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作文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张建强)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在作文过程中常常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入手,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 缺乏创新能力农村小学生在作文中常常缺乏创新能力,习惯性地背诵课文或者套用成语,表达内容陈旧,缺乏个性和独特性。
2. 写作思路不清晰农村小学生往往缺乏对作文题目的透彻理解和思考,导致写作思路不清晰,文章结构混乱,逻辑不清。
3. 词汇匮乏由于农村小学生的语言环境有限,他们在作文中常常使用词汇较为单一,表达乏味,影响文章质量。
4. 语法错误由于语文学习时间有限,农村小学生的语法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因此在作文中经常出现各种语法错误,影响了文章的整体水平。
二、解决策略1. 提倡多读多写多读多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朗诵比赛、课外阅读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多读好文章,多写作文,积累写作经验,提升作文水平。
2. 拓展写作题材学校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拓展写作题材,鼓励他们以日常生活、阅读感悟、社会热点等为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情感。
3. 注重写作技法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写作技法的培养。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写作技法的讲解和示范,例如如何构思文章,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 扩大词汇量学校可以组织词语积累比赛、词语接龙游戏等,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拓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5. 针对性纠错在批改作文时,老师要针对学生的语法错误、表达问题等进行针对性的纠错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日后的写作中能够加以改进。
6. 鼓励表扬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应当注重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
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小学。
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
作文教学效率低成为困扰广大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分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下面谈及自己在这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与体会与各位教师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求抛砖引玉。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制定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是随心所欲,甚至应付了事。
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文教学与考试分数关系明显,只要是平时老师讲到的内容,在考试中学生遇到会立竿见影,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因而把课文教学当作重中之重。
而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而对于考试成绩来说,无论学生写的作文如何不好,也能得一点分数,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作文阅卷主观随意性较大,同样水平的作文在分数上可能有较大的差距,增加了作文成绩的风险性,进一步消减了老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二)农村生活空间狭隘,视野狭窄农村师生生活在乡村,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都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学校、家庭这个生活区。
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
其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作文的立意、选材难以出新。
(三)注重写作数量,忽视写作质量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各科教学都有追求“精讲多练”的趋势,作文训练也不例外,许多老师曾片面地认为,只要不断的增大作文训练量,学生的作文成绩就会提高,因此不断的鼓励学生多些多练,一周交一次作文,天天写日记,读书札记,每天的所见所闻等等,学生拼命的写、凑字数,甚至抄袭,老师拼命的批改,讲解,师生不堪重负。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包括题目模糊不明确、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语言表达质量低下以及缺乏自我思考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展主题多样性训练以及加强写作技巧指导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更广泛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以及提供具体的写作技巧指导,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作文质量,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问题、解决策略、题目模糊、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语言表达质量低下、缺乏自我思考能力、培养兴趣、主题多样性训练、写作技巧指导1. 引言1.1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农村小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常常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题目模糊不明确、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语言表达质量低下以及缺乏自我思考能力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来帮助他们提升写作能力。
题目模糊不明确是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之一。
学生常常在写作时无法准确理解题目,导致写作内容不够突出和贴近主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供更明确、具体和富有启发性的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从而更好地展开篇章。
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也是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
学生往往只围绕一个方面展开内容,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缺乏吸引读者的趣味性。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宽写作思路,丰富内容,增加作文的吸引力。
语言表达质量低下是农村小学生作文的普遍难题。
学生没有丰富的词汇量和灵活运用能力,导致语言表达质量低下,影响作文的质量。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词汇积累、语法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作文质量。
