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最新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过关测试《周亚夫军细柳》、《愚公移山》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往之女家B.固不可彻C.曾益其所不能D.始一反焉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B.且.焉置土石(况且)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成为)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皇帝)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空乏..其身(财资缺乏)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造)始一反.焉(往返)D.自将.磨洗认前朝(将来,将要)天子为.动(被感动)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汉书》,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李清照的《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二、句子默写5.根据提示默写。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境。

(6)《春望》一诗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说明“望”的内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三练【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三练【带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三练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人,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京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一)1.文学常识:《周亚夫军细柳》一文节选自《_________》,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_________。

撰写者_________,字子长,夏阳人,_________(朝代)历史学家。

(5分)答案:史记本纪列传司马迁西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居.无何(经过) (2)使人称谢.(致意、问候)(3)改容式.车(同“轼”,扶轼) (4)曩.者霸上(先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分)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2)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2分)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4.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作简要分析。

(3分)一是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周亚夫军细柳》2019-2020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 含解析

《周亚夫军细柳》2019-2020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 含解析

《周亚夫军细柳》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周亚夫军细柳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天子为动为宫室、器皿B.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见渔人,乃大惊D.使人称谢长跪而谢之(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答案】(1)C。

(2)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被偷袭而俘虏的。

(3)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

②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不同,为:被/为:做,指雕刻;B.不同,居:经过/居:居住;C.相同,均为“于是、就”的意思;D.不同,谢:告知、告诉/谢:道歉。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3分)答案:二、阅读理解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2020年 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4周亚夫军细柳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2020年 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4周亚夫军细柳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38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 诏将军(zhào)军士吏被甲(pī)都尉(dōu)B. 棘门(jí)可得而犯邪(yé)驱驰(qū)C. 按辔(pèi)曩者(nánɡ)介胄(zhòu)D. 彀弓驽(nǔ)持兵揖(yī)嗟乎(jiē)【答案】B【考点】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周亚夫军细柳【解析】【分析】A项,“都”应读“dū”。

B项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

C项,“曩”应读“nǎng”。

D项,“驽”应为“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字音字形和正确书写。

答题时应注意,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本题容易出现形似字误读误写,“被”通“披”,读pī,“邪”通“耶”yé。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C.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D. 吾欲入劳军军细柳【答案】B【考点】周亚夫军细柳,常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A项,动词,到/助词,无意义。

B项,派。

C项,做、当/被。

D项,名词,军队/动词,驻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

本题这几个文言词都是一词多义,一定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匈奴大入边(大规模)B. 军霸上(驻军、驻扎)C.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D. 已而之细柳军(到,往)【答案】C【考点】周亚夫军细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C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

“使”解释为“派遣”。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绛.侯(jiàng)军士吏被.甲(bèi)都.尉(dū)B.棘.门(jí)可得而犯邪.(yé)驱.驰(qū)C.按辔.(pèi)曩.者(náng)介胄.(zhòu)D.彀弓驽.(nǔ)持兵揖.(yī)嗟.乎(jiē)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军.细柳(____________)(2)上自劳.军(____________)(3)军士吏被.甲(____________)(4)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____________)(5)天子为动..(____________)(6)使人称谢..(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D.军中/闻将军令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军.霸上上自劳军.B.介胄之.士不拜不闻天子之.诏C.上自劳.军劳.其筋骨D.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第1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周亚夫戍边将领的身份摆出,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周亚夫是文章的主人公,可课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C.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

D.皇帝最后迫于周亚夫的军威,不得已“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6.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测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测试

《周亚夫军细柳》评测练习教学本文,评测练习贯穿于授课过程始终。

一、文言词汇、文言知识评测:通过朗读课文评测字音,通过检查第一课时留下的字词翻译题评测文言词汇、文言知识的掌握。

(后附有对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的复习和对第二课时内容的预习学案)二、课文内容把握评测:通过复述课文评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通过问题“文帝为什么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和小组合作研讨“文中的几次对比”引领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回答,评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理解。

三、文中人物形象的感知评测:通过设计“以文帝的口吻说说他在劳军过程中的几次心理活动”、“群臣惊的是什么?说说大臣们的内心想法”“周亚夫看着文帝远去的车队,他会怎么想?”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文本想象进行角色体验,理解人物性格形象。

