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练习】探索宇宙_科学_ 小学_王妍_3709830312
【课后反思】探索宇宙_科学_ 小学_王妍_3709830312
![【课后反思】探索宇宙_科学_ 小学_王妍_3709830312](https://img.taocdn.com/s3/m/d358eb6401f69e3143329471.png)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课后反思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坡庄小学王妍一、定位主体、倡导自主在本课教学中我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教学,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和舞台。
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搜集资料,整合信息,汇总报告合作探究质疑创新的过程,就是科学素养逐渐形成的过程。
形成科学观点、发现科学规律的全过程,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并内化。
本着将学生定位于科学探究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兴趣,直接以“如何让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引题开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就围绕着“使各种物体浮起来的方法”的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想办法,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在实践活动中明白:改变形状、借助漂浮物体或改变自身重量和改变水的性质等方法能使物体浮起来,达到了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科学知识的目的。
二、重视思考和合作交流在探究改变物体沉浮规律的环节,教师做的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材料和自行设计的探究方法,要求学生针对已经沉到水里的材料或自己需要的材料,小组合作想办法使它们浮起来,并做好记录。
小组合作探究,在学生与学生的倾听和讨论中,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反馈中,最后自行探究发现改变物体沉浮的规律。
当然“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是科学课中一种症状,为避免这种现象,课上充分发挥小组互动,教师同时参加讨论,对于有闪光点的作品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三、注意问题的逆向研究可持续性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打破教学时间限制,问题研究不再是一节课、一周的时间,而是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有设计问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我们既然能让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就一定能让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知识的迁移运用,思维的正向与逆向碰撞,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得以锻炼和提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知识的获得途径很多,给学生主动思考,深度思维的机会,将会对学生受益匪浅。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871649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a.png)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概念,知道宇宙是由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等组成的;(2)掌握太阳系的构成,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3)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望远镜)观察天体。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2)学会合作探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宇宙的概念及构成;(2)太阳系的构成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3)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宇宙的起源与演化;(2)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的特点;(3)宇宙探索的意义与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宇宙模型图;(2)太阳系模型图;(3)望远镜;(4)星空图。
2. 教学资源:(1)科普读物;(2)宇宙相关视频资料;(3)互联网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科普读物、视频资料或互联网资源,为学生介绍宇宙的神秘与魅力;(2)引导学生思考:宇宙是什么?它由哪些部分组成?2. 探究活动一:了解宇宙的构成(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宇宙的构成;(2)教师出示宇宙模型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宇宙的构成;(3)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探究活动二:掌握太阳系的构成(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太阳系的构成;(2)教师出示太阳系模型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太阳系的构成;(3)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操作: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2)学生分组实践,观察星空图中的天体;(3)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同步练习1. 选择题:(1)宇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是______。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探索宇宙》练习题(2022新版)(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探索宇宙》练习题(2022新版)(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3959c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7.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
1. 仔细观察望远镜的构造,然后写出望远镜的主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________。
3. 人类与生俱来的____________驱使着人们不断地去探索____________。
4. 世界上第一个进人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宇航员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____________千米/秒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____________围绕地球运转。
6. 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____________”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 2012 年 6 月16 日,“神舟号”再次发射成功。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 )2. 空间天文望远镜能够看到更远、更清晰的宇宙景象。
( )3.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可以永远躺在摇篮里。
( )4. 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是为了摆脱地球引力而设计出来的。
( )5.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探索宇宙是不值得的。
( )三、选择题。
1. 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的是( ) 。