农村小学生普遍缺乏自我思考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观点表达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和写作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作文的深度和思想性。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在农村地区的小学,学生们在学习写作时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学习环境的差异、家庭条件的限制等原因造成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帮助解决。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缺乏写作素材农村小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写作素材。
他们可能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情感的表达感到困惑,难以产生丰富的、有深度的作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开展生活体验活动。
组织学生到周边农田、农村集市等地方参观、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农村的生活,激发写作灵感。
2. 讲故事激发灵感。
通过讲述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3.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
农村小学生通常接受的写作指导和培训相对较少,缺乏写作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他们在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结构混乱、表达不清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模仿优秀作品。
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作文,从中学习好的写作结构、表达方式等,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 批改作文。
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建议,让学生不断改进。
3. 写作技巧训练。
开展写作技巧的训练课程,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条理清晰的写作,如何进行生动地描写等。
三、家庭条件限制在农村地区,一些家庭条件有限,学生可能缺少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甚至缺乏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效果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学校提供支持。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学用书、文具等物品,确保学生有必要的学习资源。
2. 家访和沟通。
老师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协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3.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在课间或课后开设阅读角、写作角,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训练。
小学生习作中存在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

小学生习作中存在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裴家营高级小学张昌义在我们的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每一位老师头疼的事情。
我们共同面临的难题就是学生没东西可写,不知道该写什么。
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写作文没有带给她快乐。
更多的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写,而带给孩子的烦恼与恐惧。
如何让学生不怕写作文,让我们的作文课上得轻松,在农村小学执教语文近二十年的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摸索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现就此浅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常见的问题1、缺乏观察生活的能力,题材单一。
农村的小学生,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他们很少能走出大山;生活圈子的局限性,使他们见闻短少。
农村单调的生活也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缺乏观察能力。
因此在作文中往往打不开思路,题材单一。
2、内容空泛,缺少真情实感。
只要一提到作文,学生就是一脸的痛苦状,久久不能下笔。
即使写出来也是空洞无物,没有真情实感。
3、写作技能差,语病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很多学生的作文错别字很多,句子不通顺,有些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使文章产生歧义。
4、寻找捷径,抄袭成风。
为了应付作文,又怕自己所写的文章不如意。
不少小学生在作文时往往不经思考。
二、原因分析1、教师的原因。
究其根源,一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分数,教师往往采取似乎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从写什么到怎样写,都给学生提出许多框框,或者要求学生背各种类型的范文,这样不但不能点拨学生思维的方向,还束缚了学生的心态自由,逐渐产生了对作文的惧怕心理。
二是老师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字数写足,批改作文时看到字数多的总是多给分数。
这就让一些教师在教学生应付考试的“作文诀窍”时忽视了学生终身受用的作文能力的培养。
三是读写脱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写作方法的提炼。
2、学生的原因。
一是农村学校的学生从小到大,生活比较单调,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观察、实践,因而脑中一片空白。
二是几乎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两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之类的范文书,学生作文时,习惯于依葫芦画瓢,时间一长,学生养成一种坏习惯:对身边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材内容单一、学生基础薄弱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讨论。
一、问题分析1.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整体水平较为薄弱,有些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材内容单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3.学生基础薄弱:农村小学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写作能力较差,缺乏自主表达和创新意识,导致写作水平不高。
二、对策建议1.加强教师培训: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教学讲座、组织教师培训班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2.丰富教材内容:针对教材内容单一的问题,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语文教材的更新和改进力度,丰富教材内容,增加写作素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应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写作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扎实基础,培养其自主表达和创新能力。
