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新蒲新区殡葬服务中心设计研究余苑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新蒲新区殡葬服务中心设计研究余苑航
发布时间:2023-05-08T10:19:23.16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5期作者:余苑航
[导读] 殡葬建筑自古以来就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西方建筑文化中都有着辉煌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殡葬建筑自古以来就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西方建筑文化中都有着辉煌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然而我国的现代殡葬建筑虽然投入建设的不少,但成为经典的殡葬建筑却屈指可数,究其原因是我国的现代殡葬建筑不受重视。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用地减少,建筑不断增加,致使城市内的绿地减少,而老龄化的加重,使得殡葬建筑的需求不断上升,为了满足居民城市绿地的使用量,殡葬建筑的园林化和生态化要求逐渐加重。
因此如何形成我国独一无二的殡葬建筑是一大重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对遵义新蒲新区殡葬服务中心设计研究,探讨当地当代的殡葬建筑设计的特点与特色,以期解决现代殡葬建筑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改善我国的刻板殡葬建筑形象。
关键词:当代殡葬建筑;黔北地区;
1适应当地的地形条件
遵义殡葬服务中心场地内高差起伏较大,地形为丘陵地形。
其中:高程最低处约为740m,最高处约为800m,场地内地形坡度较为平缓,场地内的坡度多集中在7-12度之间,其中坡度最大处约为25度,且占地比例较小。
场地内地形坡向较为丰富,其中以东向、东南向为主,西向坡向次之,南向坡向较少,而场地内主导风向为东风。
由于该场地内的地形较为平坦、宜建设殡葬服务中心,根据服务中心的建筑面积设计各类型建筑的高度和体量大小。
由于整个场地的地形标高高于外部的城市干道,且内部地形高度由西向东逐渐变低,故建筑的主要入口开于场地的东北方,直接与外部道路相连,而场地内的东南向地形向内凹入,为了弥补该地形的缺失,将业务服务楼放置在该处,由主轴向南分出支路,逐步下跌到达业务服务楼,业务服务楼地上五层,向下吊三层接地平;主轴线往西衍生,该处的地势较为平坦,各个悼念堂分散布置即可,此种布局方式能够产生穿堂风,带走该地区的热量,形成微型小气候,主轴继续向西有一个小山包,在该处放置火化车间,小山包不但能够遮挡西向人群的视线,使之无法看见整个殡葬建筑群,而该处的风向为东向,火化车间作为污染区,故应该放置在下行风向处,因此将火化车间放置在该处是合理的选择。
2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1)有利于疏导气流的总体布局
黔北地区多雨且多云寡照,使得当地的空气湿度大,潮气严重且难以去除,这样的高浓度潮气容易引起人体的不适,因此在建筑设计和布局中应该充分考虑潮气的影响,做到除湿,而建筑除湿的关键则是空气的流动程度,若空气的流动程度较高,则建筑的潮气也会被室内的风带走。
黔北地区的传统聚落都背靠大山、选择一片较为平坦的空地依山而建,以期充分利用当地地势形成小气候顺坡风、山谷风等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我们在设计时使殡葬服务中心依山就势从西到东顺坡而下布置建筑,火花车间背靠大山,楼前设置开阔的明月广场和孝恩道,使得顺坡风能够顺畅的穿透悼念区和后勤服务区,形成微气候环境。
2)有利于迅速排水的总体布局
为了降低整个殡葬服务中心建筑内部的空气湿度,我们应尽量让建筑的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并让室外的地面能够迅速排水。