A. 射电望远镜B. 光学望远镜C. 天文望远镜D. 天文台的光学望远镜2. 下列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宇宙即星系C. 宇宙是单一形态的物质世界D. 宇宙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之中3.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在( ) 发射成功的A. 1956 年B. 1957 年C. 1958 年D. 1960 年4. 有“空间天文台”之称的望远镜是( ) 。
A. 太空望远镜B. 哈勃太空望远镜C. 电子望远镜D. 光学望远镜5. 2003 年 10 月 15 日上午 9 时,满载着中华民族光荣和梦想的飞船在这天发射升空,这艘飞船是( ) aA. “神舟四号”B. “神舟五号C. “东方红 1 号D. “神舟三号四、简答题。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8d9418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d.png)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教学课时: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使学生掌握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宇宙的基本概念1. 宇宙的定义2. 宇宙的边界3. 宇宙的组成第二章:宇宙的起源1. 大爆炸理论2. 宇宙的膨胀3. 宇宙的演化第三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1. 恒星的诞生2. 恒星的生命周期3. 恒星的死亡第四章:行星与地球1. 行星的定义与特点2. 地球的结构与特征3. 地球的运动第五章:宇宙探索1. 人类的宇宙探索历程2. 现代宇宙探索技术3. 我国宇宙探索成果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第一章:宇宙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1. 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概念和边界。
2. 利用模型或实物展示宇宙的组成。
3. 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宇宙的理解。
同步练习:1. 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宇宙是无限的。
b. 宇宙只包括可见的物质。
c. 宇宙的边界是固定的。
2. 简答题:请简要描述宇宙的组成。
第二章:宇宙的起源教学设计:1. 通过动画演示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膨胀的过程。
2. 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宇宙起源的奥秘。
同步练习:1. 填空题:请填入适当的词语。
a.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_____的火球。
b. 宇宙膨胀导致星系之间的距离_____。
2. 论述题:请阐述宇宙演化过程中恒星的形成和死亡。
第三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教学设计: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恒星的诞生过程。
2. 引导学生了解恒星的生命周期。
3. 讨论恒星死亡后的演化过程。
同步练习:1. 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恒星的一生都是发光发热的。
b. 恒星死亡后一定会形成黑洞。
2. 绘图题:请绘制一颗恒星的生命周期图。
第四章:行星与地球教学设计:1. 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不同行星的特点。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877246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8.png)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和行星的特点;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和行星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 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宇宙模型或图片;3. 行星运动图解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宇宙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2. 提问:“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和疑问?”;3. 学生分享和讨论,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10分钟)1. 介绍宇宙的定义和范围;2. 讲解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等;3. 重点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和位置。
三、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和行星的特点(10分钟)1. 讲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2. 介绍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 分析各行星的特点和差异。
四、行星运动规律(10分钟)1. 讲解开普勒定律;2. 分析行星运动规律在太阳系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行星运动示意图。
五、同步练习(10分钟)1. 设计行星特点填空题;2. 让学生结合PPT和教材,完成练习题;3. 教师批改和讲解,学生订正。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宇宙主题的探究活动,如制作太阳系模型、观察星空等;2. 推荐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拓展学生知识面;3.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宇宙的认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掌握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和行星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同步练习环节,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延伸环节,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拓展知识面,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青岛版《探索宇宙》评测练习
![青岛版《探索宇宙》评测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50d257e01f69e314332941f.png)
《探索宇宙》评测练习
一、填空
1.我知道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
他于1961年乘坐飞船进入太空,度过了108分钟。
2.美国宇航员( ),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3.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是( ) ,他乘坐的是( )号飞船,时间是2003年。
4.( ) 于1990年发射,是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是人类最早用来认识宇宙的工具。
二、判断
1.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是()。
A.杨利伟
B.聂海胜C翟志刚
2.人们把()看做天文学走向空间时代的里程碑。
A.折射望远镜 B.反射望远镜 C.哈勃望远镜
3.下列不属于宇宙探测工具的是()。
A.哈勃望远镜
B.高清军用望远镜
C.射电望远镜
三、拓展与应用
用一名话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宇宙。
评测练习答案
一、填空
1.加加林
2.阿姆斯特朗
3.杨利伟神州5号
4.哈勃望远镜
二、判断
1.A
2..C
3.B
三、拓展与应用
略。
【效果分析】探索宇宙_科学_ 小学_王妍_3709830312
![【效果分析】探索宇宙_科学_ 小学_王妍_3709830312](https://img.taocdn.com/s3/m/aea5a31bf12d2af90242e674.png)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效果分析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坡庄小学王妍《探索宇宙》是一节继承展示课,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本课需要图片相对较多,但内容很生疏,离学生生活很遥远,不容易懂。
