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自编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3节摩擦力教案
![第3节摩擦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079f0fbed5b9f3f90f1c29.png)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摩擦力的定义方向②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③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①经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②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教学重点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重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摩擦力的定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摩擦力的定义采用亲身体验分析总结方法;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采用猜想与反驳教学模式教具和媒体教师演示用:小车、弹簧秤、木块、钩码、多媒体学生演示用:小车、长木板、毛巾、弹簧秤、木块、钩码一、复习提问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力?生:重力、弹力师:什么是重力?什么是弹力?生:思考回答二、引入新课师:请看实验:老师把小车放在桌面上,此时小车处于什么状态?当用手推小车时,小车怎样呢?(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回答)生: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后来小车漫漫停下来师:为什么运动的小车会漫漫停下来?生:小车受到阻力(讨论、回答)师:这个力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摩擦力。
板书:第3节摩擦力三、进行新课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物体也受到了摩擦力?生:讨论举例师:(副板事例)运动的小车、汽车、足球等这些物体它们都受到了摩擦力。
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生:讨论回答师:点拨、归纳(两物体是否接触在什么位置,是运动还是静止)(说明:通过摩擦力事例,讨论其共同特点,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教师应及时充当优秀学生的教色,参与讨论。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同学们讨论一下给摩擦力下个定义生:讨论、回答,补充师:板书定义(说明:摩擦力定义的得出,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的创造学思维程序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a80e825022aaea998f0f73.png)
第三节摩擦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及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知道摩擦力的利弊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关摩擦现象。
(2)经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3)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具:木板、物理小车、棉布、手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时,无论道路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为什么?(受地面摩擦力)讨论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二.新课教学(一)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二)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接触、不光滑、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提问: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日常生活中知道:推箱子,箱子越重,用的推力越大。
地面越粗糙,用的推力越大,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可用下面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方法:控制变量法。
原理:二力平衡条件:f=F(转换法),图甲图乙图丙表格设计:(三)图甲和图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并且,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图甲和图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四)摩擦的利与弊:利的方面:例如,鞋(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弊的方面:例如,机器部件间的摩擦。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3节 摩擦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3节 摩擦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46cb2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4.png)
这些时候,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增大摩擦的呢?
板书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引导
当然还有很多时候,摩擦是有害的。比如我们要推动一个重物时,这是我们可能会在重物下放上圆木,就能减小摩擦;再比如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这时我们会用到滚动轴承。
下面大家一起阅读一下教科书第36页的“科学世界”,看看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小摩擦。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课后反思
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控制变量法
下面就请你根据经验,进行猜想,并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注意实验表格自行设计,实验后交流
实验后,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板书
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学生可能猜测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
物重;
接触面所受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
物体运动的速度;
接触面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学生思考,回答
每次只改变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中的一个,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并记录。
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展示实验数据,表达个人观点,总结讨论
思考谈论
有时候是有益的,有时候是有害的。
第三节摩擦力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
![第三节摩擦力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d9a9cfccbff121dc36836f.png)
第三节摩擦力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第三节、摩擦力(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摩擦力力的方向及其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2、知道测量摩擦力的方法3、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4、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新课导入】演示实验:选择大小俩同学进行拔河比赛,将棒的一端涂油或涂肥皂,让大同学拿涂有油或肥皂一端进行比赛,观察比赛情景,让学生分析其原因。
演示实验:用海绵在桌面上滑动,让学生观察其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板书:三、摩擦力【自主学习】【自学提纲】1、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在什么条件下存在?根据实际生活事例分析,摩擦力有哪些种类?2、摩擦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摩擦力的大小,你会测量吗?说说测量摩擦力的方法?3、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你能通过实验数据和现象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吗?4、摩擦力既有利,也有弊。
对有益摩擦力,你能说说增大它的方法吗?对有害摩擦力,你能说说减小它的方法吗?5、假设没有摩擦力的存在,世界将会出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自学检测一】摩擦力及其产生1、叫做摩擦力。
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摩擦力C.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D.一个物体只有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3、下列几种情况,不属于滑动摩擦的是()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和车圈之间的摩擦B.用圆珠笔写字,笔尖的圆珠与纸之间的摩擦C.用卷笔刀削铅笔,刀与笔之间的摩擦D.小孩滑滑梯,身体与滑梯之间的摩擦【自学检测二】如何测量摩擦力1、测量滑动摩擦力:(1)实验原理:;(2)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粗略测量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自学检测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9.第八章 第3节 摩擦力(第二课时) 学案