通过想象模拟表演周亚夫拜见文帝时的情形,评测对周亚夫形象的理解。

四、对文章写法掌握情况的评测:通过小组合作研讨“作者为什么要写霸上、棘门军?”评测学生对文章对比衬托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总结文章写周亚夫的只有一两句话,大量的笔墨不在周亚夫身上,但都是用来表现周亚夫的,评测学生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人物的写法的理解和把握。

五、对人物精神品格理解的评测:课文学完了,该如何了解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心的情感呢?人物的精神品格到底在学生的心中产生了什么影响?我通过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学了本文所受到的启发,将课内延伸到课外,评测学生对周亚夫精神品格的感受力。

附“学案”内容如下:周亚夫军细柳一重点词语1.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________________(2)改容式.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军.霸上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______ 今义:____(4)请.以军礼见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5)使人称谢.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3.一词多义(1)军:军.霸上 ______上自劳军. ______至霸上及棘门军. ______(2)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____________(3)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______天子为.动 ____(4)骑:将以下骑.送迎 ____________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____________(5)持:持.满 ____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____4.词类活用(1)军.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3)介胄..之士不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其他实词(1)匈奴大入边..入边:__________(2)上自劳.军劳:______(3)已而..之细柳军已而:______(4)锐兵刃...锐兵刃:______________(5)彀.弓弩彀:______(6)天子先驱..至先驱:________________(7)不闻天子之诏.诏:________________(8)居无何...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何:______(9)将军亚夫持兵揖.曰揖:__________(10)曩.者霸上曩:______(1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_________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乃: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________________(2)且:天子且.至 ____________(3)而:成礼而.去 ______________(4)其: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以.备胡 ________________请以.军礼见 __________(6)之:已而之.细柳军 ______________不闻天子之.诏 ______________称善者久之. ________________三重点句子翻译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彀(gòu)弓弩(nǔ)天子之诏(zhào)B.辔(pèi)棘门(jí)天子为动(wèi)C.驱驰(qū)持兵揖(yī)介胄之士(zhòu)D.嗟乎(jiē)曩者(nǎng)袭而虏也(lǔ)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军士吏被甲B.称善者久之C.曾益其所不能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大入边(大规模)B.已而之细柳军(不久)C.居无何,上至(住,待)D.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4.下列加粗词的意思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B.使人称谢C.壁门士吏D.若儿戏耳5.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点明了故事背景。

B.皇帝最后迫于周亚夫的军威,不得已“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C.周亚夫是文章的主人公,可课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特点。

D.皇帝来到三军驻地遇到的情形不同。

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细柳军:不得入,按辔徐行。

6.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2)改容式车“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7.解释下列加粗的多义词。