三、解决策略1.建立健康的教师培训机制:农村小学可以与相关高校或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健康的教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教学方法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积极引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与城市中小学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引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教材,为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3.注重学生写作实践: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写作实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问题虽然存在,但是只要我们合理运用解决策略,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受教学资源不足,教师专业素养低,教学配套设备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作文水平一直处于不太理想的状态,作文教学也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文章客观分析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多维度探索了限制小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提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原因;对策一、引言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具有深远意义。
但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内容空洞,逻辑结构不清晰,立意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不平衡,应引起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写作能力差1.写作兴趣低。
在作文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即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差,由于各学生语文基础、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极易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的情况。
2.存在套话现象。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写作知识和方法以死板的教学方式灌输给学生。
这种情况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就会在写作中照搬教师的框架和理论,使得写作缺少个性化的内容。
3.作文内容虚假。
由于诸多小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写作资料积累习惯,通常会在实际写作中参考大量作文大全,使作文出现诸多雷同,影响了作文质量,难以得到较高的分数。
(二)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1.学生阅读时间少。
从客观方面来讲,小升初的压力巨大,于是,小学生每天都在与教科书、辅导书、作业、习题甚至试卷打交道,而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从主观方面来说,很多小学生根本意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在浪费时间。
这大大降低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生阅读条件受限。
由于受到农村条件的限制,学校的图书室较小,里面的藏书较少,不能满足小学生对阅读的需求。
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关键词 : 农村小学生
一
作 文教 学
存 在 问题
改进 措 施
看法, 表 达 自己 的 情 感 , 也可适 当地进行想 象 ; 二 是 应 用 类 文 章的写作 , 这些是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 的, 需 要 学 生 结 合 自己 的 生 活 实 际进 行 训 练 。 教 师 要 明确 小 学 作 文 的 教学 目的 . 在 教 学 过程 中沿 着 正 确 的 方 向 进 行 。 2 . 作 文教 学 生 活化 。在 作 文 教 学 中 , 教 师要 将 学 生 的实 际 生 活 与 教学 融 合 在 一 起 ,通 过 身 边 的 故 事 让 学 生 体 会 作 文 的 亲切 , 作 文 就 在 他 们 身 边 。 如 教 学 写 人 的作 文 时 . 笔 者 就 让 学 生以《 我的同桌》 为题 进 行 写 作 。 学生先互相观察 , 了解 自 己 同 桌 的外 貌 、 穿着 、 气质 , 然后从 V I 头上互相评论一番 , 说说 自己 的 同桌 有 哪 些 优 点 和 不 足 之处 。 这 样 做 不 仅 为 学 生 的 写 作 提 供 了 素材 , 还 锻 炼 了 学生 的说 话 能 力 3 . 将 自然 、 科技 等元 素 融入 作 文教 学。 如果 作 文 教 学走 出 课堂, 将 自然 和 科 技 等 元 素 融 入 其 中 , 就 能够 有效 激发 学生 的 兴 趣 和 写作 欲望 , 给 学生 带 来 写 作 的新 鲜 感 。 如 进 行 写 景类 作 文 的 教学 时 , 笔 者 让 学生 以《 我 设计 的房 子 》 为 题 写作 。 经过 自 己 的想 象 , 学生所有“ 设计 ” 出的 房 子 充 满 科 幻 气 息 . 他 们 的 想 象 力让 我 叹 为观 止 。 从 中笔 者 深 深 体 会 到 , 生 活 是作 文 取 之 不 尽 用 之不 竭 的源 泉 , 只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 。 将 写 作 的形 式 进 行 革新 和变 化 , 他 们 的笔 下 就 会 出现 一 篇 篇 优 秀 的 作 品 4 . 将 写 作 的 范 围逐 渐 拓 宽 。小 学 生 的 写 作 多 是 以命 题 作 文 为 主 ,这 种 写 作 形 式 可 以 少 量使 用 ,但 是 要 将 作 文 内 容 放 宽, 不可限制学生的思维。 除此之外 , 一 些 半 命 题作 文 、 想 象 作 文 及低 年级 学 生 的写 小 片段 等 形式 也要 丰 富 ,使 学 生 可 写 的 范 围 逐 步放 宽 。 教 师要 引导 学 生 养 成 观 察 和 思 考 的 习惯 . 让 他 们勤练笔 , 养 成 写 日记 的好 习惯 。 5 . 读 写 结合 。在课 内 阅读 的基 础 上 , 还要 加 强 课 外 阅 读 指 导, 扩 大 学 生 的知 识 面 , 引导学 生多看适合 他们年 龄 、 社会 阅 历 阅 读 的各 种 书籍 ,阅读 的 内 容 和 范 围 不 作 限 制 ,越 广 泛 越 好 。 教 育学 生 随身 准 备 一 个 记 录 本 , 遇 到 好 的名 言 、 佳 句 就 摘 录下来 , 随 时 积 累 写 作 素 材 。提 醒 他 们 留意 身 边 的任 何 事 , 尽 可能地带领 学生走出教室 , 多 了解 社 会 , 多 接 触 大 自然 . 组 织 参观 、 游览 , 使 书本 知 识 与社 会 实践 相 结 合 , 开 阔学 生 的 眼界 。 这 样 使 学 生 不但 会 学 习 、 能分析 , 而且 见多识广 . 具有 一定 的 文 学 素 养 。 当然 , 这 非 一 日之 功 , 必须坚持经常 , 只有 这 样 , 学 生 的 阅 读 能 力才 会 提 高 。 6 . 开放 作 文课 堂 。学 生用 自己 的语 言 表 达 自 己的 想 法 , 用 认 为 合 适 的 体裁 抒 发 自己 的情 感 。 要实现这个愿望 , 开 放 课 堂 是 最 好 的 办 法 。关 注 生 活 , 如家庭 、 学校 、 社会 、 父母 、 师生 、 朋 友, 个 人 的成 长 历 程 . 这些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 开放课堂 , 常用 的有i种做法 : 一 是 配 合 生 活进 行 写 作 , 二是组织语 文活动进行写作 , 三 是 与 其 他 学 科 协 同作 战 , 如 : 国庆 节 看 阅 兵 、 中秋 节 赏 月 、 编演童话剧 、 举 办巧 手 日等 。 确 定 活动项 目、 写作要 求 , 放手让 学生讨论 怎么 干 , 要让 学生 自己 去 闯: 遇 到 问题 , 要 让 学 生 自 己动 脑 筋 解 决 。教 师 在 一 边 可 以 指导 , 但不是干预 。 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 积累生活材料的时候 , 教 师 必 须 做 有心人 。 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观 察 : 在 学 生 将 生 活材 料 呈 现 出 来 时 ,要 指 导 学 生 如 何 选 . } } j 材 料 从 不 同 的角 度 构 思 不 同 的作 文; 在学生独 立完成习作后 , 要指 导学生学 会反复地修 改 , 让 每 个 人 都 享 受 成 功 的 喜悦 。
农村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农村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规定:“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任务。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却问题最多。