所以课前我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资料,储备足够的预备知识,分解了课堂教学难度。
课堂上再小组展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科学解释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学中,我还利用微视频多媒体网络资料来增加学生运载火箭的认识,让其在猜想基础上,动手实验反冲小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下面我就这节课做一个简单的效果评析。
一、学生主动出击,做学习的主人。
大量图片和相关知识的搜集,我交给学生课前完成。
学生主动搜集、查阅有关的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当他们搜集到给他们视觉冲击的图片时,便会欣喜雀跃。
宇宙的迷人,宇宙的神奇,何必一定要口口相告,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去亲自感受不是更好吗?一系列唯美的图片,一行行难以置信的数字,震撼着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宇宙的浩瀚无边和人类智慧的无限。
只有身体力行,他们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提高了科学素养课堂向学生提供了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
课上用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讲解火箭升空原理时,让其在猜想基础上,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怎样模拟火箭升空,学生想办法、讨论,然后亲自进行小车反冲实验。
学生亲历了各种活动,了解了火箭升空的原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只要正确的引导,并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探究空间,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就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得以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微视频提供给学生空间想象的支架。
【学情分析】探索宇宙_科学_ 小学_王妍_3709830312
![【学情分析】探索宇宙_科学_ 小学_王妍_3709830312](https://img.taocdn.com/s3/m/107618ec0242a8956bece474.png)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学情分析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坡庄小学王妍《探索宇宙》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内容,这一课主要是带领学生了解人类各种宇宙探测、太空飞行方面的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宇宙上走过的历程。
让学生体会人类智慧的创造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发其对宇宙探索和科学学习的兴趣。
一、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六年级学生感知仍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但相对小学其他年级比较,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
六年级学生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
因此,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
二、学习经验概况六年级学生有了三年科学课程的学习经验,大都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思考,爱与表现。
六年级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表现出的观察的认真度,思维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小组合作分工的合理性上也较中低年级有很大提高。
三、知识认知程度六年级的学生几乎人人都知道宇宙这个名词,一提宇宙,他们会想到广阔的天外世界,想到非常新奇的遥远地方。
可是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宇宙里有什么?人类是如何探索宇宙的?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是散乱无序的,是不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
但是学生通过本单元前三节《登月之旅》、《太阳系大家族》、《看星座》的学习后,对地球以外的天体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应时而生,学生能发挥主动性,自己去搜集感兴趣的图片文字和视频材料,主动学习探索宇宙的历程和成就。
由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所以本节比较容易达成课堂目标。
四、动手操作能力六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已经很强,他们已经会合理分工,利用团队力量,目标明确,行动快速的完成较为简单的反冲小车模拟实验,但是其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表述准确性和科学性上,仍有不足。
另外实验过程中,六年级学生会积极配合,或进行质疑其他同学的实验活动,思想的交融和碰撞中,使其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不断得以提高。
《探索宇宙》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探索宇宙》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2e5e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b.png)
《探索宇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简介本次作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主题,涵盖了物理、天文学、地理等多个科学领域。
学生将通过研究和探索宇宙的奥秘,感受宇宙的无限魅力和广阔空间,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二、目标1.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和概念;2.掌握宇宙的形成与演化过程;3.学习宇宙中各种星体的结构和特点;4.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具体内容与方法1.教师讲解教师将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等形式,介绍宇宙的概念、空间结构、恒星、行星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小组合作学生将被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特定的宇宙主题,如黑洞、星系、行星等,通过合作研究和讨论,深入了解这些主题的相关知识。
3.实地考察学生将有机会参观天文馆、观测站等地点,亲身感受宇宙的神秘和壮丽,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加深对宇宙的理解和认识。
四、作业内容1.小组项目每个小组将根据所负责的特定主题,进行调研和整理相关资料,制作海报或PPT,并向全班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2.个人报告每位学生需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宇宙主题,进行个人研究和整理,并用书面形式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包括该主题的相关知识、发现和未解之谜等内容。
3.实验研究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一个与宇宙相关的实验或观测项目,记录数据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展示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五、评价方式1.小组展示:评估小组合作能力、研究深度和展示效果。
2.个人报告:评估学生对宇宙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实验研究:评估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和研究宇宙的奥秘,拓展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探索和创造力。
