刷新电路,由于
第5章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指标
容量:每个存储器芯片所能存储的二进制
数的位数。
存储器容量=单元数×每单元数据位数(1、4或8) 例:Intel 2114芯片的容量为1K×4位,Intel 6264芯 片为8K×8位。 注:微机(8/16/32/64位字长) 兼容8位机==>以字节BYTE为单元
组成单元 触发器 极间电容 速度 集成度 快 低 慢 高 应用 小容量系统 大容量系统
SRAM
DRAM
第5章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
掩膜ROM:信息制作在芯片中,不可更改
PROM:允许一次编程,此后不可更改
EPROM:用紫外光擦除,擦除后可编程;
并允许用户多次擦除和编程 EEPROM(E2PROM):采用加电方法在 线进行擦除和编程,也可多次擦写 Flash Memory(闪存):能够快速擦写的 EEPROM,但只能按块(Block)擦除
第5章 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扩充
位数扩充
A9~A0 A9~A0 2114 CE (2) A9~A0 2114 I/O4~I/O1 CE (1) I/O4~I/O1
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
![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https://img.taocdn.com/s3/m/c272335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1.png)
第5章 存储管理
• 第二机会算法——Second-Chance Algorithm
分区的分配与回收
1. 固定分区的分配与回收 2. 动态分区的分配与回收 存储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 algorithm 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 algorithm 最差适应算法——worst fit algorithm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Circular first fit algorithm 3. 动态分区的回收与拼接 4. 几种分配算法的比较
111100033333222
****
******
缺页率=12/17=70.6%
**
• Four Page Frames
70120304230321201
77777333333333222
0000004444444444
111111110000000
22222222221111
****
*
*
*
**
缺页率=9/17=52.9%
(NUR——Not Used Recently或者NRU——Not Recently Used)
引用位(1bit)
附加位(8bit)
若某页的移位寄存器的值为00000000,则该页在8个时间间 隔内没有被使用过。若某页的移位寄存器的值为11111111,则 该页在每个时间间隔内至少使用过1次。
若页A的移位寄存器的值为11000100,页B的移位寄存器的 值为01110111,则淘汰页B。
22
第5章 存储管理
First–In–First–Out (FIFO) Algorithm
• Three Page Frames
123412512345
第5章存-储-器-系-统
![第5章存-储-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03d40e71ed9ad51f01df288.png)
则存储器地址范围为:FE000H ~FFFFFH
A19 1
A18
A17
A16
&
A15
A14
A13 1
/CS1
高位地址A19 ~ A13须为0111 110方能选 中该芯片,则地址范围为: 7C000H ~7DFFFH
A19
A18 1
A17
A16
≥1
A15
A14
A13
/CS1
高位地址A19 ~ A13须为0100 000方能选 中该芯片,则地址范围为: 40000H ~41FFFH
CS1 CS2 WE OE 数据引脚
H × × × 高阻 × L × × 高阻
L H H L 输出
L H L H 输入
L H H H 高阻
Intel 6264引脚排列及功能
6264的外部特性( 8K×8 )
28个引脚:13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4根控制信号 线,电源线,地线
(1)A0~A12:213=8K,决定存储单元的个数 (M),与系统地址总线的低13位相连。
将一个存储器芯片接到总线上,除部分控 制信号线及数据线的连接外,主要是如何保 证该芯片在整个内存中占据的地址范围满 足用户的要求。 高位地址信号决定了芯片在整个内存中占 据的地址范围。
低位地址线:与芯片地址线相连 高位地址线:片选信号 例如:居住小区、学号、身份证号等 370102 XXXX XX XX XXX X
A12 ~ ~A0 0 ~~0