(1)诏不闻天子之诏_________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____(2)入匈奴大入边_________直驰入_________(3)持彀弓弩,持满_________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____(4)之已而之细柳军_________称善者久之_________(5)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_________天子为动_________(6)军吾欲入劳军_________军细柳_________8.请你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写你身边熟悉的一个人,200字左右。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帝感其诚A.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C.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D. 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答案】D【解析】例句句式属于被动句A项判断句B项定语后置句式C项主谓倒装句D项被动句故选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棵小桃树》选自《平凹散文》作者贾平凹文章状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B.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铭” 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C.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D.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肺部炎症”是偏正短语【答案】C【解析】C项“庆祝丰收”错误应是“祈求丰收”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爱莲说》中的“说” 是古代的一种抒情文体抒发的是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B.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C.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了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D.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是“诺第留斯号”的灵魂【答案】A【解析】A.“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是论说喜爱莲花的道理故选D4.请选出下列对刘禹锡《秋词》赏析\underset\cdot有\underset\cdot误的一项()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A. 诗人开篇两句便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诗情B.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体现了诗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对后人的影响不大C.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D.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但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它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答案】B【解析】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解释下面画线的字词①水尤清冽尤 ______②往来翕忽翕忽 ______③疾趋趋 _______④山行之极观也观 _______5.(2)下面句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5.(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②数步闻疾雷声心悸【答案】(1)①格外②轻快敏捷的样子③走④景象(景观)【解析】(1)①句意水格外清凉尤格外②句意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③句意快步走去趋走④句意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观景象(景观)【答案】B【解析】(2)A项下向下B项以因为/用C项去离开D项从自由故选B【答案】(3)①(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②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解析】(3)①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句子翻译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②闻听到疾迅速这里意为大句子翻译为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6.(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一个“深”字尽写战后荒芜之状令人满目凄然渲染了残破凄凉的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景情交融极富表现力【解析】(1)“城春草木深”意为“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一个“深”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诗人睹物伤感表现出强烈的黍离之悲【答案】(2)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解析】(2)“抵万金”表明在战争之时一封家书胜过万金体现出家书的珍贵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之情7.(1)本诗的作者_______________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却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意志7.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谭词同, 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解析】(1)《潼关》是清末革命家、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光绪八年(1882)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种冲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心态【答案】D【解析】(2) 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述有误诗歌第三句写“河流大野” 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第四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再也不知何为平坦这些描写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借此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请给短文拟一个题目8.(2)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出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处8.(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8.(4)联系上下文“躬亲”的意思是8.(5)“我红着眼好想从那一大堆号码中找到属于母亲自己的一分钟但什么也没找到”“我”为什么红着眼?“我”在心中会说些什么?8.(6)话费单仅仅是生活很小的一部分母亲的一生更是为子女付出的一生请你写出一个关于母亲关爱子女的小细节【答案】(1)母亲的话费单【解析】(1)文段围绕“话费单”展开“母亲的话费单”是文本的线索可用作题目【答案】(2)破例, 奥妙【解析】(2)破例打破常例破格打破约束不遵常规常用在褒义如破格录用破格提拔根据语境应使用“破例”奇妙指稀奇神奇巧妙美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表现了人的惊羡之情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根据语境应使用“奥妙”【答案】(3)精打细算, 心细如针【解析】(3)根据“母亲能够解放思想配手机也算是小院里的一大热点新闻”“母亲看着心疼就直接回收再利用了”的语境可知母亲是“精打细算”的根据“这样每月多了7元的短信费可最终还是被……发现”的描述可知母亲是“心细如针”的【答案】(4)亲自去做【解析】(4)根据营业员要母亲亲自来办理业务“我”跟她们说“如果这点事也要她躬亲”可知躬亲指亲自去做【答案】(5)母亲的通话记录都是跟家人的她为儿女全身心地付出话费单显示的内容写满了思念妈妈谢谢您这些年的照顾和关怀我爱你!【解析】(5)根据上文“我久久地盯着那张话费单忽然发现305次通话全是我们的影子话费单显示的内容写满了思念”可知“我”因为母亲的爱而感动对母亲说的话可围绕“感恩”进行表达【答案】(6)吃饭时把好吃的让孩子吃晚上睡觉时经常起来给孩子盖被子【解析】(6)写出“母亲关爱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细节即可如挑鱼刺、把好吃的让孩子吃等9.(1)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9.(2)根据材料二写出你的调查结论9.(3)综合以上材料请提出两条你对孝心教育的建议A. “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B.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C. 虽然考分红榜之下的孝道有其合理性但少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的现象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D. 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0.(1)给画线的字注音佳酿()深邃()10.(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心 xián() cháng()徉【答案】(1)niàng, suì【解析】(1)“佳酿”的“酿”应读作“niàng” “深邃”的“邃”应读作“suì”【答案】(2)弦, 徜【解析】(2)“心xián”应写作“心弦” “cháng徉”应写作“徜徉”11.本次“锻炼1小时青春更靓丽”主题的讨论会结束后班主任要求出一期墙报请你为这期墙报拟写一个标题(不能抄写讨论会的主题语)【答案】示例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解析】示例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12.(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字注音赞yù__________ 天堑___________12.(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 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12.(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原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誉, qiàn【解析】(1)“赞yù”应为“赞誉” “天堑”的“堑”读作“qiàn”【答案】(2)B, A【解析】(2)天下无敌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十分稀有根据语境应选填“举世无双”创造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制造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侧重于从无到有(不是第一个)根据语境选填“创造”故甲处选B 乙处选A【答案】(3)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解析】(3)原句的语病在于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精神”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请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写出你的认识选项江姐祥子鲁滨逊示例人物情节鲁提辖因救助素不相识的金家父女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不仅丢了官职还成为朝廷要捉拿的逃犯我的认识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①人物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等读过的名著中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①江姐被捕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老虎凳、电刑、把竹签钉进十指等酷刑折磨仍然保守党的秘密, ②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的革命先烈【解析】(1)解答此类题需多关注名著中典型人物的的故事情节江姐是名著《红岩》中的人物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江姐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恐惧和胆怯是英勇中国人的代表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如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就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本题据此解答即可【答案】(2)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在荒岛上生存的鲁滨逊是幸福的虽然他航海时遇风暴而触礁只身漂到无人孤岛但面对生存困境他垒筑住所制作家具饲养山羊栽种稻麦等终于生存下来想获得幸福别无他路唯有奋斗【解析】(2)解答此类题需结合相关内容来谈理解如《鲁滨逊漂流记》中在荒岛上生存的鲁滨逊是幸福的虽然他航海时遇风暴而触礁只身漂到无人孤岛但面对生存困境他垒筑住所制作家具饲养山羊栽种稻麦等终于生存下来想获得幸福别无他路唯有奋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对比阅读(5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对比阅读(5篇)