希望学生在这个跨学科的主题中,发现自己对宇宙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宇宙是一个神秘而广阔的领域,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始于古代,至今仍在不断深入。
《探索宇宙》(单元作业设计)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探索宇宙》(单元作业设计)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1fa71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c.png)
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科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苏教版探索宇宙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四单元第一课登月之旅2第四单元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3第四单元第三课看星座4第四单元第四课探索宇宙5第四单元第五课地球以外有生命吗二、单元分析[.课标要求学习内容六年级学习目标月球的基本情况及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
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及环形山的成因。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认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及其特征。
昼夜与四季的成因。
能够运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的知识解释昼夜及春夏秋冬四季的成因;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温差的实验。
恒星、星座的定义;认识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北斗星、北极星及银河系概况。
知道什么是恒星,什么是行星;会认银河系中主要恒星及星座。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人类探索宇宙的技术与方式。
认识各类航天器,了解逐级火箭是如何摆脱成壬豪引为的。
费依据生命存在条件推测可能有生命的星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活动。
°了解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2.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登月之旅太阳系大家族探索宇宙看星座探索宇宙地球以外有生命吗(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体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变化,了解对地球产生重要影响的两颗星体的秘密;通过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加深对星体运行模式的了解,并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学生长期坚持的毅力;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智慧中蕴含的巨大创造力是推动科学不断进步的动力。
本单元通过相关内容的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宇宙这座神圣的殿堂,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让学生在欣赏宇宙奇幻美景的同时,去感受宇宙的博大与神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疑问,和教师一起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faef76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c.png)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2. 学习恒星、行星、卫星等基本天体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对宇宙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1. 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2. 恒星、行星、卫星等基本天体知识。
教学难点:1. 宇宙的组成和天体的分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宇宙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同步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2. 引导学生思考,简要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二、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 介绍恒星、行星、卫星等基本天体知识。
2. 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各种天体的特点和形态。
3. 讲解天体的分类和宇宙的结构。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宇宙的特点和天体的关系。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同步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同步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 教师检查答案,及时纠正错误,讲解难点。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2. 强调恒星、行星、卫星等基本天体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内容展示、课堂互动、同步练习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宇宙的概念和组成,学习了恒星、行星、卫星等基本天体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对于教学难点,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在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通过同步练习,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较为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探索宇宙的奥秘(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宇宙大爆炸理论和恒星演化的过程。
3. 讲解宇宙中的黑洞和暗物质等未知现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探索宇宙质量测试卷(二)附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探索宇宙质量测试卷(二)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f5d7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e.png)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质量测试卷(二)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人是()。
A.摩西斯卡夫特B.伽利略C.弗莱明2.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月球上,两个人互相讲话听不见B.地球上重40牛顿的物体,月球上也是40牛顿C.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3.炮弹速度越大,飞行距离越远。
假如速度达到()千米/秒,炮就会绕地球飞行。
A.7.9B.11.2C.16.74.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天象(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四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B.四颗行星都是类地行星C.四颗行星中木星离太阳最远5.冬夜,仰望星空会看到很多闪亮的星星,尤其下图中的星座特别显眼。
它是()。
A.天鹅座B.飞马座C.猎户座6.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B.C.7.人类使用望远镜、运载火箭、各种航天器去探索宇宙,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人是()。