![9.第八章 第3节 摩擦力(第二课时)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391c19f18583d049645912.png)
寨河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课题: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第二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设计者:马学军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1.知道日常中常见的摩擦现象,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2.通过分析,认识摩擦的利与弊。
学习过程:知识提要:第3节摩擦力1.摩擦力的定义2.摩擦力的种类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摩擦的利与弊:(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
一、课前预习: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接触面相同时,受到的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_____。
二、创设情景: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和插图,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以及常见的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回答下列问题:在生活中人们根据实际需要,有时需要增大摩擦(有益),有时又需要减小摩擦(有害),所以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在各种车辆上安装轮子以及在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可以大大减小摩擦,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在机器部件之间加润滑油使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摩擦。
我们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试判断一下下面几个示例中是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的:乒乓球拍上的胶粒:___________足球鞋上的鞋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路上的刻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力刹车,使车快速停住: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afa3a1f5335a8103d22042.png)
第八章第 3 节《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具体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二、教材的重难点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滑动摩擦力和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现状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匀速直线运动等知识。
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与摩擦力的接触,所以对于接受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应该不会难。
四、教学方法就学生状况来说,本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喜欢老师用点拨式的教学方式,喜欢思考和讨论;所以对于本节课中的难点理解突破应该不是大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2c4c4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4.png)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
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方向。
2. 让学生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
3. 让学生学会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摩擦现象,如走路、写字等,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课件或板书,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方向和大小的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并分享讨论成果。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概念、分类、方向、大小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举三种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和三种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答案: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8、3 摩擦力》学案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8、3 摩擦力》学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d4370f0b4c2e3f56276301.png)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学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A、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B、通过探究,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B、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体验这一方法;A、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B、经历研究自行车上摩擦的过程,激发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当物体匀速直线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把物体的滑动变为滚动时,摩擦力会变。
(大、小)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2.3.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2.3.二、以学定教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一)体验滑动摩擦力各小组用细线拴住木块,在桌面上慢慢拉动,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你拉动木块时的感觉。
实验表明: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二)活动8.5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一猜: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系?生活中你有这方面的经验支持吗?学生提出推动一张课桌比推动一张讲台容易,猜想摩擦力可能与质量有关;提出在冰面上行走比在平时的路面上行走困难,猜想摩擦力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提出赛车的轮胎很宽,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有关;提出车轮都是圆的,猜想滚动比滑动容易;提出汽车速度大不容易刹住,猜想速度大摩擦大……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大胆猜想给予鼓励。
将相关的猜想用投影显示!想一想:引导学生对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进行研究自学课本p:53信息快递教师示范并用媒体播放: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小组讨论: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些因素的关系?小组交流:(1)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2)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比一比:看谁的实验做的好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议一议: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各组实验数据表格实物投影.想想如何分析实验数据表?分析实验数据看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你觉得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无关.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想一想:在探究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为学生的交流合作,语言表达提供了机遇辩一辩:摩擦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学生自由辨论,两分钟时间,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发言: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对于有益摩擦,要想方设法增大它,对于有害摩擦,要想方设法减少它.)谈一谈: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一、增大有益摩擦教师: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请大家说说摩擦力的有益之处.