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在作文的教学上更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为什么农村学生写作时会出现种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居住条件偏僻,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单一导致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
农村孩子的居住环境大多散落在乡村,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和闭塞的信息交通使得孩子们所见所闻明显少于城市,仅局限于电视和教师的讲述,如此得到的信息往往并不真切。
2.农村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忙于生计,很难在家庭教育上像城市家长那样面面俱到。
本身的文化限制也让个别有心的家长感觉“有心无力”。
3.现在的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量实在少得可怜。
学生阅读量受到限制,接触社会的时间少,生活单调,视野不开阔,导致作文内容不丰富,无话可说。
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想改变的途径却并不畅通。
比如,作文书容易被孩子们误以为是写作的“捷径”,照葫芦画瓢比比皆是,照搬照抄也不占少数。
课外阅读容易被家长们把阅读时间让路给其他学科,往往就明日复明日,不能形成习惯。
4.教师没能起到示范作用。
老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在我们这些老师中也很少去阅读课外书籍,很少去写作,这样也会影响到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当然以上客观因素不能成为我们对农村小学生作文弃之不管放任自流的借口。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想要写出优秀的作文,真实灵活的素材必不可少,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脑子里没有想要写的东西,当然会像“挤牙膏”似地写作文,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 引言1.1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农村小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常常面临着一些困扰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们缺乏写作素材,生活环境单一,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在写作时难以展开想象和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词汇量和语法结构掌握不够扎实,导致表达能力不足,内容表达单调乏味;缺乏规范写作训练,缺乏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写作习惯不够规范,影响作文质量;缺乏批改和指导也是一个问题,学生在写作完成后无人指导和评价,难以及时纠正错误,提升写作水平;农村小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心理压力较大,影响了写作状态和情绪表达。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2. 正文2.1 缺乏写作素材农村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遇到缺乏写作素材的困难。
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简单,经验有限,很难找到丰富的素材来写作文。
而且他们的阅读材料和经历相对较少,难以启发灵感。
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在写作文时常常遇到题材单一、内容枯燥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策略来解决。
可以引导学生多多积累写作素材。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电影、多关注社会新闻等,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从而为写作提供更多灵感和素材。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创意写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联想等方式获取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多多动脑,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帮助农村小学生克服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2 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农村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许多小学生由于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导致他们在写作文时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逐渐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写作能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
下面就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问题一:学生缺乏写作能力在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着写作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表达能力差、构思能力弱、词汇量不足等。
这主要原因是农村小学生平时缺乏写作练习的机会,以及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写作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供更多写作的机会: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鼓励他们写写读后感、写写周记等,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 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写作的关键在于积累和模仿,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作文给学生,让他们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引导他们多读多写,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3. 注意写作技巧的讲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篇章结构、过渡语的使用等,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问题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在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1. 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计划: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计划,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了解社会热点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写作活动的兴趣。
3. 鼓励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互相批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绩评价方法单一,一味追求字数和规范,忽视了写作内容和思想的表达。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摘要】农村小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存在写作积累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和思维逻辑不足等难点。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写作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思维逻辑能力来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加强写作积累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素材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思维逻辑能力则可以帮助他们更清晰地思考和组织文章结构。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需要注重增加素材积累、多练习语言表达和培养思维逻辑,以提升作文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写作积累、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对策思考、加强、提升、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匮乏等原因,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整体偏低。
