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夜》学案
科目:七年级语文班级:七(1)班主备教师:张进云日期:2011年12月9日审阅
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训练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及互相协作的能力。
德育
目标
培养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会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学习重点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通话的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学习
方法
朗读→体会→感受→共鸣。
学时
安排
3课时
情景
导入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
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静夜》学案
班级:七(1)班姓名:自我评价成绩:
课前复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飘渺
..()()笼罩
..()()鲛.人()2、解释词语并造句:
飘渺:
定然:
珍奇:闲游:笼罩:疏星:
走近作者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肆虐着。
而“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了解神话
中国古代传说,在南海外有一种鲛人,亦作“蛟人”。
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
他们像鱼一样在大海中生活。
鲛人善织一种薄的丝绸,做鲛绢,更为特别的是,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眼泪是美丽的珍珠,而且珍珠的圆润与否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圆之夜珠亦圆,月缺之夜珠亦缺。
故此种珍珠称为“水仙的眼泪”。
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2.朗读这首诗时节奏也不直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直快,要做到柔和、舒缓。
全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静夜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3.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诗里的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4.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重点研讨1.全诗分两小节。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节写实?哪节写想象?
第一书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
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跤人对月流珠的情形。
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和词语?用你喜欢的词语写一段优美话?
你喜欢的句子:
你喜欢的词语:
你说的话:
3.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诗中表现的内容和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
诗人面对缥缈的星空,浮想连翩。
晴夜高穹,银河该在何处?站在村边松林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白色迷蒙,如烟、似雾,虚幻空灵。
而银河岸边,只怕有一位鲛人对月伤心,泣泪而成珍珠。
流露出作者思想上的苦闷与矛盾,内心中的痛苦和煎熬。
抒发了诗人的悲伤、思念亲人之情。
课堂小结
1、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
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悲伤、思念亲人之情。
作者写鲛人,目的是写自己的情感,但通过这样的联想和想像,既含蓄,又优美。
2、听歌曲《风雨同舟》,感受体会。
说说你的感受。
拓展练习1、发挥想象和联想,仿照“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写三句话。
a
b c__________ 2、请同学们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全诗的意境。
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
诗人独自站
在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
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
想
《静夜》学案
班级:七(1)班姓名:自我评价成绩:
课前复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读两遍:
飘渺
..()()笼罩
..()()鲛.人()2、解释词语并造句:
飘渺:
定然:
珍奇:
闲游:
笼罩:
疏星:
走近作者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四川乐山人。
现代、。
代表作有诗集《》、《》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肆虐着。
而“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和,他黑暗的现实,向往。
在灿烂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了解神话
中国古代传说,在南海外有一种鲛人,亦作“蛟人”。
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
他们像鱼一样在大海中生活。
鲛人善织一种薄的丝绸,做鲛绢,更为特别的是,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眼泪是美丽的珍珠,而且珍珠的圆润与否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圆之夜珠亦圆,月缺之夜珠亦缺。
故此种珍珠称为“水仙的眼泪”。
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2.朗读这首诗时节奏也不直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直快,要做到柔和、舒缓。
全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静夜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3.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诗里的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4.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重点研1.全诗分两小节。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节写实?哪节写想象?
第一书写,写人间的和。
第二节写,想象的情形。
讨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和词语?用你喜欢的词语写一段优美话?
你喜欢的句子:
你喜欢的词语:、、、
用这些词语说的话:
3.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诗中表现的内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
诗人面对缥缈的,连翩。
晴夜高穹,该在何处?站在村边的远远望去,只见一片迷蒙,如、似,空灵。
而银河岸边,只怕有一位对月,泣泪而成。
流露出作者思想上的与,内心中的和。
抒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
1、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其实是诗人自己在。
诗人此时的、无奈、,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发自己的、。
作者写鲛人,目的是写自己的,但通过这样的和,既含蓄,又优美。
2、听歌曲《风雨同舟》,感受体会。
说说你的感受。
拓展练习1、发挥想象和联想,仿照“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写三句话。
a
b c__________
2、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言写一篇散文或散文诗《星空》。
3.默写《泊秦淮》
巩固练习
,。
,。
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4.默写《夜雨寄北》
,。
,。
表达作者盼望与妻子重聚的诗句是,。
5.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表达作者思念友人的诗句是,。
6.默写《题破山寺后禅院》
,。
,。
表达作者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的诗句是,。
7.默写《过故人庄》
,。
,。
表达作者诗人盼望与友人相聚的诗句是,。
8.默写《龟虽寿》。
;。
其中千古咏颂的诗句是①,。
②,。
9.默写《观沧海》。
;。
其中千古咏颂的诗句是①,。
②,。
10.默写《次北固山下》
,。
,。
表达作者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11.默写《钱塘湖春行》
,。
,。
12.默写《天净沙·秋思》
,,。
,。
表达作者思念故乡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