(学生回答)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我们拿起一个茶杯,靠的就是手和杯子之间的摩擦力.缝纫机的大轮带动小轮转动,那是皮带和轮子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凡是摩擦有益的场合,我们应该设法增大摩擦,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道理,请大家举例说明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学生举例并分析)(多媒体演示.)大家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思维在这里被有效激活)二、减小有害摩擦教师:摩擦力并不是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大家想想,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机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仅浪费动力,而且造成机件的摩损,影响机器的寿命.由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减小有害摩擦,应该使物体表面更光滑.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还不能使摩擦力减小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试一试: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现在,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在木块和木板之间放一排圆铅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学生操作)结果如何?为什么?由实验可知: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这就是所有的车辆都安上轮子的道理.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装有很多光滑的钢球或钢柱(展示轴承),这样,转动时的滚动摩擦非常小.(多媒体演示.)找一找:你在生活中见到那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实例?就以自行车为例.请举例说明.(可以找一辆自行车,对着自行车,学生讨论热烈)①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40b5d904a1b0717fd5ddd1.png)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流程:附1:练习题一组、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2、下列各种情况,采取措施减少摩擦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用台钳夹紧工件B.在笨重的木箱底下垫上些圆木,搬运木箱就容易些C.自行车的脚蹬子和把手套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给电风扇转轴加润滑油3、塑料瓶盖的外缘常有一些竖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机械手表戴久了要给它擦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4、笨重的机器底部常安装上小轮,搬动时更为省力,这是应用了______道理.二组、1.一辆重100牛顿的小车,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需用推力10牛顿,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A.100牛顿B.10牛顿C.50牛顿D.55牛顿2.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B.火箭升空中火箭与空气的摩擦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D. 用转笔刀削铅笔是,笔刀与铅笔之间的擦擦3.在家里的卫生间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卫生间地面应铺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要带有凹凸花纹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D.穿鞋底光滑的塑料拖鞋三组、1.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发生()A.吃饭时,饭将从我们的嘴里滑掉B.人将寸步难行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D.物体将远离地球而去2.下列关于摩擦力认识正确是()A.摩擦力总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有害的C.增大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D.常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四组、自行车上的摩擦附2:实验表格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cc2c5ec77da26925c5b0e8.png)
摩擦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教材分析重点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设计探究实验教学方法本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演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教具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学法指导实验引入(产生疑问)→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产生新疑问)教学过程导入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老师给他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新授1.认识什么叫摩擦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请同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实验: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我们的手、脚运动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要相互接触,摩擦力只能发生在接触面上;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位移;两物体之间要有压力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大胆猜想实验(图8.3-3):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学生预测(2)教师点拨: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看《信息快递》,注意匀速拉动实验过程中,若要证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哪些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想好以后,如果你需要什么材料,而桌子上没有的,可以由组长上来拿需要的材料(3)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4)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5)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教师总结,并板书3.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例:人走路a.哪里存在摩擦?b.想象:如果没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样子?c.鞋底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纹?例:汽车在冰面上打滑a.汽车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b.怎样解决?(撒盐、木屑、煤渣等)c.轮胎上为什么有纹?例:滑雪比赛a.滑雪时板与雪间的摩擦有害还是有益?b.怎样减小摩擦力?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因此有时我们要增大摩擦,有时又要想办法减小摩擦从理论上看该如何增大摩擦力,又如何减小摩擦力4.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自行车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一组知道的最多(从教室外搬进一辆自行车)5.知识的拓展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吗?介绍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三、小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要相互接触,摩擦力只能发生在接触面上;(2)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位移;(3)两物体之间要有压力作业教材P26,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题2、3、4教学反思。
(完整word版)摩擦力 学案
![(完整word版)摩擦力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af10e355270722182ef79a.png)
一、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重点)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3、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重点)·学习重难点:重点: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解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难点:学会自主的实验探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复习展示):1。
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2。
二力平衡: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并且在,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或。