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学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小学生中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也对他们的综合素养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包括缺乏写作积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思维逻辑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表达思想不清晰、语言表达啰嗦、逻辑混乱等情况。
针对这些难点和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帮助农村小学生提升作文水平,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1.2 问题意识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面临的难点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资源的加大,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难点逐渐凸显出来。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足,缺乏写作积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思维逻辑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农村小学生由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条件有限,往往缺乏写作积累,平时缺少阅读和写作的机会。
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不足,很难表达清晰准确的思想。
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无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显得啰唆冗长。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
它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在农村小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
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农村小学生在写作中常常流于形式,马虎草率。
他们往往只注重完成作业的数量,忽视了质量。
这样写出的作文往往语言浅显,结构混乱,思路不连贯,内容空洞。
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写作的认识和重视;二是缺乏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加强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应该加强对写作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而且,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的作文指导和评价,告诉他们作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和提高文采。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通过模仿优秀的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观察力和想象力。
他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缺乏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这样写出的作文缺乏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观点,显得平庸乏味。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扩大他们的视野。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他们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常常语言简单,词汇贫乏。
他们缺乏阅读的积累和词汇的熟悉,导致写作时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词汇的教学和积累。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词汇大赛或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加深词汇的记忆。
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来扩大词汇量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农村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教学篇•教学反思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
写作的成败,是检验语文教学成果优劣的重要标准。
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如何让学生写出漂亮的文章,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现状,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习作,近日,我对我校一百多名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查阅了他们的作文、日记,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一、学生对待日记的态度在受访的学生中,喜欢写日记的占40%,其余均不喜欢;10%的学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26%的学生偶尔写,经常写日记的只有18%;46%的学生是老师布置才写,老师不布置则不写。
总体来说,本校学生还没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对于日记的内容,51%的学生愿意在日记中记录每天发生的新鲜事,只有15%的学生愿意在日记中说自己的心里话,其余学生经常在日记中记录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
日记到底写什么?是否需要每天写,还需要语文教师仔细斟酌。
二、作文心理、习惯分析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只占29%,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其根本原因是觉得作文难写。
42%的学生认为自己肚里有话不会表达。
总体来说,多半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感觉没什么可写;其二,偶尔发现有东西可写,却不知道怎样写才好。
作文前,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60%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提纲;34%的学生偶尔有读佳作的习惯,经常读佳作的学生只占20%;42%的学生习作素材来源于平时积累的真实材料,其余学生有的借鉴范文中的材料,有的则胡编乱写。
三、学生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不善于观察,缺乏写作素材,作文千篇一律,无新颖性可言四年级第三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编写一篇童话故事,大家写的都是铅笔的骄傲、橡皮的谦逊之类,毫无新意。