根据用地阶梯状的场地剖面,我们把建筑依照山地的地形由高至低布置,其中西部最高、东部最低,北部最高、南部最低。
而建筑的布局则是火花车间放在最高处,悼念区放置于中部地形平缓处且西部的悼念区高于东部的悼念区3m,业务大厅放置在东部最低处,然后随之北高南低阶梯状布置后勤服务楼配套用房和后勤服务楼,如此布置能够使地表山的雨水通过地形高差在一定坡度的硬质地面和地面排水系统迅速排走,使得室外地面不存在积水。
3融入当地丧葬文化活动
遵义新蒲新区布局形式不但要根据地形气候条件还需要充分的了解丧葬活动流程和丧葬动线,也需要了解丧葬活动内容、葬礼仪式的办理流程从而确定悼念堂的空间布局,根据来往送葬人士和举行葬礼的人士的行走动线和葬礼筹办动线来确定业务楼、行政楼、悼念厅、火化车间、骨灰堂的设置方式。
黔北地区丧葬活动的基本流程是:
(1)逝者在家里或者医院经由亲属举行逝去后的一切小型仪式,然后在医院或公安局领取死亡证明书,通知殡葬服务人员接运遗体
(2)遗体运送至殡葬服务中心的火化车间,进行冷藏和防腐处理
(3)家属到达殡葬服务中心的业务楼洽谈和办理相关业务,并办理丧葬殡殓手续
(4)选购殡葬用品和礼仪服务,预约焚化炉的种类、遗体进炉时间、骨灰盒的种类、悼念堂的租用以及悼念方式策划,并确定是否进行遗体守灵
(5)在悼念堂举行悼念仪式
(6)遗体火化,在告别厅对逝者做最后的告别、观看进炉火化仪式
(7)领取骨灰
根据丧葬活动的流程可知,服务对象前往殡葬服务中心的第一个地方是业务楼,为了缩短服务对象的行走距离、业务楼的建筑性质是直接对外开放的,故业务楼的位置位于殡葬服务中心入口处的第一栋建筑,其建筑共五层,不但充当业务办理中心也承担着外来人员住宿和内部人员办公的功能。
家属在该业务楼办理相应的手续即可往里准备殡葬的内容,前往悼念堂。
由于黔北地区原始的住房多是独门独户,多个人家之间形成一个聚落生活,人们举行的丧葬活动最初是在自家住房的庭院里办理,遗体放置在陶屋,宾客在庭院里闲聊和吃饭,在葬礼的最后,主人请来的道士在庭院里画上路径表明是阴间的地狱,至亲则端举逝者的遗像和相关物品在道士的带领下在地上画好的路径上行走,俗称游城。
现今的村落依旧是如此布局和办理丧事,这种丧事活动礼俗也间接影响了悼念堂的布置,因此黔北地区的悼念礼厅与其他地区的集中式布置礼厅的方式有所不同,多呈分散式布置,遵义市新蒲殡葬服务中心内的悼念堂也呈分散式布置在中央步道两侧,悼念堂形式根据举行葬礼的大小分为四种: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
每个悼念堂前都有一个小型的庭院或者灰空间不但与传统的黔北民居形式相呼应也与黔北地区当地的丧葬活动文化习俗相呼应,形成符合当地人文环境的传统布局,在悼念堂举行完最后的葬礼后,遗体通过运尸通道运往火化车间,亲朋们步行前往火化车间,在告别厅对遗体做最后的告别,再将遗体火化,整个丧葬活动流程便结束了,故火化厅作为整个殡葬服务中心的尾声和终点,应把他放置在整个建筑群布局的后端,整个中央步行道即孝恩道的终点,其形式为半圆,有纳人于胸之意,表明接纳逝者的遗体,拥抱生前。
4传统丧葬符号的应用传统的丧葬文化历史悠久,在这千百年里的变革河流传中,丧葬文化的代表符号也随之产生。
丧葬符号是丧葬文化的缩写,或者是转译,能让人们通过丧葬符号的表达知晓该建筑的类型。
丧葬符号即丧葬文化的象征符号,维特纳指出,象征符号是仪式中保留着仪式行为独特属性的最小单元,它也是仪式语境中的独特结构的基本单元[1]。
将象征符号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仪式研究之中正是特纳象征理论的价值所在。
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的第十五章中通过对巴厘岛斗鸡游戏的记述,利用象征符号发现公鸡是男性的象征,名为斗鸡游戏,社会表象依赖于象征符号的外显,他们借助象征符号公开的陈述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使得人们的实践与观察产生直接的经验观察性[2]。
格尔茨认为文化是意义的网络或概念系统,而且这种意义模式实在象征中体现出或在各种象征形式中表达出的,所以意义模式也是一个象征体系[3]。
而象征分为:(1)意指无法直接或以文字说明,只能通过暗示和避雨的方式表达的事物(2)指那些作为媒介传达概念的任何对象、行动、时间、性质或关系。