预习完成:1。
仔细阅读教材第23页至第24页第一段,认真思考研究下列问题:将你的手掌压在桌面上,并在其上滑动时,你感到桌面对手掌有作用;用手在衣服上蹭一蹭,用脚在地面上蹭一蹭,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并思考:(1)我们用比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并没有开始运动,这是为什么?(2)摩擦力是是如何产生的?(3)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三、活动与探究(一)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探究活动一:摩擦力现象探究: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事例1:被踢出的足球在草坪上滚动. 结果:足球慢慢停下来。
事例2: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当停止用力时。
结果:过一会出儿自行车会停下来。
探究归纳: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表面总是不的,在的作用下这些凹凸不平的部位会相互啮合(如图8。
3-1所示)。
当两者做相对滑动时,啮合部位就会产生相对运动的作用.即物体在不光滑的物体表1。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已经做时,在上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就叫做。
2.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
(二)摩擦力的测量1。
观察图8.3-2可知,用可以粗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2.实验原理是 .3.实验器材有、和。
4。
测量方法:测量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必须做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就得到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力.则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滑= 。
(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预习完成:2。
摩擦力教案Word文档
![摩擦力教案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6e2f5ee376baf1ffd4fad01.png)
《摩擦力》导学案主备:李春花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通过小组积极合作,熟练掌握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方法。
3、掌握如何増大与减小摩擦力。
4、以极度的热情投入课堂,体验快乐髙效的学习。
重难点: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和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课前准备:摩擦计、钩码、弹簧测力计、课件导学过程:※知识点一:摩擦力•活动一:1、请同学们用手指用力划过桌面。
2、请同学们用铅笔在练习本上写字3、请同学们用橡皮将刚才写的字擦干净。
•教师活动:筷于提米实验总结:以上实验都说明了___________ 的存在。
其实这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这种力。
结论:两个________ 的物体,当它们要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 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思考: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的方向是怎么样的?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1、用手竖直拿着笔,使笔静止。
2、用手推笔盒,使笔盒运动。
3、用手滚动铅笔。
总结:摩擦力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我们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怎么测?书上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 __________ 力的作用。
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_____________ 力,要使此时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那么这两个力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块要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活动三:让学生用手拿酒瓶问: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由此你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实验方案1、要改变那些因素,保持那些因素不变?2、如何改变?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实验评估:你们在实验中有哪些不足?※知识点三: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1、摩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时候是有利的,有的时候是有害的,因此我们要增大有利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案学案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案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2de4d976c66137ef0619b1.png)
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教案)I知识与技能I1.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摩擦现象,会分辨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2. 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而受到的压力及接触而粗糙程度的关系。
3.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参与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制立简单的科学探究讣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拯。
2•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猜想与假设,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
2.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槪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磁码.毛巾、轴承.旱冰鞋、绳子、螺旋弹簧等。
一、情景引入活动演示:1. 穿旱冰鞋的强壮男生与穿钉子鞋的瘦弱女生进行拔河比赛。
2•老师用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
3. 让学生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在桌而上滑动,感受桌而对手的阻力。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摩擦力1. 什么是摩擦力。
(1) 在水平桌而放宜一个木块,问:物体受到了哪几个力的作用?学生回答:重力与支持力。
(2) 用弹簧水平拉木块,观察到弹簧拉长了,重物没有移动。
问:为什么?教师引导分析静摩擦力的存在。
(3) 继续用弹簧拉着木块,使其在桌子上运动。
问:这时有摩擦力吗?教师引导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存在。
(4) 用弹簧拉动小车在桌面上运动,问:有摩擦力存在吗?学生交流讨论。
2•总结: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而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3.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3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4. 利用上述实例总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种类:(1)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 两个表而接触并相互挤压(有禅力):② 有相对滑动的趋势;③ 接触面不光滑。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八章《三、摩擦力》_图文.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八章《三、摩擦力》_图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058768591a37f111f0855bce.png)
三、《摩擦力》教学案例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作用点。
(2) 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领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资源】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钩码、木板、玻璃板、毛巾。
【教学方法】边自学、边实验、边探究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法【学习过程】实验感知提出猜想学生通过生活小实验,初步感知摩擦力大小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一:通过同学们的自学我们已经知道了摩擦力三要素中的两个一—方向及作用点,那么其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活动二:组织学生演示三个小实验:①用手压住桌面, 手向前推,感受摩擦力大小②增大手压桌面的力,手再向前推, 再次感受摩擦力大小,并与第一次用的力的比较③用手压住玻璃面,(注意感觉所用的力跟第一次相差不多),手向前推,感受摩擦力大小,并与第一次用的力的比较活动三:问:通过上面的三个实验,你能猜想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吗?活动一:学生思考活动二:学生实验活动三: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活动四:学生猜想-组内讨论-班内交流・确定探究因素通过提问,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实验的设置尽管比较简单,但是经过同学们的初步感知,提出合理猜想的方向性比较明确,避免了学生的胡猜、乱猜现象。