A.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B.英国科学家弗莱明C.法国科学家卡蒂娅·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8.下图是小明在野外观察到的一部分星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上面的七颗星是北斗七星,是小熊座的主要标志B.图中b是北极星,能够帮助我们指引方向C.图上这些星都是非常亮的,我们很容易在天空中找到它们9.“揽星九天”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标识,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带着“祝融号”巡视器(任务车)着陆于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第4近的一颗橘红色星球,这颗行星是()。
A.金星B.火星C.水星10.下图所示的星座是()。
A.天鹅座B.大熊座C.猎户座11.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望远镜是()。
A.“中国天眼”B.哈勃空间望远镜C.伽利略望远镜12.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5725d0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4.png)
课后
作业
三、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为此建立的研究天象的场所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3.7探索宇宙》教案
课题
探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2.知道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科学态度目标
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B)不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A.宇宙飞船 B.磁悬浮列车 C.天文望远镜
3.下图是位于(B)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A.云南 B.贵州 C.四川
2.根据资料,教师组织学生研讨:我国在太空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进行分享交流。
预设: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以时间线的形式阐述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大事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未来,我国航天员还要开展登月考察……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分享交流的方式,创造轻松活跃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本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然后就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以及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开展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科学考察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对宇宙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宇宙是庞大而神秘的,激励着人类不断探索宇宙。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735c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3.png)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练习题(有答案)一、填空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运行,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每一个星座中的(恒星)可连成不同图形。
古代人发挥想象,常用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4、(伽利略)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月球,观察到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5、(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6、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7、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将为矮行星。
8、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构成的。
9、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10、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11、1926年美国的(戈达德)制造了第一枚现代火箭。
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
二、判断题。
1、太阳总是直射地球的赤道。
( ×)2、不能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 √)3、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 √)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5、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6、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7、银河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8、地球是月球的卫星。
(×)9、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¼。
五年级科学测试题探索宇宙的奥秘
![五年级科学测试题探索宇宙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e7d2d5d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4.png)
五年级科学测试题探索宇宙的奥秘(正文开始)第一部分:太阳系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家园,包含了太阳、九大行星、数十颗卫星以及各种小天体。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列出太阳系九大行星,并按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序。
2. 什么是行星?请简要解释。
3.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能够孕育生命的行星,请解释为什么。
第二部分:星系与星星星系是由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
星系中的基本单位为恒星,而恒星又主要以星星的形式呈现。
请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星系?请简要解释。
2. 请列出几个著名的星系,并简要描述每个星系的特点。
3. 星星的亮度与大小有关吗?为什么?第三部分:黑洞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最具挑战性的天体之一,吸引着众多科学家的研究。
请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黑洞?请简要解释。
2. 黑洞对光线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3. 黑洞的存在对宇宙有何影响?请简要说明。
第四部分:宇宙的起源与未来宇宙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焦点,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起源的一种假设,请简要解释大爆炸理论。
2. 宇宙的未来发展如何?请简要介绍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预测宇宙发展中的作用。
3. 你对宇宙起源和未来有什么猜想或观点?请发表你的见解。
总结:通过本次测试题,我们对太阳系、星系、黑洞以及宇宙的起源与未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宇宙的奥秘依然广阔而神秘,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希望你们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对宇宙的奥秘保持一颗探索的好奇心,并将来成为解开宇宙之谜的科学家。