…… 1 ~ ~1
全0、全1的地址线组合在一起使用,作译码器的使 能端、输入端。
A15 A14 A13:作译码器的输入端,则输 出端为/Y7
A19 A18:全0,经或门与/G2A 相连 A17 A16:全1,经与非门与/G2B 相连 /MEMR、/MEMW:经与非门与G1相连
第5章 指令系统习题
![第5章 指令系统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f5ec1f650e52ea551898b3.png)
第5章指令系统〔习题5.1〕简答题(1)定长指令字和定长操作码是一回事吗?(2)什么是Load-Store指令集结构?(3)为什么将查找操作数的方法称为数据寻“址”方式?(4)是什么特点决定了目标地址的相对寻址方式应用最多?(5)堆栈的存取原则是什么?(6)IA-32处理器的INC,DEC,NEG和NOT都是单操作数指令,这个操作数应该是源操作数还是目的操作数?(7)IA-32处理器的乘除法运算针对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有两种不同的指令。
只有一种指令的加减法如何区别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运算?(8)为什么判断无符号数大小和有符号大小的条件转移指令不同?(9)汇编语言的标识符大小写不敏感意味着什么?(10)为什么说RISC是计算机结构上的革新?〔习题5.2〕判断题(1)存储器寻址方式的操作数当然在主存了。
(2)堆栈的操作原则是“先进后出”,压入数据是PUSH指令、弹出数据是POP指令。
(3)空操作NOP指令其实根本没有指令。
(4)指令指针或者还包括代码段寄存器值的改变将引起程序流程的改变。
(5)JMP指令对应高级语言的GOTO语句,所以不应使用。
(6)IA-32处理器的条件转移指令Jcc要利用标志作为条件。
(7)处理器的传送指令MOV属于汇编语言的执行性语句。
(8)MASM汇编语言的注释用分号开始,但不能用中文分号。
(9)通常,RISC处理器只有“取数LOAD”和“存数STORE”指令访问存储器。
(10)RISC的指令条数少、指令简单、格式固定,所以编译程序也就容易实现,并且不需要优化。
〔习题5.3〕填空题(1)JMP指令根据目标地址的转移范围和寻址方式,可以分成四种类型:段内转移、__________,段内转移、__________和段间转移、__________,段间转移、__________。
(2)IA-32处理器将ESI寄存器内容压入堆栈的指令是__________,将堆栈顶部数据弹出到EDI寄存器的指令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M的 个特性: RAM的3个特性: 1)可读可写,非破坏性读出,写入时覆盖原内容。 可读可写,非破坏性读出,写入时覆盖原内容。 2)随机存取,存取任一单元所需的时间相同。 随机存取,存取任一单元所需的时间相同。 3)易失性(或挥发性)。当断电后,存储器中的内 易失性(或挥发性)。当断电后, )。当断电后 容立即消失。 容立即消失。
5.3.1 各类存储芯片的接口共性 DRAM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 5.3.2 DRAM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
5.3.1 各类存储芯片的接口共性
1.各类存储器芯片的通用引脚 1.各类存储器芯片的通用引脚
从与CPU接口的特性看, 从与CPU接口的特性看,各类存储器芯片除电源线和 CPU接口的特性看 地线外,一般都有以下四类外部引脚信号线: 地线外,一般都有以下四类外部引脚信号线:
DRAM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 5.3.2 DRAM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
DRAM存储条及其接口特性 2. DRAM存储条及其接口特性
微机系统中使用的内存都是将多片DRAM芯片 微机系统中使用的内存都是将多片DRAM芯片 DRAM 塑封在一个长条型印刷电路板上的DRAM内存条, DRAM内存条 塑封在一个长条型印刷电路板上的DRAM内存条, 以便于减小体积、扩充容量和更换模块。 以便于减小体积、扩充容量和更换模块。内存条 有以下三种结构: 有以下三种结构:
5.2.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Flash ROM的特点: 的特点: 的特点 兼具有EEPROM、SRAM和DRAM的优点: 和 的优点: 兼具有 的优点 速度高、密度大;非易失; • 速度高、密度大;非易失; 内含命令、状态寄存器,可在线编程; • 内含命令、状态寄存器,可在线编程; 可整片/按扇区/按页面/按字节擦写; • 可整片/按扇区/按页面/按字节擦写; 有数据保护、保密能力。 • 有数据保护、保密能力。 Flash ROM的应用: 的应用: 的应用 主板、显卡BIOS • 主板、显卡BIOS • 移动存储器 MP3播放器 • MP3播放器 数码相机、 • 数码相机、摄像机存储卡 嵌入式、 • 嵌入式、便携式系统电子盘