《周亚夫军细柳》对比阅读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一】【甲】周亚夫军细柳(节选)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乙】汉高祖论三杰高祖①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②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

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文言文《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翻译+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文言文《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翻译+知识点总结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
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 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 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 陇断焉。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后,群臣都感到惊诧。文帝说 :“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 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
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 的。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称赞了周亚夫 很久。
六单元文言文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 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
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 要入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 卫营门的官兵对跟着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 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 行。到了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 礼,说:“披甲戴盔的将士不行跪拜大礼,请允许我以军 礼参见(陛下)。”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严肃庄重, 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意 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绛.侯(jiàng)军士吏被.甲(bèi)都.尉(dū)B.棘.门(jí)可得而犯邪.(yé)驱.驰(qū)C.按辔.(pèi)曩.者(náng)介胄.(zhòu)D.彀弓驽.(nǔ)持兵揖.(yī)嗟.乎(jiē)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D.军中/闻将军令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军.霸上上自劳军.B.介胄之.士不拜不闻天子之.诏C.上自劳.军劳.其筋骨D.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第1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周亚夫戍边将领的身份摆出,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周亚夫是文章的主人公,可课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C.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

D.皇帝最后迫于周亚夫的军威,不得已“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二、其他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军.细柳(____________)(2)上自劳.军(____________)(3)军士吏被.甲(____________)(4)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____________)(5)天子为动..(____________)(6)使人称谢..(____________)三、情景默写6.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古文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1、第21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部编版八上第22课《愚公移山》精品检测题及答案3、部编版八上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检测题第21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三里之城】②【环】③【池】④【兵革】【兵】,【革】,⑤【委而去之】【委】,【去】,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⑨【得道】⑩【至】⑪【亲戚】⑫【畔】⑬【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析:①亲戚畔.之:②七里之郭.:③池.非不深也池:④委而去.之:⑤亲戚..畔之:⑥委.而去之: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⑫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一词多义:以:①以天下之所顺:②所以动心忍性:之:①亲戚畔之:②三里之城:③寡助之至:而:①泉香而酒洌:②夫环而攻之:③环而攻之而不胜:于: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而死于安乐也:国: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国国恒亡:利:①地利不如人和:②兵革非不坚利也:3、判断文言句式: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②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三、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4 周亚夫军细柳 练习题

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4 周亚夫军细柳  练习题

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继续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衬托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重点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人物特征。

4.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学习要点: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一、学以致用·新夯实1.文学常识填空(1)《周亚夫军细柳》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夏阳人,________(朝代)历史学家。

(2)《史记》原名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裁)。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________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鲁迅赞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棘.门( ) 彀.弓弩.( )( ) 诏.( )按辔.( ) 介胄.之士( ) 持兵揖.( )3.解释下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彀弓弩彀:(2)天子先驱至先驱:(3)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4)使人称谢称谢:(5)曩者霸上、棘门军曩:(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7)匈奴大入边入边:(8)上自劳军劳:(9)已而之细柳军已而:(10)天子且至且:(11)天子为动为动: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诏①不闻天子之诏.( )②诏.将军( )(2)入①匈奴大入.边( )②直驰入.( )(3)持①彀弓弩,持.满(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军①军.霸上( )②军.中不得驱驰( )(5)之①已而之.细柳军( )②介胄之.士不拜( )③称善者久之.( )(6)为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②天子为.动(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军士吏被.甲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2)改容式.车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6.翻译下列句子。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解析1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解析1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面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①天子且至________ ②军霸上 ________ ③改容式车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最后一句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陆澄渊博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

