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bc8b7abd64783e09122b74.png)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1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数学建模、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能够在科技、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处理与分析、统计预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信息科学、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程序设计、应用软件、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数学建模、算法分析、算法设计与应用、数据处理能力;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4、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创业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专业方向1、软件设计方向:学习和掌握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较强的算法设计、分析与编程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与技能解决信息技术中的实际问题。
能在软件公司、行政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与软件开发、应用程序开发等相关工作。
2、统计计算方向:学习和掌握数学、统计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善于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金融保险中的实际问题。
能在金融保险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金融保险模型开发、统计预测与决策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五、学制与学分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学分:最低修读168.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37.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31学分。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46cb0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1.png)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
该专业以“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创特色”为办学理念。
以数学为基础、信息为对象、计算机为工具,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养成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解决信息技术、科学与工程计算等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素质较高的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信息、管理、经济、金融、社会和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桥梁。
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科技、教育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从事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也可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还可进一步攻读数学类、计算机及其应用类、金融以及经济管理类等方向的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是由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渗透而成的数学类理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数值分析和软件开发能力,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后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并具备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值和统计分析能力。
三、毕业要求1.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技能进行算法设计和数值分析的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和自然科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通过数学类专业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理论、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能,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09dc3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0.png)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数学建模、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信息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数学和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的身体素质;要求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基础理论和其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要求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要求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典型方法、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5.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具有应用数学及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要求6.了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要求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数学分析、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7740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3.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领域无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快速发展的领域。
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1. 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和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实践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参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竞争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课程、引进外国名师、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深化和创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63db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7.png)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咱这个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杂烩,但又不是那种乱七八糟的杂烩,而是一道精心搭配的科技大餐。
它把数学的严谨、计算机的灵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个专业的目标呢,就是培养出一群既能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又能在计算机世界里大显身手的全能型选手。
二、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首先啊,得让同学们把数学基础打得牢牢的,像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些,就像是建造大楼的基石,少了哪块都不行。
要让大家对数学分析、数值计算方法这些知识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一样。
在计算机方面呢,得让同学们掌握各种编程语言,像C、Java这些,就像是掌握不同的外语,可以跟计算机这个“外国人”顺畅地交流。
还有数据库、算法设计这些知识,也要装进同学们的脑袋里,这样才能在处理数据的时候游刃有余。
2. 能力目标。
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同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就好比侦探破案一样,遇到问题能抽丝剥茧,从复杂的现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线索。
不管是数学证明还是程序调试,都能条理清晰地进行。
创新能力也是重点。
不能总是按部就班地做事,要鼓励同学们像发明家一样,能想出新点子,开发出新的算法或者软件,给这个专业领域带来新的活力。
还有实践能力,可不能只会纸上谈兵。
要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就像厨师能把菜谱上的菜做出来一样。
能独立完成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尊重科学事实,不弄虚作假。
就像科学家一样,对待真理要有敬畏之心。
团队合作精神也很重要。
在这个专业里,很多项目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就像拔河比赛,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
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专长的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课程设置。
#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思想政治类课程。
这些课程就像指南针一样,给同学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让大家明白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62ef10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b.png)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与计算机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软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主要方法;受到严格、系统的数学思维及计算机软件应用、设计与开发的训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分析、算法设计和编程能力;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科研、生产与管理中的某些实际课题;4、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专业方向与特色本专业设置计算数学、软件设计和经济金融三个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具有厚实的数学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年限:四年五、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六、主要课程简介1、课程编号:120101101-3课程名称: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实数集与函数,极限与连续性,导数与微分(包括微分中值定理、L'Hospital 法则、函数极值判定、Taylor公式等),积分(包括广义积分),级数(包括幂级数、Fourier 级数),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含参变量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教材: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
参考书目:数学分析学习指导书,吴良森等编;数学分析,刘玉连等编。
2、课程编号:120101102-2课程名称:高等代数(Advanced Algebra)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多项式理论与线性代数两个部分。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金融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金融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77cd710029bd64793e2c7d.png)
3
1H13107
泛函分析
3.0
3
1H10247
复变函数
3.0
3
1A10585
会计学
3.0
3
1A10357
国际金融
3.0
3
1A10077
财务管理
4.0
4
1H13215
固定收益证券
3.0
3
1H12963
数据分析
3.0
3
1A15867
经济预测与决策
3.0
3
1A10047
保险学
3.0
3
1A12083
利息理论
2
C
O
5
5
基础教学课程
★
O.