SIMM(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 ( ) 常用规格见P219 单列直插存储模块 常用规格见P219 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 ( ) 双列直插存储模块 RIMM(Rambus In--Line Memory Module) ( ) 存储器总线直插存储模块
5.1 现代高档微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高速缓存的引入, 高速缓存的引入, 的引入 5.1.1 分级存储器结构 把慢速的内存当 高速内存来使用。 高速内存来使用。
容量增
CPU 内 部 寄 存 器
高速缓冲存 储器( 储器(Cache)
内 存 储 器
外 存 储 器
速度、位价格减 速度、
虚拟存储器技术是在内存 虚拟存储器技术 分级存储器结构示意图 是在内存 与外存之间引入相应的硬件 和软件, 和软件 5.1.2 虚拟存储器结构,把大容量的外存当 大容量的内存来使用。 大容量的内存来使用。
5.2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选用原则
5.2.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5.2.2 存储器芯片的选用原则
5.2.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掩模ROM 掩模 PROM EPROM E2PROM Flash ROM SRAM DRAM IRAM NVRAM
• ROM的类型 的类型
半导体存储 器从功能和 器从功能和 应用角度主 应用角度主 要有两大类: 要有两大类:
• RAM的类型 的类型
什么是掩膜?在半导体制造中, 什么是掩膜?在半导体制造中,许多芯片工 艺步骤采用光刻技术 用于这些步骤的图形“ 光刻技术, 艺步骤采用光刻技术,用于这些步骤的图形“底 称为掩膜(也称作“掩模” 片”称为掩膜(也称作“掩模”)。 其作用是: 其作用是:在硅片上选定的区域中对一个不 透明的图形模板掩膜, 透明的图形模板掩膜,继而下面的腐蚀或扩散将 只影响选定的区域。 只影响选定的区域
第五章 存 储 器
5.1 现代高档微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5.2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选用原则 5.3 存储器芯片和存储条的接口特性 5.4 内存储器系统的构成原理 高速缓存器(Cache)基本原理 5.5 高速缓存器(Cache)基本原理 5.6 外存储器 5.7 虚拟存储器管理机制
计算机的存储器系统
5.2.2 存储器芯片的选用原则
1. ROM与RAM的选用 与 的选用 掩模ROM 掩模 2. ROM类型的选用 类型的选用 PROM EPROM E2PROM Flash ROM SRAM DRAM 内存条
4个层面 个层面
3. RAM类型的选用 类型的选用 4. 芯片型号的选用
5.3 存储器芯片和存储条的接口特性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速度、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速度、容量和价格各不相 同的存储器用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 同的存储器用硬件、 组织起来,这样就构成了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组织起来,这样就构成了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系统的存储速度接近最快的存储器, 系统的存储速度接近最快的存储器,容量接 近最大的存储器。 近最大的存储器。
了解存储芯片的接口特性,实质上就是要了解它 了解存储芯片的接口特性,实质上就是要了解它 有哪些与CPU总线相关的信号线, CPU总线相关的信号线 有哪些与CPU总线相关的信号线,以及这些信号线相 互间的定时关系;在此基础上, 互间的定时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而弄清楚这些信号 线与CPU的三大总线应如何连接。 CPU的三大总线应如何连接 线与CPU的三大总线应如何连接。
直连
关键: 关键:高低位 AB如何划分 AB如何划分
数据线
DB
直连
4类接口 地址线 低位 信号线
AB
(电源 地址 片选线 线除外) 线除外) 译码器
速度匹配 直连
不 CB相应线 读/写控制线 匹 根据译码方式的不同,可有三种常用片选控制方法: 配 1、线选法 2、全译码法 3、局部译码法 等待信号产生 电路
CPU
高位
DRAM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 5.3.2 DRAM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
DRAM芯片的接口特殊性 1. DRAM芯片的接口特殊性