黔北地区的丧葬仪式中死者的亲人需要为逝者在自己头上裹上白布,视为戴孝,同时在自己的腰间缠上白布细条,视为披麻,两者的结合即为披麻戴孝;前来的亲朋好友会送上自己的花圈,并在花圈上写上自己的哀悼词并落上自己的名字,表明对逝者的哀思也象征着自己对逝者的追悼。
我国古代的陵墓布置皆由一个主轴统筹建筑群内部的所有建筑,而该主轴上会立上神像、石像生、牌坊、石碑以及一些主要建筑,这样的布局方式从秦朝启蒙一直发展到清朝,故神像、石像生、牌坊和石碑也成为了我国传统丧葬文化的象征符号,在佛家的丧葬文化中莲花象征着往生,表明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生死死、不断往复,故莲花也是我国传统丧葬文化的象征符号。
因此遵义市殡葬服务中心的平面布局中我们植入了中轴线统领全局、并在中轴线上放置牌坊、神像、石像生、和石碑作为丧葬文化的呼应,在该主轴上的入口广场处设置了一朵莲花的大型雕塑象征着丧葬文化中的往生和轮回,由中轴线分出通往业务服务楼的此轴线上也设置了莲花池与入口广场的莲花雕塑相呼应。
5传统文化的继承、简化再现传统丧葬文化的历史悠久,其类型多样,一是落叶归根,此种丧葬文化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
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是中国五千年来一直遵守的一种思想文化。
其逝者的归去之地有三种:(1)军人们在战争中厮杀,最终马革裹尸、战死沙场;(2)人一生中一直有的执念,对某个地方一直很向往却从未达到过的去处,简称向往之地;(3)落叶归根:寻找自己的故乡。
落叶归根中的归即回归之意,表明回归故里,回归自然,葬礼这种生者和逝者互动的活动,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旨在教育晚辈后代。
二是佛家的轮回观念,即人死是必然的,但神魂不灭,人死后不灭的灵魂将在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中轮回,随复受形,而来生的形象与命运则是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原则。
三是儒家的孝道观念,“孝”字由“老”和“子”组成,孝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子女对长辈的一种尊重和敬爱,而尽孝在我们丧葬文化中的体现形式则是祭祀、筹备葬礼。
《易经》有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该句的含义是古时办葬礼,用柴草树叶树枝之类把尸体盖住;就把他放在郊野,包上这些柴草入土;在这个坑上面不封土,把尸体放在坑里,盖上树枝草叶之类就行了,也不为他树碑立传。
后来有圣人把这样的风俗改成了用棺材装逝者。
“入土为安”实际上是这一哲学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
我们常用的汉字“葬”,也形象地说明了:死后放入土中,下面填些树枝,上面撒些土,种上纤草。
故遵义殡葬服务中心的设计内涵为落叶归根中的叶和根。
现状场地内有许多山林耕地,而中国多年的丧葬文化传统为落叶归根,故为了迎合场地环境和表现我国的丧葬传统文化要素,将服务中心的悼念堂和火化车间以落叶的形式呈现在总平面上。
6小结
遵义新蒲新区殡葬服务中心是城市中社会化、产业化举行葬礼、处理遗体以及与其直接相关的设施、空间和场所,是安置亡灵、进行祭祀、缅怀逝者等特殊活动的纪念性建筑,是表达人的精神情感的场所空间。
遵义新蒲新区殡葬服务中心总体空间布局是把控殡葬建筑规划和设计的首要因素,在规划设计前对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梳理清楚,并根据当地的文化环境、当地的传统丧葬文化、当地的各种地域地理要素和当地的丧葬文化来分析当代地区殡葬建筑的总体布局需遵循的准则和涉及的要素。
参考文献
[1]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M].商务印书馆,2006:19.
[2]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