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仁爱中西合璧”——以阜南县中医院新区二期工程设计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TU246.1+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1)10-0038-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1.10.0151设计背景阜南县位于地处皖西北、淮河中上游结合部,襟带颍淮,承接豫皖。

阜南县中医院于1998年3月组建成立,是一所集急救、医疗、康复、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2006年被批准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013年7月、2019年6月再次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验收;2011年7月,实现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目标任务;2017年7月再次通过“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2019年8月被省卫健委批准设置三级中医医院。

现已成为市级诚信单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法院法医技术鉴定、各类体检和阜南县第二县域医共体龙头单位。

为了实现阜南县中药事业的蓬勃发展,真正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逐步夯实“百姓得实惠、
医生有激情、医院得发展”的医院,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新院区东侧建设二期工程,设置床位800张,将建成具有中医药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服务设施更加先进的现代化高水平中医医院。

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提高阜南县的医疗卫生水平,为阜南的城市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设计构思2.1设计理念根据对项目背景的了解以及医院发展的必要性,我们提出了“济世仁爱、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

济世仁爱是指传承中医文化、中医理念;中西合璧则是体
现中西医文化的有机融合。

图1总体鸟瞰图①高效医院:集中式布局,使其能容纳最大面积的庭院空间,最短的流线以及最便捷的交通联系,高效性体现在流畅易达的交通系统、无缝连接的手术枢纽区。

②健康医院:设计结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人性化整体医学理念,营造友好、舒适的健康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关怀。

健康性体现在洁污分流、医患分流、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以及公共配套设施。

③生态医院:试图将基地周边的自然要素延伸到场地乃至建筑之中,形成立体生态花园系统。

基地西侧建设中医文化广场,使患者得到充分的恢复和放松,住院楼每层均设有空中花园,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场所。

2.2设计构思①将设计理念“济世仁爱、中西合璧”注入医疗空间,医院整体突出济世仁爱的主题,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主义的关怀。

处处考虑到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爱和白衣天使济世救人的医道。

②将阳光和绿色融入医疗空间,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绿色代表生命,蕴藏着勃勃生机,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处于轻松、祥和、愉悦的氛围中,调养身心、增强康复的信心。

③科学组织,和谐发展。

通过对原院区的功能梳理和调配,使东区建成后与现状院区形成整体,共享医疗资源和“济世仁爱中西合璧”
——以阜南县中医院新区二期工程设计为例张生(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9)摘要:随着医疗产业的高速发展,医院更加专业化,文章结合阜南县中医院二期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对中医院设计的理念、医疗流程、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建筑造型等进行总结,为同类型的其他项目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医院;中医特色;交通组织;空间布局作者简介:张生(1980-),男,安徽合肥人,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专业方向:建筑设计。

图2总平面规划图
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建筑设备,使之成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医院典范。

3总体布局本案采用“集中式”布局。

主体建筑位于场地中央,布局紧凑,功能高效。

周边布置大片绿化、景观和广场,对主体建筑起到环抱作用,
建筑与景观相互映衬,创造了绿意盎然、舒适宜人的内外部空间。

东西向的轴线是医院的空间主轴,是“医疗主街”的外在延伸,是医院的主要人流动线。

将医院各主要功能空间和外部广场景观串联起来,将绿色和阳光引入建筑内部,为医院打造强烈的景观印记。

院区根据不同功能分为四大功能区块:医疗区、后勤区、护理区、感染区。

①医疗区医疗区南向面对入口广场,与现有东侧老院区联系紧密。

医疗区是医院的核心部分,包括急诊急救、门诊、医技和病房楼。

医技位于中心位置,与门急诊和病房均能有最便捷的联系。

医疗主次街贯穿其中,空间明晰,流线合理。

建筑层数前低后高,错落有致,形成良好的天际线和秩序感。

②护理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就医的需求日益加剧,本案在地块东北角设置医养楼,提出医养结合的设计理念,既提出“老有所养”的场所,又提供“老有所医”的便利。

③后勤区将营养食堂、职工餐厅、中医制剂室等后勤保障用房集中设置,位于场地北侧,与医疗区联系紧密,便于两个院区的资源共享。

④感染区将感染科室集中设置在用地西北角,与其他功能区块保持相对独立,保证传染病患与普通病患流线不交叉。

4交通设计规划建立外环内核心的交通体系,实现外围环境与医疗功能的和谐共处。

沿用地外周道路环形疏导车流量大、交通频率高的外来交通,使得车环外周,人行内核,很好地实现人车分流、动静分区。

4.1出入口流线
基地三面临路,主要形象出入口设
于南侧谷河东路,为门诊主出入口。

北运河东路设置后勤出入口,东侧田集路设置住院出入口,各出入口靠近各自功
能分区,分布均衡,流线清晰。

4.2停车位设置为营造安全的就诊环境,医院内部设置环形道路体系,机动车沿外环行驶,并在靠近各功能区入口设置停车位。

在主入口广场外侧设置大面积树阵式生态停车场。

采用地下停车与地面停车相结合的模式。

地下车库1层,在主入口两侧分别设置入口和出口,避免车辆拥堵。

在北侧和东侧入口附近设置探视和行政车流地库出入口,便捷顺畅,方便使用。

非机动车结合广场进行有机设置。

4.3现有院区交通改造与联系为了加强本项目与现有院区的交通联系,设置地上人行天桥,将二区紧密相接。

人行天桥可由地面上至2层,亦可由建筑2层直接连通。

同时两个院区内都设有车行与消防环路,使车环外周,人行内核,很好地实现人车分流、动静分区。

5功能设计5.1医疗功能分区以中医院实际发展需求为基础,从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出发,综合考虑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合理安排各医疗功能分区。

中心医技设于核心区位,与门诊、住院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联系,方位明确互不干扰,兼顾了舒适便捷和运行效率,相关科室根据相关矩阵关系同层与就近布置,方位明确,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来回穿梭。

5.2室内交通流线设计门急诊住院人流:门急诊区域的人流进入门诊大厅后通过扶梯、电梯等交通到达每层东西向主街,进入到各个门诊、医技单元,门诊单元均设置景观内庭院,实现采光通风。

另规划南北向主街将门诊、医技、住院三大核心区域贯通,流程高效便捷,同时沿主街附近设置景观中庭,使得置身医院的患者可以享受到阳光、空气及景观。

东西连接的连廊以及地下贯通的长廊,将东西院区紧密联系,医疗资源共享。

6立面设计总体建筑风格稳重大气,又不失细
致灵动,随着现代医疗服务意识的进步,以往医院冰冷严肃的面孔已不再适宜。

现代医院空间、造型需要向更舒适、更生态的方向迈进。

建筑立面采用横向线条构图,并且用现代而经济的新材料予以诠释,使得新院区既符合新区的要求,又能传承老院区的历史文脉。

立面设计注重精细化,满足病房采光、遮阳、通风等使用功能的同时,更体
现现代工艺的精细之美,建筑形式的比例划分和建筑空间的细部处理均从人们的行为、心理、环境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使用的舒适性、方便性和私密性。

环境空间设计中注重空间环境的创造,通过适宜的开放空间,营造出宜人的
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使患者体验更加贴近自然、轻松的就医流程。

参考文献[1]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黄助金.大型综合医院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探究[J].城市建筑,2017,11(2):
75.[3]唐昱.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探索[J].建
筑与文化,2015,21(6):149.[4]曹伟.绿色人文医院设计探索——南京
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设计[J].新建筑,2014,10(6):101.[5]黄锡璆.中国医院建筑建设指南[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2.
图3
单体透视图
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