DRAM在原理和结构上与SRAM有很大不同: DRAM在原理和结构上与SRAM有很大不同: 在原理和结构上与SRAM有很大不同 DRAM是靠电荷存储器件(或电容)存储信息, DRAM是靠电荷存储器件(或电容)存储信息,由于 是靠电荷存储器件 电容存在漏电现象,不停电也会导致信息丢失。 电容存在漏电现象,不停电也会导致信息丢失。 DRAM芯片集成度高,存储容量大,为节省外部引 DRAM芯片集成度高,存储容量大, 芯片集成度高 其地址输入一般采用两路复用锁存方式( 脚,其地址输入一般采用两路复用锁存方式(即 采用行地址和列地址来分时传送地址, 行地址和列地址来分时传送地址 采用行地址和列地址来分时传送地址,共用一组 地址信号线,这样, 地址信号线,这样,地址信号线的数量仅为同等 容量SRAM芯的一半)。 SRAM芯片的一半 容量SRAM芯片的一半)。 故与CPU接口时表现出更多的特殊性: 故与CPU接口时表现出更多的特殊性:一是需定时 CPU接口时表现出更多的特殊性 动态刷新;二是地址线要采用二路复用。 动态刷新;二是地址线要采用二路复用。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DRAM是靠MOS电路中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的, DRAM是靠MOS电路中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的,由于 是靠MOS电路中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的 电容上的电荷会逐渐泄漏, 电容上的电荷会逐渐泄漏,需要定时充电以维持存储内 容不丢失(称为动态刷新),所以动态RAM ),所以动态RAM需要设置刷新 容不丢失(称为动态刷新),所以动态RAM需要设置刷新 电路,相应外围电路就较为复杂。 电路,相应外围电路就较为复杂。 定时刷新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几微秒~ 定时刷新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几微秒~几毫秒 DRAM的特点是集成度高(存储容量大,可达1Gbit/ 的特点是集成度高 DRAM的特点是集成度高(存储容量大,可达1Gbit/ 片以上),功耗低,但速度慢(10ns左右),需要刷新 ),功耗低 左右),需要刷新。 片以上),功耗低,但速度慢(10ns左右),需要刷新。 DRAM在微机中应用非常广泛 在微机中应用非常广泛, DRAM在微机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微机中的内存条 主存)、显卡上的显示存储器几乎都是用DRAM制造的。 )、显卡上的显示存储器几乎都是用DRAM制造的 (主存)、显卡上的显示存储器几乎都是用DRAM制造的。
5.1 现代高档微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现代高档微机系统中, 现代高档微机系统中,存储器技术的发展始终是 以实现低成本 大容量和高速度为其追求目标 低成本、 为其追求目标, 以实现低成本、大容量和高速度为其追求目标,而用 单一工艺制造的半导体存储器往往难以同时满足这三 方面的要求。为解决这一矛盾、 方面的要求。为解决这一矛盾、提高存储器系统的性 能,目前高档微机系统普遍采用以下结构来组织整个 存储器系统: 存储器系统: 分级存储器结构 虚拟存储器结构
常见DRAM的种类: 常见DRAM的种类: DRAM的种类
SDRAM( 同步DRAM DRAM) 它在1 SDRAM(Synchronous DRAM 同步DRAM)——它在1个CPU 它在 时钟周期内可完成数据的访问和刷新,即可与CPU CPU的时钟 时钟周期内可完成数据的访问和刷新,即可与CPU的时钟 同步工作。SDRAM的工作频率目前最大可达150MHz, 的工作频率目前最大可达150MHz 同步工作。SDRAM的工作频率目前最大可达150MHz,存取 时间约为5 10ns,最大数据率为150MB/s 150MB/s, 时间约为5~10ns,最大数据率为150MB/s,是当前微机 中流行的标准内存类型。 中流行的标准内存类型。 RDRAM( DRAM) 是由Rambus RDRAM(Rambus DRAM)——是由Rambus公司所开发的高 是由Rambus公司所开发的高 DRAM。其最大数据率可达1.6GB/s 1.6GB/s。 速DRAM。其最大数据率可达1.6GB/s。 SDRAM( 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 双倍数据速率同 DRAM) 是对SDRAM的改进, 步DRAM)——是对SDRAM的改进,它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 是对SDRAM的改进 降沿都可以传送数据,其数据率可达200 200MB/s。 降沿都可以传送数据,其数据率可达200-800 MB/s。主 要应用在主板和高速显示卡上。 要应用在主板和高速显示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