四设计方案探究摩擦力大小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一:讲述: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解决三个问题:①摩擦力的测量问题②实验的研究方法问题③实验器材的选择问题活动一: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充分的组内讨论活动二:班内交流。
①通过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抓住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今后的探究活动中养成抓主要矛盾的习惯。
实验探究活动二:教师在教室内不断的进行巡回点拨、指导, 并对好的见解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9075af12d2af90342e629.png)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三节摩擦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摩擦力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学习如何减小摩擦,增大摩擦力,以及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学
习摩擦力。
2、通过学习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分辨什么时候是减小摩擦,什么时候是增大摩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四.【教具准备】
小车、弹簧秤、木块、多媒体,毛巾、、木块、金属块
老师提醒学生自己很快浏览今天所学内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 ) .增大摩擦B.轻便省力 C.增大压强 D.节省材料
.以下设计或操作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17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学案
106中张英娇
姓名:____ _ 班级:______
一、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3.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
4.知道日常中常见的摩擦现象.
5.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导学内容:
一、
阅读课本23页内容
知道滑行的自行车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并举一个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二段,
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
探究活动
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2.用力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结论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生活中的摩擦分三种: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
课本上我们所学习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它只有在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
产生.
另外生活中还有一种摩擦力,一个物体有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的趋势(即要发生相对运
动)时所产生的摩擦,这种摩擦叫做静摩擦.
例如:当我们去推地面上的一个箱子时,箱子没有被推动,这是因为静摩擦力的大小与迫使两
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箱子保持原来的静止.逐渐增大对箱子的推力,箱子
可能仍然不动,说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我们一般根据平衡的知
识推断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当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箱子就会被推动,当
箱子开始运动时,此时箱子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叫最大静摩擦力,当
物体运动起来以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就变成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
即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
如图所示,一个向高处传送物体的传送带,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物体
在传送带上有向下滑动的趋势,但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并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这时物体受到传
送带对它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在静摩擦力作用下物体才能不会从传送带上滑下,而是随着传
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此时静摩擦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所以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受静摩擦
力的物体不一定都处于静止状态.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这种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这种摩擦从本质上讲也属于静摩擦.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猜想:结合前面讨论,你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在下面?
2.要探究必须要做实验来测量摩擦力,你知道测力的工具是什么吗?应如何来测量摩擦
力?弹簧测力计测的是摩擦力吗?
【实验思想】: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
因素不变.
【提出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 .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 (这样
做的目的是: ),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即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增大对木板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上有砝
码)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3.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不带砝码,保证与第一次的压
力相等)在棉布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4.把棉布换成毛巾表面,重复步骤3的操作.
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_____.
操作事项注意:
实验拓展
小刚同学在做“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认为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你能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验证一下小刚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你增加的实验步骤.(提示: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设计这一步骤,把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的第1步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以及常见的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阅读课本24—25页的内容和插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生活中人们根据实际需要,有时需要增大摩擦(有益),有时又需要减小摩擦(有害),所以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在各种车辆上安装轮子以及在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可以大大减小摩擦,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在机器部件之间加润滑油使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这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摩擦.
我们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试判断一下下面几个示
例中是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的:
1.乒乓球拍上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球鞋上的鞋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泥路上的刻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力刹车,使车快速停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雪橇的底部要做得光滑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