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

俭乃叹服。

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①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

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

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

澄曰:“此名服匿②,单于以与苏武。

”子良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言。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九》)【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

②服匿:盛酒器。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自非亭午夜分B.读书过陆澄/人恒过C.单于以与苏武/未复有与其奇者D.并夺物将去/委而去之(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过关练习(word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过关练习(word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上《周亚夫军细柳》过关练习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一、文学常识《周亚夫军细柳》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历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通史。

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词语归类(一)重点词语(1)军.霸上() (2)已而..之细柳军()(3)以备.胡() (4)上自.劳军()(5)天子且.至() (6)军中闻.将军令()(7)乃按辔徐.行()(8)持兵.揖曰()(9)改容.式车() (10)为动..()(11)使人称谢..()(12)曩.者霸上、棘门军()(二)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容式.车 (“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得而犯邪.(“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词类活用(1)介胄..之士()(2)军.霸上()(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4)锐.兵刃()(四)一词多义(1)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2)军军.细柳()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3)诏不闻天子之诏.()使使持节诏.将军()(4)为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天子为.动()(五)古今异义(1)先驱..曰(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3)持节.诏将军(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5)请.以军礼见(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6)使人称谢.(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7)将军亚夫持兵.揖(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8)其将固.可袭而虏(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六)重点虚词(1)之:已而之.细柳军()不闻天子之.诏()称善者久之.()(2)以: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以.备胡()将以.下骑送迎()请以.军礼见()三、重点语句翻译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选择、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文选择、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古文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题型:【选择题】【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目录:1、第21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部编版八上第22课《愚公移山》精品检测题及答案3、部编版八上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检测题第21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解析】A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例句是凭借。

A按照。

B因为。

C凭借。

D来。

3、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 )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解析】A离开。

4、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A. 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B.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解析】A表修饰;表顺承。

B的原因;的人。

C助词,的;代词,他。

D都是凭借。

6、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D )A. 舜/发于/畎亩之中B. 曾益/其所不能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 入/则无法家/拂士【解析】D入/则无/法家/拂士7、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A凭,考;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过关检测题
一、重点词语释义:
1、匈奴大入边()
2、惧其不已也()
3、彀弓弩()
4、天子先驱至()
5、曩者霸上、棘门军()
6、虽我之死()
7、已而之细柳()8、锐兵刃()9、按辔徐行()
10、持兵揖()11、使人称谢()12、毕力平险()()1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4、聚室而谋()15、指通豫南()16、杂然相许()()17、其妻献疑曰()18、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9、其如土石何()20、且焉置土石()()21、荷担者三夫()22、叩石垦壤()2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4、始龀()25、无穷匮也()26、何苦而不平()27、一厝朔东()
2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二、一词多义:
1、军(1)上自劳军();(2)至霸上及棘门军();(3)周亚夫军细柳()
2、之(1)已而之细柳军();(2)称善久之();(3)不闻天子之诏();
(4)冀州之南,河阳之北();(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6)甚矣,汝之不惠();(7)始龀,跳往助之();(8)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3、其(1)其如土石何();(2)帝感其诚()
4、且(2)年且九十();(2)且焉置土石()
5、而(1)聚室而谋();(2)笑而止之曰();(3)而山不加增()
6、以(1)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2)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愿以十五城易壁();(6)以相国守代()(7)自康乐以来()
(8)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7、焉(1)且焉置土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固(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9、使(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0、劳(1)上自劳军();(2)劳其筋骨()
三、古今异义:
1、使人称谢(古义:今义:);
2、居无何(古义:今义:);
3、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今义:);
四、词类活用:
1、介胄之士不拜();
2、毕力平险()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五、通假字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2、甚矣,汝之不惠();4、无陇断焉()5、军士吏被甲()6、改容式车()
六、特殊句式:
举例:1、被动句
2、判断句
七、句子翻译: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6、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八、内容理解:
1、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亚夫的“真”体现在何处,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2、结合《愚公移山》末尾段中叙述的内容,提出你的疑问,并做简要分析。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