在写人作文《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中,内容大多是:自己生病,爸爸妈妈怎样着急,怎样照顾自己或怎样在夜晚送自己去医院;下雨天冒雨给自己送雨伞;爸爸妈妈又怎样乐于助人等,题材类似,并且抓不住人物特点,几乎所有学生笔下的人物都是“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红扑扑的脸蛋、樱桃似的小嘴巴……”千篇一律的人物外貌,看不到人物特点。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存在问题及有效解决途1

农村小学生作文存有问题及有效解决途径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邮编:农村小学生作文存有问题及有效解决途径从事了十二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越来越发觉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也成了学生们望而生畏的负担。
即使平时在作文教学中花了很多心智和时间,可谓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
每当一布置作文,学生们就反感,常大声惊叫:“没什么好写啊!”。
学生们坐了一个多小时,有的冥思苦想才“凑”出一篇作文,有的则翻遍书包收找作文选应付了事,更有甚者东张西望无所作为。
于是每次在学生写作之前,我少不了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甚至给他们列提纲,能够说每个环节都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得还是学生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
在一次次失望和无可适从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指导方法是否最适合我的学生,得到的答案当然是否认的,一味的“克隆”城市作文教学的模式注定只能是失败。
一、我认为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普遍存有以下问题:1、作文题材极为有限,文章雷同。
农村的学生差不多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的,课间也是在孩子们嬉戏、玩耍中打发。
即便是节假日,学生们最多也仅仅相互串串门,结伴外出玩耍。
农村生活不如城市生活那样丰富多彩,农村远离城市,村里没有可供人们娱乐的公共场所。
绝大部分孩子们一年都难得进一次城,见识较少。
再加上一些老师指导过于具体,使学生的思想过于束缚,写出来的文章趋于雷同,缺乏创新。
题材范围要么喂猪养狗,要么钓鱼捅马蜂窝,要么生病送伞,如此而已,千篇一律。
2、作文思路不通,层次不分,不会用标点符号。
学生写作文大多是先到那里就写到哪里,比方:第一件事还没讲表达清楚,又开始讲第二件事了,有时又讲第一件事,导致文章思路不连接,结构不完整。
很多学生的作文,记事就纯粹记事,平铺直叙,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一律没写,都是流水帐式的。
还有一个特点,部分学生的习作要么仅仅一个自然段,要么就是三个自然段,即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
农村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困难及应对策略探析

农村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困难及应对策略探析
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然而,他们在学习记
叙文写作时往往会遇到困难,主要原因包括:
1. 语文知识不扎实: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较弱,教育资源不足,很多学生在基础
语文知识的掌握上存在短板,无法理解和应用常见的词汇、语句和语法规则。
2. 语境缺乏:农村小学生往往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社区里,缺乏接触不同人群和环境
的机会,使得他们对生活经验、社会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不够丰富和深入,影响了他们在记
叙文写作时的表达和思维。
3. 缺乏实践机会:由于教育条件和学校安排的限制,农村小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
践性的记叙文写作,缺乏经验和技巧的训练,难以在考试和日常作业中表现出色。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 提高语文知识的扎实性:学校可以组织针对性的语文基础训练课,加强词汇、语
句和语法规则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
2. 拓展语境的广度: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电影,增加接触不同环境的机会,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生活经验,拓展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3. 注重实践机会的设计: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记叙文写作的训练课,组织课
内和课外的记叙文写作比赛和活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书写水平和技巧。
综上所述,针对农村小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的困难,学校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农村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困难及应对策略探析

农村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困难及应对策略探析
农村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常常面临着许多困难。
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字词储备量较少,往往缺乏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二是语法错误较多,句子结构不完整、语序混乱等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思维逻辑欠缺,缺乏条理和连贯性,容易跳跃和冗长,影响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四是篇章框架不完整,缺乏开头和结尾,容易显得散乱和不连
贯。
面对这些困难,农村小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写作能力。
增加字词储备量。
可
以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和积累生词来增加词汇量。
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加强语法学习。
要重点学习句子结构、语序和用词准确性等方面的知识,
避免语法错误对写作的影响。
可以通过做语法练习题和多写多练的方式来提高语法水平。
培养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
写作要有条理、连贯和逻辑性,所以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心理思维,培养逻辑思维,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重视篇章结构完整性。
一个完
整的作文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开头、扎实的论据和有力的结论,要注重整体安排,使文章会
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互相帮助来提高写作能力。
同学们可以相互
评阅作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共同进步。
要积极参加各种写作活动,参加作文比赛,并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校报或者网络上,获得更多的反馈和指导。
农村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但只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采取合适
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谈如何提高乡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研园地JIAO YAN YUAN DI浅谈如何提高乡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张永安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龙山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日照市 276519)摘 要: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晴雨表。