4
4
眈28和
22
O
3
3
33
O
5
5
★高
O
5
5
★
2高
O
3
3
U
O
5
5
O
3
3
专业教学课程O.程 方 分 来自 常O33
O.
4
4
O
3
3
O
3
3
学 济 经 观
O
3
3
O
3
3
1A11106
证券投资学★
3.0
3
1A10657
计量经济学★
3.0
3
1H10967
金融数学^
3.0
3
1H12005
实变函数
二、基本业务规格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最新发展;plEanqFDPw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dac08384868762caaed5aa.png)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本科)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代码:070102学科门类:理学成都理工大学二O O 九年六月一、专业简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对全国本科专业进行归并调整后新出现的一个数学类本科专业名称,我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原成都理工学院应用数学系于1999年申请承办的,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1年9月正式招收首届全国统招本科学生,2009年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在校学生335人。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在12名专业教师中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7人,每年人均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3篇,承担科研经费逾百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众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在各种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我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以数学和计算机为工具,以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为重点发展方向,坚持“理工结合、市场导向”的专业特色,目前开设了“软件工程”和“GIS空间分析”两个特色专业方向。
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我校“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硕士点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点的支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基本理论、受到严格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软件开发和GIS应用等领域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土资源、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的高级应用研究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关心集体、敬业爱岗、求实创新、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理论、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软件工程和GIS应用等领域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070102)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070102)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0d4327be1e650e52ea9973.png)
数学模型、多媒体技术、专业英语和文献检 索、Java 程序设计、JSP 程序设计等
毕业实习、毕业 设计、各类竞赛 等
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理论与 技术知识,受到系统的数学实验技能、 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与计算方法的训 练;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 势
学科概论、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图形 学、数学软件、数理方程、信息论、最优化 方法、操作系统、数据分析与 SAS、软件工 程、时间序列及谱分析、矩阵论等
认识实习、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等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
专业英语和文献检索
课程设计、毕业 设计等
了解职业和行业的设计、研究与开发 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 法规,能正确认识信息与计算科学对 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数学模型、数学软件、学科概论、软件工程、
管理学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认识实习、专业 实习等
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等相关课程
具有综合运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 础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应用数 学方向的基本能力;具备对工程领域 中的数据挖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数学模型、Java 程序设计、JSP 程序设计、 数学软件、软件工程、管理学概论、数据分 析与 SAS 等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吃苦耐劳、应对挫 折的精神品质,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和 较强的人文素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 班导师、心理健
要、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康咨询、各类文
经济管理基础
体活动、学术活
动、社会实践活 体育选项课、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训练、素 动等 质教育选修课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16d521680203d8cf2f249c.png)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专业技能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信息和工程计算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热爱信息与计算相关行业工作。
2.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信息处理及计算编程的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新成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点集拓扑,计算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信息论基础,运筹学。
四、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五、课程结构周课时六、教学计划表完成一次实践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或完成一篇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2. 参加院级及以上的文体比赛/学科知识技能竞赛并成功参赛,或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结题。
3. 1-3学年每学年参加四次以上学术活动(报告、讲座等)。
七、通识选修课程学分要求八、专业主干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1)课程代码:Z3804001, Z3804007, Z3804014(2)课程简介:数学分析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等课程必备的基础。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2a0d29af1ffc4ffe47ac51.png)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训练,具备在实际应用领域中进行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以及软件开发能力,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计算、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理科人才。