(正文结束)。
小学探索宇宙试卷
![小学探索宇宙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e3afc3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1.png)
小学探索宇宙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火星C. 木星D. 土星2. 月球是地球的:A. 卫星B. 行星C. 恒星D. 小行星3. 以下哪个是太阳系外的星系?A. 银河系B. 仙女座星系C. 太阳系D. 火星系4. 太阳是一颗:A. 行星B. 恒星C. 卫星D. 彗星5. 以下哪项不是八大行星之一?A. 水星C. 冥王星D. 火星6.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A. 1天B. 1个月C. 1年D. 10年7. 以下哪个不是太阳系的行星?A. 土星B. 木星C. 火星D. 月球8.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星云9. 以下哪个是太阳系的行星,并且有环?A. 地球B. 火星C. 土星D. 木星10. 银河系是由以下哪项组成的?A. 星云B. 恒星D. 星系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________。
1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13. 宇宙中最亮的恒星是________。
14. 太阳系中,唯一没有大气层的行星是________。
15.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________形状。
16. 太阳系的行星中,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
17. 宇宙中,最冷的地方是________。
18. 地球的卫星是________。
19. 太阳系中,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是________。
20. 太阳系外的星系,距离我们最近的是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太阳系中,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
()22.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3. 月球上没有水。
()24.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
()25. 太阳系的行星中,只有地球有生命迹象。
()26. 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包含了数以亿计的恒星。
()27. 宇宙是无限的,没有边界。
()28. 地球的大气层对生命至关重要。
《探索宇宙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探索宇宙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588e338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1.png)
《探究宇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探究宇宙》是一门探讨宇宙玄妙的课程,旨在援助同砚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将来进步,激发同砚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同砚将深度了解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宇宙规律和科学技术,培育同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 精通宇宙中的各种知识和观点,如星球、恒星、星系等;3. 培育同砚观察、试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提高同砚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5. 培育同砚勇于探究未知领域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 太阳系和地球;3. 恒星和星际尘埃;4. 星系和宇宙结构;5. 宇宙中的黑洞和暗物质;6. 宇宙中的生命和将来进步。
四、作业设计方案1. 试验报告:同砚可组队进行试验,如观察星星、测量恒星距离等,撰写试验报告并展示给全班。
2. 探究项目:同砚可选择一个宇宙主题进行深度探究,并撰写学术论文或制作PPT展示给全班谈论。
3. 观测作业:同砚可进行宇宙观测活动,如观测星空、测量星系距离等,并提交观测日志和数据分析报告。
4. 辩论赛:同砚可分组进行宇宙相关话题的辩论赛,如“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等,培育同砚的逻辑思维和辩论能力。
5. 创意作业:同砚可通过绘画、写作、影视等形式表现自己对宇宙的想象和探究,展示在班级展览中。
五、评判方式1. 作业效果:依据作业完成质量和内容深度评定同砚的效果。
2. 口头表达:依据同砚参与谈论、发言和展示的表现评定口头表达效果。
3. 试验报告:依据试验报告的完备性、准确性和深度评定同砚的试验报告效果。
4. 探究项目:依据探究项目标独创性、深度和展示效果评定同砚的探究项目效果。
5. 参与度:依据同砚在教室谈论、小组合作和活动中的乐观参与水平评定参与度效果。
六、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谈论:老师讲解宇宙知识,引导同砚参与谈论,增进同砚沉思和沟通。
2. 试验操作:组织同砚进行试验操作,培育同砚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技巧。
探索宇宙奥秘一年级综合测试
![探索宇宙奥秘一年级综合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abd0f7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9.png)
探索宇宙奥秘一年级综合测试宇宙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最大的谜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仍有许多奥秘有待揭开。
本次一年级综合测试将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宇宙的神奇吧!第一部分:太阳系揭秘太阳系是我们所处的宇宙家园,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太阳系的中心是什么?2. 太阳的直径有多大?3. 八大行星中最小的是哪颗?4.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有多远?5. 除了行星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天体存在于太阳系中?第二部分:星座之谜星座是由恒星构成的,是宇宙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星座,请回答问题:1. 什么是星座?2. 星座是如何形成的?3. 请列举出你熟悉的至少三个星座,并简要介绍它们。
4. 星座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三部分:黑洞奥秘黑洞被认为是宇宙中最神秘的事物之一。
它的引力极强,连光都无法逃脱。
请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黑洞?2.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3. 为什么黑洞称为"黑洞"?4. 黑洞的边界称为什么?第四部分:宇宙探索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悠久,不断有新的技术和设备被研发出来,以便更深入地探索宇宙奥秘。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列举出至少三种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
2. 科学家是如何研究宇宙的?3. 请谈谈你对宇宙探索的看法和想象。
好了,综合测试到此结束。
希望通过这次测试,小朋友们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未来的科学研究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让我们一起携手探索宇宙的奥秘,为人类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科学专题04探索宇宙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讲练测
![小学科学专题04探索宇宙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讲练测](https://img.taocdn.com/s3/m/fb35b7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0.png)