在提倡大量阅读的的今天,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更是成为重中之重。
作为乡村小学要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也是迫在眉睫。
如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习作,不能不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语文 习作教学 提升1 乡村小学生惧怕习作的原因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心理不容乐观,造成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的因素可能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1 意识不强,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实际的陈旧习作观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习作而习作”的怪圈。
习作过分强调中心、修辞、语言优美等佳作形象。
弱化习作的实用交际功能。
这个后遗症已经影响到了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
1.2 观念落后,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陈旧教师角色观习作指导上容易走入误区的教师:指导不到位,激发不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感到无从下笔;指导过于具体,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写出来的文章趋于雷同、缺乏创新。
1.3 无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陈旧习作训练在习作训练中,出现了教师人为地拔高习作目标、片面追求习作数量等现象。
拿名家名篇和学生的习作进行比较,令广大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对习作无形中产生了恐惧心理。
2 对策与思考如何将学生从紧张、害怕,甚至恐惧的写作心理氛围中解脱出来,优化学生的写作心理,让学生想写、愿写、敢写,轻松习作,快速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质量呢?2.1 激发兴趣,鼓励实践,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消除“习作恐惧症”,让学生想写、愿写、敢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识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习作并不难,是需要而不是包袱。
试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张延强胡小燕

试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张延强胡小燕发布时间:2021-04-19T15:25:18.50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下作者:张延强胡小燕[导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作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融合了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要求,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
为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张延强胡小燕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开栅镇开栅村小学校 032100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作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融合了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要求,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
为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062-01引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对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受到经济因素和教育环境的制约,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不尽人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不足。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农村优势,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可见,加强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重技巧,轻感受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写作技巧的重任,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方式的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指导和训练。
然而由于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不及时,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写作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传授,忽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生作文训练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我不断思考和探索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为什么怕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在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传统的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希望把自己平时作文训练的中的经验与体会做一个总结,与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互相交流。
我认为农村小学生生活的环境与城市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主要针对农村小学生作文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论述,
一、农村小学生作文训练所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生活和作文之间的关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离不开生活的,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我们长期的作文教学,人为地割裂生活和作文的关系。
进行作文教学时,只注意写作方法的指导,而忽视了对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指导。
就如同治病,是治标而不治本。
2、教师对学生作文要求过高。
我们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等等,这些要求脱离了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
令人高兴的是,在新的课程标准里已经降低
了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这是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现律的。
但我们应该看到,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需要一个过程。
3、作文训练过少。
小学低年级每周一篇作文,小学高年级又增加了每周一篇周记,这个数量,应该说偏少。
训练少而要求高,这很容易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学生在这种心态下写作文,很难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二、我在平时作文训练中的经验与体会。
打开门窗,让生活走进作文课。
如前文所述,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只有让生活走进作文课,让作文走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