主干学科:数学相关学科: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复变函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近世代数。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实习、科学计算实践、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军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对外交流每年选拔若干名优秀学生到国内外高校进行学习。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条件最低完成170学分(课内),及8学分(课外)(其中必修104学分,选修46.5学分,集中实践19.5 学分,课外实践 8 学分)。
并且军事训练考核合格,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选课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1) 体育、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限选15学分。
其中体育必修2学分,计算机基础必修3学分;综合英语类必修6学分,英语拓展提高类选修4学分。
(2) 基础通识类选修课12学分,其中核心类课程必选6学分;其他类课程选修6学分。
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课。
(3) 学科类课程中,专业主干课程类最低选修16学分。
(4) 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4学分。
(5) 双语课程:要求至少选修2门课程。
(6) 学生每学期所修学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和)一般为25学分左右。
(7) 新生入学后,若通过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可免修基础英语4学分。
(8) 新生入学后,若计算机摸底考试成绩高于85分者,可免修计算机基础3学分。
2、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1)工程实习工程实习为电子工艺实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扎实的软件开发技能,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能从事软件研究、教学、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是由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软件、运筹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
毕业生受到良好的软件设计、开发及应用训练,能在社会各领域从事软件的开发与设计、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以及进行项目管理等工作。
具体来说,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或能力:
1.扎实的数学基础,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
2.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3.掌握主流的软件开发工具,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软件设计及开发能力;
5.具备一定的创新和研究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计算数学、软件工程。
五、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WEB 程序设计等。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构成表
课程类别
学时学分
理论实验/实践理论实验/实践通识课程平台
必修568 54 32.5 2.5
选修270 15
学科基础课程
平台必修555 102 31 5.5 选修90 5
专业课程平台
必修375 129 21 7
选修180 10
小计2038 285 114.5 15 实践教学平台
课内(学分/周数)26.5/25
课外(学分) 6
最低毕业学时2323 最低毕业学分162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学时类型开课学期
备注理论
实验/
实践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 3 45 9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 2 27 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 3 5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63 3.5 63 ▲
形势与政策 2 ▲▲▲▲▲▲大学英语 1 45 3 45 ▲
大学英语 2 54 3 54 ▲
大学英语 3 54 3 54 ▲
大学英语 4 54 3 54 ▲
体育 1 28 1 28 ▲
体育 2 36 1 36 ▲
体育 3 36 1 36 ▲
体育 4 36 1 36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54 2.5 18 36 ▲
军事理论 2 ▲
职业生涯规划18 1 18 ▲
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表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学分学时
学时类型开课学期
备注
理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学科基础必修数学分析11 198 198 54 72 72
高等代数 3.5 63 63 63
Java语言程序设计 5 90 54 36 90
离散数学 3.5 63 63 63
数据结构 4.5 81 60 21 81
C++程序设计 5 90 45 45 9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72 72 72
学科基础选修数学建模 3 54 45 9 54
算法分析与设计 2.5 45 39 6 45
数字图像处理 4 72 54 18 72
大学数学综合应用 5.5 99 99 63 36
总学时合计:927学期学时小计11722524312611763360 总学分合计:51.5学期学分小计 6.512.513.57 6.5 3.520最低学分要求:41.5,其中必修36.5学分,选修5学分
表三:专业课程平台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分数学时
学时类型开课学期
备注
理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专业必修计算机导论 3.5 63 51 12 6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472452772
操作系统原理 3 54 54 0 54
计算机网络原理 3.5 63 51 12 63
软件工程导论 3.5 63 45 18 63
WEB程序设计 4 72 42 30 72
计算机图形学 4 72 54 18 72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2.5 45 33 12 45
专业选修可视化程序设计环境 3 54 30 24 54
运筹学 3 54 42 12 54
Java 应用技术 3 54 36 18 54
管理信息系统 3.5 63 48 15 63
神经网络设计 4 72 60 12 72
模式识别 4 72 60 12 72 Matlab编程与接口技术 3 54 36 18 54 可视化建模与UML 2.5 45 30 15 45 Linux系统与编程 3 54 36 18 54
总学时合计:1026 学期学时小计6300180180333270总学分合计:57 学期学分小计 3.500101018.515
最低学分要求:38,其中必修28 学分,选修10 学分
表四:实践教学平台
项目执行学期周数学分备注
课内
军训一 2 1
“德育实践”由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部统一安排(其
中讲授6课时,实
践39课时利用第
2学期假期完成)德育实践二2.5
课程设计
程序设计实践二 1 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三 1 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四 1 1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五 1 1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五 1 1
WE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六 1 1
设计模式课程设计七 1 1
毕业实习八8 8
毕业设计(论文)八8 8
课
外
根据学校《课外创新学分实施细则》认定 6
合计25 32.5 审核人: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