小学科学专题04探索宇宙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讲练测探索宇宙——小学科学复习在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中,宇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知识点。
了解宇宙的起源、构成和发展过程,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探索宇宙展开,从太阳系、行星、恒星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讲解。
宇宙是指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星星、行星、银河以及它们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微小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则是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着它运行的一系列天体组成的。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一颗巨大的恒星,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源来源。
太阳系中主要包含八个行星,它们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神冥。
这八个行星按照大小、气候等特征可以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类。
内行星是离太阳近的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外行星则是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包括木土天神冥。
水金地火四颗内行星都是类地行星,它们的特点是地壳、大气等特征较为相似,其中地球是我们熟知的家园。
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它们是由巨大的氢气云聚集而成的。
恒星将氢气燃烧成氦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光线。
恒星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种类,其中最亮的星星被称为主序星,包括我们熟知的太阳。
太阳不仅仅是地球的光和热的源头,还对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恒星和行星,宇宙中还存在着各种神秘的天体,如星系、星云和黑洞等。
星系是由无数恒星、行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
银河系中包含了数以百亿计的恒星和行星,我们的太阳就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
星云是宇宙中离散的气体和尘埃的云团,其中有些星云也是新生恒星形成的孕育场所。
而黑洞是宇宙中极为罕见且神秘的一种天体,它产生于超大质量恒星的死亡过程中,其引力极强,甚至连光都无法逃离其吸引力。
为了更好地探索宇宙,人类建造了各种观测设备和航天器。
例如,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人类使用的一台光学望远镜,它可以通过捕捉和分析来自宇宙深处的光线,帮助我们观测到更遥远的星系和行星。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探索宇宙》练习题(附参考答案)(2023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探索宇宙》练习题(附参考答案)(2023春)](https://img.taocdn.com/s3/m/8a54bd0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9.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太阳的一颗卫星。
B.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左右。
C.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球体。
D.地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2.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B.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
C.月球的表面是不平整的,有许多陨石坑。
D.月球上有月兔、吴刚和桂树,没有嫦娥。
3.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颗恒星,它在银河系中是静止不动的。
B.太阳内部发生着核聚变反映。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D.有8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4.下列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表述错误的是()。
A.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C.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
D.月亮的圆缺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5.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最近。
B.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个头最大。
C.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
D.水星和金星没有自己的卫星。
6.下图所示的行星是()。
A.地球B.火星C.木星D.土星7.第一个发明望远镜来观测星空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牛顿C.伽利略D.托勒密8.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时间是()。
A.1969年B.1970年C.1971年D.1972年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1.地球是_____的行星,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的现象,地球的公转产生了_______的现象。
2.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地月距离约为______公里,其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9.5天。
3.地球和月球都位于________系,除了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外,太阳系还有_______、_______等天体。
4.日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三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测评练习
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坡庄小学王妍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人类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的人是-----()
A、杨利伟
B、加加林
C、阿姆斯特朗
2、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是哪国人---()
A、中国人
B、美国人
C、前苏联人
3、中国第一个载人航天飞船是-----------()
A、神州4号
B、神州5号
C、神州6号
4、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是----------()
A、先驱者10号探测器
B、阿波罗11号飞船
C、东方1号飞船
二、实验探究火箭升空的原理
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火箭的升空应用了---------------- 原理。
3、研究方法:------------------
4、实验器材:------------------------------------------------------------------------
5、实验步骤:------------------------------------------------------------------------
------------------------------------------------------------------------
-------------------------------------------------------------------------
6、实验现象:-------------------------------------------------------------------------
7、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