我的具体作法是:
首先,提前一周而置作文题目。
以往我们上作文的习惯是当堂布置作文题目,指导一下就让学生开始写作文。
但我认为这种做法说割裂了作文同生活的关系。
作文训练,既是一种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同时更是一个积累素材的过程。
素材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
学生在写作文之前应有一个观察、感悟生活,积累素材的过程。
平时,我至少提前一周布置下一次要写的作文题目。
当布置作文题目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观察、体验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这样做其实是将作文课同生活结合起来了。
这样的作文不是被老师挤出来的,而是活生生的生活从孩子们的笔尖流淌出来的。
我曾经在布置过一篇作文,题目是《吃饭时》,要求学生观察
一家人在吃饭时的言谈、举止、神态、动作,我认为,作为每家都有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小镜头,平淡中蕴含着生活的美。
其中一个学生经过观察,写出了他们家的一个生活片断:“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吃着饭,一边有说有笑的看着电视。
妈妈说:‘现在叫安大锅天线了(指卫星接收天线),有的家安上了,听说大锅天线能收信可多台,还可清楚。
’爸爸说:‘要不,今年春节咱也买一个?’妈妈说:‘赶紧吃吧,人家都下地了,咱猪还没喂呢,吃完你去喂。
’爸爸不想喂,便说:‘我肚子疼,你去喂吧。
’然后又向我眨了几下眼。
我忍不住,‘哈哈’笑出了声,把嘴里的饭喷了一地,全家人都笑了。
”学生只写了一个片段,篇幅虽短,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文中人物语言富有生活气息,符合人物身份,而且刻画出了人物的神态(如爸爸的神态),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这难道不是好作文吗?而且学生正是从生活中得到了作文的素材。
第二,注意指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使它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周围世界的美。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就是身边的被他们忽视的美。
比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我按课本要求,让学生也写一处景物。
学生一听我布置的任务,马上皱起眉头,其中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可写呀!”。
我告诉他们:名山大川是一种美,值得写,我们生活的这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也有
一种天然、朴实的美,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上作文课时,我对学生们说:“春天来了,今天就让我们静静地体会一下春天吧。
”我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来到村西头一条几十米长的小街,学生当然对这里也很熟悉,但从来没有用心地体会。
小街没有住几户人家,幽静极了,只是经常有几位白发苍苍的的老奶奶坐在门前的石头上悠闲地拉家常,街两旁种着两排槐树,学生没有了在教室的拘束感,身心完全松弛了下来,三三两两,有的站着,有的干脆靠着树干舒服地坐着,春天早晨的阳光如同孩子们的小胖手在抚摸每一个人,那样柔和,有点痒痒的感觉。
一簇簇洁白似雪的槐花开得正盛,槐花的那种香味清新中带着一些甜味,我们都使劲地吮吸着。
小蜜蜂嘤嘤嗡嗡地在花间忙碌着,有几只小鸟在树上向下探头探脑……孩子们的心醉了。
于是,春天的早晨里,那洁白的槐花,忙碌的小蜜蜂,还有那探头探脑的小鸟,都从孩子们的笔尖流淌到作文本上,我想,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的美,是最有效的作文指导。
降低对作文的要求,增加训练量,多写片断。
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把平时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不能把学生作文,内容是否具体、生动作为评价作文的硬性指标。
在降低了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后,我认为应该增加学生作文的数量。
我把每星期二篇作文(一篇作文,一篇周记)增加到每
星期三到四篇。
这样做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呢?不会,因为我要求学生多写片断。
我认为传统的作文训练中“篇”的数量太多,而“段”的数量太少。
我在平时,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写“段”。
他们可以写课间十分钟里,他们观察到的校园里同学间的嬉戏、吵闹;同班同学及老师的言谈、举止;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时的语言等。
这些看似普通、平凡的生活镜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只是对这些小镜头熟识无睹,老师只要适当点拨,学生就会发现这些看似平凡的小镜头中蕴含着的生活的美,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只要把发生的身边的活生生的素材记录下来,四五行可以,一小段也可以,因为是片断,学生不用考虑开头、结尾,不仅写作难度低了,而且作文素材很丰富,所以学生很喜欢进行这样的作文训练。
允许写不完整的作文。
学生习作时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有了写作素材,有了很强的写作冲动,但有时想不出一个贴切的题目,有时是没有好的开头或结尾,有时因为写得特别顺畅,而忘了分段。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告诉学生们,我允许他们写不完整的作文:如果一想不出好的题目,可以暂时不要题目;因为开头或结尾影响了思维,可以先不写开头和结尾;如果你写得特别流畅,只管写下去,可以先不分段。
比结构上看,这样的作文显然是不完整的,但他们的思维可以尽情在纸上
流动,所以从内容上看却是一篇生动,富有感情的作文。
作文的优点,足可以抵消其缺点,而且有了精彩的内容,过后学生再去修改这篇作文,就很容易了。
拓展作文的功能。
作文不仅仅是一种语文技能的训练,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工具。
我们可以允许学生把心里话写在作文上,他们可以写小同学之间的磨擦,老师对他们误解,他们也可以向老师倾诉他们对爸爸妈妈之间矛盾的担忧……老师的“评语”(“评语”这个词放在这里已经不再合适了)有时可以开导他们要相互宽容、理解;有时坦承对学生的看法,有时甚至只有这样几个字“孩子,你懂事了。
”或者仅仅是:“我理解你!”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拉近了师生的感情,是很好的思想工作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当用笔在纸上向老师倾诉自己心声时,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
编辑《学生自编作文选》。
每次写作文后,我都会选出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让学生修改,誊写下来,装订成册,这就是《学生自编作文选》。
我认为编辑《学生自编作文选》有这样几条好处:一是作为对当次写出质量比较好的作文的同学的一种肯定。
学生都把能入选《自编作文选》看作一种光荣,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二是编成的《自编作文
选》平时在班上传阅,学生在传阅过程中,学习了他人的写法,从而能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
从这一点上说,效果比作文评讲课更好。
因为作文评讲课,老师一般只是把优秀作文在班上念一下,学生印象可能不够深刻。
编辑《学生自编作文选》应该注意是:一、为了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入选作品的评价尺度要灵活掌握,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入选的作品可以多一些,但对作文水平不高的同学,标准要低一点,使他们的作文也能有机会入选,否则对这些同学的的积极性会有打击;二、可以在班上成立一个编辑小组,哪些作文能入选由这个小组做出评判,小组的成员定期由班上学生轮换着做,这样做不仅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编辑作文选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
农村小学生作文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二00七年十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